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關於英國伊麗莎白有什麼爭議

關於英國伊麗莎白有什麼爭議

發布時間:2025-04-06 14:58:09

1. 英國女王為什麼都叫伊麗莎白

英國女王都叫伊麗莎白的原因:因為各個王族之間都有一定的傳承關系,所以其君主的名字也都是一直按照同一個排序排下來的。而其實歐洲國家這些王族的稱號完全是來自普通人的姓名習慣,因為在西方沒有姓名避諱這一說。

而且跟亞洲人的習慣完全相反的是,西方人不但不會避諱姓名,家族裡一些有成就或者感情極深的人,後人還會故意用他的名字給後代命名以示紀念。所以在西方國家裡,父子、母女、祖孫、不同輩分之間的親戚同名的情況極其常見。



英國國王與女王的命名

西方的各國國王和女王的名字看似復雜,比如葉卡捷琳娜一世、利奧波德二世、維多利亞一世、本篤十六世等等,這些稱號就是這些人在當上國王或者女王之前的名字,而後面的幾世說明的是他們是第幾個在這個王族當上國王或者女王,同時也叫這個名字的人。

這些稱號和中國古代皇帝的各類稱號,比如廟號、年號和謚號等等具有一定主觀評價意義的稱號是完全不一樣的,它們的含義非常單純,而且除了起到識別作用之外,其實並沒有任何特殊的作用了,後面的那個世前面的數字特別大,那麼就可以說明這個王朝持續的時間已經很長了。

2. 英國16世紀的伊麗莎白女王被稱為「童貞女王」,為何終生不嫁

在莎士比亞和培根的時代,統治英國的是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她終身未嫁,也沒有子嗣,被稱為「童貞女王」。這一奇怪的事實留給後世很多猜測和傳說。有說她已經結婚了的,也有說她和養父「結婚」了的;有說她其實是個男的,也有說她是個「半男不女」的。生前位於權力金字塔的頂端,身後卻被人如此評頭論足,這也許是身為傳奇女王所必須付出的代價。下面的幾個傳說,也許可以解釋女王終身未嫁的奧秘。
傳說一:「狸貓」換公主
有一種傳說是,真正的伊麗莎白一世——亨利八世的女兒——在十歲時突患重疾不治而亡。代替她的是和她一起玩耍的,長得很像她的男孩子,他被稱為「the Bisley boy」,此後一直男扮女裝充當伊麗莎白公主的角色。
在倫敦郊外名叫Bisley的小村,這個故事流傳了400年之久。每年五月,這個小村周圍都會把男孩子打扮成公主模樣來紀念這一傳說。
也許公主的父親亨利八世並未注意到女兒的「變化」。一說父女關系不好,經常爭吵。一說因為當時汗熱病流行,所以孩子被送到蘇格蘭,遠離了父親。但即使有佐證,「狸貓」換公主的故事也只是被當成市井故事而已。
19世紀末,一位教士宣稱他找到了有小公主真身的棺材,但後來被證明棺材的年代不對。
1910年,暢銷書《吸血鬼德拉庫拉》的作者專門撰文研究Bisley Boy的故事是否真實。這隨即引發了當年對這個話題的熱炒。有人從女王的衣著上判斷:她經常穿著標志性的高領禮服,為了遮掩喉結。
傳說二:母親的前車之鑒
一位健全獨立的女王選擇一直不結婚,培養繼承人,這可以成為一個街談巷議的話題。女王死後如果無嗣,王位真空將迅速引發混亂。
可是話說回來,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的婚姻恐懼症很可能得益於她老爸亨利八世的「言傳身教」……在知道你爸爸砍了你媽媽的腦袋以後,你可能也會對結婚「缺乏興趣」。
亨利八世先後娶了6位夫人,伊麗莎白的母親是第二位夫人安妮·博林。亨利八世對她一見鍾情,流著鼻血寫著情書這就要立刻結婚,不過教皇不允許。為此亨利八世的應對措施是乾脆和羅馬教會斷絕關系,離婚再也不需要教皇批准了。然而安妮不給力的沒有生男孩,亨利八世由愛生恨,將第二個妻子以通姦罪砍頭處死。
總之,都鐸王朝的家庭內部,日子也不好過。
傳說三:情人繼父
伊麗莎白公主13歲時,父親去世。最後一任王後凱瑟琳·帕爾和第三任王後簡·西摩的兄弟托馬斯·西摩結為夫婦,養護伊麗莎白。然而……
「有證據表明」,西摩「爸爸」曾經進入繼女的卧房,在她還沒有穿好衣服的時候就叫她起床,兩人順便「少兒不宜」的打鬧一陣(很明顯伊麗莎白還是少兒)。
據說,西摩長得風流倜儻,對情竇初開的少女很有吸引力。有人分析說,西摩試圖通過造成「既定事實」,迎娶自己的繼女伊麗莎白,好在她身為第二順位繼承人的前提下,讓自己搖身一變,成為英國國王。
不過托馬斯·西摩忘了一點,就是他還是愛德華·西摩的舅父。這個愛德華·西摩正是亨利八世唯一的兒子,是他和簡·西摩所生,在王位繼承權中是第一順位。舅舅想當國王了,我愛德華王子豈不是最先被幹掉?小王子先下手為強,把舅舅砍了頭。順便一說,後來小王子自己也被別人幹掉了。
這也許是伊麗莎白決定後來不嫁的另一種解釋。
傳說四:發育問題
1985年有一份令人驚訝的研究結果發布,研究認為伊麗莎白可能沒有生育能力。他們認為女王所患的疾病是「雄激素完全不敏感綜合征」(complete 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嬰兒在發育時,男性生殖器官和雄激素沒有被身體認出來,所以身體會以女性形式發育。
這種說法似乎能夠解釋伊麗莎白為什麼會有發動戰爭的強烈征服慾望,還有修長得有點不正常的手指。
傳說五:唯一的真愛
在所有傳說中最凄美的一個應該是女王和寵臣羅伯特·達德利之間的故事了。這還要從只當了九天女王的格雷夫人說起。
1553年,愛德華六世(就是砍了他舅舅的小王子)因肺結核或砒霜中毒「英年早逝」。簡·格雷夫人被擁立為女王,然而亨利八世的長女瑪麗似乎繼承了老爹的優良傳統,旋風般殺回來,把王位都沒坐熱乎的格雷夫人砍了頭,史稱「血腥瑪麗」。
瑪麗是狂熱的天主教信徒,她強迫妹妹伊麗莎白改信天主教,可是妹妹心中還是新教的信仰多一點。有一段時間,伊麗莎白被關進了倫敦塔。羅伯特·達德利與此同時,也因為格雷夫人的案子被關進倫敦塔,兩個孩提時代的玩伴在獄中見面。大家抱著等待2012一般的感情暢所欲言。
1558年底,伊麗莎白加冕。青梅竹馬達德利受封御馬官(類似於弼馬溫),此後又升為勛爵,正式成為街談巷議的最熱門王夫人選。在伊麗莎白以前和達德利的通信中有這樣的話:「你就像我的一條小狗一樣……只要你出現在哪裡,大家都知道,我就在你旁邊。」
然而伊麗莎白女王的終身大事不是她自己能決定的。首先,當時的達德利已經有愛米·羅布薩特為妻,而且是在他入獄見到伊麗莎白之前就早早成婚的。愛米後來在家裡「摔樓梯死」,這讓達德利的政敵們議論紛紛。
其次,在16世紀的王室,婚姻絕對是政治關系結合居第一位,感情神馬的,都是浮雲。達德利曾經差點為了緩和蘇格蘭局勢與蘇格蘭女王和親,伊麗莎白也考慮嫁給外國貴族,但最後都別別扭扭的沒有成,大概是雙方心裡都還有對方的緣故吧。
達德利最終在56歲時死去。關於他和伊麗莎白,還有一個傳說是兩人私生子的人跑來鬧場,當然他悄無聲息的(被)消失了。「童貞女王」的稱號,仍舊屬於這個打造了英國歷史上一個黃金時代的女王。

閱讀全文

與關於英國伊麗莎白有什麼爭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男人喜歡抽什麼煙 瀏覽:718
印尼小金剛盤玩出來為什麼顏色發黑 瀏覽:628
印度有多少中國面孔 瀏覽:123
越南女生懷孕了怎麼辦 瀏覽:843
印尼為什麼要修中國高鐵 瀏覽:197
印度除臭劑效果怎麼樣 瀏覽:385
中國5g網路什麼時候開始使用 瀏覽:213
越南語耳環怎麼說 瀏覽:694
英國留學生如何入境 瀏覽:733
印尼燉燕角什麼牌子好 瀏覽:18
柳州到伊朗多少公里 瀏覽:156
義大利語過去式是什麼 瀏覽:615
印度尼西亞號碼是多少開頭 瀏覽:245
中國醫科大學和盛京醫院哪個好 瀏覽:989
如何在越南放鬆心情 瀏覽:756
越南歷史上有哪些人物 瀏覽:744
聯系印度朋友現在用什麼軟體 瀏覽:635
去英國怎麼防止小紅書踩雷 瀏覽:732
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建築有哪些 瀏覽:829
越南為什麼不能剪羊毛 瀏覽: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