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英國為什麼要脫歐
英國脫歐是因為它作為大國在歐盟的負擔較多,同時也為了它的優勢產業尋找新的市場以及增長點。英國與法國在歐盟的地位相同,經濟發達的英國需要每年提供大量的資金去扶持經濟落後的國家,因此脫歐也能減少資金流出。
英國人對於歐盟的不滿在很早之前便有所積攢,在1975年時,英國人舉行了一次脫歐,但是卻沒有通過,於是它繼續留著歐盟體系中。
另外還為了英國的優勢產業尋找新的市場以及增長點,在和別國進行雙方談判的同時,可以讓英國獲得更多的談判主導權,同時也不用被其他國家過多的干涉。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最新消息稱,當地時間2016年6月23日,英國就是否留在歐盟舉行全民公投。投票結果顯示支持「脫歐」的票數以微弱優勢戰勝「留歐」票數,英國將脫離歐盟。
2017年3月28日,在英國倫敦,行人經過英國議會大廈。經過9個多月的爭論和醞釀,英國政府定於本月29日宣布啟動脫離歐盟的程序,英國「脫歐」將由此邁出標志性一步。
2017年3月29日,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定於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正式啟動「脫歐」程序,英國經濟將接受「脫歐」帶來的全面挑戰。
⑵ 英國為什麼要脫離歐盟呢
英國脫歐實際上並不僅僅只是英國一時的沖動想要離開歐盟,在這裡面實際上有著很多方方面面的因素共同的作用,才導致了英國決定在2016年發動公投脫離歐盟,在這裡面美國、法德以及英國自身都參與了這場勢力的角逐。
當然了最後還是美國技高一籌,從歐盟手裡拉走了英國,使得歐盟一下子就損失了一架馬車而元氣大傷。
英國在歷史上是日不落帝國,但是在歐盟中的地位卻不盡如人意,正是這種心理上的落差,使得英國很多人都不願意屈居人下,最終投下了離開歐盟的選票。
英國的近代史,是一段異常輝煌的歷史,從18世紀開始,英國就開始進入全球殖民時代,建立起龐大的殖民地,在一百多年的時間里,一直都是世界上的最強國家,號稱日不落帝國。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歐洲的其他國家陸續興起,使得英國的國際地位受到了嚴重的挑戰,在兩次世界大戰之後,英國由於是主要的參戰國,因此在戰爭中元氣大傷,並被曾經的小弟——美國一舉超越。
所以英國脫歐實際上不僅僅是英國想脫離歐盟體系,而且與歐盟內部法德等國的排擠,與外部勢力美國的策動,實際上都有著非常重要的聯系,否則的話,英國也不可能會輕易地脫離歐盟,因為這么做對於歐盟以及英國自身的傷害都非常的巨大。
但是最後英國還是決定離開歐盟,也正應了那一句老話「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歐盟其他國家不珍惜英國,最終還是害人害己啊。
⑶ 英國為什麼要退出歐盟
由於歷史與地理原因,19世紀晚期以來,英國一直奉行對歐洲大陸事務不幹預政策,被稱為「光榮的孤立」。「疑歐」的歷史傳統以及和歐洲大陸經濟發展相異的模式使英國長期和歐洲大陸若即若離。在「疑歐」人士看來,歐盟未來的一些政策趨勢可能損害到英國的利益。
而歐債危機的蔓延,不僅使英國的疑歐之心快速發酵,也加快了脫歐腳步。與此同時,歐盟其他國家的民眾也對英國漸生不滿,認為英國不僅否決歐元,不參加歐盟的危機救助方案,還反對一切金融監管政策,因此英國脫歐對歐盟的發展來說反而是好事。雙方的相互信任已經降到歷史低點。
英國並非歐元區國家,可以發行自己獨立的貨幣,有利保持其出口競爭力,擁有自主的財政政策。但這使英國很難真正地加入歐洲大陸的事務處理。尤其是歐債危機的關鍵時期,由於各種利益分歧明顯,脫歐的聲音也甚囂塵上。
英國保守黨內部也有歐洲懷疑派,不僅如此,還認為歐盟內部的政策對於歐盟有負面作用,未來一些政策趨勢也可能損害到英國的利益。
民調顯示,英國保守黨的支持度一蹶不振,卡梅倫的「脫歐公投」言論或有助於其重新獲得部分流向支持脫歐的獨立黨的選票。卡梅倫亦希望以此作籌碼與歐盟談判,獲得對英國更為有利的成員國條件,意圖在歐盟內分得更大一杯羹。
正式退出歐盟
2020年1月31日晚上11時,數以千計的脫歐支持者在倫敦國會廣場一起倒數見證歷史一刻
2020年1月9日,下議院以330票支持與231票反對的表決結果三讀通過脫歐協議法令草案。1月22日晚,上議院通過脫歐協議法令。1月23日,英國女王批准脫歐協議。1月24日,歐盟委員會和歐盟理事會主席批准英國退歐協議。1月29日,歐洲議會通過英國脫歐協議。
2020年1月31日,英國正式脫離歐盟,進入脫歐過渡期。同日,英國發行大約300萬枚脫歐紀念幣。
10月1日,歐洲聯盟委員會稱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政府提出的《內部市場法令》草案違反脫歐協議並提出法律行動。
2020年12月24日,英國與歐盟達成脫歐後自由貿易協定《英歐貿易合作協定》。
2020年12月26日,英國與歐洲聯盟同時公布1246頁脫歐貿易協議文本,除了貿易文件,還包括有關核能、民用核能的協議,交換機密訊息,以及一系列聯合聲明。英國議會兩院和歐盟已分別批准英歐貿易合作協定、並獲得女王御准。
英國於格林尼治標准時間12月31日23時起,正式離開歐盟單一市場及關稅同盟,不過直布羅陀暫不退出。《英歐貿易合作協定》於歐洲中部時間2021年1月1日正式生效,規范正式退出歐盟後的英歐自由貿易關系,避免了無協議脫歐。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英國脫歐
⑷ 英國為什麼要脫歐呢
英國要脫歐,這不是第一次。其實早在1975年,英國在加入歐盟的前身歐洲經濟共同體2年後,就曾動過脫歐的念頭。當年度關於是否脫歐的民意測驗中,68%的人回答yes,其中包括絕大多數地方政府官員。中左翼的工黨,差點因此而分裂。
2007年,「歐洲憲法條約」被否定,成員國不得不簽署極負爭議的《里斯本條約》,該條約給了歐盟更廣泛的權力。時任英國首相戈登·布朗沒有和其他26國的領袖一起,出席簽字儀式及隨後的慶祝儀式。英國人認為他沒能在談判中,最大限度地保護英國的利益。
英國與歐盟的分歧,日益擴大。到2013年,英國國內脫歐之聲,已越來越成為主流。加之歐元區國家的經濟形勢持續動盪,移民沖突越演越烈,幾乎成為整個歐洲的危機。卡梅倫政府雖然與歐盟就相關問題展開了新的談判,但成效不大。
激烈的爭議之中,2016年,英國開始脫歐公投。超過3000萬英國人參與了投票,51%的微弱多數主張脫歐。就地區而言,北愛爾蘭和蘇格蘭贊成留在歐盟, 英格蘭和威爾士主張脫歐。就這樣,英國脫歐進入了倒計時。
⑸ 英國為什麼要退出歐盟 英國脫歐的三個原因
一、現實利益層面:
在歐盟的預算里,英國繳納的比例大約佔1/8,僅次於德法列第三位。但是,相比德法兩國利用歐元區內的有利地位,通過歐元區內的差異化利率政策,在製造業,服務業上都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反之,英國因為依然處於歐元區外,並未得到與付出相稱的好處。如今,德法主導的歐盟卻一下子要英國拿出20億歐元補繳歐盟的預算。20億歐元對英國來說不是一個小數字,如果卡梅倫拿出這筆錢,那將會大大影響選情。所以,卡梅倫這么震怒,要搞退出歐盟公投,是有切身利益的。
二、歐盟主導權之爭:
德法主導的歐盟之所以讓英國補繳20億歐元費用,正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根本目的並非這20億歐元。那是為了什麼呢?是為了讓英國承擔更多責任,通過承擔更多責任,迫使英國放棄英鎊,統一使用歐元,進入歐元區,從而斷掉在歐美間騎牆的好處,一心撈取歐元區的好處。在英國人看來,一旦英國進入歐元區,相當於他們將命運主導權交給了別人。英國人和德、法等國在這方面有著極深的隔閡,這種隔閡來源於歷史、文化、宗教等方面。
我們知道,統一的歐洲是一兩千年來歐洲人追求天下一統的理性產物,英法兩國為了爭得主導權打了數百年。著名的百年戰爭就是在英法之間展開的,雙方從1337年打到1453年,打了116年。後來,七年戰爭還是英國和歐洲大陸國家為爭奪勢力范圍進行的戰爭,美利堅合眾國就是七年戰爭的產物。
與德法等大陸國家相比,英國長期游離於歐洲大陸之外,是海洋殖民帝國,英國對歐洲大陸的統一或一家獨大一直保持高度警惕。警惕的原因是,一旦歐洲大陸整合成一個國家,那麼英國在歐洲將很難再有話語權,英國不過是一個小島,被吞並就只是時間問題了。作為孤懸於大陸之外的島國,英國是通過歐洲大陸的分裂來獲得對歐洲的影響的,也是通過分化歐洲大陸來獲得自我保全的。
事實上,如今的美國孤懸於歐亞大陸之外,也是通過分化歐亞大陸上的各個國家勢力來主導歐亞大陸的,所採取的就是大英帝國過去的戰略戰術。作為央格魯撒克遜人的後裔,他們是一脈相承的。
所以,作為英國來說,不希望歐洲大陸繼續進一步整合順理成章。在這方面,英國和法、德等國存在本質性分歧。這也是為什麼英國加入了歐盟,卻一直保留英鎊而未加入歐元區的根本原因之一。
如今,德法要通過讓英國承擔更大責任的方式,一步步地收縮英國的權力,最終迫使英國加入歐元區,在政治戰略上是動了英國的根。面對這種情況,英國必然會反彈並試圖阻止。這也是為什麼20億歐元本不該鬧出這么大動靜,卻最終惹出這么大波瀾的根本原因。如若英國爽快地同意了這20億歐元補繳,那麼接下來德法主導的歐盟就還會有更進一步的動作。站在英國角度,英國必然阻止這一切的進一步演化。
當然,站在德法角度看,英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作為歐盟三大國之一,如果遲遲不能加入歐元區,遲遲不能和整個歐洲站在一起,歐盟進一步推進整合就會面臨巨大阻力。在這種情況下,才會有所謂20億歐元的預算補繳。法德德國主導的這一動作,是要進一步加強歐盟的權力,進一步對整個歐洲進行整合,這正是英國所不願意接受的,也是雙方沖突的根源。
看看德法兩國領導人的表態,法國總統奧朗德警告英國這會損害英國的核心利益,而默克爾反擊的威脅意思是,如果英國繼續阻止歐盟的進一步整合,那麼英國退出就退出吧。這種博弈,在未來三年的博弈將會很激烈,無論2015年英國哪個政黨贏得大選,都不會改變這一格局。英國和法德等國,必然有一個溝通和妥協的過程。
三、西方主導權之爭。
近代西方,一戰以前一直是歐洲主導世界,雖然存在著英法長期的爭奪以及後來英法德等國的爭奪,但數百年來主導權都在歐洲列強手中。到了20世紀,歐洲列強的矛盾終於激化,最終鬧出了一戰和二戰。兩次世界大戰,歐洲元氣大傷,發展起來的美國乘機上位。
美國上位雖然讓歐洲人有些不爽,畢竟大家都是西方,價值觀相似,在全球的利益基本一致,何況二戰之後歐洲亟需美國幫助復甦經濟。但是,歐洲人也充分認識到,主導權易主的根本原因是內耗,通過戰爭統一歐洲是完全不現實的,千百年來已經證明這一點,更何況兩次世界大戰的重創已讓整個歐洲雄姿不再。所以,二戰後,歐洲大陸的主要國家很快成立了歐共體(英國加入較晚,1973年才加入)。歐共體發展到1991年,成立了歐盟,歐元正式啟動。1999年1月1日,歐元在歐盟各成員國范圍內正式發行,歐盟整合進程加速。
事實上,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美歐在西方主導權方面就開始存在了一些分歧,待歐盟成立、蘇聯解體,這種分歧明顯加大。過去20餘年,美歐在這方面沒少暗戰。1999年北約空襲並肢解南斯拉夫,其中一個目標就是針對歐元(表面上是北約東擴和幫助歐盟東擴,但實際上這也是美國借力打力遏制歐元誕生的一場戰爭),歐元流通因此被迫推遲到2002年1月1日才正式流通,比1999年1月1日發行歐元整整晚了3年。而且,那次發行,還是折價發行的,這就是後來歐元為何大漲的根本原因。更為嚴重的是,一直到今天科索沃戰爭對歐元都有嚴重陰影,這也一直是歐元區很難在國際范圍內進一步替代美元的另一個原因。
2008年因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風暴後,美國實力大幅衰退,歐洲在這種情況下加速整合。特別是在歐債危機爆發後,德法借機更加快速地收繳危機爆發國的權力,歐盟整合進程明顯加速。歐盟的這種整合,讓美國如坐針氈。之所以如此,原因是西方資本一定會選擇一個寄體,不是美國就是歐洲,若歐洲整合得非常好,那麼西方資本完全可能因為美國衰落而全面返回歐洲。若真的這樣演繹,美國將會喪失西方主導權。為此,美國必然破壞歐盟進一步整合的進程。
就當前國際局勢,站在世界角度,美國必然分化歐亞大陸諸國,目的是維持美國對歐亞大陸的主導權和保持未來對歐亞大陸的主導能力;就歐洲地緣局勢而言,站在英國的角度,如果英國要想保持對歐洲的足夠大的影響力,就必須分化歐洲大陸的進一步整合。所以,在這方面,英國和美國兩者戰略是一致的。
而且,在世界范圍內和在歐洲,英國保持其影響力很大程度上是「狐假虎威」於美國,是借美國之力來發揮自己的影響,分得美國主導規則下的一杯羹。在這種情況下,英國扮演著美歐中間角色,英國在二戰後一直是兩邊通吃。如今,德法主導的歐盟,要收英國的權,斷英國「狐假虎威」美國的路,這是英國所不能接受的。
⑹ 誰能幫我通俗的解釋一下為什麼英國要脫歐謝謝
一、英國長期對歐陸保持著優越感,一直對歐洲一體化若即若離。英國把自己視為歐洲之外的全球性大國,認為異於歐洲的獨特性是其崛起和強大的原因。雖然逐漸衰弱,優越感依舊強烈,二戰後,每遇挫折或危機,英國便疑歐聲四起,將問題歸於歐共體或歐盟。這一次,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的爆發撕裂了英國與歐陸的嫌隙。
二、英國在歐盟繳納高昂會費,但得不到相應的回報。英國每周付給歐盟的金額在1.63億英鎊左右,大概平均到英國人身上,每人每年承擔的歐盟會員費大約為130英鎊。更令英國人不悅的是,金融危機後,一些歐元區國家降低了貢獻額,導致英國貢獻比例大幅升高。歐盟應對歐債危機的舉措讓英國人覺得拿著英國納稅人的錢去救那些「問題國家」。
三、歐盟法律限制太多,歐盟管理毛巾、麵包和牛奶的法律分別有454、1246、12653條。歐盟法院上至英國驅逐恐怖分子、下至啤酒售價都要管轄。英國現行的法律法規中有53%
源自歐盟,而英國人對阻止歐盟糟糕的立法幾乎無能為力。龐大的歐盟管制體系限制了英國和其他國家如中國、印度、美國簽訂自由貿易協議以及英國行業發展。
四、歐盟東擴以來,英國凈移民數量持續增長。2015年英國凈移民人數增至33.3萬,其中來自歐盟國家的移民人數為18.4萬,創最高紀錄。經濟蕭條下,移民被認為是擠占福利、住房、醫療和教育資源的「罪魁禍首」。主張脫歐的倫敦前市長約翰遜就表示,英國要想控制移民人數,唯一的方法就是脫離歐盟。
五、歐洲正在面臨難民危機,英國不想捲入。去年歐洲闖入數百萬難民,130萬移民申請在英國避難,其中363000來自敘利亞。接納這些難民不僅會拖累經濟發展,還會給社會帶來安全隱患。
⑺ 英國政府為什麼要脫歐
歐盟也有窮國,需要其他富裕成員國救助,歐盟意圖逼英國脫離美國的勢力真正加入歐盟,英國感覺自己沒有得到應得的利益卻要濟貧,還要離開美國這棵大樹,所以態度消極,另一方面英國又想在歐盟像德法一樣坐上主導地位,又不想廢除英鎊和真正擔起在歐盟中的責任!還有一些其他因素,比如歷史和政、治原因。
3、英國政府為了 保住自己原有的高福利,英國想單方面 提高對移民人口的的標准,歐盟不允許。
4、歐盟里有太多的國家 經濟並沒有到達高標准,卻要在自己國家 實行高社會福利,無異於增加其他國家負擔(英國承擔了不該承擔的)。
5、歐盟並不是英國的親生的,它是由德國以及其他幾個國家聯合創立的,英國後來才參加進入歐盟(既然不是我親生的,又不聽話,哼)。
6、英國的實力在歐洲,名列前列,有實力和歐盟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