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二戰中的英國為什麼發生內戰

二戰中的英國為什麼發生內戰

發布時間:2025-01-23 13:50:57

① 英國為什麼會衰落,是制度原因嗎

英國本土的國土面積小,人口少是硬傷,寬松的移民政策和高福利制度更是讓英國人失去了創新和奮進的精神,英國的沒落不是二戰開始是在一戰就開始的。
一戰中美國由原來的債務國變成債權國,由此開始在經濟上超過英國。
而二戰更是在武力上被美國超過,政治地位也逐漸下降,這只能表面上的回答。
若揪其本質,是由於英國人保守性,在幾次工業革命中都沒有很好的利用科技和經濟的發展而是一味的享受殖民地的剝削,這種拿取式的發展不可能持續他本國的經濟發展,而法國在大革命後徹底的政治經濟改革德國鐵血宰相批斯麥的集權統治將四分五裂的德國統一,更採取了教育強國的政策,日本就是學習德國的很好例子。
可以看<大國崛起>也是看,<西方政治制度史><英國史>和<美國史>都有所講述

② 難道戰勝國比戰敗國輸得還慘為何英國會成為二戰最大的輸家呢

戰勝國比戰敗國輸得還慘?為何英國會成為二戰最大的輸家?這個問題確實是這樣,二戰結束後,作為歐洲的東道主,英國卻說了不算,反而一切都要看美國眼色。說到底還是實力不行。

一方面,德國之所以能發動二戰,英國有不可推脫的責任。英國是歐洲老牌帝國主義國家,又是世界工業發展最早的國家,一戰時,由於英法協約國齊心協力迫使德國為首的同盟國投降,最終還迫使德國接受了高額戰爭賠款和不準保持軍事力量的苛刻條款。客觀上講,這為德國重新崛起和希特勒發動二戰埋下了伏筆。

應該說,在希特勒沒有上台以前,德國想咸魚翻身還是有非常大困難的,起碼他們的野心沒有希特勒那麼堅決。但希特勒上台以後,迅速將德國經濟從大蕭條中振興起來,不僅讓英法看到了德國作為英法加工廠的重要作用,更把德國作為賺取高額利潤的重要夥伴,所以,英國和美國不約而同都大量給予德國最優惠待遇,在貸款和經濟援助上開了綠燈。

所以,在戰後論功評獎時,基本上沒英軍什麼事。雖然英軍也付出了重大傷亡,英倫三島也遭受了德軍炮火的打擊,但北非也好東南亞也好,殖民地沒了,瓜分德國的事也主要是美國與蘇聯在商量。其它不講,就連丘吉爾本人,原以為在二戰中帶領英國人民做了那麼大貢獻,起碼混個連任沒問題吧,沒想到他正高興的時候,英國人民拋棄了他。

之所以會出現這個狀況,一是丘吉爾沒想到美軍登陸歐洲,根本目標不僅僅是幫助英國打贏這場戰爭,而是在為美國統治歐洲下更大的一盤棋。二是英國的實力打不了更大的戰爭。三是英國民眾的積極不高,本就對戰爭不感興趣,盡管丘吉爾是三個巨頭領導人當中信心最足的。

③ 為什麼在二戰中,英國和法國向德國宣戰,但卻從未向其發動大規模的進攻

在二戰開始前,世界上的主要大國面對德國的擴張採取了各自的政策,其中美國是根據拆滲傳衡殲統的孤立主義外交,對歐洲事務採取不幹涉政策。英法作為一戰的戰勝國和當時國聯的操縱國採取了綏靖政策,即犧牲一些弱小國家的利益來滿足德國的侵略胃口,同時希望禍水東引,即慫恿德國進攻蘇聯,兩敗俱傷好坐收咐御沖漁利(當時英法處於對共產主義的仇視,對蘇聯同樣採取敵視政策)。而蘇聯曾經對德國的擴張進行過抵制,比如在西班牙內戰中援助共和國政府,曾經主動提出與英法進行談判實現以歐洲集體安全體系限制德國擴張等,但是遭到英法的拒絕,原因就是上面說到禍水東引政策,在這種情況下蘇聯被迫改變策略轉而與德國接近謀求合作,而當時德國也有與蘇聯合作的需要,主要是為了避免重蹈一戰中兩線作戰的覆轍,同時獲得蘇聯的各種戰略物資,能在戰爭初期集中力量打擊英法(之所以不首先進攻蘇聯,更主要的原因是考慮到蘇聯戰略縱深太大,必須做更充分的准備,不像進攻西歐那樣簡單),為了取得與蘇聯的合作,德國與蘇聯劃分了在東歐的勢力范圍,蘇聯得以建立東方戰線進一步擴大自己的戰略防禦縱深,同時贏得了時間做戰爭准備,德國則在進攻西歐時擁有一個穩定的後方。所以在戰爭初期,德國和蘇聯是一種相互利用各取所需的關系,事實上雙方都意識到早晚會兵戎相見,一直在做著戰爭准備。之所以在蘇德戰爭開始時蘇聯損失慘重,一方面是德國閃電襲擊的突然性,更主要的是納粹在事實上又犯了兩線作戰的錯誤,而蘇聯領導人沒料到納粹會重蹈這一覆轍,說白了,沒想到希特勒會犯這么愚蠢的錯誤。戰前蘇聯佔領別國領土的行為固然違反了國際准則,但是就維護蘇聯國家利益的角度來說是完全正確的,至於說蘇聯和納粹德國一樣,就更荒唐了,不管蘇聯的社會體制有多大的問題,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始終存在,不能將其與納粹相提並論。
回到前面說的,英法在推行綏靖政策時是一點都沒含糊,西班牙內戰是戰前綏靖的最好例子。德國突襲波蘭後,波蘭根據戰前與法國的條約向法國求援,法國可以說是迫於條約義務才對德宣戰的,英國政府的宣戰則是迫於國內輿論和人民的壓力,但是他們內心裡並沒有對德作戰的決心,而是繼續希望德國在滅亡波蘭後進攻蘇聯,事實上還在做著禍水東引的美夢,因此在宣戰後沒有對德國發動進攻,在歷史上被稱為「奇怪的靜坐戰爭」,有部電影就叫《西線無戰事》。這種行為是綏靖政策在戰時的延續,被成為戰時綏靖。直到德國開始進攻西歐,英法才如夢初醒倉促迎戰,結果一敗塗地,法國滅亡,英國則困守孤島,直到德國進攻蘇聯,英國才解除了被入侵的危險。
從當時的國家實力看,德國的確是歐洲大國,但是很難說就真比英法高多少,畢竟德國是一戰戰敗國,受到《凡爾塞和約》的約束。也不是英法兩國人民不願意抵抗。主要是這兩國政府的昏庸無能。

④ 關於二戰英國被炸的啟示和反思

1939年9月1日,德國對波蘭不宣而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彷彿轉眼間,距離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已過了60年。回顧歷史,分析這場人類社會經歷的規模最大、傷亡最慘重、破壞程度最深的全球性戰爭是如何爆發的,對今天的世界有著非常重大的借鑒意義。認真吸取歷史的教訓,人類才能真正避免再次走入戰爭的深淵。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埋下禍根

1918年11月11日,德國與協約國在法國巴黎東北的貢比涅森林簽訂投降協議。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協約國的勝利宣告結束。戰爭結束後,協約國集團於1919年和1922年在巴黎和華盛頓先後召開了國際會議,討論重建戰後國際秩序的問題。經過幾番討價還價,最終建立了戰後初期的國際體系,即「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核心問題是解決德國問題。許多人認為:協約國不承認德國的大國地位是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根本原因。因此,當時許多歐洲政治家天真地相信:只要能夠處理好這一問題,就可以使歐洲避免另一場戰爭。但是,英、法、美三國操縱簽訂的《凡爾賽和約》在處置德國時採取了「以暴治暴」的方法,使德國喪失了1/8的領土和1/10的人口,在德國人心目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從而背離了制定這一條約的初衷。

一紙和約真能一勞永逸地解決德國問題嗎?

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二十餘年,無論協約國集團在處置德國問題時怎樣大發仁慈,都難以改變德國老百姓心中約定俗成的基本認識:戰爭賠款是德國貧困的根源。不管是瀕於破產的商人、收入菲薄的教師,還是失業的工人,都把他們貧困的原因歸咎於戰爭賠款。在德國人看來,在「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普魯士佔領了100多年的但澤(今波蘭格但斯克市,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國際聯盟和波蘭共同管轄)成為了自由市,波蘭走廊把東普魯士同德國本土分割開,德國喪失了所有的殖民地,所有這一切帶給德國的只有貧弱和苦難。德國人認為,擺脫困境的根本方法,是推翻壓在他們頭上的《凡爾賽和約》。此時,大多數德國人心中想的只是:復仇!復仇!復仇!希特勒和納粹黨的出現恰恰迎合了德國人這種急於報復的極端民族主義心理,因而輕易上台執政。

在巴黎和會上,義大利首相奧蘭多沒有獲得他想要的特權,一怒之下拂袖而去。奧蘭多回國後政府倒台。1922年10月,墨索里尼在義大利建立了法西斯政權。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另一主要國家日本,其膨脹野心也與華盛頓會議上處理德國在太平洋上的島嶼殖民地、重新劃分遠東政治格局有關。因此,後來的歷史學家們不客氣地說:德、意、日法西斯國家本身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帝國主義國家重新瓜分世界、分贓不均的產物,是「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孕育的畸形兒!

姑息養奸,法西斯泛濫世界

20世紀30年代,以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開始,以1939年納粹德國侵略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結束,中間穿插著義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亞(今衣索比亞),日本全面發動侵華戰爭,德、意法西斯干涉西班牙內戰,納粹德國吞並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在這十年中,世界從烽火點點到硝煙成片,從局部戰爭逐步走向世界大戰的深淵。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人們普遍幻想今後永遠不會再有另一場世界大戰了,飽受戰爭之苦的歐洲各國「和平主義」思想過度泛濫。「和風」勁吹之下,歐洲各國大規模裁軍,對納粹黨在德國上台可能造成的危害疏於防範,形成了它得以壯大的外部條件。同時,英、法、美等國家對於德、意、日在全世界的侵略行徑不聞不問、姑息養奸,使得法西斯毒瘤泛濫世界,成為危害人類和平的重大隱患。

1933年,和平的熱望鼓動著大多數英國人,法國人則在德法邊境修築了蜿蜒幾百公里的馬其諾防線,並在德國東部聯合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和羅馬尼亞組成制約德國的「小協約國」集團,自以為從此可以高枕無憂、永享太平了。與此同時,納粹黨執政後的德國卻在悄然重整軍備,恢復普遍義務兵役制,並秘密發展被《凡爾賽和約》禁止的空軍和坦克部隊。義大利和日本這兩個法西斯國家也爭相擴軍備戰,磨刀霍霍,准備大幹一場。

1931年,日本製造「九一八事變」,佔領了中國東北。「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政府一面奉行「攘外必先安內」的「不抵抗」政策,一面將希望寄託在英法主導的國際聯盟身上,希望由「國聯」出面制裁日本。英法把持的「國聯」雖然高舉「道義」的大旗,但對日本的侵略行徑卻裁而不制。這一方面是由於西方列強要維持與日本的經貿關系,另一方面,若翻翻歷史書就會發現,它們中哪一個沒有過類似侵略行徑呢?此時,被世界輿論寄以厚望的美國羅斯福政府又埋頭於「新政」,不願涉足國際事務,這無異於鼓勵法西斯國家得寸進尺。

國際聯盟對「九一八事變」的態度開了一個既可悲又可怕的先例。在這之後,法西斯國家摸到了「綏靖政策」的脈搏,在世界各地頻繁侵略,最終將世界推入了大戰的深淵!

「綏靖政策」將世界推入大戰

希特勒上台伊始,恰逢德國陷入資本主義世界性經濟危機之中。憑藉手下能臣沙赫特(時任德國經濟部長)的經濟才能,德國的經濟實力幾乎發揮出了全部的潛能。但是,飽受《凡爾賽和約》制裁的德國軍隊早已不再是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力量了。甚至到了大戰爆發的1939年,德國人還根本沒有為一場長時間的戰爭做好充足的准備。

那麼,是什麼力量導致法西斯國家一而再、再而三地冒險孤注一擲,但又不斷得手,從而將整個世界拖入一場幾乎滅絕人類的世界大戰中去呢?答案是:「綏靖政策」。

什麼是「綏靖政策」?一般的解釋是:西方列強為防止戰火燒到自己頭上,以犧牲弱小國家為代價換取自身的苟安。

如果沒有此時英法等世界主要國家所奉行的「綏靖主義」,希特勒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政客、一個跳樑小丑而已。那麼,英法等國是如何「綏靖」希特勒的?

1936年3月7日,希特勒悍然撕毀《凡爾賽和約》,3.5萬德軍奉命進入了萊茵非軍事區。當時的德軍無論數量還是質量均與駐扎在萊茵河對岸的法軍有很大差距,因此希特勒在入侵之前還下了這樣的命令:一旦遇到法軍的抵抗就立刻撤退!但法國政府在希特勒的挑戰面前畏縮不前,英國政府又採取「超然」態度,使得希特勒順利度過了「一生中神經最緊張的時刻」。希特勒挑戰《凡爾賽和約》的第一個動作得逞了。

同年年底,德、日簽訂了《反共產國際協定》。次年11月,義大利宣布加入,「柏林—羅馬—東京軸心」正式形成。

1938年3月,奧地利總理舒士尼格與國內民族主義者矛盾激化。11日晚8時,納粹黨人賽斯-因誇特在德國的支持下就任奧地利總理。當晚9時10分,賽斯-因誇特發出電報,請求德國援助。但希特勒早在當晚8時45分就已命令德軍進軍奧地利。3月13日,奧地利正式並入德國。其實,當時德軍在入侵之前根本沒有做好作戰准備,其車輛有70%在路上拋了錨。

德奧合並,更准確地說是德奧合並的方法和結果,使希特勒摸透了「綏靖主義」者的底牌,使他在通往大戰的路上走出了關鍵的一步。德軍入侵奧地利的整個過程進行得出奇的順利,以至於希特勒本人也被這種勝利的情緒所感染。

在這之後,他以在民族問題上處理不當為由,抓住捷克斯洛伐克不放,迫使捷給予其境內蘇台德地區的德意志人以「自治」。擁有幾十個師、數十萬人的捷克斯洛伐克軍隊裝備還是比較精良的,其戰鬥力足以抵抗德國軍隊的入侵。但這支雄師在英法「綏靖政策」的壓力下根本沒有用武之地。

1938年9月15日,英國首相張伯倫生平第一次乘飛機出行,趕赴希特勒在慕尼黑郊外的別墅伯希特斯加登。根據會議記錄,張伯倫沒有問過能否保持一個領土完整的捷克斯洛伐克的獨立,也沒有問過這對西方列強會產生什麼樣的戰略影響,甚至根本沒有考慮過捷克斯洛伐克的領土完整,就拍板把捷克斯洛伐克出賣給了希特勒。當然,人們也不會忘記慕尼黑會議上的另一個「綏靖主義」者。在9月18日的會議上,法國總理達拉第力圖使英國人相信:希特勒是個誠實辦事的人,他在獲得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德意志人居住地之後,絕不會再尋求其他非德意志人居住的領土。張伯倫則說:「如果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接受現在向他們提出的建議並確定不會同時發生軍事政變的話,英王陛下政府准備參加擬議中的保證。」達拉第的一句話把英國推進了世界大戰,而張伯倫的一句話又把捷克斯洛伐克投入了民族苦難的深淵。

9月29日,張伯倫與達拉第、墨索里尼、希特勒在慕尼黑舉行了四國首腦會議,正式簽署了《慕尼黑協定》。協定簽字之後,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才被叫進會議廳,張伯倫和達拉第向他們宣布協定的內容,還告訴他們:「這是無權上訴和不能修改的判決詞」。

返回倫敦,面對機場上歡呼雀躍的人群,張伯倫不禁高喊:這是在我國歷史上,第二次將偉大的和平從歐洲大陸帶回!

但是,沒過多久,法西斯的炸彈就落到了他們的頭上。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入侵波蘭。9月3日,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同日對英美宣戰,大戰真正具有了世界規模。「綏靖政策」的苦果終於砸到了綏靖者自己的頭上。

⑤ 德國在二戰中為何寧可挑戰蘇聯也不死磕英國

後世回憶二戰 歷史 的一大疑惑就是德國為什麼會在沒能拿下英國的前提下就對蘇聯這個龐然大物開戰。二戰剛爆發之時德軍的閃電戰可謂勢如破竹:波蘭只抵抗了28天,法國只抵抗了39天,希臘抵抗了24天,挪威抵抗了2個月,荷蘭只抵抗了5天,盧森堡只抵抗了1天,丹麥甚至只在象徵性抵抗6小時後就宣告投降......就連在戰前號稱歐洲陸軍第一強國的法國也被德國在短時間內拿下了。

這時全世界就只剩下美、蘇、英三國還能遏制德國。這三國中英國早已於1939年9月波蘭戰役後就對德國宣戰,而美、蘇兩國這 時尚 處於中立狀態。按說德國應當集中精力對付早已宣戰的英國,而盡可能避免刺激美、蘇這兩個中立國。在法國戰役中英國遠征軍有68111人陣亡、受傷或被俘。盡管英國通過敦刻爾克大撤退為日後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實力。但英國派駐法國的遠征軍所有重型裝備都丟棄在了歐洲大陸。

這就導致英國本土的地面防衛出現了嚴重問題。此時的德國正處於二戰中的高光時刻:除了英、蘇兩國之外幾乎整個歐洲都已處於德國的控制之下,而英國似乎只能依仗英吉利海峽勉強自保而已。盡管德國在歐洲大陸的閃電戰中所向無敵,可德國海軍的實力遠遠不及英國這個老牌海上霸主。要渡過英吉利海峽征服英國這個島國需要一支強大的海軍,可偏偏海軍恰好正是納粹德國武裝力量的短板。

德國作為一個傳統的大陸國家有著世界頂級的陸軍,同時戈林麾下的空軍也具備相當的優勢,然而德國的海軍實力(尤其是水面艦艇力量)卻相當薄弱。德國作為大陸國家的性質導致德國在軍事戰略上始終存在重陸輕海的特點。盡管一戰時期德國憑借自己強大的軍工實力打造了號稱世界第二的海軍,但作為世界第二的德國海軍在世界第一的英國海軍面前其實還差得遠。

在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發生的日德蘭海戰中德國海軍盡管痛打了英國海軍一頓,但始終沒能打破英國海軍對德國的封鎖。德國就像是一個痛打了看守後仍被困牢籠的囚徒。整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海軍始終沒能突破英國海軍的封鎖。由此可見德國所謂的世界第二海軍在英國這個老牌海軍強國面前仍是有差距的。一戰後的《凡爾賽條約》在國防軍備領域對作為戰敗方的德國施加了諸多限制。

德國陸軍被限制在10萬人的規模以下且不得擁有坦克或重型火炮等進攻性武器;德國海軍只能擁有6艘10160噸裝備280毫米主炮的非無畏戰列艦、6艘輕巡洋艦、12艘驅逐艦和12艘魚雷艇。希特勒領導的納粹黨上台後對德國進行了重新武裝。經過重新武裝的德國再次擁有了強大的陸軍實力,然而德國海軍的實力恐怕連他們自己都瞧不上。有些人也許會熱衷於討論二戰期間德軍潛艇部隊的狼群戰術。

可實際上德國之所以大力發展潛艇戰術正是為彌補大型水面艦艇的缺失才不得已而為。二戰期間美、英、日三個海軍強國最吸引眼球的武器就是航母,但德國海軍卻沒什麼拿得出手的大型水面艦艇。德國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才不得不搞大規模的潛艇戰。整個二戰期間德國海軍除了無限制潛艇戰和水面游獵之外幾乎毫無建樹。在馬爾他戰役中德國與義大利的海空軍綁在一起都沒打贏英軍。

德軍在北非戰場的失利在相當程度上就是由於海軍實力的薄弱導致海上補給乏力。事實上德國自從經歷過一戰時期的日德蘭海戰後就已放棄與英國在海上爭雄的念頭,所以二戰時的德國幾乎把所有資源都用於陸軍和空軍的建設。德國在海軍方面與英、美等國的差距不僅反映在武器裝備上,同樣也反映在德國的海軍戰略戰術方面。德國作為一個傳統的大陸國家對如何進行三軍聯合的登陸作戰是缺乏成熟經驗的。

希特勒本人就曾私下對龍德施泰特承認:「我在陸地上是英雄,但在水裡是懦夫」。在1940年4月德國入侵挪威的「威瑟堡行動」中參戰的德國海軍30艘艦船損失慘重,而且就連旗艦「布呂歇爾號」巡洋艦也被擊沉。這次經歷使德國更加意識到以自己的海軍實力要渡過英吉利海峽征服英倫三島幾無可能。希特勒在制訂入侵英國的海獅計劃時從一開始就充分考慮到德國在海軍實力上與英國的差距。

因此希特勒打算把入侵英國的主要作戰任務交給戈林的空軍。希特勒的打算是用空襲這種方式打擊英國人的自信心,同時瓦解英國的地面和海軍戰力,從而迫使英國主動屈服於自己。戈林為此集結了德國空軍主力3個航空隊的2669架飛機。這其中戰斗機和轟炸機各佔一半,而英國方面只有700架戰斗機和500架轟炸機。德國方面在飛機數量上佔有2:1的優勢。

英國方面在如此強烈的戰爭威脅面前開始了必要准備:首先英國戰時內閣組建了飛機製造部,之後英國飛機的月產量由700架迅速增加到1600架;其次英國全境范圍內開始統一調整部署防空力量;再次空軍部成立作戰訓練部隊,同時建立多個訓練學校加緊培訓空勤、地勤人員。這樣一來英國每月可以培養200名新飛行員補充部隊。此外英國動員了加拿大、澳大利亞等英聯邦成員國代為培訓空勤人員。

英國還建立了全國性的雷達預警系統。盡管當時的雷達技術還不十分完善,但已能為英國空軍提供德國空軍的行蹤。英國為彌補當時雷達技術的不完善還在全國各地徵召大量人力用望遠鏡觀察德軍飛機的動向。1940年至1941年德國發動了旨在迫使英國投降的大規模空戰,然而德國在損失大量戰機和飛行員後仍無法取得英吉利海峽的制空權優勢,更無法藉由空襲瓦解英國的陸軍、海軍以及抵抗意志。

這時納粹德國在戰前儲備的原油已開始出現不足。1942年2月以後希特勒只好暫時先擱置入侵英國的「海獅計劃」。沒能成功拿下英國為德國日後的戰敗埋下了最初的伏筆。戰爭期間英國收留了法國、波蘭、荷蘭、挪威、希臘、南斯拉夫等國的流亡政府,為各國的地下抵抗組織提供著各種支持。英國實際上已成為各路反德勢力的聚集地,而且英國還極力設法把加拿大、印度等英聯邦屬地以及美國、蘇聯拉入到對德戰爭中。

此時已征服整個西歐的德國乍一看似乎要比英國強得多,可不要忘了大英帝國畢竟得等到二戰後才正式解體。當時的英國依然擁有遍及全球的殖民地。這意味著英國可以調動的戰爭資源遠比德國雄厚。戰爭期間英國從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等地徵召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以滿足本土的戰略需求。德國在一時之間難以拿下英國的前提下轉而開始制定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

當德軍在西歐橫沖直撞時蘇聯也在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羅馬尼亞等地開辟東方戰線。在這種態勢下德國和蘇聯都高度警惕著對方的一舉一動。德國方面制定了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蘇聯方面則制定了旨在對德國進行先發制人打擊的大雷雨計劃。德國在拿下法國以後所面臨的局面是:英國始終把德國視為眼中釘肉中刺,而蘇聯對德國的態度尚不明確。

事實上英國和蘇聯都不希望看到德國一家獨大到足以威脅自己的地步。丘吉爾早就在盡力爭取蘇聯介入到英德之間的戰爭中,而蘇聯方面出於自身國防安全的考慮始終沒明確表態。在英、德兩國激戰正酣的背景下蘇聯的最佳選擇莫過於置身事外坐山觀虎鬥。事實上斯大林也是這樣做的:蘇聯與英、德雙方都保持著正常的外交關系,但又始終拒絕加入任何一方的陣營。

盡管斯大林盡量避免讓蘇聯站在任何一方的對立面上,但在希特勒看來蘇聯還是有倒向英國的潛在可能。既然這時整個歐洲能制衡德國的只剩下英國和蘇聯,那麼只要拿下了蘇聯就意味著切斷了英國可能從外部獲得的支持。地緣政治學說的鼻祖麥金德把東起興安嶺、西抵多瑙河的內陸歐亞地區稱為國際地緣政治的心臟地帶,而心臟地帶以外的世界則分為內新月地帶、外新月地帶。

麥金德所說的心臟地帶在如今的世界地圖上包括中國新疆、內外蒙古、西伯利亞、東歐平原、中亞、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印度西北部等地;環繞在這一地帶周圍的西歐國家、土耳其以及中國、印度絕大部分國土屬於內新月地帶;亞歐大陸邊緣的英國、日本等島國以及與亞歐大陸遠隔重洋的美洲、澳洲國家屬於外新月地帶。麥金德認為亞歐大陸作為世界最大的地方就是國際地緣政治的中心。

那麼亞歐大陸的心臟地帶自然就是中心內部的中心(可謂重中之重)。麥金德據此提出了如下觀點:「誰統治了心臟地區就能控制歐亞大陸;誰統治了歐亞大陸就能控制世界」。事實上自古以來圍繞歐亞大陸心臟地帶的爭奪博弈就從未停止過:漢朝與匈奴的戰爭、唐朝與阿拉伯帝國的碰撞、蒙古人的西征、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興起、大英帝國與沙皇俄國的地緣博弈......

從我們剛剛對麥金德所說的心臟地帶范圍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西伯利亞、東歐平原、中亞等地在當時都屬於蘇聯的領土。深受麥金德地緣學說影響的希特勒很早就提出了所謂的生存空間理論。希特勒認為德國的生存空間有限,所以有必要用德國之劍為德國之犁開拓空間。希特勒發動戰爭在本質上並不僅僅是戰勝英國或者蘇聯,而是為了獲取更廣闊的生存空間。

希特勒之所以要發動對英國和蘇聯的戰爭是因為英、蘇阻礙了他對外擴張獲得生存空間的行動。如果從獲得生存空間的角度來看佔領蘇聯就比佔領英國更加有利可圖。希特勒認為佔領了英國那麼巴掌大的地方並不能獲得廣闊的土地,同時遠離國際地緣政治中心地帶的英國也沒什麼全球戰略意義。盡管拿下蘇聯在希特勒眼中有比拿下英國更大的戰略價值,但他也必須衡量拿下蘇聯與拿下英國比起來哪個難度更大。

我們現在作為過來人會覺得對蘇聯這個龐然大物開戰是不明智的,但這是建立在我們知道二戰 歷史 的前提下。當年的希特勒又沒未卜先知的能力,那麼他哪能料到攻打蘇聯會付出怎樣的代價呢?事實上希特勒在發起巴巴羅薩計劃以前只是把蘇聯當成一個外強中乾的龐然大物而已。希特勒曾公開表示:「我們只要在門上踢一腳,那麼俄國這棟破房子就會整個塌掉」。

如今俄國被世人視為戰斗民族很大程度上就是自二戰以來留下的印象,然而當年的希特勒卻並不認為俄國算是一個強敵。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時蘇聯才不過成立19年。蘇聯在國土、資源、經濟方面所繼承的是沙俄的基礎。當年的沙皇俄國盡管是歐洲疆域和人口第一大國,但在封建農奴制殘余的束縛下經濟文化和科學技術遠遠落後於西方國家。1905年身為老牌列強的沙俄被亞洲新興的帝國主義國家日本打敗了。

沙俄由此成為世界近代史上第一個被亞洲黃種人國家所打敗的歐洲列強。當時的沙俄被稱為「帝國主義鏈條上的薄弱環節」。蘇聯成立後用兩個五年計劃發展成為了一個重工業和軍事上的強國,與此同時也成為了經濟總量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國家。盡管蘇聯在軍力規模和經濟總量上已是一個無可爭議的大國,但在技術手段上比起早期的先進工業國仍存在相當的差距。

1940年約有7000萬人口的德國全年鋼產量為2150萬噸、發電量為630億千瓦時,同年有著1.7億人口的蘇聯全年鋼產量為1830萬噸、發電量為480億千瓦時。這樣的數據很容易讓以希特勒為首的德國決策層認為蘇聯不過是外強中干。當然等到戰爭真打響以後蘇聯靠著豐富的人力資源使自己的生產潛力充分釋放出來後就讓德國感受到了壓力,可在戰爭沒打響之前希特勒是預料不到未來這些情況的。

在1939年11月30日至1940年3月12日的蘇芬戰爭中芬蘭人利用自己主場作戰熟悉地形、氣候的有利條件給予蘇軍迎頭重擊。蘇聯在蘇芬戰爭投入了巨大的兵力,然而卻付出了375491人傷亡的沉重代價,因此導致國家聲譽受到很大的傷害。最終蘇聯未能實現原先征服芬蘭全境的目標。芬蘭在此戰中不僅保有了主權,而且還贏得了國際聲望。當然芬蘭到底還是敵不住實力強大的蘇軍,不過蘇聯在這場戰爭中也只能說是慘勝。

德國方面認為蘇聯在蘇芬戰爭中的表現充分證明了蘇聯的外強中干。這更堅定了納粹德國發動侵蘇戰爭的決心。此外德國人當時還有一種想當然的判斷就是來自外部的入侵會造成俄國內部的混亂。沙皇時代的俄國是一個民族矛盾、階級矛盾異常尖銳的國家。十月革命後蘇俄紅軍曾與白軍勢力進行過長達四年的內戰。直到二戰時期反蘇的白軍殘部仍在海外繼續活動。

當時中國的東北、上海等地就有很多白俄流亡人員。二戰期間日本關東軍中就有一支白俄部隊。當德國發起侵蘇戰爭時一些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立陶宛人出於種種原因站在了德軍一邊。這令德國方面產生了一種錯覺:自己的入侵不僅不會受到抵抗,反而會造成蘇聯國內的混亂。德軍裝甲軍團司令克萊斯特就曾說過:「我們勝利的希望還在於入侵必然使俄國發生政治混亂。我們把過高的希望放在這樣的信念上」。

希特勒的政治顧問們嚴重低估了蘇聯軍事和政治能力。他們盲目地以為戰爭一旦打響之後斯大林政府就會在內憂外患中被蘇聯人民自行推翻,從而導致俄國這個外強中乾的龐然大物不戰自潰。當然後來的事實證明這樣的情況根本就沒發生。對形勢的錯誤估計使德國捲入到了巨大的戰爭泥潭中無法自拔。隨著戰爭規模的日益擴大最終徹底吞噬掉了德意志第三帝國。

閱讀全文

與二戰中的英國為什麼發生內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國為什麼要制裁伊朗是因為石油嗎 瀏覽:74
中國青年人獎項有哪些 瀏覽:276
義大利的購物中心叫什麼名字 瀏覽:955
伊朗戰爭會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瀏覽:441
中國捐款越南多少 瀏覽:421
印尼bappebti是什麼機構 瀏覽:546
印尼10000頂中國多少 瀏覽:298
越南邊境國家哪個城市好 瀏覽:571
印尼養蝦前景怎麼樣 瀏覽:12
義大利電動壓面機怎麼樣 瀏覽:741
越南水果麥片哪個牌子好吃 瀏覽:227
印尼游戲市場有多少 瀏覽:315
大皮尼亞塔羅在義大利哪裡 瀏覽:741
美國跟伊朗中間有哪個國家 瀏覽:29
今天是印尼人的什麼節日 瀏覽:377
中國今天新型冠狀病新增多少例 瀏覽:471
英國征稅人強迫波士頓人民喝茶的諷刺什麼 瀏覽:19
越南服裝廠有多少 瀏覽:500
伊朗堅果多少錢一斤 瀏覽:688
印尼巴士模擬器皮膚怎麼改格式 瀏覽: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