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還有多少一戰老兵

英國還有多少一戰老兵

發布時間:2025-01-24 19:16:38

『壹』 現在世界上還有沒有存活的一戰老兵

今年十一月十一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休戰九十周年紀念日。據有關方面資料稱,目前全球在世的一戰老兵僅存四位,都是百歲老人。

法國媒體報道說,經歷過一九一四年到一九一八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士兵如今屈指可數,二十六日,義大利的一戰老兵德費諾·柏羅尼以一百一十歲高齡辭世後,全世界僅存四名一戰老兵,其中三名為英國人,一名為美國人。

據介紹,德國最後一名一戰老兵埃利希·克斯特訥於今年元旦辭世,享年一百零七歲;法國最後一名一戰老兵拉薩爾·龐梯塞里於今年三月十二日辭世,享年一百一十歲。

一戰英軍老兵亨利·亞林罕現年一百一十二歲,是歐洲最老的老兵和老人,他是目前在世一戰老兵中從頭參戰到最後的士兵。亨利·亞林罕於一九一四年開始從軍,在英國皇家海軍航空隊擔任機械師,一九一七年進入英國皇家空軍服役。

還有三名在世的一戰老兵是哈利·帕曲,現年一百一十歲;克勞德·裘勒斯,現年一百零七歲;法蘭克·巴寇斯,現年一百零七歲。

這四名在世一戰老兵目前分別居住在英國、澳大利亞和美國。
——————————————————————————————————
這是2008年的新聞,09年,英國最後一名一戰老兵也去世了。
英最後一戰老兵享年111歲
《 京華時報 》( 2009年7月27日 第 025 版)
據新華社電英國國防部25日說,官方確認的本國最後一名一戰老兵帕奇當天在西南部韋爾斯一所療養院去世,終年111歲。

也就是說,現在世界上最多也就只剩三位一戰老兵了。
帕奇所在療養院的負責人拉爾龐說:「帕奇25日9時前後平靜離開……去世時人在療養院而不是醫院,同時有家人好友陪伴左右。」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說:「聽聞帕奇去世,我十分悲痛。我們絕不會忘記他這代人所做出的勇敢而壯烈的犧牲。」

王儲查爾斯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英國歷史不容忘卻的篇章,許多年輕人為之付出生命。今天能夠向帕奇致敬是我的無上榮譽。」

首相布朗說,全國民眾將共同悼念帕奇的離去。如今參加過一戰的那代人「均已離開我們,但他們永遠不會被遺忘。」

『貳』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介

一戰的性質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的掠奪戰爭
全球在世一戰老兵僅存4位

日期: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位置:歐洲、非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東 結果:協約國獲勝 大約15億人卷進戰爭 死亡(約數):1669萬人 將士:900萬 平民:700萬 合計:1669萬 發起國家:同盟國、協約國 主要參戰國: 協約國 塞爾維亞王國 俄國 法國 比利時 大英帝國與其殖民地 日本 義大利王國(1915年5月,義大利退出同盟國,加入協約國) 羅馬尼亞 希臘 美國 中國等 同盟國 義大利 德意志帝國 奧匈帝國 奧斯曼帝國(又稱奧斯曼土耳其) 保加利亞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Central Powers)和協約國(Triple Entente)之間的戰斗。 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是同盟國,英國、法國、義大利、俄羅斯帝國和塞爾維亞是協約國。在1914年至1918年期間,很多在亞洲、歐洲和美洲的國家都加入了協約國。戰場主要在歐洲。值得注意的是義大利雖是同盟國,但是後來英國、法國及俄國與義大利簽訂密約,承諾給予義大利某些土地,結果義大利加入了協約國對抗同盟國。 這場戰爭中大約有65,000,000人參戰,10,000,000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人受傷。 戰爭的導火索是1914年6月的薩拉熱窩事件,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比對德作戰)和南線(又稱巴爾干戰線,塞爾維亞對奧匈帝國作戰)。其中西線最慘烈,著名的戰役有馬恩河戰役、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
編輯本段戰爭的背景
普法戰爭

普魯士為了統一德國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於是在1870年 - 1871年與法國爆發普法戰爭。這場戰爭以法國大敗,普魯士大獲全勝,建立德意志帝國告終。而普法停戰的和約極其苛刻,和約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予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結果使德法兩國結怨,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
互立陣營
普法戰爭後,普魯士首相俾斯麥擔心法國報復,因此他採取結盟政策,圍堵法國。他本來使德國與奧匈帝國及俄國結成「三皇同盟」,可是後來俄國在1878年的柏林會議上,因巴爾干半島問題,與奧匈帝國發生利益沖突。德國最終在1879年選擇了奧匈帝國作為盟友,與奧匈帝國締結秘密的德奧聯盟。此外,俾斯麥轉而與因為與法國在殖民地事務上發生沖突,在1881年爭奪北非突尼西亞失敗而與面臨孤立的義大利結盟。因此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與義大利王國三國締結「三國同盟」。 俄國得知德奧兩國簽訂了「德奧同盟」後,俄國十分憤怒。但俾斯麥是一個老練的政治家。為了保持與俄國的良好關系,於1887年與俄國簽訂了「再保條約」。可是當俾斯麥在1890年下台後,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條約終止。而法國方面,則在法國財務支持俄國工業化後,在1892年與俄國結盟。是為「法俄同盟」。 而英國則在1904年與法國簽訂「摯誠協議」。這協議並不是軍事同盟。這是一項解決兩國有關殖民地糾紛的協議。在法國的慫恿下,英、俄雙方終於在1907年結束他們的殖民地糾紛,簽訂「英俄諒解」。同年,法國、英國和俄國因受到德國在奧斯曼帝國的力量威脅,組成「三國協約」。 歐洲從此分為兩大陣營,因此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有演變為世界大戰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因為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被暗殺而引起的。
爭奪殖民地
20世紀初帝國主義興起。在俾斯麥時代,鑒於統一德意志帝國初立,故對殖民地的爭奪較少參與。後來,見於國內商人勢力興起,商人要求德國政府爭取海外資源和市場。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麥就那樣被罷後,可是後來德皇認為德國殖民地太少,原料產地及商品市場不足,就又實行了「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劃分全球的勢力范圍。於是觸犯了老牌殖民大國——英國和法國雙方的各自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機,沙皇俄國得到利益,這亦使得兩大陣營的沖突加劇,戰爭爆發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軍備的競賽 兩大軍事集團在戰前進行了激烈的軍備競賽:德國於1900年制訂海軍法,將海軍規模大加擴充,英國為保持海上力量優勢
以維持安全,在1905年開始建造無畏艦,並在1907年德國開始建造無畏艦時以二對一海軍政策,即保持自身無畏艦數為德方之兩倍以相應付,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後,又聯同法俄兩國實施三國海軍聯防,即英國在北海、法國在地中海、俄國在波羅的海分別對付德奧兩國海軍;而在陸軍方面,由1880年到1913年,德國常備軍由42萬擴充至87萬,法國則由50萬擴充至80萬,俄羅斯也准備由80萬增加到230萬,可是最後雖未達標,唯其陸軍已有140萬,是全歐之冠,不過其質素卻甚為低下,無法和德法兩國的陸軍相比;奧匈的軍隊由27萬擴漲至80萬,義大利由20萬擴大至35萬,而奧意兩國的陸軍質素皆不及德法,最後美國也相應歐洲局勢緊張將軍隊數由3萬4千人擴張至16萬。
爭奪摩洛哥事件
德法兩國為了爭奪在摩洛哥的利益,引發了兩次摩洛哥危機。 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出訪摩洛哥南部重要港口丹吉爾時宣稱將會保護摩洛哥的獨立及其領土的完整,使其與在摩洛哥擴張的法國關系變得緊張,這就是第一次的摩洛哥危機 。1906年1月16日,歐洲在阿爾赫西拉斯舉行會議,達成了《阿爾赫西拉斯決議》,決議承認摩洛哥能夠獨立,但是由法國和西班牙兩國負責摩洛哥的警務。其中由法國來控制摩洛哥的海關及警察。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 1911年5月21日,摩洛哥發生反蘇丹的部落起義,法國就借機派兵攻佔其首都非斯。德國則要求法國割讓部分給非洲作為補償,並於該年的7月1日,以保護本國商人為借口,出動炮艦「豹」號駛至摩洛哥的港口阿加迪爾,戰爭一觸即發,這次行動被史家稱為「豹的跳躍」。英國因懼怕德國挑戰其海上的霸權,因此支持法國,態度強硬。德國只好被迫退讓,與法國在該年11月4日達成協議,以一部分給剛果為代價,德國承認摩洛哥為法國保護國。1912年3月,法、德兩國簽訂《非斯條約》,法國正式成為摩洛哥的保護國。 因此也使德國與英、法兩國在這兩次摩洛哥危機里結怨更深,而德皇還揚言不會再退讓,這使戰爭危機更進一步加大。
歐洲火葯庫——巴爾干
巴爾干半島向來都被稱為歐洲火葯庫,當時巴爾干半島各國為了各自的利益而發生了兩次巴爾干戰爭,並使得奧匈帝國和俄
國的沖突又加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埋下深厚的導火線。
波斯尼亞事件
1908年10月6日,奧匈帝國以保護僑民為理由派兵吞並了原由其託管的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這激起了想獲得這兩地(因有較多塞爾維亞人)的塞爾維亞的強烈反奧情緒。因為塞爾維亞作為斯拉夫國家的「二哥」(「一哥」之名由俄羅斯擁有),極度渴望統治全巴爾干半島的斯拉夫人。但奧匈帝國的出兵令其希望毀滅,因而反對此行動。
第一次的巴爾干戰爭
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與黑山組成巴爾干同盟,聯合攻打奧斯曼土耳其。10月18日,巴爾干同盟與奧斯曼土耳其爆發第一次巴爾干戰爭。結果奧斯曼土耳其大敗,1913年5月30日與巴爾干同盟簽訂《倫敦條約》,宣布放棄除君士坦丁堡外所有在巴爾干半島的領地;保加利亞則取得馬其頓;塞爾維亞因為得不到亞得里亞海的出海口而感到不滿,因此巴爾干同盟出現分裂。
第二次的巴爾干戰爭
1913年6月1日,塞爾維亞與希臘結盟,預備進攻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於其後亦加入塞希同盟。6月29日,第二次巴爾干戰爭爆發,奧斯曼土耳其亦對保加利亞宣戰。結果保加利亞大敗,8月10日與各參戰國簽訂《布加勒斯特條約》,多布羅查北部由羅馬尼亞取得;馬其頓則被分成三部分,其中瓦爾達爾?馬其頓劃歸塞爾維亞,皮林?馬其頓劃歸保加利亞;愛琴?馬其頓劃歸希臘。這引來了奧匈帝國的不滿,因為塞爾維亞在這兩次巴爾干戰爭里獲得的利益太大,威脅其在巴爾干半島的地位,而俄國則藉由塞爾維亞插手巴爾干半島事務,結果與奧匈帝國的沖突加深,使得大戰一觸即發。
薩拉熱窩事件
薩拉熱窩事件
這次事件為在歐洲爆發全面戰爭的直接原因。 1914年6月28日上午9時正,波斯尼亞青年普林西普(當時僅19歲)在薩拉熱窩刺殺主張吞並塞爾維亞的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這一事件被稱為薩拉熱窩事件,被認為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普林西普的行動是熱愛民族的一種偉大表現,但是刺殺斐迪南的這一薩拉熱窩事件被奧匈帝國當做了對塞爾維亞發動戰爭的口實。1914年7月23日奧國在獲得德國無條件支持下向塞爾維亞發最後通牒,包括拘捕兇手、鎮壓反奧活動和罷免反奧官員等,塞國除涉及內政項目外悉數同意。不過,奧國依然將行動升級。與此同時,德國知悉俄國的軍事動員,德皇要求俄國停止並迅速備戰。鑒於各國的強硬外交和對國家軍事力量的自驕,戰爭已無可避免。
戰事爆發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7月30日俄國動員,出兵援助塞爾維亞。8月1日,德國向俄國宣戰,接著在3日,向法國宣戰。8月4日,德國入侵保持中立的比利時,比利時對德國宣戰;同日,英國考慮到比利時對自己國土安全的重要性,和早前為了確保比利時的中立,而在1839年簽署的倫敦條約,於是向德國宣戰。8月6日,奧匈帝國向俄國宣戰,塞爾維亞對德國宣戰,義大利宣布中立。8月12日,英國向奧匈帝國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根本原因: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編輯本段戰爭的過程
西面戰線
施里芬計劃 在戰爭爆發之前幾年,德國總參謀長阿爾弗雷德·馮·施里芬已制定了以速戰速決為主要特徵的施里芬計劃:先利用德國發達的鐵路網,集中優勢兵力在六星期內打敗法國,然後將部隊調往東線進攻沙俄。與此相對應,法國也制訂了以兩個集團軍齊頭並進,一舉收復普法戰爭後被割讓給德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兩省的17號計劃。但戰事的發展卻出乎這些軍事家意料,使得這兩個計劃皆不可行。 德軍進攻 1914年8月2日,德軍出兵中立國盧森堡,以取得盧森堡的鐵路網。8月3日,德軍對比利時不宣而戰。至8月9日,德軍成功攻佔比利時全境,並且驅逐在比利時境內的法軍回法國境內。8月21日,德軍分兵五路攻向法國北部,法 凡爾登戰役
軍失守,被迫後撤。9月3日,德軍已進逼巴黎,法國政府被迫撤退至波爾多。9月5日—9月12日,德軍與英法聯軍在巴黎近郊馬恩河至凡爾登一線爆發馬恩河戰役,結果兩敗俱傷,德軍只得轉入戰略防禦,固守安納河一線,戰斗開變演變為陣地戰。接著,雙方爆發了奔向海邊的運動戰,結果英法聯軍被大敗。德軍成功奪取法國東北部的廣闊領土,但始終不能截斷英法兩國的運輸線。隨後雙方再爆發佛蘭德會戰,但雙方均無重大成果,結果戰事進入膠著對峙狀態。 戰事僵持 1915年春,英法聯軍趁德軍主力集中在東面戰線,發動了香巴尼和阿杜瓦兩輪攻勢。但因為沿用舊戰術,而且欠缺強大火力掩護,結果被德軍成功抵擋,己方反而傷亡慘重。該年4月德軍反擊,並首次使用毒氣,使雙方的損失更為慘重。結果1915年的西面戰線,英法聯軍死傷百萬人,德軍亦死傷 61萬人,但戰事仍然膠著。 1916年2月,東面戰線的壓力稍為降低,德軍主力再次移師西線,與法軍爆發凡爾登會戰。結果在激戰7個多月後,德軍仍不能攻取凡爾登。而英法聯軍為了制衡德軍,在該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線與德軍爆發索姆河戰役,戰況更為慘烈。英軍雖然在這場戰爭里首次使用坦克,但雙方在傷亡共約 120萬人後,戰事仍未有重大突破,並持續至該年11月,西線再次變為膠著對峙狀態,不過協約國開始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美國參戰 1917年2月24日,美國駐英大使佩奇收到齊默曼電報,稱如果墨西哥對美國宣戰,德國將協助把美國西南部還給墨西哥,於是美國以此為借口,在該年4月6日向德國宣戰。(只向德國而不是其他同盟國宣戰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德國的海軍潛艇無差別攻擊,對美國軍艦造成威脅。)1917年4月,法軍於西線開展春季攻勢,與德軍在蘭斯和蘇瓦松之間進行會戰,歷時共一個月,但法軍在傷亡10萬人後卻仍未有進展,引起了法國士兵的騷動。戰事再度膠著,而法軍因內部騷動,無力防禦,只得由英軍負責西線防禦。在該年下半年,美國提供的裝備 到達歐洲,英軍於是再在西線猛攻,但在損失100多萬人後,仍無法改變戰事的膠著狀態。 最後進攻 1917年,東線因俄國發生十月革命並退出戰爭而結束,德軍立即集中於西線,意圖在美軍到達歐洲之前,於1918年夏季打敗英法兩國,以扭轉局勢。1918年3月—7月,德軍接連於西線發動5次大規模的攻勢,頭兩次攻勢在損兵十萬後仍無所獲。而美軍則已到達歐洲,使協約國兵力大增。該年5月底,德軍發動第三次攻勢,這次成功突破法軍的防線進逼至距巴黎僅3 第一次世界大戰
7公里之地,但並不能殲滅英法聯軍的主力,而己方則損失十萬人。在6月9日 - 6月13日這5天,德軍發動第四次攻勢,企圖將德軍在亞眠和馬恩河的兩個突出點接連起來,以集中兵力攻擊巴黎,但並未能成功。7月15日,德軍發動第五次攻勢,但在損失15個師後,因無所獲,己方軍力反而消耗殆盡,只得撤退至興登堡防線,從此只能作消極防禦。
東面戰線
俄國動員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因為德國向其開出「空頭支票」,因此信心大增,與塞爾維亞斷交並對其宣戰。俄國則宣布全國總動員,以支持塞爾維亞,這引起德國的不滿。8月1日,德國以俄國拒絕停止全國總動員為借口向俄國宣戰,並同時在西線進侵比利時。8月4日,英國因比利時為其自身安全的關鍵,因此對德宣戰。8月6日,奧匈帝國向俄國宣戰。 德俄交戰 俄軍乘德軍在開戰之初,集中兵力在西線之際,在東線向德軍發起進攻。8月下旬,俄軍進入東普魯士,並逼向德國的心臟地帶,德軍被逼從西線線調兵回援。德國援軍行動迅速,很快便抵達東線,並於科穆辛森林附近消滅數萬名俄軍,使得東線戰局發展受到德國控制。9月11日,俄國的第一集團軍再度被擊敗,德軍進逼至俄國境內,俄軍損失共25萬餘人。在南線方面,俄軍開始時在加里西亞和布柯維納屢次擊敗奧匈帝國的軍隊,但德國隨後對奧匈帝國提供支持,結果到12月中旬,東線戰事亦進入膠著狀態。 1915年,德軍因為西線的馬恩河會戰失敗,決定先集中兵力擊潰俄國,逼使俄國停戰,從而結束東線戰事,並且避免繼續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局,東線於是變成主要戰場。1915年5月,德奧聯軍以18個師和2000餘門大炮,分兵兩路進擊俄軍,並計劃將俄軍逼至「波蘭口袋」內殲滅。雙方交戰8個多月,德軍攻佔普熱米什爾、萊姆堡、伊凡哥羅德、華沙、布雷斯特、維爾諾及里加,並逼使俄軍撤退至從里加灣到德涅斯特河一線,俄軍共損失170多萬人。德軍雖然大勝,但已方損失亦極大,而且並未消滅俄軍主力,結果逼不到俄國投降。 土耳其參戰 德國為了牽制俄國,於是答應向奧斯曼土耳其提供一億法郎的貸款,以換取其參戰。於是土耳其於1914年10月29日正式參戰。並與俄國在高加索發生戰斗。俄軍初時作戰不利,但於1915年1月發動反攻,土耳其的第九集團軍被殲滅,共損失約7萬多人。 義大利轉投協約國 1915年5月,義大利因為英法答應在戰後分得阜姆和達爾馬提亞,於是投向協約國一方,對同盟國宣戰。意軍雖然實力較弱,交戰初期即損失近30萬人,但卻成功拖住了奧匈帝國40個師的兵力,緩減了俄法的壓力。1915年9月,保加利亞加入同盟國,並出兵30萬,配合德奧聯軍攻擊塞爾維亞,結果同盟國很快便佔領塞爾維亞全境,塞爾維亞政府及軍隊被逼撤退至希臘的克基拉島。 俄軍反擊 1916年春,俄國調集3個方面軍共200萬人向德奧聯軍發動反攻,在激戰一輪後,雙方各損失百萬兵力,但俄軍兵力較多,因此逼退德奧聯軍,並乘勝攻進加里西亞東部地區。羅馬尼亞亦於該年8月向同盟國宣戰。德奧聯軍於是決定攻取羅馬尼亞,以奪取石油和糧食補給。結果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很快便失陷,德奧軍隊佔領大部分羅馬尼亞國土。 進攻伊斯坦布爾 協約國軍隊為了解除俄國在高加索被奧斯曼土耳其牽制的困局,於是決定聯合進攻奧斯曼土耳其的首都伊斯坦布爾。1915年初,加里波利之戰爆發。協約國先後有50萬士兵遠渡重洋來到加里波利半島。在靠近十一個月的戰斗後,共約131,000人死亡, 262,000人受傷,結果被迫撤退。這場戰役是一戰中最著名的戰役之一,也是當時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 十月革命 俄國本身為農奴制的經濟體系,經不起東線持續的戰事,結果其國內經濟崩潰,工廠倒閉,失業率驟增,軍火補給極度困難,士兵極度厭戰。1916年冬,俄國內部各種矛盾加劇,首都莫斯科的罷工人數更達至百萬人以上,結果在1917年3月(俄歷2月)二月革命爆發,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但新組成的克倫斯基臨時政府仍然繼續戰爭,但又再被德奧聯軍擊敗。結果俄國工人及農民忍受不了,在1917年11月(俄歷10月),由布爾什維克黨領袖列寧領導了一場武裝起義,推翻了臨時政府的資產階級政權,建立了蘇維埃政府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史稱「十月革命」。列寧其後與德國簽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並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它擁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因為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勝的社會主義革命,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它的勝利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推動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標志著世界現代史的開始。 盟國敗陣 雖然俄國退出戰爭,但德國的各盟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保加利亞帝國和奧匈帝國卻因持續作戰,致使經濟崩潰,國內各民族發生起義,結果無力再戰,相繼向協約國求和。最後德國內部亦發生政變,並向協約國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海上戰爭 雖然英德兩國在戰前爭建無畏艦,但在整次第一次世界大戰卻只有一次大規模的艦隊主力決戰,就是日德蘭海戰。這場戰役的結果比較特別:一方面,舍爾海軍上將率領的德國大洋艦隊以相對較少噸位的艦只損失擊沉了更多的英國艦只,從而取得了戰術上的勝利;另一方面,傑利科海軍上將指揮的英國主力艦隊成功地將德國海軍封鎖在了德國港口,使得後者在戰爭後期幾乎毫無作為,從而取得了戰略上的勝利。 而另一方面,在戰爭初期,德國主要依靠潛艇戰阻止他國對英國的物資援助,但因為美國抗議而一度中止。但當英德軍情勢越來越差,國內的經濟亦日趨惡化時,德國在1917年1月決定恢復無限制潛艇戰,即凡是在英國水域的船隻,不論是敵方或是中立國的,都有可能被德國潛艇擊沉,這大大影響了美國商船的航行,而且亦有美國商船被擊沉的紀錄,因此德美關系惡化,美國開始有對德宣戰意欲,在齊默曼電報事件後,美國正式對德宣戰。結果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反而招致了最強大的敵人 - 美國的參戰。 日本出兵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里投向協約國,向德國宣戰,以獲得德國在中國的山東的權益,並出兵佔領青島。日本的這種舉動結果引起了中國民眾的不滿,並於其後導致了五四運動的發生。 其他國家參戰 在美國參戰後,拉丁美洲各國亦跟隨美國向同盟國宣戰,結果使這場戰爭的范圍再度擴大。但這些國家大多在名義上參戰,並未實際投入戰爭。 中國參戰 在要不要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德國宣戰這個問題上,北洋政府內部意見不一,斗爭激烈。 為了達到主戰的目的,段祺瑞將其手下的十幾個督軍叫到北京,組成「督軍團」,對黎元洪施加壓力,但未獲成功;後來段祺瑞又叫人寫了對德宣戰書要總統蓋印,黎元洪為了平息風波,勉強在文件上蓋了章。即使這樣,段祺瑞仍不滿足,在國會開會討論時,又大肆干涉,終於觸動了眾怒。 恰在這時,段祺瑞私自向日本借款一事被揭露。1917年5月21日,黎元洪瞅准時機在這時下令撤銷了他的總理職務,段祺瑞憤然離京去津,並且指根據臨時約法,總統無權撤銷總理職務,不承認黎的免職令。因一方為總統府,一方為國務院,所以它們間的爭斗被稱為「府院之爭」。 之後黎元洪請督軍團團長張勛於6月14日入京調解。張勛入京後,擁立宣統復辟。事件為段祺瑞所鎮壓,黎元洪於事後辭去總統職,總統改由馮國璋擔任。府院之爭告一段落。 段祺瑞統治下的北洋政府,在英法的支持下,參加了協約國,對同盟國宣戰。 德國革命 1918年8月—9月,德軍再損失15萬人、大炮2000餘門及機槍13000餘挺。不斷傳來的軍事失敗的消息使德國國內的矛盾加劇。9月,興登堡建議在德國議會提出要「結束戰爭」。但德軍的最高統帥部卻仍死心不息,意圖用剩餘的海軍艦只與英國海軍進行最後決戰。結果德國水兵因不願送死,在基爾港發生起義,並迅速蔓延到整個海軍及全國。11月9日,德國首都柏林亦發生十一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只得宣布退位,並逃至荷蘭,德國社會民主黨組成臨時政府,宣布成立魏瑪共和國。11月11日,《貢比涅森林停戰協定》簽訂,德國投降。歷時4年零3個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協約國的勝利告終。
第一次世界大戰大事記
1914年6月:斐迪南大公遇刺,點燃了戰爭的導火索。 1914年7月: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 1914年8月:德國向俄、法宣戰並入侵比利時。英國向奧匈帝國和德國宣戰。 1914年11月:土耳其加入同盟國 1915年5月:義大利加入協約國。 1915年10月:保加利亞加入同盟國 1916年3月:葡萄牙加入協約國。 1917年2月:俄國爆發十月革命,因而退出大戰。 1917年4月:美國參戰。 1918年3月:俄、德國簽約停戰。 1918年9月:協約國開始最後的進攻。 1918年11月:德國簽約停火,大戰結束。

『叄』 英超默哀是為了誰啊

英國各地9日舉行一戰停戰90周年儀式,英國女王在倫敦向在戰爭中陣亡的英國將士獻花圈。在上午11點全國進行2分鍾默哀,女王在倫敦市中心的國家戰爭紀念碑獻了花圈。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在倫敦的紀念儀式中,數以千計的老兵列隊穿過白廳街的紀念碑致意。 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英軍部隊也舉行了紀念儀式。今年的紀念日正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停戰日90周年。

英國有近90萬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喪生。英國首相布朗,外相米利班德以及各反對黨領袖也參加儀式獻了花圈。英聯邦國家的40多個使節也參加紀念活動獻了花圈。每年約有8000名英國老兵參加陣亡將士紀念儀式。

為了紀念在世界大戰中犧牲的將士,英國曾在1936年通過法定程序,確定每年離一戰停戰日最近的一個星期日為「陣亡將士紀念日」,也稱「休戰紀念日」(Armistice Day),今年的紀念日是11月9日。

1954年後,這個節日與「退伍軍人節」合在一起紀念。

『肆』 一戰最後的士兵世界上還有一戰倖存士兵嗎

一戰到現在已經100年了,那個時候如果當兵最年輕的也得15六歲,推算的話得100多歲。這個年紀的沒有了

2011年5月20日,澳大利亞珀斯,世界上最後一位一戰老兵、英國人克洛德·喬勒斯(Claude Choules)的葬禮在當地教堂舉行。5月5日,世界最後一名已知在世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老兵克洛德·喬勒斯在澳大利亞珀斯市辭世,終年110歲。

『伍』 一戰持續了幾年

1914年7月28日,奧匈向塞爾維亞宣戰開始—1918年11月11日,德軍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歷時4年。

『陸』 目前世界上還剩幾名在世一戰老兵

有兩名,一名是現居澳大利亞的喬勒斯 ,現年110歲,另一名是英國婦女弗洛倫斯-格林,也是110歲。一戰老兵中曾有人打破了吉尼斯世界長壽記錄,活了113歲,他是英國人,叫亨利-阿林厄姆。

『柒』 愛爾蘭獨立戰爭的英國的反應

英國對於在愛爾蘭不斷升級的暴力活動以越來越強硬的武力回應。由於不願在該國部署更多的英國正規軍,英國建立了兩個准軍事警察組織以輔助保安團。「黑棕部隊」用於支援萎靡不振的保安團。7000多人,大多是一戰後復員的英國老兵。它首先在1920年三月部署在愛爾蘭,多數人來自英格蘭與蘇格蘭城鎮。正式場合他們是保安團的一部分,實際上他們是一支准軍事部隊。1920年三月部署之後,該部隊迅速由於酗酒和軍紀不整惡名遠揚,對英國政府在愛爾蘭的道德權威造成的損害勝於任何其他團體。為回應共和軍的行動,1920年夏,黑棕部隊在愛爾蘭全境焚燒和掠奪了一大批小鎮,包括巴爾布里根,米斯郡的特利姆(Trim),坦普羅爾(Templemore)等等。
1920年7月,另一支准軍事警察部隊,由2214名前英國陸軍軍官組成的預備隊到達愛爾蘭。預備隊的聲譽由於虐待平民,和黑棕部隊一樣差,但是往往更有效率與更樂意對付共和軍。報復政策牽涉到輿論譴責、官方否認與長官意志,被休·塞西爾(Hugh Cecil)勛爵廣為人知地諷刺道:「似乎不存在報復已經成為共識,但是它非常有效。」。
在1920年8月,英國國會通過了在愛爾蘭恢復秩序法,停發所有的逮捕令,因為很大一部分逮捕令被用於皇家部隊的成員。它們被「軍事質詢庭」所代替。這項法案被歷史學家解讀為戴維·勞合·喬治選擇鎮壓愛爾蘭的叛亂而不是與共和派領導層進行談判。結果暴力活動從夏天開始穩步升級,至1920年11月大爆發,直到1921年七月止。 1920年11月21日,柯林斯的小隊在都柏林的不同地區幹掉了18個英國特工(人稱「開羅幫」)。作為報復,預備隊乘卡車開到正在舉行足球比賽的科羅克公園(都柏林的GAA足球和愛爾蘭曲棍球場),胡亂向人群射擊。14名手無寸鐵的民眾被槍殺,65人受傷。當天晚些時候兩名共和派犯人和一名無關但被一同逮捕的友人莫須有地「在越獄時被擊斃」(事實上是處決)在都柏林城堡。這一天成為了眾所周知的血腥星期天。今天克羅克公園內的一座看台被命名為霍根看台,以紀念一名在攻擊中被殺害的蒂珀雷里郡球員。
1920年11月28日,僅僅血腥星期天一周之後,共和軍的西科克部隊,在湯姆·巴里的帶領下,在科克郡的基爾米克爾伏擊了一支預備隊的巡邏隊,18人中被打死17人。這項行動標志著沖突開始急劇升級。蒙斯特省的科克郡、凱瑞郡、利默里克郡和蒂珀雷里郡在12月10日全部實行軍事管制。不久之後的1921年1月,「正式報復」行動被英國批准,在柯克的米德勒頓(Midleton)7幢建築被焚燒。三月,愛爾蘭國會對英國宣戰。
科克的市長,特倫斯·麥克斯溫利(Terence MacSwiney)與另兩名共和軍囚犯11月在倫敦伯利克斯頓監獄的絕食抗議中死去。聆訊此次死亡事件的陪審團的裁決稱,有針對大衛·勞合·喬治(英國首相)和地區巡官斯旺奇(District Inspector Swanzy)及其他人的謀殺陰謀。斯旺奇隨後在安特里姆郡的利斯本被捕殺。1920年12月11日,科克市中心被英軍付之一炬,並且阻止消防員前去救火,以報復共和軍在該城的偷襲。
接下來的八個月,直到1921年7月的停戰協議為止,沖突中不斷上升的死亡數字敲響了警鍾。僅在1920年一月至7月,就有1000人死亡,死者包括保安隊警察,英軍士兵、共和軍志願者和平民。這代表在整場沖突的三年當中傷亡人數的七成。另外,4500名共和軍人員(以及被懷疑是同情者)在此期間被拘留。
1921年2月1日,第一名共和軍在軍事管製法下被處死。科克郡磨坊街鎮(Millstreet)的Cornelius Murphy在科克市被槍決。28日,另外6人也在科克市被處決。在戰爭過程中總共正式有14名共和志願軍被處決。
1921年3月19日,湯姆·巴里的100名善戰的西科克共和軍對1200名英軍進行了一場大規模戰斗行動——克羅斯巴里伏擊戰(Crossbarry Ambush)。巴里的戰士們勉強地保持不被聚集的英軍部隊包圍並造成對方10-30人的死亡。僅2天之後,3月21日,凱瑞郡的共和軍在海德福德(Headford)道口靠近基爾拉尼(Killarney)處襲擊一列火車,估計打死20名英軍士兵,另有2名共和軍和3名平民死亡。戰爭中的大部分行動規模較小,但是共和軍在奇襲行動中另有斬獲,比如同樣在1921年3月在磨坊街鎮,以及5月和6月在梅歐郡的加羅肯尼迪(Carowkennedy)。然而有同樣眾多的奇襲失敗,最糟糕的情況例如1921年2月科克郡的厄普頓(Upton)和克隆馬爾特(Clonmult)分別有5和12名共和軍被打死,另有更多人被俘獲。梅歐郡的共和軍在基爾米納(Kilmeena)遭到了同等的厄運。在這樣的失敗伏擊之後對於告密者的恐懼經常導致大批或真或假的告密者被共和軍槍決。
然而共和軍最大的單次行動損失發生在都柏林。1921年5月25日,數百名共和軍都柏林旅成員在都柏林市中心佔領與焚燒了海關大樓(愛爾蘭地方政府中心)。此舉用於象徵性展示英國在愛爾蘭的統治已經不堪一擊。但是,從軍事觀點來看,這是一次慘敗,5名共和軍被打死,超過80人被俘虜。這顯示共和軍在裝備和訓練上還不能在傳統意義上和英軍對抗。但是,這並沒有像有時宣稱的那樣,削弱都柏林的共和軍。都柏林旅5月在該城進行了107次襲擊,7月進行了93次。數字有所下降,但幅度不大。但是到了1921年7月,大多數共和軍單位開始長期缺少武器彈葯。而且他們的所有游擊戰的成效,正如理查德·穆爾卡希回憶,「不能將英軍從大於一個特大型警察局的地方趕走」。
很多軍事史學家仍然得出結論說共和軍進行了一場十分成功和致命的游擊戰,迫使英國政府得出共和軍不能在軍事上被擊垮的結論。但是至停火協議為止,很多共和派領導人,包括邁克爾·柯林斯,相信如果戰爭進行更長時間,可能像當時那樣組織的共和軍的戰斗就會趨於停頓。因此制定了將「戰爭引向英國」的計劃。而共和軍也將戰線擴大至格拉斯哥街頭。經濟目標,諸如利物浦的碼頭,被決定炸毀。前一年的11月,19座倉庫被共和軍燒毀。負責此類活動的共和軍單位更易逃脫,因為英格蘭並未實施(英國公眾輿論也不會接受)軍事管制。這些行動在停火協定限定後被放棄。 雖然共和軍的襲擊在東北部少於其他地區,聯合派社區視其自身為武裝的天主教民族主義者所包圍,後者似乎已經控制愛爾蘭其餘部分。因此他們將北方天主教社區作為一整體進行報復。這種行動大多數為聯合派領導人所默許,並受到來自英軍的支持。例如詹姆斯·克雷格在1920年寫道:「保皇派的基層已經決定採取行動……他們現在感到形勢如此絕望,除非政府先下手為強。也許讓他們看到為「有組織地」報復叛亂分子可以採取何種步驟更為明智。」
第一輪攻擊與報復爆發於1920年夏天。1920年7月17日,英國上校傑拉德·史密斯(Gerard Smyth)在科克城的鄉村俱樂部被暗殺,以報復他所做的鼓勵保安隊隊員報復平民的演講。史密斯來自北部唐郡的班布里奇(Banbridge),他的死導致在班布里奇和德羅摩爾(Dromore)對天主教徒的報復。1920年7月21日,保皇派行進到貝爾法斯特的哈蘭德與沃爾夫造船廠,強迫7000名天主教徒和左翼新教徒停止工作。教派主義暴動在貝爾法斯特與德里爆發,導致40人死亡,大量天主教徒與新教徒無家可歸。1920年8月22日,保安隊探長斯旺奇在離開安特里姆郡利斯本時被科克郡共和軍分子槍殺。斯旺奇被一個調查團指控謀殺了科克市市長托馬斯·麥克田。作為報復,當地的保皇派焚燒了利斯本的天主教居民區。盡管時候有多人被起訴縱火,但是當時並無人嘗試阻止攻擊行動。邁克爾·克林斯根據肖恩·麥肯蒂(Sean MacEntee)的建議組織了一場對貝爾法斯特商品的抵制行動,作為對攻擊天主教社區行為的回應。愛爾蘭國會8月6日批准了一項局部抵制行動,在1920年底實現了更全面的抵制。 1921年7月11日停火協定後,南方的沖突大致已經結束,但是北方戰斗一直持續至1922年夏。另外,盡管國會在1922年1月接受了英愛條約,保證了未來北愛爾蘭依然存在,共和軍與英國部隊從1922年上半年起在新的邊境線上仍有零星沖突。這部分反映了邁克爾·柯林斯對條約的觀點,認為只是一種策略或者「墊腳石」,而不是最終解決方案。在德里郡一群正在當地旅遊的蒙拿漢蓋爾足球隊的共和軍分子被逮捕。作為報復,邁克爾·柯林斯在菲爾瑪納(Fermanagh)與泰隆(Tyrone)將42名保皇派成員扣為人質。前去營救的B特在南方的克隆斯(Clones)遭到埋伏,4人被打死。盡管2月底設立了邊境調查團以居中調停,3月還是有三座英國軍營遭到共和軍偷襲。所有這些行動都在貝爾法斯特遭到了血腥報復。溫斯頓·丘吉爾在1922年1月21日安排了一次柯林斯與詹姆斯·克雷格的會面。南方對貝爾法斯特商品的抵制解除,但是幾周之後又被再次實施。兩位領導人進行了幾次更深入的會見,但是除了3月30日的「宣布和平」的共同宣言外,暴力活動仍然繼續。
從1922年4月至6月,柯林斯發動了一輪對北愛的秘密游擊攻勢。當時,共和軍在英愛條約問題上已經分裂,但是支持與反對條約的團體都參加了該行動。英國送去武裝新的愛爾蘭陸軍的武器實際上送給了共和軍單位,而他們的武器則被送到北方。但是,這場由共和軍在北方從5月17日至19日發起的一系列攻擊而開始的攻勢,最終證明是場失敗。5月22日,聯合派政治家威廉·特沃德爾(William Twaddell)被暗殺後,350名共和軍在貝爾法斯特被逮捕,使當地組織陷於癱瘓。最大的一次沖突發生在6月,英軍不得不使用炮兵來把一支共和軍部隊從佩提戈(Pettigo)村裡驅逐出去,其中7人死亡,6人受傷,4人被捕。這是在1919-1922年間最後一次共和軍和英軍的大規模對抗。 對平民展開的教派沖突暴力循環一直持續到1922年6月。6月17日,為報復殺害2名天主教徒,弗蘭克·艾肯(Frank Aiken)的共和軍單位在南阿馬郡的阿爾特納懷(Altnaveigh)打死6名新教平民。
邁克爾·柯林斯認為英軍將領亨利·休·威爾遜應對北方針對天主教徒的襲擊負責,並在1922年將其暗殺。此事件無意中觸發了愛爾蘭內戰(溫斯頓·丘吉爾在事後堅持柯林斯是在打擊反條約共和軍,後者應對此事負責)。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南方內戰的爆發停止了北方的暴力活動,戰爭使東北部的共和軍士氣受挫,並將組織的其餘部分的注意力從分裂問題轉移。在1922年柯林斯死後,新的愛爾蘭自由邦悄悄地中止了對北愛的進攻性政策。
在後來的北愛地區,1920年7月至1922年7月共有557人在政治暴力活動中死亡。其中有303名天主教徒(包括共和軍成員),172名新教徒,以及82名警吏團或英軍成員。貝爾法斯特成為主要戰場,457人在此死亡(267名天主教徒,185名新教徒[16] )天主教民族主義分子爭辯這場暴力是對天主教社區的大屠殺,受害者中的天主教徒(58%)佔大多數,與北愛爾蘭35%的天主教人口不成比例。

閱讀全文

與英國還有多少一戰老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化學分紅在哪裡看得到 瀏覽:583
伊朗用什麼麵粉 瀏覽:69
越南人為什麼騙婚 瀏覽:977
伊朗油人民幣多少錢一克 瀏覽:610
和平精英國際服腰射按鈕怎麼開 瀏覽:291
印尼一年吃多少蝙蝠 瀏覽:106
印度人在家怎麼隔離 瀏覽:337
越南手機如何把越南字改為中國字 瀏覽:210
義大利哪裡有賣拉桿箱 瀏覽:300
中國銀行異地同行匯款多久能到賬 瀏覽:34
中國哪個地區蜂蜜最好最純 瀏覽:499
越南外匯管制是多少 瀏覽:960
中國哪個地方可以看到西瓜 瀏覽:550
伊朗一月多少錢 瀏覽:981
哪個姓氏的人可能來自伊朗 瀏覽:874
越南人如何看待古籍 瀏覽:322
中國醫學院哪個女生多 瀏覽:648
當初中國哪個球星在水晶宮 瀏覽:954
健康中國戰略是什麼 瀏覽:485
印度有多少米深水井 瀏覽: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