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政府是從什麼產生的

英國政府是從什麼產生的

發布時間:2024-10-15 23:39:41

Ⅰ 為什麼英國權力中心是議會,美國權力中心是總統

因為英國是議會共和制,美國是總統共和制。

1、議會共和制

議會共和制以選舉產生的總統作為國家元首,以議會作為國家政治活動中心,內閣由議會產生並向議會負責的國家政權組織形式。

議會是英國政治的中心舞台,它是最高立法機關,政府就是從議會中產生,並對其負責。英國的國會為兩院制,由上議院和下議院組成。

2、總統共和制

總統共和制是指國家最高權力由總統和議會按不同職能分別執掌和行使的一種政體形式。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總攬行政權力,是國家的權力中心;政府由總統任命產生,對總統負責。

美國是世界上最早實行總統共和制的國家。

(1)英國政府是從什麼產生的擴展閱讀:

1、英國政體

英國政體為君主立憲制。國王是國家元首、最高司法長官、武裝部隊總司令和英國聖公會的「最高領袖」,但實權在內閣。議會是最高司法和立法機構,由國王、上院和下院組成。上院(貴族院)包括王室後裔、世襲貴族、新封貴族、上訴法院法官和教會大主教及主教組成。

2、美國政體

美國政體為憲政聯邦政體,沒有君主,實行共和制的。美國共和制的特點是實行三權分立,但行政、立法、司法三大機構中,又以掌握行政和軍事大權的總統為核心。國政府體制規定:國會制定法律,總統實施法律。

Ⅱ 英國君主立憲制政府的產生方式

一、英國君主立憲制中政府的產生:
1、英國的「光榮革命」。
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英國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勢力不斷加強,他們同代表舊的生產關系的封建專制制度的矛盾越來越尖銳。自1603年起,斯圖亞特王朝開始統治英國。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前,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都宣揚「君權神授」,還宣稱國王居於法律之上,認為「除上帝之外,國王不對任何人負責」。
所以,在斯圖亞特王朝專制統治時期,經濟上,國王可以不通過議會而強行征稅,可以實行部分商品的專賣,可以任命親信控制大部分國內貿易和幾乎整個對外貿易。這些都嚴重地阻礙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觸犯了資產階級的利益。在宗教問題上,嚴厲對待「非國教徒」,實行宗教專制,特別是殘酷迫害那些主張取消國教中天主教舊習的「清教徒」。這些政策,使資產階級和王權間的矛盾日益尖銳,最終導致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
1638年的蘇格蘭起義,嚴重威脅著查理一世的統治。為了籌措軍費討伐蘇格蘭人,1640年11月,查理一世被迫召開議會,企圖以合法的形式籌集經費。英國議會有贊成或拒絕徵收新稅和特別稅的權力,政府征稅須經議會授權成為傳統。因此,議會中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代表結成反對派利用這個權力同國王展開斗爭。他們對國王推行的政策和專橫行為進行指責,不但拒絕通過征稅法案,而且要求限制王權。他們的斗爭得到了廣大群眾的支持,聲勢日盛。這次議會的召開,揭開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序幕。
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進程中,資產階級和新貴族不斷同國王進行斗爭和較量。內戰爆發後,由克倫威爾組織議會軍取得了一些戰役的勝利,內戰的結果是議會軍打敗王軍。查理一世成為議會的階下囚,經議會審判以叛國罪將國王處死。它意味著對「君權神授」思想的否定,是歷史的進步。此後英國宣布為共和國,開始了克倫威爾的統治時期。克倫威爾為鞏固統治採取一些措施,對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他本人逐漸擅權專斷,並先後多次解散議會。
1660年,斯圖亞特王朝復辟,表現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曲折和復雜。在政治斗爭又趨於尖銳的形勢下,英國政壇發生分化,政黨開始形成,出現了代表不同利益集團的政黨——輝格黨和托利黨。這正是英國近代政黨的起源。詹姆士二世不僅大力壓制反對派,而且企圖在英國恢復天主教,這引起了輝格黨人的反對,也遭到一部分托利黨人反對。從而發生了在英國歷史上為英國人所津津樂道的一場政變,即「光榮革命」——1688年邀請信奉新教的荷蘭執政威廉和他的妻子瑪麗承襲英國王位,共同統治英國。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歷經近半個世紀的斗爭,最終以「光榮革命」的形式完成了革命的任務。
2、《權利法案》。

1689年,英王威廉三世和瑪麗二世接受《權利法案》。 「光榮革命」後,議會權力有相當的擴大,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利用在議會中所處的優勢,進一步擴大和鞏固他們的統治權,並限制國王權力,約束英王的實際統治權。英國議會相繼通過了一系列法案,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1689年通過的《權利法案》。
《權利法案》一方面是從立法權、司法權、稅收和軍權等方面限制王權;另一方面,又將議會所擁有的「自由」和權力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它大大削弱了國王的權力,而使議會治理國家的權力增強,有利於英國走上資產階級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是歷史的一大進步。
這些法律的制定和實施,形成了一種新的政治體制——「君主立憲制」。隨著議會的不斷立法,議會的權力日益超過國王的權力,國王逐漸處於「統而不治」的地位,英國的君主立憲制確立起來。1701年議會又通過了《王位繼承法》,進一步限制王權,提高了議會在國家政權中的地位,鞏固了君主立憲制政體。
二、英國君主立憲制:
英國君主立憲制,是1688年政變(見光榮革命)後在英國建立起來的國家政體, 也稱議會君主制,屬資產階級民主制政體類型。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確立的君主立憲政體大大削弱了國王的權力,議會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國家的權力,這種政治體制雖然有其歷史局限性,但它結束了英國的封建專制制度,使得英國走上資產階級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它代表了歷史發展的趨勢,是歷史的一大進步。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這一制度的確立和不斷完善,不僅對鞏固資產階級在英國的統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對其他國家的資產階級建立新的制度,也有著巨大影響。

Ⅲ 英國政府體系及內閣,樞密院,議會之間的關系

政府由內閣組成並領導,內閣由議會中產生,議會負責立法和監察政府行為並負責行政撥款。樞密院是禮儀性機構,和前三者沒有統屬關系,也沒什麼實際意義。
英國是中央集權制而不是聯邦制,首先這一點要清楚。
議會是最高立法和權力機關,政府從議會產生,由多數黨組織內閣進而組成政府。
議會由君主,上議院和下議院組成。政府產生於議會。議會選舉多數黨領袖為首相,首相指定閣員組成內閣進而組成政府。同時議會負責立法,批准政府工作資金,檢查政府政策和行政管理執行,同時包括撥款。
樞密院曾經被稱為政府行政權力的源泉,也稱國王議會,負責給君主提供私人建議。但今天的樞密院就像君主一樣是禮儀性的,基本沒有權力,只有建議君主接受政府法令之類的禮節性權力和職能。
完全手打,希望幫到你,還有問題可以追問。

Ⅳ 英國議會與政府的關系

英國政府是從英國議會中產生的,並對其負責,英國議會是英國最高立法機關,是英國政治的中心舞台。內閣要對議會負責。內閣就是英國的政府,也就是行政機關。內閣的首腦就是首相。議會是立法機關。英國是君主立憲制,所以議會權力至上。

政府產生於議會。議會多數黨的領袖擔任首相,首相自行組閣,內閣名義上對國王負責,但實際上對議會負責。內閣的提議如果被議會駁回,那麼內閣就要解散或者議會進行重組。這種關系之所以形成,就是因為內閣的首相是議會多數黨的領袖,而且首相自行組閣,內閣成員與首相共進退。

(4)英國政府是從什麼產生的擴展閱讀

英國議會居於優越於其他機關的「至上」地位,曾經擁有幾乎是無限的立法權。對於議會的職能,有不同的概括。1978年設立的程序特別委員會將其概滲旦括為四項:立法、審查政府工作、控制財叢返擾政、平反冤屈。

議會1992年編印的「議會與政府」認為,英國議會承擔著七項工作:制定法律,檢察政府工作,控制財政,保護個人,審議歐共體建議,辯論時事,審理上訴。英國官方年度報告《英國2000》將議會世輪職能概括為四項:通過法律;以就征稅作出表決的方式為政府的工作提供運作手段;審查政府的政策和行政管理,包括財政支出;辯論日常的重要問題。

從權力運作的角度看,英國議會的主要職能是立法、監控財政、監督政府。此外,在外交、司法等方面也發揮著一定的作用。

Ⅳ 英國的責任內閣制具體是怎麼產生的

責任內閣制一、英國內閣的基本情況 cabinet of Britain 英國實行責任內閣制,但政府與內閣是兩個概念。政府是全體大臣、國務大臣、各部政務次官、執政黨督導員和王室官員的總稱,而內閣只是政府的一部分,但內閣是英國政府的核心機構。1、沿革 英國內閣由英國樞密院外交委員會發展而來。17世紀初,由於樞密院人數眾多,英王常在王宮的內室召集外交委員會的部分親信討論決定重大事務。17世紀後期,外交委員會便有「內閣」之別稱,並逐漸代替樞密院,成為實際最高行政機關。它由英王主持,並對英王負責。1688年「光榮革命」後,威廉三世時期,內閣改由下院多數黨組成,並開始轉向對議會負責。1714年德意志漢諾威選侯喬治一世繼承英國王位。他不懂英語,自1718年後就不再參加內閣會議,而指定下院多數黨領袖R.沃波爾主持。從此,國王不參加內閣會議,而由下院多數黨領袖主持內閣便成為慣例。1742年輝格黨發生內訌,沃波爾內閣因失去議會支持而集體辭職,由此開創了組閣政黨必須在議會中佔多數並集體負責的先例。1783年,托利黨人W.皮特(小)出任首相,次年因得不到下院支持而提請國王解散下院,並提前大選,選舉中托利黨獲勝繼續組閣,這一作法也成為慣例。到19世紀中期,英國的責任內閣制在憲政實踐中,通過憲法慣例的積累逐步完備並最終形成。2、組成 按照慣例,議會大選後,即由英王召見多數黨領袖,任命其為首相並授權組閣。該黨領袖與本黨其他領導人會商後,從本黨議員中提出閣員名單,請英王任命。根據1937年《國王大臣法》規定:大臣分閣員大臣和非閣員大臣。參加內閣的閣員大臣只是政府中的部分大臣,閣員人數由首相確定,組成人數經常變動。1939年前基本上全體大臣都參加內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內閣人數一般在20人左右。參加內閣的除首相外,通常有外交、國防、財政、內政等重要部門的大臣,不擔負某一具體部門首長的大法官、樞密院院長、掌璽大臣,主管地區事務的蘇格蘭事務大臣、威爾士事務大臣、北愛爾蘭事務大臣。內閣會議之前,首相有時就重要政策方針先召集少數親近大臣開會討論,稱小內閣或內內閣。3、職權 主要包括:對提交議會的政策作出最後決定;按照議會規定的政策行使最高行政權力;協調和確定政府各部的職權。此外,在國家處於緊急狀態時,有權採取緊急行動。內閣職權主要根據慣例行使,范圍十分廣泛,一切重要的內外政策均由它制定和執行,軍隊、警察、監獄等國家機器受它直接指揮和控制,議會和英王也受它的操縱和支配。4、組織和活動 下設各種常設委員會和臨時委員會。除個別委員會外,其組成和職權范圍均系機密,該屆任期內不得泄露。辦事機構設辦公廳,主管安排議事日程,溝通內閣與政府各部等重要的內部行政事務。內閣會議由首相隨時召集,議會會期內一般每周開會1~2次。會議內容保密,會上討論不作記錄,也從不進行表決,最後由首相按自己的觀點把意見加以歸納即成決定。內閣成員對政府政策和行動負連帶責任。不論閣員是否存在意見分歧,對外必須保持一致。但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嚴守機密」和「保持一致」這兩個慣例,曾在歐洲共同體等問題上被打破,其約束力已明顯減弱。二、責任內閣制特點 1、 內閣與下院互相牽制、抗衡和監督。① 質詢② 辯論③ 批准立法④ 倒閣解散下院是內閣控制議會最有力的手段,決定一經作出,下院只得服從,不能拒絕。2、 決策權既集中、又分散。3、 集體負責制與個人負責制相結合。4、 重視政策、財政等方面的協調和調解。三、內閣的作用 1. 決策作用2. 立法作用3. 對政府的政策進行監督4. 作為政黨的領導第四節 穩定的兩黨制一、英國兩黨制概況 兩黨制最早產生於英國。早在1688年光榮革命前,英國議會內部就存在兩大政治派別,即輝格黨和托利黨。1694年,開始實行由輝格黨執政的第一個政黨內閣。18世紀60年代以前,主要由輝格黨執政,60年代之後,則主要由托利黨執政。在18世紀的前半葉逐漸形成了由議會下院佔多數席位的政黨組閣的制度。工業革命後,輝格黨演變為自由黨,托利黨演變為保守黨。1832年英國議會改革選舉法頒布後,兩大黨輪流執政的制度正式確立。兩大資產階級政黨通過議會競選爭奪執政地位,在議會競選中獲得議會多數席位的政黨組織內閣,成為執政黨;而獲得議會次多數席位的政黨就成為法定的反對黨,對政府起某種監督和牽製作用。在每次議會大選後,如果兩大政黨在議會中所擁有的席位發生相反的變化,執政黨和反對黨就互易其位。這樣就形成了一黨在朝,一黨在野,輪流執政的格局。20世紀後工黨興起並取代自由黨,與保守黨形成兩大黨。二、兩黨制長期穩定的原因 1. 保守主義的重要影響。2. 兩黨制的歷史傳統排除了兩黨或多黨合作的聯合政府。3. 現行的選舉制度有利於兩黨制。英國現行的是簡單多數制,4. 英國內左、右派勢力都承認兩大政黨的政府的合法性。三、兩黨制的特點 1. 兩黨制導致穩定而有效的政府。2. 中央權力高度集中。3. 兩黨制有其明顯的階級基礎。4. 政策與立法的趨同現象是英國兩黨制的又一顯著特點。5. 政黨活動的連續性。6. 兩黨戰後的一致性政策具有一定的政治基礎,這是英國社會中的一個獨特現象。四、反對黨的作用 1. 它是對政府權力的一種有效制衡和監督。2. 在選民要求改變政策時,反對黨便可接過政府的責任。3. 在下院的某些實際事務上與政府進行合作。4. 反對黨的存在本身表明了英國憲法中的自由原則。

閱讀全文

與英國政府是從什麼產生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到西藏多少公里 瀏覽:862
英國確診的人有多少打了疫苗 瀏覽:106
在英國去哪裡看直播 瀏覽:555
現在的義大利軍隊叫什麼 瀏覽:900
印尼海嘯屬於什麼板塊碰撞 瀏覽:897
越南至青島航線經過哪裡 瀏覽:837
伊朗人怎麼看電視 瀏覽:166
印度可以開發哪些旅遊業 瀏覽:647
印尼和泰國有什麼淵源嗎 瀏覽:389
伊朗人群喜歡什麼 瀏覽:652
印度有哪些品牌男裝 瀏覽:204
為什麼奧巴馬不對伊朗 瀏覽:992
中國駐美領事館有什麼用 瀏覽:512
英國皇室多少歲結婚 瀏覽:272
中國去緬甸需要什麼 瀏覽:718
越南黎筍病逝後怎麼樣了 瀏覽:809
中國能買到香港的感冒葯有哪些 瀏覽:721
中國有多少家娛樂集團 瀏覽:779
手機越南輸入法怎麼用 瀏覽:827
中國以後經濟怎麼發展 瀏覽: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