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卡梅倫連「9×8」都答不出來,英國該引進中式教育了
英國的教育模式跟中國不同,卡梅倫不知道“9x8”也是正常的,是否需要引進中式教育跟乘法口訣沒有太大關系。卡梅倫不知道“9x8”的事情其實很多人都知道,畢竟我們想不到英國人竟然不懂得九九乘法口訣;其實英國人對數字真的並不敏感,畢竟他們平時都是靠著計算器以及電腦工作,基本不會自己去用腦去計算數學。
因此,卡梅倫不知道“9x8”跟英國是否引進中式教育沒有關系,而且中英一直都有教育模式交流。
⑵ 英國的數學真的比中國的要簡直嗎
整體來說,對中國孩子來說,英國小學數學的差異主要在於:
1/難度低、范圍廣
相對於中國小學,英國小學的數學教學的最大特點是所涉及的知識面范圍特別廣,但課程的難度相對較低。基礎教育中數學知識面廣而淺,學生在中學甚至更早時期就可能接觸到微積分、概率等數學知識。
英國小學數學課,主要就是數與計算,幾何圖形,測量,統計這幾個部分,從Year 1到Year 6 每年都會學這幾類,隨著年級增加,難度也增大。比如英國小學Year 1,數字和數值這個知識點,需要學習:
數數到100以上,從0/1開始;
學會數、讀和寫出100以內的數字,學會基礎的倍數,包括2s,5s和10s;
給出一個數字,能說出前後的數字;
能夠認出或描述數字指數和圖形,例如數值軸;並學會使用「equal to等於, more than大於/多於, less than (fewer)小於/少於,most最多,least最少」這些詞彙;
讀和寫出1-20,以數字和單詞的形式;
⑶ 外國人的數學普遍很差嗎為什麼好多人連乘法口訣都不會
在數學方面,英國私立小學注重實用性而非一個數字答案,如由學生調查超市中同類產品的價格,學習如何比較價格和選擇。學習面范圍覆蓋很廣,如果說,國內數學學習是專而精的話,英國則是先廣而淺,再逐年深入。所以英國的
英國數學授課的方式與國內是不一樣的,甚至教授的知識點也是不同的。比如英國的數學課會教鏡面軸對稱,但是這個知識點國內是不教的。當然了,也有一些知識點在我國是需要學習的,但是到了英國卻是不用學習的。
英國小學的數學教學大綱對小學的數學課程起著指導作用,它所覆蓋的學習內容可以歸為以下幾類:數與計算,幾何初步知識,測量,統計和代數(六年級)。每個學生每年都會學習到這幾類的數學知識,隨著年級的增高,難度逐漸增大。例如數與計算中的加減法,一年級的學生(5-6歲)要求至少掌握20以內的加減,二年級學生(6-7歲)要求至少掌握100以內的加減,三年級學生(7-8歲)要求至少掌握1000以內的加減法。
與中國大陸的數學教學大綱相比,英國教學大綱的最大特點是知識面廣但難度相對較低。從一年級開始,在數與計算方面,就引入乘除法以及分數的概念, 在測量方面,除了測量長度,學生還要學習測量容量、溫度和時間。在統計方面,學生要學習如何用圖表處理和分析數據。到了六年級,學生就開始接觸代數的基礎知識。
英國的教學大綱還有另一個特點是不讓學生過早地背公式和使用機械化的運算方法,鼓勵學生去理解數學運算。以乘法口訣為例,在中國大陸,二年級的小學生就要求把九九乘法口訣背熟。但在英國,二年級學生只需要背2,5,10的乘法口訣,三年級的學生要背3,4,8的乘法口訣,四年級的學生才把剩下的6,7,9,12的乘法口訣背完。
所以回到最初題主的問題,英國人是會乘法口訣的,只不過對英國人而說,他們更注重的是去理解如何運算。
⑷ 英國小學數學和中國數學有什麼不同
從科目上看,就讀英國私立小學,主要的科目有英國文學,數學, 科學(分生物,物理和化學),地理,歷史,法語,宗教,計算機等等。在中學階段,學校會提供GCSE課程和A-Level課程給不同的孩子。
英國數學授課的方式與國內是不一樣的,甚至教授的知識點也是不同的。比如英國的數學課會教鏡面軸對稱,但是這個知識點國內是不教的。當然了,也有一些知識點在我國是需要學習的,但是到了英國卻是不用學習的。
英國私立學校注重實用性而非一個數字答案,如由學生調查超市中同類產品的價格,學習如何比較價格和選擇。學習面范圍覆蓋很廣,如果說,國內數學學習是專而精的話,英國則是先廣而淺,再逐年深入。
⑸ 英國本科數學專業畢業難嗎
英國本科數學專業畢業並不難。
根據英國教育體系,本科數學專業的課程設置和教學質量都相對較高。英國的大學通常提供豐富的數學課程和資源,包括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以及實習和研究機會。此外,英國的教育環境注重學生的個人發展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擇適合的課程和研究方向。因此,只要學生努力學習和參與課程,英國本科數學專業畢業並不難。
⑹ 中英美三國學前一年數學教育內容的比較
中英美三國學前一年數學教育內容的比較
(一)三國學前一年數學課程標准內容條目比較
英國議會在1988年將學制分為四個關鍵的階段(key stage),即基礎教育階段的關鍵段1和關鍵段2(5~7歲和7~11歲);中等教育階段的關鍵段3(低段)和關鍵段4(高段),涉及到11~14歲、14~16歲兩個年齡段。新的國家課程與舊的國家課程相比在學制劃分上沒有太大的差異,只是將義務教育的時間延伸到了18歲,關鍵段1的第一年為5~6歲,即學前一年。美國數學課程標准歷經多次改革,從2000年全美數學教師理事會NCTM(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出版《美國學校數學教育的原則和標准》到2006年公布擴展版的《從學前到八年級數學課程焦點:尋求一致性》,再到2010年推出了首部絕大多數州共同採用的《共同核心數學課程標准》,把K段(kindergarten,指5~6歲)一直作為課程標準的起始階段。中國有年齡劃分的學前兒童課程標准(綱要)是從1951年的《幼兒園暫行教學綱要(草案)》開始,在1981年《幼兒園教育綱要(試行草案)》、2012年《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繼續沿用,且是以學習領域為框架進行編排的。為便於比較,本研究擴大了對比的范圍,英國與美國分別以KS1和K-1條目(5~7歲)、中國以科學領域條目為比較樣本,從表1顯示,三個國家學前一年數學內容條目在相應領域或階段所佔份額有明顯差異。可以看出美國學前一年的數學條目內容明顯高於中國和英國。
(四)三國學前一年數學課程標准內容側重點比較
通過比較分析這三個國家各主題的具體內容,可以揭示出三國對各數學內容的重視程度的差異。
「計數與基數」涉及到唱數、計數、數量、數字和數學語言幾個內容。除了中國《指南》中沒有特別強調外,英美兩個國家都對這部分內容給予了關注。英美兩國關注的相同點表現為:唱數方面,唱數的范圍都是唱到100,唱數的方式都要求能從1或1開始數;計數方面,都強調按群計數,十個十個數;數字的書寫方面,都要求能書寫20以內的數字,以及理解多1和少1的數字關系。英美兩國不同之處在於:英國更強調順數、倒數;美國對計數的要求更全面,英國強調按群計數的方式更多;英國強調運用物體、圖形(數軸)、語言等方式表示數量,美國強調兒童對基數概念的掌握以及20以內數量守恆;美國強調10以內數字的比較及其意義;英國強調使用數學語言,如大於、小於、更多等。
「運算」涉及到10以內和10以上數的運算。三個國家在加減運算方面的相同之處是:都要求兒童能理解加減法的含義,加法是合並、增加,減法是分開和拿走;都強調通過一定的方式讓幼兒理解加減運算,如實物操作、文字題、繪畫等;都關注了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不同之處在於:中國更強調10以內數的加減,英美兩國還提到11到20的加減;而英美兩國在側重點上又有差異,英國更強調20以內1位數、2位數的加減,美國更強調運用繪畫、實物操作、等式等理解十進制的含義。此外,在理解加減法的途徑上,美國採用了更多的方法,並且認為10以內數的分解組合是基礎;英國更強調數學術語的學習,如讀、寫加號、減號、等號,並用語言解釋這些術語的含義(加號是增加、放在一起,減號是拿走,等號是總共、總數)。
「測量與數據」內容主要涉及到描述、比較不同的物理量,能進行簡單的測量與記錄等。三個國家在這部分的相同之處在於,都關注物理量的知識。當然也有不同,除中國外,英美兩國都強調了對量的比較、描述,而僅要求理解;在測量的范圍上,英國更具體,不僅包括長度、重量、高矮,還包括了體積、容積、錢幣和時間;中國對測量的要求可能更難,中班時就已涉及到比較、描述物理量,大班時則要求理解量的相對性;英國更強調測量語言的使用,如「使用語言按照時間順序安排事情(比如,之前和之後,接下來,首先,今天,昨天,明天,早上,下午,晚上)」、「運用與日期有關的語言詞彙,包括星期幾,星期、月、年」等;中美兩國都強調了對數量的測量,美國強調在分類基礎上對一定量的物體進行統計、排序,中國強調利用記錄表、統計圖等表示數量關系。
三個國家在「幾何」方面的內容主要涉及到圖形的認識、圖形的拼搭、空間方位等。相同之處在於:都強調使用圖形特徵、空間的方位詞及描述物體位置的詞彙,如上面、下面、旁邊、緊挨著、前後等。不同之處在於:除中國以外,英美兩國都強調對二維和三維圖形進行識別、描述、命名,雖然都強調比較圖形,但美國還要求「能使用非標准語言描述圖形的相同點、不同點、局部構成(如有幾條邊和幾個頂點、幾個角)和其他屬性(如有相等的邊長)」;英美兩國都強調圖形的守恆,識別不同方位、大小的物體形狀或圖形;中美兩國都強調圖形的組合,美國強調實物組合和圖形組合,如「用材料搭建或繪制物體形狀」、「把簡單的形狀組合成新的圖形,如兩個三角形組合成一個長方形」,中國更強調用圖形拼搭物體,如「能用常見的幾何圖形創意地拼搭和畫出物體的造型」;空間方位方面,英國強調了空間的運動與旋轉,如「整個旋轉,旋轉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和四分之三」,中國強調「左右」方位以及在生活中拿取物品時獲得方位的概念。
除以上內容外,英國還強調了乘除法及分數知識,認為教師應「利用具體物體、圖形表徵以及數組計算等,解決1位數的乘除法」,教給「兒童識別、發現和說出一個物體、形狀或數量中的1/2、1/4」。中國還強調兒童模式概念的發展,認為幼兒能「發現事物簡單的排列規律,並嘗試創造新的排列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