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為什麼每年資助中國

英國為什麼每年資助中國

發布時間:2025-01-07 13:44:09

㈠ 抗日戰爭時期,英國有沒有幫過中國

抗戰時期,英國也向中國提供了大量援助。英國先後向中國提供了2400萬英鎊的貸款(約合1.1億美元)。當時英國的處境也非常艱難,能擠出這些錢支持中國已經不容易。此外,英國民間也積極向中國進行捐贈。在抗戰爆發後的一年裡,英國民眾向中國的捐贈超過了200萬英鎊(約合9400萬美元)。我們有理由感謝英國民眾對中國抗戰的支持。

㈡ 英國對中國的影響

英國成功脫歐,中歐合作戰略將困難重重

自從美國制定重返亞太戰略,中國面臨的周邊環境壓力陡增,急需尋找新的合作對象緩解美日等國聯合施加的經濟和政治壓力。與中國相似,歐盟也苦於美國過多的干涉降低其在國際貿易中自主性。在這種情況下,歐盟成為了中國應對美國壓力的重要的戰略合作夥伴,而英國正是中國叩開歐盟大門重要的一環。

去年以來,中英貿易往來愈加頻繁,創造了越來越多經濟利益共同點。為實現互利共贏,英國開始在歐盟的角色逐漸轉變為中國的重要支持者和夥伴,例如其大力游說歐盟承認中國市場經濟的地位,以幫助中國實現關稅減免。

除此之外,英國也大力推動中國-歐盟自由貿易協定。如果這份資金總額達到數十億美元的協定成功簽署,將為中國帶來巨額的貿易訂單,有助於全面打開歐洲市場。這份貿易協定成功實施或將會對美國支持的泛大西洋貿易投資造成巨大沖擊,成為中國應對美國逐漸收緊的對華政策重要措施。

然而,一旦英國脫歐成功,中國通過英國加強與歐盟合作的戰略計劃將會變得困難重重。英國脫離歐盟無異於間接打破中國和歐盟無形的合作紐帶,使得中國不得不另外選擇其他方式加緊和歐盟的合作,而前期鋪墊的各種政策貿易的影響也很有可能大打折扣,成為高額的沉沒成本。

英國成功脫歐,將失去眾多來自中國企業的貿易投資

中國在歐洲市場有將近5億的潛在客戶,具有強大的發展前景。然而,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歐洲市場已經高度一體化,形成自己成熟的市場模型,本土品牌間合作緊密,將許多中國企業拒之門外。

面對這種情況,很多中國企業選擇曲線救國的戰略,先打入對中國企業相對寬松的英國市場,然後以其為基礎打入歐洲市場。許多中國企業已經在英國建立分支甚至是總部,希望通過英國和歐盟的聯系獲得其他歐盟國家的關稅優待政策。此外,已經有不少中國企業將觸角伸向價值製造鏈,期待和英國的合作可以擴大中國與英國甚至和歐盟之間技術轉移的可能,打破美國等國建立的高精尖技術貿易壁壘,其中不乏大型企業。

如果英國公投離開歐盟,無異於封鎖了那些期待打入歐洲市場的中國企業的戰略。中國首富王健林就曾評論稱如果英國脫離歐盟,將會失去不少來自中國企業的貿易投資。他在近期訪問英國時警告稱,如果英國退出歐盟,中國公司可能會考慮將其歐洲總部遷往別處。正如他所預測,許多中國企業已經暫停了和英國投資合作的談判,等待公投結果再做下一步打算。

英國成功脫歐,或打亂人民幣國際化步驟

如今,人民幣剛剛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一攬子貨幣計劃,邁出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一步。中國正推動和主要貿易合作國實現人民幣結算的政策,從而鞏固和加強人民幣的國際影響力。英國在這一方面為中國提供了大力支持——倫敦已經成為僅次於香港的第二大人民幣離岸結算中心。

倫敦一直是歐盟的金融服務中心,這為那些總部設在英國金融公司帶來很大的便利。這些企業相當於擁有在歐盟其它國家開設分支的「申根」,不需要在對象國再次進行注冊。因而,中國將倫敦作為人民幣在歐洲市場中的流動的重要基地。

然而一旦英國脫歐,這項貨幣紅利就不復存在,人民幣通過英國在歐洲推廣的戰略所帶來的成本也大大增加。相較之下,英國不再是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最佳戰略夥伴。

從整體來看,英國這次公投將會對中英和中歐貿易帶來巨大的影響。如果英國繼續留在歐盟,中國可以按照之前的計劃繼續加緊合作。然而一旦英國脫離歐盟,英國和歐盟間將會在接下來的兩年中簽訂各領域的「分家」合為經濟運轉帶來極大不穩定性。這就意味著中國需要重新制定更謹慎戰略以推動和歐盟的合作。

㈢ 英國對中國的經濟援助具體指什麼

英國對華無償援助簡況

一、英國國際發展援助概況
(一)歷史演變
英國國際發展援助具有悠久歷史。早在1929年,英國就通過《殖民地發展法案》對發展援助進行了立法。2002年通過的《國際發展法案》是目前指導英國對外援助的基本立法。
1961年,英國政府設立技術合作部,負責援助項目的技術合作事項。1964年設立海外發展部,部長為國務大臣,非內閣成員,將前技術合作部和外交部的海外援助政策職能以及其他部門涉及援助的事務收歸旗下。1970年海外發展部解散,其職能轉移到外交部,由外交部下屬的海外發展署管理。1974年5月和1979年11月,該機構又歷經重組。1997年,成立了國際發展部(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DFID),它替代海外發展署,享有與貿工部同等的地位。
(二)DFID機構設置
DIFD負責促進可持續發展和扶貧,有兩個總部,分別位於倫敦和東克布賴(East Kilbride, near Glasgow),同時在海外有25個辦事處。DFID有2500多名雇員,其中近一半在海外工作。
DFID部長是政府內閣成員,代表DFID向議會負責。另設一名政務次官和常務次官輔助管理。常務次官主管DFID管理董事會。管理董事會由3名司長和兩名非執行董事組成。

二、英國國際發展援助的宗旨及側重點
英國的援助以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為宗旨,重點領域在減輕貧困、減免債務、實施「良政」和人權、婦女權利、衛生健康、教育、環境以及防止沖突和災害等方面。英國《國際發展法案》規定,發展援助只能用於可持續發展和減輕貧困。
目前,DFID援助的重心已從單個的項目轉向直接支持受援國政府實施減貧戰略和改善金融管理。DFID的援助預算90%用在最貧窮的國家,正加緊執行《1999年高負債窮國債務計劃》,只要達到減債條件,就100%免除其債務。艾滋病、瘧疾等疾病嚴重阻礙了貧窮國家社會和經濟發入自1997年起,DFID已出資15億英鎊幫助貧窮國家發展醫療衛、生系尊_基礎教育也是英國外援的重點之一,英國與其他國家正在合作建立統一的、可持續的教育系統以提供高質量的初等教育。在維護和改善環境方面,通過援助改善受援國對環境的管理並防止環境進一步惡化。

三、英國國際發展援助的資金構成及分布
從援助額看,2002年英國為世界第5大援助國,前四位是美、日、德、法。英國的援助包括國際發展援助、緊急人道主義援助和軍事援助等,發展援助分為官方發展援助和非政府組織機構的援助和慈善活動等,但以官方發展援助為主。1979年英國的援助曾達到國民總收入的0.51%,為歷年最高水平。2003年為0.33%, 2005年為0.4%, 2008年將達到聯合國1970年2626號決議規定的0.7的目標。 2002年3月,墨西哥蒙特雷發展籌資大會之後,英國向聯合國提交了一份「國際籌資機制」的建議,以期從2003年起使每年的全球發展援助資金增加一倍,到2015年達到1000億美元,以按時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
英國的對外援助資金來自納稅人,每年由議會批准。每年3月,DIFD准備年度報告,向議會報告其政策、工作和資金使用情況。
英國的發展援助分為雙邊援助和多邊援助。雙邊援助以技術合作項目為主,多邊援助主要是對歐盟的捐款。從地區分布來看,雙邊援助主要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亞國家。
2003年,DFID擯棄了以往按項目和技術援助分配資金的做法,改為根據國家減貧戰略的評估,向受援國政府分配援助資金。新做法使援助分配方案更簡單易懂和合理,也有利於對扶貧和為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奮斗的受援國予以獎勵。

四、英國外援的管理
(一)戰略規劃
DFID與財政部有公共服務協議.協議規定了國際發展援助的目標,議會、政府和公眾可依此監督實施情況。DFID及其下屬各部門均訂有「服務提供協議」,在每一大目標下規定若干具體目標,並提出實現這些目標的具體途徑。
在征詢英國國內和夥伴國政府、商界、民間社會等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DFID與夥伴國政府每隔3年共同制定「國家戰略文件」,用於指導以後3年的發展合作。根據「國家戰略文件」,制定「政策及資源計劃」,對戰略實施做出評估,同時提出未來3年的目標和所需資源、衡量實施目標的進展,以及具體實施計劃和運作成本預算。
(二)援外資金分配
每兩年英國政府內閣對各政府部門支出做出評估,以決定各政府部門以後三年的支出,同時確定用於發展援助的支出。在財政部撥款後,DFID自行制訂發展援助的支出計劃。每年一次並涵蓋以後三年的「資源分配回合」(Resource Allocation Round)是制訂支出計劃的主要方式。「資源分配回合」由DFID首席經濟學家負責起草,說明援外支出的金額、分配原則等。
DFID的支出受英國議會、公共賬目委員會、國家審計署、財政部及其他政府各部門的嚴格控制和監督。
五、英國2006-2011年對華援助計劃
2006年5月,DFID發表《2006-2011年對華援助計劃》。該計劃勾勒了英國自2006/07年度至2010/11年度對華援助工作的總體框架,評估了中國的發展狀況與挑戰,並確定今後五年對華援助的重點仍是幫助中國減貧和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以下簡稱MDG)相關的領域。其主要內容和觀點如下:
(一)英國援華重點領域
目前,國際多雙邊對華發展援助的總額不到中國GDP的0.1%,集中在與實現MDG相關的領域,如幫助政府提高對最貧困人群的關注程度。英國對華援助的主要領域繼續是基礎教育、艾滋病防治、肺結核防治、供水與衛生:
1.基礎教育:中國有世界上最大的教育系統,覆蓋的學生人數佔世界學生的20%,花費佔中國GDP的3.4%,入學率很高。但農村貧民、少數民族、女孩、殘疾兒童和流動兒童仍面臨困難。英國援助項目提供了如何讓更多貧困家庭孩子獲得教育機會以及如何讓社區參與制訂學校計劃的經驗。今後五年,英國將支持中國政府在甘肅、四川、雲南、貴州、廣西、寧夏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同時支持世行在基礎教育領域的活動。
2.艾滋病:2006年初,中國有65萬艾滋病感染者,其中2005年新增7萬人。靜脈吸毒和性服務者感染率升高,西部省份流行趨勢加重。女性感染比例提高,1995年男女比例是9:1, 2001年改為3.4: 10英國援助項目對中國開展預防和千預的模式,進行了探索,支持了省級防治艾滋病工作,提高了當地的防治能力。今後五年,英國將支持民間團體在艾滋病防治上發揮作用,讓更多高危人群獲得服務,進一步改善艾滋病監測和信息系統。
3.肺結核:在世界衛生組織列出的肺結核發病率最高的22個國家裡,中國排名第二。約有450萬人攜帶活性結核菌,每年奪走13萬人的生命。貧困農村的結核病比城市高出三倍。原因是生存條件落後,衛生條件和營養差,無力支付看病費用,醫療條件差,缺乏結核病知識等。過去英國與世行合作,協助中國將肺結核發現率從以前的不足35%提高到現在近70%。今後五年,英國將繼續與世行、世界衛生組織、全球基金進行合作,在中部和西部16個省份開展結核病防治項目。
4.水資源管理,水供給及衛生:目前,中國仍有3億人不能享用安全飲用水,7億人的飲用水沒有完全達到衛生標准,主要集中在西部貧困省份。國家對衛生設施投資不夠。中國的兩大傳染病,即腹瀉和病毒性肝炎都與衛生條件差有關。英國援助支持了中國利用國際先進經驗,如水資源綜合管理、社區參與和需求管理,制定了新的《水法》。今後五年,英國將和世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合作,協助地方政府提高能力,推進改革,加強對環境衛生和健康教育的重視,改善投資不足的狀況,繼續推廣英國和世行的社區管理模式(如用水戶協會)。
(二)英國與中國在發展領域的合作
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和第三大貿易國,對區域和全球經濟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大。中國貿易和投資的影響遠遠超過官方發展援助所能帶來的影響。過去5年,中非貿易額增加了3倍,2004年達260億美元,貿易基本平衡。中國企業已在非洲54個國家投資了12億美元。
中國積極參與貿易、環境、國際體制改革等國際議程和其他區域及全球性議題『中國最近向亞洲和非洲發展基金捐助了5000萬美元,而且也是全球基金的援助國。中國還向上海合作組織成員提供了9億美元的貿易信貸,與中亞在能源運輸方面的聯系也日益密切。
從中期來看,英國有必要與中國繼續進行建設性接觸、對話,開展理論探索與技術交流。為此,英國與中國將在以下關鍵領域開展合作:
1.共同向非洲提供援助;
2.與國際貧困研究中心合作;
3.推動中國實施採掘業透明度行動計劃;
4.與世界分享中國的發展經驗。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英發展合作關系的性質也發生了變化,預計到本戰略實施期結束時,中英將會從援助國與受惠國的關系發展成為國際發展問題上的對話和合作夥伴。
(三)英國對華發展援助的資金規模
今後三個財年,英國對華發展援助的預算如下:2006/07年度為4000萬英鎊:2007/08年度為3500萬英鎊:2008/09年度為3000萬英鎊。
據了解,目前英國每年對全球發展援助提供的資金總規模為50億英鎊,到2015年,將達到每年150億英鎊。但按照OECD的標准,中國已進入中等收入發展中國家,因此,英國對中國傳統式援助(現金、實物)會逐年減少。但英方表示,這並不意味著其對中國的重視程度降低,英方將更加重視雙方合作的戰略意義,雙方合作的層次會更高。

六、英國項目的立項程序及注意事項
英國發展援助項目的管理採取援助國和國際組織較斌用的「項目周期管理模式」,援助經過選項、設計、評估和審批、實施、運作並監控、評價等進行管理。
第一,選項。符合發展援助法律及政策的規定,符合國別戰略文件的方針。受援國可參與項目的選擇。
第二,項目設計、評估和審批。項目主管人員准備「項目概念備忘錄」,送DFID審批。審批的標準是:是否在已批準的資源范圍內支出;是否與DFID的目標一致;是否符合國別戰略文件的要求;是否得到部內相應顧問人員的支持;是否會導致更大的項目等。在「項目概念備忘錄」得到DFID主管官員或發展大臣批准後,即可開展項目的設計及評估工作。
第三,項目實施。100萬英鎊以上援助項目的具體實施以換函開始。換函的內容列明DFID提供財政義務的限度、援助的目的、采購安排、各方責任、時間限制、支付程序、會計及審計安排、監控與報告安排、以及在項目不能按計劃實施時的保障條款。10Q萬英鎊以下項目的實施不需要換函,但有關各方對上述事項有明確的了解。
第四,項目監控、報告及重新評估。項目的報告由非DFID人員(如承包商、咨詢商及項目管理人員)做出,檢查項目的實施是否符合原計劃。項目的監控工作由DFID人員實施,主要是檢查援助目標的進展情況。項目的重新評估也由DFID負責,主要是從戰略的角度對項目是否達到援助目標予以分析。
項目的監控、報告和重新評估是項目管理的關鍵部分,其目的是確保國際發展的資金在批準的時間和預算范圍內被有效使用,確保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及未來的新項目中DFID能不斷總結經驗和控制質量。
第五,項目完成。援助項目執行完畢後,100萬英鎊以上的項目寫出「項目完成報告」,評估完成計劃的程度,DFID可藉此得出結論和總結經驗。之後寫出完整的評價報告。重點對項目的影響及後果所做出的量化的研究與分析。
近年來,為提高項目管理的效率,DFID逐步把權利從總部下放給其駐外辦事處,由各辦事處具體負責一定額度之下的項目審批和管理。自2001年4月1日起,所有英國發展援助都不附帶任何條件,世界任何國家的供應商都可通過競標獲得DFID發展項目合同。根據歐盟采購法令,除緊急援助和法律項目外,DFID將超過99695英鎊的所有合同都刊登在歐盟有關刊物上。

㈣ 英國為什麼把侵略矛頭指向中國

英國和法國百年之戰惡魔討伐並完成了世上第一個工業革命國家,大不列顛對海洋的另一邊龐大古國遙遠的東方中國有著神秘色彩濃厚興趣和尊敬,當時派了英大使去遠渡太平洋會見皇帝,送了很多次代工業革命產品蒸汽機望遠鏡等等東西給乾皇帝,單腳跪下並親吻陛下的手,乾隆皇帝覺得西方猥瑣禮儀謝絕他並送回幾件名貴古董給大使後並請回他,大使回應英國後亂說中國什麼不好並不和英國關系貿易來往後議會一致決定後才開始准備侵略征服絕對周長安排計劃陰謀部署在海上攻打中國因為當時中國航海實力遠不及歐洲而且英國完成新的進化形態工業革命,陸戰勉強能招架得住槍擊,因為我們人數多但海戦完全不是一個次元還犧牲了很多大獎所以清朝意識到敗了割多地賠款賠錢給英國清朝開始覆滅的導火線開端.從第二次鴉片戰爭眾多歐洲美洲日本等等列強法西斯滅殺吞噬開始中國歷史上百年的恥辱.

㈤ 英國為什麼支持中國洋務運動

在中英兩次鴉片戰爭中,獲利最大的不是英國而是俄國,英國本土距離大清國比較遙遠鞭長莫及,只好採用控制清政府來控制整個大清的辦法服務自己的大局利益。所以我們看到,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國只割讓了地理位置重要的香港島作為其殖民地,而不滅掉清政府佔領大清國。但是,英國人也注意到,大清國北面的俄國在步步蠶食中國領土,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到第二次鴉片戰爭的20多年裡,獲利最大的並不是英國人,而是俄國人,俄國人逼迫清政府割讓了大片領土。
英國人經過一番利害計算後,認為必須要扶植大清國加強實力來協助自己抗衡俄國對自己的挑戰,英國人開始尋求幫助清政府發展鐵路大動脈和軍事工業,讓大清國幫自己分擔俄國從中亞到東亞一線南下的壓力。

閱讀全文

與英國為什麼每年資助中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有多少人叫朱天然的名 瀏覽:852
伊朗蜂蜜水怎麼熬最快 瀏覽:51
越南三亞人口多少 瀏覽:761
區印尼打工需要准備什麼意思 瀏覽:635
坐而言不如動而行義大利語怎麼讀 瀏覽:862
越南吃榴槤罰款多少 瀏覽:359
越南人牙膏多少錢 瀏覽:136
深圳寄英國快遞費多少 瀏覽:554
印尼jaya是什麼意思 瀏覽:735
印度售貨員怎麼樣 瀏覽:479
印度奶製品怎麼樣 瀏覽:721
義大利的人口和面積是多少相當於中國哪個省 瀏覽:243
英國女王的太子活了多少年 瀏覽:306
義大利最美的地方在哪裡 瀏覽:941
排球中國姑娘最擅長什麼戰術 瀏覽:181
義大利婚紗哪個品牌好 瀏覽:791
中國到印尼大概多少錢 瀏覽:980
什麼水平的球隊能平義大利 瀏覽:638
問題青少年中國有多少 瀏覽:540
英國皇家海軍有多少軍 瀏覽: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