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是
1、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是隨著工業革命的開展,英國為了擴大原料產地、商品市場,迫切要求打開中國的大門。禁煙運動損害了英商的利益是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直接原因。
2、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經常稱第一次英中戰爭或「通商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閉關鎖國」後的滿清逐步落後於世界大潮,但是在外貿中,一直處於貿易順差地位。 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英國開始向中國走私毒品鴉片,獲取暴利。
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冬,道光帝派湖廣總督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林則徐到任後,嚴行查繳鴉片2萬余箱,並於虎門海口悉數銷毀。打擊了英國走私販的囂張氣焰,同時影響到了英國的利益。為打開中國市場大門,英國政府以此為借口,決定派出遠征軍侵華,英國國會也通過對華戰爭的撥款案。1840年6月,英軍艦船47艘、陸軍4000人在海軍少將懿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率領下,陸續抵達廣東珠江口外,封鎖海口,鴉片戰爭開始[2] 。雖然這場戰爭只是鴉片戰爭的一部分,但有時也經常把它稱作鴉片戰爭。這場戰爭一直是斷斷續續進行,其間的一系列戰斗和軍事行動相互之間並無關聯。
戰爭前期中國軍民奮起抵抗,沉重打擊英國侵略者,但是腐朽的封建制度抵抗不住英國的侵略,戰爭以中國失敗並賠款割地告終。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中國開始向外國割地、賠款、商定關稅,嚴重危害中國主權。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並促進了自然經濟的解體。同時揭開了近代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歷史新篇章。
㈡ 關於《中葡北京條約》
《中葡北京條約》是葡萄牙在英國支持下強迫清廷訂立的不平等條約,1887年12月1日在北京簽訂。主要內容有:中國准許葡萄牙永駐和管理澳門以及屬澳之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