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哪可以看到英國衛報和大西洋月刊上的文章
推薦CNN和《經濟學人》(Economist),《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post)都是有APP的,可以閱讀英文。《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s好像是收費的,《衛報》也不錯。
《紐約時報》(NYTIMES)和《紐約客》也是可以的。華爾街日報也有APP,這已經很足了。祝你學習愉快。
《衛報》(The Guardian)是英國的全國性綜合內容日報。創刊至1959年因總部設於曼徹斯特而稱為《曼徹斯特衛報》。總部於1964年遷至首都倫敦,不過於曼城和倫敦均設有印刷設施。一般公眾視《衛報》的政治觀點為中間偏左。
《衛報》的排印系統在1988年實行電腦化之前,由於經常出現植字錯誤,因此被民眾戲稱為《The Grauniad》,揶揄報章連自己報名也拼錯。
該報一直以來都是大開型日報,至2005年9月12日改版成柏林型版式(Berliner,即470×315毫米),並標榜為全不列顛唯一的全彩色印刷日報(不包括北愛爾蘭),此次改版並全面了採用新的字體、和版式設計。2005年8月的統計數字指《衛報》發行量有32萬5千份。
㈡ 怎麼用手機看英文衛報
手機公眾號「外刊每日精度」,獲取最新英文雜志。
英文衛報還可以訂閱紙質版的,一年一萬多,較貴。有個折中的辦法,衛報除了報紙,還有一個衛報周刊,一年兩千多。主要匯集在《衛報》上發表過的資料。夾附美國《華盛頓郵報》專欄及法國《世界報》的英文專欄。這些報刊雜志都是中國圖書進出口公司依照法規引進訂閱的。
《衛報》
是英國的全國性綜合內容日報。與《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被合稱為英國三大報。由約翰·愛德華·泰勒創辦於1821年5月5日。因總部設於曼徹斯特而稱為《曼徹斯特衛報》。1959年8月24日改為現名。
總部於1964年遷至首都倫敦,不過於曼城和倫敦均設有印刷設施。該報注重報道國際新聞,擅長發表評論和分析性專題文章。一般公眾視《衛報》的政治觀點為中間偏左。該報主要讀者為政界人士、白領和知識分子。
發展,《衛報》還一直保留自己的左翼立場(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非常明顯),在英國,人們也把《衛報》戲稱為憤青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