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怎麼樣了
雖然英國贏得了戰爭,並從戰爭中獲得了新的殖民地,戰爭的巨大開銷使得英國無法繼續承擔維系一個帝國所需要的龐大財政支出。英國有數百萬人死亡,無數資產被毀,其結果是債台高築、資本市場的混亂以及在海外殖民地英國籍官員人數的缺乏。與此同時,民族主義情緒在新老殖民地都在高漲,而帝國的參戰以及非白人士兵在戰爭中所感受到的強烈的種族歧視都更加助長了這種民族主義情緒。具體來說,影響主要有:
經濟上,戰前的債權國變為戰後的債務國,戰後經濟長期低靡、不景氣,國際金融中心也由英國倫敦轉移到了美國紐約。一戰中,英國的商船隊遭到巨大損失,使其航運業遭遇重創,也導致英國貿易量的下降。
政治上,主要體現在英國自由黨的沒落。在一戰爆發前,英國自由黨通過一系列的社會改革和立法,開創復興的局面。歷史證明,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作用下,才進一步激化了英國的國內矛盾,加劇了政壇的沖突,從而導致了英國自由黨的沒落。在此過程中,第一次世界大戰表現出了強烈的催化作用。1918年,自由黨尚可與其他政治力量聯合而維持勞合·喬治的首相地位,但以後自由黨在大選中的得票率持續下降,1923年的大選中,工黨得票率首次超過了自由黨,成為英國的第二大政黨,而自由黨從此以後再也未能成為第二大黨。
國際影響力方面,雖然英國在一戰後的巴黎和會上保持了國際事務領導者的地位,但是由於其經濟、軍事實力的嚴重倒退,事實上使得英國不可能再像一戰前那樣控制世界,「日不落帝國」世界政治、軍事霸主的地位都已名存實亡。華盛頓海軍會議上規定英美海軍實力保持一致,這說明英國無奈的承認了一戰後不再是全球霸主的事實。
社會方面,一戰使大量英國男子離開原先的工作崗位而參戰,一貫被視為弱者的婦女接替男子,參與大量戰時工作。一方面婦女作為家庭支柱,承擔穩定社會的重任;另一方面婦女廣泛就業,直接參加戰時經濟和社會事務,為英國取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最後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不僅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婦女社會經濟地位,加速了女權運動的發展,而且使英國社會對婦女的傳統偏見有所削弱。經過一戰的沖擊、影響,英國婦女終於獲得了選舉權。所以說,一戰推動了英國婦女解放運動的發展。
殖民地方面,在戰後雖然領土有所增加,但其對領土的控制力卻因戰爭的巨大傷亡與物資損失而大大削減,此後英國的殖民地有很多開始獨立,對英國社會各方面都帶來很大影響。
❷ 英國怎麼了
因為金融危機啊
倫敦奧運受金融風暴影響 英媒:2012還是北京辦吧。
25日,英國有關財政研究機構報告指出,英國在2012-2013年度需削減190億英鎊支出。內閣大臣們已經開始爭論哪個部門將首當其沖。失業者、無家可歸者、赤貧之人屆時將與前來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一起,在倫敦招搖過市、穿街過巷。
英國毛子竟說自己沒錢,真為咱國家自豪,連毛子都自嘆不如。咱國家錢真多,溫州還出現了民間施粥。。。
❸ 英國皇室兩周內接連兩起離婚,英國皇室究竟怎麼了
英國皇室沒有怎麼樣,這其實反映了現代人對婚戀的價值觀以及王室成員的在婚姻中會面臨的很多普通人婚姻所沒有遇到的問題。王室離婚率這么高,仔細分析其實也是情有可原,英國王室成員結婚,在成婚的時候隆重又盛大,但離婚的時候就像過家家一樣,而且王室的離婚大部分都是由女性提出,這也符合很多發達國家的離婚趨勢。
斯諾登伯爵離婚之後沒多久,女王的外孫也提出了離婚,他們這場婚姻和其他的不一樣,除了感情上面的不合以外,女方一開始就是沖著錢來的,只是女王還是給了女方一個機會,很可惜也是離婚收場。
❹ 英國是怎麼從日不落帝國淪落成二流國家的
從16世紀起英國打敗了西班牙,就坐上了世界領頭的頭把交椅。不但是經濟領先世界而且科技也是世界老大。隨著新航路出現,英國開始開拓他的地盤,把大網撒向了全世界各地。很快在世界上他的地盤超出了他本國的幾十倍。無論太陽走在東西半球哪一面,太陽都能照在屬於英國的土地上,這就是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的由來。
英國的大餅攤的太大了。這些比他多的幾十倍奴隸嚮往自由,各個對老英頭怒目而視。紛紛從老英頭的網中出來自立門戶。進一步的削弱了英國的實力。沒有外財不富,美國在二戰大發戰爭財。英國世界老大的交椅被美國搶去了,淪為了二等貴族,但是這樣的二流貴族我們同樣不可小看哦。
❺ 有誰知道真實的英國是怎麼樣的
1、去了英國才知道,30攝氏度的氣溫就成了酷暑,那一年的夏天竟熱死約800個英國人。
2、去了英國才知道,英國的市售食材質量真的高。
不論是小攤小販的自營,還是連鎖超市的供貨,大部分食材都是精加工。
水果都是洗過的,可以直接吃,肉類蔬菜都是預處理好的,回來一洗直接下鍋。
值得被吐槽的是,火車太慢了,沒見過跑120碼以上的火車,都是哐哧哐哧慢哼哼地跑。
如果讓中國人來搞英國火車系統,三小時內腐國全境任意通達是基本的。
16、去了英國才知道,出門購物看啥都貴,一碗白米飯價值20元人民幣。
17、去了英國才知道,那裡的水龍頭真的是令人頭疼。
真的是燙的燙死冷的冷死,我不知道當初這個設計的意義是什麼。
18、去了英國才知道,裸奔算什麼?
每年英國人會集體裸騎遊行,主題是環保。
包括大學生、白領們都人手一輛自行車,世界已經無法阻止他們奔放的心了。
❻ 英國和俄羅斯現在怎麼了,為什麼要驅除外交官
到目前為止(3月15號中午12點),俄羅斯的反應並不是特別的激烈。在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宣布以驅逐23名俄羅斯外交官為首的一系列懲戒措施,以報復俄羅斯在斯克里帕爾中毒案的表現後,俄羅斯外交部不過是發布了一份公式化的聲明。
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涅邊賈
倒是北京時間3月15號凌晨,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涅邊賈在英國要求召開的聯合國安理會特別會議上,表達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觀點。他宣稱,代號「新手」,毒害斯克里帕爾父女的神經毒劑,很有可能是在英國生產出來的。
俄代表透露,俄羅斯有確鑿的證據證明,蘇聯解體後,部分研發化學武器的專家和文件資料被西方國家的情報部門「弄走」。這些專家來到包括英國在內的西方國家之後,仍然從事著早先的研究方向。涅邊賈確信,英國國防部轄下的波登當秘密武器實驗室早就具備了生產「新手」神經毒劑的能力。
❼ 這幾天英國騷亂是怎麼一回事
起因:8月4日,4個孩子的父親、黑人、穆斯林達根乘計程車在倫敦街頭遭警方攔截,雙方發生槍戰,達根身中兩彈,當街死亡。英國官方表示,反槍支犯罪警隊懷疑達根非法持有槍械,於是布控攔截。事實證明,達根確實持有一支未注冊手槍。攔截發生後他朝警方射擊,一發子彈打中警察對講機,警察受傷。但達根親友解釋說,達根收藏槍械「完全出於愛好」。
6日,約300人聚集在倫敦托特納姆路警察局附近抗議,晚間演變為暴力事件,100多名「青年」在夜色中焚燒警車、公共汽車和沿街建築,切斷交通,佔領高速路,劫掠數十家店鋪。按《衛報》描述,數百名蒙面示威者在一座警察局附近朝警察密集投擲磚塊、酒瓶、雞蛋等物品。多輛警方巡邏車和一輛雙層公共汽車遭縱火焚毀。暴力活動明顯針對位於一條高速路邊的托特納姆區警察局。一些示威者從附近市場推來大批購物手推車,「隔離」試圖抓捕他們的警察。《衛報》稱,示威者多為「年輕人」(迫於宗教壓力,近年來西方司法機關傾向於隱去當事人的宗教身份,西方媒體不斷因為指明「穆斯林」身份而敗訴,因此一般只稱為「年輕人」),其中以十多歲少年為主,年齡最小的可能還不到10歲。
❽ 當年英國世界第一強國,可英國後來怎麼衰敗了
時代不同了。
英國是第一強國的時代是歐洲的殖民時代。英國憑借各地的殖民地提供原料和市場、憑借自身的工廠建設得以稱霸歐洲(美國崛起之前,其實也就是全球)
英國的衰落,一個原因是其全球的殖民地陸續獨立,不再能創造財富;一個原因是一戰和二戰給英國的經濟造成了不小的沖擊;而天高皇帝遠的美國則藉此機會發展了工業和科技,通過戰爭積累了財富。此外,英國本來是島國,氣候單調領土狹小,經濟的多樣性、工農業的發展潛力都有限,導致了美國崛起後昔日的宗主國很快成了美國的小弟。
即便如此,英國相對我們亞洲諸國來講,其資本主義已經基本完成了資本積累,社會法制趨於完善,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仍然是我們所追趕的對象。
❾ 從世界最強大到現在嚴重萎縮,英國海軍怎麼了
這個很正常,再強大的帝國也有興衰的時候。只能說英國後來工業被別國趕超,海軍方面才會落後,但是現在的英國海軍也還是世界一流狀態。
一戰和二戰,才是導致英國海軍衰敗的主要原因。畢竟一戰和二戰消耗的物質太大了,一戰就算了,但是二戰面對更加瘋狂的德國,這個時候英國再不把看家底的本身拿出來,都要被滅國,雖然最後還是被德國佔領。後來美國出手,把德國打爆,但是美國也佔了大頭,拿了太多好處,更是把英國甩在身後。
❿ 英國現在怎麼不行了
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先建立資本主義制度的國家之一,英國近幾個世紀以來一直扮演著世界霸主角色。但今非昔比,隨著國際局勢跌宕變化,「日不落帝國」逐漸喪失往日的威嚴。一度輝煌的大英帝國已無法走出衰退的泥沼。 英國的衰退是多種因素互相作用產生的結果。世界局勢發生了變化,英國過去成功的經驗此時已經成為了它的累贅,霸權地位一去不復返。 首先英國喪失了工業科技的優勢。英國雖然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先行者和絕對領導者。然而,第二次工業革命幾乎同時在幾個先進國家同時發生,但技術發明和創造的主要國家已不是英國,而是後起的德國和美國。即便是英國發明的先進技術,也因工業界的保守思想而沒有發生積極作用。 同時英國沒有及時進行經濟結構調整。但當時的情況是,哪個國家在新興工業部門占據優勢,它就可以開拓新興市場並獲得高額利潤。由於慣性力量,造成英國在新興產業的研發方面落後於美國和德國,因此英國新興產業占整個工業的比重低,其產值到1903年只佔工業總產值的6.5%。 英國經濟對外依賴程度高。到一戰前,英國幾乎佔全世界總投資額的一半,位居第二的美國只佔19%。資本的輸出使倫敦成為世界的金融中心,英國在國際貿易中也獲利甚豐。但是,資金不斷地從國內轉向國外,長此以往,便制約了國內的生產投資和技術革新,造成英國經濟的對外依附性,並且形成了國內一個龐大的食利階層。依賴性的經濟是十分脆弱的,英國經濟必須圍繞著國際經濟運轉。 教育落後給英國經濟帶來致命打擊。英國的教育體系相對落後許多。英國學生接受大學教育的比例最低,而高等教育培養出來的社會精英也偏重在人文社會或理論科學領域,應用科學方面則較弱。許多優秀的英國人也不喜歡接觸工程等實務性職業。 比起大學教育,英國的一般教育問題更嚴重。與許多國家比起來,英國基礎教育的師資良莠不齊,數學與自然科學的訓練時數太少,而且退學人數多。 英國教育體系的偏差,造成人力資源上的極大差距。許多英國產業正面臨嚴重的勞動競爭力問題,和許多發達國家相比,英國工人無論在教育程度與技術水平上都略遜一籌,受過大學或專科教育的經理人也最少,製造業更是大量缺乏受過專業訓練的經理人。而高層經理人當中,有技術背景出身的更是鳳毛麟角。 英國企業家精神喪失了。這是因為在英國社會,對貴族及其生活方式的崇拜幾乎根深蒂固,第一代企業家創業後,往往想把子孫培養成貴族,結果幾代人之後,創業的激情就盪然無存。這種追求田園生活的紳士文化和保守的民族特性,使得英國人發達之後,就會以貴族形象來重新塑造自己。在英國忘情工作、立志賺大錢的想法,往往會引來別人不屑的眼光。英國員工的離職率很高。根據1983年的統計,英國產業的員工離職率高達12%,這個數字也是所有發達國家中最高的。 傳統上,英國企業的發展目標是自我滿足而非出類拔萃。英國企業既沒有美國的利潤導向誘因,也缺乏日本的市場佔有意識,所以同業之間多合並而少競爭的現象不但理所當然,而且也被視為必要的做法。 英國這種避免競爭的態度,是由社會價值與教育體系相互強化而形成的。避免競爭的態度使英國產業一再受害。由於缺乏強有力的競爭者與客戶,英國企業就在舒適的市場優勢下,不知不覺地萎縮。不過,英國產業不曾遭遇一夕變天的遽變,原因是英國企業往往佔有搶先發展與客戶忠誠度的優勢。 對於經濟發展,英國政府也沒有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英國的產業政策是總體經濟導向,而非個體經濟走向;此外,英國的產業政策是由財政部管理,如何建立產業的競爭優勢並不是它所關心的主要問題,未能善用政策的陣痛效應導正產業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