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英國革命產生了怎樣的社會後果
工業革命的社會經濟後果
工業革命不僅是一場技術革命,而且也是一次深刻的社會變革。它對英國社會以至整個人類社會,都發生了巨大的影響。
工業革命使社會生產力有了驚人的發展。從1770年到1840年間,每個工人的日生產率平均提高20倍。原棉消耗量從1800年的5200萬磅,增加到1840年4.59億磅。生鐵產量1720年為2.5萬噸,1840年增至139.64萬噸。煤炭產量1700年為260萬噸,1836年增至3000萬噸。工業革命期間,英國建成了紡織、鋼鐵、煤炭、機器製造和交通運輸五大工業部門,到19世紀50年代取得了世界工業和世界貿易的壟斷地位。
工業革命引起了英國社會的全面變革。馬克思指出:「機器只是一種生產力。以應用機器為基礎的現代工廠才是生產上的社會關系」。到工業革命完成時,工廠制度在工業生產中確立了自己的統治地位。1841年,工廠工人占棉紡織業從業總人數的68.7%,占毛紡織業的50%,占絲織業的40%。而且,工廠工人的勞動生產率高過手工業工人的幾倍乃至幾十倍。
工廠制度的確立,完全改變了工人的地位。在工場手工業時期,工人大都同農村保持著一定的聯系。他們或者有簡單的工具,或者租一小塊土地,在勞動之餘耕種。機器大工業完全割斷了他們同農村的聯系,剝奪了他們最後一點獨立活動的自由。現在,他們除了出賣勞動力之外,再也沒有任何其他收入來源;他們除了做一輩子僱傭奴隸之外,再也沒有別的生活出路了。
機器大工業,促使工場手工業逐步崩潰,家庭手工業迅速衰落。經不起大工業競爭的手工業者,紛紛破產,僅織布手工業者就達80萬人。恩格斯指出:大工業「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廠代替了作坊,從而把中等階級中的勞動分子變成工人無產者,把從前的大商人變成了廠主;它排擠了小資產階級,並把居民間的一切差別化為工人和資本家之間的對立」。工業革命最重要的結果就是無產階級的形成,就是社會日益分裂成為兩個根本對立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
只有機器大工業才使農業和農村家庭手工業完全分離,徹底剝奪絕大多數農民,把居民從農業地區驅趕出去,人口在工業城市裡集中起來。工業革命前,英國農村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一大半,1811年從事農業的家庭下降為89.6萬戶,佔全國總戶數的34.7%,1831年再降為27.7%。與此同時,城市人口飛速增長,大城市不斷增加。例如,曼徹斯特1700年只有1萬居民, 1841年竟達35萬人;格拉斯哥的人口也從3萬增加到30萬。由於工業發展,城市人口增長,對糧食的需求增加,穀物價格不斷上漲,農業資本家加緊擴大自己的耕地面積,圈佔一切可以圈佔的土地,那怕是貧瘠的土地。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開展的「清掃領地」,把殘存的小佃農、茅舍農都趕出了領地。他們有的流入城市,加入產業後備軍的隊伍;有的留在農村,充當農業資本家的僱工。1851年英國農業工人的總數已達144萬人。機器大工業徹底破壞了溫情脈脈的封建宗法關系,使農村的階級關系簡化成大地主、大租佃農場主和農業工人三大階級。
工業革命也使資本主義的固有矛盾,即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佔有制之間的矛盾開始明顯暴露出來。1825年,英國發生了第一次生產過剩危機。在危機期間,生產急劇下降,物價暴跌,大批工廠倒閉,大量工人失業,很大一部分已製成的產品被毀滅掉。這次危機過後,大約每過十年左右,就發生一次周期性的危機,一次比一次更猛烈地沖擊資本主義社會的基礎。
Ⅱ 英國工業革命帶來的後果
英國18世紀60年代開始了工業革命,在19世紀30—40年代,主要經濟部門大機器生產佔了主導地位,開始了機器生產機器,工業革命基本結束。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繼英國之後,也進行和完成了工業革命。
(1)生產力發生飛躍。工業革命是從工具的變革開始的,首先是屬於生產力發展中的革命。生產力主要有兩項,一項是生產工具,一項是人。通過工業革命這兩項都發生了革命變革。通過工業革命,手工工具轉變為機器,手工工場過渡到了大機器生產的工廠。
英國工業革命的結果,標志著技術革命的新工具即蒸汽機普遍用於各種主要生產設備,並形成為社會生產能力。通過工業革命,創造和掌握工具的人也發生革命變革。個體的勞動農民和手工工人變成了產業工人。由於生產工具的變革和工業無產階級的形成,以及資本家是在競爭中求生存的,使它必須講求經濟效益,因而通過工業革命,生產率迅速提高。
由於生產率的提高,社會物質財富迅速增加、社會生產力得到了迅速發展使生產成本和產品價格大幅度下降。生產力發生飛躍具有重大的意義,生產力是一切社會發尾的最終決定性力量,生產力是區分社會性質的重要標志。生產力先進與否,反映出一個社會內部發展水平的高低。先進的生產力是新的社會制度優越於舊社會制度的重要表現,戰勝舊社會制度的根本條件。
生產力發展的速度,決定著新的社會制度徹底戰勝舊的社會制度的速度生產力發達與否,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繁榮昌盛還是貧困落後的標志。總之,通過工業革命,生產力發生了飛躍,這就為資本主義制度取代前資本主義制度並最終確立奠定了物質基礎,這就徹底完成了由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的過渡。
(2)生產關系和經濟結構的變化。生產力是最活動最革命的因素。生產力發展了,生產關系和社會經濟結構也要相應發生變化。通過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由手工工場發展到大機器生產的大工廠,資本主義工資僱傭勞動制度這種生產關系普遍建立起來了。
資本主義的經濟組織和管理經營制度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改變了資本主義國家內部國民經濟各個部門之間的關系所有制方面發生了變化,改變了剝削階級內部力量的對比。實現了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性、統一性、標准化,資本主義國家每一個經濟部門、地區都轉入了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中,這不僅促進了經濟的發展,而且改變了每個國家的經濟地理結構。資本主義的統一市場最終形成,商品經濟最終代替了自然經濟。
(3)上層建築的變化。歷史唯物主義教導我們,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即經濟基礎發展變化了,最後必然要引起上層建築的變化。國家政權是上層建築中的基本組成部分。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由於從封建貴族中分化出來的新貴族的經濟實力和政治實力比較強大,資產階級不得不與它結成聯盟,而且在這個聯盟中新貴族佔了主導地位,它的政治代表克倫威爾建立了軍事獨裁,掌握國家政權。
隨著工業革命的進行和完成,這個聯盟便日益瓦解。特別是工業資產階級經濟實力的迅速增長,在剝削階級內部產生了尖銳的奪權斗爭由於工業革命的進行和完成,形成了統一的強大的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因而資本主義國家最後形成中央集權的國家,資產階級專政逐步並最終相對穩定下來。在資本原始積累時期,由於商業決定工業,商業家在資本家中是主要組成部分,因而重商主義統治著人們的思想。總之,通過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社會上層建築的各個領域,以及人們的整個思想觀念,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4)世界形勢和國際關系的變化。商品經濟是外向型的開放經濟,隨著工業革命的進行和完成,商品經濟的擴大,各地區之間的聯系日益加強。由於資本主義各國在不同的時期進行和完成工業革命,這就形成了新的世界形勢和政治格局,國際關系必將發生深刻變化。由於各個資本主義國家進行和完成工業革命的時間有先有後,這就要決定當時國際舞台上經濟、政治和軍事力量的對比。
英國是最早進行和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當時它的經濟實力最強大。由於資本主義國家工業革命的進行和完成,資本主義殖民主義國家與亞、非。拉等殖民地、落後國家之間的關系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世界市場的形成,產生了世界性的經濟體系。
在這個體系中,由於歐美資本主義國家進行和完成了工業革命,增強了經濟實力,這樣,世界性的經濟、文化科學的中心,就由亞洲完全轉移到了西歐。工業革命結束以後,資本主義國家對亞、非、拉地區侵略手段和性質發生了變化。由於當時歐美已經走上了先進的資本主義道路,而亞、非、拉和其他一些地區還保留著落後的前資本主義制度,因而在世界范圍內的資本主義殖民主義與前資本主義制度地區的主要矛盾中,前者為矛盾的主要方面,這就必然要為後者帶來沉重的災難。
(5)資本主義社會內部矛盾加深與加劇。生產剩餘價值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絕對規律。這決定了資本主義生產力發展的性質,也決定了工業革命以後,資本主義社會內部的矛盾並沒有解決,正如列寧所說的,隨著技術革命而來的必然是:「社會生產關系的最劇烈的破壞,參加生產者的各種集團之間的徹底分裂,與傳統的完全決裂,資本主義一切黑暗面的加劇和擴大。」
首先,資本主義社會所固有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的社會性和生產資料的私人佔有這個對抗性矛盾更加突出了。其次,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愈來愈尖銳化了,工農業之間的矛盾更加尖銳化了,城鄉矛盾加劇。最後,資本主義與殖民主義是不可分割地聯系在一起的。
隨著工業革命的進行和完成,資本主義國家對殖民地、半殖民地和落後國家、地區的掠奪也加強了。由此可見,工業革命之後,資本主義社會越來越陷人了不可克服的矛盾中。要解決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唯一的辦法就是依靠無產階級革命」。而工業革命本身也為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准備了物質基礎和階級基礎。
Ⅲ 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給英國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英國的封建主義制度,為英國帶來了君主立憲制,同時也使得英國的政治從人治變成了法治。
1640年到1688年,英國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這場革命被稱為「光榮革命」。爆發革命的主要原因是當時英國執政國王查理一世行事荒誕,肆意壓榨群眾,惹得天怒人怨,進而引發暴亂。
英國的工業革命的勝利不僅推進了當時英國社會的進步,對世界各地影響巨大。如革命的勝利讓歐洲和北美洲同樣受壓迫的勞動人民看到了勝利的希望,紛紛發起革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世界其他區域的改革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