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John Milton 的簡介
約翰 米爾頓(John Milton)
約翰.彌爾頓,偉大的詩人,革命文豪。很多文學批評家都認為,英國詩人中除了莎士比亞之外,當首推彌爾頓。他生於倫敦,在劍橋大學的克萊斯特學院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後,便開始專心於詩歌創作。
1632年至1638年五年間,彌爾頓辭去了政府部門的工作,住到他父親郊外的別墅中,整日整夜的閱讀,他幾乎看全了當時所有英語、希臘語、拉丁語和義大利語作品。在這段時期彌爾頓寫作了《酒神之假面舞會》等一些作品。1632年至 1637年期間,彌爾頓幾乎讀遍了當時所有英語,希臘語,拉丁語和義大利語的作品。
1638年,彌爾頓去歐洲旅行,他在義大利停留了大部分時間。由於英國動盪的宗教局面彌爾頓提前回國,他所寫的一些小冊子被歪曲,他本人也被烙上了激進分子的烙印。1642年,彌爾頓與瑪利·普威爾結婚,新娘只有十七歲。六個星期後,無法處理好新婚生活的瑪利回到了她父母家,彌爾頓寫信要求離婚。但最終他們和解了,瑪利為彌爾頓生下了四個孩子,其中的一個孩子生下沒多久就夭折了。1651年,彌爾頓原本就衰弱的視力變得更壞,他徹底失明了。瑪利死後,彌爾頓再婚,幾個月後,這位新妻子因為難產而死。彌爾頓的第三任妻子是伊麗莎白·明薩爾,這段婚姻維持的較長也較幸福。
1639年,由於英國動盪的宗教和政治形勢,彌爾頓於翌年回國,准備投身於即將爆發的英國革命。彌爾頓隨後寫出一系列政論文,支持清教徒的革命。1649年他擔任克倫威爾派的彌爾頓曾在其國務會議中任拉丁文秘書。他先後寫了《為英國人聲辯》,《再為英國人聲辯》兩篇檄文,為」弒君「正名,成功地反擊了歐洲的保皇派,自己也因此聲望大增。由於過度疲勞,彌爾頓於1652年雙目失明,他隨即辭去了公職,但從未停止為革命吶喊,在復辟前兩個月還發表了《建立共和國的捷徑》一文。復辟後,彌爾頓獲罪入獄,獲釋後深居簡出,潛心寫詩,完成了三首著名長詩的創作。彌爾頓的創作可以分為三個時期:投身革命前,他寫了二十三首二四行詩及一些優美的短詩,如《快樂的人》,《幽思的人》,《利西達斯》等;投身革命後的絕大部分作品都是政治性散文,論點鮮明,論證有力,言辭激烈,才華橫溢,集中表達了他的理想;革命失敗後,彌爾頓在失明後創作了不朽的史詩《失樂園》,《復樂園》和希臘式悲劇《力士參孫》,反映了他不變的信仰,堅定的信心和復雜的心情。在彌爾頓身上,我們不僅可以看到清教主義的嚴峻,還能夠看到人文主義的文雅;兩者結合,使他的詩既雄邁又俊美。
彌爾頓死於1674年11月8日,死後他與喬叟、莎士比亞齊名。
⑵ 彌爾頓是什麼人
約翰·彌爾頓(John Milton,1608~1674)英國詩人、政論家,民主鬥士,英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六大詩人之一。彌爾頓是清教徒文學的代表,他的一生都在為資產階級民主運動而奮斗,代表作《失樂園》與荷馬的《荷馬史詩》、阿利蓋利·但丁的《神曲》並稱為西方三大詩歌。
⑶ 彌爾頓的概述如何
英國詩人、政論家、資產階級革命活動家和革命文學的代表。出生在倫敦一個富裕的清教徒家庭,從小喜愛文學。1625年入劍橋大學,並開始寫詩,著有《聖誕清晨歌》、姐妹篇《快樂的人》和《沉思的人》、輓歌《黎西達斯》等。英國革命爆發後,站在革命的清教徒一邊,發表了《論出版自由》《為英國人民聲辯》《再為英國人民聲辯》等政論文,鼓舞士氣。因勞累過度雙目失明,王朝復辟後一度被捕入獄,之後專心寫詩。共寫出3首長詩:《失樂園》《復樂園》和悲劇詩《力士參孫》。其中,《失樂園》是他的代表作,選用了《聖經》中魔鬼撒旦引誘亞當和夏娃偷吃禁果,被上帝逐出樂園的故事。在藝術手法上,他從多方面繼承了古典史詩的傳統,語言充滿激情,富有政論性,參用比喻和多變的句法表現自由奔放的思想感情。尤其是充滿叛逆精神的撒旦,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彌爾頓的創作標志著文藝復興傳統風格向古典主義風格的過渡。
彌爾頓像
⑷ 誰能幫我介紹下約翰。彌爾頓
約翰·彌爾頓 ( John Milton,1608~1674)是英國偉大的詩人、資產階級革命家和政治家。 彌爾頓 1608年12月9日出生在倫敦一個富裕的清教徒家庭,自幼酷愛讀書,學習多種文字,自12歲起,每晚讀書必至深夜方才就寢。劍橋大學畢業後,他通覽了古代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深受人文主義思想的影響。1638年在義大利旅行時會晤了被天主教會囚禁的伽利略。1639年英國國內形勢逼人,他終止旅行,提前返國,日益尖銳的斗爭,使彌爾頓漸漸捲入革命的浪潮。在後來的20年裡(1641~1660),他把年輕時創作史詩的計劃擱置在一旁,寫了大量政論文章和小冊子。
1641年到1642年,彌爾頓寫了《反對教會管理的主教制》等五篇政論,指出主教統治造成了腐敗,要求民主原則改革國教。這些文章的發表引起了公眾對彌爾頓的注意。1644年,他因出版跟他太太離婚的小冊子引起國會憤怒,被傳至國會出版委員會接受質問,《論出版自由》(APEOPAGITICA,A Speech for The Liberty of Unlicensed Printing)就是他的答辯詞。
1649年,查理一世被處決。兩周後,彌爾頓發表《論國王與官吏的職權》,引聖經和羅馬政治學說為據,指出君主權力來自人民,人民有權廢除甚至處死濫用職權的暴君。一個月後,他被聘為共和政府的外交秘書。不久便投入了更激烈的論戰。針對保皇派偽造的《神聖君主的偶像》,彌爾頓寫了《偶像破壞者》一文加以反擊,以消除人們對軾君的恐懼。保皇派接著發表了更富煽動性的《為查理一世聲辯》,彌爾頓左眼已進失明,但為捍衛共和體制,毅然撰寫了《為英國人民聲辯》(1651)和《再為英國人民聲辯》(1654),駁斥保皇派的謊言。1660年3月,復辟徵兆已十分明顯,他發表了最後一篇政論文《建立自由共和政體之簡易方式》,再一次表明自己深切痛恨封建專制的態度。
1660年5月,斯圖亞特王朝復辟。彌爾頓一度入獄。晚年,他雙目失明,過著困頓的生活,但仍矢志不渝,口述了三部光輝詩篇:《失樂園》(1667)、《復樂園》(1671)、《力士參孫》(1671)。
⑸ 約翰·彌爾頓是誰有何作為
約翰·彌爾頓(1608~1674年),17世紀中葉英國最傑出的詩人。出身清教徒家庭,從小受到良好教育,愛好文學、音樂。1620年入劍橋大學學習,研究古代文學和人文主義文學,並開始寫詩。後前往義大利旅行,與當地的人文主義者交遊甚廣,並拜訪了被天主教囚禁的伽利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後,積極投身革命。後因積勞成疾,雙目失明,但以頑強的毅力寫作,並取得了卓著成就。代表作品為長詩《失樂園》(1667年)、《復樂園》(1671年)以及詩體悲劇《力士參孫》(1671年)。
《失樂園》是一部長篇史詩,取材於《聖經舊約·創世紀》,共12卷,共一萬多行,用無韻體寫成。《失樂園》生動反映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失敗後革命者的生活、情緒和斗爭精神。也體現了詩人憤世嫉俗、嚮往自由的反抗精神。通過亞當和夏娃的墮落,指出人類不幸的根源在於缺乏理性、放縱情慾、易受外界的影響。同時作者也借古諷今,暗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所以失敗,是由於革命者道德墮落,驕奢淫逸。
天使盧西佛無法忍受上帝至高無上的權威,率眾天使反叛,失敗後被墮入地獄。盧西佛被更名為撒旦,失敗的天使們也被稱作魔鬼。撒旦拒不認輸,集合眾多墮落天使召開魔頭會議,發誓報仇。
大家因報仇方式發生爭執,群魔副首領皮爾塞爾說,曾有預言,上帝將創造一個新的世界,其中將有一種叫人的生物,他建議由此尋找可乘之機報仇雪恨。撒旦挺身而出,擔負起這艱難危險的任務。
魔王的女兒「罪惡」和兒子「死亡」為他打開地獄的大門,撒旦飛進了沒有時空之分的一片混沌之中,發現了剛剛創造出來的新世界。撒旦來到人類的祖先亞當和夏娃居住的伊甸園,驚嘆於人類完美的形體和幸福的情景,他偷聽亞當和夏娃的談話,決心引誘他們墮落以實現向上帝的報復。上帝命亞當和夏娃不準偷食樂園中智慧之樹的果子,而撒旦化成一隻蟾蜍在睡著的夏娃耳旁操縱她的夢境,告訴她智慧之果的好處。早晨醒來,夏娃告訴亞當她在夢中非常想吃智慧樹的果子,因此十分苦惱,亞當安慰了她。
上帝看到人類災難已近,就派拉非爾去訓誨二人不得違反天條。拉非爾走後,撒旦化作一條蛇,向夏娃恭維並告訴她它之所以會說話是由於吃了一棵樹上的果子。夏娃讓它帶她去看,發現就是那棵智慧樹之果,夏娃摘下果子吃了,覺得味道鮮美,於是帶了一個去給亞當。亞當見了,大驚失色,但想到夏娃如此愛他,兩人應共命運,所以也吃了。果然他們立刻變得聰明起來,也知道了羞恥,於是找東西遮住身體。
上帝聞之大怒,判夏娃受分娩之苦且永遠服從於亞當,且亞當必須終身勞作,汗流浹背,他們源於塵土,最終歸於塵土。撒旦獲得了成功。他回到地獄,派他的兒女「死亡」和「罪惡」為使節長駐人世。為了懲罰人類,上帝還造四季以代春天,造了狂風暴雨、冰雹嚴寒、洪水地震,還讓世間萬物互相侵吞。上帝派邁克爾把亞當和夏娃逐出樂園。
亞當和夏娃為自己的不幸而哭泣,邁克爾向他們展示未來的情景:一代代的生死過後將會洪水泛濫,生物全亡,只有諾亞方舟保留了人類的生命,以後罪惡又返回人世,直到上帝之子基督出世、受刑、復活,作為人類的贖罪者而升天。
亞當、夏娃平靜下來,他們看到未來雖充滿罪惡和流血,但人類終得解救。他們回顧已失去的樂園,擦乾眼淚,攜手走向那貧瘠的平原。
17世紀英國的資產階級與封建勢力進行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權力爭奪,而彌爾頓就生活在這個時代。彌爾頓是個堅定的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共和派,並參加了克倫威爾的政府,擔任秘書。1660年,共和國政府陷於癱瘓,國王復辟成功,就是在這個艱難黑暗的歲月中,彌爾頓寫成《失樂園》。
整個詩篇規模宏偉,氣勢雄大,環境氣氛廣闊無垠,描繪了地獄、混沌、人間等壯闊的背景,大量引用典故,想像極為豐富;在結構上有意模仿古希臘羅馬史詩,再加上鏗鏘的語音語調,使人眼花繚亂的比喻手法,充滿了革命的激情。尤其是上帝與撒旦交戰的描繪,再現了17世紀英國內戰的情景,寫得氣勢磅礴。
《失樂園》凝結了詩人飽滿的革命激情和獨特的藝術才華,無愧於世界文學中的不朽名著。它不僅為英國詩壇爭得了極高的聲譽,而且在整個歐洲產生過深遠的影響,既是當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回聲,又是百年之後法國大革命驚雷的前奏,被認為是世界文學史上「文人史詩的典範」。雪萊把他與荷馬和但丁同稱為偉大的史詩詩人。
⑹ 彌爾頓生活在什麼時代
17世紀英國的資產階級與封建勢力進行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權力爭奪,而彌爾頓就生活在這個時代。彌爾頓是個堅定的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共和派,並參加了克倫威爾的政府,擔任秘書。1660年,共和國政府陷於癱瘓,國王復辟成功,就是在這個艱難黑暗的歲月中,彌爾頓寫成《失樂園》。
⑺ 彌爾頓的簡介
彌爾頓(1608——1674)生於倫敦一個清教徒家庭,自幼受良好的文化教育,小學就讀於聖保羅學校,當時的著名大學者托馬斯-李任他的家庭教師。受家庭教師和父親的影響,彌爾頓對詩歌和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為日後的創作打下良好基礎。1625年進入劍橋大學基督學院學習,以卓越的才華和學識博得教師和同學的尊敬。畢業後,謝絕了要他留校任教的再三挽留,跨入社會,開始他戰斗的一生。1632年至1638年,彌爾頓潛心修養,在這時期的創作主要是短詩,其中較著名的有《快樂的人》《利西達斯》等。1640至1660年積極參加了反對國王和國教的斗爭。共和國成立後,他被任命克倫威爾的拉丁文秘書,因勞累歧視度,雙目失明。這一時期主要撰寫了25篇適應政治斗爭和宗教斗爭需要的政論文。其中以《論教育》《偶像破壞者》《為英國人民申辯》影響最大。1660至1674年是彌爾頓生活最艱難、創作成就最卓著的階段。王朝復辟後,他作為「弒君者」的辯護人被捕入獄,家也被抄,但在這種內外交困的處境中,出獄後卻以驚人的毅力完成了三部長詩巨著《失樂園》《復樂園》《力士參孫》。
⑻ 彌爾頓的生平有哪些介紹
彌爾頓(1608~1674年),17世紀歐洲最偉大的詩人,在英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僅次於莎士比亞。
彌爾頓生於倫敦一個富裕的公證人家庭。他曾入劍橋大學基督學院學習,並獲得碩士學位。後游歷了歐洲大陸,走訪著名學者和名勝古跡。
詩人寫了大量的政論文章,站在清教主義立場反對宗教制度,其中《為英國人民聲辯》一文,轟動了全歐。詩人因勞累過度而雙目失明,但並沒有停止戰斗。他的晚年生活極為艱苦,在復辟王朝的報復中,繼續筆戰,完成了輝煌的三大詩作——《失樂園》、《復樂園》和《鬥士參孫》,這一系列史詩性著作將永載史冊。
⑼ 彌爾頓有怎樣的人物簡介
彌爾頓(1608~1674年),17世紀歐洲最偉大的詩人,在英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僅次於莎士比亞。
彌爾頓生於倫敦一個富裕的公證人家庭。他曾入劍橋大學基督學院學習,並獲得碩士學位。後游歷了歐洲大陸,走訪著名學者和名勝古跡。
⑽ 英國的彌爾頓在哪裡
您說的是milton 么? 在劍橋和牛津之間,不過和國內的鎮的概念不一樣。英國的郡相當於國內的省,下面就是城市和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