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英國無敵級航空母艦是怎樣誕生的
60年代雖然取消了英國海軍打算建造的CVA-01號攻擊航母給這個傳統海軍大國的航母事業一個沉重打擊,意味著固定翼艦載航空兵將從英海軍艦隊中消失。但是,海軍並沒有放棄反潛直升機。然而,由於航母在艦隊中的消亡,需要有一種代替其指揮艦功能的新艦,並且把運用反潛直升機的功能結合起來,這就引出了指揮巡洋艦的概念。
於是,1966年的海軍參謀部需求書中規定了該指揮艦能提供指揮控制一個由艦船、飛機和潛艇組成的大的反潛部隊的設施,並且有能裝載和運用重要的反潛直升機和輔助艦隊防空的設備。
為了滿足這些要求,設計了一個裝有「海標槍」艦空導彈系統和載6架「海王」反潛直升機及1000名艦員的1.25萬t的艦。
該艦從側影上看很像義大利的直升機巡洋艦,其特徵是首部裝有導彈、中部是上層建築和機庫,尾部是飛行甲板。經過進一步研究發現,如果直升機增加到9架,那麼作戰效率將有很大的提高,但這必須把機庫移到下甲板占整個船長,同時機庫甲板和飛行甲板之間要裝升降機。
排水量增加到17500t,而且為了給出最大的飛行甲板作業面積,將上層建築移到右舷,飛行甲板成為全通的甲板。在這點上,當時設計師們演出了一場重新創造航母的滑稽戲。
由於那時政府已決定不再建造航母,所以設計師們必須編出種種理由來迷惑一般的社會政治家,這些人雖然總的傾向是反對航母的,但實際上並不了解航母的詳情。因此,把飛行甲板稱為全通甲板,而把該艦稱為全通甲板指揮巡洋艦。
終於經過一番努力後,該級艦的首艦1973年被批准建造了。其排水量增加到19500t,能載9架STOVL垂直/短距起降飛機。
然而,直到英阿馬島海戰嚴酷的現實說明,沒有海軍艦載航空兵的參加,很難取得現代海戰勝利的血的代價教育了英國的上層人士,轉變了對航母的立場,重又決定英海軍序列中保有3艘航母。至使英國航母起死回生。
⑵ 英國無敵級航空母艦是怎樣誕生的
在20世紀60年代,英國海軍原本計劃建造的CVA-01號攻擊型航空母艦項目的取消,給這個傳統海軍大國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似乎意味著固定翼艦載航空兵將從英國海軍艦隊中消失。然而,海軍並未放棄反潛直升機。鑒於航母的撤銷,需要一種新型戰艦來代替其指揮艦的功能,並將反潛直升機的運用融入其中,於是「指揮巡洋艦」的概念應運而生。1966年的海軍參謀部需求書中明確指出,這種新型戰艦應具備指揮控制大型反潛部隊的能力,包括艦船、飛機和潛艇,並配備重要的反潛直升機及輔助艦隊防空設備。
為了滿足這些要求,設計了一艘排水量12500噸的戰艦,裝備有「海標槍」艦空導彈系統,可搭載6架「海王」反潛直升機,並容納1000名艦員。從側面輪廓來看,該艦與義大利的直升機巡洋艦相似,特點為首部安裝有導彈系統、中部為上層建築和機庫、尾部為飛行甲板。進一步研究後發現,若直升機數量增加至9架,作戰效率將顯著提升。為此,需將機庫移至下甲板,並占滿整個船長,同時增設甲板升降機。戰艦排水量增至17500噸,為最大化飛行甲板作業面積,上層建築被移至右舷,飛行甲板變為全通式。
在政府決定不再建造航母的背景下,設計師們不得不想方設法讓決策者和社會政治家們理解這種新型戰艦的重要性,盡管他們對航母的了解並不深入。因此,飛行甲板被稱為全通甲板,戰艦被稱為全通甲板指揮巡洋艦。經過不懈努力,該級艦的首艦於1973年獲得批准建造,排水量進一步增至19500噸,能夠搭載9架STOVL(Short Take-Off and Vertical Landing,簡稱STOVL)垂直/短距起降飛機。
最終,英國在英阿馬島海戰中付出了慘痛代價,意識到沒有海軍艦載航空兵的參與,很難在現代海戰中取得勝利。這場戰斗教育了英國上層人士,轉變了對航母的立場,重新決定英國海軍應保留3艘航母。這一決定使得英國航母得以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