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香港從何時起、什麼原因成為英國殖民地
香港從1842年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的原因是:
英國人早年看中了香港的維多利亞港有成為東亞地區優良港口的潛力,不惜以鴉片戰爭來從滿清政府手上奪得此地以便發展其遠東的海上貿易事業,從而展開了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的歷史。
香港全境的三個部分(香港島,九龍,新界)分別來源於不同時期的三個不平等條約。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國強迫清政府於1842年簽訂《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
1856年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迫使清政府於1860年簽訂《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半島,即今界限街以南的地區。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之後,英國逼清政府於1898年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強租新界,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結束。
(1)英國怎麼殖民香港擴展閱讀:
中英《聯合聲明》指出,英國政府將於1997年7月1日(租約期滿那時)把香港地區(即包括香港島、九龍及新界)的主權交還中國政府。當時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曾向鄧小平表示要延長租約期,但遭鄧小平拒絕。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是五星花蕊的動態紫荊花紅旗。紅色底色,旗中有一朵白色洋紫荊花。洋紫荊花是香港區花,代表香港。紅色底色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底色一樣,代表祖國,象徵香港特別行政區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
花中的五星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上的五星相對應。區旗用紅白兩色作主色象徵香港實踐一國兩制,故洋紫荊圖案被改成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