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阿金庫爾戰役英國是怎麼打贏法國的法國為什麼會失敗呢
英國長弓手擅長發展自己的優勢,避免自己的弱點。他們選擇的戰場都是崎嶇的小徑、丘陵或狹窄的區域。騎兵根本無法在這個戰場上沖刺,他們的機動性也非常有限。每次戰斗前,英國長弓兵都會優先考慮有利的地形,能夠從容射擊。然而,失去機動能力的騎兵就像活目標一樣,被其他人屠殺。他們在沖向英軍前線之前被射中刺蝟。可以說,在百年戰爭中,法國的重裝騎士們不得不面對籠罩在藍天上的箭影和他們咆哮時發出的尖銳聲音。
阿金庫爾戰役後,英國長弓手聞名於世,這讓所有法國騎士聞之色變。但事實上,英國軍隊之所以能夠贏得這場戰斗,不僅僅是因為長弓的一個分支。法國發動正面進攻時,戰場前沿的英國騎士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如果沒有這些重甲騎士的掩護,長弓將被近身的法國軍隊屠殺。因此,英軍在阿金庫爾戰役中的勝利實際上是所有兵種不顧一切、協同合作的結果。
2. 英格蘭長弓的箭矢是拋物線射出的,為什麼能夠保證殺傷力
因為有重力加速度啊,射的是拋物線,弓的殺傷力是依靠慣性的,箭矢從最高處落下時,速度越來越快,動能越來越大,殺傷力就越來越大。弩不一樣,弩只能平射,和現代的槍差不多,但弩近距離也可有,比如敵人距你非常近,用弩可以射穿他,弓就不行了,這也是為什麼說弓不能及近的說法
3. 古代世界上最強弓是中國弓日本弓英國弓
以下內容參考過鐵血網和網路
中國弓屬於復合弓,制弓以干、角、筋、膠、絲、漆,合稱「六材」。制弓選材講究「取六材必以其時,六材既聚,巧者和之。」在製造的時候,讓它的兩端往前彎曲(以蒸氣處理和用力挽拉此層壓物),這種後彎的弓可產生更大的力量。單體弓彈性差,拉弓長度與弓體長度之比低,因此弓長較長,而中國的復合弓正好相反,拉弓長度與弓體長度比甚高。不過,中國的弓弩發展,是以弩發展為最主要的,有連弩、大黃弩、蹶張弩、床子弩、神臂弓等等可以說,中國弩的威力絕對是世界第一的。
英格蘭長弓源出威爾士,屬於單體弓,制弓選材最好的莫過於位於地中海西南部出產的紫衫木,其次為岑木,榆木、橡木也可以替代。由於為了追求較強的彈力,而選用了堅硬的材質,不易彎曲,所以這種長弓就做得長了一些(大多1.5m),這種弓選材嚴謹但是製作時間短,射程長,對弓手的素質要求不高。
西方的單體弓和東方的復合弓由於製作工藝和弓的原理不同,造成了在拉弓的方式上產生了極大地不同,分成了地中海體系和蒙古-中國體系。不過普遍的認為是:使用同樣的力氣拉弓,古代復合弓轉化到箭枝上的能量要高於單體弓
日本的長弓卻屬於單體弓,長約2m,由於上下並不對稱,射手手握在弓的中部以下最遠可到三分之一處,弓體以握弓處為分界,上弱下強。箭只能射出不到30米,弓箭雖大,但受弓箭手身高和臂力的限制,射擊的距離偏近。但是在作戰中,抵近射擊,其精準性還是很高的。
4. 英國部隊是如何屠殺法國騎兵的簡介
有兩次
一次是克雷西戰役,另一次是阿金庫特戰役
1346年8月26日,在百年戰爭(1337—1453)中,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指揮的英軍和法國國王腓力六世的法軍在克勒西(法國東北部索姆省的城市)附近進行的一場大交戰。英國人靠著武器裝備和戰術上的優勢取得了勝利。
此戰之中步兵作為步、騎聯合兵種編隊的主要成分,在戰役的整個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此戰說明了步兵在騎兵面前並不是不堪一擊的。而其中英國紫杉長弓作為英國步兵中的關鍵力量,擊敗並重創了當時號稱是最難對付的法國重裝甲騎士。
雙方的兵力對比相當的懸殊。當時的法軍兵力接近6萬,其中有12000名重騎兵(由騎士和普通重騎兵構成),六千左右的熱那亞十字弩手,17000名輕騎兵剩下的就是大約25000左右的一群跟在部隊的後面且缺乏紀律的所謂「公社徵募兵」。而英軍的部隊則剛過兩萬。兩軍的兵力差距是如此的明顯……但同法軍相比,英軍有更為完善的組織,隊形和裝備。英國步兵裝備有紫杉長弓,三百步外能穿透騎士的胸甲。從自由農民中招募的弓箭兵精通自己的武器。
但是兩軍在戰前的准備上則全然相反。英軍的指揮官愛德華三世精心的布置了戰場。將自己在兵力上的「損失」在地形上盡力的補會。兩萬人的部隊在數量上被很平均的分成了三個部分。
右翼部隊由大名鼎鼎的「黑太子」(PrinceEdward)指揮。部署在靠近克雷西城(Crecy)和牧師峽谷(Vallee des Clercs)的地方,並且以流經克雷西森林(Forestof Crecy)河流梅葉河(Maye)作為其屏障。
今日法國克雷西鎮,這條河流應該是Maye(很窄的小河,但是寬度正好使得法國騎士的戰馬沒法一躍而過)
左翼部隊的指揮官是諾薩姆頓伯爵(Northampton)指揮。布陣於瓦迪庫而特村(Wadicoutrt)的前方,有樹林和步兵挖掘的防禦工事作為掩護。
愛德華三世(King Edward III)則率軍親自坐鎮中央。
整個布陣情況總的來說就是兩翼前出的倒V字型布陣。在每個部分的中央是由大約一千名騎士組成的方陣。唯一不同就是這些騎士們全都不騎馬(English dismounted men-at-arms)。其的好處在於給長弓手們提供了一面結實的「牆」。有此方陣不但可以在敵人接近時讓長弓手退到其後減少損失。同時還可以帶給長弓手們一個信念即:自己不會被自己的騎兵丟棄不管,我軍一定能夠頂住法國騎兵的沖鋒。
同時長弓手們被布置在側翼,按梯隊的形式向前排列。這樣一來則長弓兵就將進攻中央的法軍給套進了這個倒梯形的陷阱之中了。在每個方陣的後面還都准備了重騎兵預備隊。另外在白天英國的威爾士步兵還在陣前挖掘了許許多多的陷阱。
法王菲力普六世則有「優秀的騎士,糟糕的國王」的外界評價。不僅僅是沒有做必要的戰前准備甚至連偵察部隊都沒有派遣就一頭撞向了英軍的防線。在後來的戰斗中其也只是一味的利用兵力上的優勢不斷的沖擊英軍的戰線。雖然具有相當的騎士風格但是其結果則是致命的。
在1316年8月26日的下午六點左右。法軍排成冗長的一路行軍縱隊到達了戰場。
當時的法王還想將部隊集結一下再發動攻擊。於是十字弩手被調到了前面。但是那些「士氣高漲」的法軍騎士們則不聽命令開在弩兵行動後不久就開始「自己」的進攻。
而此時的熱那亞十字弩手排成了整齊的隊伍開始向英軍進行射擊。他們在150碼的地方停了下來向英軍進行了齊射。
但是英軍位置是在一個坡地上,同時由於熱那亞弓手正直接面對著午後的陽光(見簡圖),多數的箭都沒有射中目標。熱那亞十字弩的射擊對英軍來說可以說是毫發無傷。於是熱那亞的十字弩手們又再次向前移動打算將距離再拉近些。但是英軍沒有再給他們機會。鋪天蓋地的箭雨傾灑在了十字弩手的頭上。
僅僅是短短的幾次齊射就使得熱那亞人潰不成軍。此時對這些熱那亞人來說最致命的也許還不是降臨在頭上的箭雨,而是此時已經沖上來的法國騎兵。自相踐踏和混亂很自然的變成了當時的主樂調。雖然出現的大規模的混亂,但是一些法軍還是攻到了英軍的面前證明了自己是歐洲最難對付的騎士。戰役開始僅僅幾分鍾就出現了激烈的生死廝殺。此時似乎戰斗向著有利於法軍的方向發展。但是很遺憾不久英王和其他兩個分隊的指揮官就很快並果斷的出動了自己留在陣後的重騎兵預備隊阻止了法軍的沖擊。同時兩翼的長弓手則不斷的進行著射擊……
雖然不斷有士兵中箭倒地但是法軍的騎士風格和進攻精神還是讓人為之側目。在長達幾個小時的戰斗中法軍不斷的進行著一件事就是突擊、沖鋒。殘酷的戰斗一直進行到了深夜。法軍的十六次沖鋒全部被擊退。法王此時雖然還有部隊但是七零八落而一身疲憊的散兵已經不可能再挽回敗局。
在天亮後英軍對自己造成的的景象毛骨悚然。在他們的山坡下躺著無數的法軍屍體。其單位已經不能用「具」來衡量只有用「片」才能加以計算。在山下的屍體中有1524位勛爵和騎士、約15000名左右的騎兵、十字弩兵和步兵的屍體。同時還有成千上萬匹的馬做了陪葬。而英軍則傷亡約兩百人。其中陣亡的僅有2名騎士、40名重騎兵和長弓手、100左右的威爾士步兵。
恩格斯曾經寫道:「這種長弓是一種非常可怕的武器,它使英國人在克勒西、普瓦提埃和阿津庫爾等會戰中取得了對法國人的優勢。」法軍約有1.5萬名騎士被打死。而英軍損失不大
另一次是阿金庫特戰役
阿金庫特戰役將是一場英國長弓同法國鐵騎的較量。西方學者通常將中世紀後半段稱為 「 騎士時代」 ,不但因為騎士是中世紀社會的中堅,還因為這個時期的戰爭往往由重甲騎兵決定勝負。歐洲中世紀各國軍事體系的核心是所謂 「 被甲武士 」(Men-at-Arms) ,統稱騎士 (Knight) ,但大部分是沒有騎士身份的侍從武士 (Esquire) 。歐洲騎士由各個封建領主豢養,屬於職業軍人,從小接受格鬥訓練,作戰時從頭到腳包裹鐵甲,騎乘巨型戰馬挾持長矛高速沖擊敵陣,必要時也可以下馬以長劍格鬥。
法國騎士享譽歐洲,主要因為法國擁有1,400萬人口,農牧業發達,封建領主有足夠的財力物力置辦昂貴的騎士裝備。相比之下,英國只有400萬人口,經濟落後,英王愛德華三世的鼎盛時期也只擁有5,340名重騎兵,而法國在克雷西一役就投入兩萬余重騎兵。為了彌補重騎兵不足的缺陷,英王愛德華一世最先另闢蹊徑,大力發展長弓部隊。
英國學者普萊斯特維奇 (Michael Prestwich) 寫道: 「 愛德華二世時代的文件顯示有三種弓,其中的標准長弓通常有6英尺長,發射的箭長一碼,這些弓通常由西班牙進口的紫杉木製成,本土紫杉木也有使用。最重型的長弓射程可及400碼,當然200碼以外就沒有什麼准頭了。訓練有素的長弓手每分鍾可以發射10枝箭。一個經常引用的中世紀年鑒記載,阿金庫特戰場上布滿羽箭,如同大雪覆蓋。然而和下雪的悄然無聲不同,密集飛來的羽箭往往帶著尖銳的呼嘯聲,令人心驚膽戰。 」英國中世紀史料記載,長弓威力驚人,使用波金箭鏃 (Bodkin Head)3近距離施射時,可以穿透4英寸厚的橡木板,也可以輕易射穿歐洲騎士的盔甲。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出土的英王亨利八世時代的戰艦 「 瑪利玫瑰 」 號 (Mary Rose) 上面發現了138張完好無損的長弓,上弦之前長度在6英尺 (1.82米 ) 和7英尺 (2.13米 ) 之間,經過測試發現拉力普遍在 100 磅 至 180 磅之間。瑪利玫瑰號發掘出來的兩具長弓手的遺骨,左臂骨骼粗壯,脊椎嚴重變形,為長弓強勁的拉力提供了物證。
對於英國來說,物美價廉大概是長弓最大的優勢。十三世紀中期,一個騎士的全套標准裝備,包括盔甲、武器、和戰馬,價值32英鎊,而一個長弓手的全套裝備,包括一張弓、囊箭、短劍、匕首、頭盔、皮甲背心等等,僅僅價值1英鎊6先令8便士5 。從亨利三世 (1216-1272在位 ) 開始,英國就推行全民射箭的政策。1242年頒布的《武備條例》 (Assize of Arms) 規定,年收入在2-5英鎊之間的庶民必須擁有長弓,每周日必須練習射箭,每個教堂必須提供箭靶和練習場所等等6 。這個政策經過一百年的貫徹執行,英國到百年戰爭前夕已經擁有一支龐大的長弓部隊。1347年英王愛德華三世時期,英軍有重騎兵5,340人,步兵26,963人,其中包括長弓手20,076人。弓箭部隊占總兵力的三分之二,這個比例在歐洲實屬罕見。
英國長弓部隊也不同於歐洲其他國家的步兵。歐洲中世紀的步兵通常是由封建領主臨時強徵的老百姓,士氣普遍低落,素質參差不齊。經過百餘年的重視培養,英國長弓手已經發展成為一個獨特的武士階層,社會地位雖然不及騎士,但已經高過普通步兵。英國從愛德華一世開始採取徵兵和募兵並行的雙軌制,而大多數長弓兵是志願兵,又稱合同兵 (Indentured Soldier) ,根據契約按勞取酬,還有權分享戰利品,因此士氣普遍比歐洲步兵高昂。長弓手不屬於騎士階層,不受中世紀戰爭規則的保護,歐洲騎士尤其痛恨弓箭手,俘虜以後即使不殺,也會砍掉他們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廢掉他們的武功。因此英國長弓兵比歐洲步兵更加鬥志頑強,冷酷無情。
英國長弓
英王愛德華一世在同蘇格蘭人作戰時逐步發展了一套長弓手同重騎兵協同的攻守戰術。在進攻蘇格蘭人的長矛密集陣時,英軍長弓手以高射角朝著敵陣某一部分齊射,密集的箭雨從空中俯沖而下 (Plunging Fire) ,大量殺傷疏於防範的敵軍,為英軍重騎兵打開缺口,而後者乘機高速沖擊敵陣。防守的時候,英軍長弓手依託地形或障礙以猛烈火力阻擊敵騎沖鋒,待到敵騎隊形散亂、舉步維艱的時候,英軍騎兵從兩側發動突擊。英國長弓首次揚威歐陸是1346年的克雷西戰役 (Battle of Crécy) ,此戰至少12,000法軍命喪長弓箭下,其中包括11位親王和1,200個騎士。
克雷西戰役以後,法國封建領主又同小股進犯英軍多次交戰,其中嘗試了各種戰術以抵消長弓的優勢。歐洲十四世紀開始流行的鋼質板甲防護力非常好,英國長弓只有在幾十碼的近距離才可能穿透,倒是騎士的戰馬只有面部和前胸有鐵甲防護,在弓箭的密集攢射之下非常容易受傷,導致騎士落馬。法軍的應對戰術便是身披重甲手持盾牌長劍的武士徒步正面沖鋒,而部署在兩翼的騎兵沖擊英國長弓部隊的兩側。1356年的普瓦第埃戰役 (Battle of Poitiers) ,法王約翰二世試圖採用這個戰術,但法軍騎兵和步兵未能做到協同進攻,結果還是被英軍各個擊破。
為什麼法國沒有大力發展長弓部隊呢?事實上克雷西戰役以後,法國的確有推廣長弓的措施,英國學者哈代 (Robert Hardy) 引述一段法國古代史家 (Jean Juvenal des Ursins) 的話:「 不久以後法國的弓箭手變得如此優秀,准確性已經不亞於英國弓箭手。然而,一旦這些出身庶民的弓箭手團結一致,他們有可能變得比法國的王公貴族還要強大。正是基於這個憂慮,法王最終決定壓制弓箭部隊的發展。 」 顯然法國的政治體制並沒有容納一支平民軍隊的空間。
3. 排兵布陣
法軍的參戰兵力古代史料眾說紛紜,大致推算在25,000到30,000人之間,其中絕大多數是出身貴族階層的騎士 (4,000人 ) 和侍從武士 ( 約16,000人 ) ,另外有 5,000 名弓箭手和數千長矛兵。反觀英軍, 5,000 長弓手都是庶民出身,只有不足1,000名武士屬於貴族階層。後世史家稱阿金庫特戰役是一場平民和貴族之間的較量,這個說法並不過分。
法軍戰役總指揮是騎士統帥奧布萊特和元帥布西高特 (Boucicaut) ,此二人都是資深將領,其中布西高特是當時法國赫赫有名的悍將,曾經多次援助條頓騎士團東征波羅的海地區,並在1396年參加了歐洲聯軍抗擊奧斯曼土耳其入侵的尼科堡戰役 (Nicopolis) ,戰敗以後僥幸逃生。1984年,英國考古學家菲爾波茨博士(Christopher Philpotts) 從一堆古代手稿中意外發現了布西高特製定的阿金庫特戰役部署,使我們有幸得見法軍的戰術意圖。法軍按照慣例排出三條戰線,准備向英軍發動波次攻擊。第一條戰線由奧布萊特和布西高特親自率領,中央是四個方陣一共8,000徒步被甲武士,另有5,000弓箭手在兩側稍微突前提供火力支援;第二條戰線由阿蘭遜公爵 (Duke of Alençon) 率領,包括6,000徒步武士;最後是10,000名重騎兵壓陣,組成第三攻擊波。布西高特在第一條戰線左翼部署了1,600重騎兵,右翼部署了800重騎兵,這兩支突擊隊的任務是在中央陣線接敵以後,出其不意迂迴到英國長弓部隊的側後發動攻擊。
布西高特的戰術構想註定是一廂情願。首先,奧布萊特選擇的阿金庫特戰場夾在兩片密林中間,是狹長的走廊形狀,最寬處在戰場北側法軍陣地,只有大約1,100米,向南稍微收緊,到英軍陣地這里只有900米寬。兩側的密林長滿灌木,騎兵根本無法穿行,因此迂迴英軍側翼的部署純粹是紙上談兵了。其次,法軍的指揮系統非常混亂,參戰的貴族騎士爭強好勝、各行其事,布西高特的戰前部署根本得不到嚴格執行。法軍布陣時,一線排在後面的騎士們不願甘居人後,紛紛擠到前列,將兩側的弓箭手推搡到後面。法軍最終的陣形變成了四條戰線,本來應該突前提供火力掩護的弓箭部隊退居二線。戰後法國史官的記載里抱怨法軍弓箭手整場戰役一箭未發。
阿金庫特戰場是一片農田,不久前當地人在這里翻種冬小麥,地表非常疏鬆,加上戰前豪雨傾盆下了一整夜,使戰場變成泥潭。歐洲中世紀騎士的戰馬身高體壯,承載一個全副武裝的騎士以後,重量超過一噸,在泥濘之中難於立足,騎士隨從不得不找來木板給戰馬墊腳。奧布萊特很快發現這個問題,他極力說服躍躍欲試的法國騎士們按兵不動,期望太陽出來以後能把戰場地面曬干一些。
英軍按照慣例布陣,中央是大約900名重甲武士,全部下馬組成三個並列的方陣; 5,000 名長弓手在兩翼斜向前排列。整個英軍陣線類似一個扇形,大概有5行縱深,亨利和其他騎士一起在中央前列徒步作戰,並沒有留下任何預備隊。通常英國長弓部隊會在自己陣前設置障礙阻止騎兵沖擊。6天以前亨利就讓每一個長弓手隨時攜帶一根長約2米、兩頭削尖的樹干,列陣完畢以後,弓箭手們將各自的樹干斜向前釘入地面,高度大致可及戰馬的前胸,樹干之間相當寬敞,弓箭手們可以進退自如,但戰馬就無法穿過。這種簡單有效的鹿砦工事英軍還是初次使用,一些西方學者認為亨利借鑒了 19 年前尼科堡戰役奧斯曼土耳其軍隊的成功經驗。
英軍大約早上7點鍾就列陣完畢,等待法軍進攻,然而一直等到正午時分對面都沒有動靜。亨利明白英軍已經斷糧,拖延只會削弱部隊的戰鬥力,斷然下令全線前進。兩翼的長弓手拔出各自的樹干,勉力淌過泥濘的戰場,一直逼近到距離法軍陣線300米的地方停下來。這個700米的行進過程是英軍最脆弱的時候,如果法軍突然進攻英軍兩翼,長弓手們來不及做防禦工事,在法國鐵騎的沖擊下勢必崩潰。可惜的是法軍一直按兵不動,沒有抓住這個稍縱即逝的戰機。也許騎士們自以為勝券在握,想發揚騎士風度,贏的光明磊落。法國人將為這種狂妄傲慢付出慘重的代價。
4. 決戰與屠殺
英軍到達新陣地以後,兩翼的長弓手很快將各自的樹干釘入地面,然後從箭囊取出幾十支箭來插在身前的地上以便取用。英國長弓手通常自帶4囊箭,以每囊24支計算,總計96支。隨著長弓部隊統領厄賓漢爵士 (Sir Thomas Erpingham) 的令杖拋入空中,5千長弓手彎弓搭箭,仰天放出一波齊射。剎那間天空似乎變暗了,好像數千架豎琴同時震弦般的嗡嗡聲在戰場上回盪,5,000支離弦之箭以高仰角竄升至30米的空中,然後一起俯沖撲向法軍陣線,帶著巨大動能落在法國騎士的盔甲上面,尖利的金屬撞擊聲震耳欲聾。第一波弓箭落下不久,英國長弓手們又放出第二波齊射,這樣短短一分鍾內,法軍一線部隊承受了足有5萬支箭的攢射。平心而論,英軍長弓這樣遠距離的射擊很難穿透法國騎士的鋼質盔甲,然而不少戰馬中箭受驚,擾亂了陣形。兩翼的法軍騎兵按捺不住,率先沖了出去,奧布萊特只好命令中路的8,000徒步武士出擊。
沖向英軍兩翼的2,400法國鐵騎在泥濘中艱難邁進。法國史官記載,戰場的爛泥沒過馬膝,有些地方可及馬腹。法國騎兵的沖擊速度因此非常緩慢,300米的距離足足需要40秒鍾,這期間英國長弓手又放出至少6波齊射。法軍沖擊途中不斷有戰馬中箭倒地,背上的騎士被拋到爛泥裡面動彈不得,被後面的鐵騎踐踏。法國鐵騎沖到英軍陣前,長弓手們迅速退到鹿砦後面,顯然法軍對突然出現的尖利木樁缺乏思想准備,最前面的戰馬煞不住腳慘遭洞穿,背上的騎士向前拋出好幾米遠,落入英軍陣中。後面的騎兵見狀紛紛掉轉馬頭躲避,然而泥濘的地面使戰馬行動緩慢,結果成了英國長弓手的活靶子,被近距離一一射殺。殘余的騎兵掉頭奪路而逃,背後英國人的箭如追命一般,而迎面又撞上沖鋒而來的徒步武士,人仰馬翻亂成一團。
徒步沖鋒的8,000法國騎士身負30多公斤重的盔甲,在爛泥地里踉蹌而行,不一會兒便氣喘吁吁。英國長弓手的箭雨雖然無法阻止他們前進,但也迫使整個法軍戰線向中間擁擠,而在他們前面,英王亨利親率900騎士嚴陣以待。法軍接敵時已經沒有任何沖擊力,武士們徒勞地揮舞幾下長劍便精疲力竭,被以逸待勞的英國騎士砍倒,或者被地上的屍體絆倒。英軍一些長弓手已經沒有射擊角度,此時也加入戰團攻擊法軍的側翼,他們手持短劍匕首行動敏捷,三、四人對付一個法國騎士,伺機靠近敵人以鋒利匕首從盔甲腋下的縫隙刺入。法國騎士一旦跌倒就深陷泥濘難以起身,又成為接踵而至的其他法國騎士的絆腳石,導致摔倒的法國兵相互重疊。一個英國騎士事後回憶道,法國兵被壓死的要多過被殺死的,英軍陣前的法軍屍體很快堆積如山。剩餘的士兵企圖撤退,但被法軍第二攻擊波堵了回來,或被屠戮,或被踐踏,屍山越堆越高,戰場成了屠場。
法國貴族見到大勢已去,紛紛放下武器。然而他們面對一群無以理喻的大老粗,絕大多數英軍長弓兵不講法語,也不懂騎士規則。阿蘭遜公爵時運不濟,按照慣例摘下頭盔表示投降,結果被一個殺紅了眼的長弓兵手起錘落砸得腦漿迸裂。英國騎士們不得不分頭阻止無謂的殺戮,指揮士兵收集戰俘,因為這些法國騎士都是財源。至少有兩千多個法國騎士被俘,法軍的兩位戰役總指揮,奧布萊特已經戰死,布西高特被英國人從屍體堆里拖出來做了俘虜。大約一個半小時以後,戰斗逐漸平息,法軍二線殘部和三線部隊已經開始逃離戰場。
然而就在此時發生意外,導致著名的 「 殺俘事件 」 。一個名叫伊森巴特 (Isambart d'Agincourt) 的當地貴族率領幾個武士和600個武裝農民繞道偷襲了英軍的大營,他們驅散守軍,開始大肆擄掠。亨利得信,判斷這是法軍主力的突襲,立刻派遣一支部隊發動反擊。與此同時,法軍殘余的大約600名重騎兵在馬勒伯爵 (Count of Marle) 的帶領下發起最後的沖鋒。亨利立刻意識到局勢的凶險,他的長弓部隊的弓箭幾乎用盡,而自己身邊只有不足300個精疲力竭的騎士,另有約300人正在後面看管戰俘。亨利需要人手加強正面防守,又害怕兩千多法國戰俘乘機發難,毅然決定屠殺俘虜。英國貴族強烈抗議,因為這種野蠻行徑違反騎士規則,而且戰俘能夠帶來巨額贖金。亨利警告部下,不從者將處以絞刑,同時將看管戰俘的騎士調到前線,另派200長弓手執行殺戮使命。長弓手們一擁而上,刀斧齊下,鮮血橫流,等到前面法軍騎兵的沖鋒流產,亨利下令停止殺戮時,至少已有500法國騎士喪命。
阿金庫特戰役到此結束,狹窄的戰場上插滿將近50萬支羽箭,如同大雪覆蓋。法軍陣亡大約在7,000到10,000人,絕大多數是貴族階級,其中包括3個公爵,9個伯爵,92個男爵,以及將近1,000騎士。另有1,500名騎士被俘,其中包括波旁公爵、奧爾良公爵、元帥布西高特等顯要人物。此戰法國損失了將近一半的貴族騎士,可謂元氣大傷。英軍傷亡大約500人,陣亡的顯要人物包括約克公爵、薩福克伯爵等人。
戰斗剛剛結束,亨利就迫不及待地召見三名法國裁判,要求判定結果。雖然擔任主裁判的蒙喬瓦伯爵 (Count of Montjoie) 異常鄙夷英軍屠殺戰俘的野蠻行徑,他的職責是裁決結果,而不是評判功過。蒙喬瓦面無表情地回答:「 殿下,英國贏得了勝利 」 。亨利得知蒙喬瓦的城堡名叫阿金庫特,說道:「 那麼就讓這次英國的輝煌勝利作為『 阿金庫特戰役 ' 載入史冊吧 。」
5. 百年戰爭:英國弓弩手何以擊敗重騎兵
百年戰爭是英法歷史上持續了將近114年之久的一場戰事,是世界上最長的戰爭,雖然百年戰爭最終是以法國的勝利結束的,但是雙方的損失都十分慘重。
而法國軍隊既沒有提前觀察作戰地形,也沒有制定合適的戰術,他們只是排成了冗長的一路行軍縱隊到達了戰場,沒有任何偵查就開始作戰。
而戰爭以英軍百數傷亡對法軍幾乎慘敗而終,關鍵之處就在於其弓弩手破了法軍重裝騎兵的對戰,英國長弓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英軍擊敗了大約超過自己三倍的敵人。
四、結論
因此,從以上的表述中我們可以看出,在英法百年戰爭中能有一出重騎兵大敗於弓弩手的事件,很大程度上都要歸結於百年戰爭發生的時間點的獨特性,英軍由於兵力不足提前進行了謀劃,而法軍認為自己的實力強於英軍,既不觀察地形也沒有提前對戰術進行制定和謀劃。
英格蘭軍隊的勝利在於“巧”,但是也絕對離不了英格蘭軍隊本身的實力強大,而雖然法國軍隊重裝騎兵的實力遠遠超過英軍,但一方面其輕視了對手,另一方面在作戰上完全一塌糊塗,無論是硬實力還是巧妙的謀劃,英法雙方軍隊的做法對於導致這一現象的發生都是缺一不可的存在。
6. 中世紀英國長弓的射程和威力如何
英格蘭長弓是冷兵器時代最強悍的武器之一。人類歷史上,從沒有任何其它的弓創造過長弓這樣傳奇般的戰例和不可戰勝的神話,它對其它弓弩所佔據壓倒性優勢從未動搖過。
如果你檢視下附圖中的長弓,肯定會覺得這種構造簡單的東東怎麼可能創造如此神話般的威力。人類發展史上,為了提高弓的威力,可謂費勁了心機。我們知道,復合弓的出現使弓的性能上了個大台階,人們使用魚膠把牛角貼在弓的正面,把動物筋腱貼在反面,兩端加上弓弰,再加上採用反曲弓的構造,使弓的威力得到巨大的提高。採用其它原理的也有,反正是要挖空心思提高弓的儲能性。
與這些工藝極復雜、成本極昂貴的復合弓相比,英國長弓簡單到不可思議。它就是拿根「破木頭」彎成的,未上弦是完全就是一根扁擔,即沒有使用復合材料,也不是反曲弓造形。所以這種玩藝兒居然能成為神話般的大殺器,實在讓製造復合弓的大師會覺得太沒天理了:我花幾個月用無數極品材料製造的弓,怎麼會不如英國佬兩小時就能拿根破木頭「粗製濫造」出來的玩藝呢?
更覺冤枉的是復合功的使用者。單從儲能的角度講,有人計算英國長弓的儲能不到亞洲復合弓的一半,882J/Kg比近1960J/Kg。長弓的拉力與不到亞洲復合弓的一半,36公斤比80公斤。所以亞洲弓手們更不服啊:憑什麼花了一倍以上的力氣拉弓,也沒有取得英國長弓手般的戰果呢?
但長弓空前絕後的戰績也是不容置疑的。所以直接現代,科學家們都很想揭開長弓威力之謎。
我看過美探索頻道的一期節目,科學們通過對瑪麗羅斯號古沉船里打撈上來的那個時代的英國長弓,基本上揭開了這個神話的技術依據。
首先是長弓的長度占優,約1.5至2米長。弓越長儲能性越好,威力越大,這個是大家早就知道的。
其次是長弓的製造材料精良,比如好的長弓拿產自西班牙等地的紫杉木製造,強韌且彈性極佳,以致英王要求外商拿紫杉交稅,而西班牙人也曾吃虧長弓虧後砍伐掉紫杉林防止為英所用。從雙方對這種木材的態度也可看出,材料性能對長弓多麼重要。
但這兩條都不是決定性的,因為前面已經提到儲量數據的差距了。不過前述數據僅供參考,因為是拿後世流傳的長弓計算的,而這次打撈上來的中世紀優質長弓比這強些,拉力估計可達70公斤左右,但長弓拉力不如高檔的復合功也是事實。英國人不過是通過長度和材料盡可能提高木材的性能罷了。如果拿普通木材做短弓,儲能還要低很多。
最有趣的是,現代科學家在試驗中發現,當長弓使用同樣材料造成弓體和箭桿時,竟然會發生一種神奇的效果。慢鏡頭顯示,弓手鬆弦時,箭桿會發生往返彎曲振顫,且頻率使其在穿過弓體時,正好避開弓體。也就是說,別的弓發射時,箭桿和箭羽因為與弓體磨擦,消耗了能量也影響了精度,而英國長弓卻沒有這個問題。也許英國人不是故意這么設計的,他們不可能懂什麼振顫偶合之類的高科技知識,但客觀效果卻確實如此。
所以,雖然英國長弓的儲能性不是最好的,但真正作用到箭體的能量卻極高。特別是和弩(即西方人所謂的十字弓)相比,強弩的儲能肯定遠大於長弓,因為弓只能單臂拉開,而弩可用借腰背腿的力量雙臂拉開。但弩箭卻是平放在支架上,它發射與木架的磨擦力很大,消耗了不小的能量。這就是英國長弓能達到強弩威力的原因。
更關鍵的是長弓的使用方法與眾不同。別的弓大多是直射使用,隨飛行距離能量不斷損失,直到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但長弓最經典的射擊是45度向上方,飛行前段是動能換勢能,後段是勢能換回動能,最後靠箭體重量幾乎垂直地從天下砸下來,甚至可以射透重甲騎兵的厚甲。現代人拿長弓平射中世紀的板甲,發現它雖能擊穿1.2毫米的板甲,但很難穿透當時達到2毫米的正面胸甲,沒什麼特別神奇之處。但當年英國人拿長弓遠程屠殺法國重甲騎兵,也是不爭的事實。我認為,這正是發射彈道不同的緣故,用平射方式是很難理解長弓的威力的。
走高空射道不僅能使箭的最終著速大威力強,也能使射程增加,這個45度彈道最遠的彈道連小學生都知道。長弓最遠可射400碼,以至英王曾下令禁止長弓手在200碼內射擊。這個射程肯定是屬於弓類中相當可觀的,甚至亞洲的復合弓也未必比得上。
長弓真正最強悍之處在於它的發射速度,精確射擊點目標的射速通常是6發/分,遠射大致瞄準時12發/分,而極限可達15發/分!這個射速不要說強弩,就算其它的弓都差遠了。這個驚人的射速主要得益於其相對較輕的拉力(比復合弓小一半噢),合理的人機工程(前臂伸直拉弦至眼部正好36公斤拉力),加上科學的射擊流水作業程序(將箭事先插面前土中,取箭拉箭發射一氣呵成,頻率極快)。特別是大兵團作戰時,並不要求弓手瞄準某個點目標發射,而只要求射到敵重兵集群那個范圍內就好,因此完成可以省略瞄準的時間。因此以5千弓手,12發/分射速計算,每分鍾可向敵重兵集團發射6萬支箭,端地是暴風驟雨般的火力,相當於現代戰爭中機槍對密集敵軍的屠殺!
看看實戰效果:
克雷西戰役中,4萬法國重騎兵加6千瑞士弩手進攻500英國騎兵加7000長弓手,前期弓弩對抗中弩手落花流水潰散,法方被射殺約15000人而慘敗,英軍損失不到300人。
金阿庫特戰役中,法方近4萬重騎兵加7千弓弩手,而英方只有900重甲步兵加5000長弓手(多數還拉著痢疾,士氣不高)。但在英國長弓手暴風驟雨般射擊下,法方損失近兩萬人慘敗,英國只死了250人左右。
如此懸殊的事先力量對比和事後一邊倒的結果,完全得益於英國長弓驚人的威力,其壓倒性優勢不容置疑。這樣的戰例,在冷兵器時代的弓箭使用中從未發生過,也是兵器優勢的著名戰例。
曾有學者在綜合計算射程、威力、射速、可靠性等各因此,得出中世紀後期各種兵器的綜合性能對比為:普通弓21分,長弓36分,弩33分,16世紀火繩槍10分,17世紀滑膛槍19分,18世紀燧發槍43分。可見,長弓的性能無愧於冷兵器之王,甚至早期火器亦不能與之相比,直到18世紀的燧發槍才比它更強。
不過,長弓的被淘汰早於18世紀。因為它對射手的訓練要求很高。拉力不是大問題,因為它比亞洲復合弓拉力小。但如此快速的連續射擊,還是對體力有較強要求,特別是保持精度和速度,需要長期訓練。16世紀時英國將領經常抱怨能達到標準的弓手人數較少,還不如拿火槍算了。
總結一下,對英國長弓的威力,我們既不要神話,也不要低估。長弓的儲能性遠不及亞洲復合弓是事實,但發射出去的箭的威力卻接近,特別是靠獨特的高彈道發射方式獲得了復合弓也難達到的射程和穿透力,超前的面積殺傷原理使之獲得了超高的射速,使之在大兵團作戰中的威力沒有任何其它兵器可與之相提並論。如此威力加上低廉的造價,說它是冷兵器時代的最好的弓並不過分。而亞洲復合弓因為要以較小的尺寸達到極大的儲能,所以製造的科技合量更高,這種小而硬的弓使用較費勁,實戰中並沒有英國長弓那樣效果好。英格蘭長弓是冷兵器時代最強悍的武器之一。人類歷史上,從沒有任何其它的弓創造過長弓這樣傳奇般的戰例和不可戰勝的神話,它對其它弓弩所佔據壓倒性優勢從未動搖過。
如果你檢視下附圖中的長弓,肯定會覺得這種構造簡單的東東怎麼可能創造如此神話般的威力。人類發展史上,為了提高弓的威力,可謂費勁了心機。我們知道,復合弓的出現使弓的性能上了個大台階,人們使用魚膠把牛角貼在弓的正面,把動物筋腱貼在反面,兩端加上弓弰,再加上採用反曲弓的構造,使弓的威力得到巨大的提高。採用其它原理的也有,反正是要挖空心思提高弓的儲能性。
與這些工藝極復雜、成本極昂貴的復合弓相比,英國長弓簡單到不可思議。它就是拿根「破木頭」彎成的,未上弦是完全就是一根扁擔,即沒有使用復合材料,也不是反曲弓造形。所以這種玩藝兒居然能成為神話般的大殺器,實在讓製造復合弓的大師會覺得太沒天理了:我花幾個月用無數極品材料製造的弓,怎麼會不如英國佬兩小時就能拿根破木頭「粗製濫造」出來的玩藝呢?
更覺冤枉的是復合功的使用者。單從儲能的角度講,有人計算英國長弓的儲能不到亞洲復合弓的一半,882J/Kg比近1960J/Kg。長弓的拉力與不到亞洲復合弓的一半,36公斤比80公斤。所以亞洲弓手們更不服啊:憑什麼花了一倍以上的力氣拉弓,也沒有取得英國長弓手般的戰果呢?
但長弓空前絕後的戰績也是不容置疑的。所以直接現代,科學家們都很想揭開長弓威力之謎。
我看過美探索頻道的一期節目,科學們通過對瑪麗羅斯號古沉船里打撈上來的那個時代的英國長弓,基本上揭開了這個神話的技術依據。
首先是長弓的長度占優,約1.5至2米長。弓越長儲能性越好,威力越大,這個是大家早就知道的。
其次是長弓的製造材料精良,比如好的長弓拿產自西班牙等地的紫杉木製造,強韌且彈性極佳,以致英王要求外商拿紫杉交稅,而西班牙人也曾吃虧長弓虧後砍伐掉紫杉林防止為英所用。從雙方對這種木材的態度也可看出,材料性能對長弓多麼重要。
但這兩條都不是決定性的,因為前面已經提到儲量數據的差距了。不過前述數據僅供參考,因為是拿後世流傳的長弓計算的,而這次打撈上來的中世紀優質長弓比這強些,拉力估計可達70公斤左右,但長弓拉力不如高檔的復合功也是事實。英國人不過是通過長度和材料盡可能提高木材的性能罷了。如果拿普通木材做短弓,儲能還要低很多。
最有趣的是,現代科學家在試驗中發現,當長弓使用同樣材料造成弓體和箭桿時,竟然會發生一種神奇的效果。慢鏡頭顯示,弓手鬆弦時,箭桿會發生往返彎曲振顫,且頻率使其在穿過弓體時,正好避開弓體。也就是說,別的弓發射時,箭桿和箭羽因為與弓體磨擦,消耗了能量也影響了精度,而英國長弓卻沒有這個問題。也許英國人不是故意這么設計的,他們不可能懂什麼振顫偶合之類的高科技知識,但客觀效果卻確實如此。
所以,雖然英國長弓的儲能性不是最好的,但真正作用到箭體的能量卻極高。特別是和弩(即西方人所謂的十字弓)相比,強弩的儲能肯定遠大於長弓,因為弓只能單臂拉開,而弩可用借腰背腿的力量雙臂拉開。但弩箭卻是平放在支架上,它發射與木架的磨擦力很大,消耗了不小的能量。這就是英國長弓能達到強弩威力的原因。
更關鍵的是長弓的使用方法與眾不同。別的弓大多是直射使用,隨飛行距離能量不斷損失,直到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但長弓最經典的射擊是45度向上方,飛行前段是動能換勢能,後段是勢能換回動能,最後靠箭體重量幾乎垂直地從天下砸下來,甚至可以射透重甲騎兵的厚甲。現代人拿長弓平射中世紀的板甲,發現它雖能擊穿1.2毫米的板甲,但很難穿透當時達到2毫米的正面胸甲,沒什麼特別神奇之處。但當年英國人拿長弓遠程屠殺法國重甲騎兵,也是不爭的事實。我認為,這正是發射彈道不同的緣故,用平射方式是很難理解長弓的威力的。
走高空射道不僅能使箭的最終著速大威力強,也能使射程增加,這個45度彈道最遠的彈道連小學生都知道。長弓最遠可射400碼,以至英王曾下令禁止長弓手在200碼內射擊。這個射程肯定是屬於弓類中相當可觀的,甚至亞洲的復合弓也未必比得上。
長弓真正最強悍之處在於它的發射速度,精確射擊點目標的射速通常是6發/分,遠射大致瞄準時12發/分,而極限可達15發/分!這個射速不要說強弩,就算其它的弓都差遠了。這個驚人的射速主要得益於其相對較輕的拉力(比復合弓小一半噢),合理的人機工程(前臂伸直拉弦至眼部正好36公斤拉力),加上科學的射擊流水作業程序(將箭事先插面前土中,取箭拉箭發射一氣呵成,頻率極快)。特別是大兵團作戰時,並不要求弓手瞄準某個點目標發射,而只要求射到敵重兵集群那個范圍內就好,因此完成可以省略瞄準的時間。因此以5千弓手,12發/分射速計算,每分鍾可向敵重兵集團發射6萬支箭,端地是暴風驟雨般的火力,相當於現代戰爭中機槍對密集敵軍的屠殺!
看看實戰效果:
克雷西戰役中,4萬法國重騎兵加6千瑞士弩手進攻500英國騎兵加7000長弓手,前期弓弩對抗中弩手落花流水潰散,法方被射殺約15000人而慘敗,英軍損失不到300人。
金阿庫特戰役中,法方近4萬重騎兵加7千弓弩手,而英方只有900重甲步兵加5000長弓手(多數還拉著痢疾,士氣不高)。但在英國長弓手暴風驟雨般射擊下,法方損失近兩萬人慘敗,英國只死了250人左右。
如此懸殊的事先力量對比和事後一邊倒的結果,完全得益於英國長弓驚人的威力,其壓倒性優勢不容置疑。這樣的戰例,在冷兵器時代的弓箭使用中從未發生過,也是兵器優勢的著名戰例。
曾有學者在綜合計算射程、威力、射速、可靠性等各因此,得出中世紀後期各種兵器的綜合性能對比為:普通弓21分,長弓36分,弩33分,16世紀火繩槍10分,17世紀滑膛槍19分,18世紀燧發槍43分。可見,長弓的性能無愧於冷兵器之王,甚至早期火器亦不能與之相比,直到18世紀的燧發槍才比它更強。
不過,長弓的被淘汰早於18世紀。因為它對射手的訓練要求很高。拉力不是大問題,因為它比亞洲復合弓拉力小。但如此快速的連續射擊,還是對體力有較強要求,特別是保持精度和速度,需要長期訓練。16世紀時英國將領經常抱怨能達到標準的弓手人數較少,還不如拿火槍算了。
總結一下,對英國長弓的威力,我們既不要神話,也不要低估。長弓的儲能性遠不及亞洲復合弓是事實,但發射出去的箭的威力卻接近,特別是靠獨特的高彈道發射方式獲得了復合弓也難達到的射程和穿透力,超前的面積殺傷原理使之獲得了超高的射速,使之在大兵團作戰中的威力沒有任何其它兵器可與之相提並論。如此威力加上低廉的造價,說它是冷兵器時代的最好的弓並不過分。而亞洲復合弓因為要以較小的尺寸達到極大的儲能,所以製造的科技合量更高,這種小而硬的弓使用較費勁,實戰中並沒有英國長弓那樣效果好。
7. 英法之間發生過什麼著名的戰爭
1、克雷西會戰
克雷西會戰也叫克雷西戰役 (Battle of Crécy),發生於1346年8月26日,英軍以英格蘭長弓大破法軍重甲騎士與十字弓兵。克雷西之戰便是英法百年戰爭中的一次經典戰役。
公元一三四六年七月,英王愛德華三世率軍9000人渡海侵入法國。法王腓力六世將兵三萬餘人迎敵。 八月,雙方戰於克雷西。是役,英國長弓手起了關鍵作用,接連打退了法軍的十五次沖鋒。
法軍則傷亡慘重,腓力六世受傷,被迫退兵亞眠。英軍大捷,乘勝進入諾曼底。此戰法軍傷亡萬餘人,英軍傷亡則不到二百人,堪稱世界戰爭史上一次以弱勝強的典範。
2、阿金庫爾戰役
阿金庫爾戰役發生於1415年的10月25日,是英法百年戰爭中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在亨利五世的率領下,英軍以由步兵弓箭手為主力的軍隊於此擊潰了法國由大批貴族組成的精銳部隊,為隨後在1419年奪取整個諾曼底奠定基礎。
這場戰役成為了英國長弓手最輝煌的勝利之一,也對後世戰爭的依靠火力范圍殺傷對手密集陣形這種戰術留下了深刻影響。
3、奧爾良戰役
奧爾良戰役是英法百年戰爭中的著名戰役。被困多年的法蘭西南部重鎮奧爾良,在聖女貞德的領導下得以解圍,從而為法國最終取得戰爭的勝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奧爾良戰役的勝利,在英法百年戰爭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它一舉扭轉了法國在整個戰爭中的危難局面,進而轉敗為勝,使百年戰爭從此朝著有利於法國的方向發展。
4、布朗克福之戰
布朗克福之戰,英法百年戰爭期間的一次戰斗。1450年11月1日,據守波爾多的英軍派一支部隊出擊,尋殲阿曼尼帶領的一夥劫匪。
由於英軍騎兵推進速度太快,脫離了主力部隊,阿曼尼乘機將英軍分割,並對英軍步兵發起攻擊。失去騎兵掩護的英軍步兵在布朗克福幾乎全部被殲。
5、普瓦捷會戰
作為英國歷史上最具有傳奇色彩的王儲,黑太子愛德華一直被認為是不輸於老爹愛德華三世的將星。然而這位虎父之後從一介犬子到比肩老爹的歷程,看似迅速,實則非常艱險。其中的轉折點就發生在1356年的普瓦捷會戰。
1356年9月19日,在普瓦捷會戰當中,黑太子愛德華率軍與法王約翰二世麾下的法軍大戰,以寡擊眾,生擒約翰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