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 2020 東京奧運會入場儀式上英國代表團的引導牌是漢字
因為日語里是有漢字的,日文也使用漢字書寫。
日文中的國名有不少是直接套用中國寫法,或者用日文漢字音譯、意譯(比較少)寫法的。戰後除了對少數國家如中、韓、朝等之外,國名更多使用片假名音譯寫法;英國算是特例,正式一點的場合一般會寫作「英國」,美國很多時候媒體也會寫作「米國」,而其他歐美國家基本沒有這個待遇。
日語中關於英國的叫法有:
グレートブリテン及び北アイルランド連合王國(標准譯名,對照中文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英國(書面使用,對應英國)。
東京奧運會的引導牌有兩面,正面是英語,背面是日語。
日語由假名和漢字(漢字)組成。
也就是說引導牌背面所有的國家名都是用日語寫的,但是大部分國家使用的是音譯的片假名,但確實是有極少的國家使用漢字來表示。
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日本、大韓民國、英國(えいこく)。
有的時候日語里叫英國為イギリス(English,有其他答主說是葡語ingles,我去查了下,意思也是English),這明顯不能作為正式用名。
使用漢字的場和:
日本民間現在是漢字用得不多了,很多時候都用片假名(片假名是日語最惡心的發明),但是官方正式場合還是在能用漢字的情況下盡量用漢字。
『貳』 為什麼奧運會上英國隊用Great Britain而不是United Kingdom
在奧運會的報道中,英國隊通常被稱為Team GB而非Team UK,這引起了一些疑惑。要理解這個現象,我們需要了解GB和UK的區別。GB,即Great Britain,特指大不列顛島,包括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UK,即United Kingdom,還包括北愛爾蘭。雖然UK更全面,但在奧運會中,使用GB的原因在於歷史和品牌策略。
自1999年起,英國奧委會為了簡化,開始使用Team GB作為品牌標識,盡管這可能讓來自北愛爾蘭的運動員感到不悅。實際上,參賽隊伍還包括來自英國海外領地和附屬地的運動員。國際奧委會自1896年起就用GBR來代表英國隊,因此,從品牌連貫性和傳播效果上,Team GB更受歡迎,盡管它無法囊括所有參與人員。
盡管如此,關於是否更換隊名的討論並未停止,但奧運會作為多元文化的舞台,英國隊的組成本身就反映了國家的復雜性。而在足球等其他賽事中,英國則按照國家地區進行區分。這無疑增加了理解的難度,令人感嘆其混淆性。
『叄』 日本東京奧運會開幕式英國的牌子怎麼是中文
日語中英國有兩種,一個是:イギリス,另一個是:英國(えいこく)
『肆』 英國倫敦奧運會的金牌上刻得是什麼
本次奧運會的金、銀、銅獎牌是由英國藝術家大衛·沃特金斯設計的,獎牌的直徑為85毫米,重量高達400克,其重量要大大高於以往大部分奧運會的獎牌,在夏季奧運會中最重的,很多運動員可能因此需要在回程時支付更多的行李運費。由於受到奧運會規則所限,獎牌設計其中一面必須刻有希臘女神耐克,這被指是象徵著勝利和奧林匹克精神的體現,在女神上方印著的是本屆奧運會主辦城市倫敦以及主辦年份2012,當然不能少了代表奧林匹克的五環標志。
獎牌的另一面則完全由設計師發揮,沃特金森起用了較為大膽的抽象設計,背面正中刻著倫敦奧運會「2012標志」,而旁邊則有縱橫交錯的線條組成,據說這象徵著倫敦城市跳動的脈搏,而在獎牌的正中還有一條蜿蜒的泰晤士河。
『伍』 倫敦奧運會問題
首先是在倫敦碗裡面,一個牌子寫著Chinese,翻譯卻是日本語。更離譜的是這個牌子翻過來寫的是Japanese,翻譯是中文。
孫楊和朴泰桓200米並列第二,按照規定應該是左右兩邊同等高度掛兩國國旗,但是奧委會卻把中國國旗掛在韓國國旗下。
中國隊女雙羽毛球四分之一決賽,為了避免在半決賽中遇到另一組中國選手,選擇了不斷丟分,結果被取消資格,理由是消極比賽。
乒乓球女單的比賽,從四分之一決賽開始丁寧就一直被罰分,理由就連丁寧和她的教練也不知道。決賽的時候也是因為罰分影響了發揮。
自行車決賽破世界紀錄,裁判說犯規。中國隊員跟不不知道犯規在那裡。後來申訴還被駁回,並且被發了款。
陳一冰的吊環決賽很完美,結果得了第二,0.1分的差距。奧委會給的理由是,陳一冰太過完美,而巴西選手有些瑕疵,這是殘缺的美。(我真想抽他)
在男子77KG舉重比賽中,呂小軍鉛和打破了兩項世界記錄,結果奧委會說成績無效因為他們把呂小軍和另外一個中國運動員的名字弄錯了。結果中國提出申訴,申訴有效。
葉詩文破了200米的世界紀錄,獲得了兩塊金牌,並且200米游得比羅切特還快。西方媒體就說她吃葯了。
其他方面更是離譜。
奧運會開幕式上,印度代表團進場的時候有一位紅衣女子跟著他們進場。沒人知道她是誰,經過錄像調查,該女子是倫敦奧運會上開幕式的一名志願者。
在開幕式上一名不認路的志願者把日本代表團帶出了倫敦碗,並且在點燃聖火的時候他們還在場外。(這個我笑了)
倫敦奧運會主辦方考慮到聖火在倫敦碗可能會影響運動員比賽,並且市民看不到聖火,所以把聖火移除倫敦碗,運輸過程中將聖火熄滅。
在開幕式前幾天的女足小組賽,朝鮮對陣哥倫比亞的比賽中,在介紹朝鮮球員的時候大屏幕上錯誤的給出了韓國的國旗,導致朝鮮隊員罷賽。
在佩劍比賽中,匈牙利選手奪冠。放匈牙利國歌的時候,居然是跑調的。
中國男團獲得體操冠軍,領獎台太短,戰不下,分了兩排站。
英國記者在寫足球報告時,將「英國女足」直接寫成了「英格蘭女足」,遭到其他大不列顛地區的抗議。
在跳水比賽中,倫敦賣出的有600多張票都是視線受阻礙,看不清比賽的。
在網球女子單打頒獎現場,美國國旗被吹飛。更搞笑的是第二、三名的國旗都好好的掛在上面。
巴西柔道選手在更衣室不慎將自己的金牌掉在地上,結果摔碎了。
立陶李陸宛在100米蛙泳上獲得了冠軍,結果在奏國歌時,國歌奏到一般,沒聲了。經過短暫的兩面後,又有了聲音。但是這時候的立陶宛選手顯得非常的不淡定。
韓國擊劍事件我相信樓主知道吧。韓國選手在賽道上哭了一個小時,就因為裁判忘記按了計時器,悲劇的1秒。結果韓國申訴,申訴成功。
朴泰桓在男子200米自由泳預賽中,一開始被取消資格(犯規),結果韓國又申訴成果,朴泰桓進入了決賽,並且哪激頃拿到了第二名。(和孫楊並列第二)
『陸』 英國的入場牌為什麼寫的是中文
英國的入場牌寫的是英文和日文。
東京奧運會代表圖出場,前面有引導牌,牌兩面書寫著國家名字。一面用英文書寫、另一面用日文書寫。
細心觀眾發現了,在引導牌上,英國代表團用英文書寫著「 Great Britalt 」(中文翻譯;大不列顛)。用日文則書寫著「 英國 」。
這需要說明,這是日文,是日文借用的中國漢字,但它們的讀音已不是漢語拼音的「中國」。
日文中借用的中國漢字有2136個,雖然它們的讀音已被日本人改變,但表達的意思中國人往往能看懂。
例如;中國隊出場,日文引導牌上直接書寫著漢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人當然一眼就看懂了,但日本人也一眼全看懂。
美國隊出場,英文引導牌書寫「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中文翻譯;美利堅合眾國)。日文引導牌則書寫著「 アメリカ合眾國 」。雖然「アメリカ」中國人不認得,但卻認得「 合眾國 」三個漢字。由於世界上只有美國稱「合眾國」,所以中國人也可以猜出「アメリカ」日文意思是「美利堅」。
其實日文還可以借用漢字將美國直接書寫為「 米國 」。據說日本稱「米國」是崇拜美國富裕,因為大米寓意著不會飢餓,象徵著財富。
唐宋時期,琉球是番國,華夏復興,它依然是番國!
那你應該也看到我們也是寫的中文:中華人民共和國吧
還有個小國美屬什麼國家,也是寫的漢字:米領什麼什麼(美國他們翻譯米國)
日語里本身就有漢字,湊巧用到漢字而已
日本法律規定,日文中除了50個平假名和50個片假名,還有有1850個當用漢字,許多日語詞彙,與漢字完全一樣,例如東京、大阪,中國、英國等等,有的當用漢字,寫出來是漢字,但意思完全不同,例如美國他們寫米國,書信他們寫手紙、自行車他們寫自轉車, 汽車 他們寫自動車,火車他們寫 汽車 等等。在日本民間,使用更多的(超過2500個)漢字。
雖然用了漢字,但是也是日語。它發音是えいこく(eikoku)。咱們國家的入場牌也用了日本漢字:中華人民共和國。
日本也用漢字呀,別那麼狹隘。
日本漢字有的和中文意思一樣或相近,但讀音不一樣,有的意思和讀音都不一樣。
日語的英國就是這么寫的!
日本原來沒有文字,從中國學了漢字。到現在都離不開漢字。英國就是日本學去的,到現在不變。
他們用文字表示中國,也寫作「中國」。
『柒』 為什麼東京奧運會中,其他國家代表團的入場指示牌用的是日文,而只有中國用的是中文和英文
那是日文漢字。本來中國在日文的寫法就是中國,平假名用來注音。
還有類似英國,因為受到中國影響(清朝一直用英吉利王國來稱呼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算是歷史的一個誤會,當時以為英格蘭就是全英國,所以一直簡稱英國了),日本也用英國來稱呼聯合王國。但是那個只能說是日文漢字,雖然它跟中文寫法一樣,意思也一樣。
常識普及
世界上有個組織,叫表意文字小組,由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澳門、日本、韓國、朝鮮、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和美國的文字主管機構組成,負責整理及統合漢字使用國家,方便加入 Unicode 和 ISO/IEC 10646 字元集,建立國際標准化。
他的前身叫中日韓聯合研究小組。所以漢字不是只有大中華地區使用。
『捌』 為什麼2021年東京奧運會入場儀式上英國代表團的引導牌是中文...
在日語中用漢字至今還有一種正式、鄭重的感覺,因此在報紙文章內有時會看到很多已經有外來語的詞會用漢字表達。除了英國以外,美國會被寫作」米國「;類似的還有俄羅斯,簡稱」露「;法國,簡稱「仏」;義大利,簡稱」伊「;德國,簡稱」獨「等等。
事實上但是英國人認為「イギリス」源自「English」,他們說這個名字遺漏了蘇格蘭和北愛爾蘭,不宜用於國際正式場合,所以日本只能撿回「英國」這個詞,也就是這次開幕式見到的那樣。
日本曾經一直使用漢字,270-310年期間,有人從百濟前往日本,在當地傳播了漢字。按照日本古代史籍,直到1946年才進行改革出現了新字體,但是由於許多漢字名詞在表達時必不可少,日本仍然保留了很多中文的「繁體字」。
據統計,日文中借用的中國漢字有2136個,雖然它們的讀音已被日本人改變,但表達的意思中國人往往能看懂。
漢字的影響:
其實這主要是因為在古代的歷史上,像中、日、韓這三國都有使用漢字,所以在日文的一個表述中,這三個國家的國名都是在用漢字表示著,只不過有得是用繁體的漢字。
其中,像日文所用的漢字「國」,其實並不是用的繁體漢字「國」,而他們用的是在漢字的歷史上,已經被廣泛簡化運用的「國」字,所以,像中韓兩國的在牌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