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怎麼反制英國航母

怎麼反制英國航母

發布時間:2024-11-16 06:19:19

『壹』 怎樣對付航母

丟核彈就不難,否則的話,不容易,但也不是做不到,唯一的問題就是代價會很高,高到我們無法承受.

美國有9-10個航母特混艦隊:

來1個,我們海空軍一起上是能幹掉的,但自己也會損失至少1/3到1半的現代化戰鬥力;

如果來2-3個,我們能期望的就是打成僵持;

要是來了4個以上的航母特混艦隊,我們只能連核彈都砸出去玩命了,海空軍能出去打仗估計會拼光.

要是來更多,建議停戰談判.

蘇聯最巔峰的時候,如果不用核武器,也就是能對抗美國一半的航母特混艦隊,紅海軍的作戰思想是基於核大戰的,從來沒想過把美國航母干光了自己還能活著,他們的任務就是自己拚死,多換幾條美國航母.

『貳』 所謂的中國打航母導彈是什麼

中國官方的公開資料是沒有的,但是很多渠道都證實了中國的確是以DF-21為基礎開發類似性能的導彈.

東風-21中程彈道導彈

東風21是中國80年代末研製成功的機動式中程彈道導彈,是解放軍首款固體燃料式彈道導彈,在二炮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其最新改型通過加裝多種彈頭誘餌使反導系統難以攔截,而且打擊精度接近巡航導彈,因而成為解放軍裝備序列中先進程度最高的武器。

中國東風-21戰略導彈已經成為解放軍裝備序列中先進程度最高的武器

按照我國習慣的定義,中程導彈為射程1000~3000千米的導彈;按照美蘇核裁軍時達成的協議,中程導彈定義為射程500~5000千米的導彈。與近程導彈相比,中程導彈射程更遠,火力控制范圍更大,同時由於飛行速度更快、彈道更高,相對而言難以攔截;與遠程導彈相比,中程導彈飛行時間較短,因此敵方可用於探測和攔截的時間更短,有利於導彈突防,彈頭再入防熱問題也相對容易解決。中程導彈一般是兩級發動機,是從近程導彈到遠程和洲際導彈的研製所必須跨越的技術台階。

早在1967年,我國在進行配裝導彈核潛艇的潛地固體導彈方案論證時,就曾設想在該導彈研製成功後,將導彈稍加修改之後使之成為陸上機動型號。隨著巨浪一號研製工作的展開,方案設計和試驗計劃中,明確提出巨浪一號採用「台、筒、艇」三階段試驗方案。前兩個都是要進行陸地發射試驗。巨浪一號研製人員在進行陸上發射筒設計和試制時認為,把發射筒裝在公路車上開著跑,不成了陸上機動式固體戰略導彈了嗎?1975年,航天部門把這個設想具體化後,向國防科委主任張愛萍和其他幾位副主任做了匯報後,得到他們的支持,爾後又徵得了第二炮兵部隊的同意。
1978年8月,國防科委在規劃會議上明確提出了中國戰略武器的研製要努力完善第一代,盡早結束試驗階段,抓緊研製機動的第二代武器的發展方針。進一步指出巨浪一號屬於「一彈兩用」的武器系統,應探索固體導彈公路機動發射技術,為中國固體導彈的進一步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月,鄧小平在聽取七機部領導匯報戰略核武器規劃時指出:「我最有興趣的是陸上機動,用現代化武器打游擊戰爭。要抓好巨浪一號直接上岸。」為此,國防科委立即與七機部、二炮、總參等有關部門商討巨浪一號上岸型號的研製原則、技術指標與作戰方式等問題。將潛艇發射的巨浪一號直接搬上岸(陸地),就成為中國第一種陸上機動式固體地地戰略導彈。

經過對巨浪一號上岸後的發射方式、戰術性能指標的確定、技術狀態的修改等進行分析研究,1980年3月完成了固體地地導彈武器系統的總體技術方案。同年6月7日,中央專委批准了東風21號固體地地導彈的研製任務,由七機部二院負責總體研製。
為了實現固體地地導彈的機動運輸和快速發射,承擔固體地地導彈地面設備設計任務的科技人員,根據固體導彈對運輸發射設備的特殊要求,提出了導彈運輸、起豎和發射等多種功能合一的設計方案,簡稱三用車方案。這種由牽引車、半掛拖車、發射裝置和電液控制系統組成的公路運輸發射車,除了具備運輸、起豎和發射導彈的功能外,還具有保溫、調溫、發射筒調直與方向回轉、水平裝填和儲存導彈等多種功能。

1983年6月生產出第一台三用車及其配套設備。經模型彈彈射和全武器系統試驗後,證明三用車及其配套設備的技術先進,設計方案可行,質量可靠。1983年,完成了三用車配套牽引車的樣車試制,並經試驗考核證明達到了設計要求。
1984年4~5月,固體地地導彈和地面設備進行了全武器系統合練,全面檢驗了各種車輛、設備的設計性能。在完成導彈武器系統合練和夜間發射操作試驗後,相繼進行了高溫、高濕和淋雨試驗、公路運輸試驗、儀器設備工作壽命試驗、待機試驗、低溫環境下的發射試驗和大風環境試驗,全面考核了武器系統的技術性能和作戰使用性能。
1985年3月,固體地地導彈試驗隊從北京出發,來到發射基地執行首次飛行試驗任務。3月28日,三用車進場後,參試人員先後進行了多次設備自檢測試。三用車起堅、調平、旋轉、程式控制、手控、保溫、調溫、插拔機構等,都經過試運行,檢修了車輛。與此同時,與三用車配套的水平裝填車進行了對接調試,先後三次順利地完成了水平裝填。經過一系列自檢測試後,4月9~13日,參加了全試驗隊合練。4月20日,試驗隊進行了大風試驗,三用車性能良好。4月26日,試驗隊進行了強光瞄準試驗。

1985年5月20日,中國第一枚固體地地導彈武器系統成功地進行了發射試驗。這次試驗成功,標志著中國有了第一代陸上機動發射的固體戰略導彈。5月30日,第二枚固體地地導彈又成功地進行了發射試驗。隨後,又對瞄準設備、適配器等配套設備做了改進。1987年5月,用改進後的地面設備進行發射試驗,獲得成功。1988年,東風21號導彈武器系統通過設計定型。1991年6月,成功進行了定型後的首次批抽檢發射試驗,隨後交付二炮部隊使用。
中國第一代固體中程地地戰略導彈武器系統的研製成功,為發展更先進的固體地地戰略導彈奠定了良好基礎。

東風21號導彈武器系統由導彈及其配套的地面設備組成。它的研製利用了其他固體導彈的很多重要技術,有利於縮短研製周期,節省經費。但因導彈武器系統發射時的載荷、振動和沖擊等力學環境的改變,由總體設計部在設計中做了必要的改進。這些改進,有利於地面車輛的集中布置和設備的迅速展開,既降低了選擇發射場地的條件,也縮短了發射准備時間。為保證發射場人員和車輛的安全,在導彈尾罩上增設了尾罩側推發動機,使尾罩與彈體分離後沿一定方向飛落。
東風21號的兩級固體發動機採用聚丁二烯復合推進劑和低合金高強度鋼殼體。發動機矢量控制,一級為擺動噴管方案,二級採用液體二次噴射控制方式。為了提高導彈的打擊精度,精確控制二級發動機按指令關機,在二級發動機前封頭上採用三個反向噴管,以實現推力終止,並提供頭體分離的反向推力。制導系統採用平台—計算機方案,其中慣性平台採用小型化三軸液浮陀螺。
東風21號導彈的彈頭繼承自巨浪一號潛地導彈。由於潛地導彈受體積和尺寸的限制,彈頭要求小型化。在二機部核武器研究院的密切配合下,七機部一院14所先後解決了外形選擇、結構與防熱設計以及參數測量方面的技術,研製成功中國第一個輕小型熱核彈頭,在導彈彈頭設計技術方面達到了新的水平。1974年,該型號核戰斗部成功進行了全當量核試驗。

導彈地面設備由導彈儲存、發射准備和發射所需的各種裝備和設施組成。它是導彈武器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任務是完成導彈儲存、防護、運輸、轉載、頭體對接、起豎、供氣、供電、液體推進劑加註、測試、瞄準、發射、發射控制等各項作業,並按要求將導彈發射出去。中國早期的導彈發射方式,屬於初級的區域公路機動發射方式。其後,相繼採用了地下井儲存和井下熱發射,地下井儲存和地面發射,公路網區域快速機動發射等多種發射方式,使導彈武器系統的生存能力和作戰反應速度得到很大提高。
此外,根據固體地地導彈的使用要求,還設計了帶有大功率發電機組的電源車、配電車和局部空調補氣車、發射控制車、瞄準車和自動化測試車等,形成了固體地地導彈的成套地面設備。為提高導彈作戰指揮的自動化水平,科技人員運用電子計算機技術,研製了指揮監控系統,並參加了固體地地導彈的飛行試驗,證明達到了預定的戰術技術要求。
導彈發射流程為,按預定的發射程序,車輛依次進入發射陣地,迅速展開地面設備,起豎導彈,在完成平台調平、瞄準和射擊諸元裝訂等各項准備工作之後,即可實施導彈發射。由於從設計上和發射程序安排上都千方百計地減少導彈在發射陣地上的操作項目,該導彈武器系統從車輛進入陣地起,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完成發射任務。

1988年,中國第二代固體中程戰略導彈——東風21號甲立項,由航天部二院負責總體研製。這是國防科研撥款制度改革後,航天系統第一個由總承包院與軍方直接簽定合同研製的型號。該導彈採用多項先進技術,是一個全新的型號。為了增加射程和可靠性,東風21號甲發動機採用比沖更高的端羥基聚丁二烯復合推進劑,二級採用玻璃鋼殼體、單個珠承全軸擺動噴管、電機式保險機構等技術。導彈發射三用車和地面設備也有所改進。
1992年,導彈研製進入試驗飛行試驗階段。同年4月和11月的兩次飛行試驗由於設計問題而失敗。經過3年的改進設計,1995年1月、8月和11月連續取得三次飛行試驗成功。1995年8月17日~9月26日,二院試驗隊在某導彈試驗基地完成了3000公里機動運輸試驗和作戰使用流程考核試驗。1996年12月再次飛行試驗成功,次年導彈設計定型。1999年9月,東風21號甲導彈參加了國慶五十周年閱兵。2000年3月,成功進行了定型後的首次批抽檢發射試驗,隨後交付二炮部隊使用。第二代固體中程戰略導彈的研製成功和裝備部隊,進一步增強了中國的國防實力。

早在20世紀80年代末二炮開始常規導彈建設規劃時,就提出發展了中程常規戰術導彈的建議。其中設想的一個作戰目的是,用中程常規戰術導彈的遠程火力彌補南海地區作戰中我海空軍遠海作戰能力的不足。到了90年代,對台軍事斗爭准備成為二炮常規導彈部隊的首要作戰任務。二炮提出裝備類似於美國潘興II的帶有末制導的中程彈道導彈,可以有效突破台灣從美國購買的愛國者導彈防禦系統,並利用其精確打擊能力攻擊敵指揮所、防空陣地、機場等重要軍事設施,起到「殺手鐧」的作用。

經過對中程常規彈道導彈的幾大關鍵技術(機動彈頭氣動外形和控制、末制導雷達圖像匹配、透波頭罩材料、子母彈戰斗部分離和控制等)長達十年的攻關,中程常規彈道導彈於2001年開始立項研製,2002年12月取得首次飛行試驗成功。隨後的幾個型號相繼定型並裝備二炮常規導彈部隊使用。
東風21系列中程常規彈道導彈發射車採用了五軸自行式底盤。東風21號和東風21號甲導彈採用的半掛拖車具有載重量大、容易操作、繼承性好等優點,但由於受到牽引車附著重量的限制,驅動力不能完全發揮。而多軸自行式底盤車輛整體性強,可以將發動機功率發揮到最大,這就相應提高了車輛的通行能力。可在較低等級的公路上機動,可高速通過1~2級公路及橋梁,也可安全通過3~4級公路及橋梁,還可低速通過部分5~6級公路及橋梁。這使其既可隱蔽在森林裡、橋下或涵洞內,又可經常轉移位置,迷惑敵人,這樣就不易被敵發現和遭到突然襲擊。次外,該系列導彈的地面設備也大大簡化,實現了「多車合一」,使整個系統的維護性和機動性更強,系統目標更小,有利於機動隱蔽。

東風21C導彈的改進型模型,注意圖中紅圈處東風21C導彈可能採用了與東風15A類似的戰斗部,需要注意的是東風15A具備有末制導能力

我國還正以東風21系列中程常規彈道導彈為平台,研製彈道導彈反航母武器系統。反航母武器是未來局部戰爭中克敵制勝的重要手段。目前世界上大多數軍事強國都擁有航母編隊,並將其作為未來戰爭的主要作戰平台。一旦發生局部戰爭,強敵勢必會使用航母作為其介入局部戰爭的作戰平台。如果擁有多作戰平台、技術先進、作戰性能優良的反航母武器系統,將會使得強敵需要從多方面考慮是否介入戰事,從而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即使強敵真正介入,反航母武器的有效使用也會對其航母編隊造成重大損傷,從而減弱強敵的介入程度。
與打擊地面固定目標的彈道導彈不同,打擊航母這樣的海上移動目標對導彈的目標探測和識別能力、機動能力、打擊精度和突防能力都有新的更高的要求,無疑是一個世界性難題。

反艦彈道導彈攻擊航母想像圖

中程導彈曾在冷戰核裁軍的歷史上扮演過重要的角色。1981~1987年,美蘇就限制在歐洲中程核武器問題舉行談判,最終於1987年12月簽署了《蘇美關於消除兩國中程和中短程導彈條約》,簡稱《中導條約》。這是自核武器出現以來世界上達成的第一個削減核軍備的協議,成為當時東西方關系緩和的重要標志。條約規定,雙方在條約生效後三年內銷毀全部射程在500至5000千米的陸基中程導彈。至1991年5月,雙方已按條約規定銷毀了全部潘興II和SS-20導彈。然而冷戰後,其他國家對於中程導彈的熱衷程度卻大大增加。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朝鮮和伊朗等國先後開發了射程為1000~3000千米不等的中程導彈,配備了核彈頭和多種常規戰斗部。中程導彈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武器裝備發展的一個熱門領域。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針對2006年美國提出的在東歐部署導彈防禦系統的計劃,俄羅斯再次考慮到運用SS-20中程導彈這一戰略籌碼。2007年俄軍總參謀長巴盧耶夫斯基聲稱,美國若不取消在東歐部署導彈防禦系統的計劃,俄羅斯將退出蘇聯時期與美國簽訂的《中導條約》,重新部署SS-20導彈,可以在核戰爭爆發時,先發制人地摧毀美國在歐洲預想的幾個反導陣地,這無疑是俄羅斯抵消美國反導優勢的最簡單而有效的手段。同樣,美國正積極拉攏日本、印度、韓國、澳大利亞在我周邊構建反導系統,嚴重威脅我核反擊力量的有效性。我們也可以仿照俄羅斯,用常規中程導彈對這些國家的陸基和海基反導系統進行反制打擊。為此,我們需要研製射程更遠、精度更高、突防和打擊能力更強,並具備打擊海上和陸上移動目標能力的新一代中程彈道導彈。

東風21系列中程彈道導彈發展至今,已經成為解放軍裝備序列中先進程度最高的武器。東風21號C通過加裝多種彈頭誘餌使反導系統難以攔截,打擊精度接近巡航導彈,真正具備摧毀駐日美軍基地的能力。反航母改型,則為解放軍提供了一種費效比較高的對抗美軍航母戰斗群的手段。

央視畫面中顯示東風新型號導彈至少攜帶兩種誘餌:有速誘餌,再入誘餌

與潘興II一樣,東風21號C具備接近於巡航導彈的打擊精度,這是一個革命性的突破。精度的提高,意味著常規彈道導彈不再是一種只能用於襲擊城市的恐怖武器,而是可以作為撕開敵人空防的第一批精確制導武器。從這個意義來講,東風21號C不僅彌補了中國空軍常規遠程打擊能力的不足,也足以在世界武器發展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目前看來,對於東風21號C,解放軍要做的只是開足馬力生產。

『叄』 二戰最漂亮的航空母艦,英國皇家方舟號航母的作戰能力有多強

有一句老話:漂亮的戰斗機,一定是好戰斗機。海軍艦艇也是一樣,漂亮的艦艇,一定是作戰力量強大的艦艇。英國皇家方舟號航母就是這樣。


“皇家方舟號”在二戰中的最高光時刻,出現在圍獵“俾斯麥號”的戰斗中。1941年5月26日夜,“皇家方舟號”上的15架“劍魚”冒著“俾斯麥號”猛烈的防空炮火進行了魚雷攻擊,其中一枚魚雷命中其薄弱的艦艉,造成“俾斯麥號”方向舵被卡死,最終無力逃回布雷斯特港,於次日被蜂擁而上的英國艦隊圍毆致死。

閱讀全文

與怎麼反制英國航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第一印象是什麼 瀏覽:982
義大利聯盟叫什麼名字 瀏覽:993
英國身高怎麼看 瀏覽:695
義大利打疫苗需要什麼證 瀏覽:6
中國孔府在哪裡 瀏覽:123
美國對中國捐助了什麼 瀏覽:993
為什麼義大利差點戰敗希臘 瀏覽:516
中國鋁業怎麼讀 瀏覽:24
越南的豬肉怎麼做 瀏覽:180
中國多少窮人最多 瀏覽:31
沒有昆侖銀行伊朗怎麼收款 瀏覽:212
中國第一所學校是怎麼產生的 瀏覽:576
中國哪個省變成內陸省 瀏覽:964
中國城建第十局怎麼樣 瀏覽:852
印度吃什麼菜好吃 瀏覽:289
中國領土從東到西多少公里 瀏覽:167
一個貨櫃從伊朗到中國多少錢 瀏覽:588
蘇聯和伊朗哪個厲害 瀏覽:425
澳洲印尼是什麼洋 瀏覽:423
如何做才能學會越南語 瀏覽: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