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的中學生為什麼那麼好

英國的中學生為什麼那麼好

發布時間:2024-10-28 18:44:06

❶ 英國學霸哭了,我為什麼要和中國學生比

昨天,一段「中國教師赴英教學訓哭學生」的視頻,刷爆了微信朋友圈。

視頻來自英國廣播公司(BBC)今年拍攝的一部教學紀錄片,片名叫《中國學校》,計劃於倫敦時間8月4日、11日、18日晚上9點(因英國現在實行夏令時,所以北京時間是第二天凌晨4點),在BBC2台分三次播出。網上被瘋狂轉發的這段視頻,正是其預告片。

紀錄片邀請了5名中國中學老師,到英國漢普郡頂級公立學校博航特中學開設「中國實驗班」,對50位年齡在13至14歲的英國學生志願者,進行一個月的「中國式教學」,並全程跟拍,研究中式教學在英國是否可行。

看過預告片後,許多人的印象是,中國老師明顯「水土不服」,英國學生的不少舉動讓他們十分「抓狂」;而英國學生也無法適應高強度教學,被中國老師訓哭。有人說,這些英國學生缺乏進取心,懶散無紀律。

事實真是如此嗎?

今年4月剛結束拍攝時,5名中方老師之一的杭外80後數學老師鄒海連就曾接受錢江晚報記者的采訪,他正是這個英國實驗班的班主任。鄒老師介紹了《中國學校》的來龍去脈,以及他如何入選中方老師陣容(詳見錢報5月1日A11版)。

為了保密,不少內容當時並沒有見報。今天,錢報記者為大家透露更多的細節。

原味復制中國式教學?

YES

鄒老師說,事情的起因,是英國BBC廣播公司啟動了一個研究項目——「中國化的英國學校」,來看看中英哪種教學方法更有效,實驗為期一個月。

所以這個月里,50名英國博航特中學的學生,由5位中國老師授課,全天的作息安排和中國學校相同。而博航特中學的其他學生,則跟往常一樣,由校內英國老師教導。

兩組學生分別進行數學、科學、英語、中文的測試,由獨立的第三方機構全程負責測試和後期結果分析。實驗項目開始前測試一次;在實驗項目結束後,對一個月的學習內容進行再測試一次,結果會在紀錄片中公布。

預告片里把英國學生訓哭的老師,其實都是教學經驗豐富的優秀老師,在國內深受學生歡迎,是BBC通過長達近半年的全球海選找到的。

英國學生都很懶散不努力?

NO

各大網站轉載該預告片時,用了許多驚悚的標題,比如《中國教師赴英訓哭學生》,又比如《英國引進5位中國老師,然後他們被英國學生逼瘋了》……

采訪過鄒老師的錢報記者認為,這些說法統統是浮雲,他和其他4位老師都很喜歡那50個英國孩子,臨走時還收到許多祝福卡片,師生告別的場面相當溫馨感人,和預告片里的師生關系,完全是兩碼事。

「中國實驗班」是臨時組建的——50個孩子都是自願報名參加。上課的教室里有一股濃濃中國風——牆上貼著學生行為守則、課程表,甚至還有眼保健操圖、「勤學」「善思」等標語。在這樣的環境中上課,英國學生一臉新奇。

擔任「中國實驗班」班主任的鄒老師,還組織過一次中國式班幹部競選,並安排英國學生做值日,負責升旗、餐廳清潔、打掃教室、主持晨會、課間操領操等。

「學生在這段時間里,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值日工作,有部分學生還很主動地幫忙打掃教室,並很享受。當然也有學生需要提醒,這都很正常的。」鄒老師說,「我感覺這些事是英國沒有的,讓英國學生得到了鍛煉。」

嚴格的老師教鬆散的學生?

NO

除了當班主任,鄒老師還要負責數學等多門學科教學。

在網友眼中,這是Hard模式老師教Easy模式學生,但鄒老師不這么覺得。

頭一回給英國孩子上數學課,他感覺很適應,因為本來就是按照中國模式來上,而且英國的課程難度還要低不少,教學難度不高。

班裡也確實有孩子,數學基礎偏弱,不太跟得上進度。鄒老師認為,這是因為臨時組班,50個孩子的學業水平參差不齊,放在國內中學也會有類似情況。「中國實驗班」的學習,沒大家想像的那麼糟,班裡也有好些學霸,不光會按時做完每天的家庭作業,還會自己買練習來做,甚至會主動問老師討習題來鞏固。

在英國《每日郵報》的紀錄片預告新聞上,大標題寫著如今英國孩子「福利太好不努力」。但鄒老師觀察發現,不少英國學生其實也很努力,對自己有很高的要求,也有能特別吃苦的,有個學生每天騎自行車40分鍾上學,讓老師們印象深刻。

課堂紀律真讓老師頭痛?

YES

唯一讓鄒老師他們頭痛的,是課堂紀律,每節課都要花不少時間在維持紀律上。

和網上說的高福利制度養出懶漢的觀點不同,當時剛從英國回來的鄒老師分析,這和英國實行小班化教學有關。平常上課,英國老師常會要求學生分小組討論,課堂氛圍比較自由。可是小班總共沒幾個小組,討論下沒啥;變成「中國實驗班」這樣50人的大班後,課堂上多幾個人講話,教室里就會炸開鍋。

另一個原因是中國式教學的學習時間偏長,英國學生不適應。

原來英國中學早上八點半到,下午四點左右就放學了,但實驗班卻要從早上七點半,上到晚上七點,學生的注意力無法集中那麼長時間。

「確實有調皮的學生,一直很鬧。不過,哪裡都有這樣的學生。班裡也有好學生,非常優秀。」鄒老師說。

在鄒老師眼裡,英國學生們感到頭痛的,不是課程難度和紀律要求,而是每天千篇一律的教學安排,除了上課,居然還有早晚自修和課間操,一樣都不能落,還不能自由選擇。有一回上數學課,就有個娃因為在操場玩HIGH了,沒來上課。

但是從鄒老師收到的祝福卡片來看,這一個月,實驗班的孩子們還是蠻開心的。有同學寫道:「我最大的收獲,就是認識了很多朋友,結下了很深的友誼。」鄒老師分析,中國實驗班讓同學在一起學習、分享,集體氛圍比較好。

最有意思的是,有位英國媽媽還發信息告訴鄒老師,她覺得自己的孩子很適合中國教學,希望鄒老師能繼續教下去。(錢江晚報記者:沈蒙和)

相關閱讀:80後的數學老師為啥贏得英國BBC的青睞

這兩天,兩位英國BBC工作人員在杭外劍橋高中露面。據說,他們這次專程來杭州,就是為了跟拍這所學校的數學老師鄒海連。確切地說,應該是「繼續」跟拍,因為今年3月,鄒老師已經在他們的鏡頭下呆了1個月,但地點是在英國一所中學。

事情的起因,是英國BBC廣播公司啟動了一個研究項目——「中國化的英國學校」,他們在英國頂尖的公立學校博航特中學開設「中國實驗班」,不僅全天作息安排和中國學校相同,所有課程也都由中國老師來上,並且全程跟拍,打算錄製成紀錄片。

鄒海連是這個項目的中國老師之一。

「他們想多了解一些學校的情況,並進入了我的課堂拍攝,為紀錄片尋找更多的元素。明天,他們還會到我家裡補拍鏡頭。」

鄒老師說,他能被英國的這個項目選中,真的不容易。「他們挑選老師非常嚴格,我前後花了半年時間,才通過了主辦方設置的重重關卡。國內最終成行的老師只有兩位,另一位是南京外國語學校的英語老師。」

能過五關斬六將,被英國BBC選中去英國教書一個月,鄒海連是一個什麼樣的老師呢?

是個80後,有浙大[微博]的碩士學位

錢報記者采訪中了解到,鄒海連是個80後,在浙大數理統計專業拿到碩士學位後,到杭外任教,已經有9個年頭。現在的QQ簽名是IGCSE A-Level 課程數學教師。

和多數老師一樣,鄒老師很健談,尤其是說到他的數學課;和普通數學老師不一樣的是,說著說著他會突然冒出一兩個英文單詞,不認識他的學生多數會以為他是一位英語老師。

「我是教數學的。」鄒老師強調,「只不過平時是用英語上數學課。」他用英語上數學課,是到杭外任教的第3年,被調去劍橋高中部教數學開始的。

鄒老師的數學課,看上去蠻西式的。每節課上,他都會拿出一部分時間和學生互動,甚至提問完畢就走下講台,跑到學生中間,旁若無人地一對一討論起來。「因為班裡學生就30個左右,所以課堂上有足夠的交流時間,能讓學生想、讓學生說。」

但和真正的英國老師比,鄒老師覺得自己的課蠻中式的。比如,他備課非常仔細,會預估課堂、學生會發生的各種狀況,並想好應對解決方案。哪怕就是選幾道例題,也要想好前後順序,和題目對應的知識點。「就像在幫學生設計學習路線,國外老師一般不會這么仔細。」鄒老師說。

用英語上數學課是「中標」原因

在鄒老師中西結合的課堂里待過的學生,成績都蠻好的。去年他帶的兩個班,幾乎人人是A或A+。

鄒老師覺得,自己會被BBC相中,肯定不是因為帶的學生成績優秀。「主要還是語言水平,國內能用英語上數學課的老師確實不多。」

為練好英語上數學課,鄒老師沒少花力氣。「讀研[微博]究生那會兒,要看文獻寫論文,所以我的書面英語還行,口語不怎麼樣,於是經常去浙大英語角練習,或者看看美劇。後來到杭外教書,英語氛圍就更好了,日常對話基本沒問題。」

鄒老師說,他記得在學校用英語上的第一節數學課,花費了比平時多幾倍的時間來備課。用他的話來說,那真是硬著頭皮上:先是梳理等邊三角形之類的數學專用名詞,再把原來的教案統統翻譯成英文。擔心講到一半卡殼,或者遇到突發狀況,他還將課堂上可能會說的每一句話都記下來……

鄒老師就是這么講著講著,把數學課說溜了。「沒啥訣竅,就是上課練出來的。」

去英國上課,難不難

挑選很嚴格,必須要過四關

要被BBC相中,去英國給英國中學生上課有多難?鄒老師說,自己算了一下,一定要過四關。

第一關,要會玩微信,因為如果信息不靈通,就沒有這次機會。

據了解,這次BBC尋找中國老師,並沒有在國內媒體刊發該消息。去年9月,鄒老師第一次聽說這個消息,是學生發微信告訴他的。接著,有兩位同事也從在英國留學[微博]的學生那裡聽到了該消息,都不約而同把消息轉發給他,鼓動他去試一試。

第二關,教齡滿5年,能全英文教學。

鄒老師回憶,BBC在選人時,開出的3項基礎條件,攔住了絕大多數老師的腳步:第一,該項目要在中國基礎教育體系內尋找老師;第二,這些老師從事英語語法、數學、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教學工作,至少滿5年,少半年都不行;第三個條件是最難的,這些老師還要具備全英文教學的能力。

鄒老師在杭外劍橋高中任教多年,平常都是用英文給學生上數學課,所以入圍了BBC的初選。

第三關,面試要過三、四輪。

鄒老師說,他給BBC投了簡歷,沒過多久就收到了面試通知,而且不止一次。「光是電話面試就有三、四次,每次起碼要談半小時以上,最長的一次談了整整一小時。」

具體的面試內容,他記不大清楚了:「主要是核實我的情況,包括教育經歷、教學方法,和這個研究項目的契合度等。另外,他們也向我詳細介紹了該項目的來龍去脈。」

讓鄒老師印象最深的是,面試時對方在電話里反復強調,希望他在英國上課時,能用中國傳統的教育方法。

第四關,要進行心理測驗。

在所有的程序差不多時,BBC又專門找了一家獨立機構,評估鄒老師的心理狀況。

那次測試是通過網路在線完成的,總共花了1小時。「從題目上看,主要是測試有沒有心理創傷,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抗壓能力等。」鄒老師回憶說,「當時覺得英國人挑老師蠻慎重的,後來聽說德國航班失事,可能是由於副駕駛患嚴重抑鬱,我就覺得這樣的測試真的有必要。老師要面對那麼多孩子,心理健康可能比教學水平更重要。」

當然,開朗健談的鄒老師很順利地通過測試,在去年12月底,被確定錄用。今年2月底他飛赴英國,給50名英國學生上了一個月的數學課,同時還擔任了該實驗班的班主任。

❷ 英國中學與美國中學的比較

一、教師常用的教學技巧

1.提問。提出問題主要集中在研究過程上而不是講授上。提問的第一個技巧不是問「為什麼」,而問「是什麼」。「為什麼」的問題易導致學生們消極、抵觸的應付;而「是什麼」的問題則會鼓勵學生在不必進行裁決的情況下細致地觀察,並樂於開放式討論。如「你看見什麼?」「你聽到什麼?」「你常這樣做嗎?」等等。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們提高他們的認知技巧,而且可以幫他們恰當地、健康地分析處理各種行為模式。第二個提問技巧是把課堂上的注意力集中在學生回答的異同點上。如:「還有人(不)是這樣認為的嗎?」之類的問題,這樣可以讓學生了解自己和他人,分享別人的情感和想法,創造一種心理上的安全感,承認彼此的差異,增強他們的自尊和自信。

2.對話。在美國人眼裡,交流是一種目標。學生常常就一個建設性的問題在小組中進行積極的討論。對話經常圍繞出現在孩子們生活中一些事情展開,如生日、和朋友們發生的爭執或其它引起他們關心的新聞。討論不需要大人督促,老師只作為輔助者來啟發思路。在整個活動中,學生學會了真正地去傾聽別人的講話,並且會去思考如何以一種有益的方式來響應別人或問一個能夠加深討論度的問題,而不是僅僅去想輪到他們應該怎麼發言。

3.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提供了一個讓學生變成某個人的機會。這個方法可以讓參與者從他人的角度去看問題,思考處理問題的其它方法,並以此來發現結果。學生們先自己表演自己,然後再觀看其它同學怎樣去扮演自己,從而獲得對自我的了解。

4.社會實踐。實踐包括觀察現象、資料收集、報告結果和得出結論幾部分。例如,把同學們分成小組,每個小組發一組卡片,要求是「用這些卡片搭一個三層的房子,注意內部相互間的關系」。

5.模擬。模擬是一種娛樂方式,使學生們對某一問題產生經驗,從而展開討論。當學生來到學校,老師可能會說:「今天長著棕色眼睛的同學要受到特殊照顧,他們排在隊伍的最前面,首先選擇體育器械。而長著藍眼睛的同學則要最後選擇,並且,只有在學校的加餐足夠多的情況下才能得到加餐,在休息期間還要把房間打掃干凈。」然後在整整一天時間內,老師和同學都在進行這種模擬活動。自然,這立刻激發了同學們的強烈感受,他們急於要討論一下他們的想法和感受,從而展開了關於公正、偏見和歧視的話題。老師問:「你們在生活中什麼時候有這種經歷?如果你必須天天像這樣生活你會怎麼樣?其它還有什麼地方有這種事情發生?對於偏見和歧視我們能做些什麼?」

6.有意識地幻想。幻想是一個用腦子創造存在的或不存在的形象的過程。幻想是為了讓學生對自己的性情、能力和潛力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和看法。

7.藝術表達。藝術是另一種交流方式。學生可以通過折紙、畫畫、雕像、音樂等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二、布置作業

都說美國學生的作業很少,都說美國教育重在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讓我們看看美國老師都布置給學生什麼樣的作業,再看看學生怎樣完成它們。

(一) 史學科作業

1.關於「公民權利」要求:在3到5頁紙之間,列印出來,要雙空行,至少用3種資料來源(如網上,書籍等),至少有5句引文。對比以下四人關於黑色美國(BLACK-AMERI-CA)的觀點:BOOKER T.WASHIGTON(布克·華盛頓),W.E.B.DUBOIS(杜伯依斯),MARTIN LUTHER KING,Jr(馬丁·路德·金),MALCOLM X(馬爾科姆·X)。在你的論文里,應該控制關於他們生命的故事,我不想讀傳記。但是需要把每個人介紹一點,在你的文中還必須加入貼切的材料。然後,討論他們關於黑色美國的觀點,要把你的想法寫進去。還要把你的引文或材料的來源列出來,比如某某網頁、某某書。

美國中學的課程設置立足於滿足所有學生,體現了「滿足所有學生所有需要」的辦學宗旨。學分制、選修課以及分層次教學有利於個性化教育,使不同能力的學生都得到相應發展;但是,其課程設置的弊病也是顯而易見的。由於課程名目繁多,土次不分,過分強調實用,使大量非學術性課程沖淡了基礎文化課程,被批評為「大雜燴」和「自助餐」課程。由於實行學分制且畢業要求降低,有些學生避難就易,盡量挑選服務性或娛樂性的課程,因此,降低了中學畢業生的標准。

在這種背景下,為了確保學生的競爭力和美國國家的優勢,防止教育質量和培養人才水平的下降,核心課程就被提上議事日程並加以實施,全國核心課程標准也得以形成。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以里根總統提倡、老布希總統傳承、柯林頓總統堅持的新聯邦主義在美國興起,在其它方面都主張簡政放權,實行「小政府,大社會」,但在教育方面,這幾屆政府卻都在努力實現美國教育的國家化,加強國家對全國教育的影響作用,突出表現在對全國共同核心課程標準的認定及嚴格推行上。

1983年,以著名學者加德納為首的全國高質量教育委員會提出:每個中學生都要學習4年英語、3年數學、3年自然科學、3年社會科學和半年計算機科學。1987年,美國聯邦教育部確立了聯邦普通教育的標准,並指出「課程標准雖然只有一個,但教學方法卻應是多種多樣、因人而異的」,還補充了2年外語、2年體育和半年藝術為必修課。這樣,中學必修的核心課程增加到8門。1990年,擬定了2000年美國教育的六大目標,發表了《2000年美國——教育改革戰略》,提出了「新的世界標准」,1994年柯林頓政府的《2000年目標:美國教育法》報告獲得通過。

(三)注重學生個性和多方面發展

美國現當代的高中教育明顯受到進步主義教育思潮的影響。進步主義對傳統教育的教師中心、教室中心、教材中心、脫離社會生活實際和兒童身心發展需要的弊端進行了深刻批判。提出「全兒童」的概念,反對唯智主義。可以說,強調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鼓勵學生個性發展和自我表現,注重造就學生健康的人格以及多方面的發展是美國高中教育的又一特點。這一特點體現在教師對待學生的態度、學校生活的組織、教學的方式以及對學生的評價等許多方面。美國學校較少教師權威,課堂教學多採用討論式,學生可以自由發言,課堂氣氛很寬松,除了課堂設置上考慮了學生的多方面需要外,美國中小學在教學的組織和方式上也很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不搞一刀切,提倡個性化教育,比如按程度編班,實行個別化教學和分層次教學,力圖讓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得。與世界上許多國家的中小學生相比,美國學生的課業負擔輕得多,不僅上課日程短,而且每天在校時間短,因此可以有充分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

美國中小學生能夠有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發展自己的個性和才能,和進步主義的教育觀、人才觀密切相關。在美國,無論是家長、教師還是學生都並不過分看重分數,更不以分數作為評定學生的唯一標准,更普遍看中學生的實際才乾和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同樣,用人單位聘用人員並不主要看重應聘者的學歷或在校成績,而更看重實際工作經驗。所有這些,都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多方面發展提供了良性發展的土壤。

(四)強調診斷評價和多元評價

在美國,雖然特定的歷史、文化和社會背景形成了美國基礎教育包括高中教育地方分權管理的特殊模式,但美國歷屆中央和地方政府都高度重視對教育的管理,以便對教育進行監控、診斷和調整。在美國,有全國統一的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和 ACT(American College Test)考試,美國每年的大學入學考試既是對學生素質的考核,也是對學校辦學質量的一次檢查;同時,在美國現有許多官方和非官方的團體與組織定期和不定期地對全國各地的中學教育進行綜合調查和評估。合格者可以繼續得到不同渠道的資金支持,幾次綜合評估不合格者將被定為「失敗學校」,不能再享有資助,甚至還會被關閉或重組。另外,各州和地區還每隔3年舉行一次檢查性的考試和評估,內容主要包括必修的核心課程所要求的基本內容,以及時把握高中各年級學生對共同的核心課程的掌握情況。

從這些評估中,可以看出美國教育評價的特點:診斷和多元。通過多方面、多渠道的診斷評價可以把握各學校學生的學業成就水平,可以把握一所學校學習環境建設的質量,也可以把握該學校辦學的社會與經濟效益,從而採取繼續扶持或限期改正甚至關閉重組的措施。

(五)學生學業水平不夠理想

學生學業水平不夠理想一直是長期以來困擾美國高中教育的一個問題,也使得美國高中教育屢屢受到批評和指責。無論是以冷戰為背景的50年代,還是以激烈國際競爭為背景的80年代,兩次大的辯論都是由於學生學業水平問題引發的。尤其是80年代的著名報告《國家在危機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把美國在國際競爭中的失利歸結為基礎教育,認為美國中小學生的學業表現遠遠落後於其它工業國家。這些批評主要表現在:在各種國際學業比賽中,美國學生幾乎總是最後幾名,功能性文盲大量增加,不少高中畢業生缺乏起碼的讀寫算能力,大學入學考試成績一年不如一年等等。

美國高中學生學業水平的低下與美國平時高中教育中的「四無」現象,即無統一課程標准、無教師權威、無作業、無考試密切相關。為了扭轉這一局面,美國採取了很多改革措施:一是普遍提高了高中學生的學業標准,有了明確的硬性的學分要求。在《高中高年級學生年——國家的使命》報告中要求每一位高中畢業生必須修滿32學分,而不是過去的24學分,同時還要求學生完成過一項高質量的項目,在定點的工作單位見習過,在社區服務和大學課程准備方面完成過一項研究計劃;二是確定了核心課程,除了傳統的英語、數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計算機技術外,還增加了外國語、藝術作為核心課程;三是建立了全國性的課程標准和學業評估制度,並在《2000年的目標:美國教育法》中加以法律化,可見美國對中小學生學業質量的關注和重視程度。

二、美國高中教育的啟示

如前所述,美國高中教育的得失為我國提供了許多可以借鑒的地方:1.中國的高中教育在知識的傳輸方面具有美國高中教育所不及的優勢,同時也有過分注重現成的知識,太多地面向過去的缺陷,這使得中國的高中教育往往不能夠迅速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和生活。如何使中國的高中教育迅速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培養出與時俱進的現代人才,是中國高中教育不能迴避的重大課題。2.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日益要求把核心技能的培養作為重建高中階段教育體系的基礎,用綜合技能代替單一職業技能。這是國際高中階段教育發展的普遍趨勢,也在美國的高中教育中有了明顯的反映。所謂核心技能包括硬技能和軟技能,硬技能指閱讀能力、計算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計算機應用的能力;軟技能指普遍的公民道德和敬業精神、團隊合作工作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因此重視核心技能的培養應成為中國高中教育與國際高中接軌的重中之重。3.滲透職業教育是加強普通高中教育與職業教育相互銜接與溝通的主要途徑,主要形式是課程銜接,即在普通高中開設職業教育課程。在這方面美國綜合中學兼顧升學和就業的課程設置可以為我們提供有效的借鑒,但同樣值得借鑒的是普通高中教育滲透職業教育的目的在於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加強核心技能的培養。4.強化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強化診斷評價和多元評價的理念,真正貫徹以學論教的理念。在這方面,美國高等學校選拔學生的多元標准,美國高中學生關於學生作業的理念,美國高中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的舉措,都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鑒。

21世紀的競爭將首先是教育的競爭,教育的競爭又將首先是基礎教育的競爭。高中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一環,它的成敗不僅對個人的發展極為重要,而且決定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因此,吸收和借鑒別國高中教育的長處,就顯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外國中小學教育》2005年第8期

主題: 美國教育何以失敗?

Lvyuan 張貼於2000-09-20 18:46

美國教育何以失敗?(香港明報 2000-09-20)

究竟哪一種制度比較好?康奈爾大學的約翰·比索教授對美國學生的成績做了深入的研究。

首先,美國中學生的畢業率比很多國家低(只有3/4左右)。其次,在一些國際性認可的考試中,美國中學生的成績明顯比很多國家差,但美國經濟卻表現強勁,所以教育的"成敗"可能不足為懼。 但比索教授指出,我們要明白,美國,尤其在大學及研究院,吸引大量外國學生,亦吸收大量移民,因此,可彌補一部分經濟損失,美國的成功,主要依靠一些科研天才,不斷革新,保持在生產力上的國際領導地位。比索教授預測,到2010年,美國每年因教育而帶來的經濟損失,將超過2000億美元。

美國的教育何以失敗?原因之一是美國學生花在電視上的時間比很多先進國家多一倍以上,而美國父母對子女的滿意程度又偏偏較其它國家高。這是怎麼回事呢?因為很多學生在校內成績都不錯。美國大學錄取學生,除了一般性科目可以依賴SAT之外,很多都依賴學生的校內成績。於是,校長們便給老師壓力,要減低不及格率,增"甲等"比例。美國校內人人成績"優異",但在國際性大賽中,卻有很多人不及格。

比索教授還發現,由於學生將來入大學,頗受校內成績影響,刻苦讀書的人,將會被同學排擠。這種現象,是因為失去了公開考試,改用校內成績而產生的。

總括而言,美國因為取消"壓力巨大"的公開考試,而在教育和經濟上,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而這個經驗,或者很值得我們借鑒。 另類書生

楊振寧博士在中國科協2000年學術年會的特邀報告現場記錄整理(摘自廣州網易)

不同的社會,不同的國家,將有自己不同的道路.美國教育出的學生在國際競賽中常居後列,但美國的經濟在最近,特別是新經濟發展很成功。以前覺得日本能在經濟上趕上美國,但經濟危機後,到現在日本還沒有恢復元氣。現在有個看法:美國經濟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他們培養的學生考試不及格。 這個看法有道理嗎??有,但不全是,有一定的道理。

今後三十年,面臨的新事物、新形勢,亞洲的教育哲學要從美國的教育哲學中吸取自己所缺少的長處,是中國人更具有進取心、更活躍、更自信,面對21世紀的挑戰。

小草

美國是一個以保障個人自由,尊重個人意志為立國宗旨憲法精神的國家。這種思想體現在教育體系之中就形成了一種基本上放任自流的傳統。美國的教育在物質環境,設施設備方面堪稱一流。然而在小學、中學階段對學生不施加半點壓力、不鞭策,不樹立榜樣,不提倡效仿先進的寬松式精神,其結果只能是貽誤大多數孩子的前程。

但是,美國的教育也有值得借鑒的地方,比如美國的中等教育比較重視學生的發展,能通過各種途徑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注意努力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創造性、競爭性、適應性和積極參與的意識,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總體素質。相比之下,我國教育的弊端就暴露出來了。我們的教師在課堂上比較重視知識傳授,把學生當作裝知識的容器,而忽視了盡量多的激勵學生的思考。

lvyuan

不錯,中美兩國的教育各有長處,我們應當學習人家先進科學的方面,但同時要防止照抄,要吸取當年學老大哥的教訓。

美國高中與其他國家的高中不一樣。美國高中生除上核心課程外,開始有選修課,如辯論課、攝影課、演講課、駕駛課等。學生也可以拿到駕照,但不能開車。學校里有學生顧問,會與當地ASSE代表一起,幫助學生選課。除此之外美國的高中還有辯論俱樂部、校報俱樂部等。美國學校里有運動隊,除了體育課,還有比賽。以上只是舉例,並不是每個學校都有這些課程。在學校里,每個班有家庭教室,當上課鈴聲一響,學生跑向不同的教室。學校有班車接送學生上下學。


他們上課內容都超淺 而且很慢 學生上課說話打鬧都是超常見的 而且學校對老師的要求很高不準對學生這個不準對學生哪個的 但是也有厲害的保安(SECURATY)

作業的話 一般都是看書就會寫的 也不是很多 在學校有課本然後再簽一本給你帶回家 學期末的時候上交

上課的時間 應該是標準的早八上點下午三點 一般下課前10分鍾學生就坐不住了 剩下兩分鍾的時候就都在門口站著准備往外沖了 有的學校一節課90分鍾一天4節 有的45分鍾8節課 課間6分鍾 可以去自己的櫃子(LOCKER)那東西去下一個教室 有不穿校服要去SSN(不知道是什麼的簡寫)遲到有星期四學校(THURSDAY SCHOOL 懲罰是在辦公室坐一天什麼都不讓干)課間出教室要老師簽字小紙條和PASS

收費好像PUBLIC SCHOOL都不怎麼收費的吧 我不是很清楚 但是有一年年底的時候欠了學校35塊錢補交

其它 美國學校沒有班級只有年級 比如說我在CLASS OF 2006 就是跟我同年級的2006年畢業的這一屆 而且你去上課也不一定都是本年級的 可能跟12歲小孩一起學美國歷史 然後跑去跟18歲的人一起學經濟 怎一個混亂了得

現在高中女生黑人流行性感裝 白人流行睡衣裝

樓上說的家庭教室容易誤導 其實只是一般教室叫做(HOME ROOM)不知道什麼時候應該去 反正我從來沒去過

學校有早中飯 入學的時候給你一個號碼 去食堂(像小餐廳的環境 絕不像國內學校的食堂)拿上自己要吃的東西(1塊25管5個ITEM 要更多的話再付錢的)全校學生分兩撥吃飯 (FIRST LUNCH, SECOND LUNCH 人多的話會不會分三撥??)不到時間不讓回教室 因為另外一撥學生正在上課 也有免費的午餐 不知道什麼人能得到 反正我都很少去吃午飯(都是垃圾食品 漢堡皮薩之類的 還可以再拿飲料和COOKIE) 也有的老師會在教室里賣吃的和飲料 25分一個COOKIE那樣子

周末可能有學校之間的橄欖球比賽 要提前買票

學校的老師一般都很好 學生的話。。沒見識還自以為是而且愛抱怨。。只讓人期待趕緊上大學『『

★ 英國學生獨立能力強。在獨立學習方面,英國學生要高於台灣學生。英國的每個中學生都能夠去圖書館查閱文獻,尋找自己需要的信息來完成一個比較正規的Project。Project的漢語意思是「計劃」、「設計」、「規化」。實際上類似台灣的「科研論文」。英國中學生的Project完全從學生的興趣和社會實際出發,題材極為廣泛。從理化生實驗、數學建模到英國的歷史、地理;從環境保護到關愛生命;從反恐到世界和平;從政治到經濟……,應有盡有。有些Project有理有據,不亞於台灣大學生的畢業論文。

★ 英國學生的獨立生活能力也強於台灣學生。不分擔家務勞動的學生很少見,他們從小就幫助父母擦汽車、剪草坪。小學生打工的也很多,送報紙是最常見的了,錢雖然掙得不是很多,卻擁有了面對社會、獨立處理問題的機會。到了假期,加油站、快餐店、超市,到處都有中學生在忙著幹活。一個假期下來,不但能掙幾百英鎊,更重要的是他們變得自信、老練。

★ 英國學生的團隊意識強。在英國,人們普遍推崇Team spirit——團隊精神。團隊精神是指一個人與大家協同工作的能力或態度,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合作能力。英國學校歷來都很重視對學生進行「團隊精神」教育,在公共場所或集體活動中,個人必須服從大家。如果哪個學生為了自己出風頭而連累了大家,他就會被一致斥為「沒有團隊精神」。

★ 英國學生的身體素質好。體育不但是英國中學的重要課程,而且每天下午四點鍾開始,大部分學生又都出現在運動場上。大量的體育鍛煉,加上合理的充足營養,使英國學生大都身強力壯、精力充沛。那種肌肉發達、動作靈活的運動員型學生到處可見。就連女生對體育也十分熱衷。體育好、學習好的學生才備受同學們的推崇。

★ 英國學生的探究精神強。英國學生做事十分開放,敢想敢幹,不受條條框框的束縛,他們認為「只要不被禁止,就可以做」。所以,成功的機會也相對較多。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行動。他們不迷信課本、不迷信權威,也不像台灣學生那麽關注問題的答案、關注他人的看法。對問題不但有自己的見解,而且特別注重科學論證。注重在探究中尋找答案。

❸ 你見過英國學生作息時間表是怎麼樣的嗎

英國學生作息時間表【從早到晚】:英國的學校通常在上午 9 點左右開始,下午 3.30 左右結束。但是,有些學校的出勤模式更加靈活。通常早上休息 15 分鍾,午餐休息 1 小時。英國的交換生選擇他們想學習的科目。

許多學生在英國學習是為了提高他們的成績單和履歷,並在大學里贏得一席之地。英國的教育系統因其高質量的教學和世界一流的設施而在世界范圍內享有盛譽。英國的學校和學院可與其他主要發達國家的教育系統相媲美。在英國度過一個學期或學年的學生通常可以在回國後申請學分。

學年從九月開始,到七月結束。

有慷慨的學校假期,包括:

5月份還有大量的學習假,以幫助學生准備年終考試。

❹ 英國的教育制度怎麼樣

英國教育體系分為三大部分:小學(5歲到11歲)、中學(11歲到18歲)和高等教育。在英國,16歲的學生需要參加普通中等教育證書(GCSE, 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cation)考試。考試結果分為A*-G各個等級,得到五個A*-C結果的學生通常會繼續學習兩年,參加三科(或以上)課程的中學高級水平考試(A-Level)。本科院校將根據學生該考試的結果進行錄取。
英國中學的類型
傳統寄宿式中學
非傳統式中學
6th Form高級中學-英國中學的類型

英國中學教育制度
英國教育制度素來在學術品質與提供完善照顧方面享有盛名,至今世上無人能出其右。數百年來,在許多院校有許多不斷擴充的學習中心來提供英國及外籍學生學習,另有大量新近成立的院校加入傳統學校的行列,以確保英國學制不只趕得上日益繁復,日趨科學化社會的腳步,也在探求無盡的知識與完美領域不斷超越學習的界域。

英國不僅是一些最古老、最著名的學校、學院和大學的故鄉,它也同樣有最新興的、最富革新精神的院校。教育不只是教師和政府,也同樣是家長與學生長期討論的話題。英國教育和台灣教育到底有什麽區別呢?

★ 英國學生獨立能力強。在獨立學習方面,英國學生要高於台灣學生。英國的每個中學生都能夠去圖書館查閱文獻,尋找自己需要的信息來完成一個比較正規的Project。Project的漢語意思是「計劃」、「設計」、「規化」。實際上類似台灣的「科研論文」。英國中學生的Project完全從學生的興趣和社會實際出發,題材極為廣泛。從理化生實驗、數學建模到英國的歷史、地理;從環境保護到關愛生命;從反恐到世界和平;從政治到經濟……,應有盡有。有些Project有理有據,不亞於台灣大學生的畢業論文。

★ 英國學生的獨立生活能力也強於台灣學生。不分擔家務勞動的學生很少見,他們從小就幫助父母擦汽車、剪草坪。小學生打工的也很多,送報紙是最常見的了,錢雖然掙得不是很多,卻擁有了面對社會、獨立處理問題的機會。到了假期,加油站、快餐店、超市,到處都有中學生在忙著幹活。一個假期下來,不但能掙幾百英鎊,更重要的是他們變得自信、老練。

★ 英國學生的團隊意識強。在英國,人們普遍推崇Team spirit——團隊精神。團隊精神是指一個人與大家協同工作的能力或態度,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合作能力。英國學校歷來都很重視對學生進行「團隊精神」教育,在公共場所或集體活動中,個人必須服從大家。如果哪個學生為了自己出風頭而連累了大家,他就會被一致斥為「沒有團隊精神」。

★ 英國學生的身體素質好。體育不但是英國中學的重要課程,而且每天下午四點鍾開始,大部分學生又都出現在運動場上。大量的體育鍛煉,加上合理的充足營養,使英國學生大都身強力壯、精力充沛。那種肌肉發達、動作靈活的運動員型學生到處可見。就連女生對體育也十分熱衷。體育好、學習好的學生才備受同學們的推崇。

★ 英國學生的探究精神強。英國學生做事十分開放,敢想敢幹,不受條條框框的束縛,他們認為「只要不被禁止,就可以做」。所以,成功的機會也相對較多。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行動。他們不迷信課本、不迷信權威,也不像台灣學生那麽關注問題的答案、關注他人的看法。對問題不但有自己的見解,而且特別注重科學論證。注重在探究中尋找答案。

英國學生的學校生活,一般的學校都是從早晨九點上課到下午四點放學。四點過後,學生大多去參加各種各樣的課外活動。英國學校的課余活動很豐富:話劇團、樂隊、合唱團、壘球、棒球、橄欖球、游泳、跑步、網球、壁球,應有盡有。每天的家庭作業一般只需40分鍾即可完成。在課程設置方面,從初中起,學生就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一般選三至五門學科,但不能少於三科,其中不包括英語)。他們上課的方式與台灣也不一樣。在台灣,一個班級的學生每天都在同一間教室裏上課,不同的任課老師進進出出。而在英國,進進出出的是學生,不同的學科在不同的教室上課,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同學。課間的走廊裏,學生們都在快速地尋找下節課的教室。那種感覺和大學差不多。最關鍵的還是兩國的師生關系的差異。在台灣,教師是無所不能的權威,很少有學生會對老師產生懷疑。老師的淵博、老師的自信、老師的嚴厲,使學生對他們由教生畏,害怕與老師接近。英國的老師依然是知識的源泉,但他們除了思想還有感情。他們和學生的距離似乎要近一些,他們會和學生談天、交心。

台英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差異,自然與其文化背景、社會環境的不同是分不開的。教育體系的不同,基礎教育最根本特點的差異是問題的關鍵。首先,台灣的基礎教育的特點是應試、選拔。這就決定了我們的課程起點高、難度大、知識面窄。我們的學生課業負擔過重:要考太多的試、要背太多的知識、要寫太多的作業,要參加太多的課外輔導班。學生沒有任何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來滿足自己的愛好。而即使是在基礎教育改革轟轟烈烈的今天,我們的老師基本上不敢鼓勵和挖掘學生們學習以外的各種潛能,因為學校的一切都還是以中考成敗論英雄。

相比之下,英國教育似乎更關心人的實際能力,以及在其解決問題中的創造力。他們給學生身心發展上更大的空間,學生們有足夠的時間、精力和機會去接觸外部的世界,接觸他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和與之息息相關的社會。打工也好,project作業也好,團隊活動也好,這些都會對學生未來的成年生活有著巨大的影響和幫助。

而英國政府則希望英國的每所學校,最終都能夠發揮起自己的特色,他們認為需要改變教育體制來使學生個體的潛能得到充分發展,而不能強迫學生來適應教育體制結構。

台灣學生若克服語言的困難,並把持住認真嚴謹的學習態度,留學英國大致上都能有不錯的表現. 咨詢時,不需刻意美化國外留學生活,但需鼓勵學生面對困難及挑戰,進而豐富自己的人生。

❺ 為什麼外國的中學生看起來那麼成熟

很多人之所以認為外國的中學生看起來比較成熟,大多是因為在熒幕上看到的。那麼我們不得不懷疑這個問題的真實性,畢竟在熒幕上看到的並不是全部。也就是說有一部分外國的中學生看起來比較成熟,但並不是全部。

相對於中國的中學生來說,外國的中學生還是比較成熟的。造成這一現象的問題原因有多種,首先就是教育問題。

中國是傳統的應試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應試思維,應對考試的能力,所以中國的中學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習、考試。像美國、英國還有一些西方國家,他們注重培養學生的開放性思維,不過分強調應試能力,所以他們的中學生大部分時間都在進行社會實踐,甚至有的直接脫離校園去追求自己嚮往的世界。不同的教育方式註定了在教育下學生的狀態。應試思維下的學生自然是在知識的海洋里遨遊,對社會尚不了解,表現出來就是一臉的稚嫩和不經世事。開放式思想的學生因為有了一定的社會積累,算是有了一定的閱歷,表現出了自然要成熟一些。

再一個就是家庭的影響。我國傳統的家庭思維都是撫養兒女是天經地義的。所以在撫養期間不會讓兒女經歷太多的社會現實,這必然導致了孩子對社會的認識缺失,很多事情都會想當然的認為,情理之中的判斷,沒有過多的社會熏陶,自然就顯得稚嫩。而很多西方國家家庭則是鼓勵孩子去社會上體驗生活、創造價值,這樣一來有了足夠的社會經歷之後,自然會有一些自己對社會的感悟和看法,人也就會變得成熟,與中國的學生對比也就更加的明顯。

閱讀全文

與英國的中學生為什麼那麼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留學中國學生有多少 瀏覽:821
1000盧比在印度買些什麼 瀏覽:647
中國與越南有哪些糾紛 瀏覽:41
印度產的綠鑽是什麼顏色 瀏覽:238
哈給沒給的義大利語是什麼意思 瀏覽:150
印度實控陸地面積是多少 瀏覽:685
北印度洋航區經過哪些國家 瀏覽:647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和稅務局哪個好 瀏覽:132
美國疫情為什麼不求助中國 瀏覽:185
印度為什麼不吃中餐 瀏覽:587
義大利語機構哪個好 瀏覽:338
印度新冠肺炎為什麼增速快 瀏覽:88
越南泰國的汽車內放的什麼香料 瀏覽:455
中國夢酒多少錢一個 瀏覽:822
義大利長號什麼品牌 瀏覽:502
韓國為什麼被中國討厭 瀏覽:671
英國的參議院有多少人 瀏覽:817
義大利萬歲英文怎麼說 瀏覽:763
伊朗人民有什麼特點 瀏覽:933
外國人美國人英國人怎麼分辨 瀏覽: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