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大國衰落了多少

英國大國衰落了多少

發布時間:2024-11-09 16:02:08

A. 大英帝國衰落的原因是什麼

大英帝國因何衰落:

一、經濟危機
從1825年到1900年,英國差不多每過十年就要進行一次經濟危機。作為工業革命母國,雖有龐大的殖民地,但不能緩解經濟危機造成的大量失業問題,自由主義的市場經濟受到質疑。
這產生的三種後果:
1、工業折舊率高,經濟包袱重,再加上自身資源的匱乏,經濟恢復速度慢。
2、資本的逐利性將註定資本家更願意將國內的資本轉向更為廉價的殖民地而不是致力於本國經濟的發展。
3、經濟復甦的主要辦法是對商品傾銷地的爭奪,尤其是亞洲和北美市場。

二、德國強勢崛起
1、一方面經濟的發展已然由自由競爭時代發展到壟斷競爭時代,其兇猛的競爭者是大陸霸者,法蘭西,主要的競爭地由原來的亞洲轉變成北美。另一方面,德意志在鐵血宰相俾斯麥的領導下在1871年完成統一,開啟了第二次工業革命並法蘭西展開大陸霸權的爭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2、德國工業用了差不過40年的世間就走完了英國百年的道路。19世紀90年代,德國魯爾區已成為歐洲最大的重工業區。此外,德國教育的全面興起。20世紀初柏林已經成為歐洲乃至世界的學術中心。1914年,德國已經成為僅次於英國的世界第二強國。
3、需要注意的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爆發崛起的不僅僅有德國,還有後來影響世界格局的俄國。

三、第一次世界大戰
經濟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資本以國家的形式展開競爭,由此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爭也隱含著德國對英國王權的挑戰。從參戰雙方看,一方為英國、法國、俄國、美國,另一方:德意志、奧匈、奧斯曼、保加利亞。
產生後果:
1、英國自身實力的衰退,尤其是對海外殖民地控制的弱化,失去了市場和原料產地。
2、一方面,俄國十月革命的爆發,牽制德國發展的威脅被解除。另一方面,奧匈帝國的解體和奧斯曼帝國的衰落,強化了德國在東歐、北非事務上的國際話語權。
3、美國的迅速崛起,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都對英國的舊王權發起挑戰。

四、第二次世界大戰
如果把美國當做英國世界王權的繼任者,二戰依然是德國對世界第一王者的挑戰。看參戰方:德國、義大利、日本、保加利亞、匈牙利(奧匈),另一方:美國、英國、法國、蘇聯(俄國)。對比一戰參戰國,雙方陣營沒有多大區別。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939年二戰全面爆發,只過了20年。而1900年至1920年,英國的經濟是停滯的,本以為一戰戰後經濟能夠迅速恢復,可1929年至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讓這一切化為泡影。而這次危機帶來的後果不僅僅於此:
1、國家干預經濟主義的興起。大蕭條給資本主義國家造成前所未有的災難,不得不說和一戰的損耗有極其重要的關聯,尤其是身處戰爭漩渦中心的英國和法國。
2、蘇聯在完成兩個五年計劃,完成了經濟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成績。經濟快速發展。
3、德國法西斯的上台也採取了經濟干預政策,經濟迅速恢復。一戰後的國際格局也促發了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強勢報復性反彈。

B. 為什麼大英帝國會滅亡

英國,一個領土面積僅有244100平方公里的國家,資源相當貧乏.但其為何能創造出一個領土佔世界陸地總面積1/4,人口佔世界1/4的大帝國.而這個疆域和人口均超過成吉思汗所奠定的大蒙古帝國的帝國又是怎樣在世界競爭中崩潰的呢?
英國是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公元前476年,以義大利為中心的羅馬帝國打敗了不列顛島的土著部隊,開始實行對不列顛島南部1200多年的殖民統治.此後,不列顛島得到開發.395年,馳騁歐洲千餘年的羅馬帝國終於由於外國入侵和人民不滿奴隸制度所發動的起義造成了分裂,義大利及其以東的廣大領土為東羅馬帝國(即歷史上著名的拜占廷帝國),以西為西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由於人口眾多,領域廣大,很快復甦起來.而西羅馬帝國由於領土少,人口稀疏,資源短缺,在分裂後時常遭外國侵略.所以478年西羅馬帝國率先被外國侵略所率先覆亡,入侵西羅馬帝國的主要外族是日耳曼民族,他們首先侵佔了高盧(法國)北部,後來又強佔了不列顛島南部地區.日耳曼民族有一部分人為盎克遜族人,盎族人於768年開始在不列顛島大肆繁殖,而不列顛人大多為亞克森民族,長此以往,盎族人與亞族人混合成一個民族,即盎可遜--亞克森民族,後來這個民族被成為英吉利民族.
但這時的英國相當落後,他們沒有政府管理,不象當時文明的中國一樣,人們大多都講道德和倫理,他們十分不團結,生活習慣不衛生.
公元942年至1042年,英國先後遭受到挪威和丹麥的侵略,英國人在付出重大代價後才把侵略者擊退.但此時,英國已窮得不象樣了,再加上英國人不文明,沒有太高的智慧,無法挽救殘局,在20多年後,他們又無可避免的遭受到了外國的侵略和洗劫.
公元1066年,也就是因為英國土著人未走向文明的原因,他們又一次地遭受到了侵略,這次的侵略者不是1500多年前的義大利人,也不是丹麥和挪威人,而是離他們最近的外國--法國人.法國的統帥是諾曼人的王的長孫,他迅速消滅了英國,諾曼王封他為英吉利的藩王.諾曼王死後,英吉利藩王及其以後的藩王也不再受法王的約束.這樣一來,英國又成立了,只不過這是個完全法蘭西化的英國.而英國殖民地的擁有也是源自1066年,諾曼王長孫的大軍在攻佔英國後,又吞並了英國和挪威公海之間的設得蘭群島,這便是英國第一個殖民地.
1066年英吉利王被封之後,他開始著手開發遭爛不堪的英國,也帶領英國從奴隸社會進步到封建社會(比世界上最早從努力社會進步到封建社會的國家中國晚了1531年).英國開始一天天強盛了,但是,英王也是法國人,英國強盛後,其綜合國力超過了他的母國法蘭西帝國,終於英國也要搞一次自己的擴張了.1337年,英國國王亨利二世開始入侵法國,並要奪取皇位,目的是建立以法國為中心的包括英國和設得蘭群島的大法蘭西帝國.英軍很快得手,英王把首都從倫敦遷到其本民族法國首都巴黎,因為巴黎是他本民族的首都,也是英法兩國第一大城市,甚至在當時千年多時間里歐洲最大城市,因為法國是歐洲經濟最發達,人口最多的國家.它的首都居民數量高居各歐洲城市之首,而且其繁華程度也高居歐洲之首,外國定居者也多.
盡管亨利二世奪取皇位,統一大法國是成功的.但英軍在作戰中沒少遭受人民抵抗,亨利二世下令英軍士兵屠殺百姓,並焚毀文物,這就使得英法戰爭從皇位爭奪戰變成侵略與反侵略的戰爭.巴黎失守後,人民決定發動起義推翻英國殖民統治,這使英國與法國又開始爭斗下去.
這場戰爭前後延綿116年,稱英法百年戰爭.英軍攻陷巴黎後20多年,人民起義又推翻了英國對法殖民統治.後來英軍又卷土重來,再次吞並了法國.此後的20多年,人民起義又將英軍擊退.就這樣多次反反復復,最終以英國戰術上失敗和戰略上雙方兩敗俱傷告終,英國在法國的領土也只剩下了加來港.
這場戰爭消耗了雙方的國力,法國雖取得戰術上的勝利,將英國侵略軍擊退,但人員損失是英國的20倍,經濟損失是英國的7到8倍.這場戰爭的真正勝利者是英國大資本家,他們在100多年的戰爭中製造軍用服裝,建設兵工廠,倒賣軍火,剝削遭受經濟困難的百姓.盡管是這樣,由於英國資本家在戰爭中大量投資英國政府,使得英國終於沒被戰爭的失敗所擊倒,而且還把法國打的癱瘓.
英法百年戰爭於1453年結束,此後,英國開始致力於經濟發展,並發動了一次對小規模的衣索比亞的遠征,這次遠征是成功的,但由於戰線過長,人數太少,戰果十分微薄,只佔領一隅之地.但是,這是英國真正對外殖民戰爭的打響,也是繼葡萄牙軍隊於1428年入侵衣索比亞,到1433年失敗後,歐洲國家第二次發動對外殖民戰爭.
1525年,衣索比亞軍隊將失地收復,擊退英軍,英軍返回祖國.盡管英國的殖民地又丟失,但英軍損失不大,並沒有重大影響.但是這一仗的失敗把英軍打明白了,只有絕對的國力,軍力,財力,資源力和地緣優勢.第二次英埃戰爭失敗後,英國開始虛心發展實力.但當時世界上國力,軍力,財力最強的國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它們擁有廣大的殖民地,西葡兩國在百餘年內,攻佔了拉美(除巴西歸屬葡萄牙外,拉美其他地區盡屬西班牙),美國西部(屬西班牙),摩洛哥(屬西班牙),西撒哈拉(屬西班牙),剛果(布)(屬葡萄牙),澳門(屬葡萄牙),莫三比克(屬葡萄牙).
1588年,西班牙政府要求在英國領土駐5000人的軍隊(西也說不白派駐軍,還給英政府2000萬西朗),以向美國東部和加拿大擴張.但遭受英國拒絕,西班牙對英國宣戰,這是西政府預謀好的.但英國為打敗西班牙,自己擁有對世界的支配權,早就在西班牙政府內派出了間諜,所以英國政府得知了這個消息.
1588年6月,西軍開始從比斯開灣遠征.8月西軍在法國領海遭受英軍伏擊,幾乎全軍覆沒,從此,西班牙喪失對世界支配權,但殖民地仍然存在.英國通過此勝利,威脅西班牙政府割讓了直布羅陀給自己,而且英軍對直城的佔領一直到現在.而葡萄牙盡管還擁有其殖民地,但是由於英西戰爭以西班牙失敗告終,得不到西班牙的支持,也失去了往日的威風.
而英國通過這場戰役壯大了自己,軍力,國力,經濟力絲毫不受威脅,得到十分強大的膨脹.
1628年,英國開始了新的遠征,首先英國開始進攻西非領土,取得了勝利,從此大英帝國在世界競爭中建立起來了.
他們沒有受到任何阻礙地同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荷蘭,比利時,葡萄牙瓜分了非洲,又將勢力伸進了北美和蓋亞那.
而後,他們又吞並了印度.1840年,英國發動了對我國的大規模侵略戰爭,從此,外國殖民者接踵而至.1854年,英國與法美俄三國共同入侵日本,日本也成了英法美俄的半殖民地.
1856年,英國夥同法國共同入侵中華,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持續了四年的大戰以中國軍隊失敗告終.1860年,英法聯軍攻克北京,燒平了圓明園.

C. 英國衰落的原因

二戰後,英國衰落的原因:

1、英國喪失了工業科技的優勢。英國雖然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先行者和絕對領導者,但據1851年的英國人口調查,農業依然是英國最大的行業。然而,第二次工業革命幾乎同時在幾個先進國家同時發生,但技術發明和創造的主要國家已不是英國,而是後起的德國和美國。

3、沒有及時進行經濟結構調整。英國經濟以棉紡、煤炭、鋼鐵和造船為支柱產業,英國在這些產業中的領先地位是保持英國經濟優勢的關鍵因素。但到1870年以後這些產業的設備都已陳舊落後,英國沒有及時對技術設備進行更新換代。

3、英國經濟對外依賴程度高。到一戰前,英國幾乎佔全世界總投資額的一半,位居第二的美國只佔19%。資本的輸出使倫敦成為世界的金融中心,英國在國際貿易中也獲利甚豐。但是,資金不斷地從國內轉向國外,便制約了國內的生產投資和技術革新,造成英國經濟的對外依附性。

4、教育落後給英國經濟帶來致命打擊。同時期的德國在這一方面遠遠走在了英國的前面。到19世紀末,統一的德國已經實現了初等教育的普及,教育的普及大大提高了國民整體科學素質。德國科學教育方面的巨大成就,促進了德國經濟的發展,在其工業化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5、企業家精神喪失了。這是因為在英國社會,對貴族及其生活方式的崇拜幾乎根深蒂固,第一代企業家創業後,往往想把子孫培養成貴族,結果幾代人之後,創業的激情就盪然無存了。實際上,無論是一個國家還是一個人,往往在處於優勢地位後,多少都會產生一種惰性。

(3)英國大國衰落了多少擴展閱讀

英國衰落的歷史:

許多史學家都認為,導致日不落帝國的衰落的第一步是從布爾戰爭開始的。在南非的布爾人與英國人因為黃金和鑽石發生利益沖突時, 戰爭於1899年爆發了。派去迎戰的英軍本以為勝利垂手可得,但布爾人的游擊戰術讓他們頭痛不已。

盡管英國人動用了包括設立了集中營等種種手段,最終花了兩年時間才鎮壓了布爾人的起義。 這場戰爭代價巨大,尤其是日不落帝國戰無不勝的形象受到嚴重損毀。

英國的經濟在上世紀初期,嚴重依賴其在殖民地的經濟運行,無論是非洲大陸,印度,還是位於東南亞的英屬殖民地,這些地區都不僅僅向英國,提供大量廉價原材料及勞力,而且他們還向英國提供了市場。

英國的工業品,在其殖民地市場似乎不受任何外來的競爭壓力。在英國順理成章的向這些地區輸出大量工業產品的同時, 它的工業生產能力以及效率都在下降,尤其與新崛起的美國和德國相比。

1939年,二戰開打了,英國的戰前准備工作很差,顯然不如德國,在歐洲戰場上英軍行動遲緩,指揮不當,很快便陷入重圍。 如果沒有敦刻爾克奇跡,英國在歐洲的遠征軍應該是全軍覆滅的。在抵禦德國空襲的過程中,依仗勞斯萊斯引擎的威力英國颶風戰斗機性能優於德國容克戰斗機。

加上德國空軍的一些戰術失誤,英國取得了不列顛空戰的勝利。雖然得以自保,英國陸軍在其他戰場上,比如在希臘,以及北非在1942年之前,都遠非德軍的對手,在各個戰場受到重創, 狼狽不已,二戰結束後,英國衰敗已成定局。

D. 「從世界霸主到如今的落魄」,英國為何會如此衰落

英國是近幾年來混得最慘的國家,甚至可以說從二戰之後,英國的國際地位就開始一落千丈,日不落帝國已經徹底變成了一個夕陽西下的帝國。這樣的情況不是沒有原因的,首先第一個原因就是英國沒有抓住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機會,其次就是英國雖然稱霸近百年,但是隨著周邊的德國崛起,英國被迫和德國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戰爭,讓英國的國力大規模消耗。最後就是因為二戰之後,世界上興起了一股驚天動地的獨立浪潮,英國的殖民體系徹底崩潰。

最後就是世界獨立運動的興起,英國所屬的各個殖民地開始慢慢興起了獨立的浪潮,所以在這樣的世界大潮下,英國的各個殖民地陸續陷落,而英國的經濟主要依靠的就是殖民地發展起來的。所以喪失了大批的殖民地之後,英國的日子過得更是步履維艱了。

E. 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國」,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落的呢

1921年,經過對一戰戰敗國德國、奧斯曼帝國等國的土地掠奪,大英帝國治下的領土達到了3400萬平方公里。

當時,地球陸地的四分之一為英國佔有,這也是人類有史以來面積最龐大的國家。

當美蘇可以用外交態度來決定英法行為的時候,大英帝國就已經徹底被掃進了歷史垃圾堆。

F. 為何有人說英國永遠不可能再崛起了呢

為何有人說英國永遠不可能再崛起了呢?

從世界歷史的角度來看,整個世界的歷史就是大國興衰的歷史。唯一的區別可能是,在一些大國弱小之後,它們可以重新變大,也有一些大國弱小之後,再也無法復甦。例如,歐洲和整個西方,在歷史上的大國削弱之後,它們再也無法崛起。最典型的是英國。為什麼英國永遠不會再次崛起?原因主要是其中三個。當初英國的崛起非常霸氣,但下降速度也很快。

然而,由於英國在二戰後放棄了這個行業,所以沒有工業的英國想再次崛起,基本上它是一種幻想。三是技術的衰落。從世界競爭的角度來看,最終的競爭實際上是技術,包括現代網路技術。在繼美國之後的五個常任理事國中,科技薄弱的國家是英國。目前的技術在全世界和整個西方都沒有。英國除了銀行技術外別無他物。因此,英國是如此糟糕,技術如此糟糕,恐怕不太可能再獨立。

G. 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為何從歐洲霸主地位掉下神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大英帝國仍然占據著世界霸權的寶座。盡管二戰前英國不再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國,但經過多年的殖民戰爭積累,英國仍然統治著超過4億人,並佔領了超過30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無論是美國還是蘇聯。 在人口和土地方面都無法與英國相提並論。

工業生產能力的下降是英國失去世界霸權的根本原因,而英國失去世界霸權的直接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出現的殖民獨立運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削弱了舊殖民國家的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全世界的殖民地都在尋求獨立。盡管英國和法國竭盡全力保護殖民地,但在世界殖民地獨立浪潮的沖擊下,舊的殖民大國仍然被擊敗。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與英國分離的所有殖民地中,印度的獨立無疑給英國帶來了最致命的打擊。獨立前,印度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三個國家。這三個國家擁有數億人口和數百萬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當時,印度殖民地的收入佔英國經濟總量的40%。

關於。印度與英國分離後,英國的國家力量受到了致命的打擊,它再也無法恢復從未設置過的帝國的榮耀。實際上,英國成為世界霸主的能力本身就是殖民時代的產物。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舊殖民帝國衰落,英國再也無法保留龐大的殖民地時,英國不可能僅依靠不列顛諸島的力量來保持世界霸權。位置。至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它只是加速了英國的衰落,而不是其衰落的主要原因。

H. 從稱霸全球到四分五裂,強盛一時的英國為何會衰落到如此地步

在2013年英國政府決定「脫離歐洲」後,包括蘇格蘭在內的「脫英」運動也在不斷興起。如果這一趨勢繼續下去,英國很可能會分崩離析,其第二梯隊強國的地位也處於岌岌可危的情況。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英國衰落的原因吧。

1965年底,英國國遭受了所謂的「英國病」,整個國民經濟呈現出下崗失業、國際經濟收支不平衡等狀態。不僅英國對經濟衰退感到擔憂,許多周邊國家也開始關注英國經濟的趨勢。1970年後,世界主要的經濟中心從英國轉向美國。而且德國、美國、法國和其他國家正在積極發展新的工業生產,但英國仍然堅持舊的經濟政策。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I. 英國「日不落帝國」興衰之路

在漫長的中世紀和近代初期,英國一直是歐洲的一個主要國家,曾經歷了多次的輝煌。但奇怪的是,英國的國運呈現出清晰的波浪型趨勢,它在每一次輝煌之後總會跌入衰落的低谷,淪為二流國家。

在大陸國家竭力爭奪歐洲霸權(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戰爭」)的時候,英國正忙於內部的爭斗,幾乎被其他國家忽略不計。

光榮革命後的英國以全新的姿態挑戰歐洲頭號強國路易十四法國的霸權,連續投入兩場遏制路易十四稱霸歐洲的戰爭。

即九年戰爭(1689—1697)和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1—1713),並取得了巨大成功。之後,英國在保證歐洲大陸力量格局基本均衡的同時,主要通過成功的海外擴張穩步壯大力量,其力量觸角大大超越了歐洲的范圍。

當1740年前後歐洲大陸局勢再度出現動盪之時,英國返回歐洲再次抵制復興的法國稱霸大陸的野心。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1740—1748)和七年戰爭(1756—1763)中,英國與西班牙以及與法國之間的戰事都爆發於歐洲戰事開始之前,由此產生的結果也就自然超出了歐洲,擴展到全世界。

英國不僅通過七年戰爭維持了歐洲大陸均勢格局的穩定,還再度摧毀了法國和西班牙的海上力量,奪取了法國在北美大陸和印度的幾乎所有殖民地。

英國的殖民地在19世紀猛烈擴張。1801年合並愛爾蘭,英國的正式名稱成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對亞洲的侵略繼續擴大。

大英帝國指由英國本土及其治下的自治領、殖民地、領地、託管地和保護國共同構成的大帝國,是有史以來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和最大的環球殖民帝國。

帝國在19世紀初達到鼎盛,大約有4到5億人口,占當時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領土約3367萬平方公里,佔到了世界陸地總面積的四分之一。帝國繼16世紀的西班牙王國之後,被稱為「日不落帝國」。

不過二十年後因為美國獨立戰爭的失敗,英國被迫收起自傲心,暫時取消日不落帝國的自稱。

1815年英國在拿破崙戰爭中的勝利,又進一步鞏固了它的國際政治軍事強權地位,工業革命更讓英國成為無可爭辯的經濟強權,因此1815年徹底打贏第二次百年戰爭後,英國又開始自稱日不落帝國。

維多利亞時代的大英帝國步入了全盛時期,1938年人口達4.58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四分之一,1922年通過一戰獲得德國殖民地後,國土面積達到3367萬平方公里,約為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4.75%。

從英倫三島蔓延到香港、甘比亞、紐芬蘭、加拿大、紐西蘭、澳大利亞、馬來亞、緬甸、印度、烏干達、肯亞、南非、奈及利亞、馬爾他、新加坡以及無數島嶼,地球上的24個時區均有大英帝國的領土。英國霸權領導下的國際秩序被稱為「不列顛治下的和平」。

英國出版的大英帝國全球地圖通常用紅色把帝國的領土標出,可以清晰地了解到這個龐大的帝國在全球的影響力。

但到了20世紀中葉,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隨著全球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和英國國力的日漸式微,其殖民地紛紛獨立,與此同時,新興霸權國家美國的崛起,也促使大英帝國逐漸瓦解。

如今,英國和它的大部分前殖民地國家組成了一個國際組織——英聯邦以取代大英帝國。但是與大英帝國不同的是,英國再也無法在政治、外交和經濟等各個方面直接影響英聯邦的其他成員了。

(9)英國大國衰落了多少擴展閱讀:

興衰路上的重大歷史事件:

1、光榮革命

光榮革命,英文「Glorious Revolution」。1688年,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發動的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統治、防止天主教復辟的非暴力政變。這場革命沒有發生流血沖突,因此歷史學家將其稱之為「光榮革命」。

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限制王權的《權利法案》。奠定了國王統而不治的憲政基礎,國家權力由君主逐漸轉移到議會。君主立憲制政體即起源於這次光榮革命。

英國在1688年「光榮革命」後建立起來的議會權利超過君主的立憲君主制度以及兩黨制度等,不僅對英國以後的歷史發展,而且對歐美許多國家的政治都發生了重要影響。

在17世紀的西歐以及世界其他地區,君主專制是一種普遍的政體形式。西歐的法國、西班牙、奧地利以及丹麥、瑞典、德意志的一些公國,都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

在這些國家中占統治地位的政治思想是君權神授。至於東歐的俄國以及東方的中國等,則等級森嚴,絕對專制君主制更為強固。

1688年後,英國的政治制度及由此而萌發的政治思想,對歐洲絕對君主專制制度和君權神授、君主萬能、臣民必須無條件服從等思想,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而對一些民主、進步的思想家,如18世紀法國的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伏爾泰等則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雖然對東歐、俄國及東方的中國等國未發生直接影響,但當這些國家的改革運動興起的時候,英國的「巴力門」(議會)、「君民共治」(立憲君主制)就成了鼓舞他們進行斗爭的現實源泉和效法的榜樣。

19世紀末,中國的維新派在為改革而奮斗的時候,就常常引用英國的民主政治制度作為楷模。

2、七年戰爭

七年戰爭發生在1754年至1763年,而主要沖突則集中於1756年—1763年。當時歐洲上的主要強國均參與了這場戰爭,其影響覆蓋了歐洲,北美,中美洲,西非海岸,印度,以及菲律賓。

這場戰爭由歐洲列強之間的對抗所驅動。英國與法蘭西和西班牙在貿易與殖民地上相互競爭。同時普魯士,這個日益崛起的強國與奧地利正同時在神聖羅馬帝國的體系內外爭奪霸權。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之後不久,歐洲列強間進行了「夥伴交換」,被稱為「外交革命」。普魯士與英國建立了聯盟,同時互為傳統對手的法蘭西和奧地利締結了同盟關系。

英普同盟日後陸續有德意志小邦(特別是漢諾威)以及葡萄牙參與,而法奧同盟則包括瑞典,薩克森,以及後來加入的西班牙。俄羅斯起初與奧地利結盟。但在1762年沙皇彼得三世即位後改變了立場,並同瑞典一起與普魯士單獨締結了合約。

1763年法蘭西,西班牙與英國簽訂的《巴黎和約》(Treaty of Paris 1763),以及薩克森,奧地利與普魯士簽訂的《胡貝爾圖斯堡和約》 (Treaty of Hubertusburg)共同標志著戰爭的結束。

這次戰爭在歐洲以攻城戰,對城鎮的縱火,以及造成慘重損失的野戰而著稱。戰爭總共造成了約900,000至1,400,000人死亡。

英國是在七年戰爭中最大的贏家,法國在《巴黎和約》中被迫將整個加拿大割讓給英國,並從整個印度撤出,只保留5個市鎮,英國成為了海外殖民地霸主,邁向日不落帝國的傳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光榮革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七年戰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英帝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英國

閱讀全文

與英國大國衰落了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雅加達一斤香蕉多少印尼盾 瀏覽:76
印度炸蘿卜餅怎麼做 瀏覽:247
中國八個州什麼意思 瀏覽:63
越南舞卡點舞怎麼跳 瀏覽:375
今日中國經濟如何 瀏覽:991
伊朗什麼時候開放訓練 瀏覽:90
為什麼英國老齡化嚴重 瀏覽:88
越南id怎麼填 瀏覽:771
凱里去越南怎麼去 瀏覽:118
順豐中國到日本郵費多少 瀏覽:912
安卓的遨遊中國怎麼下 瀏覽:140
中國電信awifi怎麼收費 瀏覽:890
中國山水和油畫哪個好 瀏覽:27
義大利為什麼人均低 瀏覽:824
中國與南美洲的合作叫什麼 瀏覽:740
越南美奈房價多少 瀏覽:378
美國為什麼可以禁伊朗石油 瀏覽:561
印度醫療產業怎麼樣 瀏覽:910
中國到伊朗要多少錢火車車票 瀏覽:936
印尼用什麼防蚊子 瀏覽: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