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遷都紐約發生什麼

英國遷都紐約發生什麼

發布時間:2024-12-31 20:39:46

Ⅰ 巴黎和倫敦是哪裡的首都

巴黎是法國的首都,倫敦是英國的首都。

巴黎(Paris),是法蘭西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法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商業中心,世界五個國際大都市之一(其餘四個分別為紐約、倫敦、東京、香港),並被GaWC評為Alpha+級世界一線城市。

倫敦(London),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首都,世界金融中心,與紐約和香港並稱為「紐倫港」。[1]倫敦是英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中心,是全世界博物館、圖書館和體育館數量最多的城市。有19家世界500強總部和7座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學位於倫敦。

「遷都」:

政治、經濟、文化的會聚並不是永恆不變的。舊的首都可能由於某些原因(例如經濟)而逐漸喪失其重要性。朝代的交替也可能代表首都的遷移,例如中國古代的遷都。也有按照領土變更或擴大而遷移首都的例子,例如東西統一後的德國(波恩—柏林)。或是像巴西或澳大利亞等重新建造城市移轉首都的例子。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巴黎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倫敦

Ⅱ 美國的首都為什麼不是紐約呀

一、美國把華盛頓定為首都,是為了紀念領導人民趕走英國侵略者,建立一個自由、平等的資本主義國家,開創了先河的華盛頓,以華盛頓的名字來命名為美國的首都。

二、華盛頓是美國的象徵,也是美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首都的名字也是以美國開國總統華盛頓的名字命名的。紐約雖然很大,是美國的第一大城市,但主要是以經濟為中心,在歷史意義上,紐約的名聲要遠低於華盛頓,這是美國的歷史所決定的。

(2)英國遷都紐約發生什麼擴展閱讀: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所在地原是一片灌木叢生之地,只有一些村舍散落其間。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選定此地作為首都後,為了紀念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將該地命名為哥倫布。

新都尚未建成,華盛頓便於1799年去世。聯邦政府及國會為了紀念他,在1800年建成時把新都命名為華盛頓。一般人所說的「首都」,即指聯邦政府機構所佔有的地區;如說「哥倫比亞特區」,即指居民所佔有的地區。政府機構所佔有的地面,約占特區面積的1/2。

參考資料:華盛頓-網路

Ⅲ 什麼才是真正的「大國崛起」

我們現在討論大國崛起,本國人民到底會得到一些什麼呢?關於這一點,我要說在一定的社會制度下,在一定的體制中,一個國家的強大當然會使它的國民能夠得到很多好處,但是我們不能反過來說,一個國家的國民得到好處,必須或者只能在這個國家,在領土上處於大擴張時期。不過, 體量大的國家想要崛起,無一例外是走了擴張之路,要不武力擴張,要不經濟擴張。

真正的大國崛起是什麼?
文 | 秦暉
現代大國演變簡史
什麼是現代意義的大國?古奧斯曼、古羅馬、古中國?都不是。英國是嗎?是。但英國本來是個資源少,人口不多的弱國,稍微知道歐洲歷史的都知道,英國可曾是人人可欺的。
大航海時代的來臨改變了既往的規則。
過去,不僅僅是古中國,其他地方也是以「陸地文明」為主的,本土的資源和人口是一個國家強盛的關鍵。在東方,古中國一直是當之無愧的老大。在歐亞大陸交界處,卻先後有古希臘、古羅馬、古阿拉伯帝國。尤其是當年伊斯蘭文明的阿拉伯帝國,不但地盤大,而且興盛時間長。向東,曾和大唐帝國有過短暫的交鋒,但無論是大唐向西,還是阿拉伯向東,都興趣不大。因為中亞地區氣候、資源、地理等,都不是很吸引人的。
因為地理的因素,阿拉伯帝國和古中國接觸有限,直接的帝國沖突更少,但是和西方則是打了若干次。不過,後來它們也和古中國的大明和大清一樣,玩起了閉關鎖國——當伊斯蘭文明的奧斯曼帝國攻克君士坦丁堡後,伊斯蘭文明達到了一個極其強盛的高峰,卻也徹底封閉了東西方貿易渠道。
歐洲諸國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被逼下海的,要不,沒啥背景的哥倫布為何可以一而再地忽悠到西歐各國的王室貴族出錢出力。
當美洲新大陸發現以後,世界的規則改變了,自此,本土的資源和人口不再是國家強盛的關鍵,新大陸的資源如同游戲的外掛,而獲取外掛的金手指是海軍和商船:這就造就了葡萄牙、西班牙、荷蘭、法國、英國這些本土面積很少的世界強國。而中國、西亞的伊斯蘭文明的國家都落後了,世界的強弱之勢,從此改變。
因為海洋太大了,要想跨越它,不是單憑人力就能行的,所以海洋文明有一個極大的特點:那就是它的思維是外向的、合作的。這就造成了科技及金融的快速發展——這種發展模式沒啥秘密,唯在思維,東方的日本快速崛起,就在於與海洋文明思維的接軌。
於是,在激烈的競爭中,這些歐洲國家的資金、科技、社會發展逐漸超過了東方的中國和中亞的伊斯蘭文明。而原本就落後的美洲文明和非洲文明,則悲慘的被滅絕了——美洲大陸成為歐洲人的後花園,現在的南美洲,基本都以葡語為主,而北美,則基本是英法後裔,尤其是以英國後裔以為主的美國,更是後來者居上,成為海洋文明發展的最大受益者——在英法爭霸的過程中,美國作為法國全球戰略中打擊英國的一個棋子,最終卻取代了英法,成為世界霸主,這恐怕是法國當年沒有想到的。
與美國同時崛起的還有俄國,同樣被西方遠遠甩下的俄國有一個偉大的首領——彼得大帝,他沒有像古中國和伊斯蘭文明的君主一樣固步自封,而是去西方學習了海洋文明和科學技術——在出海通道問題上,日思夜想,經常要大打出手的最突出選手,就是我們的北方鄰居俄羅斯。為了獲得通向大洋的道路,為了獲得不凍港,為了成為一個海洋國家,它遷都、侵略、吞並、欺詐、合作,用盡了手段。你去看看聖彼得堡的歷史、塞瓦斯托波爾的歷史、塔林的歷史、大連的歷史,血淚斑斑,都和它有關。
當1840年大清的國門被敲開的時候,面對的是已經發展到蒸氣機時代的大英帝國。陸地文明時代的全球第一強國,到了海洋文明時代面對全球第一強國不堪一擊——雖然大清帝國的GDP曾一度佔到世界的一半。
當地球瓜分完畢的時候,英國、法國這些傳統海上強國的發展就慢了下來,而隨著科學技術的普及,統一後的德國咄咄逼人。世界又開始了變化。
當地理大發現的外掛失效之後,海軍和商船隊的金鑰匙也就不那麼耀眼了,科技成為最強競爭力。誰在科學技術上面攀登的高一點,拿下技術的高端,誰就有一點優勢,此時,農業時代的資源、人口、國土,重新變的重要了——前提是觀念的更新,擁有海洋文明世界觀。
德國的發展需要更多的資源,而英法這些地球資源壟斷者壓制德國,最終戰爭爆發了。而最大的得益者是美國和俄國——典型的「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盡管英國和法國打贏了一戰,但是代價巨大。美國和俄國這兩個國土廣闊、科技領先的國家,開始呈現出潛力。
一戰讓美國和大英帝國平起平坐,二戰則徹底將大英帝國打成了二流國家。當歐洲被打爛的時候,獨享資源和市場的殖民地也就自然失去了。在自由貿易的幌子之下,英國、法國、荷蘭這些曾領風騷一時的海洋強國失去了領土資源人口,往日的榮光一去不返。
美國趁機獲得了歐洲的人才科技。而真正使美國遠遠超越其他國家的是冷戰。
技術除了要資金,還要需求,當美蘇爭霸之時,美國憑借著對全球貿易的控制權和貨幣權獲取財富,危機刺激需求,最終發展出遠遠超越其他國家的高端技術。蘇聯也同樣發展了僅次於美國的高端技術,只是代價太大,經濟失調,最終解體。
冷戰的另外兩個受害者是英國和法國:借冷戰之名,美國徹底清除了英法在全球的勢力,獨霸除了蘇東和中國之外的整個地球。——此時的德國已經被鉗制住,倒是投靠在美國羽翼下的日本重新迅速發展,成為世界科技強國之一,上世紀九十年代甚至狂言要買下美國,結果被美國爹搞了一下,至今沒醒過神來——要知道,日本至今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它的一舉一動都受到美國嚴格的監控。
除了美國,冷戰的另一大受益國是中國,如同英法爭霸的收益國美國一樣。中國在亂世中保留了國土、人口、資源,差的只是科技——我們早已經意識到這一點,從1949年開始,就沒放鬆過對科學技術的攀岩,只要爬快一點,從百年恥辱到超級大國也許用不了多少時間。
一句話,說成為全球真正強國為時尚早,但是中國已經在成為強國的道路上了。

真正的大國崛起是什麼?
大家都知道,古往今來有很多的大國,自古以來就有很多帝國,動不動就是橫跨歐亞非的,金戈鐵馬,歷史上很多這樣的故事。但是電視劇《大國崛起》並沒有選擇這些歷史上的大國。我的理解,是這個電視劇它是想把大國崛起置於一個近現代化的視野中來考察,因此古代的這些軍事大國它並沒有放入這個視野中。
也就是說,在近現代視野中,有些大國究竟算不算大國,是值得研究的。比如說就在近代化的開端時期,就在歐亞非這三大洲,當時就崛起過一個很大的大國,奧斯曼帝國。我們知道,伊斯蘭文明的奧斯曼帝國的崛起過程,幾乎和西方的地理大發現、大航海時代是同時的,而且1453年土耳其人攻佔拜占廷,在傳統的歐洲史學中一直被認為是中世紀結束、近代開始的兩大標志。
大家知道,現在的歷史書,把中世紀和近代理解為社會形態的變化,由封建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所以我們把它的分界線定在英國革命。但是按照歐洲的傳統觀念,他們當時沒有這個社會形態演變的概念,在歐洲傳統史學中,所謂中世紀指的就是拜占廷被土耳其人攻陷以前。拜占廷的陷落和新大陸的發現,是近代的開始,是中世紀的結束。也就是說,這個事件是非常重大的,而且自從1453年拜占廷陷落,一直到十七世紀奧斯曼帝國擴張最厲害的時候,一直打到維也納城下,可以說佔領了整個西亞、北非和東南歐的很大一片地方,形成一個橫跨歐亞非的大帝國。可以說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等國家的海上霸權,和奧斯曼的陸上霸權,是同時存在的兩個東西。
但是在《大國崛起》這部系列片中談到了西、葡、荷,而沒有談土耳其。按照我的理解,這是因為編者認為奧斯曼帝國的擴張,在本質上和前近代的這些軍事帝國的擴張沒有什麼兩樣,也就是說它基本上是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蒙古帝國的那樣一種傳統軍事帝國的類型,而沒有西、葡、荷這些國家,他們崛起的那種所謂的近代意義。
為什麼說奧斯曼帝國是一個傳統的大國,而後來崛起的西、葡、荷這些國家是近代的大國呢?我認為主要就是兩個不同。一個在於立國之「制」對世界、後世的影響,說得簡單一點,就是對現代性社會制度,包括經濟制度的建立所體現的意義。但是更重要的,我們知道評價一個制度的好壞,關鍵還是老百姓從中所得到的,首先在於這種大國崛起中國與民的關系,當然首先是指和本國人民的關系。很多人說在西方列強崛起的過程中,被征服者、被侵略者受到了很大的痛苦,這一點我們中國人當然是深有體會。但是在傳統軍事帝國的誇張中,這種情況也非常嚴重,甚至可以說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一點並不是近代和傳統的區別。近代殖民擴張有很多橫行霸道的事實,古代的軍事帝國擴張,這種事實一點也不少,包括我們經常提到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強權政治自古以來就有,不是近代才有的。
但是近代的區別在於什麼地方呢?第一就是我剛才說的制度背景,第二就是這個制度給人民帶來的關系,首先是指給本國人民帶來的關系——殖民征服對被征服地區的痛苦,是另外一個問題。
我們現在討論大國崛起,本國人民到底會得到一些什麼呢?關於這一點,我要說在一定的社會制度下,在一定的體制中,一個國家的強大當然會使它的國民能夠得到很多好處,但是我們不能反過來說,一個國家的國民得到好處,必須或者只能在這個國家,在領土上處於大擴張時期。歷史上我們看到很多例子,那就是這一種以國民為本位的制度安排下,國家擴張國民能夠得到好處,國家停止擴張國民仍然能夠得到好處。因此,在這種意義上,所謂大國的興衰,就絕不僅僅是版圖的大小、武力的強弱,最本質的是老百姓的權利、福利、利益能夠得到多大的增進。
在這個問題上,我覺得《大國崛起》這部片子中列的大國就挺有意思。比如說很多議論者提出《大國崛起》中講的這些國家,有一些無論從武力講,還是從國家的版圖講,你很難說它是大國,比如荷蘭。荷蘭的本土一直是小國。有人說西班牙和葡萄牙本土也很小,但是它有很龐大的殖民地,可是即使在這個意義上,荷蘭也很難算得上一個大國,荷蘭雖然進行過海外擴張,但是老實說規模很有限。
荷蘭歷史上真正有意義的殖民地,就是荷屬中印度,也就是今天所說的印尼,當然歷史上它也佔領過一些地方,但是能夠穩定佔領的,只有一些很小的地方,而且沒有一些太大意義的,比如說荷屬安的列斯、荷屬蓋亞那等幾個無足輕重的小不點。雖然我們說荷蘭有海上霸權,但是主要是指商業霸權,就打仗而言荷蘭人其實很不行。
關於這一點中國人深有體會,因為當年就是我們中國人,而且不是清軍,而是被清軍趕到海里的鄭成功趕走了荷蘭人。鄭成功就是一支海上商團,以海上商業勢力為基礎的這么一支武力。鄭成功的軍隊當時算不算強大呢?我們知道其實並不算強,他在大陸上站不住腳,老實說他能夠在大陸站得住腳,就不會去打台灣,他當時之所以進軍台灣,就是因為在大陸上跟清朝的作戰受到重大的挫敗,基地只剩下金門、廈門,而且這兩個地方已經是岌岌可危。但是這么一支軍隊,在大陸上屢戰屢敗的軍隊,就在海上把荷蘭打敗了。
荷蘭在東亞敗給鄭成功,在其他地方也是一樣。
今天的紐約,最早的名字是叫新阿姆斯特丹,也是因為荷蘭打敗了,很快變成了紐約。荷蘭如果說是大國,這不是在軍事意義上說的,更不是在領土人口意義上。甚至荷蘭人都沒有很強的祖國意識,荷蘭移民跑到一個地方,往往就沒有多少的祖國觀念。一個很典型的例子,跑到非洲去的這些荷蘭人,他們跑到非洲去之後不久,就自稱自己是「非洲人」,語言是「非洲語」,但是我們知道他們實際上是荷蘭裔南非人,別人把他們叫做「布爾人」。中國養羊業有「布爾山羊」,是很有名的品種,就是這些「布爾人」培養出來的。這些人從來不說自己是荷蘭人,到了南非後不久就脫離母國獨立建國了,而且很團結,給英國干過很多次仗,最後英國花了大力氣才打敗他們。但是說起來也很奇怪,雖然他們被打敗了,而且布爾國家也從此滅亡了,但是布爾人在英屬的南非,仍然可以說是當家作主,英裔南非人反而一直是勢力比較小。
這里我要插一句話,我們現在的一些歷史書把「英布戰爭」解釋為英國和荷蘭爭奪南非的帝國主義戰爭,我覺得這個提法有一點莫名其妙,可以說是英國爭奪南非,但是荷蘭並沒有來爭奪南非,是有一幫荷蘭人,但這些荷蘭人根本不承認是荷蘭國籍的。
所以,無論從本土還是從勢力范圍而言,荷蘭都稱不上是大國。我們憑什麼說荷蘭是大國呢?但是毫無疑問,荷蘭當時無疑是具有世界影響的偉大國家,而且直到現在,應該說還是這樣。不僅荷蘭人創造的一些制度,比如說股份公司、聯省共和等制度對後世有巨大影響,其商業勢力無遠弗屆。而且它的文化影響力也曾經在世界上得到廣泛的傳播,以至於日本蘭學曾長期成為西學和一切近代知識的代稱。
而且還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中國人對蠻夷的翻譯,往往是被認為用比較貶義的詞,但是到了近代就有了一些好詞出現,像英國、美國、德國等等都是一些比較褒義的譯法,有些人說其實在明代就有比較褒義的提法,就是指荷蘭。我要說荷蘭這個譯法,在當時的中國並不流行,你只要看看明史,明史中並沒有把今天的荷蘭稱為荷蘭,而是叫做什麼紅毛國,真正稱荷蘭的就是當時的日本人,還有後來的清朝人,清政府曾經跟荷蘭聯手打鄭成功。荷蘭人當時是鄭成功的敵人,但是是清朝的盟友,因此清朝從日本人那裡把荷蘭,這個聽起來很美的一個名字,荷花、蘭花,引進了漢語中,但是明朝人都沒有這么說的,明史中也沒有荷蘭這個名字。
我在這里主要是講荷蘭在當時世界的影響,以至於在日本就把荷蘭當做西方的代名詞。現在按照大國崛起的說法,荷蘭的霸權早就結束了。但是荷蘭的霸權雖然早就已經結束,今天的荷蘭仍然是一個富裕、文明的國家,仍然讓世人稱羨,而荷蘭人的國家與民族自豪感一點也不亞於當年。
還有一些國家很有趣,比如說瑞典。
瑞典很有意思,瑞典在十七、十八世紀之交,軍事、政治勢力曾經非常強大,當時在歐洲可能僅次於英國,和俄羅斯不相上下,曾經幾次將俄羅斯打敗。它在這一段時間,曾經打敗過歐洲的很多強國,包括俄國、波蘭、丹麥和德國的很多大諸侯,大家知道當時德國並沒有統一,當時德國有一些諸侯是比較強大的,比如說奧地利、普魯斯等等。
那時候波羅的海被稱為瑞典湖,因為整個波羅的海是被瑞典征服的。瑞典軍隊曾經直逼莫斯科,變波蘭為它的附庸,干預奧地利的王位繼承,曾經橫掃歐亞,和彼得大帝決戰於烏克蘭的波爾塔瓦,但最後瑞典在這里被打敗了,國王沒有逃回瑞典,最後是逃到土耳其了,這個地方離土耳其很近,他們的軍隊因為擴張離瑞典本土已經非常遠了。
波爾塔瓦戰役終結了瑞典的軍事霸權,但是在波爾塔瓦之前,瑞典的軍事政治勢力很大,可以說是一個大國,而且是一個強國。但是當時瑞典在世界人民中根本沒有什麼地位,可是1708年波爾塔瓦戰敗,國王逃奔土耳其,戰後簽訂的和約使瑞典喪師失地,霸權徹底崩潰,而且從此再沒有恢復。瑞典在世界文明的地位,這之後才真正的崛起,戰敗之後的瑞典廢除了專制制度,開始了瑞典歷史上著名的「自由時代」,建立了其政治穩定與社會和諧均居歐洲前列的現代社會制度。
在這個制度的依託下,瑞典沒有任何殖民地,也談不上有什麼勢力范圍。現在有人說所有的西方強國都是靠掠奪殖民地起家的,這里我要說對殖民地的掠奪的確在資本原始積累中佔有一定的地位,這是不可否認的。但是應該說這不是一個最主要的因素,因為很多近代工業化國家並沒有殖民地,包括德國在內,瑞典當然也是。瑞典沒有任何殖民地,也沒有什麼勢力范圍,但是瑞典的工業化後來居上,他的人均產值和收入現在甚至超過英美,是世界最高之列。瑞典的文化我就不用說了,諾貝爾獎就是由瑞典來評的,在世界的各個學科諾貝爾獎幾乎都是最高獎,除了數學。
今天的瑞典人有沒有人懷念波爾塔瓦戰敗之前的偉大國王的光榮呢?當然也有,但很少。今天瑞典人的光榮和自豪,豈是當年的臣民可以比較的。所以我說只要一個國家的國民能夠真正的站起來,國家強大他們是站立的,即使在國家所謂衰落時期,瑞典和荷蘭可以說作為霸權而言,他們後來都衰落了,但是他們的國民仍然是有尊嚴的。
當然,經過海洋文明洗禮後的現代社會制度,國家強大會帶來國民的尊嚴,這是沒有問題的。但過去的專制制度不是這樣的,國強反而民更辱,這種事情,自己去看歷史就行了,在這里就不展開說了。我想,這就是「海洋文明」與「陸地文明」的最大區別,也是最大進步吧。

Ⅳ 世界上有哪些國家遷過首都

首都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了,比如我們用「北京」指代中國,用「倫敦」、「巴黎」指代英國和法國等,所以,首都擔負著「國家形象」的重任,說它是一國象徵也不過分。有了這樣的身份按說應該穩定才對,事實上,大多數國家的首都是很穩定的,遷都只是出於無奈。然而,從18世紀末到今天的200多年裡,全世界相繼有1/3的國家遷了都,這些現象的背後隱藏著近現代首都在發展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本文作者掌握著豐富翔實的資料,把近現代涌現出的遷都現象作了巡禮式的介紹,既有正史又有軼事,閱讀中我們會有窺探一國家務事的感覺。本來嘛,給首都搬家就是一件棘手的家務事。

從18世紀末到今天的200多年裡,世界歷史發生了諸多變化,世界經濟在飛速變革,人群與人群、國家與國家的關系也隨著戰爭的消長而變幻莫測。在這個動盪的背景之下,我們對任何事都不能抱有足夠的信心認為它永固不變,比如說一個國家的首都。如果把國家視為一個生命體,首都就相當於神經中樞,在任何時候,首都都是國家最重要的地點,她的興衰反映了國家的命運,內外戰爭中首都被攻佔,往往代表著政權的更替,甚至國家的滅亡。所以,首都應該是穩定的,正如大多數首都所表現的那樣,一旦確定,就生根發芽,直到成為一國的象徵。

但是首都搬遷的事古今中外都有發生,在個別國家的某個時期,遷都之舉還頻繁進行。比如日本,在公元6世紀末到8世紀末的200年間曾七遷其都,平均28年搬一次家。歷史上一些大帝國在開疆拓土、攻城略地的過程中,也會隨著形勢的發展而遷都——既為了鞏固已得到的戰爭成果,也為了建立突襲性的前進基地。這些,我們暫且不談。單說近現代世界各國已經或正在發生的遷都,就已經讓我們眼花繚亂了。

本文所說的「近現代」,把時間的上限基本定在18世紀末,時間的下限,則至當前。

在這期間,全世界發生過遷都的國家共有61個,將近現有國家總數(194個)的三分之一。這還僅僅就國家的「個數」而論,假若按這些國家的面積和人口——分別佔五大洲面積總和的71%與人口總和的74%,比值就高得多了。可見遷都影響非常廣闊,是牽動全世界政治和社會生活的大動作。

把首都遷向國土的中央
近現代遷都的國家,雖然在遷都的動機與設想上各有不同,但有一點幾乎是一致的,那就是「內遷」。

中國有「擇天下之中而王」的說法,這個「中」指的是交通的中心。在古代,國家的交通中心往往位於國土內部四通八達的一個地方,顯然,首都定在這里有利於上情下達,也有利於把各地資源匯集過來。所以,自古以來,世界上多數國家都會把首都放在國境的內部,然而,由於歷史的原因,也有不少國家的首都位於海岸線或國境線上,但是,一旦政治情況發生變化了,它們就會把首都向國境內部遷移。

但並不是說從來沒發生過首都外遷的事情。比如俄羅斯18世紀初把首都從莫斯科外遷到聖彼得堡,日本19世紀中把首都從京都外遷到江戶(即今東京),然而這類首都外遷的事後來再沒有發生過。

近現代各國首都的內遷,是指從沿海遷向內陸,或從邊境移向內地。

奈及利亞的首都內遷阿布賈,主要是為了加強中央政府與國內各地區的聯系,均衡內地與沿海的經濟發展,減輕原首都拉各斯人口過度密集的壓力;坦尚尼亞的新首都多多馬,位於國境中部,與全國各行政區的距離幾乎相等,交通便捷,既有利於中央政府的政治運作,又便於促進和推動地區間經濟的均衡發展。

所以說,首都內遷,是為了找到一個更利於全國各地經濟發展的地理位置——要麼彌補原首都位置過於偏遠的不足,要麼分散原首都的人口和環境壓力,從全國的范圍內找一個新的重心,用來平衡各地的經濟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講,首都就像銀河系的軸心,它遷到哪裡,全國各地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重心就會偏向哪裡,它的位置,決定了國家各方面的布局。

因此,遷都對於國家來說是一件綱舉目張的事,目的就是以後不再遷都了。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每個國家在遷都之前都要做大量調研工作,尋找最適合建都的地點。在這個過程中,多數國家會普遍徵求社會各個階層的意見,有的國家,甚至出現過要求舉行全民公決的呼聲。

首都內遷的地點,大多是(或靠近)該國的地理中心,非洲的奈及利亞、象牙海岸與坦尚尼亞的新首都就有這個特點。

而且,新首都的海拔大多比較高,從而具備了一系列天然優點:氣候溫和,溫差小,降水適中等。如坦尚尼亞的新首都多多馬位於國境中部的高原東側,海拔1136米,屬熱帶草原氣候,年平均氣溫22℃,年降水量600毫米。巴西的新首都巴西利亞,位於巴西高原中部,海拔1000米,氣候乾燥、溫和,年平均氣溫27℃,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再如馬拉維的新首都利隆圭,位於中央高原上,海拔1134米,受附近的馬拉維湖的調節,幾乎是四季如春。

巴基斯坦從1947年8月15日起成為英聯邦的一個自治領,這個新國家獨立之初就面臨定都的重大抉擇。當時印巴剛剛實現分治,巴基斯坦衡量自己各省的條件,多數都不利於奠都其間,比如西北邊境省偏處邊遠山區,交通不便,經濟、文化相對落後;俾路支省自然條件差,經濟、文化水平低;旁遮普省雖然富裕,地理地位居中,但教派矛盾突出,它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拉合爾,與印度過於接近;東巴基斯坦省與國家的主體部分隔離,聯系極其不便,等於孤懸一方。總括看來,這些省份都不具備建都的應有條件。惟獨信德省的卡拉奇,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便利,國際往來便捷,又是全國第一大城市,有自然形成的號召力。加之信德省政府明確表示,願意聯邦把首都設在本省,並且很快正式提出建都卡拉奇的建議。事實上,當時也只有信德省有能力、有條件承擔建都的任務。

建都卡拉奇的重大決策,就這樣確定下來。1948年7月23日,巴基斯坦政府頒布了有關法令,正式宣布卡拉奇為憲法首都。從定都開始到1959年9月,共有6任總督或總統和7任總理在卡拉奇供職。在這里展開了一系列政治活動:推動了各級行政機構的建立,鞏固了國防,安置了數百萬難民,為經濟文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但巴基斯坦在卡拉奇設都,也存在許多難題:首先是人口壓力大,基礎設施建設滿足不了人口日益增長的需要。1941年,卡拉奇人口僅40萬左右,獨立後人口猛增,1950年就已超過百萬。隨著人口壓力越來越大,住房、就業、衛生、交通乃至食品等問題愈益嚴重;其次,大量生活必需的水和食品需從外地調入,既難於滿足人口需要,又增加了交通運輸的壓力;第三,中央政府的設置,加重了卡拉奇的負擔,無形中限制了它作為進出口中心和國際海運樞紐等優勢的發揮;第四,卡拉奇商業氣息濃烈,整日人聲鼎沸,市況嘈雜,不利於政府日常工作的進行;第五,氣候炎熱、疾病多發,政府工作人員每年必須到氣候宜人的地方休假,大大加重了政府的財政開支;第六,外省人與當地人齟齬不斷、中央政府和信德省政府之間也矛盾重重,在卡拉奇的歸屬問題上,中央政府和信德省政府之間的爭執尤其尖銳。制憲會議決定將卡拉奇從信德省劃出,組建為直屬中央的單獨的行政區域,信德省穆斯林聯盟理事會反對;經過反復協商,信德省當局作出讓步,將省的首府遷至海得拉巴。但在房屋交接、難民安置、信德省議會補缺選舉等問題上分歧猶在;第七,卡拉奇瀕臨阿拉伯海,作為首都,易於遭到攻擊,安全性差。

所有這些不利因素,都使得巴政府必須就首都所在,作出新的統籌安排。

1959年初,巴總統下令組織了有氣象、鐵路、水利、電力、農業等方面的官員和專家參加的委員會,對首都問題進行詳細的考察和論證,同年7月15日,正式發表了委員會起草的報告,明確認為不惟卡拉奇不宜作為首都,全國也沒有其他哪一座現成的城市可改建為首都。只有另起爐灶,平地起家,從頭建立一個嶄新的首都,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建都問題。國家批准了這個報告,並且立即開展新首都的選址工作。最後選在旁遮普省最北端、拉瓦爾品第附近的波特瓦爾地區營建新都。

這個地區位於波特瓦爾高原西北部,地勢起伏有致,在海拔503-610米之間,北有海拔1500米的馬爾格拉山為屏障,西部有淺丘偎依,東南部是林木繁茂的開闊地,小溪和河流縱橫交錯,為城市生活和農業提供了充足水源;基本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一年有干、雨兩季,平均年降水1143毫米,附近山上還會有雪,氣溫遠較卡拉奇適宜;自然資源豐富,有建築用的大理石礦,土地肥沃,糧食和蔬菜供應充足;公路和航運設施齊備,土地徵用費用低廉。

1959年9月,制訂新都建設規劃的聯邦首都委員會成立,包括了地形、地質、氣候、供水、通訊、電力、衛生、人口等16個部門,各對有關項目進行具體的分析,僅「地區歷史報告書」就長達300多頁,從石器時代一直寫到巴基斯坦獨立,足見工作進行的細致和深入。

1960年5月24日通過了遷都總體規劃,其中特別指出:「首都不應當是工業或商業中心,只應當是首都」,應該把新首都建成「一座花園和花的城市,使全城看起來像一塊美麗的地毯」。6月22日,總統下令成立首都發展局,具體負責新都的建設。經過廣泛徵求意見,新都取名為「伊斯蘭堡」。

國家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保護其國民不受外國的侵犯,因此,古代統治者除在首都集中大量的軍隊外,往往會選擇有利於防守、不利於進攻的地理區位作為首都。但在現當代國際環境下,國家已經不那樣擔心外敵的軍事侵入,所以凡是首都內遷,考慮較多的是政治、經濟乃至人口層面的問題,力求通過這種大動作,收到施政更加靈活、經濟均衡發展、人口分布趨於均勻等多重效果。但在某些國家,首都的內遷,似乎仍然包含軍事上的某種籌劃乃至國家安全的考慮。盡管目前有人認為,在現當代日益先進的軍事技術條件下,戰爭的真正致命打擊,往往是「垂直地」突然而降,並非是「水平地」緩緩推進,所以地上的平面「縱深」不拘大到多少公里,都沒有什麼實際保障意義,但有關「內地安全」的傳統構思,對某些國家首都的內遷,彷彿仍起一定的作用——至少在心理上蘊含著某種「安定」和「緩解」的潛在功能。

給首都搬家是個系統工程
遷都是件大事,有「牽一發動千鈞」的效果。不僅遷都國家的政治經濟格局將隨著新都的誕生而發生改變,其他國家也將依照新都的情況而改變與這個國家的聯絡方式,比如駐該國的使館要遷到新都啦,隨著該國政治經濟和人口分布的改變,對該國的經濟政策也要變化啦等等。因此,遷都實際上牽扯到許多人的現實利益,是個系統工程,由於眾口難調,實施起來就格外困難。

坦尚尼亞關於遷都多多馬的打算,早在上世紀60年代,也就是坦尚尼亞獨立建國之初,就已經有所醞釀了,只因費用過高,當時國力薄弱,無法承擔,所以只能紙上談兵,擱置了十多年,才得以正式提上日程。1973年9月,坦噶尼喀非洲民族聯盟(現執政黨坦尚尼亞革命黨的前身)在全國代表大會上作出了把首都從達累斯薩拉姆內遷多多馬的決議,並且計劃10年內搬遷完成,當時估計需花費2.28億英鎊。為了保證遷都工作的順利完成,中央政府還特別增設了主管遷都工作的首都發展部。

多多馬原是多多馬行政區的首府,坦尚尼亞遷都於此,主要出於戰略和發展國民經濟的考慮。它位於坦尚尼亞的中部,幾乎是全國的地理中心。但是它的自然條件並不十分理想,乾旱缺水,而且有的地方土地疏鬆易陷。「多多馬」一名,來自當地的主要居民戈戈(Gogo)族語言,意思就是「下陷」。但多多馬的農牧業發展良好,尤其交通發達,是東西向鐵路和南北公路交通的樞紐。把首都設在這里,既有利於國防,也便於中央政府的領導和施政,還有利於促進本地區和其他地區國民經濟的發展。然而30多年過去了,雖然多多馬的人口在2005年時已達到了40萬,但遷都的進程卻大大落後於計劃,新都的營建,遠沒有全部完成。

到上世紀80年代末,已搬遷到多多馬的黨政機關不足計劃搬遷單位的20%,已搬遷的政府工作人員佔全體計劃搬遷人員的百分比更低,僅10%。這之後的20多年間,遷都的速度也並沒有加快,不免給人舉步維艱的感覺。雖然總統府已經矗立在新都了,總統本人卻仍在達累斯薩拉姆處理國務。即使到2006年,坦尚尼亞中央政府基本上仍在達累斯薩拉姆運轉,各國使館全沒搬家,中國的大使也仍然原地駐節。以至於不明就裡的人,仍舊認為達累斯薩拉姆是坦尚尼亞的首都,甚至一般出版物(包括地圖集)也照舊把達累斯薩拉姆當作坦尚尼亞的首都來介紹。更何況多多馬固然在「日益成長」,但達累斯薩拉姆「成長」得更快:2005年時人口已經達到400萬。

遷都遲速與否,也能反映國家政治生活的根本特點。比如韓國和緬甸,兩國近期都發生了遷都事件,但他們一個是吵吵嚷嚷,久拖未決;一個是不動聲色,閃電搬遷。韓國的政治生活,半個多世紀以來,以美國式的民主制度為樣本,其根本特點就是互相「扯皮」,優點是「多數說了算」,誰也別獨斷專行,缺點是拖拖拉拉。緬甸自1988年以來由軍人掌權,政治生活具有「軍人說了算」的特點,一切無須跟誰商量,辦起事來當然「干凈利落」了。

早在20世紀70年代,韓國執政當局就幾次萌生過遷都的念頭,後來隨著「冷戰」的結束而沉寂了下來。不料2002年,總統候選人盧武鉉在競選中舊話重提,保證一旦當選,將把行政首都遷到南方。彼時人們對這種表態並不認真對待,以為不過是吸引韓國中南部地區選民投票的「競選語言」。沒想到他上台後果然把推進「行政首都遷移」作為新政府的工作核心。在他的大力運作下,2003年12月29日,韓國國會以壓倒多數通過了《建設新行政首都特別法案》,2004年1月1日正式生效。

新都地址的確定鄭重其事。先由專門成立的韓國新行政首都推進委員會在國內進行排查,2004年6月15日將初步圈選的4個新行政首都候選地公布於眾;再經80名專家組成的評估委員會全面評估,舉行了5次全國巡迴聽證會,最後才以得分最高(88.96分)的忠清南道的燕岐—公州為將來的新都所在地。

韓國新任總統在遷都大業上雄心勃勃,他的政府也及時、積極地開展各項工作。新址初步確定後,政府隨即提出一系列設想和規劃:准備2007年底開工建設,2012年起從首爾(當時稱「漢城」)分批遷移總統府和中央各行政機關;2030年新都建設全部完工;計劃建設用地83平方公里,其中綠地佔新都總面積的48%;容納人口50萬等等。前後所需時間是24年,所需經費接近400億美元,其中政府負擔1/4,其餘3/4由民間籌集。這些數字表明韓國遷都規劃的恢宏與遠大。

但這事一啟動就遭到了韓國各方的質疑和強烈抵制。部分在野黨議員認為,遷都是新任總統撈取選票的「政治秀」和謀求長期執政的策略。韓國最大的在野黨成立了專門的委員會來阻止遷都,數十名國會議員為反對遷都而徵求簽名。首爾的反應尤為強烈。首爾市和京畿道等方面聲稱誓死反對, 還採取一連串的行動:不斷掀起示威浪潮,市議會通過一項反對遷都的決議,打算提請憲法法院裁定國會通過的《建設新行政首都特別法案》是否違憲,同時發起大規模簽名運動,要求政府就遷都問題舉行全民公決等。已有調查表明,韓國將近68%的人認為遷都關繫到國家的長遠大計,贊成通過公投以決定取捨。

公民投票迄今為止還沒有舉行,但反對「遷都」的政治團體和部分國會反對黨議員卻採取了行動,於2004年7月12日向憲法法院提起訴訟,這年10月21日開庭,由首席法官宣讀判決書,9名法官中有8名法官認為,遷都是關系國家命運和發展的大事,國會2003年12月通過的《建設新行政首都特別法案》,沒有經過全民投票公決,因而違犯了憲法。宣判公布後,韓國陷入一片混亂。不少執政黨國會議員認為,憲法法院的判決不是依據法律,而是出於政治判斷,難以成立;總統府對此判決感到「震驚」,並立即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對策。而韓國最大的在野黨則對此判決拍手稱快,認為是法制的勝利;站在反「遷都」第一線的首爾市市議會對判決尤其贊不絕口。

判決後,圍繞「遷都」是否違憲的爭論將在法律層面畫上句號,如何應對成為現政府執政能力的嚴峻考驗。從已經發生的事態看,韓國政府似乎不為所動,政府發言人發表聲明說,「將在聽取國民意見的同時,通過法律專家對憲法法院的判決進行重審,然後再拿出對策」,申明「不論憲法法院作出何種判決,政府的政策不會改變」。有關專家也認為,憲法法院雖然作出了判決,但不等於「遷都」就徹底失敗。扭轉這一局面有兩條出路:一是政府延請法律專家對憲法法院的判決進行重審,如果證據充分,可駁倒憲法法院的結論;二是就遷都問題進行全民公決,如果獲勝,「遷都」可名正言順地大力推行。

韓國的遷都雖然一波三折,但是政府好像並沒有放棄,而是放慢腳步,尋覓適當的對策,以便遷都計劃得以實施和貫徹。

關於緬甸的遷都,社會上雖然早有傳聞,但誰也說不準確。所以緬甸政府突然於2005年11月7日正式向外界宣布遷都,使很多人感到「意外」,不僅普通老百姓,即便政府很多公務員甚至政府高官,都不清楚事情的背景。隨後,緬甸外交部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緬政府將行政首都內遷,各國駐緬使團也不知就裡。其實,緬甸政府醞釀遷移行政首都由來已久。據媒體報道,3年前已著手准備,現在不過是付諸實行而已。

緬甸的新首都已由緬甸政府先期確定了,它就是國境中部的彬馬那(現稱「內比都」)。彬馬那位於原首都仰光以北390公里的一個小盆地中,行政上屬曼德勒省。此前這里是個鮮為外界所知的小城。錫當河從市東流過,周圍有叢林滿布的山丘環繞,向南是比較寬敞的平川地。這里是緬甸少有的鐵路樞紐之一。

緬甸政府公布遷都命令後,國防部、外交部、內政部等10個中央政府部門立即行動起來。據媒體報道,一夜之間,近千輛軍車駛入首都仰光,每個准備搬遷的部門前,均有數十輛軍車排成一字長龍待命。工作人員不斷將辦公傢具、設備、文件搬上車,人們都默不作聲地忙碌著。遷都令要求分三階段完成搬遷,除個別中央單位(如畜牧水產部),其他所有政府部門,必須於2005年12月中旬以前全都遷往彬馬那。

緬甸的新都不但已經選定,而且還分期進行了擴建,每期投入的經費達數千億緬元(據目前市場匯率,每1300緬元兌換1美元),現已完成三期工程,包括領導人辦公和住宿設施、政府各部辦公樓及住宅樓、巨大的地下及山中掩體、飛機場、火車站、醫院等,甚至還有高爾夫球場。環城公路與主要公路相連接,與仰光的車程僅7個小時,鐵路每天有列車往返。程式控制電話交換設備安裝完畢,可與世界各地通話。據說緬甸航空公司也已准備開通往返於彬馬那和仰光之間的航班。建設的資金來源,主要由各大私營公司承擔,政府投入與實際的建設投入沒有直接聯系。因此,彬馬那的具體建設規模尚無法估計,根據實地施工人員的透露,工程建設規模容納緬甸政府數量有限的公務員綽綽有餘。

緬甸閃電式遷都在世界范圍來看也是罕見的,這與吵吵嚷嚷、懸而未決的韓國式遷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導致遷都的原因,兩國也有不同。

韓國的遷都是為了解決國家發展中遇到的難題。首先是為了緩解人口壓力——以首爾為中心、包括仁川和京畿道在內的首都圈,面積不足國土的12%,卻幾乎集中了全國半數的人口和七成經濟力量。首爾市本身的情況更嚴重:面積(600平方公里)僅佔全國的0.6%;人口(現已接近千萬,60年來增加了10倍)卻佔全國人口的21%!給現首都的人口壓力「松綁」已經迫在眉睫。其次是為了均衡地區發展——首都經濟力量的過度集中,既影響了韓國整體經濟的均衡發展,又加劇了地區間的矛盾沖突。首爾遠離欠發達地區,而新首都地處韓國中部,相比而言更便於對周邊地區形成輻射,實現國家的整體繁榮。至於隨著美國調整駐韓美軍的部署,漢江以北的美軍,將撤往韓國中部,為了安全,把國家的首都相應作地理上的南移,也未嘗不是韓國遷都籌劃的背景之一。緬甸的遷都,輿論界的一般看法認為,國防方面的考慮是首要因素......

閱讀全文

與英國遷都紐約發生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遼寧中國地圖的什麼位置 瀏覽:125
美國為什麼有權利限制伊朗石油出口 瀏覽:798
越南500元能買到什麼 瀏覽:463
印尼地震一般發生在什麼季節 瀏覽:281
伊朗為什麼硬氣 瀏覽:977
印度阿三在洪水來臨之際怎麼過橋 瀏覽:66
義大利人為什麼和法國人說話 瀏覽:341
伊朗的男生穿什麼 瀏覽:312
越南錢庄市場在哪裡 瀏覽:570
印度哺乳媽媽受傷了怎麼辦 瀏覽:298
十二生肖來源於印度哪裡 瀏覽:575
義大利海螺面怎麼煮 瀏覽:634
義大利vs西班牙半決賽在哪個球場 瀏覽:609
越南語美女怎麼中文諧音 瀏覽:186
游戲印尼巴士怎麼改畫質 瀏覽:1027
印尼花梨手串多少錢 瀏覽:402
越南貨幣有多少面額 瀏覽:917
美國上市葯品到中國多久 瀏覽:286
伊朗聖城旅用什麼槍 瀏覽:116
英國男女結婚男方給女方什麼 瀏覽: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