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多久滅日本

英國多久滅日本

發布時間:2022-04-22 18:42:14

❶ 中世紀時,大英帝國為什麼不滅了日本

那是英國國力還不行,沒有進行工業革命,生產力不發達,第二,那是還沒有開辟新航路,他們還不知道日本在哪呢。

❷ 二戰的時候英國打日本需要幾年

英國不一定打日本。日本海軍在印度洋讓英國海軍吃盡哭頭,憑英國是不可能打過日本的。而且德國在與英國開戰

❸ 如美國旁觀 蘇聯要多久才能夠滅掉日本

二戰後期是蘇聯軍事最為鼎盛的時期。 戰爭中後期軍隊一直維持在600萬人以上,二戰末期甚至達到了鼎盛的1200萬人,是世界歷史上最龐大的軍隊。並擁有著當時世界上強大的軍工生產系統,戰爭期間,蘇聯共生產了10.8萬輛坦克和自行火炮,雖然有近7萬輛在戰爭中被擊毀,蘇聯強大的生產能力及時的補充了這些損失.蘇聯後期的軍隊也在歐洲最艱苦的戰場上磨練出了鋼鐵般的意志。蘇聯發達的情報系統克格勃,也在二戰歷史上寫下了不可磨滅的篇章。戰術思想方面,蘇聯在二戰中形成了裝甲集團化沖擊的思想(有點閃電戰的味道),強大的鋼鐵洪流二戰後期具備了一定的規模。但是,對分重視陸軍火力的思路,甚至無限制的加強火力也是蘇聯的一種致命傷。當時蘇聯有一種說法,有一個角落沒有攻擊到,說明我們的火力還不夠強。還需要不斷增加。
日本的海陸空實力比較平均,均位居世界的前列。強大的航母艦隊,先進的零式戰機,優秀的軍隊素質,都展示了這個窮兵黷武的國家的強大的軍事實力。在於美軍的太平洋對抗中,如果不是情報系統的失敗,也許,日本的敗退還要滯後很長時間。43年以前,日本的海軍實力還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軍團(個人的認為,應該強於英國)。實際上日本的軍工技術水平並不差,只是由於資源的限制以及面對的對手的弱小,日軍的步兵武器、坦克等等與西方列強相比明顯遜色不少。

所以在陸地作戰蘇聯估計可以全面壓制住日本 但最多推到海邊就會和日本隔海相望,形成對峙,滅掉日本不現實也沒意義,其實美國當年早就能滅了,就是因為預估損失太大才投了原子彈瞬間解決戰爭。硬啃的話登陸是個大問題,加上登陸後的拉鋸戰沒個兩年打不下來

❹ 當年日本攻佔香港,英國那時侯有沒有對日本宣戰

有的
太平洋戰爭爆發的當日(當地時間為12月7日),日本向美國、英國宣戰,美國、英國、荷蘭、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哥斯大黎加等20多個國家相繼對日本宣戰。12月8日美國和英國向日本宣戰.而日本對香港發動進攻也是在12月8日,日本宣布對英國宣戰,同日英國和美國也宣布對日宣戰。
具體香港淪陷的情況如下:
香港要塞,是指香港本島和九龍半島以及兩者之間的港灣水區,水陸相互結合而構成的防禦體系。香港要塞北面的陸上防線,由城門水庫以南的幾條東西方向的碉堡式陣地組成。香港島面對大海方向築有堅固的炮台,配備大小口徑的岸炮,而面對九龍半島一側構築了各種防禦工事。在九龍半島還設有機場,可供軍隊使用。
1940年8月,英國參謀長委員會研究遠東形勢時,認為香港處境極其不利,比新加坡
難守得多,建議將該地的駐軍撤出。英國最高當局認為撤出駐軍必會威信掃地,進而否定了上述建議,強調必須盡力久守香港。該地的駐軍原為4個營,1941年10月又派去兩個加拿大營。在日軍進攻前,島上共有英國、印度和加拿大的地面部隊約1.2萬人,其海軍部隊只有1艘艦齡很老的驅逐艦、8艘炮艇和若干巡邏艇,由莫爾特比少將統一指揮。香港要塞物資儲備比較充足,莫爾特比將軍准備堅守半年以上。
日本在發動太平洋戰爭之前就伺機攻佔香港。1940年7月,日軍大本營已將裝備240毫米榴彈炮和240毫米加農炮的攻城重炮部隊調到中國華南地區,為攻佔香港要塞進行准備。日軍用於進攻香港要塞的陸軍部隊為第23軍,下轄第38師團、第51師團(剛從中國東北調到南方)的第66聯隊和第1炮兵部隊等。為上述部隊擔任空中和海上支援的是第1飛行團(輕轟炸機34架、戰斗機13架、偵察機9架)和第2遣華艦隊(輕巡洋艦1艘、驅逐艦5艘、魚雷艇和炮艇多艘)。第23軍所屬部隊於1941年秋已經進至深圳一帶進行戰前准備。隨著開戰日期的迫近,擔任陸上進攻的第1梯隊已悄悄進入出擊的預備地域。大本營嚴令第1梯隊:必須在馬來登陸戰打響之後開始行動,不得提前。
12月8日凌晨,大本營向第23軍司令官發出:「花開」、「花開」的特急電報。這是通知日軍已在馬來半島開始登陸的暗語。接此電報後,第23軍司令官酒井隆中將於當日4時下達開始進攻的命令。炮兵首先猛烈轟擊英軍的前沿陣地,天剛放亮日機就轟炸九龍的啟德機場,殲滅了守軍的航空兵力,第2遣華艦隊從海上封鎖了香港地區。接著,地面部隊發起進攻,未遭激烈抵抗就突破了深圳一線的防禦,向九龍半島上的「酒徒」防線進擊。沖在最前面的第228聯隊先頭中隊,在偵察城門水庫南面的英軍主陣地(225高地)時,發現其防禦部署存在明顯漏洞,則當機立斷,乘虛而入,一舉奪下該陣地。第228聯隊的主力不失時機地擴大這一戰果,其他聯隊積極策應,促使守軍提早放棄了「酒徒」防線,開始向香港島撤退。到13日軍完全佔領了九龍半島。
酒井隆司令官原來的估計是,英軍的防禦必以固守陸上防線為主體,一旦突破「酒徒」防線,香港要塞定會土崩瓦解。在日軍看來,英軍固守這一孤立據點,在戰略上已毫無意義。日軍先後兩次派出軍使上島勸降,均遭拒絕。日軍自12月14日開始進行隔海炮擊,極力摧毀島上的防禦工事,至17日作好了渡海准備。18日晝問,新見政一海軍中將指揮的第2遣華艦隊也在香港附近出現,佯裝准備從該島南岸登陸。18日21時,日軍第38師第228聯隊從九龍,第230聯隊從大全灣、第229聯隊從官哈仔開始渡海,在香港島東北部的北角玉宵箕灣一帶登陸,然後控制了該島東部。守軍向島上高地以西和以南撤退,構成西部的戰線。守軍據險進行頑強的抵抗,日軍前進受阻。19至20日,戰線犬牙交錯,多處呈現混戰狀態。21日,日軍在山間發現一個緊急供水庫,並加以控制。香港市區立即斷水,這是促使守軍投降的一個重要因素。此外,日本人從守軍一戰死軍官的身上搜到防禦部署圖,由此掌握了島上的整個防禦部署和火力配系。日軍以重炮將各防禦重點一一摧毀,使守軍的防線迅速瓦解。
1941年12月25日17時50分,守軍指揮部掛起了白旗,香港共堅守了17天。

❺ 英國 日本的歷史各有多長

有人知道。。。我給你講講吧。
首先說英國,公元前800年,英國出現最早的原住民記載,就是遷徙進入的凱爾特人。之後這里被羅馬帝國佔領。後來在829年,盎格魯人愛格波特統一這里,因為是盎格魯人,所以國名為「ENGLAND」(但是這個帝國後來在中世紀中又被征服過,這部分歷史比較亂,不細說了)。所以英國作為一個獨立國家,應該在829年,至今大約1200年。
再說日本,按照他們自己的史書,他們說公元前3000年就有國家了,首任君主是太陽女神的孫子,活了三百多歲,這種說法不足信。古代的日本一直不是統一的,但是有記載最早的就是中國漢武帝時期(公元57年)曾經給一個小國一枚「漢倭奴國王」的金印(這個是日本國寶文物)。可以說這是最早日本由國家的記載,所以日本的歷史大約有2000年。
呵呵,總算打完了,我是一個准備考歷史學研究生的人,如果說的有錯誤,請包涵

❻ 在最短時間內滅亡日本

如果單純的把日本島消除,以現在的科技不是不可能。但那樣做會導致一系列連鎖反應,比如火山爆發海嘯生物鏈崩潰等等。。我想除非缺心眼,沒人會這么做。如果你指的是日本人。。那麼。抱歉,雖然我也很恨日本垃圾,但是真的做不到。現代文明交流頻繁,你我所在的城市都有日本人,那就更別說其它國家了。所以說要把這一種族再幾小時內滅掉,除非出現指針對他們的致命性病毒出現,但這也不可能啊。最後。。如果真有人能把他們搞掉。。那麼我想美俄等國,也包括我們中國。第一反應就是佔領日本本島。。這裡面我們和前蘇聯的國家更占優勢。。估計英意法德等等等等分不到好處的國家頂多會跳出來說兩句場面話,什麼世界和平,人權啥的,其實在心裡都是罵娘地。。其它也沒什麼。。有能力在這么短時間滅掉一個種族的對手。。誰敢惹啊。。

❼ 二戰英國是哪一年與日本處於戰爭壯態的

應是在和德國宣戰之後,事實上,真的宣戰應該是到了日本偷襲的美國的珍珠港之後,那個時候事實上第二次世界大戰才真的開始進入戰爭狀態,所以說,按照規則來講的話,應該是從1941年開始以後才處於戰爭狀態,這個應該就是和所講的事實是不一樣的,畢竟是有不宣而戰。

❽ 二戰的時候英國單挑日本需要多長時間打贏日本

你說的單挑是陸地接壤還是現實中各自的位置開始單挑?日本未必能夠打贏英國。

❾ 法國、英國、美國、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日本分別在什麼時候,對什麼地方發起侵略戰爭

侵略就是把侵略地作為自己的殖民地

早期的殖民地
西羅馬帝國滅亡後,其海外行省和殖民地被東羅馬帝國、法蘭克帝國、西哥特王國等國家瓜分。由於政治和軍事上的局限,同時由於西羅馬滅亡之後出現的人口稀少,這些國家幾乎沒有力量去征服海外殖民地。
十字軍東征標志著歐洲對自身之外的地區產生興趣的開始。在地中海東岸建立起來的十字軍國家並非殖民地,但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佔領拜占庭帝國後,威尼斯和熱那亞佔領了原屬拜占庭的許多領土,在東地中海建立了自己的商業殖民地。這些殖民地後來大多被奧斯曼帝國奪取。
15世紀至17世紀: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帝國
一般認為,近代西方國家最早佔領的殖民地是葡萄牙於1415年佔領的休達。該港原屬摩洛哥,為撲滅當地海盜、並控制經休達中轉的西非黃金及象牙的進口,葡萄牙經過周密部署佔領了休達港,隨後為直接與出產黃金的西非黑人帝國建立聯系,又沿非洲海岸南下,佔領了馬德拉群島、維德角群島等群島。
隨著文藝復興運動在歐洲的發展,歐洲出現了對商業資本和財富的渴望。當時歐洲的主要貿易對象是東方,尤其來自是中國、印度和南洋各群島的絲綢、寶石、香料等奢侈品。由於當時與東方的貿易被威尼斯、熱那亞壟斷,西歐國家決定自己探索通往東方的航路。首先對東方航線展開探索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1498年達·伽馬經過好望角抵達印度。為了確保與印度的貿易不受莫卧兒帝國、阿曼以及印度洋沿岸各土邦國的干擾,葡萄牙於1510年在果阿建立了第一處殖民地,修築要塞,配備軍隊,保護葡萄牙商人的安全,同時在非洲沿海占據了一些島嶼和濱海據點,作為前往印度的中途補給站。
由於經好望角前往東方的航路被葡萄牙壟斷,西班牙不得不向西尋找通往東方的新航線。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後,西班牙展開了對美洲的征服和殖民運動,在極短的時間內消滅了印第安人所建立的各個帝國,建立起極其廣大的殖民地。1494年經教皇仲裁,葡萄牙在西經50°以東的美洲大陸也獲得了面積極為龐大的殖民地。
由於西班牙征服地區盛產金銀,大量貴金屬經西班牙流入歐洲,刺激了歐洲其他地區的物價變革和工商業發展。同時,由於咖啡、可可、茶葉、煙草、蔗糖、馬鈴薯等新消費品引入歐洲,歐洲人的飲食習慣也大幅度改變,導致對這些消費品需求的增長,這就促使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新征服的美洲廣大地區發展經濟作物的種植。
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英國和法國從西班牙人手中奪取了加勒比海諸島,荷蘭從葡萄牙手中奪取了巴西東北沿海的納塔爾地區。由葡萄牙人在非洲的馬德拉群島、維德角群島首創的黑奴種植園制度傳入英、法、荷控制的這些地區,對勞動力的需求猛增。而由於殖民者(尤其是西班牙人)對印第安土著的殘酷屠殺,印第安人的數量由15世紀末的5000萬銳減至17世紀的400萬,因此歐洲殖民者不得不從非洲尋找新的勞動力來源。
從1442年起,葡萄牙人就把柏柏爾人用作奴隸(在葡萄牙本土),西班牙人從1502年起開始把非洲黑人運入美洲。對奴隸貿易的需求促使兩國以及英國、荷蘭、法國、丹麥等新興資本主義國家在西非洲沿海建設了許多商站,販賣奴隸、象牙、黃金和辣椒(當時被稱為「天堂的種子」,象牙海岸(今名象牙海岸)的另一個名稱是種子海岸)。但是由於西非的海岸難以接近,再加上當地的地貌和氣候不適合歐洲人居住,因此在此後幾個世紀的時間里,歐洲對非洲的殖民只限於少數濱海據點。從歐洲國家對這些殖民地的命名——黃金海岸、象牙海岸、奴隸海岸——上可以看出,在西非的殖民地基本上都屬於資源掠奪型殖民地。
17世紀至18世紀中葉:英國、法國和荷蘭
18世紀歐洲與非洲和美洲殖民地之間「大三角貿易」的航線隨著新大陸的發現,大西洋取代地中海,成為商業交通的必經之路,導致義大利地區和德意志北部漢薩同盟各傳統商業城市的衰落,以及英國、法國、荷蘭這幾個面向大西洋的國家的經濟興起。英國最初試圖經過俄羅斯打通東方貿易路線,為此於1533年成立了莫斯科公司,不久之後發現俄國與東方沒有直接商業往來,於是轉而尋找西北航線,試圖經北美洲北部前往東方。1588年英國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後,開始了對北美洲的殖民,建立了哈得孫灣公司和新英格蘭殖民地。1600年英國商人建立了英國東印度公司,隨後開始了在印度的擴張。荷蘭在16世紀末獨立後,迅速發展為世界最大的航海和商業國家,於1602年設立荷蘭東印度公司,逐漸壟斷了與中國、印度、日本、錫蘭和香料群島的貿易。法國則在北美洲建立了新法蘭西殖民地,並在加勒比海占據了數個具有戰略意義並盛產蔗糖的島嶼。
由於英國在北美殖民地進行煙草和棉花的商業種植,法國需要向加勒比海島嶼的甘蔗種植園輸送人力,因此兩國對奴隸的需要也日益擴大。1526年,英國開始奴隸貿易。不久之後,荷蘭和丹麥作為活躍的貿易中轉國也加入奴隸貿易活動中來,試圖從中分得利益。瑞典、勃蘭登堡、漢堡、庫爾蘭等國家也在這一時期從事奴隸貿易,為此在非洲海岸佔領了一些據點。由於西非地區的本土經濟以採集和狩獵為主,食物產量有限,為了供養奴隸在長途販途中的伙食,在這些據點周圍開辟了農業地區,從歐洲和美洲引進甘薯、薯蕷等糧食作物。
羅伯特·克萊武,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奠基人從17世紀初到18世紀中葉,英國和法國由於在歐洲大陸的利益爭奪而進行了四次戰爭,英國憑借強大的海軍力量,在海外奪取了法國在印度、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大片領土,一躍成為世界第一流的殖民大國,並且在同荷蘭的數次戰爭取代了荷蘭,成為主要的船運國,建立起龐大的商船隊和海軍。以1763年英國與法國和西班牙簽訂《巴黎條約》為標志,英國取代西班牙,成為世界頭號殖民強國。
這一時期歐洲國家在美洲的殖民地管理方式基本相同,即將其與本土區別對待,向殖民地派出代表國王的總督或副王,殖民地的經濟發展受到遏制和監管,被迫種植宗主國需要的單一經濟作物,礦業高度發達,其他工業發展停滯,甚至連農具和衣物等基本消費品也無法生產。宗主國從殖民地無償或低價輸出產品,甚至因此產生了殖民地通貨緊縮、不得不借用別國貨幣(例如在英屬殖民地中通用奧地利的瑪麗亞·特蕾西婭銀幣和西班牙八字銀元)的現象。殖民地之間的聯系也被阻止,在北美十三州中,從某一殖民地寄往另一殖民地的郵件要先寄回倫敦。
工業革命時代:殖民地的萎縮
工業革命時代到來後,傳統的以蔗糖、煙草和奴隸為主的殖民貿易已經不再具有重要意義。工業國家對棉花、羊毛、燃料、鐵、銅、錫、煤炭等工業原料的需求取代了對消費品的需求,同時這些國家迫切需要在本國之外開辟市場,以消化本國生產的工業製成品。由於歐洲地區的市場已經飽和,因此只能向美洲和亞洲(當時尚未開始對非洲的殖民)尋求發展空間。
1776年北美十三州獨立後,英國的殖民事業受到很大打擊,遂將殖民經略重點由北美洲轉至資源更為豐富、市場更為龐大的印度。此外,英國還佔領了澳大利亞、紐西蘭、緬甸、開普殖民地、香港等地。
由於法國大革命宣揚的天賦人權觀念影響,加上宗教、人道和經濟方面的原因,英國於1807年宣布奴隸貿易為非法,此後荷蘭、法國、瑞典、丹麥等國也宣布禁止奴隸貿易。這一措施使得各國在非洲沿海的據點迅速萎縮,丹麥、荷蘭均於19世紀中葉賣掉了在西非沿海的商站。同時由於拿破崙戰爭的沖擊,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紛紛宣布獨立,對奴隸的需求銳減,這兩國在非洲的殖民力量也迅速衰弱。
在北非,法國利用土耳其的衰敗,藉助消滅北非海盜的機會向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西亞等土耳其附屬國滲透,海盜最活躍的阿爾及利亞受到最沉重的打擊,1815年美國海軍打敗了阿爾及利亞海軍,1819年英荷聯合艦隊炮轟了阿爾及爾,法國也與阿爾及利亞發生多次沖突,於1830年佔領了阿爾及利亞。
從1825年到1875年這段時間,除英國和法國外,歐洲國家征服新殖民地的活動已基本停止,代之以向海外殖民地移民的運動。而就英國的情況來說,英國首相迪斯雷利在1852年的一句話可以說是這一時期英國對殖民地態度的最好總結:「殖民地是掛在我們(英國)脖子上的沉重磨盤」。以英國在甘比亞和黃金海岸的兩小塊殖民地為例,其商業稅收遠遠趕不上行政開銷,英國議會幾次建議縮小殖民地規模或將其完全拋棄,只是由於英國皇家海軍西非分艦隊需要在幾內亞灣建立海軍據點禁止奴隸貿易,英國才最終保留這兩處地區。
但是,為了安置加勒比海諸島被解放的黑人奴隸,英國在殖民地萎縮時期通過建立授權公司的形式,又開辟了獅子山殖民地,美國殖民協會在同一時期開辟了賴比瑞亞殖民地,法國則開辟了利伯維爾(今加彭)殖民地,這些殖民地都被用來安置被釋奴隸。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佔領殖民地的高潮
1870年普法戰爭結束,德國統一之後,德國地理學家腓特烈·拉策爾開始研究當時正在擴展中的德國工業產品的市場問題,並開始應用地理學為俾斯麥的帝國主義政策作辯護。他認為,由於世界在向前發展,空間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將越來越重要,大國將逐漸拓展,小國變得無足輕重。世界歷史對空間之要求越來越大,這個事實可以從各重要商業國家的演變明白看出:威尼斯是一個城市;荷蘭是一個三角洲國家;英國是一個島;美國是一個大陸。各強國必須遵從這個絕對的、必然的趨向,努力用殖民、合並及征服的手段來拓展他們的空間。英國帝國主義理論家哈爾夫·馬金德爵士也提出了類似的理論,指出一個國家如果要生存,必須實現自給自足。控制原料產地並將其變為產品輸出市場成為攸關國家利益的戰略需求。在19世紀的頭75年裡,西方國家平均每年佔領21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而在後25年裡,平均每年佔領62萬平方公里殖民地。
從15世紀末到19世紀中葉,殖民主義國家在被稱為「最後的大陸」的非洲佔領的領土只有318萬平方公里,而在19世紀最後的25年裡,歐洲對於非洲的興趣又濃厚起來,在非洲佔領了2569萬平方公里土地。由於歐洲的迅速工業化和人口的增加,對植物油、植物纖維、橡膠和某些礦產資源的需求增大了,而這些產品可以用廉價的工業品在非洲換得,對新原料的需要引起對非洲原料產地的激烈爭奪。
殖民主義國家對非洲內地的殖民始於19世紀晚期法國在塞內加爾開創的逐步推進方式,即以種植花生或油棕櫚的農場為前進基地,利用葯物治療熱帶疾病,利用當地土著組成僱傭軍隊,沿主要河流向腹地推進,這種方式遠比英國的沿海滲透方式有效,因此為其他殖民國家所效仿。1870年代,南非發現巨大的金剛石、黃金等礦產又刺激其他殖民國家國家在非洲其他地區探尋同類礦藏,爭奪的土地不再限於適宜種植農作物的地區,荒地、沼澤、沙漠和無人區都成為爭奪的對象。1884-1885年的柏林會議上,確定了「只有實際佔領才能證明對一個殖民地的統治權」的原則,已佔據非洲沿海地區的國家,如英國、法國和葡萄牙,迅速與當地酋長簽訂協議和條約,把自己的勢力擴大到內陸。新興的工業強國——德國、比利時和義大利也加入到對非洲的爭奪中來。
從1885至1900年,歐洲國家完成了對非洲的瓜分。除了衣索比亞和賴比瑞亞兩個政治上獨立的國家外,傳統的非洲王國如阿散蒂、達荷美、索科托、布干達,以及歐洲裔非洲人建立的德蘭士瓦和奧蘭治自由邦等國家均淪為西方國家的殖民地或保護國。埃及名義上為獨立國家,但完全受英國的控制。
在亞洲,俄國從19世紀60年代起加速了對外高加索、中亞、西伯利亞及遠東的殖民和征服,先後佔領了大茹茲、中茹茲、小茹茲、希瓦汗國、布哈拉汗國、浩罕汗國,並向中國的新疆、外蒙古和滿洲地區滲透。到1876年,俄國已經佔領了17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法國征服了安南、寮國、柬埔寨,英國佔領了馬來半島和北婆羅洲,控制了波斯灣和阿拉伯半島南部。在大洋洲,新興的德國從西班牙手中購買了加羅林群島、馬里亞納群島等殖民地。除了直接征服殖民地外,殖民國家還將一些經濟落後的國家變為半殖民地,如中國、朝鮮、暹羅、波斯、阿富汗、奧斯曼帝國等,在這些國家攫取了海關、交通、通商、築路、開礦、建廠、開辦銀行、訓練軍隊等權益。
重新瓜分殖民地與兩次世界大戰
1914年的世界殖民地至20世紀初,殖民國家及殖民地已佔全世界85%的陸地面積。各國的殖民地分布是不均衡的。除了實力仍然強大的英國和法國外,早已衰落的西班牙、葡萄牙仍然掌握著大片的殖民地,而新興的美國、德國、日本和義大利這些國家只佔有一些面積不大、資源貧乏的「剩餘地區」。隨著爭奪殖民地的手段趨於激烈化,各主要殖民國家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相繼捲入一系列外交和軍事沖突,如英、法、德之間的第一次摩洛哥危機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機,英法之間的法紹達危機,兩次布爾戰爭,美西戰爭、日俄戰爭、意土戰爭等一系列沖突。
從1900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各殖民國家為了爭奪新殖民地或保護既有殖民地而縱橫捭闔,形成了極其復雜的利害沖突關系:德國對英國的世界霸權提出挑戰;日本對俄國在亞洲的霸權發出挑戰;俄國對英國在亞洲的霸權發出挑戰;英國利用法國牽制德國;英國利用日本牽制俄國;法國利用俄國牽制德國;德國利用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包圍俄國……為了鞏固既有的殖民地,相繼組成了英法俄協約國和德奧意同盟國兩大集團。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義大利倒戈)戰敗的結果告終。作為懲罰,德國被剝奪了全部海外殖民地,奧匈帝國瓦解,領土被鄰國瓜分或組成新的國家,奧斯曼帝國喪失了全部阿拉伯領土。
隨著經濟的現代化、市場的調整、城市化的發展、社會文化的進步、民族解放和反殖民主義運動的高漲,到1920年代時老式的殖民主義體系已經大為削弱,殖民國家已經認識到不能通過戰爭的手段來獲得新的殖民地。戰敗國被剝奪的殖民地成為國際聯盟的委任統治地區交給戰勝國管理,雖然實質上仍是殖民地,但國際聯盟的委任統治條款已經規定受託國必須促進委任統治地居民的福利,並在適當的時候建立獨立的國家。
到1930年代,出現了新的殖民主義思潮——源於地緣政治理論的法西斯主義殖民觀及「生存空間」的概念。日本也在日俄戰爭之後開始提出亞洲國家在日本「領導」下抵禦白人世界侵略的口號,並在1930年代將其演變為「大東亞共榮圈」理論。其他法西斯國家如義大利和西班牙也陸續提出了「法西斯帝國主義」和「大西班牙主義」的口號。希特勒曾在其著作《我的奮斗》中不主張德國從事海外擴張,認為在海外擴張不如在歐洲擴張對德國有利,但他後來卻核准納粹黨「25點綱領」中的殖民地要求,並在1933年後鼓勵德國殖民地運動派的活動。
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佔領了中國東北,宣告對世界的重新分割已經再度開始,繼之是1935年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因十分復雜,不能簡單歸結於傳統形式殖民主義發展的結果,但殖民主義的變種——「生存空間」理論,以及對「生存空間」的爭奪,顯然是其爆發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殖民地的獨立運動
1939年的世界殖民地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一戰後殘存的各主要殖民國家,如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和義大利,在戰爭中都被削弱。在戰爭期間,未被佔領的盟國殖民地,如印度、東非、奈及利亞、比屬剛果等地的民族工業得到一定的發展,殖民帝國內部的分工體系被打破。同時,由於日本和德國藉助扶植殖民地民族主義運動的方法來削弱盟國的力量,盟國殖民地的民族解放運動在戰爭中也在軸心國的卵翼下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殖民地解放運動首先在曾被日本佔領的荷屬東印度、英屬緬甸、法屬印度支那等地爆發。這些地區的民族主義者曾經在戰爭中與日本佔領軍合作,建立名義上「獨立」的傀儡國家。日本在投降前夕將權力及武器移交給當地的民族主義分子,令其為盟國製造混亂。1945年8月17日,印度尼西亞首先宣布獨立,越南於9月2日宣布獨立。殖民地獨立運動的浪潮隨即蔓延到緬甸、印度、馬來亞、菲律賓等亞洲國家和地區。 至1953年柬埔寨獨立之後,法國、荷蘭和美國在亞洲的殖民地已經全部成為獨立國家。
舉例說,英國曾是一殖民帝國,二戰後,則通過「威斯敏斯特法」,給予自治領獨立的權利,一些國家如加拿大等便宣布獨立,但此些國家仍屬於英聯邦。如澳大利亞的憲法中便著明英王為國家元首。
進入1950年代後,特別是1955年萬隆會議之後,在已獨立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國家鼓舞之下,這一運動又發展到非洲。1956年第二次中東戰爭後,英國宣布了「從蘇伊士以東撤退」的政策,英國在1957年至1963年間先後撤出錫蘭(今斯里蘭卡)、馬來亞、北婆羅洲、海峽殖民地(新加坡、馬六甲和檳榔嶼)、南葉門、巴林、科威特、卡達、特魯西爾阿曼(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桑給巴爾、肯亞和烏干達。
戰後非洲國家的獨立浪潮始於1956年英埃蘇丹和1957年迦納的獨立。從1960年起,非洲殖民地獨立運動達到高潮,1960年一年內,非洲有17個國家宣布獨立,其中13個國家為原法屬殖民地,3個國家為原英屬殖民地(包括意屬索馬里),1個為原比屬殖民地。至1960年代末,英國和法國所屬的殖民地已經大多宣布獨立,只有葡萄牙仍然在非洲保留有大片殖民地,經過多年的戰爭,這些殖民地也在1970年代中後期獨立。

❿ 英國19世紀和日本維新政府打起來

英國在19世紀實際上與日本的關系是非常友好的,如果樓主提的是假設性的問題,那麼毫無疑問,英國在19世紀的實力無論工業科技或者軍事都是可以橫掃日本的。英國在19世紀的海軍統治力是目前美國海軍在世界范圍內統治力的五倍。英國擁有諸多殖民地,海軍又可以封鎖死日本,日本毫無勝算。

閱讀全文

與英國多久滅日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男人有多少個老婆 瀏覽:815
印尼住宿多少錢一晚 瀏覽:16
當代中國個人出發如何把握機會 瀏覽:750
廣西怎麼和越南客戶聯系 瀏覽:457
印尼人比劃三個手指是什麼意思 瀏覽:522
中國最早眼鏡是哪個朝代的 瀏覽:375
印尼小巴黎之稱是什麼地方 瀏覽:935
qq如何注冊和平精英國際服賬號 瀏覽:462
印尼歸僑是什麼意思 瀏覽:415
中國國際能源油怎麼樣 瀏覽:579
中國為什麼四面樹敵 瀏覽:541
中國的義大利是什麼意思 瀏覽:809
日系車在印度生產什麼車 瀏覽:172
在越南怎麼買股票 瀏覽:900
印尼疫苗證怎麼申請 瀏覽:43
越南鬼鬼長什麼樣 瀏覽:515
中國什麼時候取消對越南的援助 瀏覽:49
越南沙金為什麼不退色 瀏覽:204
伊朗老鼠怎麼賺錢 瀏覽:153
中國航天火箭都有哪些 瀏覽: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