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英國聰不聰明
我認為,如果論國家智商的話,英國是最聰明的,甚至比美國要聰明。原因是,英國是經驗主義的發源地。經驗主義以為著要從過去汲取經驗教訓,增長智慧,他們的確做到了。現代民主就是英國人一步步摸索出來的,依託於他們的經驗,絕對不是他們突發奇想的結果,比馬克思奇思妙想的共產主義要靠譜。美國脫胎於英國,按說也不錯,但由於是半路出家,丟掉了一些英國老家很寶貴的東西,因此國家智商不如英國。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看最近的斯諾登事件,斯諾登爆料說,美國有監聽活動,同時說英國也有,並且更嚴重。按說,英國應該成為眾矢之的,但是奇怪的是,沒有。看最近的新聞,各國鋪天蓋地的是對美國的聲討,英國卻成了漏網之魚,成了沒事人,實際上做的壞事一點都不少。這是國家智慧的體現啊,做了壞事卻不招人恨,幾個國家能夠做到?再一個,英國曾統治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地,後來殖民地解體,英國又忽悠成立了英聯邦,結果讓人難解的是,絕大多數前殖民地願意留在英聯邦,難道是忘了被殖民的恥辱和英國殖民的罪惡嗎?更讓人看不懂的是,歷史上跟英國八竿子打不著的國家,如莫三比克-前法國殖民地,竟然在21世紀-英帝國解體半個世紀之後申請加入英聯邦。這樣看,英國的硬實力雖然大不如前,但是軟實力絕對傲視群雄。
B. 為啥英國排名不斷下滑,印度經濟卻蒸蒸日上
「大象」飛天、帝國西沉,印度對英國完成逆襲。作為曾經的殖民地、現在英聯邦國家之一,印度排名首次領先,不知英國作何感想!
不過,這個「亞洲世紀」可能和印度想的不太一致,它只會是中國領導的亞洲世紀,印度想要好好發展,唯有擺正自己的位置,不要總想著「龍象之爭」,也不要總想把中國踩在腳下,否則註定不會有好結果。
C. 英國和法國,哪個更強
產業上,法國有更加健全的工業,可以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上,法國表面上和英國差不多,但英國更加依賴外界,法國則是依靠自己。政治上,英國幾乎是被美國控制(尤其是保守黨),法國則有很強的自立意識。他們倆同樣作為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英國幾乎都是站在美國這一方,法國則是有時在英美,有時又在中俄。軍事上,法國有西歐最強空軍,能自己製造世界先進的戰斗機,海軍比起英國遜色許多,陸軍上法國大都是裝備精良的雇傭兵(不過國與國作戰能力應該會很差),英國軍隊不多,但都是極強的特種部隊,可以和美國的三角洲媲美。核武器方面,法國擁有世界上最發達的核技術(比美國俄羅斯都發達),核武器數量也遠遠高過英國,甚至高過整個歐盟其他國家總和。
總和一下,法國有更強大的綜合國力。
D. 英國買什麼便宜
在國外,大家認為消費很高,其實很多東西在英國來說,買東西比中國還是要便宜的多的。
首先在英國買東西的話,首先是巧克力比較便宜一些,因為在中國的巧克力價格實在是太貴了,在英國來買會比較便宜多了。比方說一盒普通的252克的巧克力,在中國要達到30塊錢左右,可能在英國,只要不到十塊錢就可以買得到,價格的差別還是挺大的。
另外買一些他們本土的化妝品的話,比如說topshop的彩妝是英國姑娘們非常熱衷的給自己帶上一些回來,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而且價錢也是非常合適的。
當然到外國去買東西,千萬不要買得太多,以免被海關給查住,說你們在這里倒賣商品,那就不合適了,所以什麼東西還是適可而止,夠自己用的量就行了。
E. 英國當年想租用香港100年,為何清政府只願意租99年
英國當年這么做是想永遠的佔有香港,因為當時的國際上有一條慣例,只要一個地方被一個國家作為殖民地超過一百年就可以永遠成為這個國家的領土。
不過呢我覺得這些都是因為落後,才會挨打,如果真的足夠強大,誰又敢覬覦自己的領土呢,中國這個地方,已經統治了上千年了,按照所謂的國際慣例,那麼早就是中國的了,為什麼其他國家還是來搶呢,說白了還是因為弱小。
只不過在當時的情況下,清朝能為了這一年誓死不讓還是值得欽佩的,畢竟因為他們的這一舉動才使得九十九年後的香港得以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