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現在的英國是什麼王朝
溫莎王朝(1917—):
1喬治五世(1865-1936)(聯合王國國王1910-1936在位)
2愛德華八世(1894-1972)(聯合王國國王1936)
3喬治六世(1895-1952)(聯合王國國王1936—1952)
4 伊麗莎白二世(1926—)(聯合王國國王1952—)
㈡ 英國的王朝是怎麼劃分的
英國王朝的劃分:
1、年西薩克森王朝
英格蘭曾經歷過羅馬帝國的統治,在羅馬人撤走後,進入了小王國、小部落聯盟混戰的時期,到6世紀,入侵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形成了七個王國。威塞克斯王國逐漸強大起來,829年國王埃格伯特壓服了其它王國,成為英格蘭的共主。
2、諾曼底王朝
1066年,懺悔者愛德華臨終前授意賢人會議選舉哈德羅二世為王。但來自法國西北部的諾曼公爵威廉渡海征服了英格蘭,他就是征服者威廉一世,建立了諾曼底王朝。
3、金雀花王朝
斯蒂芬命歸西天後,亨利一世的外孫繼位,稱亨利二世。他本是法國的安茹伯爵,紋章以金雀花為圖案,王朝也因而得名。英法相爭的百年戰爭就是在這個朝代爆發的。此王朝傳八世而終,其中包括約翰王。
4、蘭開斯特王朝
該王朝屬於安茹家族的後代,金雀花王朝最後一位國王理查二世被他的堂弟策動宮廷政變廢黜秘裁,演出了一幕煮豆燃豆萁的慘劇。新上台的亨利四世是蘭開斯特公爵之子,王朝因此而得名。
5、約克王朝
這個朝代只有25年,約克家族同樣屬於安茹家族,大部分時間都是愛德華四世在位。亨利四世之子亨利五世重開英法百年戰爭,蹂躪了大半個法國,迫使法王承認他為繼承人,可惜暴病死在法國戰場上。
他的兒子亨利六世不到一周歲就成為英、法兩國的國王,但聖女貞德的出現扭轉了法國的戰局,英國人被趕出了法蘭西。
亨利六世在英國的統治很快也保不住了,1455年,愛德華三世孫女菲麗帕的後代、約克公爵起兵造反,這場戰爭史稱紅白玫瑰戰爭,亨利六世廢而復立,立而復廢,最終敗於約克家族之手。
約克家族的愛德華四世繼位,建立了約克王朝。但玫瑰戰爭仍未結束,1485年,蘭開斯特公爵岡特曾孫女的兒子亨利七世從國外攻回英國,殺了約克王朝末王理查三世,建立了都鐸王朝。
6、都鐸王朝
這個王朝以創始者命名。亨利都鐸的父系祖先是威爾士貴族,母親為安茹家族的瑪格麗特·博福特,他的父親和亨利六世是同母異父的兄弟。
他繼承王位是因為,他的母親是金雀花王朝愛德華三世的後代。奪得王位後稱亨利七世。他與安茹家族另一分支約克家族的公主結婚,兩家族從此合一。
這個王朝依靠新興的工商業主和新貴族鞏固了統治。亨利八世因婚姻問題與羅馬教皇決裂,結果建立了英國國教。最後一位君主是伊麗莎白一世女王。
7、斯圖亞特王朝
該家族父系祖先起源於法國布列塔尼,後成為蘇格蘭國王,第一代君主詹姆斯一世是亨利八世妹妹的後人,原為蘇格蘭國王,因伊麗莎白一世女王死後無嗣,得以到倫敦繼承大統。
此王朝1649年被國會軍推翻,查理一世被處死。國會軍首領克倫威爾自任護國主。1660年,王朝復辟,後來改行君主立憲制。
詹姆士一世的兒子查理一世在英國1640—1648年革命中被推翻,並最終送上了斷頭台,由克倫威爾擔任護國公。
8、漢諾威王朝
斯圖亞特王朝的安妮女王去世時,根據王位繼承法應由詹姆斯一世的孫女索菲亞繼位。但她已死去,王位就由其子,德國的漢諾威選侯繼承,稱喬治一世,從此開始了漢諾威王朝,一直延續到維多利亞女王。
9、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
維多利亞女王的丈夫與歐洲諸多王室有姻親關系,姓氏來自德國薩克森-科堡-薩爾費爾德公國,1914年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人捲入其中。
仗打到了1917年時,戰爭處於膠著狀態,勝利的希望似乎很渺茫,佛蘭德戰壕里的傷亡人數令人震驚,德國成了可怕的敵人。
英國人體會到了戰爭的辛酸苦辣,厭倦戰爭以及強烈的挫敗感是那個時候許多英國人的普遍心態。為了發泄對德國人的畏懼和憎恨,人們歇斯底里地詛咒德國皇帝威廉二世。
砸爛搗毀德國人的商店,拳打腳踢昔日倍受寵愛的德國種小獵狗臘腸,人們對任何能夠與可惡的德國人聯繫上的事情都大加鞭撻。
這還不夠解恨,反德的矛頭直指皇室。因為這時候,英國正處在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統治之下,而該王朝的統治者的父系祖先科堡家族來自德國,薩克森-科堡-哥達這個名字也來源於德文。
所以此時王室只是將這面德文旗幟從溫莎城堡的王室教堂里摘下來,已經遠遠不能平息民眾的憤怒。
10、溫莎王朝
愛德華七世之子喬治五世在位時期,趕上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不願再使用敵對國德國的姓氏,將王室改姓為溫莎,朝代名稱也改稱為溫莎王朝。
溫莎王朝一直延續至今,當前在位的伊麗莎白二世是其第四任國王,其母伊麗莎白王太後為蘇格蘭人,擁有法國貴族血統,兒媳黛安娜、卡米拉與孫媳凱特也都有安茹家族或斯圖亞特家族的英國王室血統。
㈢ 英國共有幾的王朝,分別是哪幾個
英國歷代王朝
1、諾曼王朝(1066—1154年)
征服者威廉登基後稱一世,在位21年。王位先後傳給他的兩個兒子威廉二世和亨利一世。如此歷經三王之後,「絕嗣斷統」,也就是說這個家庭繼絕了男性繼承人。然而出自女系的繼承人還有兩系。先是威廉一世的外孫斯蒂芬登上王位。另一系不答應,結果爆發了一場奪位戰。雙方打得精疲力竭,議定斯蒂芬死後,由另一系繼位。
2、金雀花王朝(1154—1399年)
斯蒂芬命歸西天後,亨利一世的外孫繼位,稱亨利二世。他本是法國的安茹伯爵,紋章以金雀花為圖案,王朝也因而得名。英法相爭的百年戰爭就是在這個朝代爆發的。此王朝傳八世而終,其中包括約翰王。
3、蘭開斯特王朝(1399—1464年)
金雀花王朝最後一位國王理查二世被他的堂弟策動宮廷政變廢黜秘裁,演出了一幕「煮豆燃豆萁」的慘劇。新上台的亨利四世是蘭開斯特公爵之子,王朝因此而得名。這個王朝歷亨利四、五、六三世,被約克公爵的後裔推翻。這兩個家族本是同根,蘭開斯特家族以紅玫瑰為徽號,約克家族以白玫瑰為標志。兩家爭奪王位的戰爭就叫作「玫瑰之戰」。
4、約克王朝(1461—1485年)
這個朝代最短,只有25年,大部分時間都是愛德華四世在位。
5、都鐸王朝(1485—1603年)
這個王朝以創始者命名。都鐸是蘭開斯特家族一支的後代,奪得王位後稱亨利七世。他與約克家族的公主結婚,兩家族從此合一。這個王朝依靠新興的工商業主和新貴族鞏固了統治。亨利八世因婚姻問題與羅馬教皇決裂,結果建立了英國國教。最後一位君主是伊麗莎白一世女王。
6、斯圖亞特王朝(1603—1649年,1660—1714年)
第一代君主詹姆斯一世是亨利八世妹妹的後人,原為蘇格蘭國王,因伊麗莎白一世女王死後無嗣,得以到倫敦繼承大統。此王朝1649年被國會軍推翻,查理一世被處死。國會軍首領克倫威爾自任護國主。1660年,王朝復辟,後來改行君主立憲制。
7、漢諾威王朝(1714—1901年)
斯圖加特王朝的安妮女王去世時,根據「王位繼承法」應由詹姆斯一世的孫女索菲亞繼位。但她已死去,王位就由其子德國的漢諾威選侯繼承,稱喬治一世,從此開始了漢諾威王朝,一直延續到維多利亞女王。這個王朝的前四位君主都命名為喬治,即一世至四世。所以,有時也把他們在位的時期(1714—1830年)稱為喬治時代(Georgian)。
8、溫莎王朝(1910年至今)
維多利亞女王去世後,其子愛德華七世登位。他以其父艾伯特在德國的封地薩克森科堡與哥達為王室名稱。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英國朝野反對德國,情緒激昂,迫使英王喬治五世宣布以行宮所在地溫莎作為國王家族新名。溫莎王朝已有五位君王:愛德華七世、喬治五世,愛德華八世,喬治六世及現在的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㈣ 英國所有王朝清單
1、西薩克森王朝(829-1016年)
英格蘭曾經歷過羅馬帝國的統治,在羅馬人撤走後,進入了小王國、小部落聯盟混戰的時期,到6世紀,入侵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形成了七個王國(部落聯盟)。
威塞克斯王國逐漸強大起來,829年國王埃格伯特壓服了其它王國,成為英格蘭的共主。但與此同時,英國也進入了「恐怖的維京人時代」,遭到北歐海盜一波又一波的入侵。
埃格伯特的孫子阿爾弗烈德因為成功地抗擊丹麥人入侵,以及營建倫敦、組織編撰《阿爾弗烈德法典》、《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等功績而被後人尊為「大帝」(the great)。
威塞克斯王朝傳了15代國王,到埃德蒙二世時,終於無力抵擋丹麥人,被迫與丹麥王克努特分治英格蘭。1016年埃德蒙二世死,克努特兼並了整個英格蘭,開始了丹麥王朝的統治。
2、諾曼底王朝(1066年-1154年)
諾曼底王朝(1066年-1154年,House of Normandy):簡稱諾曼王朝,是英格蘭的一個王朝。
一共有四位國王曾統治英格蘭,統治時間由征服王威廉之後的1066年開始,直至1154年。斯蒂芬死後他的表甥亨利二世繼位,金雀花王朝的統治開始。
3、金雀花王朝(1154—1399年)
金雀花王朝(House of Plantagenet),在法國又名安茹王朝(House of Anjou)。
王室家族是一個源於法國安茹的貴族,從12世紀起統治英格蘭,首任英格蘭國王是亨利二世。
除家族原有世襲領地安茹伯國(1060年–1203年),該朝曾統治過諾曼底公國(1144年–1204年及1415年–1450年)、英格蘭王國(1154年–1485年)、阿基坦公國(1153年–1453年),一度擁有從比利牛斯山到蘇格蘭邊境的廣大統治版圖,後世稱此時期的英格蘭王國為「安茹帝國」。
金雀花王朝的正式君王有八位,統治著1154年–1399年的英格蘭。1399年理查二世逝世後的英格蘭由該朝的兩分支系——蘭開斯特王朝和約克王朝先後統治,而這兩家族因為王位爭奪而爆發了15世紀後半葉的玫瑰戰爭。
金雀花王朝期間,英國文化藝術逐漸成形,最能表現中世紀文學精神的詩人傑弗里·喬叟便處於這個時代。
哥特式建築在這時期盛行,著名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和約克大教堂正是根據該建築形式重修的。
政治、社會形態也在發展,如憲法史上極具影響力的《大憲章》便是約翰王簽署的,英格蘭議會、模範議會源於該朝。而較專門的教育機構也建立起來了,包括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
1485年,亨利·都鐸加冕稱王,是為亨利七世,結束了金雀花王朝及其支系的統治,開創了都鐸王朝。
4、蘭開斯特王朝(1399—1464年)
蘭開斯特王朝(House of Lancaster),金雀花王室的幼支。在15世紀中出現3位英格蘭國王——亨利四世、亨利五世和亨利六世。
1267年亨利三世的幼子駝背埃德蒙( 1245~1296 )被封為蘭開斯特伯爵時 ,這個家族的名稱第一次出現。
蘭開斯特王朝統治歷經祖孫三代三個亨利,那就是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亨利五世還取得了阿金庫爾會戰這種大的勝利。
但是法國人在查理七世的帶領下逐步挽回劣勢,最終將英國人逐出除加萊之外的法國。百年戰爭給英國人民也帶來了很大的負擔。隨著戰爭的逐步失敗,各種不滿也就紛紛而至。
況且亨利六世繼承王位的時候還小,不怎麼會處理朝政。1455年,玫瑰戰爭爆發。白玫瑰的約克家族公開反對紅玫瑰的蘭開斯特家族。開始似乎國王占優勢,安妮.蒙蒂莫的兒子理查戰死。
為了表示嘲弄,約克公爵理查的屍體被戴上紙糊的皇冠掛在城樓上。但是後來好景不長,1470年亨利六世被俘並被處死。後來王後瑪格麗特也被殺。於是蘭開斯特王朝滅亡了。
5、約克王朝(1461—1485年)
約克王朝是英國的一個王朝,在15世紀後半葉與蘭開斯特王朝爭奪王位,起因是約克王朝和蘭開斯特王朝同屬於金雀花王朝的旁支,最後這場爭奪導致了玫瑰戰爭。
戰爭命名的原因是兩個王朝的家徽上都有一朵玫瑰:約克王朝的是一朵白玫瑰,蘭開斯特王朝的是一朵紅玫瑰。
6、都鐸王朝(1485-1603年)
都鐸王朝(英語:Tudor dynasty;1485年-1603年),是在亨利七世1485年入主英格蘭、威爾士和愛爾蘭後,所開創的一個王朝,統治英格蘭王國及其屬土周圍地區。
伯爵亨利·都鐸於1485年8月,在法國援助下殺死理查三世,奪取王位,建立都鐸王朝,史稱亨利七世。都鐸王朝統治英格蘭王國直到1603年伊麗莎白一世去世為止,歷經118年,共經歷了五代君主。
都鐸王朝處於英國從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過渡時期,被認為是英國君主專制歷史上的黃金時期。
伊麗莎白一世,於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是都鐸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後一位君主。
伊麗莎白一世從未結婚,1603年3月24日,伊麗莎白死於薩里的列治文宮,她的死結束了都鐸王朝。
7、斯圖亞特王朝(1603年-1714年)
斯圖亞特王朝(英語:The House of Stuart蓋爾語: Siol Na Stiubhartaich),初名為斯迪瓦特王朝(House of Stewart)是1371年至1714年間統治蘇格蘭和1603年至1714年間統治英格蘭和愛爾蘭的王朝。
1707年,英格蘭和蘇格蘭議會合一,兩國正式合並為大不列顛王國。
在英國本土,最後三位斯圖亞特君主均無子嗣成活至成年。1714年,斯圖亞特王朝的最後一位統治者安妮女王駕崩。
根據《1701嗣位法》,斯圖亞特家族成千上萬的天主教男嗣無權繼承王位,而新教徒,斯圖亞特家族的女嗣後裔,排名在五十位以外的漢諾威選帝侯喬治一世·路易繼承大不列顛和愛爾蘭的王位,是為英王喬治一世。自此,斯圖亞特王室男性後裔對英國的統治正式終結,女性後裔的統治開始。
8、漢諾威王朝(1714年-1901年)
漢諾威王朝是德意志布朗史維希王朝的分支之一,因此又稱為布朗史維希王朝漢諾威分支。漢諾威王朝和布朗史維希王朝的前身,都是韋爾夫王朝,母系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薩克森及巴伐利亞公爵獅子公爵亨利。
但實際上韋爾夫家族的父系祖先來自義大利的艾斯特家族。而亨利的幼子 威廉成為呂訥堡公爵(Herzog von Lüneburg)。
布朗史維希王朝呂能堡分支,經過多年發展後,在1692年成為漢諾威選侯國。自此以後,王室人員以國為姓氏,改稱為漢諾威分支,亦即是漢諾威王朝。
9、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1901-1917年)
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的父系祖先為韋廷王朝。而該家族起源於德國薩克森-安哈爾特的韋廷鎮,由當時的麥森侯爵(Markgraf von Meißen)於1089年創立。
1675年,薩克森-科堡-阿爾滕堡公爵虔誠的恩斯特一世逝世,公國在1680年被他的七個兒子瓜分。而其小兒子約翰·恩斯特繼承了薩克森-科堡-薩爾菲爾德公國。
而恩斯特-韋廷王朝的另外兩個公國,薩克森-哥達-阿爾滕堡(Sachsen-Gotha-Altenburg)和薩克森-科堡(Sachsen-Coburg)於1735年和1826年陸續絕嗣,薩爾菲爾德分支成員隨即繼承了這些公國。
而薩克森-科堡-薩爾菲爾德公爵恩斯特一世於1826年將公國整合為薩克森-科堡-哥達公國,並將王朝名字由恩斯特-韋廷改為薩克森-科堡-哥達,而王室人員的私人姓氏依舊保持韋廷。
10、溫莎王朝(1917-至今)
溫莎王朝(The House of Windsor),自1917年統治英國和其海外領地的家族,其前身為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而其家族實際姓氏為韋廷(Wettin)。
1914年8月4日,英國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 ,與德國作戰。由於經歷多年復雜的聯姻,此時歐洲各國的君主,多是表兄弟的關系。
但英國王室帶有德國姓氏,令英國人覺得不順。為安撫民心,當時在位的英王喬治五世,在1917年7月17日頒布一道樞密院御令,宣布將英國王室名和王室父系子裔私人姓氏,改為溫莎。
溫莎一名來自溫莎堡,是英國最古老的王宮之一,據聞是由英王征服者威廉一世選址奠基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英國王室
㈤ 英國現在還是溫莎王朝嗎
是的
溫莎王朝
結果在戰爭進行到第三年即1917年中,發表了一個正式而庄嚴的聲明:英國王室將以「溫莎」(Windsor)作為家庭的新姓氏,同時立即取消使用那些「德國式」的頭銜.溫莎一名來自溫莎堡,是英國最古老的王宮之一,遽聞由英王征服者威廉一世選址奠基的.
在英王喬治五世君臨王位的第八年,一個新命名的溫莎王朝就這樣誕生了,王家的傳統和風格就這么變得「本國化」了.事後人們感到奇怪,像「溫莎」這樣一個具有民族性和本國化、且令大家都高興的名字,以前怎麼就沒被用過呢?
1938年,英王愛德華八世退位,其弟約克公爵繼位為喬治六世.但英王喬治膝下僅有兩位公主,令英國王室再次面臨改朝換代.但英王喬治的長女,即日後的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婚姻為事情帶來轉機.1947年12月20日,伊麗莎白與其三表哥希臘王子菲利浦結婚.而菲利浦王子在結婚同年的3月18日,宣誓放棄希臘王位的繼承權,並按照他舅父蒙巴頓公爵將姓氏改為蒙巴頓.婚禮後蒙巴頓公爵提出英國王朝將來改名為蒙巴頓王朝的要求.這個要求被伊麗莎白的祖母,瑪麗王太後否決.她更要求當時的英國首相丘吉爾爵士將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後裔姓氏和王朝名號將維持為溫莎的議案提交國會,國會其後於1952年4月通過決議.1960年,王太後去世後,女王發布一道樞密院御令,宣布其後裔的姓氏將為蒙巴頓-溫莎,王朝名號保持溫莎.此舉令溫莎王朝得以延續.當然,這個決定是暫時的,女王的繼任人可以隨時會同樞密院發布御令,推翻這個決定.
㈥ 英國都有哪幾個王朝
英國歷史上一共出現了10個王朝,分別是西薩克森王朝、諾曼底王朝、金雀花王朝、蘭開斯特王朝、約克王朝、都鐸王朝、斯圖亞特王朝、漢諾威王朝、薩克森-科堡-哥達、溫莎王朝。
1、西薩克森王朝
919年亨利一世(919~936在位)被選為東法蘭克國王。
其統治政策以鞏固和擴展王權為標志,他扶植教會勢力,依靠騎士、家臣,同大封建主作斗爭,並通過反對馬扎兒人入侵以及向易北河以東斯拉夫人地區的擴張,使他的王權在全國得到承認。
其子奧托一世(936~973在位)依靠教會、封建主和中小世俗封建主,反對世俗貴族,進一步加強中央權力,鞏固了德意志封建國家。
951年,奧托一世應教皇約翰十二世(955~964在位)的要求侵入義大利,並佔領義大利大部分地區。
955年,又在萊希費爾德擊敗馬扎兒人的入侵。
962年,在羅馬由教皇加冕稱帝,成為羅馬教皇的監護人和羅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開創了神聖羅馬帝國,取得了在中歐和西歐的霸權。
972年,其子奧托二世(973~983在位)同拜占庭公主西奧法諾結婚,拜占庭皇帝正式承認薩克森王朝的皇權。奧托二世鎮壓了其堂弟巴伐利亞公爵亨利(爭論者)的叛亂,並擊退西法蘭克人的進攻。
其後的奧托三世(983~1002在位)傳位於亨利二世(1002~1024在位),他藉助教會力量加強中央權力,3次入侵義大利並再度鞏固帝國的中央權力。
亨利二世死後無男嗣,奧托一世的玄外孫康拉德二世(1024~1039在位)被推為國王,薩克森王朝結束而終結。
2、諾曼底王朝
11世紀中葉英國國王叫哈羅德。哈羅德是英國本土貴族,他不喜歡和英國以外的國家交往,也不喜歡諾曼底人,他覺得英國遠離歐洲大陸,和那些國家井水不犯河水,互相不來往,只要守著自己的國土就可以了。
哈羅德的想法太天真了。歐洲大陸上的許多國家正急於擴張自己的勢力范圍,開拓更大的疆土。
其中,位於法國的諾曼底公國的公爵威廉早就看上了英國王位,他發現哈羅德不懂外交,盲目自大,決定用武力征服英國,建立自己的王國。
同哈羅德截然不同的是,威廉很懂得運用外交手段,懂得爭取更多的同盟者。首先,他派使節前往羅馬,游說當時在歐洲最有影響的羅馬教皇亞歷山大二世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爭取他們的支持。
教皇聽信了威廉的話,支持威廉的行為,還賜給他一面「聖旗」。亨利四世也表示出兵幫助威廉。接著,威廉又說服他的鄰國丹麥國王,許諾和丹麥結成友好同盟。
丹麥國王出於個人野心,也支持威廉。很快,威廉就組成了一個反對哈羅德的歐洲聯盟軍。當一切准備就緒,威廉拉開了攻打英國的大幕。
威廉的聯盟軍已經大軍壓境了,哈羅德還是懵懵懂懂,毫無准備。哈羅德正在英國北部的約克城開心地慶祝自己的進兵英格蘭北部的勝利。
這時,威廉率領的遠征軍乘著涼爽的南風駛向海峽對岸,未遇任何抵抗就在英國東南的海岸登陸了。
此時,英國東南沿海地區門戶被打開,在通往倫敦的沿途都沒有重兵防守,威廉的軍隊長驅直入,一直抵達倫敦附近的黑斯廷斯。
哈羅德得知這一消息後立即飛馬趕回倫敦。由於事發突然,哈羅德根本來不及大規模調動軍隊,只能帶著還沒休整過的5000多人匆忙迎戰威廉。
在黑斯廷斯,威廉和哈羅德展開了決戰。哈羅德佔據著居高臨下的有利地勢,第一次交鋒,英國人守在山頂上,向沖鋒的諾曼底人投擲石塊、標槍,打退了諾曼底人的進攻。
可是很快,威廉就調整了進攻的戰術,假裝潰退,將英軍引出堅固有利的陣地。哈羅德沒有識破這一計謀,命令英軍追下山去,正好沖進了威廉設好的包圍圈。
威廉抓住這一戰機發動反攻,哈羅德在混戰中中箭身亡(一說是被劍砍死),英軍陣腳大亂,全線崩潰。
威廉取得了黑斯廷斯戰役的勝利。
威廉實現了自己的願望,成為英國的國王,從此英國歷史上開始了諾曼底王朝的統治。
威廉一世死後相繼由兩個兒子威廉二世和亨利一世繼位。亨利一世在其獨生子溺斃以後,立女兒馬蒂爾達公主為繼承人。
但亨利死後,威廉一世之外孫斯蒂芬繼承了王位,並一直與馬蒂爾達派作戰。1153年,雙方達成沃林福德條約。
規定斯蒂芬死後王位須由馬蒂爾達的兒子安茹伯爵亨利繼承。第二年,斯蒂芬去世。亨利即位,從此金雀花王朝取代了諾曼底王朝。
3、金雀花王朝
金雀花王朝(House of Plantagenet),在法國又名安茹王朝(House of Anjou)。
王室家族是一個源於法國安茹的貴族,從12世紀起統治英格蘭,首任英格蘭國王是亨利二世。
除家族原有世襲領地安茹伯國(1060年–1203年),該朝曾統治過諾曼底公國(1144年–1204年及1415年–1450年)、英格蘭王國(1154年–1485年)、阿基坦公國(1153年–1453年)。
一度擁有從比利牛斯山到蘇格蘭邊境的廣大統治版圖,後世稱此時期的英格蘭王國為「安茹帝國」。
金雀花王朝的正式君王有八位,統治著1154年–1399年的英格蘭。
1399年理查二世逝世後的英格蘭由該朝的兩分支系——蘭開斯特王朝和約克王朝先後統治,而這兩家族因為王位爭奪而爆發了15世紀後半葉的玫瑰戰爭。
4、蘭開斯特王朝
蘭開斯特王朝(House of Lancaster),金雀花王室的幼支。在15世紀中出現3位英格蘭國王——亨利四世、亨利五世和亨利六世。
1267年亨利三世的幼子駝背埃德蒙( 1245~1296 )被封為蘭開斯特伯爵時 ,這個家族的名稱第一次出現。
在埃德蒙的第二個妻子阿圖瓦的布朗歇所生的兒子中,有兩個人繼承了這個稱號:蘭開斯特伯爵托馬斯(1322卒)和蘭開斯特伯爵亨利(1345卒 )。
亨利的兒子蘭開斯特第一公爵亨利(1361卒)去世時,只有兩個女繼承人。長女莫德嫁給巴伐利亞公爵,無後。
於是蘭開斯特的繼承歸於次女布朗歇和她的丈夫岡特的約翰。1399年岡特死後,他的兒子蘭開斯特的亨利廢黜了理查二世,自立為國王,稱亨利四世。
他即位後,蘭開斯特的公爵領地便並入王室,於是亨利四世、亨利五世和亨利六世代表蘭開斯特王室統治英格蘭60多年。
5、約克王朝
約克王朝是英國的一個王朝,在15世紀後半葉與蘭開斯特王朝爭奪王位,起因是約克王朝和蘭開斯特王朝同屬於金雀花王朝的旁支,最後這場爭奪導致了玫瑰戰爭。
約克家族是1385年建立的,當時愛德華三世的第四個兒子蘭利的埃德蒙被封為約克公爵。亨利六世在位時約克公爵三世金雀花的理查提出他應該是真正的英國國王。
亨利六世是愛德華三世的三子岡特的約翰的曾孫,也是蘭開斯特王朝的首領。金雀花的理查的王位要求的理由是他的外祖父羅傑·莫提梅的兒子埃德蒙·莫提梅可能曾被理查二世立為繼承人。
埃德蒙·莫提梅無子,他死後他的繼承權就合理地落到了他姐姐安娜·莫提梅的兒子,即金雀花的理查的頭上了,因此他金雀花的理查作為王位繼承人比亨利六世更加合理。
最後金雀花的理查與亨利六世達成了一個協議,在這個協議中亨利六世承認理查的王位合理性,而理查則承認亨利六世是當時的在位國王,他不希望在位國王被廢黜,亨利六世死後約克王朝繼承王位。
英國議會批准了這個協議。
6、都鐸王朝
都鐸王朝(英語:Tudor dynasty;1485年-1603年),是在亨利七世1485年入主英格蘭、威爾士和愛爾蘭後,所開創的一個王朝,統治英格蘭王國及其屬土周圍地區。
伯爵亨利·都鐸於1485年8月,在法國援助下殺死理查三世,奪取王位,建立都鐸王朝,史稱亨利七世。
都鐸王朝統治英格蘭王國直到1603年伊麗莎白一世去世為止,歷經118年,共經歷了五代君主。都鐸王朝處於英國從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過渡時期,被認為是英國君主專制歷史上的黃金時期。
7、斯圖亞特王朝
斯圖亞特王朝(英語:The House of Stuart/蓋爾語: Siol Na Stiubhartaich),初名為斯迪瓦特王朝(House of Stewart)是1371年至1714年間統治蘇格蘭和1603年至1714年間統治英格蘭和愛爾蘭的王朝。
而在英國本土,最後三位斯圖亞特君主均無子嗣成活至成年。1707年,英格蘭和蘇格蘭議會合一,兩國正式合並為大不列顛王國。
而在1714年,安妮女王駕崩。根據《1701嗣位法》,斯圖亞特家族成千上萬的天主教男嗣無權繼承王位。
而新教徒,斯圖亞特家族的女嗣後裔,排名在五十位以外的漢諾威選帝侯喬治一世·路易繼承大不列顛和愛爾蘭的王位,是為英王喬治一世。
自此,斯圖亞特王室男性後裔對英國的統治正式終結,女性後裔的統治開始。
8、漢諾威王朝
漢諾威王朝(House of Hanover),是於1692-1866年間統治德國漢諾威地區和在1714-1901年間統治英國的王朝。
由於在英國本土,最後三位斯圖亞特君主均無子嗣成活至成年,但斯圖亞特家族一位公主嫁到了德國漢諾威,她的漢諾威後裔因此擁有了英國王位繼承權。
1707年,英格蘭和蘇格蘭議會合一,兩國正式合並為大不列顛王國。而在1714年,安妮女王駕崩。根據《1701嗣位法》,漢諾威選帝侯喬治一世·路易繼承大不列顛和愛爾蘭的王位,是為英王喬治一世。
自此,斯圖亞特王室男嗣對英國的統治正式終結,[改由斯圖亞特家族女兒後裔的漢諾威王朝統治。
9、薩克森-科堡-哥達
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英語: Saxe-Coburg and Gotha,德語: Sachsen-Coburg und Gotha)是一個源自德國。
曾經統治薩克森-科堡-哥達公國(1826年-1918年),比利時(1831年至今),葡萄牙(1853年-1910年),保加利亞(1887年-1946年)和英國(1901年-1917年)的歐洲王室。
10、溫莎王朝
溫莎王朝(The House of Windsor),自1917年統治英國和其海外領地的家族,其前身為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而其家族實際姓氏為韋廷(Wettin)。1914年8月4日,英國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 ,與德國作戰。
由於經歷多年復雜的聯姻,此時歐洲各國的君主,多是表兄弟的關系。但英國王室帶有德國姓氏,令英國人覺得不順。
為安撫民心,當時在位的英王喬治五世,在1917年7月17日頒布一道樞密院御令,宣布將英國王室名和王室父系子裔私人姓氏,改為溫莎。
溫莎一名來自溫莎堡,是英國最古老的王宮之一,據聞是由英王征服者威廉一世選址奠基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英國王室
㈦ 現在的英國王室屬於英國的哪個王朝
現在的王室屬於溫莎王朝。
1喬治五世(1865-1936)(聯合王國國王1910-1936)(愛德華七世次子。約克公爵。長兄阿爾伯特去世後被宣布為王位繼承人。在位期間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及愛爾蘭獨立。在一戰中因為德國是其敵國,所以將王室的姓氏改為溫莎)
2愛德華八世(1894-1972)(聯合王國國王1936)(同曾經兩次離婚的辛普森夫人的關系被披露後,於1936年12月退位,法國定居)
3喬治六世(1895年12月14日-1952年2月6日)(1936年12月11日至1952年2月6日在位)(喬治五世次子。約克公爵。他是最後一位印度皇帝(1936-1947)、最後一位愛爾蘭國王(1936-1949),以及唯一一位印度自治領國王(1947-1949))
4 伊麗莎白二世(1926年4月21日-)(在位1952年2月6日-)(1947年和希臘王子菲利普·馮·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松德堡-格呂克斯堡親王結婚。菲利普王子在歸化英國國籍的時候選取母系姓氏蒙巴頓(德國巴登堡家族)為姓。現有三子一女:長子威爾士親王查爾斯,長女安妮大公主,次子約克公爵安德魯,三子威塞克斯伯爵愛德華)
㈧ 迄今為止,英國歷史上有哪些王朝
英國歷史上迄今為止一共有十個王朝 按時間順序分別是:諾曼王朝、安茹王朝、金雀花王朝、蘭開斯特王朝,約克王朝、都鐸王朝、斯圖亞特王朝、漢諾威王朝、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和溫莎王朝.另外一種說法就只有八種
㈨ 英國歷史上有幾個王朝
英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有十個王朝。
一、 諾曼王朝 (1066-1154)
二、安茹王朝(1154-1216)
三、 金雀花王朝(1216-1399)
四、蘭加斯特王朝(1399-1471)
五、 約克王朝(1461-1485)
六、 都鐸王朝(1485-1603)
七、斯圖亞特王朝(1603-1714)
八、 漢諾威王朝(1714-1901)
九、 薩克斯-科堡-哥達王朝(1901-1910)
十、 溫莎王朝(1910-至今)
目前的屬於溫莎王朝.
諾曼人征服英國後經歷10個王朝
一, 諾曼王朝 (1066-1154)
威廉一世(1066-1087)
威廉二世(1087-1100)
亨利一世(1100-1135)
斯蒂芬 (1135-1154)
二, 安茹王朝(1154-1216)
亨利二世 (1154-1189)
理查德一世(1189-1199)
約翰(1199-1216)
三, 金雀花王朝(1216-1399)
亨利三世(1216-1272)
愛德華一世(1272-1307)
愛德華三世(1327-1377)
理查德二世(1377-1399)
四, 蘭加斯特王朝(1399-1471)
亨利四世(1399-1413)
亨利五世(1413-1422)
亨利六世(1422-1471)
五, 約克王朝(1461-1485)
愛德華四世(1461-1483)
理查德(1483-1485)
六, 都鐸王朝(1485-1603)
亨利七世(1485-1509)
亨利八世(1509-1547)
愛德華六世(1547-1553)
瑪麗一世(1553-1558)
伊麗莎白一世(1558-1603)
七, 斯圖亞特王朝(1603-1714)
詹姆斯一世(1603-1625)
查理一世(1625-1649)
查理二世(1660-1685)
詹姆斯二世(1685-1688)
威廉三世(1688-1702)
瑪麗二世(1688-1694)
安妮(1702-1714)
八, 漢諾威王朝(1714-1901)
喬治一世(1714-1727)
喬治二世(1727-1760)
喬治三世(1760-1820)
喬治四世(1820-1830)
威廉四世(1830-1837)
維多利亞(1837-1901)
九, 薩克斯-科堡-哥達王朝(1901-1910)
愛德華七世(1901-1910)
十, 溫莎王朝(1910-至今)
喬治五世(1910-1936)
愛德華八世(1936)
喬治六世(1936-1952)
伊麗莎白二世(1952-至今)
現在仍是溫莎王室。
注意:這些王朝之間全部都有血緣關系!一般不出五服。比如,「安茹王朝」的第一個國王實際上是「諾曼王朝」國王的外甥;而「漢諾威王朝」的第一個國王喬治一世是「斯圖亞特王朝」詹姆斯一世的曾外孫。他們大部分的改朝換代都是法定繼承人的輪換,而不是暴力革命或者外族入侵的結果。換句話說,英國這10個朝代實際上約等於中國的一個朝代。英國朝代的名稱不同,多是因為祖上的地理關系或者他們曾經獲得的爵位名稱不同而已,並且很肯定地說,沒有一個英國的王朝是農民起義的結果。
㈩ 自斯圖亞特王朝後英國是哪個王朝
漢諾威王朝
1688年,英國發生光榮革命,英王詹姆斯二世和其信奉天主教的後裔被逐離英國。詹姆斯信奉新教的女兒瑪麗和安妮陸續繼位,但不幸地二人駕崩後都無存活子嗣可繼承王位。
在安妮女王長子夭折後,英國國會為避免英國王位再次落入天主教徒手上,通過1701王位繼承法/1701嗣位法,規定:
若1689年權利法案中所規定的繼承人全部無子而亡後,王位由英王詹姆士一世的外孫女,漢諾威選帝侯夫人蘇菲亞和她的新教後代繼承。
這部法律,令當時在英國王位繼承序列頭50名的王室成員都失去王位繼承權。雖然,法案導致數次因王位爭端而起的沖突,但位於王位繼承序列第52名的漢諾威選帝侯,喬治一世(George I),最終於1714年繼位為大不列顛國王及愛爾蘭國王,直至1727年駕崩。而大不列顛王國和愛爾蘭王國於1801年合並,組成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
1、大不列顛國王及愛爾蘭國王
·喬治一世 1714年8月1日—1727年6月11日
·喬治二世 1727年6月11日—1760年10月25日
·喬治三世 1760年10月25日—1801年1月1日
2、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君主
·喬治三世 1801年1月1日—1820年1月29日
·喬治四世 1820年1月29日—1830年6月26日
·威廉四世 1830年6月26日—1837年6月20日
·維多利亞女王 1837年6月20日—1901年1月22日
維多利亞女王去世後,其長子愛德華繼位,由於愛德華冠父姓,漢諾威王朝的統治正式結束。
3、大英帝國和印度女皇
遠在英王亨利八世在位時期,英國就開始實施對外擴張政策。在維多利亞時期英國的殖民疆域達致最廣,也曾一度是全球唯一的工業化強權。但英國在法律上一直不是「帝國」,因為英國君主一直僅稱國王/女王,而非皇帝。因此大英帝國一直是一個「非正式帝國」。
據說,維多利亞女王因為她在俄國和德國的親戚,都可以稱為皇帝,而自己的國家比他們的強大多了,也只可稱為女王。女王的其中一位首相,本傑明·迪斯雷利有見及此,便借英國剛滅印度莫卧爾帝國,於1877年1月1日,上印度女皇之尊號與維多利亞女王。自此,英國君主有了帝號,大英帝國借印度成了真正的帝國。
然而,維多利亞是漢諾威王朝的最後一位君主。因此漢諾威王室僅有維多利亞一人擔任過印度女皇(1877年-1901年)。此後,帝位隨英國王位傳予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英王愛德華七世成為第一位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的英國君主。在英國,此王朝僅傳了兩代,直到英王喬治五世於1917年7月17日下詔改姓溫莎為止(即溫莎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