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英國在工業革命之後的政治體制有什麼變化
作為君主立憲的代表,英國的政治體制在工業革命前後的變化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主要特徵就是加大內閣的行政管理和干預力度,君主的實權被逐步削弱。民主范圍進一步擴大。
『貳』 英國革命產生了怎樣的社會後果
工業革命的社會經濟後果
工業革命不僅是一場技術革命,而且也是一次深刻的社會變革。它對英國社會以至整個人類社會,都發生了巨大的影響。
工業革命使社會生產力有了驚人的發展。從1770年到1840年間,每個工人的日生產率平均提高20倍。原棉消耗量從1800年的5200萬磅,增加到1840年4.59億磅。生鐵產量1720年為2.5萬噸,1840年增至139.64萬噸。煤炭產量1700年為260萬噸,1836年增至3000萬噸。工業革命期間,英國建成了紡織、鋼鐵、煤炭、機器製造和交通運輸五大工業部門,到19世紀50年代取得了世界工業和世界貿易的壟斷地位。
工業革命引起了英國社會的全面變革。馬克思指出:「機器只是一種生產力。以應用機器為基礎的現代工廠才是生產上的社會關系」。到工業革命完成時,工廠制度在工業生產中確立了自己的統治地位。1841年,工廠工人占棉紡織業從業總人數的68.7%,占毛紡織業的50%,占絲織業的40%。而且,工廠工人的勞動生產率高過手工業工人的幾倍乃至幾十倍。
工廠制度的確立,完全改變了工人的地位。在工場手工業時期,工人大都同農村保持著一定的聯系。他們或者有簡單的工具,或者租一小塊土地,在勞動之餘耕種。機器大工業完全割斷了他們同農村的聯系,剝奪了他們最後一點獨立活動的自由。現在,他們除了出賣勞動力之外,再也沒有任何其他收入來源;他們除了做一輩子僱傭奴隸之外,再也沒有別的生活出路了。
機器大工業,促使工場手工業逐步崩潰,家庭手工業迅速衰落。經不起大工業競爭的手工業者,紛紛破產,僅織布手工業者就達80萬人。恩格斯指出:大工業「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廠代替了作坊,從而把中等階級中的勞動分子變成工人無產者,把從前的大商人變成了廠主;它排擠了小資產階級,並把居民間的一切差別化為工人和資本家之間的對立」。工業革命最重要的結果就是無產階級的形成,就是社會日益分裂成為兩個根本對立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
只有機器大工業才使農業和農村家庭手工業完全分離,徹底剝奪絕大多數農民,把居民從農業地區驅趕出去,人口在工業城市裡集中起來。工業革命前,英國農村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一大半,1811年從事農業的家庭下降為89.6萬戶,佔全國總戶數的34.7%,1831年再降為27.7%。與此同時,城市人口飛速增長,大城市不斷增加。例如,曼徹斯特1700年只有1萬居民, 1841年竟達35萬人;格拉斯哥的人口也從3萬增加到30萬。由於工業發展,城市人口增長,對糧食的需求增加,穀物價格不斷上漲,農業資本家加緊擴大自己的耕地面積,圈佔一切可以圈佔的土地,那怕是貧瘠的土地。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開展的「清掃領地」,把殘存的小佃農、茅舍農都趕出了領地。他們有的流入城市,加入產業後備軍的隊伍;有的留在農村,充當農業資本家的僱工。1851年英國農業工人的總數已達144萬人。機器大工業徹底破壞了溫情脈脈的封建宗法關系,使農村的階級關系簡化成大地主、大租佃農場主和農業工人三大階級。
工業革命也使資本主義的固有矛盾,即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佔有制之間的矛盾開始明顯暴露出來。1825年,英國發生了第一次生產過剩危機。在危機期間,生產急劇下降,物價暴跌,大批工廠倒閉,大量工人失業,很大一部分已製成的產品被毀滅掉。這次危機過後,大約每過十年左右,就發生一次周期性的危機,一次比一次更猛烈地沖擊資本主義社會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