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目前各國是怎樣處理太空廢棄衛星的
一般有五種方式進行處理。1、進入「軌道墓地」 如果任務控制員及時探測到人造衛星存在的故障,他們會將仍處於功能正常狀態的人造衛星點燃其發動機,抵達被稱為「軌道墓地」的太空區域,該太空區域位於人造衛星最初飛行平面數百英里之上,這樣將避免鄰近的太空人造衛星可能遭受的損害。 這就是地面太空任務指揮人員如何處理通信衛星「雅特5A」的方法,該衛星在操作12年之後,今年1月15日它出現了無法探知的故障,目前該通信衛星處於太空漂浮狀態,在距離地球表面35888千米(22300英里)的太空軌道平面移動,沿著其軌道弧度向東漂移。 「雅特5A」衛星是由盧森堡SES公司發射的,該公司已十分悲觀地放棄了該衛星的通信通訊功能,現正將它從安全的太空軌道區域內移除,並通知其他鄰近人造衛星所屬國家避免發生碰撞。最終,「雅特5A」的歸宿是進入墓地軌道終結自己的生命。 2006年,俄羅斯「快車-AM11」通信衛星進入一個軌道墓地,之後與太空殘骸發生碰撞。 2、導彈擊落人造衛星 摧毀出現故障的人造衛星也可採用導彈擊毀,但並不是所有的情況下,導彈射擊都會使人造衛星在太空中完全爆炸毀滅。去年,美軍在太平洋發射了一枚導彈,擊中了廢棄的「USA 193」間諜衛星,雖然這顆間諜衛星絕大部分被摧毀,但是2月20日它的殘骸中有一個完整的有毒聯氨燃料罐落在地球上。 3、通常由人造衛星所屬國家進行處理 通常研究分析人員發現人造衛星出現故障,一般情況下會首先通知人造衛星所屬國家進行處理,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前蘇聯時期的人造衛星「宇宙1818」,它是前蘇聯1987年發射的,該衛星是太空中用於高級核電站測試的唯一兩顆人造衛星中的第一顆。 今年1月份,美國宇航局軌道殘骸計劃署(Orbital Debris Program Office)在發布的最新季度報告中指出,「宇宙1818」衛星於2008年7月4日噴湧出殘骸霧,這可能是由於冷卻劑反應堆遭受太空殘骸撞擊或出現裂縫造成泄漏。近日,據美聯社報道稱,俄羅斯太空部隊亞歷山大·亞庫辛(Alexander Yakushin)將軍證實「宇宙1818」衛星出現了裂縫,但他強調稱,由於這顆人造衛星所處軌道位置非常高,並不會對國際空間站帶來破壞性損害,也不會出現放射性物質殘骸像雨點般地落在地球表面。這顆衛星將在距離地球800千米(500英里)高空處進行分解,該高度距離國際空間站354千米(220英里)。 雖然「宇宙1818」衛星看上去處於控制之中,但是 「宇宙954」衛星的情形就大不一樣了,它是一顆雷達海洋偵察衛星(RORSAT),於1978年盤旋飛行失控,最終衛星殘骸進入地球大氣層,具有放射線的殘骸散落在加拿大境內。 4、送回地球或進行太空修理 處理出現故障的人造衛星的另一種方法就是通過美國宇航局的太空梭攜載返回地球進行修理,太空梭艙內完全可以攜載小型人造衛星返回地球。現服役18年之久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就是人造太空儀器成功修復的典型例子,美國宇航局宇航員曾四次「拜訪」這顆太空基礎望遠鏡,第一次是糾正了它的模糊呈像問題,之後又添加了新的攝像儀和儀器,進一步延長了它的服役時間。目前,美國宇航局計劃今年5月12日進行第五次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維修任務,同時這也是最後一次維修任務。 美國宇航局的太空梭計劃將於2010年退役,今後出現故障的人造衛星所進行的維修任務則由「機械醫生」來完成。2007年,美國五角大樓成功測試了一對太空飛船的飛行能力,該太空飛船有能力完成對人造衛星機械化燃料補給和維修任務,此外,投資3億美元的「軌道快車」任務使用一個目標人造衛星和機械手臂維修車示範了自動化集合和維修任務。 5、「火葬」 處理太空飛船和垃圾最常見的一種方法是進行燃燒,之前一些老式太空飛船曾在地球大氣層進行故意操作性燃燒。俄羅斯無人駕駛「進步」號貨運太空飛船在執行完向國際空間站送遞貨物之後,以燃燒火球的形式結束了它的太空旅行生命。2001年,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放棄使用後,也以類似的「火葬」形式結束生命。 歐洲第一個自動轉移飛行器——「朱爾斯·維恩號」(Jules Verne)讓科學家觀看到了一次壯觀的景象,它最後以一片火光通明的燃燒形式墜落在太平洋之中。當時兩架飛機被派遣記錄了該太空飛船的「死亡過程」,據悉,「朱爾斯·維恩號」有倫敦雙層巴士一般大。 然而,歷史上卻有許多太空殘骸在操作控制下未完全燃燒,2008年11月,一位宇航員將電冰箱大小的一桶有毒氨水從國際空間站丟棄,這桶有毒物質在太平洋南部持續燃燒了1年多。美國宇航局並不清楚這桶毒性氨水進入地球大氣層後最終的准確墜落地點,美國太空監控網路一直成功跟蹤這一目標,確信它殘留的有毒物質不會對地球人類構成危害。 或許最具有紀念意義的美國太空垃圾應當是77噸重的空間站太空實驗室,它於1979年7月份再次返回地球大氣層,它的燃燒殘骸遍布印度洋東南部和澳大利亞西部地區。
B. 英國是如何從當初的世界老大、超級大國淪為今日的二三流國家的
英國現在仍然在第一梯隊,不是所謂的二三流國家。
英國的衰落是從一戰開始,衰落原因是多方面的:
1、在一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雖然是戰勝國,但是它和美國不同,美國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是在戰局將定的時候加入了即將勝利的一方,而英國卻是從頭到底,所以損失非常大,而得到的卻和美國相同.所以英國在世界大戰中其實相比與美國來說是失敗方。
2、在二次大戰中,英國飽受了德國的轟炸,工業設施受到重創,最後拚死拼活藉助美國的幫助才打敗德國,但自己內陸的工業損失是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的.美國是個獨立大陸的國家,況且美洲大陸本來就是它自認為的"後院"所以相比英國有地理優勢,完全不必擔心敵對國家的武裝進攻.。
3、在二戰之後,民族情緒高漲,英國在海外的大量殖民地相繼獨立,"英聯邦"成為了一個鬆散的組織。英國在工業革命中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掠奪到了殖民地國家如中國、印度的大量廉價的生產資料,以及對殖民地的物資傾銷。當靠掠奪而崛起的英國失去了海外殖民地的時候,也失去了原料產地和市場。
C. 15世紀末和16世紀初,英國是如何迅速成為海上霸主的
先說內因:我們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英國在其自身發展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到農業對自己的貢獻度逐漸在降低。因為英國的面積相對於法國這種大陸性國家比較少,而且適宜的也不是大規模的耕種,這就導致商業在英國的逐漸流行。
此外,英國地處大西洋中心,在這個文明中心逐漸向西歐轉移的時代,這樣的中心又四面環海的位置可謂四通八達又有天然屏障。還有此前西葡和荷蘭的前車之鑒以及新航路的逐漸開辟,都給了英國很好的對照。
D. 作為日不落帝國的英國,是如何一步一步「日薄西山」的
眾所周知 英國曾是一個以“日不落帝國”號稱的一大強國。它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無論何時它的國土總有能曬得到太陽的地方。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征戰四方戰無不勝的國家,卻因其目中無人的姿態和不正正當的做法,最終導致它跌落神壇,輝煌不在。
總之,雖然英國看似是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巨大影響而衰落,但是縱觀全世界的風雲變幻,英國走向衰落是全球化,世界化的必然結果,也是不斷變化的國際格局沖擊著世界格局狀態下的必然趨勢。之前英國又經歷了脫歐等混亂,國情越發復雜,前路也愈發險阻。不知英國人接下來的路將走向何方,未來又會如何發展呢?
E. 英國有重振倔起的可能么。
英國重新崛起的可能性渺茫。
一個帝國的崛起,不是說一點,或者兩點科技就能搞定,這是一個認知錯誤。
比如說日本,日本當年得到美國的經濟援助,經濟一下子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科技也更不必說,哪怕是經過這么多年的經濟低迷時期,他們的一些科技依然是全球前列,那我們是不是可以說日本已經崛起了?比如說南非,在布爾人手裡的南非,有核彈護衛,全球第一例心臟手術,非洲第一大經濟體,有著統一全非洲的經濟,政治,軍事的夢想,而且已經在施行階段,還得到了當時奈及利亞等眾多非洲大國的支持,還是非洲第一個發達國家。但是,看南非今天的狀況,我們能說南非已經崛起了嗎?
現代一個帝國的崛起,首先,就得有足夠多的資源,有足夠多的資源的前提是,有足夠多的國土,還要足夠多的人口,有這些資源,並不是為了進攻他國,而是為了自保,能在別人封鎖你的時候,能完成內循環,而不至於被擊潰。比如說日本,被美國為首的西方經濟體用刀架著脖子簽訂了《廣場協議》,然後一直痛苦到現在,一個任人宰殺的國家你能稱之為帝國?比如說南非,整個西方國家,加上中國都在圍堵南非,到了80.90年代,馬上就要成功之際,然後就悲劇了,兩任總統在任時,非正常死亡。
我們再回國頭來看中國,在1958跟蘇聯交惡,然後華約集團跟北約集團全在封鎖中國,但是我們頂過來了。再看現在的俄羅斯,俄羅斯現在被整個西方經濟制裁,經濟封鎖,但是俄羅斯有足夠多的資源,所以,俄羅斯這次只要頂過去,我們就要注意俄羅斯,防止他重新崛起之後,屯兵東北。
F. 鴉片戰爭期間,英國是如何維持其龐大的後勤補給和軍費開支的
沒有維持,
鴉片戰爭中,侵略中國英軍後勤補給都是裝在船上的,出發時裝滿,沿路補充
那時候英國的後勤是很糟糕的,吃的是「水兵餐」,就是肉乾和麵包,喝的是變質的淡水和朗姆酒,軍官可以增加乳酪、葡萄酒等。當時還沒有保質期這個概念,所以這些堅硬的肉乾和麵包可以庫存很久。
相比而言彈葯的供應要簡單一些,當時前裝式火炮,火葯都是用密封的木桶裝的,炮彈也很隨意堆放。
軍費是一次性給船隻的主記長,發水手和海軍的工資都是記賬形式,只有賭博和船隻補給的情況下,主記長才給錢
G. 英國如何成為世界上的工業大國
英國的「光榮革命」帶來了政治穩定的局面,其最重要的結果就是普通國民感覺有一個他們可以信賴的政府。由於對政府持有好感,國民願意納稅來支持政府。他們更願意承擔必要的賦稅支持國家對外作戰,特別是在18世紀初期與法國和西班牙作戰。英法七年戰爭對英國的地位有著巨大的影響。這是海戰第一次,對歐洲的外交格局產生了決定性作用。西班牙和法國再不能忽視英國的力量,如果對英宣戰,他們就會失去重要的領地。殖民擴張和海外市場的成熟,使各種商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以手工工場為支撐的生產能力變得捉襟見肘。為了能經受住這種考驗,幾乎整個英國都被動員了起來。
在生產中大規模使用機器,極大地提高了手工工場的效率,並最終促成了現代工廠的誕生。
在戰爭中,英國為參戰國提供了軍服、槍炮和其他產品,而整個歐洲正是這些產品的消費者。因此當戰爭結束後,英國成為了當時世界上無與倫比的產業大國,
利用自身首屈一指的工業優勢,英國開始積極推行自由貿易政策,逐步建立起了自由主義的經濟體系。它率先採用取消貿易限制的辦法來擴大國外市場,也就是用取消別國產品輸入英國的限制,來換取別國取消對英國產品的限制。自由貿易成為英國的國策。「英國製造」從此在更大的世界市場里長驅直入。
這種經濟的自由化是在英國早已取得了在工業領域絕對的領先地位後才得以實現的。英國成為世界工廠之後,我們才進入了自由貿易的時代。
為了實施自由貿易政策,英國用武力迫使一個又一個國家打開了大門,迅速擴張成為一個「太陽不落的帝國」。在這個帝國里,一個以英國為核心的商業貿易圈逐漸形成。
H. 重振日不落榮光,英國航母巡航狂秀「肌肉」,目的為何
近幾十年來,大英帝國國力衰弱似乎成為國際所公認的事情,特別是英國在退出歐盟之後,經濟實力更是一瀉千里,急於在國際事務上挽回顏面的英國,其目的不只僅是,要改動英國目前仰人鼻息的狀態,還試圖進步國際影響力,其最快的途徑,就是讓世界各國見識到,大英帝國的海軍照舊強大,日不落帝國固然領土減少了,但是軍事實力照舊強勁,於是在2009年立
2017年正式退役的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就成為了英國皇家海軍最後的牌面,伊麗莎白女王號,是英國皇家海軍伊麗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的首制艦,其姊妹艦為在建的「威爾士親王」號,這兩艘戰艦共計將耗資62億英鎊,該航空母艦重6.5萬噸,長度相當於25輛公共汽車,包括3000個艙位、12塊甲板,常規巡視需耗時20分鍾,可同時艦載40架噴氣式飛機和直升機,退役經常設船員約1600人,從數據上看,的確是非常強力的一艘現代化航母,它的投入運用也標志著英國海軍走入歷史的新階段。
是的,我國是應該時辰關注,但是不是關注航母飛行能否違規,而是後續英國出不出的起維護給養的資金,隨時做好人道主義援助的打算,爭取在英國航母自沉之前,將其拖回我國,畢竟,整個亞洲,只要我國有這個實力。
I. 英國是如何走向工業化道路的
英國是當今世界上最早開始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國家,在時間上比美、法、德、意等發達國家提前了100年左右,比大部分發展中國家提前了200多年。這種絕對先行國地位使英國在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工農關系的處理上沒有任何經驗可循,加上新興資產階級反對保護主義、倡導自由競爭的政治學和經濟學傳統,英國於工業化完成後在對農業的保護上反而比其他發達國家要晚一些,從而走出了一條從通過「財產剝奪——貿易條件惡化」模式積累工業化資金,到適度農業保護的較為獨特的工農關系變動的道路;也為像我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在工業化過程中實現從農業剝奪向農業保護的轉變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和教訓。從工農業關繫上看,英國的工業化、城市化過程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
一、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40年代:「圈地運動」及其對工業化的初始推動
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徵是,通過「圈地運動」實現對農民的財產剝奪和強制性農場化,提高了農業生產剩餘的能力,迫使農業勞動力大量轉向工業,從而開始了英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圈地運動」歷經了大約4個世紀,但對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推動作用主要體現在18世紀中期產業革命以後。其結果主要有二:
首先是擴大了農場的規模,提高了農業的相對和絕對剩餘水平。根據1851年的調查,英格蘭和威爾士農場總面積為2470萬英畝,其中經營面積在100~500英畝以及500畝以上的大農場約佔78.2%,經營面積在50~100英畝的中等農場約佔13%,經營面積在5~50英畝的小農場僅佔8.6%。同時,即使是小農場,在經營方式上也完全不同於產業革命以前的小農經濟。農場規模的擴大,為具有不可分特徵的農業機械技術的廣泛採用提供了可能。在機械技術廣泛應用的基礎上,化肥和良種技術也開始推廣,並進行了耕作制度的改革。這就使得當時英國的農業生產水平和農業剩餘水平大大提高。在從1650~1800年的150年間,英國的小麥單產水平平均提高了77%,而僅在19世紀上半葉就提高了79%,其中19世紀50年代比30年代小麥產量提高了大約50%。1790年以後農業生產的增長速度逐漸加快,1790~1815年間平均增長率大約為0.2%,1816~1846年為0.3%。一個農業勞動力在1700年時只能養活1.7人,而到1800年時就能夠養活2.5人了。可見,「圈地運動」實際上是通過土地的生產關系的變革大大帶動了農業生產力的發展,使農產品供給能力大大增強,農業剩餘供給水平大大提高。18世紀中葉之前,英國的穀物幾乎每年都有出口。
其次,迫使農業勞動力大量轉向工業。工業革命時期的大規模的「圈地運動」,使得越來越多的小自耕農喪失了土地所有權和在公有土地上的放牧權,為當時日益增長著的城市機器大工業部門提供了大量的廉價勞動力。英國當時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也在迅速降低。1700年,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約為60%,1801年降到36%,1821年降到32%,1851年降到16%。1801年,英國5000人以上的城市只有105座,到了工業革命結束以後的1851年猛增到265座。這時,英國已經出現了象倫敦、曼徹斯特等人口上百萬和數十萬人的大城市。1801~1851年間,英國城市居民佔全體居民的比重由32%上升到50.1%。
可見,「圈地運動」從兩個方面促進了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一是強制性集中土地,提高了農業剩餘水平;二是為城市機器大工業提供了大量廉價勞動力。農業勞動力的大量轉移為土地集中提供了必要條件。而農業勞動生產率和剩餘水平的提高又為勞動力的非農化創造了物質基礎。
二、19世紀40年代到20世紀30年代:貿易條件惡化及其效應
19世紀40年代以前,英國的議會和政府基本由大地主、大商人和金融貴族控制著,他們為了本階級的利益而不惜犧牲工業資產階級的利益,多次頒布穀物條例,實行關稅保護,限制和禁止國外廉價農產品和工業原料的進口。穀物條例在保護農業生產者利益的同時,也為高速發展的工業產業帶來了一系列障礙。主要是:穀物價格過高,在工人的日常支出中食物費用佔一半以上;工資的高低取決於麵包的價格,從而造成了穀物價格和工人工資輪番上漲的現象,導致了工業產品中工資成本過高;食品和原料價格過高造成工業資本家的利潤逐漸下降。從而,對農業生產的保護在19世紀上半葉反而成為工業化和城市化進一步發展的障礙。為了降低穀物價格,降低工業品成本,擴大工業品市場,增加工業利潤,工業資本家和城市消費者聯合起來與大地主進行斗爭。終於在1846年,通過在議會中佔多數的方式廢除了穀物條例,放開農產品市場,實行自由貿易。此後,兩大產業的比較利益逐漸向工業轉移。1840年,英國農產品對工業品的相對價格指數為112%,廢除了穀物條例後,1850年即下降為90%,1900年下降到80%。其中,種植業產品的相對價格下降更快。與1840年相比,1850年種植業產品對工業品的相對價格下降了20個百分點,到了19世紀末期,種植業產品的市場價格只及1840年的57%。可見,從19世紀中期開始,英國農業的貿易條件明顯地惡化了。這種狀況又通過城市和農村的「推」、「拉」兩種力量,使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速度大大加快。1851年,英國城市居民的比重為50.1%,1881年達到67.9%,1901年達到了78.0%。英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最終在工業對農業的超強度剝奪中大大地向前邁進了。
農業貿易條件惡化在極大地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不良後果。從農村和城市兩個方面分析,主要有以下兩點:
1、農業的衰退。1846年穀物條例廢除後,隨著貿易條件的惡化,農業便逐步走向衰退。特別是19世紀70年代以後,隨著運輸條件的改善,穀物的海運成本急劇下降,美國和廣大殖民地國家的廉價農產品源源湧入英國市場,使大量農業經營者破產,農業衰退益發嚴重。在這一時期,英國主要作物小麥的播種面積和產量急劇減少。1870~1900年,小麥播種面積由141.6萬公頃減少到58.9萬公頃,產量從30.7萬公擔下降到14.8萬公擔,糧食自給率由1870年的79%下降到1900年的39.6%。農業的衰退迫使英國工業的發展日益依賴於國外農業的支持,這也是導致農業勞動力在此期間快速轉移的重要原因。
2、在市場和利益的驅動下,鄉鎮人口向城市進行了大規模轉移,使倫敦、伯明翰、曼徹斯特等大城市的人口急劇增加。在經濟結構仍以第二產業為主的情況下,城市對農村勞動力的吸收能力有限,大量湧入城市的農村勞動力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已經就業的工人也經常面臨著失業的危險;貧民窟在各大城市的中心大量存在,居住條件惡劣,許多人住在不透空氣、沒有光線的地下室里;由於農業衰退,農產品價格不斷上漲,進一步加劇了窮人的貧困。城市中那些處於社會最底層的無產者,其生活還不如原來的自耕農。無業人口的大量增加還造成了城市環境的惡化,以及犯罪現象的劇增。
可見,對農業的過分剝奪,在高速推進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同時,不僅造成農業的衰退,也在城市中帶來了一系列負面效應,降低了城市化的質量,對工業化、城市化的進一步發展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響。
三、20世紀30年代以後:對農業的保護和扶持與城市化的高質量發展
由於自由貿易政策對農業造成的持久性衰退,美國和西歐的大部分國家自20世紀初起就開始實行一定程度的農業保護政策,但英國直到本世紀30年代才開始這一轉變。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糧食進口受阻,國內糧食供給發生困難,英國不得不實行配給制,轉而加強對農業的干預和扶持。主要政策有:獎勵墾荒,對開懇荒地的農民給予一定的物質激勵,擴大耕地面積;在政策上鼓勵農機、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產業的發展,鼓勵農民購買農業機械,不斷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並於二戰以後迅速實現了農業機械化;對於各出口國用出口補貼的辦法廉價傾銷其過剩的農產品現象,英國等歐洲進口國採用提高關稅以及非關稅的手段對國內農產品生產者進行保護,這就大大提高了國內農產品的價格;建立健全了國家農業生產管理機構,對農業生產進行監督和管理;大力發展農業合作企業和流通企業,提高農業生產的社會化服務水平,以及按照歐盟的統一政策對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進行補貼等。上述政策措施實施的效果是顯著的,其標志之一就是英國國內的農產品供給情況很快得到了改善,80年代以後甚至一度出現了過剩現象;標志之二就是農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中等規模農戶的收入水平超過了城市中的一般產業工人;標志之三是農村物質生活條件的顯著改善,鄉村地區的第二和第三產業迅速發展,從而改善了鄉村落後的歷史面貌,逐漸同城市接近起來,社會學家把這一過程稱為「鄉村城市化」。
隨著農業現代化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業中使用勞動力的數量越來越少,1978年英國農業勞動力僅有65萬人;1991年進一步減少到27萬人,只佔全部勞動力的1.3%,此後便穩定下來。而在城市產業結構中,第三產業在進入20世紀40年代後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尤其是50年代以後,其發展速度超過了第二產業,從而成為吸收農村勞動力的主要領域。城市中就業結構的改善使失業人數大為減少,產業工人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狀況大為改觀。隨著第二、第三產業比重的變化,城市環境污染的狀況逐漸得到了治理。城市產業逐漸向鄉村滲透,城鄉聯系更加密切,80年代以後出現了城鄉一體化的現象。
J. 英國是如何從一個封建小國發展為世界強國的
大英帝國的形成是300多年來貿易、移民與武力征服的結果,期間也有和平的商業外交活動和帝國的萎縮。帝國的領土遍及包括南極洲在內的七大洲、四大洋,它曾經被(並不錯誤地)形容為「日不落帝國」,它在1890至1900年間達到最高峰。
帝國在全世界范圍內協助傳播了英國的技術、商業、語言和管理模式。帝國霸權幫助英國實現了驚人的經濟成長,並使其在國際政治中擁有更大的發言權。雖然海外的殖民地(除了一些自治領外)的人民大多無權決定其政府的政策與未來,英國本土的民主卻繼續深化。
從殖民地的角度來看大英帝國,可以說是毀譽參半。殖民地從英國那裡獲得了先進的科學技術與投資,促進了經濟的發展與生活水平的提高,也獲得了英國的法律框架與國際性的語言英語。在殖民地脫離帝國獨立之前英國都會試圖將它的議會民主制留給殖民地人民,雖然並不是所有的時候都獲得成功。獨立後的英殖民地大部分都選擇留在英聯邦之中。
但同時,英國的殖民政策並非利他主義的。事實上,英國的殖民化是完全以其自身利益為優先考量。英國為殖民地留下了更好的基礎設施,但那主要是為了方便這些殖民地的貨物能夠更方便地出口到英國以滿足其本土的需要,或是讓英國的工業品更方便地運送到殖民地市場。白人的自治領大多能夠進一步發展基礎設施,以取得經濟生產上的平衡,但是在拉美、非洲和東南亞的帝國殖民地卻往往只是工業所需原材料(或單一農業產品)的供應者,這對這些國家獨立後的經濟發展並無幫助。另外,為了確保其統治的穩定,英國採用了「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鼓動殖民地內不同民族、語言或宗教的人們相互內斗,使得像愛爾蘭、印度、辛巴威、肯亞、蘇丹、烏干達、伊拉克、蓋亞那和斐濟這些國家在獨立後面臨著不同程度的種族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