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果用現在的技術水平,打造一艘18世紀英國Victory戰列艦,需要多長時間,耗資多少
可以參照一下哥德堡號。哥德堡是100多名工人(多為志願者)用時將近10年,耗資3.5億瑞典克朗(和人民幣差不多一比一)。
勝利的排水量是哥德堡的三倍多一點,假設噸造價一樣,造價也要超過10億。但是船越大需要的橡樹原木越大,木材單價也越高。而且現在這么大的橡木很少見(早就被被皇家海軍用光了)。所以造價保守估計要15億往上。
勝利號建造用時6年,放到現在也少不了多少。木帆船很多地方還是要靠人工。
② 第一次工業革命前的帆船長什麼樣
跟海盜船一樣,是三角帆船,公主殿下是我回答的,加分吧!~_~!圖嗎,提交不上去,你要做歷史課前匯報吧?明天我帶給你。
③ 16世紀到19世紀,風帆戰艦的發展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從單桅帆船到三桅帆船,甲板炮移到船艙之內,前者提高抗風浪能力,後者提高了火力。
④ 最早風帆船是是誰製造的
迄今為止,有據可查的最早一艘風帆船是公元前3100年由埃及人製造的。有的歷史學家根據眾多的陶罐彩繪及岩雕畫資料推斷,埃及人發明風帆的年代應當在公元前6000年左右。這就是說,早在8000年前,古埃及人就已駕駛著他們獨特的方帆船進出尼羅河、遠航紅海南部了。而通往蓬特國的探險航行,則是埃及人航海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探險活動之一。
蓬特國位於埃及南面「海的兩邊」,埃及人稱之為南方的「諸神之國」。這個國家對埃及人具有神秘的魅力,他們不僅渴望從蓬特國取回乳香、金屬及其他物品,甚至深信自己的祖先即來自蓬特。據學者考證,蓬特國位於現今非洲之角紅海沿岸的某個地方,確切位置不得而知。早在公元前2500年以前,埃及人對蓬特的航海探險及貿易活動便開始了。但最早留下記錄的是公元前2500年,斯尼弗魯王派出的船隊到達蓬特,除了帶回乳香、沒葯、琥珀、金和黑檀木外,還帶回了侏儒,將其安排在宗教儀式上或宮廷宴會時跳舞。可是在公元前2007年赫努船隊探險之後,埃及與蓬特的貿易聯系便中斷了幾百年,乃至後來的埃及人不得不重新進行航海探險,以尋找古代的富庶之地——蓬特。
⑤ 帆船有怎樣的發展過程
人類與生俱來的好奇心使得人們總有越過江河、湖泊甚至大海去探索新天地的願望。正是這些原因促使人類的祖先發明了木筏、獨木舟等水上交通工具,並藉助帆來利用豐富的風力資源。當然,僅僅靠風驅動是不夠的,所以人們還發明了槳。至於帆和槳哪個先出現,現在人們無法確知。不過,從一些古跡上看,槳的出現似乎早些。如果把帆、槳裝在獨木舟上,就成了最原始的帆船。因為早期的槳也起帆的作用。但這種原始的帆船是很難經得起大風大浪的考驗的。對於那些靠海生活的人們來說,就需要造出更大、更結實的帆船。而且船上帆、槳、舵都要具備,使用起來要安全有效。對於那些進行海上貿易的人們來說,對帆船的要求就更高了。
通常人們認為地中海是航海業發展的搖籃。早在公元前3000年,腓尼基人(這是一個以航海聞名的民族)就從地中海航行到愛琴海,從此以後,他們的龐大的商船隊又發現了直布羅陀海峽,並航行到了英國。但是,隨著考古的發現增多,人們又發現了更早的船隻,因而也更新了人們的一些觀點。
印度是一個海岸線很長的文明古國,所以印度考古學家在孟買洛塔附近發現世界上最早的港口並不令人吃驚。人們在那兒發現了碼頭、貨棧和218米長、37米寬的船塢。由這些發現,人們可以想像當時印度洋上繁忙發達的帆船運輸,並可想像當時龐大的造船工業。所以嚴格地說,印度洋才是真正的航海搖籃。
早期的帆船,除了用於進行貿易活動,也用作戰艦。說是戰艦,實際上在早先並沒裝上火炮,只是用來運送兵馬、糧草。
我們不難發現,最初航海業發達的都是一些靠海生活的民族。為了生存,他們將帆船越造越好,以至有了發達的航海業。
航海業興起的前提是有能經得起風浪的帆船。早期人們對帆船的速度要求並不高,重要的是船要經得起風浪。而這樣的帆船一旦產生,人們便可以越過大海去進行貿易、戰爭或探險。羅馬人在他們傑出的統帥朱利葉斯·凱撒和安東尼帶領下征服克利奧帕特拉女王的埃及時,其龐大的艦隊就是滿載兵馬糧草的大型帆船隊。這種帆船叫加利船,它的動力裝置是一塊巨大的方形布帆和由100多個奴隸來劃的分幾層在兩側排列的槳。實際上,古羅馬人在公元前400年左右就造出了傑出的加利船特里雷米號。它長42米,有巨大的方形帆,其槳分3層排列在船的兩側,要100多個奴隸來劃。
相比之下,北歐的海盜們就沒那麼幸運了。他們面臨的是北海及北大西洋的驚濤駭浪。險惡的環境對他們的船提出了特別的要求。為適應風向變化,他們將帆變成了活動的。順風時,把帆橫過來作為橫帆。當無法順風航行時,便通過調整帆及船的行進方向使船獲得前進的動力。如果進行合適的調整,即使逆著風,船也能前進了。調整後與船行方向平行的帆通常稱為縱帆。如果將這兩種帆結合起來使用,那麼只要有風,船就可以很方便地向任何方向航行了。這些海盜船造得又細又長,除了巨大的方帆,還用40~50名水手劃槳,所以這些船跑得特別快,而且可以躲到某些大船進不去的狹窄的水道。這正好是海盜們所需要的。
我國古代的航海業也比較發達。早在秦漢時期,我國已能造出長20多米、寬5.6~8.4米、載重30噸以上的船。
1974年,在泉州發掘出來的宋代的一艘海船,長達34.5米,寬4.4米,深3.27米,排水量達374.4噸,可載重200噸。
鄭和是我國著名的航海家。1405年,明成祖派遣他率船隊出使西洋。他率領的船隊有300多艘船,其中有「寶船」60多艘。所謂寶船,就是大些的船。最大的長44丈(137米)、寬18丈(56米),分4層,約1500噸,可乘400~1000人,為當時世界之最。船隊除了17000多人,還滿載金銀、絲綢、瓷器。龐大的船隊浩浩盪盪從江蘇太倉瀏河啟程,於1407年回國。以後又六下西洋,總共歷時28年(1405~1433年),足跡遍布中南半島、南洋群島、孟加拉、印度、伊朗、阿拉伯和非洲等地的35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了東非的馬達加斯加和索馬里。
但是,它對人類歷史的影響恐怕還不能與哥倫布的3艘帆船發現美洲大陸比。
信奉地圓學說的哥倫布決定與發現好望角的葡萄牙人迪亞士航行方向相反而向西航行,去尋找印度和中國。他請求西班牙國王「贊助」,得到國王的恩准後,遂於1492年率領3艘全部用帆船裝備起來的帆船隊開始向西航行。船隊的旗船聖·瑪麗亞號是長約24米、寬約8米、吃水約2米、重約80噸的木船(這比鄭和的船小多了),有3根柱桅桿,前兩根掛方橫帆,後一根掛三角形縱帆,船頭還斜掛一面小型縱帆。哥倫布就率領著這個由小型輕便帆船組成的船隊,用了69天橫渡大西洋(平均時速約4海里,即7.4千米),到達了今天的巴哈馬群島。哥倫布誤以為已經到了印度,於是那裡的土著人便糊里糊塗地成了印第安人。
直到1499年,義大利人亞美利哥·維斯普濟才證實:哥倫布並沒有到印度,他到的是一塊「新大陸」。歐洲人於是把這塊新大陸稱為亞美利加洲,即「美洲」。
自新航線開辟後,從16世紀到19世紀,蔚藍色的大海上白帆點點,到處航行著美麗的三桅帆船。
帆船的製造技術越來越高,到19世紀初達到了頂峰。帆船造得越來越大,有的帆船的桅桿竟高達50米,僅中間主桅上的布帆就兩噸多重。帆船的速度也大大提高了,快速型的時速達到了15海里,最快的時速超過了20海里。
為帆船時代結束劃上句號的應當是德國人在1902年造出的名為「普魯士」號的巨大怪物。它長133.5米,寬16.4米,5根桅桿上各掛6面帆,重達1150噸,最大時速19海里,但是,這艘船實際上是為博物館造的,因為這時候,用螺旋槳推動的船都已經出現幾十年了。
⑥ 鴉片戰爭時,英軍用的是木帆船,英軍是怎麼來到中國的
背景:
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英國海軍居當時世界之最,其主要作戰軍艦仍為木製風帆動力,但性能卻遠在清軍水師之上,具有以下優點:①使用堅實木料製作,船體結實;②船體下部為雙層,抗沉性好,還用金屬材料包裹,能防蛀防朽防火;③船上有兩桅或三桅,懸掛十餘面帆,能利用各種風向航行;④安炮多,從10門到120門不等。
另外,先後投入戰爭有7~10艘的蒸氣動力鐵殼輪船,噸位都不大,但它們航速快、機動性強,大大加強了英國海軍的實力。
解釋說明:
1.英軍主要是從印度殖民地出發,實際距離並不是太遠;
2.17世紀以後,西方航海家已經完全開辟了環球貿易航線,可以利用季風和洋流迅速航行,開展世界貿易;如印度到中國的航線在宋代就已經十分成熟,被成為「海上絲綢之路」;英軍將領從本土出發,如順風順水,僅用67天就能到達中國;
3.自15世紀以來,西方航海家已對帆船帆具和索具進行了成功的改良,使木帆船的可在逆風和微風下航行,同時大大減少操作水手的所需人數,從而創造了「大航海時代」,到19世紀初,英軍使用的遠洋戰艦所採用的木帆船技術已經是登峰造極,能夠在世界各大洋上馳騁自如;
4.前面也提到了,英國的木帆船堅固耐用,抗沉性好,因此,在戰爭中遭遇了一次大風暴,雖沉沒了一些船,但主力艦艇並未損失,僅僅稍事休整,就繼續開展進攻。
註:由於是在沿海作戰,而沿海地區由於海洋和陸地間存在熱屬性差異,存在持續「海陸風」,因此你說的無風情況鴉片戰爭中很少出現;另外,由於中國戰艦全是木船,要無風,大家都動不了,因此,不存在你所說的「玩完」問題
⑦ (福船)古代造一艘船要多久
剛看明末的《使琉球記》,從朝廷下令到船造好,用了3個月。人工和資金這個沒關注記不住。你可以自己翻翻
⑧ 造長150米寬25米高15米的一艘船需要多少天
世界大戰的困境激發了英國人的想像力,他們完成了「冰航母」(Iceberg-Ship)的圖紙,製作了模型,並把這個怪物命名為「哈巴庫克」(Habbakuk)號。1943年5月,這些專家小組在加拿大落基山脈下的帕特里夏湖(Patricia Lake)開始建造冰制試驗品,又被稱為Boathouse。一個月後,一艘長20米,外面貼著木板,內艙壁塗有瀝青、船體上鑿著管道狀通風孔的模型問世了。神奇的是,這艘「冰航母」,竟然安然地度過了火熱的夏天而沒有融化。戰爭是人類進步的催化劑。戰爭時為了獲得每一點優勢和新科技,各個國家對於創新的態度那肯定是相當開明(為了攀科技)。其中的一些項目失敗了,一些成功了,更多的則是默默地路過,無人知曉。比如由英國發明家Pyke發明的材料——Pykrete,這種由14%鋸末+86%冰的復合材料,曾被英軍計劃用於製造一艘巨型航母,「HMS先知級」。這艘長達兩千英尺寬300高200英尺重兩百萬噸的巨物,可以運載200架戰斗機或100架轟炸機,以及3700名船員。尼米茲航母比起它來差不多小一半吶。至於為什麼要用Pykrete而不是鋼鐵來造船呢?一是因為Pykrete造價便宜,二是性能較為優秀,三是航母漂在水上可以就地取材對船體進行修復,非常方便。可惜的是最終他們也只造了一艘60英尺長的原型船進行評估研究,完全體沒能有降臨世間的幸運。至於這種用冰造的材料靠不靠譜?化得快不快?《流言終結者》曾經對它進行過測試: 1943年初,德國鄧尼茨麾下的潛艇「狼群」日趨猖狂,四處出擊。為此,美國、英國、加拿大三國海軍決定加速建造一批反潛航母,可是由於戰事不斷,造艦材料非常匱乏。怎麼辦?不久,他們得知在水中摻一定比例的木屑而結成的冰很堅硬,有的造船學家正在試圖以此造船。美、英、加三國立即成立了一個造船專家聯合試驗小組,進行一項秘密的試驗。他們在加拿大的帕特里夏湖,用摻進一定比例木屑的冰製成了一艘重達1000噸的航母模型。為了驅散熱量,航母模型安裝了大量的散熱裝置。同時還在艦上裝設了多架製冰機,用以填補、修復艦身出現的洞孔或裂縫。經過試驗,這艘冰造航母模型基本符合設計要求,能承受較大風浪沖擊,小型炮彈對它也奈何不得。 於是,三國聯合出資幾千萬美元,動工建造了一艘長約600米,寬約90米,重100萬噸,可載大量飛機的超巨型航母。然面,意外的情況出現了。由於專家們對大型動力裝置的散熱量估計不足,發動機一啟動,周圍的冰層即迅速大量融化。頃刻間,「冰航母」瓦解了。 冰造航母 要造一艘航空母艦得要多少錢呀!即使有錢,也沒有幾個國家有這種製造技術呀!不過要是能用冰製造一艘航母,這個夢想就不難實現了。我可不是發燒說胡話,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就完成了「冰航母」的圖紙,而且製作了模型,還把這艘冰造的航母命名為「哈巴庫克」號。 突發奇想 英國是一個主要靠海上補給的國家,可是二戰期間英國的運輸船隊卻屢屢遭到德國潛艇的攻擊。最多的時候,一個月的時間盟軍就有上百艘商船被德國潛艇擊沉,英國的海上補給線幾乎被完全封鎖。英國海軍上將蒙巴頓的指揮艦也曾經兩次被德國人擊沉,他本人也差點命歸西天。眼看倫敦的生活用品只能夠維持一個月了,丘吉爾首相急得不知所措。 唯一的辦法就是建造更多的艦船,但戰爭期間鋼材異常短缺,根本沒有足夠的鋼材建造很多的反潛驅逐艦與航空母艦。德國的潛艇就像隱藏在水下的「狼群」,盟軍對德國潛艇頭疼不已。就在此時,英國記者兼情報人員的傑弗里·派克提出了用冰塊建造航母對付德國潛艇的設想。派克向蒙巴頓將軍提出將北極海域的巨冰拖至大西洋改造成人工冰島。不過,這一設想似乎不太符合實際,因為冰山的絕大部分位於水下,而北極地區的冰塊又太脆弱,根本不可能抗擊大西洋高達數米的大浪。 1943年初,美國科學家赫爾曼·馬克和沃爾特·霍恩施泰因發現,將棉花和纖維加入淡水研製而成的冰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和很高的強度。這一重大發現,使蒙巴頓的用冰製造軍艦的念頭又重新強烈地燃燒起來。蒙巴頓立即向首相丘吉爾推薦,並組織技術專家進行研製。 1943年5月,研究人員在加拿大落基山脈下的帕特里夏湖開始建造冰制試驗艦。一個月後,一艘長20米,外面貼著木板,內艙壁塗有瀝青、船體上鑿著管道狀通風孔的模型問世了。神奇的是,這艘「冰航母」,竟然安然地度過了火熱的夏天而沒有融化。 子彈打不破 用冰建造航母,這簡直是天方夜譚,軍方高層有很多並不贊同這一方案。蒙巴頓將軍為了使「冰航母」計劃獲得通過,他決定親自動手示範。1943年8月15日,在英美總參謀部魁北克戰略會議上,蒙巴頓將軍拔出手槍,對准牆邊的兩個冰塊就是兩槍。第一塊冰被擊得粉碎。另一塊冰不僅毫無損傷,彈回的子彈還差點擦傷參加會議的美國海軍上將歐內斯特·金的大腿。在場的人都被驚得目瞪口呆。 蒙巴頓將軍用這種表演,來證明兩塊冰不同的硬度。第一塊冰是用水凍結的,結果被子彈擊碎。而第二塊色澤混濁的冰塊內則摻入了一定比例的木屑,其剛度、強度比普通冰塊大得多。如果用這種特製的冰建造航空母艦,將極大的提高軍艦的防禦力。 蒙巴頓將軍認為:利用這種經濟、快速的特製冰製造航空母艦就等於掌握了取得戰爭勝利的武器。他還認為,一艘巨大的「冰航母」既可作為浮動島嶼停放大批飛機,又可作為反攻納粹德國控制的歐洲大陸的跳板。 英國軍方對「冰航母」的性能提出了具體的要求:能抗擊30米高的海浪撞擊;航母上的冰跑道應適合重型轟炸機起飛;航母在受到魚雷攻擊後只須用冰水填上即可完成損管作業;整艘軍艦要有製冷系統保護冰層不融化等。專家和工程師們,在戰爭形勢壓力下,日夜奮戰,三個月就拿出了設計藍圖:航母長600米,艦體厚12米,總重量約200萬噸,有26個螺旋槳推進器,並將其命名為「哈巴庫克」號。 中途擱淺 蒙巴頓將軍的鼎力推薦,再加上他那顆子彈的試驗,讓絕大多數美英高級將領都相信了這一設想,並對「冰航母」充滿了信心。美國總統羅斯福在蒙巴頓將軍的游說下,也批准出資建造「冰航母」。但不久之後,羅斯福發現雖然「冰航母」的單項設計都可行,但組成整體後卻弊端層出。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對艦上大型動力裝置的散熱量估計不足。事實上,只要發動機—啟動,周圍的冰就會開始大量融化。 由於當時的科技水平的限制,許多技術難題一時無法解決,「冰航母」計劃只好暫停擱淺。隨著1943年10月,蒙巴頓將軍就任盟軍東南亞戰區司令,「冰航母」計劃就這樣不了了之了。但這一奇思妙想,在艦船史上確屬空前絕後,至今冰制航空母艦「哈巴庫克」的藍圖還保存在英國皇家海軍的檔案館中,成為珍貴的歷史文物。 今天被稱為是「鋼鐵巨人」的航母,曾經被人人設想用「冰」作為原料來建造。 如果真要用冰製成了航母, 提出「冰」航母計劃的蒙巴頓將軍 那飛機起落時的防滑措施一定得過關呀!!!
⑨ 帆船的發展史
發展歷史 公元13世紀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開始建造一種名叫「caravel」輕帆船,起初主要用作漁船(fishingvessels),由於性能良好,不久就廣泛應用於其他方面。迪亞斯(BartholomeuDias)1488年發現好望角(CapeofGoodHope),哥倫布(ChristopherColumbus)1492年發現新大陸,達·伽馬(VascodaGama)1498年穿過印度洋到達亞洲,麥哲倫(FerdinandMagellan)1519-1522年間完成第一次環球航行,用的都是這種船。不應該忘記的是,歐洲人能夠造出這樣的船,與他們學了許多源於東方、尤其是中國的「長技」有關。 歐洲人從東方學去的第一件「長技」,是阿拉伯水手的「三角帆」(triangularsail)。歐洲人原來使用的一直都是「橫帆」(squaresail),即橫向安置的方形帆。一千多年以後(公元6世紀),由於受到印度洋、紅海和波斯灣地區阿拉伯人「獨桅三角帆船」(dhows)的影響,地中海地區的水手逐漸改用這種比較容易操縱的三角帆來代替橫帆。到公元9世紀,這一地區已經幾乎見不到橫帆的身影。附帶說說,盡管這種帆的發明權理應屬於阿拉伯人,但在歐洲它卻被叫做「Latinsail」(拉丁帆)或者「lateensail」(大三角帆)。 歐洲人學去的第二件「長技」是「縱帆」(fore and aftsail),中國人早在戰國時代(公元前3世紀)就已經使用這種帆了,但直到13世紀才被歐洲人學去。此前他們從阿拉伯水手那裡學去的三角帆雖然比較容易操縱,但仍然是橫向安置的,只能利用順風,在刮定向季節風(monsoon)的印度洋北部好用,在風向不定的地中海和其他歐洲海域就不大適用。縱帆利用分力、合力原理,可以「船駛八面風」,只有「當頭風」不可行駛。不過到16世紀,由於想出了「調戧使斗風」的辦法,逆風也能行船了。所謂「調戧」,指的是調整船頭方向,把當頭逆風轉變成側斜風,這樣它就也能推動船隻呈之字形前進。 利用縱帆有一個必要條件,就是要能靈活調整船頭方向。在中國,那是通過使用安置在船尾的「舵」(rudder,全稱sternrudder,尾舵)來實現的。現在成語詞典收有「見風使舵」(或作「看風使舵」),那是一條來自「俗語」(vulgartongue)而非來自「典故」(literaryquotation)的成語,講的正是按照風向操縱舵來調整航向。它本無貶義,不幸的是現在往往被用指不講原則,隨風倒的圓滑、世故做法。古時舵字也作柂、柁、杕,東漢劉熙《釋名》解釋「船」字說:「其尾曰柂。」南北朝《玉篇》(公元543年)說:「舵,正船木也。」,又說:「杕,船尾小梢也。」這些文字記載都說明中國人很早就發明了舵,而考古發掘得到的用舵證據就更早了,廣東、湖北等地的西漢墓都出土過木船模型,其船尾都安置有舵。但是舵傳到歐洲卻相當晚,大約是公元12世紀的事。此前歐洲人一直用側槳來控制方向,那遠不如使用舵。舵可以說是歐洲人學去的第三件「長技」。 帆船學會使用三角帆、縱帆和舵以後,水手就能更加放手地利用風力了,這就導致桅與帆數目的增加,尤其是風帆數目的增加,因為使用多個比較小的帆,比使用單個大帆操作起來容易。「caravel」正是一種輕型多桅帆船,它通常有三根桅桿,前桅(fore鄄mast)和主桅(main)掛橫帆,後桅(mizzen)掛三角縱帆。有的還立了第四根桅桿,也掛三角帆。還有一些船從船頭向前伸出一根斜桅(bowsprit),上面掛一張小帆,並在主帆和前帆之上各加一面頂帆(top鄄sails)。這樣就既能充分利用風力,有速度,又比較靈活,便於操縱,可以在各種風向條件下行駛。應該注意,吹在風帆上部的風,除產生水平方向的推力以外,還產生向上的升力。升力比較小的時候有利於船隻航行,但如果升力過大,就有可能使船隻傾覆。使用三角帆和頂帆,可以減小升力,有助於船隻穩定航行。 歐洲人開始建造比較大的船,是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並在那裡掠奪大量財富之後。大約從16世紀中葉開始,西班牙組織了龐大的船隊,每年兩次往返於大西洋東西海岸之間,從美洲殖民地運回掠奪的財寶。根據官方統計,在1600年以前的大約一個半世紀里,上了稅運回西班牙的白銀超過18,600噸,黃金200噸;走私的數額有多少,就不大好估計了。除此以外,還有不少船隻在中途或因風暴、或因海盜襲擊而沉沒,隨之葬身海底的金銀當也不在少數。直到今天,它們仍然是世界各國尋寶人與打撈公司搜尋的重要目標。後來,隨著新大陸甘蔗、棉花、煙草種植園經濟的建立與發展,貨物運輸量大增,大西洋上的船隊運輸就更繁忙了,這裡面當然還不應該忘記與之相關的黑奴販運。根據一些學者的研究,從15世紀開始有這項罪惡貿易到19世紀歐美各國正式宣布廢除,在西非海岸被裝上販奴船的黑人總數達1200萬,途中死亡了大約六分之一,登上新大陸的約有1000萬,由此不難看出其運輸量是相當大的。 為了保護運輸船隊免受海盜及其他國家船隻的襲擾,西班牙人建造了一種名叫「galleon」的戰船,它實際上是在「caravel」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大型多桅帆船。從1650年起,大西洋進入一個海戰頻繁的時代,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法國、英國等歐洲殖民國家以及「占島為王」的海盜(最著名的也許就是「加勒比海盜」),把大西洋變成了一個大戰場。這就大大刺激了戰船的發展,起初最大的戰船吃水量約為1500噸,但到1750年,2000噸的船隻已很普通,而到1800年更有超過2500噸的。船殼通常選用堅實的橡木板(oakplanks)製造,而且是雙層,總厚度可以達到46厘米,這就使造船成為一件非常耗費木料的事。例如,建造特拉法爾加海戰中納爾遜(HoratioNelson,1758 1805)所乘旗艦「(皇家海軍)勝利號」(HMSVictory),所耗費的木材就需砍伐2,500株成年橡樹才能得到。後來同樣的技術也用於建造民用船,例如英國移民最早去北美所乘的「五月花號」(Mayflower),就屬於這種類型。在以蒸汽機為動力、螺旋槳為推進器的輪船出現以前,大型多桅帆船一直是歐洲商船和戰船的主要船型。 值得注意的是,學會用帆(三角帆、縱帆)和舵都屬於集體行為,很難確定是在什麼時候、具體是誰從東方學到的,只有第四件「長技」(水密隔艙,watertightbulkheads)才能確定具體的引進者,那就是1795年受命為英國皇家海軍造船的薩繆爾·邊沁(SamuelBentham,1757-1831)。使用水密隔艙不但大大增加了船體強度,更重要的是不至一處破損就水漫全船,難以封堵。有了水密隔艙,歐洲船舶可以說已經達到帆船時代的最高水平。 帆船歐洲人從我們這里學去第五件「長技」,時間就更晚了,已經到鴉片戰爭之後。原來,在船型設計上雖然他們和我們一樣都利用了仿生學(bionics)原理,把船體設計成流線型,但模仿的對象不同;歐洲人模仿的是魚,而中國人模仿的是水鳥。這樣他們船體的最寬處就在中部靠前的地方,而中國船體的最寬處卻在中部靠後。後來的流體力學研究證明,中國人的做法更科學,因為一般船舶都不是像魚那樣在水裡游,而是像水鳥(例如鴨和鵝)那樣在水與空氣兩種介質之間劃行的。認識到這一點以後,西方的船舶也像中國的船那樣,把最寬處放在中部靠後的位置了。 在中國古代造船技術里,歐洲人沒有學去的大概只有櫓(scull)。中國早在西漢(約公元前1世紀)就開始用櫓了,劃槳需要把槳提出水面,既做虛功又浪費時間,而櫓是連續劃水的,用的是魚搖動尾巴前進的原理,所以有「一櫓三槳」之說。歐洲人很晚才開始考慮以中國的櫓來代替他們的槳,但由於不久後發明了推進效能更好的輪槳(paddlewheel),就沒再考慮用櫓的事。不過要指出,輪槳的真正發明者也是中國人,時間比富爾頓早了一千多年。《舊唐書·李皋傳》載:「挾二輪蹈之,翔風鼓浪,疾若掛帆席。」可見唐代(公元8世紀)已經知道用以足踩踏的輪槳來代替用手劃動的槳。輪船在中國古代叫「車船」,根據現有記載,宋代岳飛與楊幺的水戰(12世紀),便是一次車船大戰。 總之,除在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羅盤之外,我們對造船與航海技術還有許多重要貢獻。歐洲人從東方學去的五項技術里,四項都源於中國,而這些技術對他們帆船時代的造船與航海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現在已經是「後帆船時代」,除體育運動外,已經基本上見不到帆船的身影,但舵、水密隔艙、船體形狀這三項技術仍在繼續應用,而且毫無疑問還將一直應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