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英國為什麼要向中國走私鴉片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什麼後果
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是因為,閉關鎖國後的清朝逐步落後於世界大潮,但是在外貿中,一直處於貿易順差地位。 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英國開始向中國走私毒品鴉片,獲取暴利。
鴉片戰爭帶給中國的後果:
1、政治上,清政府開始一步步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隨著中國的領土、領海、司法、關稅和貿易主權開始遭到嚴重破壞,中國逐漸由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
2、經濟上,隨著列強向中國傾銷產品和對中國絲、茶等農副產品的收購,逐漸把中國捲入世界市場;原本佔主導地位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受到強烈沖擊,中國日益成為世界資本主義市場的一部分。
3、隨著鴉片戰爭的結束,清政府簽下了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將割香港島給英國。並賠償英國2100萬元,造成大量白銀流出。
4、1843年英國政府又強迫清政府訂立了《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後條款》,其他各國列強不欲英國坐大,紛紛與中國簽訂更多不平等條約。中國的主權遭到進一步破壞。
5、社會矛盾上,隨著社會性質的變化,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變成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
(1)英國鴉片走私造成了什麼擴展閱讀:
第一次鴉片戰爭是1840年至1842年英國對中國發動的一場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閉關鎖國後的清朝逐步落後於世界大潮,這時英國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開始向中國走私毒品鴉片,獲取暴利。
1838年冬,道光帝派湖廣總督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林則徐到任後,嚴行查繳鴉片2萬余箱,並於虎門悉數銷毀。為打開中國市場,英國政府以此為借口,派出遠征軍侵華,英國國會也通過對華戰爭的撥款案。
1840年6月,英軍艦船47艘、陸軍4000人陸續抵達廣東珠江口外,封鎖海口,鴉片戰爭開始。雖然這場戰爭只是鴉片戰爭的一部分,但有時也把它稱作鴉片戰爭。這場戰爭一直斷斷續續。
戰爭前期中國軍民奮起抵抗,沉重打擊英國侵略者,但腐朽的封建制度抵抗不住英國的侵略,戰爭以中國失敗並賠款割地告終。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⑵ 當年的鴉片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什麼樣的災難
因為鴉片的大量輸入,不僅損害吸食者的健康,造成白銀外流,而且引起銀貴錢賤,直接破壞社會生產,影響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鴉片的大量輸入,還加深了清朝封建統治的危機。
擴展資料:
工業革命後,英國資產階級竭力向中國推銷工業產品,企圖用商品貿易打開中國的大門。直到19世紀二三十年代,為了改變不利的貿易局面,英國資產階級採取外交途徑強力交涉,就採取了卑劣的手段,靠「毀滅人種」的方法,向中國大量走私特殊商品——鴉片,以滿足他們追逐利潤的無限慾望。
鴉片貿易給英國資產階級、英印政府、東印度公司和鴉片販子帶來了驚人的暴利。打破了中國對外貿易的長期優勢,使中國由二百多年來的出超國變成入超國。
「鴉煙流毒,為中國三千年未有之禍」。鴉片大量輸入,使中國每年白銀外流達600萬兩,中國國內發生嚴重銀荒,造成銀貴錢賤,財政枯竭,國庫空虛。
鴉片輸入嚴重敗壞了社會風尚,摧殘了人民的身心健康。煙毒泛濫不僅給中國人在精神上、肉體上帶來損害,同時也破壞了社會生產力,造成東南沿海地區的工商業蕭條和衰落。
列強擴張:19世紀40年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攜工業革命的雄風,蒸蒸日上。歐美列強為了擴大商品市場,爭奪原料產地,加緊了征服殖民地的活動,中國的周邊國家和鄰近地區,陸續成為它們的殖民地或勢力范圍。中國作為一個幅員遼闊的古老國家,自然成為殖民主義者侵略擴張的新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