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衛星排名前十的國家
衛星分為天然衛星和人造地球衛星,衛星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天氣預報、通訊、科研以及軍事偵察等方面都已經成為了一種不可或缺的工具。
目前全球所有國家加起來共有3000多顆人造衛星,其中包括了俄羅斯的800多顆,美國600顆以上,而中國已成為擁有500多顆在軌衛星數量的航天大國了。
世界各國所擁有衛星數量排名!
1、美國:3772顆;
2、俄羅斯:810顆;
3、中國:535顆;
4、日本:266顆;
5、英國:188顆;
6、印度:117顆
7、法國:109顆
8、德國:99顆
9、加拿大:65顆
10、意大力:44顆
現如今,世界上共有4大衛星導航系統,分別是美國的GPS衛星定位系統、歐洲的伽利略衛星定位系統、俄羅斯的格洛納斯衛星定位系統,以及中國的北斗衛星定位系統。關於中國北斗的世界排名,相關專家表示,從軍用價值、民用價值、實用性和穩定性這幾方面來看,中國北斗是排在世界前三的僅次於GPS和格洛納斯。
目前,我國北斗衛星系統已經覆蓋超過130個國家和地區了。前段時間,我國成功發射了第54顆北斗導航衛星,按照計劃,在今年5月份的時候,我國將會發射最後一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屆時,北斗三號全球星座部署將會全面完成。
⑵ 世界衛星數量排行榜
美國(約2944顆)
根據UCS衛星資料庫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統計,全球在軌運行衛星總數約4852顆,美國是現階段衛星數量最多的國家,在軌運行衛星共約有2944顆。世界上的第一顆通信衛星就是由美國在1958年發射,名為「斯科爾衛星」,開啟了人類通訊事業的新紀元。在民用衛星方面,美國馬斯克的星鏈衛星在全球科技企業中獨樹一幟,數量眾多,應用前景良好。
中國(約499顆)
2020年9月17日中國航天大會預熱活動——院士專家座談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和中國科學院院士、長征三甲系列運載火箭總設計師姜傑一致表示:「現在中國衛星在軌數量世界第二,但是在衛星應用能力上還是不足」。另外據UCS衛星資料庫顯示,繼美國之後位居各國衛星數量排名第二的是中國,中國在軌運行衛星共約499顆。
英國(約368顆)
當代太空競賽環境下,相比美國、中國等國家,英國可能不太起眼。但他們仍在積極參與太空航天事業。英國還擁有兩大國際著名的民營航天科技公司:維珍銀河和維珍軌道。據民間統計,現階段英國在軌運行衛星數量約368顆,為世界衛星排名前十的國家。值得一提的是,英國為了獲得競爭優勢,其國防部已在當地時間2021年4月1日成立太空司令部。
日本(約205顆)
二戰後的1955年,日本東京大學成功進行了「鉛筆」火箭的水平發射實驗,自此日本航天事業正式啟航;1970年將首顆人造衛星「大隅」送入軌道後,成為全球第四個擁有人造衛星技術的國家,其空間探索技術也開始急速發展。據民間統計,截至2022年前後,日本在軌運行衛星數量約205顆,是發射衛星最多的國家之一。(榜單買購網著?)
俄羅斯(約169顆)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航天事業失去了原有的特殊地位。新世紀以來,俄羅斯一直試圖通過改革創新扭轉頹勢,希望擺脫「吃老本」的形象。截至2022年前後,俄羅斯的在軌運行衛星數量約169顆,為全球衛星數量排名前五。航天工業承載著俄羅斯的夢想與光榮,就如同我們迫切希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樣。每年航空日上,俄羅斯都會紀念加加林首次進入宇宙的壯舉,有著要在航空業創造更大輝煌的願景。
印度(約101顆)
1963年11月印度第一枚探空火箭發射成功,宣告印度太空時代的來臨。不過從1963年到70年代初,印度由於技術基礎薄弱,無法依靠自身能力將衛星送上太空。不過在70年代,蘇聯是印度空間計劃的支持者,於是印度的第一顆自製衛星阿耶波多(Aryabhatta)就由蘇聯火箭在1975年發射升空。如今印度的航天技術已有明顯進步,截至2022年前後擁有約101顆在軌運行衛星。
法國(約85顆)
法國在整個歐洲有著相對獨立的航天技術,雖然沒有發射本國的全球衛星導航體系,但是歐洲的伽利略系統,主要依靠的是法國的火箭發射升空。值得一提的是,法國庫魯航天發射中心,有著「發射衛星」的先天地理優勢;法國的衛星製造能力也很突出,可以對外出口大容量高端通訊衛星,其單顆價值可高達十幾億歐元。截至2022年前後,法國在軌運行衛星約85顆。
德國(約74顆)
截至2022年前後,德國約有在軌運行衛星74顆,世界衛星發射排名前十。德國的航天浪潮開始於20世紀20年代,當時的愛好者們還建立了星際航行協會,提出了諸多暢想。然而經濟和戰爭,改變了德國航天事業的發展。特別是在二戰之後,德國大批火箭與空間技術專家為美蘇所得,其中就包括為美國服務的沃納·馮·布勞恩(二十世紀航天事業的先驅之一)。
加拿大(約69顆)
加拿大航天有著輝煌的歷史,中國《科技日報》曾評價說:加拿大是世界上較早擁有自己衛星的國家,早在1962年就成功發射了自己的第一顆人造衛星;近年來,加拿大研製的移動服務系統正為國際空間站的建設和運行做著獨特貢獻;現在,加拿大在太空資源探測、衛星通信等方面,仍走在世界前列;他們在經費十分有限的情況下能取得巨大成就,他們有理由為之驕傲。
阿根廷(約39顆)
世界衛星發射排名前十國家:提到人類航天事業,阿根廷往往被人忽視,其實阿根廷在衛星研發方面,一直處於世界前列。
2020年9月,阿根廷衛星Saocom 1B搭乘獵鷹9號火箭升空。時任阿根廷國家航天委員會執行主任的勞爾·庫利切夫斯基表示,Saocom 1B這項國家衛星任務的完成,足以證明阿根廷已躋身有能力研發空間用雷達技術的少數國家之列。
⑶ 世界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能獨立研製並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有幾個
世界上擁有人造衛星的國家一共有50多個
擁有自行研製的人造衛星的國家有20多個,其中加拿大、義大利、澳大利亞、德國、荷蘭、西班牙、巴西、瑞典、阿根廷、巴基斯坦、智利、泰國、土耳其、墨西哥、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秘魯、菲律賓、蒙古國等國家和台灣地區委託別國成功發射自行研製的人造衛星(含微小衛星)
而擁有獨立研製並發射人造衛星技術的國家截止目前只有俄羅斯、美國、法國、日本、中國、英國、印度、朝鮮、以色列、伊朗和韓國等11個,具體情況是:
01.前蘇聯---1957年10月4日 /83.6公斤 「伴侶」-1號
02.美國---1958年1月31日 /8.22公斤 「探險者」-1號
03.法國---1965年11月26日 /42公斤 「試驗衛星」A-1
04.日本---1970年2月11日 /9.4公斤 「大隅」號
05.中國---1970年4月24日 /173公斤 「東方紅」1號
06.英國---1971年10月28日 /66公斤 「普羅斯帕羅」號
07.印度---1980年7月18日 /360公斤 「羅希尼」號
08.朝鮮---1998年9月4日 /----- 「光明星」1號 (成敗不明,未獲國家社會廣泛承認)
09.以色列--2002年05月28日 /----- 「地平線」5號C
10.伊朗---2009.02.03 /----- 「希望」-2號 (未獲國家社會廣泛承認)
11.韓國---2013.01.30 /----- 「羅老」號
另外烏克蘭、白俄羅斯、哈薩克、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家已經擁有獨立研製並發射人造衛星的技術,南非、伊拉克等曾嘗試自主發射但未獲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