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阿切爾是怎樣發明郵票和打孔機的
郵票的發明者不是阿切爾,而是英國紳士羅蘭 .希爾,如下圖:
阿切爾是郵票打孔機的發明者,發明的故事如下:
1848年的某一天,有位新聞記者在倫敦市中心的一家酒店邊喝酒邊撰寫當天的新聞,稿子寫好後,分別裝進信封,准備寄到幾家報館去。這時,他從衣袋裡取出一大張維多利亞女皇像郵票,想向酒店老闆借一把剪刀將郵票剪開。酒店老闆說;「先生,實在對不起,我們這里沒預備剪刀」。 稍後,這位聰明的記者順手從西服衣襟上取下一枚別針,在郵票與郵票的空隙間扎了一串均勻的小孔,然後輕輕撕開,便解決了這個難題。
記者的舉動被身旁的亨利 . 阿切爾這位有心人看到, 回去以後,他便開始研製 「郵票打孔機」。 經過努力,他設計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台郵票打孔機,幾經改進後,使用效果良好。 並於1854年被英國郵政當局正式採用,同年便發行了世界上第一枚帶齒孔的郵票 「紅便士」。
2. 阿切爾發明了哪些東西
英國科學阿切爾發明了,郵票打孔機
3. 英國科學家阿切爾發明了郵票打孔機,他是一個什`什麼的人。
首選他肯定是一個有心人,善於用腦,臨危不亂,有智慧的人;
郵票打孔機的發明編輯1848年的一天,英國發明家享利·阿察爾獨自來到一家小酒吧間,挑了一個比較安靜的地方坐下來,買了 一點酒,不慌不忙地喝著.
研究新發明
阿察爾為了完成一項新發明,在實驗室一連奮戰了近20天,發明成功了,人也精疲力盡了.他來酒吧間正 是為了換個環境,讓緊張的大腦鬆弛一下.
喝著喝著,阿察爾旁邊又來了一位客人.這位客人是外地人,彷彿有什麼急事,簡單而匆忙地喝罷酒,便扒在桌子上寫起信來,信封好後,他陶出一大張新郵票,准備裁下一枚貼上,但摸遍了身上所有的口袋,都沒有找到小刀.他有些著急了.
當時印製的郵票,一般幾十枚為一整張.郵政人員或者寄信人若要貼郵票,必須用小刀裁開.這樣確實很不方便,有的人為了省事,就用手撕開,結果撕得很不齊,有時還會撕破畫面,這枚郵票就作廢了.
這位外地客人沒帶小刀,便十分客氣地問阿察爾:
「先生,請問您有小刀嗎?能否借我用一下?」
「哦,對不起,我也沒帶小刀.」阿察爾欠了欠身回答道.
這位客人看了一下旁邊桌上的人,欲問又止,最後沒有再開口.他將要用的那枚郵票周圍折了印,准備撕 下來,但又怕撕壞了,只好停下了手.看來他正在想辦法.這時,只見他取下西服領帶上的別針,在這枚郵票 與其它郵票的連接處刺了幾行整齊的小孔,然後將這枚郵票干凈利落的扯了下來,並小心翼翼地貼在信封上.這樣弄下來的郵票,四周有一圈波浪線似的齒紋.反而顯得別致而美觀.這位客人收起信,帶著微笑走了.
善於觀察的阿察爾,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裡.他從內心佩服這位會動腦筋的外地客人.他想:幾十枚郵票印 在一起,用起來很不方便,既增加了郵政人員的勞動量,又給郵寄者添了不少麻煩,能否在印製郵票的時候就 在各枚之間的空白處打上一行行小孔,這樣隨手一扯就可用,根本不用小刀.回去後,他立即投入了郵票打孔機的研究.
打孔機的誕生
不久,郵票打孔機就在阿察爾的手中誕生了.英國郵政部門看了樣機後,立即採用了.打孔郵票用起來十分方便,深受郵政人員及寄信人的歡迎.
4. 郵票打孔機是哪一年被阿切爾發明出來的
郵票打孔機是 1848年 被阿切爾發明出來的 。
1848年的一天,英國發明家阿切爾到倫敦一家小酒館喝酒,在發明家的身旁,一位先生手拿著一大張郵票,右手在身上翻著什麼。看樣子,他是在找裁郵票的小刀。那位先生摸遍全身所有的衣袋,野沒有找到小刀,只好向每枚郵票求助:「先生,您帶小刀了嗎?」阿切爾搖搖頭,說:「對不起,我也沒帶。」 那個人想了想,從西裝領帶上每枚郵票取下一枚別針,在每枚郵票的連接處刺上小孔,郵票很容易地便撕開了,而且撕得很整齊。阿切爾被哪個人的舉動吸引住了。他想:要是有一台機器能給郵票打孔,不是很好嗎?阿切爾開始了研究工作。很快,郵票打孔器造出來了。用它打過的正張郵票,很容易一枚枚地撕開,使用的時候非常方便。英國政府部門立即採用了這種機器。
5. 郵票打孔機的發明者阿切爾是哪國人
阿切爾(Arcgerm, Frederick Scott),他是英國人。英國發明家。1813年生於哈福德郡的比肖斯托福;1857年5月2日卒於倫敦。
1840年,英國首次正式發行郵票。最早的郵票跟現在的不一樣。每枚郵票的四周沒有齒孔,許多枚郵票連在一起,使用的時候,得用小刀裁開。
1848年的一天,英國發明家阿切爾到倫敦一家小酒館喝酒,在發明家的身旁,一位先生左手拿著一大張郵票,右手在身上翻著什麼。看樣子,他是在找裁郵票的小刀。那位先生摸遍身上所有的衣袋,也沒有找到小刀,只好向阿切爾求助:「先生,您帶小刀了嗎?」阿切爾搖搖頭,說:「對不起,我也沒帶。」
那個人想了想,從西服領帶上取下一枚別針,在每枚郵票的連接處都刺上小孔,郵票便很容易地被撕開了,而且撕得很整齊。
阿切爾被那個人的舉動吸引住了。他想:要是有一台機器能給郵票打孔,不是很好嗎?阿切爾開始了研究工作。很快,郵票打孔機造出來了。用它打過孔的整張郵票,很容易一枚枚地撕開,使用的時候非常方便。英國政府部門立即採用了這種機器。直到現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郵票打孔機。
6. 發明家阿切爾資料
英國發明家。1813年生於哈福德郡的比肖斯托福;1857年5月2日卒於倫敦。
阿切爾出生一個肉店掌櫃的家庭,最早曾跟銀匠學過徒。他對攝影發生了興趣,搞成了一種」濕珂羅酊印相法」。使用這一方法,可以得到非常清晰的底版,這樣就可以用印相紙翻印出多張正片來,而且無須等待底版乾燥。這是人們第一次製得多張一模一樣的照片。
塔耳波特*聲言阿切的這一方法本是從他那裡搬來的,只是稍有改頭換面而已。他還提出了專利權訴訟,但未能勝訴。不過,阿切爾也未能逃脫發明家的常見命運:為搞研究掏光了自己的腰包
。
7. 郵票打孔機是阿切爾發明的,他是從一位先生什麼的舉動中得到啟發。他成功的秘
1840年,英國首次正式發行郵票。最早的郵票跟現在的不一樣。每枚郵票的四周沒有齒孔,許多枚郵票連在一起,使用的時候,得用小刀裁開。
1848年的一天,英國發明家阿切爾到倫敦一家小酒館喝酒。在發明家的身旁,一位先生左手拿著一大張郵票,右手在身上翻著什麼。看樣子,他是在找裁郵票的小刀。那位先生摸遍身上所有的衣袋,也沒有找到小刀,只好向阿切爾求助:逗先生,您帶小刀了嗎看地阿切爾搖搖頭,說:逗對不起,我也沒帶。地
那個人想了想,從西服領帶上取下了一枚別針,在每枚郵票的連接處都刺上小孔,郵票便很容易地被撕開了,而且撕得很整齊。
阿切爾被那個人的舉動吸引住了。他想:要是有一台機器能給郵票打孔,不是很好嗎看阿切爾開始了研究工作。很快,郵票打孔機造出來了。用它打過孔的整張郵票,很容易一枚枚地撕開,使用的時候非常方便。郵政部門立即採用了這種機器。直到現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郵票打孔機。
8. 郵票的發明人是英國發明家阿切爾嗎
不是阿切爾,阿切爾是發明郵票打孔機的。發明郵票的應該是羅蘭.希爾。
17世紀,英國已開始創辦國家專營的郵政事業。在19世紀30年代的英國,寄信是按郵程距離及信的頁數向收信人收費的。昂貴的郵資使一般人難以承受,於是人們想盡辦法少付郵費或者免付郵費,結果造成英國實行高郵費而國家郵政收入反而減少。
羅蘭·希爾是一位傑出的改革家。他從1835年開始研究英國的郵政改革問題。為了宣傳他的郵政改革主張,他於1837年1月出版了他那著名的小冊子:《郵局改革- -其重要性與現實性》。小冊子廣為散發,引起輿論界的注意。1839年8月,議會終於通過了著名的1便士郵資法。1840年月1月10日英國決定實行羅蘭·希爾的建議,不論遠近,信函每盎斯均收費1便士。此即在世界郵政史上影響深遠的一便士均一郵資制。
英國對郵資已付憑證的圖稿進行了公開片集,當時收到的圖稿很多,介於勻不合用,後來羅蘭·希爾選定一種紀念章上的維多利亞女王側面像為票圖案。圖案頂部中間有郵資字樣,底部中間是面值1便士。國為是用黑色印刷的,所以又稱黑便士,全張橫12枚,豎20枚,共240枚,面值恰好1英磅。因當時沒有發明打孔機,所以郵票四周沒有齒孔。
黑便士郵票原定於1840年5月6日發行,但有的郵局在5月1日就開始發售,世界上第一枚郵票就這樣誕生了。為表彰羅蘭·希爾對郵政改革做出的傑出貢獻,英國女一賜他爵士稱號,人們尊稱他為郵票之父。
我國第一套郵票發行時間是1840年5月1日。圖案為蟠龍,俗稱大龍郵票。大龍郵票有三個版式,即薄紙大龍、闊邊大龍和厚紙大龍。新中國第一套郵票於1949年10月8日發行,郵票名稱為《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