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二戰時候德國為什麼沒征服英國
德國當時不具備「征服英國」的能力。
1、英國當時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最廣闊的殖民地,資源充足。
英國雷達
② 二戰中德國陸軍為什麼沒有進攻英國
當時希特勒對英國圍而不打是有多方面原因的:1.國際關繫上來講,德國對英國的態度是有一個轉變時期的,許多德軍高級將領都支持在拿下法國後,憑借士氣高漲和英國軍隊的無力應戰(敦刻爾克大撤退中英法軍隊百分之90的重型裝備都扔在了法國本土,而自己國力無法短時間內迅速裝備)跨過英吉利海峽佔領英國,以解除後顧之憂,但是也有人提醒最高統帥東線的「北極熊」是很危險的,所以這兩派間有一個爭論過程,可以從當時德國陸軍的調動情況來看得出,最後由於希特勒個人的戰略預判決定「重東輕西」,對英國採取圍而不打迫使其屈服的戰略(考慮到英國本土資源不足決定用U艇部隊截斷其海上生命線的手法,後來加上空軍力量發動「不列顛空戰」,以驅使英國投降),而把陸軍和空軍主力調至東線對蘇聯進行閃電戰,以獲取其巨大的戰略資源。2.德國海軍當時的水面主力部隊完全沒有多少戰鬥力,幾艘戰列艦(希特勒偏好「巨艦」理論,因此經費大都投入了「俾斯麥級」戰列艦的建造,U艇和S艇這兩種日後實戰中發揮巨大作用的部隊的發展卻很慢)無法完成龐大的海上搜索與摧毀任務,更無法支持大規模的登陸作戰,而這時鄧尼茨重視建設的U艇部隊發揮「狼群戰術」,對盟軍運輸船隊予以重創,讓希特勒鐵了心的要打東線。3.德國空軍的統帥戈林打下包票3至4個星期內憑借德國「禿鷹」,完全摧毀英國皇家空軍,給希特勒的戰略預判加上許多分量。4.其他原因還有:世界上第一代兩棲坦克德國已經研發出來,最後因經費問題未能裝備部隊;德國國力無法支持兩線作戰,而元首的意志又不能違抗,所以只能開荒東線了。
③ 二戰德國為什麼不先打英國
1.希特勒初期認為德國和英國有許多共同利益,應該是同一條戰線上的戰友而非敵人。所以一直沒有佔領英國的計劃。
2.後期英國參戰以後,由於德國沒有可以同英國抗衡的海軍,所以一直都是靠空軍攻擊英國,其目的也是迫使英國退出戰爭。當時德國對英國的情況是:海軍拼不過,陸軍無法登陸,空軍損失慘重。當然海獅計劃差點摧毀了英國人抵抗的決心。如果海獅計劃能夠堅持下去用不了多久英國人就會投降。
3.英國人的情報機構做了大量的假情報欺騙德國和蘇聯,使兩國相信對方要攻擊自己,只不過希特勒相信了,而斯大林沒相信。因此希特勒決定先發制人攻擊蘇聯,同時停止了馬上就要取得勝利的海獅計劃,使英國免於崩潰。
總的來說沒有打下英國原因是:希特勒對戰局判斷的失誤(放棄了海獅計劃)。英國情報機構的勝利
④ 英國也只是一個彈丸之地,德國鼎盛時為何情願挑戰蘇聯,也不死磕英國
因為英國是島國,德軍不能攻打過去,而且水性也不如英國海軍!
⑤ 在二戰時期,為何德國寧可挑戰蘇聯也不死磕英國
德國是碰見了義大利這個豬隊友。晚進攻的蘇聯幾個月。如果是夏天莫斯科保衛戰,蘇聯絕對是輸定了。德國和英國的國力相差不是很大。英國是島國,沒有什麼資源。打英國是殲敵1000,自損800。如果打贏了蘇聯,就算美國參戰。德國也不怕了
⑥ 德軍在二戰時為何不對英國進行登陸作戰
佔領英國能得到什麼???
德國打仗的資源從哪裡來???
德國為什麼不惜血本要佔領斯大林格勒???
既然德國那麼恨英國為什麼不一開始把精力放在英國,要去惹蘇聯呢?希特勒吃飽撐了沒事干???
就因為在蘇聯的領土上有德國急需礦產和大片的油田!!!
假如德軍守住了斯大林格勒,打敗了蘇軍的反撲,那麼歷史將改寫!!!
樓上說的也對,但是你覺得德軍就沒辦法對付了嗎?當時德軍的潛艇部隊還不厲害,V2不厲害?希特勒的戰略方針是佔領整個歐洲和蘇聯東部,獲取大量的戰爭資源,再來對付美國。
畢竟這些都歷史,都已經過去,我們也只是憑著一些資料來猜測而已,我說的也一定對,希望有跟多人來說說看法,謝謝!
⑦ 二戰時德軍當時為什麼不打英國
二戰時德國打英國了,只是因為英國和法國隔著一個英吉利海霞。而且不列顛空戰德國打輸了。之後德國研發v2導彈,也沒少轟炸英國。德國在海上也一直和英國交戰。
⑧ 什麼因素讓希特勒推遲了進攻英國的計劃
德國未能在1940年入侵英國的主要原因極可能是缺乏思想准備,因為這事是戰爭爆發以後才碰到的。德國退縮的另一個原因可能是情報貧乏,盡管當時法國已經快要崩潰,英國遠征軍也已註定要覆沒。由於沒有戰略上的考慮,針對英國的情報工作一直是低水平的。1940年夏季,德國人對英國的實力和部署都沒弄清楚,更不用說士氣和作戰計劃了,而且他們從未設法填補這一情報真空。 英國方面對德國的現狀也是所知甚少,雖然在6月份他們就相信入侵已無法避免。1939年11月由於粗心大意,英國的一些重要間諜被德國人抓獲了,出此引發了一系列的災難,加上後來德軍征服了歐洲,英國失去了最優秀的情報來源,只要看看有關的史記,人們就可以發現,不列顛戰役之前和剛開始的一段時間里,英國對德經濟和工業產量的估計遠遠超過了實際的情況,簡直是在暗示自己的末日,至於軍力的估計,尤其是德國空軍,他們也明顯誇大了。當然,德國一征服西歐,人們就意識到其經濟實力得到了極大的加強,可是估計有5000架飛機的德國空軍(事實上在1940年8月1日只有2800架)不可避免地會對戰斗航空兵司令道丁的防禦措施產生制約作用。 起初,雙方都覺得空軍是入侵行動的關鍵。6月,英國人的確害怕德軍會像凱塞林設想的那樣用空降兵突襲。德國沒有立即採取行動真是大錯特錯,因為皇家海軍在敦刻爾克撤退以後長期處於低潮,既要保衛海岸線、又要擊沉維希政權的法國艦隊,又要為運送食品、原料和武器的船隊護航,本土艦隊及其官兵均已極度疲勞;陸軍只能集中200餘輛重、中型坦克和300輛輕型坦克,外加786門野炮和167門反坦克炮,而且使用這些武器的單位尚未從法國戰亂中清醒過來;皇家空軍的雷達預警系統還未完工;單引擎戰斗機在法國損失慘重,眼下只有1000架左右,受到訓練的飛行員不足1200人。當時每天可生產15架戰斗機,可只能每天培養5名飛行員。 自然,德國人是不可能完全掌握英國的上述弱點的,但他們已經意識到德國單引擎戰斗機較之英國飛機占絕大優勢,並且德國人大肆吹噓他們飛行員的豐富經驗和高超戰術。根據在法國繳獲的一切,他們不難判斷出英軍的損失。而且,根據轟炸效果的研究,德國人理應看到空軍沒有自吹的那麼有效。然而,戈林仍然吹噓,他的部下可以憑自己的力量讓英國屈服,德國海軍和陸軍只需象徵性渡海打掃戰場。在此以前,德國空軍在波蘭戰役中再三失誤;在西線作戰中,空中優勢也是等地面部隊攻佔了敵人預警系統和全部機場後才取得的。海、陸軍均表示把戈林的許諾作為採取行動的先決條件。海軍司令部更希望他失手,免得自己跟著玩命,陸軍則興致勃勃地把這件事當做自己擅長的渡河演習。 由於取消了7月初進攻英國的計劃,德國從未察覺英國部署上的種種混亂。英國的防禦,除了唯一的戰斗機力量,均極其薄弱。英國在9月份抵抗德國的能力比7月份是增強了許多。然而仍有很多將領懷疑德國可以渡過海峽,南部沿海再次徵兵備戰。關鍵是,德國空軍又犯了一個常識性的錯誤,不再把消滅皇家空軍作為主要目標。 9月6日,當德軍艦隊還在集結的時候,戈林根據其飛行員擊落敵機的誇張統計得出了幾乎沒有反對意見的錯誤結論:皇家空軍已全軍覆沒。但是德國空軍還是差了一點,如果德軍繼續攻擊英軍機場並迫使皇家戰斗機在從法國起飛的德軍戰斗機的作戰半徑內較量的話,道丁上將的戰斗航空兵肯定會被趕出南英格蘭地區。無論如何德軍是可以成功登陸的。 當戈林突然將轟炸目標從機場轉移到倫敦港和市區以後,一切都改變了。轟炸不僅沒有嚇倒民眾,機場不僅得以恢復,整個空戰的優劣勢完全逆轉了,為了護送轟炸機抵達倫敦,德國戰斗機不得不在燃料不足、被動的條件下作戰,而英國戰斗機則可以從容地佔領有利高度,主動出擊。從9月7日倫敦遭到首次轟炸開始,皇家空軍僅用了一周時間就恢復了戰斗機力量。再過一周以後,德國空軍已不是對手,只能採取偷襲和夜間轟炸的手段。入侵計劃就這樣不可避免地被推遲、取消了。 毫不誇張地說,德國致命的失誤就是未能入侵英國並使之退出戰爭。假設德國在1940年實現了這一目標,希特勒就可以放手收拾其它國家。皇家海軍也難脫厄運。也許在她建立德國壟斷的歐洲合眾國時,大不列顛帝國的主要利益均己落入德國的魔掌。不管怎樣,美國總統肯定會支持肯尼迪大使的意見,從英撤出全部援助,以求得與一個洲際大國的某種協議。該國如果想解決蘇俄的話(希特勒決心已定),那恐怕就勢不可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