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國人的祖先是誰
現在大部分的英格蘭人(包括威爾士地區的人)都是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後裔,而蘇格蘭人和北愛爾蘭人的祖先是凱爾特人。
公元843年,蘇格蘭地區的一個國王完成了各個蘇格蘭部落的統一大業,建立了真正意義上的蘇格蘭王國。那時候,盎格魯·撒克遜人還在不列顛島的南部地區。
盎格魯、撒克遜是古代日耳曼人的部落分支,原居北歐日德蘭半島、丹麥諸島和德國西北沿海一帶。公元五世紀——六世紀,盎格魯、撒克遜兩部都有人群南渡北海移民大不列顛島,在此後的三四百年間,兩部落才融合為盎格魯·撒克遜人。
通過征服、同化,盎格魯·撒克遜人與大不列顛島的「土著人」(凱爾特人),再加上後來移民的「丹人」、「諾曼人」經長時期融合,才形成近代意義上的英吉利人(包括蘇格蘭人)。
(1)英國以前是什麼人擴展閱讀:
5世紀初,居住在德國易北河口附近和丹麥南部的盎格魯撒克遜人以及來自萊茵河下游的朱特人等日耳曼部落,征服不列顛。盎格魯人(Angels)把不列顛稱為「盎格蘭」(諧音England,英格蘭名稱的由來),即盎格魯人的土地之意。而古英語,則是繼承了他們的語言而來。
到7世紀初,入侵者先後建立起7個強國:這個時期史稱「七國時代」。盎格魯-撒克遜人入侵時是氏族部落組織。入侵過程中,原來的氏族組織解體,隨著生產力發展,土地逐漸變成私有財產,出現了貴族、大土地佔有者、依附農和奴隸。
村社成為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向封建土地所有制過渡的形式,一般認為是英國社會封建化過程的開始。6世紀末,基督教傳入英國。直到今天,美國人還管英國人以及英裔稱為盎格魯撒克遜人。
英國是位於西歐的一個島國,是由大不列顛島上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共同組成的一個聯邦制島國。
英國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東臨北海,面對比利時、荷蘭、德國、丹麥和挪威等國;西鄰愛爾蘭,橫隔大西洋與美國、加拿大遙遙相對;北過大西洋可達冰島;南穿英吉利海峽行33公里即為法國。
國土面積24.41萬平方公里(包括內陸水域)。其中英格蘭地區13.04萬平方公里,蘇格蘭7.88萬平方公里,威爾士2.08萬平方公里,北愛爾蘭1.41萬平方公里 。
2. 英國人是怎麼來的
英國人的祖先是薩克遜人,在公元1000年左右登陸多佛,在燈塔旁邊添了一座設計優美的小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