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工業如何衰敗的

英國工業如何衰敗的

發布時間:2022-04-15 17:40:31

⑴ 大英帝國衰落的原因是什麼

大英帝國衰落原因:

一、經濟危機
從1825年到1900年,英國差不多每過十年就要進行一次經濟危機。作為工業革命母國,雖有龐大的殖民地,但不能緩解經濟危機造成的大量失業問題,自由主義的市場經濟受到質疑。
這產生的三種後果:
1、工業折舊率高,經濟包袱重,再加上自身資源的匱乏,經濟恢復速度慢。
2、資本的逐利性將註定資本家更願意將國內的資本轉向更為廉價的殖民地而不是致力於本國經濟的發展。
3、經濟復甦的主要辦法是對商品傾銷地的爭奪,尤其是亞洲和北美市場。

二、德國強勢崛起
1、一方面經濟的發展已然由自由競爭時代發展到壟斷競爭時代,其兇猛的競爭者是大陸霸者,法蘭西,主要的競爭地由原來的亞洲轉變成北美。另一方面,德意志在鐵血宰相俾斯麥的領導下在1871年完成統一,開啟了第二次工業革命並法蘭西展開大陸霸權的爭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2、德國工業用了差不過40年的世間就走完了英國百年的道路。19世紀90年代,德國魯爾區已成為歐洲最大的重工業區。此外,德國教育的全面興起。20世紀初柏林已經成為歐洲乃至世界的學術中心。1914年,德國已經成為僅次於英國的世界第二強國。
3、需要注意的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爆發崛起的不僅僅有德國,還有後來影響世界格局的俄國。

三、第一次世界大戰
經濟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資本以國家的形式展開競爭,由此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爭也隱含著德國對英國王權的挑戰。從參戰雙方看,一方為英國、法國、俄國、美國,另一方:德意志、奧匈、奧斯曼、保加利亞。
產生後果:
1、英國自身實力的衰退,尤其是對海外殖民地控制的弱化,失去了市場和原料產地。
2、一方面,俄國十月革命的爆發,牽制德國發展的威脅被解除。另一方面,奧匈帝國的解體和奧斯曼帝國的衰落,強化了德國在東歐、北非事務上的國際話語權。
3、美國的迅速崛起,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都對英國的舊王權發起挑戰。

四、第二次世界大戰
如果把美國當做英國世界王權的繼任者,二戰依然是德國對世界第一王者的挑戰。看參戰方:德國、義大利、日本、保加利亞、匈牙利(奧匈),另一方:美國、英國、法國、蘇聯(俄國)。對比一戰參戰國,雙方陣營沒有多大區別。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939年二戰全面爆發,只過了20年。而1900年至1920年,英國的經濟是停滯的,本以為一戰戰後經濟能夠迅速恢復,可1929年至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讓這一切化為泡影。而這次危機帶來的後果不僅僅於此:
1、國家干預經濟主義的興起。大蕭條給資本主義國家造成前所未有的災難,不得不說和一戰的損耗有極其重要的關聯,尤其是身處戰爭漩渦中心的英國和法國。
2、蘇聯在完成兩個五年計劃,完成了經濟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成績。經濟快速發展。
3、德國法西斯的上台也採取了經濟干預政策,經濟迅速恢復。一戰後的國際格局也促發了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強勢報復性反彈。

⑵ 曾經的大英帝國是如何衰落的

大英帝國的衰落是有一個過程的,從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英國的工業總量已經被德國和美國超越,各個殖民地也在不斷反抗英國的統治。在一戰之前,南非、加拿大、澳大利亞等較為獨立和偏遠的殖民地經過各種形式的斗爭就已經得到英帝國內部自治領土的地位,雖然還沒成立為國家,但這些事件標志著大英帝國的衰落已經開始了。

一戰前的世界

隨後的一戰更是將英國實力大大削弱了,英國為了抵擋住精銳的德意志帝國軍隊,英國從它全世界的殖民地上徵兵參戰。但英國並有認真訓練這些殖民地的士兵,還把他們當做炮灰,英國的作法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情緒。參戰後的殖民地人民不僅激發了民族意識,還對現代化戰斗有所了解,並在日後成為英國鎮壓殖民地起義軍的阻力。

1919年大英帝國的版圖

一戰結束後,英國和其他戰勝國將德國的殖民地瓜分了,大英帝國的面積也達到巔峰,但是它卻沒有那麼多能力來管理這么的土地。英國在一戰時作為主要參戰國,財政被戰爭消耗了很多,之後還要面對日益嚴重的殖民地戰爭,它已經沒有多餘的錢來管理新的殖民地了。

一戰導致大英帝國開始走向衰落,二戰則是徹底拖垮了英國。二戰時期,英國的老朋友法國首先被德軍拿下,隨後德軍開始向英國進軍,英國只能放鬆對世界各地的殖民地看管,集中所有力量來保衛自己的心臟「英倫三島」。在戰爭中,英國很多工業被德軍摧毀,大量技術人員和資本為了躲避隨時可能的亡國而選擇逃離英國,這使得戰後的英國一直沒有恢復元氣,而且幾乎快失去了對殖民地的控制,再加上美國和蘇聯的崛起,下個時代已經不屬於英國。

二戰期間,英國除了在北非以外幾乎沒有任何大規模的陸地作戰行動,也沒有獨立組織過大規模的海戰,只有反潛戰和戰略轟炸有亮眼表現。而英國為了籌集軍費,不僅耗光了國內黃金儲備,還用自己在全球的基地跟美國換了武器裝備支持。英國在二戰中的這些表現不僅不像一個超級大國,還讓英國在世界上的威信全失。

當年的大英帝國沒有在工業革命時進一步鞏固國家經濟,而世界經濟危機時又沒有把握好戰爭機會,導致後來自己在二戰中一敗塗地,影響力和經濟實力都被美蘇取代。要是我們看看現在的美國的話,會發現它也有著當年英國的影子,那最終拖垮美國的也會是戰爭嗎?

⑶ 曾經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是如何走向衰敗的

有點歷史知識的人都知道,英國曾經被稱為太陽永不落下的帝國,其殖民地曾經幾乎覆蓋了半個世界。但今天,它已不再像以前那樣強大。你有沒有想過,英國為什麼會衰落?殖民地擋住了工業革命的道路。我們知道,大英帝國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受益者。因為當第一次工業革命爆發時,整個歐洲大陸都在與拿破崙交戰,只有不列顛群島除外,所以它有一個和平的發展環境。而且,當時英國已經開始實行君主立憲制,是歐洲最成熟、最先進的國家。因此,英國的生產技術進步很快,到處佔領殖民地。而凡是新技術殖民得好的地方,都會迅速推進。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蒸汽船的使用。


與此同時,西方的新強國--德國和美國卻在做相反的事情。最典型的例子是德國,這個技術先進的國家崛起得太晚了,當它有能力擴張的時候,世界上的殖民地已經被瓜分了。它只有在技術上優於他人,才能在國際競爭中站穩腳跟。但德國也是一個軍國主義體系。雖然軍國主義並不民主,但它可以集中力量完成偉大的事業。他們把國家的力量集中在工業上,很快在技術上超過了英國。德國的例子表明,殖民統治可以成為技術進步的障礙。

⑷ 大英帝國是怎麼衰落的

第一就是成也工業革命,敗也工業革命。大英帝國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獲益者。由於第一次工業革命爆發期間,歐洲大陸在鬧拿破崙戰爭,就是英倫三島消停,有個和平發展環境。而且英國自身的君主立憲制度,也是歐洲國家裡最為成熟先進的,因此生產技術突飛猛進,特別是蒸汽時代的新成果,更是火速應用。
那時正是英國殖民擴張加速的時候,啥樣新技術對殖民成果好用,啥樣就快速用,典型蒸汽船的使用。以後來美國總統羅斯福演說:拿破崙就是因為拒絕蒸汽船,才輸給了英國海軍,最終功虧一簣。這個演說,也促成了美國當時積極上馬核武器開發。
但等到第二次工業革命時,卻是敗也殖民地。第二次工業革命爆發時,英國的殖民地已經飽和,全球日不落帝國版圖早已建立。就好比一個吃撐的人,自然不會再接受新營養。所以英國最自豪的工業水平,更新換代速度也就滯後:反正我有大片殖民地,東西賣不掉就可以在殖民地傾銷,不升級裝備也就賺錢,當然沒必要花冤枉錢。如此一來,看似省了小錢,後果卻嚴重,技術設備越發老化,好些裝備也都不趕趟。
而在這個時候,西方國家裡新崛起的德國和美國,情況卻正好反過來,典型是德國,這國家技術水平高,崛起的卻太晚,等著有了擴張實力的時候,全世界的殖民地已經瓜分沒,且它又是個軍國主義體制,這種體制雖說不民主,但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轉成軍工優先體制很容易,因此工業水平突飛猛進,頂尖技術能力已經超過英國。美國則是發展條件得天獨厚,南北無強敵,資源土地要啥有啥,趕上科技革命東風,也就後來居上。其實一戰爆發前,英國面對德國,好些地方已經沒有優勢。
第二個原因,就是英國僵化的外交政策。
一直以來英國的外交政策,對歐洲就是聯合老三,痛打老二。一開始是聯合俄國揍法國,後來又聯合法國揍俄國,始終保持自己對歐洲大陸的優勢。這個政策長期以來,讓英國嘗到甜頭,然而到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前後,英國卻看走了眼,眼睜睜看著一個強大的德國,從自己眼皮子底下崛起。

德國崛起是啥後果?如果是法國或俄國,對英國的威脅絕沒有德國大,因為法俄本身就是吃的差不多的猛獸,雖然和英國有矛盾,但還是可控,德國卻不同,完全是條餓著的餓狼,且戰鬥力十分兇悍,從德意志統一的一開始,就註定跟英國沒有和平可能。必然就要撕咬。果然此後一場世界大戰,英國雖然拼了老命,把德國打下去,自己卻也兩敗俱傷,英國王室積攢了二十年的財富,一戰開戰沒倆月就打完,英國的貴族階層,在一戰中傷亡慘重,團以上的軍官傷亡,王室貴族子弟佔到了五分之四。換句話說,英國的財富和精英階層,完全一掃而空。
這樣做的後果是,你和德國玩命了四年,到頭來卻便宜了實在親戚美國。雖然靠著巴黎和會,把美國掃地出門,但日不落帝國的頹勢,已經不可避免。
也正是由於力量衰弱,英國對於殖民地的控制力,也是大不如前。特別是對印度,英國吞並印度後,其實起義一直不少,印度土兵還爆發過大起義,但當時的英國,軍事實力強大的年代裡,完全可以通過自己強大的運輸能力調兵。特別是印度起義期間,英國可以把新加坡,中國的英軍,調來鎮壓印度。但是一戰之後,這就不可能了,英國精銳的軍隊,在一戰中基本死光光。照著丘吉爾一戰後的演說,英國要想恢復其軍事實力,至少需要二十年時間,結果二十年不到,二戰又打響。
也就是因為實力衰弱,英國在一戰後,開始去縮減控制殖民地的成本,盡可能的扶持本地親英國的勢力來維持統治。這種做法你實力強的時候沒問題,實力弱的時候,完全就是割肉喂狼,像東南亞,馬來,南亞,非洲這些反英國的勢力,最初都是英國自己扶持起來,最後都砸了自己的腳。當然英國人最後也小聰明,放棄殖民地的時候,也都用些小手段,比如印巴分治,又比如香港今天這群憤怒青年,歸根結底,都是英國造的孽。
第三還有個因素:中國因素。
不開玩笑說,雖然近代史上的中國,都是落後挨打。但哪怕中國最弱的時候,也是西方列強爭霸里,不可缺的重要一環。誰搞好了和中國的關系,拿到了在中國的最大利益,誰就是當時的世界一哥。

最典型的是英國,一二次鴉片戰爭,口岸開了太平天國滅了圓明園燒了,接下來卻是和中國修好,通過對清政府的不平等條約,獲得了大量特權利益。也奠定了其資本主義世界裡長期的一哥地位。
但英國的衰落,也從他腦殘選了另一個豬隊友開始:日本。
自從明治維新後,日本崛起,開始傍英國的粗腿,促成了《英日同盟》。也正因為倆家曖昧關系,甲午戰爭的時候,英國就出賣清政府拉偏架,賣力幫了日本忙,條約簽訂後更是各種支持,日本後來打俄國,也是英國背後搗鬼。
但沒有想到,收這個小弟,在英國的大事上,日本非但不幫忙,相反更是搗蛋,一戰和德國掐,日本除了看熱鬧,就是抄英國後路,動英國對華利益乳酪,逼中國簽二十一條。一戰結束後更大鬧巴黎和會,引發中國五四運動。
在這些事上,英國為了繼續用日本小弟來制衡東方,基本都是姑息縱容,哪怕到了九一八事變時,英國還在和稀泥。結果英國殖民體系崩潰,首先就來自日本這個小弟,和中國還沒打完,就翻臉打英國,奪了英國的東南亞。後來雖說日本戰敗,但這些被日本吞過的地方,英國回來也守不住,只能一個個放掉。英國日不落體系崩潰,日本就是導火索,堪稱英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歷史經驗也證明,哪個西方國家把日本當自己人,最後都會死的慘。德國如此,英國如此,歷史教訓要記牢。

⑸ 英國經濟地位衰落的原因

衰落的原因:

一、經濟上:雖然英國贏得了戰爭,並從戰爭中獲得了新的殖民地,戰爭的巨大開銷使得英國無法繼續承擔維系一個帝國所需要的龐大財政支出。英國有數百萬人死亡,無數資產被毀,其結果是債台高築、資本市場的混亂以及在海外殖民地英國籍官員人數的缺乏。與此同時,民族主義情緒在新老殖民地都在高漲,而帝國的參戰以及非白人士兵在戰爭中所感受到的強烈的種族歧視都更加助長了這種民族主義情緒。具體來說,戰前的債權國變為戰後的債務國,戰後經濟長期低靡、不景氣,國際金融中心也由英國倫敦轉移到了美國紐約。一戰中,英國的商船隊遭到巨大損失,使其航運業遭遇重創,也導致英國貿易量的下降。
到1919年,英國欠美國的債務達85000萬英鎊。因此,英國成為美國的主要債務國。可是在戰前,美國是英國的主要債務國。戰時英國被迫賣掉了海外資產的四分之一。由於戰爭,英國的內債增加了九倍,即從64500萬英鎊增加到66億英鎊。(數字摘自《英國現代史》作者是弗.格.特魯漢諾夫斯基)
在戰爭年代,整個英國工業顯著地擴大了生產機構,但是,這並不能使它在世界市場上更有力量跟它的對手進行競爭。陳舊不堪的企業需要國家的補貼來維持,這就不能不室戰後時期英國工業的情況更加復雜。
戰時英國工業的發展極不平衡。由於勞動力被抽到軍隊和軍火企業中去,以及原料不足和機器設備的日益破舊,舊有的最重要的工業部門減產了。煤產量從1913年的28740萬噸減少為1918年的22770萬噸。1913生鐵產量為1026萬噸,而1918年為908萬6千噸。造船業產量也急劇下降,1913年英國造船廠建成的船隻總噸位為120萬噸,而在1918年減為77萬2千噸。戰時生產的增長,主要是依靠擴大所謂新興工業部門,如:化學工業、汽車工業、航空工業、製造軍火的工業以及供應兵工廠金屬的煉鋼工業。
工人運動:戰爭使國內階級矛盾大大地尖銳化。1918年罷工運動規模壯闊,參加罷工的工人達1116000人,損失5875000工作日。這時英國工人運動的特點是具有戰斗性。絕大多數罷工是「非正式」,即有普通工人違背工會領袖的意志發動起來的。罷工者除了提出經濟要求外,還提出政治要求。
隨著罷工運動的開展,工會的數目也日益增多了。起來同資產階級斗爭的工人,感到了聯合起來的必要性。1913年到1918年,工會人員人數從4135000人增加到6533000人。
由於工人不滿資產階級的剝削,後來俄國的十月革命的成功,使國內的工人極為興奮。他們想改變社會制度,從而使自己能夠獲取利益。這樣的心態導致了工人們的不斷罷工或者是消極怠工。間接的也造成了英國在戰後的衰落。
二、政治上:主要體現在英國自由黨的沒落。在一戰爆發前,英國自由黨通過一系列的社會改革和立法,開創復興的局面。歷史證明,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一戰後英國衰落的原因作用下,才進一步激化了英國的國內矛盾,加劇了政壇的沖突,從而導致了英國自由黨的沒落。在此過程中,第一次世界大戰表現出了強烈的催化作用。1918年,自由黨尚可與其他政治力量聯合而維持勞合·喬治的首相地位,但以後自由黨在大選中的得票率持續下降,1923年的大選中,工黨得票率首次超過了自由黨,成為英國的第二大政黨,而自由黨從此以後再也未能成為第二大黨。
但是單獨的政黨都不能獨自領導政府,組建聯合政府是必然的事情。但是各個政黨的主見都不同,對於戰後經濟建設的方向不同,導致與戰後英國經濟發展滯後。
三、國際影響力方面:雖然英國在一戰後的巴黎和會上保持了國際事務領導者的地位,但是由於其經濟、軍事實力的嚴重倒退,事實上使得英國不可能再像一戰前那樣控制世界,「日不落帝國」世界政治、軍事霸主的地位都已名存實亡。華盛頓海軍會議上規定英美海軍實力保持一致,這說明英國無奈的承認了一戰後不再是全球霸主的事實。所以在戰後英國不能像戰前一樣為了經濟利益為所欲為,間接的也導致了英國需要犧牲一些利益來保全自己的政治權利。
四、殖民地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大英帝國完成了最後一次的大規模海外擴張。英國經國際聯盟的批准對原本屬於奧斯曼帝國的巴勒斯坦和伊拉克進行委任統治,而前德國殖民地坦噶尼喀、西南非洲(即今天的納米比亞)和新幾內亞也被劃入英帝國的版圖(其實西南非洲被歸由南非管理,而新幾內亞則由澳大利亞統治)。不過一戰之後英國在萊因蘭和二戰之後在西德的佔領區就不被認為是帝國的一部分。1920年代是自治領發生巨大變革的時代。雖然自治領在一戰爆發時還無權選擇是否參戰,1919年結束一戰的《凡爾賽條約》,卻是由英國和其自治領分別簽署的。1922年自治領不再願意支持英國對土耳其的軍事行動,迫使英國尋求一個和平的妥協方案。一個位於都柏林的英愛戰爭紀念碑。自治領的完全獨立經由1926年的《貝爾福宣言》和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法案》得到最終確立:所有自治領取得與英國的同等地位,英國的立法機構不再有權干涉自治領內部事務,自治領也將享有自主外交政策的自由。1907年在殖民部內設立的一個主管自治領事務的部門也在1925年從殖民部分離出來成立獨立的自治領部,並在1930年擁有了首位部門大臣。加拿大在1923年成為第一個獨自簽署外交條約的自治領,1927年加拿大向華盛頓派遣了第一位永久性的外交官;1940年澳大利亞也派出了首位駐外大使。愛爾蘭自由邦在一場反抗英國統治的血腥戰爭後於1921年取得了自治領地位;1937年愛爾蘭與英國斷絕了正式的憲法關系,並在1949年正式成為完全獨立於英聯邦之外的愛爾蘭共和國。原本就獨立、直到1922年才被英國掌控的埃及也在1936年斷絕了與英國在憲法上的特殊關系(雖然直到1956年英國才從埃及撤軍)。在1922年成為英國保護國的伊拉克也在10年之後的1932年完全獨立。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果,是英國打贏了戰爭,但卻失掉了一個帝國。一戰後,力量不斷增強的殖民地開始要求取得與「母國」平等的獨立地位。於是,以英國為核心的英聯邦組織應運而生。

⑹ 曾經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是什麼原因導致它衰落

曾經的世界第一強國的地位,英國可謂是風光無限,然而世事無常,在經歷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卻迅速衰落,淪為二流強國,今日筆者就與大家分享一下英國衰落原因的幾點思考:

一、資產階級不願投資新設備、新技術

據英國國防部戰後統計,二戰期間英國軍官死亡人數在40多萬,軍民死傷總超160萬,國家財產損失接近1500億美元,航空母艦和輔助航空母艦各損失5艘、其他各種水面軍艦損失共計341艘,英國此後基本上喪失了對海洋的控制權;屋漏偏逢連夜雨的英國在二戰後由於殖民地相繼宣告獨立,其所屬殖民地也丟了個干凈;


戰爭也在不斷地吞噬著英國的國力,國家財政收入入不敷出,為了打贏戰爭,大量的真金白銀不斷地從英國流向美國,用於購買武器、彈葯用以應對戰爭狂魔德國,不斷地將英國國庫掏空,而美國等國在戰爭初期大發戰爭橫財,國力蒸蒸日上,最終,英國從最強大的日不落帝國退居二線,衰弱了下來,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可謂是風水輪流轉。

⑺ 英國衰落的原因

二戰後,英國衰落的原因:

1、英國喪失了工業科技的優勢。英國雖然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先行者和絕對領導者,但據1851年的英國人口調查,農業依然是英國最大的行業。然而,第二次工業革命幾乎同時在幾個先進國家同時發生,但技術發明和創造的主要國家已不是英國,而是後起的德國和美國。

3、沒有及時進行經濟結構調整。英國經濟以棉紡、煤炭、鋼鐵和造船為支柱產業,英國在這些產業中的領先地位是保持英國經濟優勢的關鍵因素。但到1870年以後這些產業的設備都已陳舊落後,英國沒有及時對技術設備進行更新換代。

3、英國經濟對外依賴程度高。到一戰前,英國幾乎佔全世界總投資額的一半,位居第二的美國只佔19%。資本的輸出使倫敦成為世界的金融中心,英國在國際貿易中也獲利甚豐。但是,資金不斷地從國內轉向國外,便制約了國內的生產投資和技術革新,造成英國經濟的對外依附性。

4、教育落後給英國經濟帶來致命打擊。同時期的德國在這一方面遠遠走在了英國的前面。到19世紀末,統一的德國已經實現了初等教育的普及,教育的普及大大提高了國民整體科學素質。德國科學教育方面的巨大成就,促進了德國經濟的發展,在其工業化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5、企業家精神喪失了。這是因為在英國社會,對貴族及其生活方式的崇拜幾乎根深蒂固,第一代企業家創業後,往往想把子孫培養成貴族,結果幾代人之後,創業的激情就盪然無存了。實際上,無論是一個國家還是一個人,往往在處於優勢地位後,多少都會產生一種惰性。

(7)英國工業如何衰敗的擴展閱讀

英國衰落的歷史:

許多史學家都認為,導致日不落帝國的衰落的第一步是從布爾戰爭開始的。在南非的布爾人與英國人因為黃金和鑽石發生利益沖突時, 戰爭於1899年爆發了。派去迎戰的英軍本以為勝利垂手可得,但布爾人的游擊戰術讓他們頭痛不已。

盡管英國人動用了包括設立了集中營等種種手段,最終花了兩年時間才鎮壓了布爾人的起義。 這場戰爭代價巨大,尤其是日不落帝國戰無不勝的形象受到嚴重損毀。

英國的經濟在上世紀初期,嚴重依賴其在殖民地的經濟運行,無論是非洲大陸,印度,還是位於東南亞的英屬殖民地,這些地區都不僅僅向英國,提供大量廉價原材料及勞力,而且他們還向英國提供了市場。

英國的工業品,在其殖民地市場似乎不受任何外來的競爭壓力。在英國順理成章的向這些地區輸出大量工業產品的同時, 它的工業生產能力以及效率都在下降,尤其與新崛起的美國和德國相比。

1939年,二戰開打了,英國的戰前准備工作很差,顯然不如德國,在歐洲戰場上英軍行動遲緩,指揮不當,很快便陷入重圍。 如果沒有敦刻爾克奇跡,英國在歐洲的遠征軍應該是全軍覆滅的。在抵禦德國空襲的過程中,依仗勞斯萊斯引擎的威力英國颶風戰斗機性能優於德國容克戰斗機。

加上德國空軍的一些戰術失誤,英國取得了不列顛空戰的勝利。雖然得以自保,英國陸軍在其他戰場上,比如在希臘,以及北非在1942年之前,都遠非德軍的對手,在各個戰場受到重創, 狼狽不已,二戰結束後,英國衰敗已成定局。

⑻ 的大英帝國是如何衰落的

這個話題比較大,不能簡單說完。
其實英國現在並不能完全稱作是衰落,只能算是符合其真正實力的地位。

英國強盛始於主要是因為1.工業革命 2.英國光榮孤立 3.海外殖民地開發的重視。工業革命練就了強盛的內功,這是一切的基礎。光榮孤立讓英國可以利用歐陸列強之間的矛盾,拉攏老三打老二。海外殖民地則為英國的工業革命提供了豐富的養料。

英國最輝煌的時候應該是征服了印度這個最大的海外殖民地的時候--英國皇帝的皇冠是印度皇冠。英國殖民地有印度,中東部分地區,南非部分地區,東南亞部分地區,北美,澳大利亞,可謂是標準的日不落帝國。

而具體衰落的起因其實可以從美國獨立就開始算了(也有人說是布爾人獨立戰爭,但其實那已經是英國龍蝦兵露出虛弱一面的時候了,但衰落其實我個人覺得是美國獨立開始),那時由於英國光榮孤立,導致歐洲上幾乎沒有盟友。當美國獨立時,除了西班牙同樣因為王權擔心人民起義而保持有限中立外,其它主要競爭對手比如法國都在支援美國反抗英國。美國獨立成功後,英國損傷了一些元氣,但仍是最強的國家,尤其是海軍仍是世界第一。西班牙和法國都望塵莫及。英國此時和其它國家之間的實力對比好比是1991年打完海灣戰爭、蘇聯解體後的美國和其它國家之間的差距一樣。

而當第二次工業革命也就是電氣工業革命開始後,英國雖然跟上了,但所有周邊列強都跟上了,所以優勢此時已經相對不明顯。工業產值已經被新崛起的列強趕上,從那時起,英國雖然仍是列強第一,但距離已經不是那麼遙不可及。尤其是英國的人口還是太少,而殖民地國家的人口,傲慢的英國人始終拒絕承認殖民地人口是英國人。他們的想法是英國主子帶著印度管家,率領非洲僕人去征服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法雖然獲勝,但損失巨大。同時工業產值已經被美國超過,在一戰之後,在造艦比賽中,英國已經力不從心,財政上無法和美國進行軍事競賽,不得不召開會議討論各國海軍比例,有限發展。此時的英國可以看作是名義上第一的餘威尚在,但實質上美國已經悄悄趕上來。英國殖民地自由人士開始蠢蠢欲動,英國的殖民主義經濟面臨崩潰邊緣。

英國人很清楚這點,只要再來一次世界大戰,無論如何英國的霸主地位都完蛋了。所以張伯倫才不是什麼笨蛋,他貌似妥協的政策實際上是在為國家換時間,德國沒有殖民地,所以戰後經濟恢復速度無論如何都站在英國這邊,只要拖住歐洲,讓英國能充分利用、掠奪殖民地來恢復實力,那麼它仍是霸主。可惜希特勒也是個人精,同時也是個壓根就不打算遵守約定的傢伙,讓張伯倫的願望落空了。

二戰開打,丘吉爾其實除了強硬之外,其它方面就是個廢物。當敦刻爾克大撤退後,英國軍事上可以說已經崩潰。殖民地國家利用英國的虛弱紛紛獨立(雖然丘吉爾叫囂著死光最後一個印度人之前英國人決不投降---對這種言論印度人唯有呵呵),原本的小弟日本也捅了英國結結實實的一刀。

最後,丘吉爾跑到美國向羅斯福求援,用全世界的海軍基地向美國人換了50艘破破爛爛的軍艦來裝點港口,以便迷惑德國人的間諜。此時這些軍事基地的轉交,可以說是象徵了全球霸權向美國人轉移。

二戰後隨著馬歇爾計劃,美國人稱霸世界,英國人此時只能乖乖當小弟。

⑼ 英國是怎樣衰落到今天的地步的

英國的衰落,有著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二戰大概是最重要,但是又最無奈的原因了。有很多人甚至認為,二戰的最大戰敗國既不是發動戰爭的德國,也不是淪為非正常國家的日本,而是作為戰勝國的英國。正是因為二戰對英國軍事工業和本土經濟的毀滅性打擊,才讓英國在二戰結束之後,沒有辦法繼續維持大英帝國的體面。

在軍力和經濟實力上已經得不到殖民地信任的英國,才終於墮落成了一個現在的二流國家。

閱讀全文

與英國工業如何衰敗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在義大利怎麼去醫院 瀏覽:534
義大利有哪些習俗禁忌 瀏覽:844
伊朗出口中國石油多少公里 瀏覽:144
越南和甘比亞哪個厲害 瀏覽:868
印度苗正科技公司有哪些 瀏覽:154
印尼戰車紅龍是哪裡的 瀏覽:826
印尼巴厘島特產是什麼 瀏覽:550
印度如何防止外資 瀏覽:503
如何1年獲得英國的大學本科學位 瀏覽:70
越南與中國哪個面積大 瀏覽:39
中國哪個省援助哪個國家 瀏覽:43
英國多少家庭有車 瀏覽:965
英國哪裡養羊 瀏覽:410
伊朗什麼東西最厲害 瀏覽:219
為什麼伊朗的pc便宜那麼多 瀏覽:400
印尼小女孩戴什麼項鏈 瀏覽:853
伊朗的護照怎麼上傳 瀏覽:503
為什麼義大利足球隊是藍色 瀏覽:33
為什麼會有中國人移民到印尼 瀏覽:888
印度衣著習慣有哪些 瀏覽: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