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議會為什麼是行政權力

英國議會為什麼是行政權力

發布時間:2025-04-01 04:08:50

❶ 如何理解英國議會是行政權利的最高來源

這個問題要從英國的政治制度的建立的背景來看。英國是一個典型的君主立憲制國家。在1640年開始的資產階級革命中,日益強大的資產階級與新貴族一起將王黨消滅,建立了克倫威爾為首的資產階級政府,後來有發生了光榮革命。雖然英國保留了君主,而且在光榮革命後上台的威廉三世仍然掌握著相當的權力,但是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英國資產階級力量不斷強大。使議會成為英國權力的賦予地和擁有地,而國王成為一個擺設。
第二個原因就是,英國實行兩黨制,通過議會的選舉決出多數黨,並以多數黨的領袖出任首相,組閣,成為行政首腦。因為他是由於在議會的選舉中勝利了所以才能出任行政首腦的,所以,議會是行政權力的最高來源。
上文純屬本人嘔心瀝血創造,希望能夠滿意。

❷ 為什麼說英國議會權力至上

公元5至7世紀,盎格魯一撒克遜人趁羅馬帝國崩潰之機征服了大不列顛島的中部和南部,在英格蘭建立起大小七個王國,這些王國的國王與貴族代表組成「賢人會議」,共同治理國家。賢人會議的主要職能就是根據世襲的原則選舉王位繼承人,輔助國王決定王國及其他內外大事。以後,諾曼王朝(1066-1154年)在賢人會議的基礎上建立起了「大會議」制度。那時,一般情況下,王室的費用,無論是用於私人還是公務,都要從國王的收入中支付。而國王徵收封建捐稅實際上是受限制的,其數量不得超過習慣所許可的限度。如遇緊急情況比如戰爭需要額外的財源時,國王就得尋求封建貴族們的大筆捐贈,其渠道就是「大會議」。到了13世紀,幾代國王都感到稅收和一般捐贈已不足以支付政府的開支,於是他們召集封建權貴以及各郡、城市、鎮的代表開會,主要是為了讓他們同意徵收特別的稅款。這樣,「大會議」就按參會者的身份變成了兩部分,這兩部分經過長期的演變成了現今的議會兩院,由貴族們參加的會議演變成了貴族院即「上院」,由地方代表參加的會議則演變成了平民院即「下院」。這兩部分與國王一起,構成今天所說的「議會」。 1215年,大貴族為抗議國王約翰未經同意就向他們徵收特別捐贈的做法,組織起來,擬定了《自由大憲章》,逼迫約翰簽署。該憲章規定,國王向貴族征稅,必須先召集貴族大會,徵得他們的同意。 約翰王死後,其子亨利三世繼位。亨利不顧《自由大憲章》的約束,加重捐稅,引起貴族們的抗爭。1258年4月,亨利因國庫空虛再度召開議會,大貴族借機提出他們的條件。國王與貴族達成協議:由12名御前大臣和12名大貴族代表組成24人委員會擬定政治改革條例;國王表示將遵守條例,如違反,願受開除教籍之懲罰;大貴族則保證,如國王信守諾言,他們就批准賦稅。最終,國王接受24人委員會提交的「貴族請願書」,即《牛津條例》。條例規定:一切法令不得與議會法規抵觸;議會一年必須召開三次;議會召開時,15名咨議大臣和12名大貴族代表必須出席;議會有權對國家各方面事務作出決策。至此,議會開始成為一個獨立於國王並定期舉行會議的國家機構,其地位進一步提高。 1295年11月13日,國王愛德華一世為了徵收稅款,特地召集新的議會開會。出席這次議會的有四百多人,由三部分人構成:2位大主教、19位主教、48位大修道院院長、7位伯爵、41位男爵,他們由國王特詔赴會;每個主教管區有2名教士代表,由主教決定;每個郡有2名騎士代表、每個市有2名市民代表、每個自治市有2名市民代表,他們由各郡、市選舉產生。這些人代表了當時英國社會的兩大階級:貴族及他們的宗教代表即教士和包括騎士在內的平民。史學家們將這屆議會稱為「模範議會」。它的主要意義在於,由選舉產生的騎士和市民代表的參加使議會具有了代議性質。據此,人們稱1295年的模範議會為「第一個代議性議會」。 模範議會標志著真正意義上的英國議會的產生。但是在中世紀,英國議會還只是從屬於王權的封建議會。在模範議會初期,下院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在愛德華一世在位的最後12年間,共召集了19次議會,但至少有6次沒有地方代表出席。愛德華二世繼位後,開始正規地召集「下院」會議。隨著國王對稅收需求的增多,「下院」的地位與作用越來越重要。 1327年廢除愛德華二世是英國議會史上的一個重要事件。愛德華二世倚重姻親和內府管理政務,壓制議會,引起大貴族的不滿。於是大貴族趁國王滯留國外之機,召集議會開會,發布《斥國王書》,羅列了國王的一些過失和罪行,宣布國王的統治不僅完全背離了他加冕誓言的精神,而且說他不思悔改,實屬罪惡昭彰。最後議會通過了《斥國王書》,全體議員一致同意廢黜愛德華二世,立其長子為國王。這次事件實際上是一次彈劾案,開創了議會彈劾國王的先例。 斯圖亞特王朝時期發生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英國開始進入了近代社會。1689年通過的《權利法案》,宣布了議會是英國最高的立法機關,確定了議會權力高於王權的原則,並再次否定了國王的征稅權和進口權,規定必須定期召開議會的會議。議會的最高權力終於以成文法的形式固定下來。

❸ 歷史。為什麼英國議會權利很大

因為國王統而不治,而政府首腦首相是由議會下院多數黨領袖擔任的,因此政府(內閣)對議會負責,議會有權監督內閣。所以說英國議會權力至上。

議會是英國政治的中心舞台,是英國的最高立法機關。政府從議會中產生,並對其負責。國會為兩院制,由上院和下院組成。自有議會以來,通常在倫敦的一座古老的建築——威斯敏斯特宮(議會大廈)舉行會議。每年開會兩次,第一會期從3月末開始,到8月初結束,第二會期從10月底開始,到12月聖誕節前結束。 一、上院——貴族院 上院的議員不是選舉產生的,由王室後裔、世襲貴族、法律貴族、家權貴族、終身貴族、蘇格蘭貴族、愛爾蘭貴族、離任首相組成。由於女王可以臨時增封爵位,而議員死亡無需增補,所以貴族院議員人數不定。1986年貴族院共有1196名議員,其中有64名女議員,有349名終身貴族,其餘全部是世襲貴族。貴族多數是保守黨人,而且老人佔多數,貴族院平均年齡為63歲,80歲以上的有95人。這些貴族不拿薪金,但上一天班可拿一定的車馬費。所以恩格斯諷刺地稱上院為「退休政界人物的養老院」。 上院議長不是選舉產生,他由貴族院中大法官兼任。開會時議長擔任主席。 上院開會時間與下院相同。開會法定人數僅3人,通過法案的人數為30人,經常出席會議的人只有100多人。只有當議案的內容涉及到議員切實利益時參加的人才多些。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工黨執政,在推行福利和社會改革政策時,又經常遭到上院用二年延擱否決權加以阻撓,於是1949年4月議會通過「議會法」,規定「公共法案若經平民院連續二個會議通過,雖經貴族院的否決,也可成為法律」,所以貴族院的延擱否決權從以前兩年減為一年,上院權力被進一步削弱了。 上院的另一職權,是行使英國的最高的司法權,它是英國本土各級法院的最高上訴法院,有權審理除蘇格蘭刑事案件以外的所有民、刑事案件。1870年自由黨執政時,以上院不是司法人才為由,打算取消上院的司法權,後來雙方妥協,保留了上院的司法權,而以加封法律貴族的方法來彌補缺乏法律知識的缺陷。 上院的權力雖一再被削弱,但它在英國政治生活中仍然不能忽視,這是因為: 第一,它還保留財政法的討論權。由於貴族院有不少人擔任過國家的重要職務,富有經驗,他們對財政法案的意見仍然產生重大影響。 第二,它還保留對法案的一年延擱否決權,這對平民院的法案仍起阻礙作用,特別是對帶有時間性的議案拖延一年,就可使它實質性失效。 第三,它掌握著英國的最高司法權。 第四,對下院通過的法案經上院審查後可以糾正法案中存在的缺點和流弊,使法案更加完備,更有利於資產階級統治的需要。 對於這個「養老院」的存廢問題,自19世紀以來一直成為英國政治生活中爭論的問題,爭論的中心是廢除還是改造?保守黨始終主張改造而不廢除。工黨對這一問題先後主張不一致。1958年保守黨執政後制定了終身貴族法,其中規定首相可以把公共事務、文藝、科學、企業家、軍人、工會官僚等各階層中取得優異成績的人提請英王封為終身貴族,取得男爵的封號,進入上院。資產階級希望在保留上院的基礎上,通過擴大貴族范圍、增加貴族種類的辦法,在貴族院身上塗上幾筆民主的色彩,以緩和群眾反對情緒。 當然,英國人民的保守的愛惜國家傳統的性格也是上院得以存在的社會基礎。答案補充
二、下院——平民院 (一)平民院議員的產生和任期 下院是民主的代議機關,議員是選舉產生的。 目前英國下院議員通過普選、平等、直接、秘密的方式進行選舉。這是英國勞動人民經過100多年斗爭的結果。從1832年選舉改革開始以後,先後通過了1867年、1884年、1918年3個人民代表法,最終取消了選舉財產資格的限制。選民開始不以財產所有人的資格而以國家公民的資格參加選舉。1872年取消舉手投票採用秘密投票方式。1918年30歲以上的婦女獲得了選舉權。1928年21歲以上的婦女獲得了選舉權。1948年才取消了給予大學12個席位,實行了一人投一票的平等選舉制。1969年通過的人民代表製法規定選舉權的年齡由21歲降為18歲。 答案補充
(二)平民院的職權 平民院的職權主要是立法、財政和監督政府這三種權力。 立法權是指有制定、修改和廢除法律之權。英國議會的立法程序可分為三個階段:1提案;2討論決議;3送請國家元首批准公布。 第一階段是議案提出。全國議案分為公議案和私議案兩種。公議案是指涉及全國性並與政府有關的議案。它絕大多數由內閣提出,議員個人也可以提,但他們提的議案必須經議會特別委員會挑選後才能列入議程。 私議案是指涉及到地方法人、地方當局、某些集體或個人利益的議案,它由地方法團的代理人向下院私議案辦公室提出。私議案並不都在下院討論,大約有一半在上院討論。 第二階段是討論決定。英國議會對立法案的討論決定的程序是要經過三讀,一讀是宣讀議案名稱,說明目的,確定二讀的日期,將議案分發給議員;二讀淡化對議案逐條朗讀,進行原則的討論、表決,如通過便交給專門委員會審查,審查不能通過,法案就認為已被否決。委員會對議案作逐條詳細討論,進行修改後向院會作報告;第三讀對議案進行表決,這時只討論整個法案可否成立,不許逐條討論,除文句外,不得修改內容。三讀通過後交領域院通過,另一院也以三讀程序加以審議。答案補充
第三階段是把兩院通過的法案,呈請英王批准,並在"政府公報"上公布後生效。 財政權是議會的主要權力之一。人們把這種權力稱為「管理國庫的權力」或「掌握錢包的權力」。財政法案主要包括國家預算中的支出、收入、征稅、動用國家基金、發行公債等,這種權力屬於下院專有,財政法案只能向下院提出和通過。上院只有討論和提出建議之權。財政法案都由內閣提出,由於財政法案討論的時間有限,加上財政法案的否決會引起內閣的辭職和重新大選,所以多數情況下下院往往按內閣提出的數字通過,最多提一些批評和質問。 監督政府權是議會內閣制之下議會的重要權力,內閣要向議會負責,受議會的監督。議會監督政府的方式主要是對政府的質詢、對政府政策的辯論、批准條約、議會對政府投不信任票等方式。

❹ 為什麼英國權力中心是議會,美國權力中心是總統

因為英國是議會共和制,美國是總統共和制。

1、議會共和制

議會共和制以選舉產生的總統作為國家元首,以議會作為國家政治活動中心,內閣由議會產生並向議會負責的國家政權組織形式。

議會是英國政治的中心舞台,它是最高立法機關,政府就是從議會中產生,並對其負責。英國的國會為兩院制,由上議院和下議院組成。

2、總統共和制

總統共和制是指國家最高權力由總統和議會按不同職能分別執掌和行使的一種政體形式。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總攬行政權力,是國家的權力中心;政府由總統任命產生,對總統負責。

美國是世界上最早實行總統共和制的國家。

(4)英國議會為什麼是行政權力擴展閱讀:

1、英國政體

英國政體為君主立憲制。國王是國家元首、最高司法長官、武裝部隊總司令和英國聖公會的「最高領袖」,但實權在內閣。議會是最高司法和立法機構,由國王、上院和下院組成。上院(貴族院)包括王室後裔、世襲貴族、新封貴族、上訴法院法官和教會大主教及主教組成。

2、美國政體

美國政體為憲政聯邦政體,沒有君主,實行共和制的。美國共和制的特點是實行三權分立,但行政、立法、司法三大機構中,又以掌握行政和軍事大權的總統為核心。國政府體制規定:國會制定法律,總統實施法律。

❺ 英國議會與政府的關系

英國政府是從英國議會中產生的,並對其負責,英國議會是英國最高立法機關,是英國政治的中心舞台。內閣要對議會負責。內閣就是英國的政府,也就是行政機關。內閣的首腦就是首相。議會是立法機關。英國是君主立憲制,所以議會權力至上。

政府產生於議會。議會多數黨的領袖擔任首相,首相自行組閣,內閣名義上對國王負責,但實際上對議會負責。內閣的提議如果被議會駁回,那麼內閣就要解散或者議會進行重組。這種關系之所以形成,就是因為內閣的首相是議會多數黨的領袖,而且首相自行組閣,內閣成員與首相共進退。

(5)英國議會為什麼是行政權力擴展閱讀

英國議會居於優越於其他機關的「至上」地位,曾經擁有幾乎是無限的立法權。對於議會的職能,有不同的概括。1978年設立的程序特別委員會將其概滲旦括為四項:立法、審查政府工作、控制財叢返擾政、平反冤屈。

議會1992年編印的「議會與政府」認為,英國議會承擔著七項工作:制定法律,檢察政府工作,控制財政,保護個人,審議歐共體建議,辯論時事,審理上訴。英國官方年度報告《英國2000》將議會世輪職能概括為四項:通過法律;以就征稅作出表決的方式為政府的工作提供運作手段;審查政府的政策和行政管理,包括財政支出;辯論日常的重要問題。

從權力運作的角度看,英國議會的主要職能是立法、監控財政、監督政府。此外,在外交、司法等方面也發揮著一定的作用。

閱讀全文

與英國議會為什麼是行政權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看待伊朗經濟崩潰 瀏覽:335
印度入侵非洲有多少人 瀏覽:380
中國南端在哪裡 瀏覽:369
中國聯通總部建議怎麼寫 瀏覽:361
伊朗明星是什麼品牌 瀏覽:959
越南有哪些模具鋼材 瀏覽:519
去印尼找工作需要多少錢 瀏覽:810
被伊朗逮捕的中國網紅在哪個平台 瀏覽:903
中國廢舊坦克如何處理 瀏覽:484
伊朗距西班牙多少公里 瀏覽:418
伊朗設有多少個副總統 瀏覽:833
印尼5月2號確診多少人 瀏覽:457
年齡印尼語怎麼寫 瀏覽:117
英國回國行李怎麼樣 瀏覽:348
印尼飛中國的飛機什麼時候復飛 瀏覽:714
義大利的慢慢來怎麼說 瀏覽:539
英國人有多少節課 瀏覽:175
伊朗將軍蘇萊曼尼為什麼輕易被殺 瀏覽:475
印尼進口鋼琴多少錢 瀏覽:417
義大利離什麼國家最近 瀏覽: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