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英國為什麼要提前大選
4月18日(周二)英國首相特雷莎·梅突然宣布,將在6月8日提前舉行大選,表示選舉是保證英國脫歐以後確定性和穩定性的唯一途徑。
3月31日,也就是英國正式啟動脫歐程序的兩天後,蘇格蘭首席大臣正式簽署並向英國政府遞交「第二次獨立公投」的公函。
所以說英國這次提前大選,受益的不僅僅是首相特雷莎·梅,蘇格蘭獨立派也可能搭上這趟順風車。
B. 下議院選舉之後 英國首相怎麼產生
1,議會選舉結束後,國王(或女王)召見多數黨領袖,邀請他出任首相並著手組閣。照例,內閣名單早已擬好,議會表決通過後,新政府即告成立。最大的在野黨依法成為正式的反對黨,組成「影子內閣」。
2,出現一個「懸浮議會」。 接下來,自民黨將成為組閣的關鍵。最新消息顯示,工黨黨魁,現任首相可能會邀請自民黨共同組閣,形成一個工黨-自民黨的聯合政府。但另一種可能即是保守黨-自民黨聯盟。不過,保守黨黨魁卡梅隆可能會先與小黨派北愛民主統一黨商討組建聯合政府一事,如果不成功,再考慮與自民黨組閣。
英國歷史上上一次的「懸浮議會」出現在1974年,當時的保守黨首相愛德華·希思(Edward Heath)在獲得少於工黨議席的情況下,試圖用四天時間組建一個政府,但結果以失敗告終。工黨領袖哈羅德·威爾遜(Harold Wilson)成立了少數黨政府。新政府持續了七個月時間,直到他再次召集大選。
C. 英國大選是什麼
英國大選(General elections of the United Kingdom)是指英國選舉最高立法機構英國國會議員的選舉,英國的國會議員(Members of Parliament,MP)通常指下議院議員。國會議員最長任期為5年,但可因為解散國會而提前結束。
參選資格
大選的基本制度是簡單多數選舉制(First-past-the-post election system),即根據一黨所佔有的議員數量。如果一黨擁有絕對多數的議員,則此黨將組成下屆政府,該黨黨魁則成為首相。如果沒有任何黨派擁有絕對多數席位,則合計擁有絕對多數席位的兩個或多個政黨將組成聯合政府(Coalition government),基本上其中最大黨黨魁將成為首相;或者單獨一黨成立政府,並通過與其他黨派非正式的聯盟和協議而得以延續。在缺乏多數席位的下議院中通過政府制定的法規,如其最後的數月中約翰·梅傑政府所面對的,則是非常困難。
這項制度並不是比例代表制(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的一種。在全國擁有20%選票的政黨一樣可以以得到區區數個席位而收場。這使此選舉制度屢遭詬病,那些在比例代表制下將表現地更好的政黨如自由民主黨對此抨擊地更為猛烈。而另一方面,此制度的支持者則認為現有制度使得英國政治主流之外的極端黨派式微、聯合政府很少出現,並且選區同其議員有著較為直接的聯系。
D. 英國如何大選
★英國大選選什麼?
2010年英國大選將選出下屆議會,英國各政黨將角逐下議院的650個席位,贏得過半席位的政黨將組成下屆政府(或聯合政府)。
★英國大選投票日是哪一天?
5月6日星期四,一般慣例是在在星期四舉行,但也並非一定要在星期四舉行,不過投票日是不能定在周末和國定假日的。
★為什麼投票日是星期四?
其實也並非一定要在星期日舉行,這只是一般的慣例。有關它的來源有一種說法是過去人們在星期五拿到一周的工資,在星期四舉行投票可以避免人們在投票日當天爛醉如泥。
★英國大選誰有投票資格?
投票日當天年滿18歲之英國公民、或居住在英國的英聯邦國家公民和愛爾蘭共和國公民,必須登記取得投票資格。
★英國大選誰被禁止投票?
下列人士禁止在大選中投票:英國上議院議員;判刑確立之受刑人;過去五年中選舉舞弊判刑確立者;「無法律行為能力者」
英國大選選票是什麼樣子?
選票上印有該選區所有候選人的姓名,以候選人姓的字母順序排列,如果為政黨參選人,候選人旁邊會記載政黨名稱。投票人必須選擇一位候選人,在候選人姓名旁邊的方格內打叉(X)。
★英國大選投票是強制性的嗎?
投票不是強制性的,法律沒有規定人民必須投票,也沒有規定人民必須登記取得投票資格。
★英國大選我投的票保密嗎?
每張選票上都有一個序號,因此追查哪張選票是誰投的,理論上是可以做到的,但法律禁止這么做,選票上面的序號是為了避免選舉舞弊而設的。
★英國大選誰有參選資格?
參選人必須是年滿18歲之英國公民、或居住在英國的英聯邦國家公民和愛爾蘭共和國公民。禁止參加英國大選者包括:破產者、公務人員、警察、軍人、政府指派之商業公司負責人、非英聯邦國家之國會議員、選舉舞弊判刑確立者、上議院議員
★英國大選如何計算選票?
英國採取「簡單多數票當選制度」,候選人只要在該選區贏得最多的選票就算當選,不論其得票數是否過半。
★政黨領袖如何成為首相?
如又有一個政黨在大選中贏得下議院過半數席位,女王將在投票隔天邀請該政黨領袖擔任首相,組成下屆政府。
★如果沒有任何政黨贏得過半席位該怎麼辦?
如果沒有任何一個政黨在大選中贏得下議院過半席位,那麼情況會變得更復雜。取得最多議席的政黨可以單獨組成「少數政府」,但少數政府在議會里將面臨施政困難,甚至會導致政府癱瘓。該黨可以與其他政黨合組「聯合政府」,取得議會里過半的席位。
E. 英國議會大選的問題
英國採用的是君主立憲政體,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是英國和其他15個英聯邦國家的元首,也對澤西島,馬恩島和根西島等君主領地擁有統治權,這些君主領地在名義上不是聯合王國的一部分,但是是由聯合王國政府來管理其國防和外交事務,並且聯合王國議會對這些領地有立法權。
英國的民主制度是漸進緩慢開放而形成,上議院議員由世襲貴族與主教擔任,並非選舉產生,下議院議員由各地貴族、大地主、富豪操縱指派,平民並無選舉權,後來甚至出現已經荒涼的市鎮仍有權派出議員,新興城市如曼徹斯特或伯明罕卻無權派出議員的怪現象。1832年執政的民黨(Whig)才取消頹廢市鎮的選舉權,讓成年男性家境小康者有選舉權。1867年執政的保守黨進一步降低選民的財產限制,1884年執政的自由黨才完全取銷選民的財產限制,使成年男性都有選舉權。但英國婦女則是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才獲得選舉權。
聯合王國是全世界三個沒有成文憲法的國家之一,英國的憲法由習慣、判例法和國際條約等構成。所以英國的憲法制度和大陸法系不同,理論上,英國議會可以通過法案來進行憲法改革。
英國的議會政體被稱為威斯特敏斯特體系,該法令系統由世界很多國家採用。英國議會的辦公地點在威斯特敏斯特宮,分為選舉產生的下議會(平民院)和指定產生的上議會(貴族院),所有通過的法案草案需要由英國君主批准後成為法律,但是按照英國習慣憲法,君主不能否定議會通過的法律草案,在蘇格蘭和北愛爾蘭設置議會之前,英國議會擁有最高的立法權。
英國的政府首腦是首相,首相是議會的議員,必須取得下議會中多數議員的信任方可就任,所以首相往往是國會獲得最多席位的政黨的領袖,首相和內閣形式上由君主指派,但是根據習慣憲法君主不能否決當選首相和首相所指派的內閣成員。內閣成員來自議會兩院,大部分來自平民院,首相和內閣擁有實際的最高的行政權力,所有的內閣成員均是君主的樞密院的成員。現任首相是戈登·布朗
英國議會下院由英國現有的646個選區選舉產生,其中529個選區在英格蘭,18個在北愛爾蘭,59個在蘇格蘭,40個在威爾士,下一屆大選英國選區數量將提高到650個。任何一個選區選舉以簡單多數方式產生一個議會議員,君主在首相的建議下可以提前舉行大選,英國1911年議會法案規定大選每5年舉行一次。
英國最大的三個主要政黨為工黨、保守黨和自由民主黨。這三大政黨據有現議會下院646個席位中的616席,其餘席位由蘇格蘭國民黨、威爾士黨、工會民主黨、社會民主黨和新芬黨等瓜分。作為歐洲議會的成員,英國現有78位歐洲議會議員,自英國的12個歐洲議會選區內選舉出。
F. 英國大選將會產生哪些影響
盡管近日來倫敦恐襲陰影尚未消散,但箭在弦上的英國大選仍在本周四按計劃舉行。本次大選投票時間定為當地時間6月8日早7點至晚10點(北京時間8日14點至9日凌晨5點),預計最終選舉結果將在北京時間9日白天揭曉。那麼本次大選的影響有哪些呢?
國際關系
英國大選結果或許會影響英國與其最密切盟友之間的關系。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梅是首位與特朗普在白宮會晤的外國領導人,兩人之間的關系自那時以來一直密切。與此同時,在脫歐問題上,英國與歐盟其他國家的關系日趨緊張。相比之下,科本最近幾天公開反對特朗普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在特朗普發推文抨擊倫敦市長薩迪克·汗後,科本也為薩迪克·汗辯護。如果投票結果對梅不利,上述關系可能重新出現調整。英國在脫歐方面的下一步舉措或許也會對居住在英國的300多萬歐盟公民產生重要影響。
G. 英國是怎樣選舉首相的
英國首相選舉:一般情況下國會下議院的多數黨黨魁或執政聯盟的首領自動成為首相人選,人選經國王/女王任命後正式成為首相。
議會大選後,即由英王召見多數黨領袖,任命其為首相並授權組閣。首相從本黨議員中提出閣員名單 ,請英王任命。
大臣分閣員大臣和非閣員大臣。參加內閣的閣員大臣只是政府中的部分大臣,閣員人數由首相確定,組成人數經常變動。參加內閣的除首相外,通常有外交、國防 、財政、內政等 重要部門的大臣,不擔負某一具體部門首長的大法官、樞密院院長、掌璽大臣,主管地區事務的蘇格蘭事務大臣、威爾士事務大臣、北愛爾蘭事務大臣。
內閣會議之前,首相有時就重要政策方針先召集少數親近大臣開會討論,稱小內閣或內內閣。
H. 英國議會和議員分別如何產生,議會大選又是怎麼回事
現代英國是典型的議會制國家,是以議會為核心建立起來的國家政權,實行議會內閣制,由議會的多數黨組織內閣,內閣對議會負責。議會是英國政治的中心舞台,是最高立法機關。政府從議會中產生,並對其負責。英國的議會由上、下院組成。上院也叫貴族院,主要由王室後裔、世襲貴族、新封貴族、上訴法院法官和教會的重要人物組成。下議院又稱平民院或眾議院,其議員由選民按小選區多數代表制直接選舉產生。
下院行使立法權、財政權和對行政的監督權。立法的程序一般是提出議案、議會辯論、經三讀通過、送交另一院通過,最後呈英王批准頒布。議會的財政權由下院行使,財政大權為內閣一手把持。議會對行政的監督權通過議員對政府大臣的工作提出質問;對政府的政策進行辯論;批准或否決政府締結的條約;議會有權對政府提出不信任案,出現這種情況,內閣必須辭職,或提請國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選。
目前在英國凡年滿18歲沒有被法律取消投票資格的英國公民都有選舉權。但居住期限的資格仍保留,選民必須在某一選區中居住3--4個月以上才能在該選區選民冊上登記。凡年滿21歲的公民都有被選舉權。在選區獲得2名選民推薦和8名選民聯署同意都可成為議員的候選人,但貴族、主教、法官、高級文官、現役軍人、宣布破產者、重罪犯人、受權辦理選舉事務的負責人等沒有被選舉權。
下院議員選舉採用小選舉區相對多數選舉制。即每一選區產生一名議員,議員候選人只要取得相對多數就能當選。目前全國總共650個選區,選出650名議員。議席的分配蘇格蘭不少於71席,威爾士不少於35席,北愛爾蘭不少於12席,其他就屬於英格蘭的席位。選區並不固定,以前以歷史郡為選區,人口多少很懸殊。1958年法律規定,選區每10年至15年就調整一次。至於劃選區的原則,由平民院確定,這就便於執政黨在重新劃分選區時採取對本黨有利的原則。在兩黨制的英國,這種選舉制對小黨非常不利,因為兩大黨之一隻要在選區比別的黨多得一票就能當選。因而選舉結果往往違背選民的意志,使選票與議席不能成正比例。
I. 英國大選的介紹
英國大選(General elections of the United Kingdom)是指英國選舉最高立法機構英國國會議員的選舉,英國的國會議員(Members of Parliament,MP)通常指下議院議員。國會議員最長任期為5年,但可因為解散國會而提前結束。2015年5月,英國國會下議院將舉行第56次選舉,這將是英國數十年來懸念最大的一次選舉,選舉結果將決定著英國的未來。此次大選將於當地時間7日7時到22時舉行,大部分投票結果於5月8日3時到5時出爐。具有投票資格的選民約為4800萬人,預估投票率65%到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