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現在的英國人,是如何看待英國王室的呢
英國可以說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他們對於皇室現在還是很尊重的,當然說到英國的發展歷史我們想到很多的事情。
其實我們對於英國王室還是很敬佩的,實際上也是如此他們的身份地位都是很高的。早在封建時期英國王室是最高的領導人。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封建社會已經跟不上時代了,王室的地位在此時有了些變化,後來王室就成了擺設,沒有後什麼實質性的權利了。但是今天的英國人對於封建社會時候的王室為我們帶來的福利還是很感激呢。
總而言之在英國人的眼裡皇室使他們心目中神聖不可侵犯的,而且沒有任何一個事物可以代替,這也是英國的文化底蘊。
2. 為什麼英國人那麼尊重王室
從18世紀國王從德國進口以後,王室就成了象徵了。。。而且現在誰是受剝削的咱們都清楚。
3. 為什麼英國人還喜歡供奉王室
人們為什麼會喜愛王室?
在很久以前的過去,是因為國王/王後是他們的統治者,對內管理政務,領導他們打漁狩獵耕種經商,對外共御強敵,在可能的年代裡還順帶發展海外殖民業務,為日後的發達撈取資本。後來逐漸地,權力重心下移至議會,王室更多的成了一個象徵。但是人們仍然熱愛這樣的「象徵」,因為它象徵的是光明、是美好、是希望、是力量。例如在二戰初期,有人提出將當時的兩位小公主伊麗莎白和瑪格麗特送去加拿大避難,但遭到了她們母親的極力反對,她認為做為王室家族的重要成員理應和國民共患難。不離不棄、祥和幸福,這樣的家庭自然值得喜愛、值得崇拜也值得供養。
二戰在英國是一個極為特殊的時期,是一個極大拉近了王室和國民距離的時期。當人們恐懼、迷茫、甚至痛苦的時候,最常去的地方竟是白金漢宮門前的廣場,——人們愛去到那裡瞻仰一下維多利亞女王的金色雕像,汲取一下來自緬懷、來自信仰的力量。1947年伊麗莎白公主結婚,那個時候正處於戰後經濟拮據的時期,善良的英國婦女爭相把自己得到的布票寄給她們的公主,好讓公主能有足夠的布做出最美麗的婚紗成為世界上最美麗的新娘。
60多年已經過去,當年那個在來自全國的簡單美好的情愫包裹下走進教堂的新娘如今就要眼看自己的長孫迎娶新娘了。只是今非昔比,如今來自全國的對婚禮的心情、對新人的評價、對他們整個大家庭的情感依賴,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民眾認為,威廉跟凱特的婚姻成功與否,某種意義上甚至影響到了英國王室日後的存亡。要廢除王室的聲音已經存在,雖然還遠不是主流,可是如果威廉一輩的王室成員再一次地,正如他們的父輩,不能很好地表現自己,做一個從道德情操到行為胸襟都配得上「王子」頭銜的真正的王子;不能向所有瞻仰他們、愛戴他們的眾人展現一個他們所期望看到的幸福婚姻、美滿家庭,那麼王室很有可能再一次遭遇信任危機,而這一次的危機將很可能因為缺少像伊麗莎白二世一樣的標桿性王室首領,而無法拯救。
其實不是人們要求太高,只是人們願望太好。世界變化太快,平凡的人們無所適從,甚至會在紛繁中失去幸福的方向。這個時候,如果白金漢宮平日里緊閉的大門圈起來的是和外界一樣的背叛跟惡俗,人們自然會感到一種因膜拜對象變蒼白的落寞和反感。可是,如果那一塊苦難的凈土為他們保留了一分純凈,一分值得嚮往的嚮往,那麼庇蔭感跟歸宿感便能再次支撐起人們的信仰。
4. 普通英國人是怎麼看待英國的貴族制度的呢
年輕的英國人覺得英國王室是累贅,什麼貢獻都沒有為國家做到,就這樣吃白飯,浪費納稅人的錢,但是大部分公民還是支持的。
加上有媒體對英國需不需英國王室,結果還是可喜的,大部分公民還是選擇需要,要知道統計出來公民對英國王室滿意度高達90%,都認為英國需要君主,短時間是不可能會廢除的。也就是說明英國王室還是很得民心的。
5. 英國人為什麼崇拜王室
說法一:「統而不治」的政治利器
初中歷史課本就告訴我們,英國王室並無實權。英國政府真正的最高領導人是內閣首相。首相對內閣負責,對所在黨派負責,對議會負責,最終對選民負責。而英國國王(女王)只是在每周與首相舉行例行見面,聽取國事匯報。且所謂的「周報」只是例行公事而已。
1688年,英國爆發「光榮革命」。1689年《權利法案》確立了議會所擁有的權力高於王權的原則,英國國王日益處於「統而不治」的地位。此後400多年間,英國經歷了斯圖亞特王朝、共和政體、斯圖亞特王朝(續)、漢諾威王朝、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一直到現今的溫莎王朝,期間共有近20位君主,他們的政治權力越來越僅限於「象徵」。
不過,在如今國際政治舞台上,英國王室依然發揮著很大作用。大英帝國解體後,為了維系各獨立國同宗主國之間的聯系,建立了英聯邦。許多獨立的國家先後加入了這一組織。英國君主充分利用自己的影響,強化各成員國之間的團結。現英聯邦國家只要一提到英國女王都滿懷敬意。而在英國內部,君主是中立的、超黨派的。當執政黨和在野黨爭執不下的時候,總需要一個中間人。而這個角色最好的人選,就是英國君主。
說法二:傳統象徵與身份認同
英國《經濟學家》雜志前主編比爾·艾默特曾說,英國人對王室的感情就如對崇敬的歷史建築一樣,「一旦坍塌,人們必然感到惋惜」。一個人之所謂為王,是因為他周圍的人願意稱他為王。對英國民眾而言,英國王室就像一個活生生的歷史文化博物館,是這個國家和民族的傳統財富。
英國人注重傳統,這從英國古老的建築保護與習俗傳承可見一斑。到了今天,英國王室的一舉一動依舊代表著貴族紳士的生活方式,依舊為深信「貴族即榮耀」的英國人所追捧。英國的貴族都是身份高貴或貢獻卓越的人物,冊封貴族已經成為英國社會對一個人的最高認可。
另一方面,對英國人來講,王室是日不落帝國的民族象徵。尤其,在歐盟日益一體化的過程中,英國王室的存在讓英國人獨享一份珍貴的「民族身份」,得以延續一種獨一無二的傳統價值觀。所以,在維護國家形象、穩定統一等方面,英國王室仍具有非凡的影響力。
6. 現代英國人如何看待英國王室的
現代英國人如何看待英國王室的?
作為一個傳統的資本主義帝國,英國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說到英國的歷史,許多人認為沒怎麼接觸。事實上,我們很早以前就在高中課本的歷史課本上學習過.
我想到了英國的工業革命等等。事實上,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是英國對世界的改變,也是英國政治制度的改革和變革。英國皇室是一個重要的角色。英國皇室在英國非常高的人氣。
過去的英國
對於英國皇室來說,在西歐的中世紀,它有著很高的地位。當時英國處於封建社會,國王擁有絕對的權利。然而,隨著英國資本主義社會改革的發展,封建主義成為了一個障礙。事實上,在我們為這種阻礙而研究歷史的情況下,書中所發生的是,法庭的革命,沒有流血,被剝奪了英國王室的權利。
對於今天的英國皇室和他們的特殊敬拜的一面,其實這經常是看電視的人應該能看到的,當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出現時,英國是如何崇拜的。更現代的英國人,將英國皇室作為文化的象徵,而不是他們對英國皇室的崇拜,更不用說他們是對文化的崇拜,說白了,是國家的驕傲。
7. 英國留學八卦:英國人怎樣看待王室
英國心中的王室情節如下:
半年前,威廉王子和凱特宣布婚訊的那一天起,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在英國王室身上。英國民眾期盼這場婚禮能夠為低迷的經濟注入一劑強心針,全球民眾則懷著好奇,希望借威廉婚禮,了解真實的英國王室。
隨著威廉凱特大婚的臨近,來自英國各種媒介的王婚新聞似有鋪天蓋地之勢,仔細觀察,則會發現,右翼保守派紙媒,如《每日電訊》(Daily Telegraph)、《每日郵報》(Daily Mail)、《泰晤士報》(Times)等每天的頭版都有關於王婚的各種消息。而左翼自由派媒體,如《衛報》(Guardian)、《獨立報》(Independent)等則較少提及皇家婚禮。
多年以來,英國媒體的保皇派和自由派各自把持報道底限,對王室的態度絕不會因為某某王室成員的表現而發生根本改變。
和媒體相比,英國民眾因為立場不同,對王室又抱有怎樣的看法?
BBC英倫網在倫敦深入英國民眾,希望了解大眾對王婚的真實感受。采訪中來自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的英國學生告訴英倫網,自己對威廉婚禮一點兒都提不起興趣,婚禮當天會在家看電視轉播英超,而不會去現場湊熱鬧。
這樣的聲音其實是不少英國人,特別是年輕人的心聲,在他們看來,王室的存在是對納稅人的一種負擔,是納稅人的付出而供養了並無實際用途的英國王室。
雖然年輕人對王室不屑一顧甚至嗤之以鼻,但英國多數民眾的看法似有不同。今年4月,英國《衛報》隨機調查了1003名英國成年公民,結果顯示,近七成英國人(67%)認為實行君主立憲使得英國在全世界受到尊重。74%的人相信皇家婚禮將給予英國「一個強大而美好的未來」。
90%的受訪者相信,未來十年英國仍然需要君主,超過一半的人認為君主這一角色將會延續50年。
這一調查結果顯示了英國王室仍然能夠贏得大多數英國人的心。
恰到好處
要贏得普羅大眾的心,英國王室始終以優雅的姿態在社會生活中扮演恰如其分的角色。
英國是君主立憲制的國家,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只是禮儀上的元首,首相才是國家正確的掌控者和執行者。
每一屆議會開幕都要由英女王主持,各公職人員的就職都要向女王宣誓,一切勛位由女王授予,女王是英國形象的象徵。
女王還以國教領袖的身份出席盛大的宗教慶典。因此,女王是英國國家的人格化,提供了國民效忠的對象;女王作為英聯邦首腦,還起著維系英聯邦紐帶的作用。
在現實政治中,英國王室信守不幹政的原則。在英國兩大政黨對峙的格局中,女王巧妙地採取一種超然態度。
盡管在價值觀方面,王室更接近於保守黨,但是即使來自工黨的英國前任首相布萊爾也公開高度贊揚英國女王。
不管這個評價是否恰如其分,但它的確說明了當今英國政府維護女王的鮮明政治態度。
人格魅力
能夠立於不敗之地,英王室在女王的帶領下,能夠巧妙處理各種政治權利關系外,王室成員的人格魅力也是樹立皇家形象的關鍵所在。
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一直以來都是英國民眾眼中的王室象徵,女王本人經常以國家元首的身份代表英國到處進行親善訪問,改善英國的對外關系。而女王本人也以身作則,極力保持良好的公共形象,因此有不少評論家認為,英國王室至今能贏得大多數英國人的愛戴,女王應記首功。
當然說到王室典範,不能不提黛安娜,自1981年黛安娜嫁入王室成為王妃後,在積極參與和推動慈善事業上,建立了王室難以逾越的標准。她曾經做過200多個慈善機構的負責人,並且親躬其事。
即使與查爾斯王儲離異後,她仍然擔當著國際紅十字會大使等職責。黛安娜不理睬世人對艾滋病的偏見與畏懼,主動與艾滋病感染者握手。她以對癌症、艾滋病、酒精中毒、殘障病患者付出的巨大同情與支持贏得了世人尊重。而且,黛安娜的出色表現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英國王室以往高不可攀的形象。
未來希望
作為查爾斯王儲的長子——威廉王子是英國王位的第二號繼承人,記得王子兒時曾經說過,希望過普通人的生活,不想當國王,不願承受過多的壓力。
1997年,年僅15歲的威廉王子在黛安娜王妃的葬禮上為母親扶陵的傷痛記憶,對英國人來說記憶猶新。當英國人對兩位少年喪母的小王子滿懷憐愛之時,威廉王子卻表現出從未有過的成熟,正是從那時起,他真正了解到自己對國家的責任。
今天我們看到的是一位成熟、內斂富有責任心的王子,最近幾年的多個民意測驗均顯示,威廉王子是英國王室最受歡迎的人物之一。
隨著走入婚姻的殿堂,威廉將完成由男孩到男人的蛻變,不少英國人也期待從他身上看到王室未來的希望。
8. 為什麼英國人這么支持王室
英國人其實是非常保守的,特別是涉及長遠規劃的事。
比如,英國加入歐盟多年,仍然不敢使用歐元,就是擔心會不會脫歐,果然去年公投脫歐了。
英國王室雖然沒有權力,卻是英國人精神領袖。
再比如,如果當年沒有王室出面,二戰面對強大的德國,估計英國人沒有對德開戰的信心。
9. 為何英國人如此愛戴英國皇室
英國王室是特殊階層。雖然王室可以享受至高無上的榮譽和富裕的生活。但是作為王室也必須承擔相對應的責任和義務。作為英國王室必須符合兩個特點。第一,必須是貴族。歐洲人對於貴族的理解和我們是不同。並不是多有錢就能當貴族。雖然血統也很重要但這並不是決定性的。貴族可以理解為這樣一種人。他們受過良好教育。舉止優雅。對下等人也彬彬有禮。穿著得體大方。還有一點就是學識淵博。有自己的愛好。簡單說貴族就是一種生活方式。第二,王室都必須具備騎士精神。騎士精神簡單來說就是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國家遇到重大的危機比如戰爭。騎士們先死。像馬島戰爭、伊拉克戰爭等等只要是英國參戰的都會有英國王室成員的身影。平時王室也有維護國家形象的義務。比如奧運會王室也會出來搞搞氣氛。所以王室的形象就是愛國愛民敢為國家犧牲。老百姓當然喜歡。
10. 英國社會對英國王室究竟是什麼態度
很奇怪的是英國民眾對於王室的態度,和世界絕大多數地方都不太一樣。因為英國的民眾以70%以上的擁護率擁戴王室的存在。雖然現在的很多,年輕一輩質疑王室,拿著國家的那麼多錢,做著光鮮的儀態。
但總的而言,英國民眾是比較尊重王世和在心理上有一種認同的態度。
所以普通人對於英國王室還是抱著贊同和支持的態度。因為王室代表著純英國式的風范,也成了英國社會的一個穩定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