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兩個字名稱的國家有哪些
緬甸、朝鮮、不丹、伊朗、日本、韓國、蒙古、寮國、越南、泰國、印度、葉門、南非、埃及、美國、古巴、海地、秘魯、智利、巴西、湯加、斐濟、諾魯、冰島、英國、挪威、瑞典、芬蘭、希臘、剛果、迦納、蘇丹、法國、加彭、阿曼、德國等等。
1、緬甸
緬甸聯邦共和國(英語:the Republic of the Union of Myanmar),簡稱緬甸。是東南亞的一個國家,也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成員國。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為鄰,東北靠中國,東南接泰國與寮國,首都為內比都。
緬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舊稱洪沙瓦底。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後,經歷了蒲甘、勃固、東吁和貢榜四個封建王朝。1824年至1885年間英國先後發動了3次侵緬戰爭並佔領了緬甸,1886年英國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
2、朝鮮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朝鮮語:조선민주주의인민공화국, 英語: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簡稱「朝鮮」(North Korea)。是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北部的社會主義國家,執政黨是朝鮮勞動黨,首都平壤。南部與韓國以三八線朝韓非軍事區分隔,北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接壤。西臨渤海,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東臨日本海。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948年9月9日建立。領土面積12.3萬平方公里,人口25,610,672(2018年)。朝鮮民族/韓民族為單一民族,通用朝鮮語。
3、不丹
不丹王國(藏語拼音:Zhugyü),簡稱「不丹」,位於中國和印度之間喜馬拉雅山脈東段南坡(屬青藏高原南底)。面積3.84萬平方千米,人口783689(2016年12月)。
不丹自8世紀即為吐蕃一個部落,9世紀,不丹為獨立部落。1772年,英國侵犯不丹。1865年英國通過《辛楚拉條約》強迫不丹割讓包括噶倫堡在內的第斯泰河以東約2000平方公里的領土。1907年建立不丹王國,烏顏·旺楚克成為世襲國王。1949年8月,印度和不丹簽訂《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規定不丹對外關系接受印度的「指導」。1971年成為聯合國成員國。
4、挪威
挪威王國(挪威語:Kongeriket Norge或 Kongeriket Noreg),簡稱「挪威」(挪威語:Norge 或Noreg), 意為「通往北方之路」,是北歐五國之一,位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部。挪威領土南北狹長,海岸線漫長曲折,沿海島嶼很多,被稱為「萬島之國」,領土與瑞典、芬蘭、俄羅斯接壤,屬地還包括斯瓦爾巴群島和揚馬延島。首都為奧斯陸。
5、瑞典
瑞典王國(瑞典語:Konungariket Sverige),簡稱瑞典(瑞典語:Sverige),是一個位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國家,北歐五國之一,首都為斯德哥爾摩。它西鄰挪威,東北與芬蘭接壤,西南瀕臨斯卡格拉克海峽和卡特加特海峽,東邊為波羅的海與波的尼亞灣。
瑞典與丹麥、德國、波蘭、俄羅斯、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隔海相望,海岸線長7624千米,總面積約45萬平方公里,是北歐最大的國家。
6、古巴
古巴共和國(西班牙語:La República de Cuba;英語:The Republic of Cuba),簡稱古巴。國名源自泰諾語「coabana」,意為「肥沃之地」、「好地方」。是北美洲加勒比海北部的群島國家,哈瓦那是古巴的經濟、政治中心和首都。古巴島是大安的列斯群島中最大的島嶼,被譽為「墨西哥灣的鑰匙」。古巴島酷似鱷魚,又被稱為「加勒比海的綠色鱷魚」。
2. 「英國」在日語中為何也寫為「英國」
由於英國的全稱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但是這個昵稱因為一些歷史原因還有一些翻譯的原因。翻譯到日文的話,它其實就是兩個字,跟中國漢字一樣,英國。
因為中國在古代一直是東亞乃至亞洲的最強大的國家。日本直到唐朝時,還沒有確立自己的文字。直到大化改新,日本從各方面進行改革,全盤學習唐朝的文化,制度,思想。
中國漢字對於日本文字的影響遠超大多數人的想像。唐宋時期中日雙方交流十分密切。日本派遣大量的留學生,留學生。學習先進的文化思想,制度,並把他們慢慢的帶回日本。這也就導致了日本現在的文字受中國的影響很大。甚至連發音也有一些中國古代的音色。
在上世紀70年代
日本一度咱改變這樣的情況改革文字。然而在日本的近現代化改革和文字改革中,為了保全自己的歷史文化。在1981年的時候,日本內閣公布了新的文字章程。
章程規定日語常用語中仍保留1945個漢字。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想要讀懂日本的專業書籍。至少需要掌握2200個左右的漢字才可以。
3. 英國人的英文名是不是都是大寫
中文名轉換正確英文名有四種情況,詳細如下:4. 「英語」這兩個字的繁體怎麼寫
寫法是「英語」,如下圖:
(4)英國兩個字的日文怎麼寫擴展閱讀
繁體字的使用情況:
1956年1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發布《關於公布〈漢字簡化方案〉的決議》,中國開始全面推行簡化漢字。
但繁體字在教學、研究、出版、文化、商業等領域及一定的人群中還有學習使用需求,在古代歷史文化研究、書法藝術創作等領域具有獨特價值,在港、澳、台和海外華人社區也仍為主體用字。
2001年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明確規定國家推行規范漢字,同時也明確了可以保留或使用繁體字的范圍:
1、文物古跡;
2、姓氏中的異體字;
3、書法、篆刻等藝術作品;
4、題詞和招牌的手書字;
5、出版、教學、研究中需要使用的;
6、經國務院有關部門批準的特殊情況。
使用繁體字的地區,主要是台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地區標准為《常用國字標准字體表》、《次常用國字標准字體表》和《罕用字體表》,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則以《常用字字形表》為准。
現在最常用的繁體中文編碼是Big5碼,由台灣方面制訂,由於有很多在香港常使用字沒有被收錄進去,所以香港特區政府又制訂了一個增補方案(HKSCS),不過無論是標準的Big5還是HKSCS都已被收進Unicode和GBK。
目前大陸出版繁體中文印刷品時,大多使用宋體新字形,《簡化字總表》和《通用規范漢字表》附件《規範字與繁體字、異體字對照表》收錄的繁體字均為宋體新字形,不同於傳統的宋體舊字形,與港澳台使用的字形有些差異(註:實際上「宋體」是「明體」的誤稱)。
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用來推行規范漢字。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公布了《漢字簡化方案》,表明當前推行的規范漢字為簡化字和傳承字。
5. 世界上所有的國家,哪幾個名稱只有兩個字的國家有哪些
以下是全世界有主權意義上的兩個字的國家:個別為簡寫如:美國(美利堅合眾國),英國(大不列顛和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Bahrain 巴林
Benin 貝南
Brazil 巴西
Brunei 汶萊
Burma 緬甸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中非(中非共和國)
Chad 查德
Chile 智利
China 中國
Congo 剛果
Cuba 古巴
Czech Republic 捷克
Denmark 丹麥
Egypt 埃及
Fiji 斐濟
Finland 芬蘭
France 法國
Gabon 加彭
Germany 德國
Ghana 迦納
Greece 希臘
Guam 關島 (美)
Haiti 海地
Iceland 冰島
India 印度
Iran 伊朗
Japan 日本
Jordan 約旦
Korea 韓國
Laos 寮國
Mali 馬里
Mongolia 蒙古
Nauru 諾魯
Netherlands 荷蘭
North Korea 朝鮮
Norway 挪威
Oman 阿曼
Peru 秘魯
Poland 波蘭
South Africa 南非
Sudan 蘇丹
Sweden 瑞典
Switzerland 瑞士
Thailand 泰國
Togo 多哥
Tonga 湯加
United Kiongdom 英國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美國
Vietnam 越南
Yemen 葉門 hongkong 香港(中)Macao 澳門(中)Taiwan 台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