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丘吉爾放棄考文垂,英國人怎麼看
關於丘吉爾放棄考文垂,現在的英國乃至全世界也是討論紛紛。
一直以來,這個事件都備受爭議,畢竟考文垂被轟炸,直接死亡就好幾百人,其他的人員受傷和財產損失就更不勝數。但是,由於對考文垂被轟炸未做相應的防備,導致德國並不懷疑自己的密碼系統,因而這個系統一直被沿用。
孰輕孰重,確實很難去區分,犧牲小我成全大我,但那必須是自己主動才可以啊,誰也沒有權力決定別人的生死。
考文垂事件是二戰中較為有爭議的事件,為了整體利益殘忍地犧牲局部利益是否有違人性和道德尚具爭議。考文垂裡面有著超級機密據說這是整個戰爭的密文,但是丘吉爾當時手握兵權,痛苦地承受了德國飛機長達10小時的空襲。
考文垂像遭受地震一樣變成了一片廢墟 但是事實證明被保住得「超級機密」確實在之後的戰局中起了關鍵性的作用。不列顛之戰,阿拉曼之戰,大西洋海戰,諾曼底登陸戰,以及解放法國北部的地面戰等眾多作戰行動的背後都有著她不可磨滅的功勞。
(1)英國人民如何看待丘吉爾擴展閱讀:
「犧牲考文垂保護恩尼格瑪」陰謀論的荒謬之處還可通過一條旁證加以證明:6天後的20日,恩尼格瑪的情報表明德國將對物爾佛漢普頓展開大轟炸。這次情報很准確,因為月光奏鳴曲計劃的執行者德國第100航空大隊之前已經把計劃內的另兩個目標伯明翰與考文垂都炸過一遍了。
這次英國方面提前一天做好了准備,就等著保衛物爾佛漢普頓痛打第100航空大隊——結果第100航空大隊沒來,因為他們通過航空偵察事先發現英國這邊已經嚴陣以待,於是把計劃取消了。
如果說提前採取預防措施將導致恩尼格瑪這個「超級機密」的泄露,那麼這個「超級機密」在1940年11月20日的物爾佛漢普頓就已經被泄露掉了;如果丘吉爾計劃犧牲城市保護密碼,那麼他該把物爾佛漢普頓也一起犧牲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考文垂事件
⑵ 二戰時期,在英國失掉了所有的同盟國之後,英國人民和首相丘吉爾有何意識和感想
二戰時英國在孤軍奮戰之後,英國人民意識到國家、民族遇到了致命的威脅,從而表現得異乎尋常的英勇頑強,准備煥發精神,繼續堅持抗德斗爭。丘吉爾寫道:「在法國被擊敗之後,英國憑借島嶼多的有利地勢,從失敗的痛苦和致命的威脅中產生出一種不亞於德國的民族果敢精神。」溫斯頓•丘吉爾表達了英國人民的戰斗意志,因而顯著提高了他的群眾威望。丘吉爾成了民族戰爭的領袖,人民相信他能夠採取有力措施把戰爭進行下去。
⑶ 如何評價丘吉爾
邱吉爾是英國最偉大的人物之一,也是二十世紀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領袖之一。丘吉爾身上有很多標簽:惡霸、嘴炮、腹黑、諾貝爾文學家等等。「嘴炮」大家都比較熟悉,丘吉爾很能說很會演講籠絡人心,「諾貝爾文學獎」,丘吉爾文學水平很高,出過《河上的戰爭》《偉大的同時代者》等書,但卷帙浩繁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幫他拿到了諾貝爾文學獎。但是關於惡霸和腹黑好像被提到的不是很多,這里國歷君簡單地給大家說一下他的這兩個特徵。
雖然他有著很多負面的標簽,但人們不得不承認,如果英國沒有這樣一位為了英國利益可以犧牲一切的強硬領導人,如果沒有一個這樣「嘴炮」的精神領袖,民眾很難在絕望的時刻堅持下來,整個大英帝國是完全不可能在法西斯的狂潮中倖存下來的。
⑷ 英國首相丘吉爾身為二戰的戰爭英雄為何英國人民對他又愛又恨
1940年5月13日丘吉爾首次以首相身份出席下議院會議,發表了著名的講話:「我沒有別的,只有熱血、辛勞、眼淚和汗水獻給大家。你們問:我們的目的是什麼?我可以用一個詞來答復:勝利,不惜一切代價去爭取勝利,無論多麼恐怖也要爭取勝利,無論道路多麼遙遠艱難,也要爭取勝利,因為沒有勝利就無法生存。」可以這么說丘吉爾是一個很固執的人並且是一個純粹的反納粹鬥士,與其他英國人不同的是丘吉爾堅決不選擇和談甚至投降。
1951年的大選中,保守黨重奪政權,丘吉爾再度出任首相。丘吉爾一生擔任過兩次首相,英國人民對他又愛又恨,愛的表現在曾兩次出任首相,恨得表現在二戰勝利後立馬被趕下了台。但是毫無疑問,丘吉爾是一個戰爭英雄。
⑸ 為何英國百姓把丘吉爾趕下台後,又要選他為偉大英國人
因為丘吉爾在二戰之後的政治措施不符合當時的英國國情,丘吉爾在當時的政治目的是主張英國進行海外殖民地的擴張,而當時的工黨領袖艾德禮則是關注民生,主要將發展放在當時的英國國民身上。所以丘吉爾當時的政治主張和國民心中的意願不符合,才導致丘吉爾的下台。
其實對於二戰之後的國家來說,因為遭受了戰爭的摧殘和重創,這時期對於英國國民來說,最重要的不是繼續發動戰爭,擴張自己的版圖。而是想要過上穩定的生活,而撫慰戰爭帶給國民心中的創傷。而當時的工黨領袖艾德禮則是將自己的政治理念放在了發展民生身上,從而得到了英國國民的支持。而丘吉爾的主張雖然有很大的遠見,但是對於剛經歷過二戰之後的英國來說,並不符合當時的國情。
等到二戰之後,英國內閣解散,而丘吉爾也辭去了首相的職位,因為在他看來,選舉只不過是走過過場,下一任的首相依然會是他。後來,因為丘吉爾對自己過於自信,從而導致在百廢待興的英國,因為丘吉爾的理念和國民的要求不符合,最終工黨的艾德禮在大選中獲勝。
⑹ 「贏了戰爭輸了地位」丘吉爾在二戰後為何會被英國人民拋棄
「贏了戰爭輸了地位」?丘吉爾在二戰後為何會被英國人民拋棄?
簡單說來,丘吉爾之所以「贏得了戰爭卻輸掉了地位」,根本原因不在於丘吉爾老了,或者說英國人民更明智了,而是因為世界大戰徹底將西歐摧毀,世界舞台的重心開始向西歐兩翼的美國和蘇聯移動,英國再也不是舉足輕重的超級大國!
戰後丘吉爾把主要精力還放在國際事務上,從而忽視了英國人此時最需要的是穩定發展,和平和麵包,特別是丘吉爾的「鐵幕演說」,說明他在一場戰爭剛剛結束時就已經在謀劃另一場戰爭,這是英國人民不願看到的。想想二戰,戰爭的慘烈程度、戰爭造成的損失和創傷仍記憶猶新。於是,英國選民認為性格十分好鬥的丘吉爾不再適合作為和平時期的英國領導人。
保守黨太過自信,認為憑借丘吉爾在戰爭中積累的威望和他為大英帝國作出的貢獻,保守黨定能在大選中獲勝,因而忽視了宣傳,最終在大選中慘遭失敗。
⑺ 丘吉爾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二戰之後,英國戰時內閣解散,國家即將進行新一輪大選。
丘吉爾主動辭去首相職位,靜靜等待著大選的到來。在丘吉爾看來,憑他上任之後挽狂瀾於既倒,帶領英國獲得了戰爭的勝利這一點來看,根本不可能有人比他的功勞還要大。這次的競選無非是走個過場,他當首相是十拿九穩的事。
然而在大選當日,丘吉爾所在的保守黨卻只獲得了197票,而艾德禮的工黨卻贏得了393票。這似乎意味著,在二戰中功勞最大的英國人,將無情地被國民們拋棄。得知結果的丘吉爾,引用古希臘作家普魯塔克的話說道:「對他們的偉大人物忘恩負義,也是偉大民族的標志。」
(敦刻爾克大撤退)
在兵敗回國後,丘吉爾並沒有喪失信心。他告訴英國軍隊,要利用海洋打出一場光榮的衛國戰爭。在隨後德國發起的不列顛空戰中,丘吉爾每周都到轟炸現場親自視察,他不斷鼓舞著疲憊的飛行員們,要堅持同法西斯戰斗到最後一刻。
在倫敦遭到迷航的德國飛機轟炸時,丘吉爾立刻指派飛機空襲柏林,成功引誘德軍對倫敦進行了瘋狂的轟炸。這一措施使得英國空軍得到了寶貴的喘息時間,也為德軍最終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可以說,但凡丘吉爾曾出現過一絲妥協的想法,恐怕二戰的進程都會被徹底改寫。丘吉爾的強硬態度,使他成為了當之無愧的英國英雄。
1951年,丘吉爾在大選中獲勝,重新出任了英國首相。
在2002年BBC進行的一次「最偉大100名英國人」調查中,丘吉爾力壓莎士比亞和黛安娜王妃等人,成功當選第一。
顯然,哪怕在戰爭結束後,丘吉爾在英國的影響力依然是無與倫比的,英國人民從來不曾將他遺忘。
⑻ 對英國來說丘吉爾的「不惜一切代價去爭取勝利!」是好還是壞應該怎樣評價他
作為一個參與過一次大戰,間接挑起二戰,發表演說成功的劃分兩大陣營的英國海軍系強硬派代表。對於英國人而言,丘吉爾是一個合格的首相,成功的政治家。對於世界人民來講,他是個典型的戰爭販子!
二戰時候,丘吉爾的「不惜一切代價去爭取勝利!」在當時還是具有代表性的,當時戰爭的性質已經是全世界反法西斯的戰鬥了。
但是如果考慮到說這話的人,本身就是這場戰爭的間接發動者。。。一切就另當別論了。
⑼ 丘吉爾帶領英國打贏了二戰,為何卻被民眾趕下了台
1945年的英國的領導人大選讓無論是保守黨還是工黨都大跌破眼鏡,工黨393個議席,保守黨213席,在選民支持率上,工黨也以47.8%的支持率勝過了39.8%的保守黨,這兩組數據只有一個結論就是丘吉爾競選失敗了。這是連丘吉爾自己也沒有想到的一個結果,畢竟正處於事業、名譽的頂峰。
對選民來說,「作為戰時領袖的丘吉爾依然深孚眾望,作為和平時期的領袖,他卻毫無吸引力」。因此,如同1945年7月《每日先驅報》所評論的那樣:「投丘吉爾的票,就是贊成保守主義的一切黑暗面……投丘吉爾的票就是要英國人民仍然過他們不願再過的那種不愉快的日子。」
⑽ 丘吉爾是如何得到英國人民的支持的
1940年5月下半月,丘吉爾曾經想把墨索里尼爭取到自己方面來。他以個人名義給這個法西斯獨裁者寫了一封信,敘談他對墨索里尼以往的友情並希望他不要站在德國一方作戰。這一嘗試毫無結果。法西斯的義大利急急忙忙地出來聲援勝利者,於是英國在南歐、地中海和北非又多了一個新的強大敵人。
在法國垂死掙扎期間,丘吉爾主張英法聯合成一個國家,達到一箭雙雕的效果,但因1904年6月22日法德停戰協議而未達到目的,從此,英國失掉了所有同盟國,只好孤軍作戰。
這時,英國人民意識到國家、民族遇到了致命的威脅,從而表現得異乎尋常的英勇頑強,准備煥發精神,繼續堅持抗德斗爭。丘吉爾寫道:「在法國被擊敗之後,英國憑借島嶼多的有利地勢,從失敗的痛苦和致命的威脅中產生出一種不亞於德國的民族果敢精神。」溫斯頓·丘吉爾表達了英國人民的戰斗意志,因而顯著提高了他的群眾威望。丘吉爾成了民族戰爭的領袖,人民相信他能夠採取有力措施把戰爭進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