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男人教養怎麼樣

英國男人教養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5-04-04 09:40:08

① 英國男人是什麼樣的形象

身材高大,形象帥氣,待人有禮的英國紳士形象,他們有著比我們更加立體的五官,使他們更加的帥氣,大概是基因原因,大多數的英國男人都比中國人要高,他們從小受的教育是要擁有紳士風度,待人有禮。

② 英國留學 英國男人是不是「真紳士」

貌似全世界對英國男人的印象,都逃不開“紳士”二字,這種印象來自於英國悠久的歷史與傳統。實際上在18世紀,男人對女人真的都非常紳士,比如泰坦尼克沉沒的時候,都是”women and children first”。

但是對於當今的英國男人,除了“紳士” 這個頭銜之外,你真的了解他們嗎?可能絕大多數沒有在英國真正生活過的外國人,都會對我們有錯誤的印象。比如我第一次到美國去的時候,有人覺得我們每一個英國人都和女王喝過下午茶。還有我在中國的時候,有很多中國朋友都跟我說,與英國人初次見面都覺得他們很禮貌,但他們會漸漸地變得冷漠,沒有以前那麼客氣,覺得很奇怪。

所以我想以一個土生土長的英國男人的身份,從我理解的角度,向大家解釋一下:

第一:不能一概而論,各個英國男人的教養是不同的。

我來自倫敦北部的一個傳統的猶太家庭,從小被老媽念叨著:要重視給人的第一印象,要對女人紳士點,為她們開門、挪椅子等。我不是自誇有教養,而是我覺得從小的家教很重要,比你的國籍對你的影響要深遠得多。也就是說,中國也有很多家教很嚴的家庭走出來的很有教養的小孩,這很正常。那同樣的,英國也會有一些家教不是特別好的人,這也很正常。所以說,並不是只要是個英國男人,就一定是紳士。如果你遇到了“假紳士”,不要覺得驚訝。但也千萬不要因為個別人,就否定大多數的英國男人是“真紳士”。

第二:不要用電影男主角的標准來要求每個普通英國男人。

許多中國朋友對於英國男人的印象,是來自於《諾丁山》、《007》等經典影片。特別是很多女生,都為休格蘭特這位風度翩翩、略帶羞澀又帶有貴族氣息的英國紳士而傾倒。至於“007系列”里那些英俊帥氣、冷酷多情、機智勇敢的男主角們就更不用說了,有多少女生曾幻想過做“007女郎”?但是那些男主角不能代表全體英國男人,如果你是抱著邂逅那樣的英國男人的憧憬來到倫敦,那你恐怕就要失望了。就好像是英國人看了中國功夫片後,以為中國大街上滿是武林高手一樣不可能。

第三:正確理解英國男人前後態度的轉變。

一般來說,英國男人與人初次見面的時候,都會非常禮貌非常客氣,這是一種習慣,基本上與喜不喜歡你這個人沒有什麼太大關系。如果一個英國男人和你再次見面時,變得比較隨意、甚至有些冷漠,倒不是因為不喜歡與你交往,相反的,大多是因為他們覺得你們已經比較熟悉了,已經是朋友,不需要裝得太客氣了。相對來說,英國男人有時候是比較冷漠陰郁,屬於慢熱型,但不是針對某一個人,就這性格沒辦法。

總之,希望大家能用客觀而又包容的心去看待所謂的“英國紳士”,其實我們就是一個個人心肉長的凡夫俗子,只要真誠以待,不管是真假紳士,都可以成為朋友。

③ 哪個國家的男人最帥、最有教養、最有責任感,為什麼

不能完全絕對的說,哪個國家會有這種最帥?最有教養,最有責任感的人,因為每個國家都會有,但有好人自然會有爛人,渣男,都說德國人男士是非常紳士的,像中國也還有很多有紳士的人呀,他們也有的也很帥,有的也有教養,有的也很有責任感,對任何事情都沒有最絕對的

④ 英國的男士有紳士風度嗎

提起英國,人們首先想到的是「英國男人的紳士風度」:西裝筆挺,頭戴禮帽,手持長柄雨傘或黑色拐杖;他們身份較高,受過良好的教育,舉止文雅,謙和溫良,彬彬有禮,誠實守信,尊重女性。上大學時我的英語老師是現任九三學社副主席陳抗甫先生的夫人史衍英老師,她曾在離我學習的沃里克學院僅十五分鍾車程的考文垂市進修過較長一段時間,她在課上經常感慨英國的紳士風度:有時候與英國男同事外出,同事必讓她先行;走在大街上,男士必走在外側,以防不測。但她是個快言快語,「不安份守已」的人,經常「越軌」,因此鬧出了不少笑話。出國前,同事好友也多多囑托:好好看看英國人的紳士風度。我也曾想:「中國也是個禮儀之邦,英國人又會「紳士」在何處呢?去了英國,一件件事情使我感到英國人的紳士風度確實讓人吃驚。

尊重女性是英國紳士風度的集中體現,在公共場合,男士搶座位,特別是與女士搶座位是非常不文明的舉動;男士遇到女士進門的時候一定要請她先走。現在英國男士已經不用說「女士優先」的客氣話,而是用一個友好而優雅的手勢,示意女士先進。開門時遇到後面有人,特別是女士即將走進來,一定要等走過來把門接住才能離開。這樣的事是體現紳士風度的重要方面,也是人們樂於津津樂道的。

初到英國,人生地不熟,問路是常有的事。對於問路,我和中國同事的普遍的感覺是英國人十分熱心,而且彬彬有禮。只要你開口問路,他們從不吝嗇,而且負責到底。在巴斯小城,有一次獨自去一個叫The Bath Boating Station的地方,這個地方我很熟了,我想故意考驗一下英國「紳士」的耐心。我問街上一個行色匆匆的中年人,他很熱情地跟我說怎麼走,一翻解釋後,我只是裝作不明白,他看我確實遇到了「麻煩」,乾脆領著我走了近20分鍾來到了目的地,一路上他還不斷抱怨英國街道的亂七八糟,有些地方很難找,給遊人造成了很多不便。

有一個周末約朋友去劍橋大學,我早早趕到火車站,人不多,售票員是一位西裝革履的先生,我先問了他我要乘座的車次,票價和時間後在連椅上坐起來等著朋友,可九點半的火車就要到了,朋友還沒有來。這時售票員放下手中的活,來到我跟前,很禮貌地跟我說:「你要乘座的火車就要進站了,你怎麼不坐啊?你是不是需要幫助?」當我說要等朋友一同前往時,他說可幫助我打個電話,可朋友既沒有手機也無座機,他又建議可給朋友留張紙條………我的朋友到底沒有去劍橋,我不知道那位紳士售票員拿著我的紙條又做了些什麼?其實,英國的紳士就是這么認真負責。

如今,僅僅從衣著上判斷一個人是不是紳士是十淺薄的事情。當然那些西裝革履、抬頭挺胸、儀表堂堂、神情氣爽、溫文爾雅確實是「紳士」,這使中國的女性同行十分羨慕,但英國人的紳士已不只是「男人專利」,女性、小孩同樣紳士,其實英國人的「紳士風度」體現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中,深入到整個國民的骨髓里。

它首先體現在說話、語氣和手勢上。在英國,與人談話時動作很多、很大、高聲喧嘩,特別是前仰後合,以及談話中粗話不斷,會被看成是沒有受過教育的粗野表現。在英國期間,我和我的中國同事們聽到使用頻率最高的話是:「謝謝您」、「請原諒」、「對不起」、「不客氣」。沃里克學院的教學樓前,有一條小路,早上上課前多站滿了人,後來的人經過小路時,別人讓路必然得到一聲聲和「謝謝您」;若有人沒有注意到,他會主動地說:「請原諒」!公交車、商店裡、酒吧間所有的公共場合都是如此。而且他們語調緩和,真誠朴實,毫無矯揉造作之嫌。聲聲「謝謝您」使人倍感社會的溫暖,句句「請原諒」讓人覺得社會的和諧。據英國人自己說:他們常說這三句話,不僅別人快樂,自己也快樂。那麼英國人的紳士風氣是怎麼形成的呢?一是英國較美國或其它歐洲國家歷史長,封建統治使英國人更容忍,加之英國在相對孤立的群島上,思想形成了保守的性格;二是維多利亞女王在位六十年,她在位的時期是英國逐漸走向鼎盛的時期,也是各種禮儀形成的最主要時期,她最終使英國成為世界著名的「禮儀之邦」。維多利亞女王就曾因其高雅的個人修養而享譽歐洲大陸,她制定了一系嚴厲的家規,對自己的孩子教養方面要求相當苛刻,稍有不慎便對他們進行無情地鞭打和杖責。她對自己的形象教養相當嚴格的,要求自己處處做到高雅、體面、端莊、節制。維多利亞時代被後人稱為「文雅社會」。這位英國女王的行為對以後英國的中產階級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成為他們相繼模仿的最高標准,維多利亞時期也就是英國紳士風度最終形成及完善時期。

到英國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行車文明」。英國80%-90%的人有車,因而路上行人很少。繁忙的交通路口有紅綠燈操作器,行人過馬路需按人行道旁的操作器,操作器由紅變綠或出現提示音時行人可通達。個別人行道沒有操作器,如有行人通過,車輛必須停下來;如果司機看見有人有通過人行道的意願,司機也及早停車讓行,這在英國十分普遍,有好幾次我和中國同事都很尷尬,剛想邁步,但見有車來臨,只好萎縮,司機總是停車與你韁持:非讓你先走不行!而前幾年,同內一座大城市卻出台了一條交通法則:過馬路行人不守規則,撞死白撞,這是多麼鮮明的對照!

最讓我感動的是回國前的一件事。回國的日子到了,自己到當地最大的超市Tesco賣東西。Tesco的設計很人性化,出了超市門口就有一個長長的玻璃長廊,多數私車就靠長廊停靠。英國的雨天太多,而顧客可推商品車出超市門進入玻璃長廊,再由長廊入車,這就省去了雨中打傘的辛勞。自己推著大包小包買好東西,在長廊內等了足足一個小時,雨還沒有停的跡象,只好鼓足勇氣,冒雨前行了!出長廊口邁上台階就是一條公路的支路,雨中的車也象是避雨,開的飛快,沒有交通燈,但有一過路的指示牌。正在猶豫如何走馬路,雙向車道上的車全停了下來,靠近我的一輛車的司機還不停招手,示意讓我先行!急急忙忙跨過馬路回頭看雙向車道上的車,又象水流一樣行駛著,當我跟中國同事分享這段經歷時,同事們調侃說:那是因為在英國行人很罕見,物以稀為貴嗎!當然路上行人很少,那天恐怕那路段只有我一個人,可英國的車也多呀!沒有交通指示燈的交通路口一般有讓路(give way)的路牌,讓路的風氣很讓人羨慕,在我上學院的路途中有這么一段路,上下班高峰時間車流量跟北京長安街差不多。放學後,我經常坐在路邊欣賞他們行車的文明,我特別注意到,司機在從支路開到主路時,都會自覺減速,並左顧右盼,確認不影響主幹道後才上路,平時行車也十分謙讓,常常看手勢互相表示感謝。有一次一位女士的汽車擠在車隊里難以通過,一位男士看自己汽車後面還有一段距離,馬上把汽車後退一段,並禮貌地示意這位女干通過。通過的瞬間,她微笑著摘下墨鏡向他招手致謝。都市文明的這一幕讓人難以忘懷。

英國的交通也有讓人膽戰心驚的時候,那就是急救車、消防車,路車拉起警笛前行的時候,每逢這時前面兩邊的車輛無一例外減速停靠在路兩邊,不管紅燈綠燈,這些急救車左右穿行,毫不顧忌,用「瘋狂駕駛」來形容司機最貼切了。我曾跟房東討論過這一問題,房東回答說:警笛響起,這表明是生死攸關的事件,或受傷或生病或火災,為這些車輛讓路就是盡快搶救人的生命。

英國人又是十分愛好排隊的民族。在車站、在銀行、在影院、在海關、在飯店、在景點………在一切需要人等的地方,人們都十分喜歡排隊,秩序井然,魚貫而入。

在我看來,紳士風度是一種文化。是在經濟和文化教育走到一定層次後自然形成的一種文明。這種文明一旦形成,就有很強的社會效應,這一文明不斷感化著社會個體,使每個人力爭做一個謙和禮讓的紳士,難怪你會看到在公共場合,人們不亂棄廢物,不隨地吐痰;在超市,人們可拎著自己的大包小包進,出來時沒有人查你,有自動刷卡台,你自己掃瞄商品,你自己結賬;在多數火車站,賣票進站,沒有人查票;路邊果樹上掛滿了垂涎欲滴的水果,沒有人隨意攀摘………

⑤ 英國人怎麼樣

英國人給人的印象常常是禮貌和有教養的。走在倫敦街頭,你可能會注意到行人過馬路時,司機們會主動停車讓行,這種禮貌和尊重是英國文化的一部分。然而,這種禮貌的背後,也反映了一種較為保守和刻板的生活方式。英國人可能更傾向於傳統的生活習慣,他們的社交圈子有時可能顯得相對封閉,不容易結交新朋友。

當然,這只是對英國人較為普遍的特點的一種描述,具體到個人,他們的性格和行為可能會有很大差異。英國人注重個人空間和隱私,他們可能更願意獨自享受安靜的時光,而不是參加熱鬧的聚會。這種性格特點使得他們可能在初期顯得有些難以接近,但一旦建立起信任和友誼,他們就會成為可靠的朋友。

英國人的傳統和保守也體現在他們的生活方式上。他們可能會選擇更為穩定的職業路徑,而不是追求冒險或創新的機會。這種保守的態度有時可能會限制他們的視野,但也讓他們能夠保持一種穩定的、可預測的生活方式。

盡管如此,英國人也展現出了他們獨特的魅力。他們重視教育,尊重知識和文化,這種文化背景使得他們能夠欣賞各種藝術和文學作品。英國人還善於幽默,他們能夠用一種輕松的方式化解尷尬,這種幽默感讓他們的社交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總的來說,英國人是一個復雜而多面的群體。他們既有禮貌和教養的一面,也有保守和刻板的一面。但正是這種多樣性的特點,使得他們能夠在不同的環境中適應和生存。

閱讀全文

與英國男人教養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1934年印尼地震多少公里 瀏覽:676
去印尼都需要帶什麼 瀏覽:845
緬甸有哪些中國品牌 瀏覽:168
中國哪裡最能賺錢 瀏覽:455
在印尼怎麼注冊ngo 瀏覽:197
一個新加坡人在中國怎麼生活 瀏覽:94
越南瘤疤沉香價值多少錢 瀏覽:878
白扣產在印尼的什麼地方 瀏覽:339
華為去印尼需要什麼手機 瀏覽:250
伊朗擊落了多少偵察機 瀏覽:366
與中國差十個小時的時差是哪裡 瀏覽:325
伊朗巴姆市屬於什麼氣候類型 瀏覽:916
英國牛欄跟港版有什麼區別 瀏覽:590
英國怎麼走抗疫路 瀏覽:945
東印度公司屬哪個國家 瀏覽:617
印度文感恩怎麼寫 瀏覽:236
印度怎麼處理產能過剩 瀏覽:1002
中國中行存摺在哪裡 瀏覽:476
去英國留學需要什麼樣的詞彙量 瀏覽:911
東京奧運會中國還有哪些項目奪金 瀏覽: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