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君主在哪裡加冕

英國君主在哪裡加冕

發布時間:2022-05-03 20:55:20

『壹』 英國國王的登基加冕儀式在那裡舉行

威斯敏斯特教堂。英國國王在這里登基加冕已有近1000年的歷史。王室成員結婚,舉行婚禮的場所也在這個教堂,這里還埋葬著20多位國王

『貳』 威廉什麼時候被加冕為英國國王

1066年10月,乘黑斯廷斯決戰勝利的威勢,威廉率軍長驅直入,先後佔領坎特伯雷、韋斯特漢姆、西爾、吉爾福德等地,接著又橫掃北部。倫敦投降代表向威廉表示屈服,並奉他為國王。1066年聖誕節,威廉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被加冕為英國國王。

『叄』 英國國王如何加冕

威斯敏斯特教堂是歷代國王加冕登基、舉行婚禮慶典的地方,也是英國的王室陵墓所在地。最後一個在這里舉行葬禮的王室成員是已故的王妃黛安娜。除了王室陵墓外,這里也安葬著許多偉大的人物,包括牛頓、達爾文、丘吉爾等。
1911年6月23日,英國國王喬治五世在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
加冕儀式象徵著君主制傳統的繼續。室外空中的陰雲和室內昏暗的色彩與前來參加加冕儀式的人們鮮艷華麗的禮服、制服、珠寶飾物形成鮮明對比。上午8時,威斯敏斯特教堂已擠滿了准備在這里逗留一天的人們。大街上擠滿了成千上萬的人,他們需要等上幾個小時,為的只是皇家的隊伍經過時能看上一眼。國王對這次慶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天氣與我們所期望的一模一樣,火紅的太陽、沒有什麼風、天上萬里無雲。.....我戴上了將由印度政府支付的價值六萬英鎊,專為這次活動製作的新王冠。.....」這一慶典持續了三個小時。「相當累」,國王在這一天結束時寫道,「戴完這頂新王冠後。.....我的頭可能受了傷,這東西太重了」。這次加冕儀式,之所以看起來非常隆重,或許是因為這一年令人不安的政治背景:社會主義、罷工和最近對貴族的抨擊。

『肆』 威廉和瑪麗登基,入主英國是在哪一事件後,標志著什麼

是在1688年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發動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統治的光榮革命後。1689年2月13日,在英國國王詹姆斯二世被議會罷黜後,詹姆斯二世的女兒瑪麗二世和他的丈夫威廉三世正式成為英國的共治君主。

這一事件標志著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結束了英國君主專制制度,將「君權神授」轉變為了「議會的國王」,把權力中心轉移到了議會手上。國王不經議會同意,國王無權廢止法律、侵犯議會征稅權、組織常備軍、干涉議會言論自由,不得非法拘捕臣民,必須定期召開議會。

威廉和瑪麗雖然登基,但是英國的實際權力還是掌握在議會手中。


(4)英國君主在哪裡加冕擴展閱讀:

1688年後,英國的政治制度及由此而萌發的政治思想,對歐洲絕對君主專制制度和君權神授、君主萬能、臣民必須無條件服從等思想,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而對一些民主、進步的思想家,如18世紀的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伏爾泰等則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思想啟蒙運動。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光榮革命

『伍』 英國君主登基典禮

君主著深紅罩袍和深紅天鵝絨御袍進入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先落座於Chair of Estate。這之後嘉德首席御用紋章官、坎特伯雷大主教、大法官、掌禮大臣、宮廷長官和紋章院院長六人一齊走到教堂的東西南北四面,每面向一個方向都對對面的人要求他們承認新君主。當四個方向的人都表示認可新王以後,大主教主持君主宣誓。

誓言完成後,將有一神職人員向君主呈一本《欽定版聖經》,這之後舉行聖餐禮,根據尼西亞信經需中斷。聖餐禮中斷後,君主褪下深紅罩袍,至聖愛德華椅,即加冕王座落座。四名嘉德騎士撐起一頂華蓋罩住君主,在華蓋下君主行受膏禮。威斯敏斯特教長負責傾倒聖油,坎特伯雷大主教將其塗於君主的手、頭部與胸部。之後大主教賜福以完成儀式,君主穿上純白樸素的colobium sindonis,外罩supertunica。

掌禮大臣呈給君主象徵著騎士精神的馬刺,坎特伯雷大主教在其他主教的協助下將御劍呈給君主。然後新王在supertunica之上再披Robe Royal和Stole Royal。此時大主教就可以將各王位標記交予君主。首先是歸主寰宇(頂部有十字架的空心金球),君主接過之後立刻送回聖壇之上。接下來交予的是象徵著如婚姻般忠於國家的一枚戒指。再之後君主接過象徵聖靈的鴿之權杖和象徵王權的十字權杖(鑲嵌庫里南一號鑽石)。君主手持兩柄權杖,坎特伯雷大主教即以聖愛德華王冠為其加冕。在場所有人高呼「天佑我王」同時將冠冕或帽戴到頭上。倫敦塔此時鳴禮炮。

至此新君已正式加冕,大主教與全體主教向王宣誓效忠,全體貴族上前向王致敬,全體教士在大主教帶領下集體向王致敬。之後,王室成員一一向王致敬。如果被加冕的國王有王後,在致敬結束後會有簡單的王後加冕禮。若被加冕的女王有丈夫,女王的丈夫無加冕禮。致敬環節結束,此前被中斷的聖餐禮繼續直至完成。

這之後君主離開加冕堂,行至聖愛德華禮拜堂(仍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內),前行導引者負責持御劍、聖正義之劍、塵世正義之劍和慈悲之劍(該劍無劍尖)。君主將佩戴的王位標記一一陳列於聖壇,並脫下Robe Royal和Stole Royal,將深紅罩袍換成紫罩袍,再穿上紫天鵝絨帝國袍。君主然後換戴帝國冠冕,手持十字權杖和歸主寰宇離開禮拜堂,全體在場者唱國歌。

『陸』 英國國王的登基加冕儀式在哪裡舉行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威斯敏斯特的本義是西部大教堂。教堂建築為哥特式,數個由彩色玻璃嵌飾的尖頂並列在一起,美麗絕倫。教堂中間還有一處擁擠的墓場,埋葬著很多偉大人物。由於人數眾多,不得不將棺槨豎起來埋放在地下,最終還是無處插針,才開始將偉人們向聖保羅教堂轉移。教堂的祭壇前面的尖背靠椅,是歷代帝王在此加冕時坐的,據說那是件700年以前一直使用至今的古董。椅子的坐板下有一塊大石頭,被稱為"命運之石",它是愛德華一世在13世紀掠奪來的。原來這是蘇格蘭王登基用的,據說現今蘇格蘭人中,還有人發起要把這塊石頭取回去的運動。

在這座教堂建成之後不過幾日,懺悔王便死去了,也沒有王位繼承人。正當皇親國成為此爭吵不休之際,諾爾曼人威廉從法國而來,並一舉壓制、征服了英格蘭。可是,怎樣才能向公眾展示自己是愛德華王的正當繼承者呢?最終,他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在愛德華王建造的這座教堂內舉行盛大的登基儀式。從那以後,共有40位皇帝在此登基。

在邱吉爾或無名烈士的墓碑前行個禮,遊客們便走過庄嚴卻有些灰暗的通道,買票進入到豪華絢麗的內廳。鋪滿紅色天鵝絨的地方是極為富麗堂皇的祭壇,登基及大婚儀式均在此舉行。人們眼前好像看到了那盛大的場面。祭壇後是懺悔王高達3層的豪華墓地。

『柒』 英國國王加冕典禮舉行的地方

威斯敏斯特教堂既是英國國教禮拜堂,又是歷代國王舉行加冕典禮、王室成員舉行婚禮的大禮堂,還是一個國葬陵墓。
1840年重建的威斯敏斯特是最顯著的中世紀建築物,它在原有的基礎上保持了它的連貫性、完整性和新哥特式風格。直角的哥特式風格的聖瑪格麗特教堂是小型的中世紀教堂,它和威斯敏斯特教堂從十一世紀就是王室權力的象徵。這個文化遺址的歷史意義和象徵意義是十分明顯的,是不可替代的。

威斯敏斯特宮坐落在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畔,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築,它是英國的議會大廈,國會的上、下議院就設在這里。
威斯敏斯特宮東臨泰晤士河,正門朝西,佔地面積8英畝,主體建築是前後三排長達287米的宮殿大樓沒,兩端和中間由7座橫樓連接。宮殿西南角和東北角各有一個高塔。西南角的維多利亞塔高102米,長寬各22.9米,全部為石質結構,內部共分11層,因其防火性能強,所以被用來存放議會的重要的文件檔案。塔頂的旗幟升起時,表示議會正在開會。塔樓下面有扇皇家大門只供英王召開會議時使用。東北角的方形尖塔是一座96米高的鍾樓,塔頂有一口聞名全球的大本鍾。鍾樓建於1856年,大鍾重13噸半,直徑7米,時針長2。75米,分針長4。27米,鍾擺重305公斤。每走一小時,就會報時一次,洪亮的鍾聲通過英國廣播公司的光寶王傳遍世界。大鍾的監制人為本傑明·荷爾爵士,大本鍾因此而得名。
威斯敏斯特宮是過去倫敦的西郊,曾建有一座教堂。11世紀中期,英王愛德華一世在這里修建了一座宮殿並重建了教堂。此後400多年建威斯敏斯特宮一直是英國的主要王宮,1547年成為英國議會所在地。它幾經火災,幾次重建。1834年的大火燒毀大半原有建築,英政府決定建造一座舉世無雙的議會大廈,由著名建築設計師查爾斯·巴里設計,1840年動工,1857年完工。第二次世界大戰下院的會議大廳被炸毀,後於1950年重建。威斯敏斯特宮共有14個大廳和600多個房間,有一座圓形中央大廳將議會分成南北兩部分,南面是上議院,北面是下議院。議會大廳是宮內最重要的建築,上院的議會廳長27.5米,寬14米,正面講壇上有英王寶座;下院議事廳長23米、寬14米。女王、上院議院和下院議員進入議會大廈時必須從不同的門進入。威斯敏斯特教堂在議會廣場西南側,正式名稱為""聖彼得聯合教堂""。最初由愛德華一世於1050年下令修建,1065年建成。現存的教堂為1245年亨利三世時重建,以後歷代都有增建,直到15世紀末才告竣工。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全長156米,寬22米,大穹隆頂高31米,鍾樓高68.5米,整座建築金碧輝煌,前面兩塔高聳,顯得庄嚴神聖,被認為是英國哥特式建築的傑作。教堂內有一張英皇加冕時用的寶座,那是1300年遺留至今的,寶座下面是一塊來自蘇格蘭的稱作""斯庫恩""的聖石,兩件東西都是英國鎮國之寶。
威斯敏斯特教堂既是英國國教禮拜堂,又是歷代國王舉行加冕典禮、王室成員舉行婚禮的大禮堂,還是一個國葬陵墓。從11世紀威廉開始,除愛德華五世和愛德華七世外,所有英王都在此加冕登基,當今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就是於1953年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里舉行加冕典禮的。作為英國的國葬陵墓,許多英國歷史上的帝王和政界要人都葬於此地。著名的科學家牛頓、達爾文和著名的文學家藝術家如莎士比亞、狄更斯、哈代的墓室也在這里。
英國在北美的第一個殖民地是佛吉尼亞州的詹姆斯頓(Jamestown),建於1607年

『捌』 英國愛德華國王在哪一年加冕

丹麥人的王國很快衰落,克努特二世死後王位空懸。英格蘭貴族推舉流亡在諾曼底的愛德華王子為合法繼承人,並於1043年為其加冕。愛德華國王娶英格蘭大貴族戈德溫之女為妻,但他在朝中重用諾曼人,遂使諾曼人的外來勢力同以戈德溫為代表的英國本土勢力之間矛盾激化。

『玖』 威廉如何被加冕為英國國王

乘決戰勝利的威勢,威廉率軍長驅直入,先後佔領坎特伯雷、韋斯特漢姆、西爾、吉爾福德等地,接著又橫掃北部。倫敦投降代表向威廉表示屈服,並奉他為國王。1066年聖誕節,威廉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被加冕為英國國王。

『拾』 英國王室加冕,是怎麼進行的

英國王室加冕,是怎麼進行的?

英國國王加冕典禮,通常在前一位君主去世後數個月後舉行。
主持人是英格蘭國教會中資歷最深的教士「坎特伯雷大主教」。
若主教缺席,則由君主指定的另一位主教主持,僅有少數例外。
曾舉辦過加冕禮的地點包括:Bath(巴斯)、Kingston upon Thames(泰晤士河旁的金斯頓)、倫敦,和Westminster Abbey(威斯敏斯特修道院,西敏寺),後來都在Westminster Abbey舉行加冕禮。
至於整個加冕典禮,已延續了上千年未變,也是最古老的儀式之一。
其他神職人員及貴族成員亦將在加冕禮中各自發揮作用。
參加典禮的,還包括國務重臣等。
一切程序,按照威斯敏斯特修道院千年來一份未公開發表的紅色行事手冊進行。
這份手冊,由威斯敏斯特修道院主持牧師保管,代代相傳。


從那以後,共有40位皇帝在此登基。
在邱吉爾或無名烈士的墓碑前行個禮,遊客們便走過庄嚴卻有些灰暗的通道,買票進入到豪華絢麗的內廳。鋪滿紅色天鵝絨的地方是極為富麗堂皇的祭壇,登基及大婚儀式均在此舉行。人們眼前好像看到了那盛大的場面。
祭壇後是懺悔王高達3層的豪華墓地。

閱讀全文

與英國君主在哪裡加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42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58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36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67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2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86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04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12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82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05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19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0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397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72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88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65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0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28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58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