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過年時候想去英國玩,我想問什麼時候訂機票比較合適
越早越好,一般國際機票可提前半年以上出票,到時候如果航班更改或取消可改簽
② 英國航班能飛國內嗎
可以的,英國回國航線近期相對緊張,以下是近期英國回國的航線,供你參考了解
倫敦一上海 MU552 周五
倫敦—上海 CA850 周五
倫敦一廣州 CZ304 周四
倫敦—青島 JD432 周五
倫敦—上海 VS250 周二/周五
倫敦—上海 BA169 周四/周曰
本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有訂票需求可以關注我們
③ 英國有那幾個機場分別是
英國有大約23個機場,其中主要機場有6個,分別是倫敦希斯羅機場、蓋特維克機場、愛丁堡機場、曼徹斯特機場、利茲機場、伯明翰國際機場。
一、倫敦希斯羅機場( Heathrow Airport)
希思羅機場位於倫敦 6 區西南部,從北京到英國各個城市的飛機,都會先經過倫敦希思羅機場,並在機場內辦理入關手續。希思羅機場分為四個航站,其中第四航站是英國航空公司的專用航站,其他三個航站通往世界各大城市。在機場里,可以找到機場平面圖,這樣可以避免在機場中迷路。
二、蓋特維克機場Gatwick
以乘客流量計算,蓋特維克機場是英國第二大機場,僅次於倫敦希斯羅機場。蓋特威克機場有兩個航站樓:北航站樓和南航站樓。南航站樓是機場較老和較繁忙的航站樓,也是機場車站所在。留學生可在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乘坐到達該機場。
三、愛丁堡機場( Edinburgh Airport)
和英國其他大機場一樣,到了愛丁堡機場,可以找到相應的黃色導航牌和一些信息導航牌,這些導航牌完全可以帶領大家到達機場想去的地方,所以沒有到過愛丁堡機場的人不要擔心。
和英國機場不同的是,愛丁堡機場只有一個航站(Terminal),在機場構造上,愛丁堡機場是屬於嬌小玲瓏的類型。在機場內,可以隨處可見英國航空公司的服務台,如果有任何疑問或者需要任何的幫助,可隨時去找服務台,他們都會很願意提供幫助。
四、曼徹斯特機場(Manchester Airport)
可以用四個字概括曼徹斯特機場:有條不紊。曼徹斯特機場共有三個航站。第一航站和第二航站多為其他國家的航空公司所用,航班也多是飛往英國以外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航班。第三航站是英航專用航站,所以如果要在曼徹斯特搭乘英航航班飛往世界各地,那麼應該選則第三航站了。
五、利茲機場(Leeds Bradford International Airport)
全稱「利茲布拉德福德國際機場」,位於英格蘭利茲市的西約克郡。機場作為利茲市和布拉德福德市之間的樞紐,同時服務更廣泛的約克郡地區,是約克郡最大的機場。機場的海拔高度在英國最高。此外,利茲有大量的計程車,
可以在夜間提供最方便的服務。
六、伯明翰國際機場(Birmingham International Airport)
伯明翰機場地處於英國城市伯明翰與考文垂之間,屬於英國重大的交通樞紐中心。伯明翰國際機場不大,與倫敦希思羅國際機場規模要小得多,國際出發的航站樓也只有兩個。如果目的地是伯明翰或者伯明翰以北,從西斯羅機場換機到伯明翰機場是個不錯的選擇。
④ 英國節日,地理,歷史,習俗是什麼,謝謝
New Years Day
新年,元旦,1月1日
St.Valentine's Day
聖瓦倫丁節(情人節)2月14日
St. Patrick's Day
聖帕特里克節,每年3月17日—是悼念愛爾蘭的守護神聖帕特里克的節日
All Fools's Day or April Fools's Day
愚人節4月1日
Good Friday
耶穌受難日(復活節前的星期五)
Holy Saturday
聖星期六(是Easter的前一天)
Easter
復活節(春分月圓後第一個星期日,4月)
Easter Monday
復活節後的星期一
Holy Thursday
耶穌升天節(復活節後的40天的星期四)
Pentecost也稱為White Sunday
聖靈降臨日(是Easter後的第7個星期天)
May Day or Labour Day
五一勞動節
the Spring Bank Holiday
春假(英國5月最後一個星期一)
Mother's Day
母親節(5月第二個星期日)
Memorial Day
陣亡將士紀念日(美國,5月26日)
Independence Day
美國獨立紀念日(7月4日)算和英國有關的
the Summer Bank Holiday
夏季公假(英國,8月最後一個星期一)
Columbus Day
哥倫布日(10月12日)
Halloween
萬聖節前夕(10月31日)
Hallowmas
萬聖節(11月1日)
Armistice day or Veterans Day
第一,二次世界大戰的停戰紀念日(11月11日)
Thanksgiving Day
感恩節(在美國是11月的第二個星期一)
Christmas Eve
聖誕節前夜(12月24日)
Christmas Day
聖誕節(12月25日)
Boxing Day
節禮日(聖誕節次日,如遇星期日,推遲一天)
其他還有:
國慶日:英國的國慶日期並不固定,而是以國王的正式生日為國慶日
銀行節:5月的第一個星期一及最後一個星期一,8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一(全國性的假日,並不僅限於銀行)
閱兵日:6月份的第二個星期六
節禮日:12月26日====================華麗分割線==========================================英國文化
人人均知英國文化及歷史豐富,同學或曾聽聞城西的戲院,皇家劇院,國家藝術館等;但可知道每個英國城市都是個文化中心。每個主要城市均有重要及名聞國際的劇院,博物館,藝術館,例如在愛丁堡之蘇格蘭皇家博物館,在貝爾法斯特的博物館,卡底夫國際露天劇場。
英國歡迎你
英國是既安全及又令遊客嚮往的地方。
英國治安良好,警察不須攜槍。
染病可得到免費醫療。留學生如已注冊,修讀六個月或以上的課程,可免費享用英國國民醫療服務(NHS)。且患病的機會不高。
宗教信仰受到尊重及照顧。無論在大城小鎮,都會找到宗教、文化背景相同的人,及敬拜的地方。
英國乃多元文化之地,歡迎不同種族,信仰和膚色的人。無論在大城小鎮的街道上,也不會感到陌生,而各式食肆供應不同國家的菜式。
英 國 交 通
英國鐵路及道路網發達。
鐵路
英國市際鐵路交通比世上任何國家都發達。除了農村腹地,鄰近都有火車站。由於英國鐵路發達,且地少人多,你或會感到詫異,從一端到達另一端需時不多。青少年可購買一年通用的乘車證,且有優惠價。
旅遊車
英國道路網四通八達,乘旅遊車比火車較廉宜,但需時較長。國家汽車公司提供一種學生票,十六歲至二十五歲之青少年,可獲整年成年票之優惠價。
飛機
在英國,飛機乃為長途旅行而設,從倫敦飛往布里斯托或伯明翰絕不廉宜,但如果從倫敦飛往格拉斯哥或愛丁堡則可考慮。
若要享受優惠,須出示國際學生證(ISIC),有關申請表格可在學生或學生旅遊辦事處索取。
到歐洲旅遊
英國與歐洲大陸相連,無論身在英國何處,歐洲各地都近在咫尺。英國有不少到歐洲大陸的出口,可用下列交通工具:
輪船
差不多從南岸每一個港口可乘輪船,水翼船,汽墊船到法國,比利時及荷蘭港口。往北歐各國航程較長,須從英格蘭北部乘船。
火車
新建成之海峽隧道使火車可從倫敦中部之滑鐵盧站,直達巴黎或布魯塞爾之市中心。旅程只需三小時半。
汽車
火車載汽車經海峽隧道從英國到歐洲大陸去,旅程從英國到法國只需二十五分鍾。
飛機
英國每一機場均有班機往返歐洲各主要城市。 渡海交通工具,鐵路航空公司之間的競爭使旅客可以廉宜的價錢,往返歐洲大陸。
英國天氣
據說英國人很多時候談及天氣,或許這是事實。英國氣候變化很大,由下雪到燦爛陽光均見,但很少太熱或太冷至不能抵受。==========================繼續分割線=================================英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英國皇室作為凝聚國家力量的象徵發揮作用,並不具備實質性權力。國王是名義上的統治者,由世襲產生。首相是英國政府的最高領導人,通過民選產生,掌握最高行政權力。首相可就重大事項與國王磋商,但最終決定權由議會和首相做出。英國君主與其近親的關系由其名號可知。王室成員雖然沒有嚴格的法律或者正式的定義,並且不同的名單會有不同的成員,不過擁有國王/女王陛下(HM)或者王子/公主殿下頭銜(HRH)的一般都被視為王室成員。
英國王室官方網站上的英國王室成員列表:
女王陛下
愛丁堡公爵殿下(菲利普親王)(王夫)
王儲查爾斯王子(威爾士親王 女王長子)
康沃爾公爵夫人(卡米拉王妃)
劍橋公爵夫婦
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威爾士親王長子及妻子)
哈里王子殿下(王儲次子)
約克公爵殿下(女王次子)
比阿特麗斯公主殿下(約克公爵長女)
尤金妮公主殿下(約克公爵次女)
埃塞克斯伯爵夫婦殿下(女王幼子及妻子)
路易絲溫莎小姐(埃塞克斯伯爵夫婦之女)
瑟林子爵(埃塞克斯伯爵夫婦之子)
長公主殿下(女王之女)
格羅斯特公爵夫婦(女王堂弟及妻子)
肯特公爵夫婦(女王堂弟及妻子)
肯特的邁克王子夫婦(女王堂弟及妻子)
亞歷山德拉公主,尊敬的Ogilvy夫人(女王堂妹)
英國王室的姓氏
「1917年英國王室採用了Windsor(溫莎)這一新姓氏。何謂「採用一個新姓氏」?意思就是說,英王室廢棄了祖傳的姓氏,改用另一個姓氏。
按照我們常人的理解,平民百姓的祖傳姓氏都是不能隨意改動的,何況是至高無上的王室。王室的姓氏代表著身份和地位甚至歷史不可改變,除非改朝換代,如果真是那樣,就不僅僅是姓氏的改換了,連坐在御座上的那個人都換了。那麼英國王室為什麼在沒有發生任何變故的情況下要改變自己家族的姓氏呢?問題就出在「1917年」這個年份上。
1914年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人捲入其中。仗打到了1917年時,戰爭處於膠著狀態,勝利的希望似乎很渺茫,佛蘭德戰壕里的傷亡人數令人震驚,德國成了最可怕的敵人。英國人體會到了戰爭的辛酸苦辣,厭倦戰爭以及強烈的挫敗感是那個時候許多英國人的普遍心態。為了發泄對德國人的畏懼和憎恨,人們歇斯底里地詛咒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砸爛搗毀德國人的商店,拳打腳踢昔日備受寵愛的德國種小獵狗「臘腸」,人們對任何能夠與可惡的德國人聯繫上的事情都大加鞭撻。這還不夠解恨,反德的矛頭直指皇室。因為這時候,英國正處在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統治之下,而該王朝的統治者科堡家族則來自德國,「薩克森-科堡-哥達」這個名字也來源於德文。所以此時王室只是將這面德文旗幟從溫莎城堡的王室教堂里摘下來,已經遠遠不能平息民眾的憤怒。於是有人建議,修改英王喬治五世身上的某些東西,那就是他的家庭姓氏——科堡。人們認為這個姓氏和德國人有關系,懷疑英國君主同情德國人。喬治五世還算是個明君。最初,他對這樣的流言蜚語感到吃驚和傷心,但他也承認歐洲各國的王室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其間有著復雜的聯姻關系,所以他的家族姓氏和親屬的一些頭銜聽起來確實不那麼「英國式」。於是喬治五世決定順應民意,結果在戰爭進行到第三年即1917年年中,發表了一個正式而庄嚴的聲明:英國王室將以「溫莎」作為家庭的新姓氏,同時立即取消使用那些「德國式」的頭銜。 在英王喬治五世君臨王位的第八年,一個新命名的溫莎王朝就這樣誕生了,王家的傳統和風格就這么變得「本國化」了。
現在的英國王室屬於溫莎王朝
維多利亞女王與德意志薩克森-科堡-哥達家族的阿爾伯特結婚,其子愛德華七世繼位之後,也以父姓稱為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愛德華七世之子喬治五世在位時期,趕上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不願再使用敵對國德國的姓氏,將王室改姓為「溫莎」(因為王室行宮「溫莎堡」),朝代名稱也改稱為「溫莎王朝」。溫莎王朝一直延續至今,當前在位的伊麗莎白二世是其第四任國王。 英國王室盡管經歷了許多王朝,但實際上前後王朝之間都有或近或遠的血緣關系,王室血統一直沒有中斷過。
英國皇室歷史起源及國王列表
起源
英格蘭曾經歷過羅馬帝國的統治,在羅馬人撤走後,進入了小王國、小部落聯盟混戰的時期,到6世紀,入侵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形成了七個王國(部落聯盟)。威塞克斯王國逐漸強大起來,829年國王埃格伯特壓服了其它王國,成為英格蘭的共主。但與此同時,英國也進入了「恐怖的維京人時代」,遭到北歐海盜一波又一波的入侵。埃格伯特的孫子阿爾弗烈德因為成功地抗擊丹麥人入侵,以及營建倫敦、組織編撰《阿爾弗烈德法典》、《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等功績而被後人尊為「大帝」(the great)。威塞克斯王朝傳了15代國王,到埃德蒙二世時,終於無力抵擋丹麥人,被迫與丹麥王克努特分治英格蘭。1016年埃德蒙二世死,克努特兼並了整個英格蘭,開始了丹麥王朝的統治。但在1042年,威塞克斯王室後裔「懺悔者」愛德華以母系血統繼承了丹麥人的王位。
1066年,懺悔者愛德華臨終前授意賢人會議選舉哈德羅二世為王。但來自法國西北部的諾曼公爵威廉渡海征服了英格蘭,他就是「征服者」威廉一世,建立了諾曼王朝。威廉一世將大批諾曼貴族分封到英格蘭,通過全國普查編制《土地賦稅調查書》,加強了英格蘭的王權。威廉一世的兒子亨利一世因為沒有子嗣,死後被外甥斯蒂芬奪得王位,但亨利一世的女兒瑪蒂爾達及其子亨利二世不服,打敗了斯蒂芬,迫使斯蒂芬立亨利二世為繼承人。
金雀花王朝
1154年,亨利二世開始了金雀花王朝的統治。金雀花王朝(安茹王朝)是英國歷史上第一個名君輩出的黃金時期。亨利二世有很高的法學造詣,對英國的法律體系作了很多有效的改革。其子理查一世繼位後,參加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征,一度打敗了薩拉丁而名聲大噪,獲得了「獅心王」的稱號。理查一世之弟「無地王」約翰繼立,被法王腓力二世打敗喪失了在法國的大片領地,但1215年在大貴族脅迫下簽署的「自由大憲章」是世界憲政發展史上的里程碑。「無地王」之子亨利三世在位期間,同樣被大貴族所脅迫通過了《牛津條例》和《威斯敏斯特條例》,開設了立法機構議會。亨利三世之子「長腿」愛德華一世在位期間,議會制發育成熟,並完善了英格蘭法律體系,還吞並了威爾士、遠征蘇格蘭,為英國的統一打下了基礎。到愛德華一世之孫愛德華三世時代,因對法國王位提出要求,揭開了英法百年戰爭的序幕,並屢敗數倍於己的法國騎士軍團。愛德華三世的孫子理查二世被蘭開斯特公爵亨利四世廢黜,金雀花王朝被蘭開斯特王朝取代。實際上亨利四世也是愛德華三世的孫子,是受封為蘭開斯特公爵的王子岡特之子。
亨利四世之子亨利五世重開英法百年戰爭,蹂躪了大半個法國,迫使法王承認他為繼承人,可惜暴病死在法國戰場上。他的兒子亨利六世不到一周歲就成為英、法兩國的國王,但聖女貞德的出現扭轉了法國的戰局,英國人被趕出了法蘭西。亨利六世在英國的統治很快也保不住了,1455年,愛德華三世孫女菲麗帕的後代、約克公爵起兵造反,這場戰爭史稱「紅白玫瑰戰爭」,亨利六世廢而復立,立而復廢,最終敗於約克家族之手。約克家族的愛德華四世繼位,建立了約克王朝。但玫瑰戰爭仍未結束,1485年,蘭開斯特公爵岡特曾孫女的兒子亨利七世從國外攻回英國,殺了約克王朝末王理查三世,建立了都鐸王朝。
亨利七世之子亨利八世因廢後問題,同羅馬教皇決裂,在英格蘭推行宗教改革,英格蘭國王從此成為「國教的領袖」,亨利八世的女兒伊麗莎白一世時期,使英格蘭順利度過宗教改革的混亂時期,並在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都取得長足進步。但伊麗莎白一世終身未婚,沒有後嗣,都鐸王朝結束,她的表侄孫(亨利八世妹妹的曾孫)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繼承了英格蘭王位,稱詹姆士一世,英格蘭、蘇格蘭歷史上第一次由同一國王統治,開始了斯圖亞特王朝。
詹姆士一世的兒子查理一世在英國1640—1648年革命中被推翻,並最終送上了斷頭台,由克倫威爾擔任、護國公。查理一世之子查理二世於1660年復辟了斯圖亞特王朝,但其弟詹姆士二世即位之後,不顧英國大多數人已皈依新教的國情,企圖恢復天主教的主導地位,陷入眾叛親離的境地,他的女兒瑪麗二世和女婿威廉(即荷蘭執政威廉三世)在國內新貴族的邀請下,攻入英國,推翻了詹姆士二世的統治,但他們在接受議會的《權利法案》的前提下才得以即位,規定國王未經議會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徵收賦稅等。這一事件史稱「光榮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瑪麗二世的妹妹安妮繼位之後,宣布英格蘭和蘇格蘭合並為同一個王國。安妮無嗣而終,斯圖亞特王朝終結。
1714年,英國議會邀請詹姆士一世外孫女的兒子、德意志漢諾威家族的喬治繼承英國王位,開始了漢諾威王朝。漢諾威王朝時期是英國大力向海外拓展殖民地,並開始工業革命的黃金時期,到了第六任國王——維多利亞女王手裡,英國的海外殖民地達到3300多萬平方公里,號稱「日不落帝國」,同時在工業革命推動下新生事物不斷產生,社會生活日新月異,大英帝國達到全盛。但與此同時英國王室的實權卻不斷萎縮,到了20世紀,幾乎成為國家政治生活的「橡皮圖章」。
溫莎王朝
維多利亞女王與德意志薩克森-科堡-哥達家族的阿爾伯特結婚,其子愛德華七世繼位之後,也以父姓稱為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愛德華七世之子喬治五世在位時期,趕上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不願再使用敵對國德國的姓氏,將王室改姓為「溫莎」(因為王室行宮「溫莎堡」),朝代名稱也改稱為「溫莎王朝」。溫莎王朝一直延續至今,當前在位的伊麗莎白二世是其第四任國王。 英國王室盡管經歷了許多王朝,但實際上前後王朝之間都有或近或遠的血緣關系,王室血統一直沒有中斷過。
英格蘭、聯合王國王室世襲年表
威塞克斯王朝(829—1016年)
1埃格伯特(802-839在位)
2埃塞爾沃夫 (839-858在位)
3埃塞爾巴德(858-860在位)
4埃塞爾伯特 (860-866在位)
5埃塞爾烈德一世 (866-871在位)
6阿爾弗烈德 (871~899在位)。
7愛德華一世(900-924在位)
8埃塞爾斯坦 (924-940在位)
9愛德蒙一世 (940-946在位)
10埃德烈德(946-955在位)
11埃德威格(955-959在位)
12埃德加(959-975在位)
13愛德華二世(975-978在位)
14埃塞爾雷德二世(978-1016在位)
15埃德蒙二世(1016在位)
丹麥王朝(1013-1042年)
1斯汶一世(丹麥王兼)(1013-1014在位)
2克努特(丹麥王兼)(1014-1035在位)
3哈羅德(1035-1040在位)
4哈迪卡努特(丹麥王兼) (1040-1042在位)
威塞克斯王朝(續)
1懺悔者愛德華(1042-1066在位)
2哈羅德二世(1066在位)
諾曼王朝(1066—1135年)
1威廉一世(1028—1087)(英格蘭國王1066-1087在位)
2威廉二世(1060-1100)(英格蘭國王1087-1100 )
3亨利一世(1068-1135)(英格蘭國王1100-1135)
4斯蒂芬(1096-1154)(英格蘭國王1135-1154)
金雀花王朝(安茹王朝)(1154—1399年)
1亨利二世(1133-1189)(英格蘭國王1154-1189在位 )
2理查一世(1157-1199)(英格蘭國王1189-1199)
3約翰(1167-1216)(英格蘭國王1199-1216)
4亨利三世(1207-1272)(英格蘭國王1216-1272)
5愛德華一世(1239-1307)(英格蘭國王1272-1307)
6愛德華二世(1284-1329)(英格蘭國王1307-1327)
7愛德華三世(1312-1377)(英格蘭國王1327-1377)
8理查二世(1367-1400)(英格蘭國王1377-1399)
蘭開斯特王朝(1399—1461年)
1亨利四世(1367-1412)(英格蘭國王1399-1413在位)
2亨利五世(1387-1422)(英格蘭國王1413-1422)
3亨利六世(1421-1471)(英格蘭國王1422-1461,1470—1471)
約克王朝(1461—1485年):
1愛德華四世(1442-1483)(英格蘭國王1461-1483)
2愛德華五世(1470-1483)(英格蘭國王1483)
3理查三世(1452-1485)(英格蘭國王1483-1485)
都鐸王朝(1485—1603年):
1亨利七世(1457-1509)(英格蘭國王1485-1509在位)
2亨利八世(1491–1547)(英格蘭國王1509-1547)
3愛德華六世(1537 - 1553)(英格蘭國王1547-1553)
4簡·格雷(1537-1554)(英格蘭女王1553)
5瑪麗一世(1516—1558)(英格蘭女王1553—1558)
6伊麗莎白一世(1533—1603)(英格蘭女王1558-1603)
斯圖亞特王朝(1603—1714年)
1詹姆斯一世(1566-1625)(蘇格蘭國王1567-1625,英格蘭國王1603-1625在位)
2查理一世(1600-1649)(英格蘭國王1625-1649)
共和政體(1649-)
1護國公奧利弗·克倫威爾(1599-1658)(在位-1658)
2護國公理查·克倫威爾(1626-1712)(在位1658-1659)
斯圖亞特王朝(續)
1查理二世(1630-1685)(蘇格蘭國王1651-1685,英格蘭國王1660-1685在位)
2詹姆斯二世(1633-1701)(英格蘭國王,蘇格蘭國王1685-1688)
3瑪麗二世(1662-1694)(英格蘭女王,蘇格蘭女王1689-1694) 威廉三世(1650-1702)(英格蘭國王1689-1702)
4安妮(1664-1714)(英格蘭.蘇格蘭女王1702-1707,聯合王國女王1702-1714)
漢諾威王朝(1714—1901年)
1喬治一世(1660-1727)(聯合王國國王1714-1727在位)
2喬治二世(1683-1760)(聯合王國國王1727-1760)
3喬治三世(1738-1820)(聯合王國國王1760-1820)
4喬治四世(1762-1830)(聯合王國國王1820-1830)
5威廉四世(1765-1837)(聯合王國國王1830-1837)
6維多利亞(1819-1901)(聯合王國國王1837-1901)
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1901—1917):
愛德華七世(1841-1910)(聯合王國國王1901-1910)
溫莎王朝(1917—)
1喬治五世(1865-1936)(聯合王國國王1910-1936在位)
2愛德華八世(1894-1972)(聯合王國國王1936)
3喬治六世(1895-1952)(聯合王國國王1936—1952)
4 伊麗莎白二世(1926—)(聯合王國國王1952—)你是想要這樣的歷史么。。。反正英國王室比較有歷史概念=======================在一次分割======================================禮儀習俗
見面:英國人彼此第一次相識時,一般都要握手。除了熱戀中的男女,步行時一般人都不手拉手。英國人不喜歡別人干擾他們的個人生活。
當你去訪問一個英國人時,得先在門口敲門,一直等到他說「請進」,才能進去。先生們進屋脫帽,而女士們則不必在室內脫帽。
英國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談論的話題是天氣,往往也是第一個話題。
女士優先與紳士風度:在英國,尊重婦女是體現紳士風度的一個重要方面。女士優先是一個人人皆知的行為准則。
盥洗室與去「100號」:盥洗室一詞的本意為洗手或洗臉的地方,但其實際含義則是廁所,英國人上廁所時不會直截了當地說「去上廁所」。如果你想要上廁所,可以說「去男人的房間」,或「去女人的房間」,也可以說「請原諒幾分鍾」或「我想洗手」等等。小孩子們想要大小便時說「我要去那個地方」。在朋友之間和家庭內部,「去100號」則是最常用的說法。
送禮和給小費:在英國,僅限於給侍者和計程車司機小費,在飯錢和車費之外多付1/10或1/8的錢。旅店的侍從或鐵路搬運工為你服務之後,您也要付少量小費。
----------------------
節日:
主要有聖誕,新年,復活節(3月-4月某一天,春分後第一個星期日),感恩節(11月第四個星期四),其他還有BANK HOLIDAY(4月,5月,8月,聖誕節後,一共有四個不定日期的和其他節日相關的星期一),還有皇室宣布日(一般是女王生日等),以上說的是休假的假日,其他還有很多和國際上分享的節日,比如情人節阿,萬聖節阿,母親父親節阿,都是不休假的。
BANK HOLIDAY和女王生日是英國比較特色的節日。
---------------------------
飲食
不善於烹飪的英國人,中午或者晚上經常也就是三明治或漢堡。最多就是煮一些清水的豆子吃。
以下是我本人的觀察:
土豆是英國最常見和利用的食物。烤一個大土豆,切開,裡面放上不同的陷料(比如沙拉,肉醬等)。
英國本土比較有名的食物還有FISH&CHIPS,金黃色的炸魚十分鮮美,還有外酥里嫩的寬薯條(和麥當勞的不一種),撒上鹽和英國的紅醋,味道很好。
本地布丁也是英國特色食物。
現在的英國由於以前殖民了很多國家,所以食物也很多元化,最常見的就是印度的KEBAB了,一個餅裡面加上各種蔬菜,醬料,是HOT(英國把正餐分冷食或熱食)的好選擇。
英國的下午茶是非常出名的。英國的茶,主要有下午茶Afternoon tea(下午4點左右,而非香港般的3點15分),和餐飲High Tea 也叫Meat Tea(下午5-6點)。下午茶主要吃茶點,喝茶或咖啡,而High Tea一般則有凍的肉食,而且不一定喝茶。
英國的茶出名,應該是指印度的大吉嶺紅茶與伯爵茶、或錫蘭高地紅茶。當時該地都為英國的殖民地,傳統來說,所謂英國紅茶,其實就是錫蘭紅茶為主了。
--------------------------
和我們不同的,英國是一個保守而有禮貌的國家,可能讓你覺得甚至有些冷淡和死性。新一代的英國人很瘋狂,不過有意思的是他們老了以後,還會變成很傳統的英國人。而我感覺,我們的孩子小時候被管的很規矩,長大了自由了卻經常出格了。
英國社會非常有制度,插隊會遭到所有人的鄙視和白眼。事實上他們不會有人這樣做。
⑤ 英國人如何過年
英國人的聖誕節相當於中國的春節。
聖誕夜(silent Night / Christmas Eve),又稱平安夜,即聖誕前夕(12月24日),在大部份基督教社會是聖誕節日祝節日之一。但現在,由於中西文化的融合,已成為世界性的一個節日。聖誕夜傳統上是擺設聖誕樹的日子,但隨著聖誕節的慶祝活動提早開始進行,例如美國在感恩節後,不少聖誕樹早在聖誕節前數星期已被擺設。
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聖誕色,聖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聖誕色來裝飾。紅色的有聖誕花和聖誕蠟燭。綠色的是聖誕樹。它是聖誕節的主要裝飾品,用砍伐來的杉、柏一類呈塔形的常青樹裝飾而成。上面懸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禮物和紙花,還點燃著聖誕蠟燭。
聖誕卡:
聖誕卡(聖誕卡片)在美國和歐洲很流行,也視為維持遠方親朋好友關系的方式之一。許多家庭隨賀卡帶上年度家庭合照或家庭新聞,新聞一般包括家庭成員在過去一年的優點特長等內容。
聖誕襪:
最早以前是一對紅色的大襪子,大小不拘。因為聖誕襪是要用來裝禮物的,所以是小朋友最喜歡的東西,晚上他們會將自己的襪子掛在床邊,等待第二天早上收禮。
聖誕帽:
那是一頂紅色帽子,據說晚上戴上睡覺除了睡得安穩和有點暖外,第二天你還會發現在帽子里多了點心愛的人送的禮物。在狂歡夜它更是全場的主角,無論你去到哪個角落,都會看到各式各樣的紅帽子。
聖誕晚宴正像中國人過春節吃年飯一樣,歐美人過聖誕節也很注重全家人圍坐在聖誕樹下,共進節日美餐。
聖誕大餐吃火雞的習俗始於1620年。這種風俗盛於美國。英國人的聖誕大餐是烤鵝,而非火雞。奧大利人愛在平安夜裡,全家老小約上親友成群結隊地到餐館去吃一頓聖誕大餐,其中,火雞、臘雞、燒牛仔肉和豬腿必不可少,同時伴以名酒,吃得大家歡天喜地。
⑥ 英國人的新年是哪一天
英國人的新年是陽歷的1月1日。英國人過新年的習俗:
元旦前一天,家家戶戶都必須做到瓶中有酒,櫥中有肉。英國人認為,如果沒有餘下的酒肉,來年便會貧窮。除此之外,英國還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風俗,人們都爭取第一個去打水,認為第一個打水的人為幸福之人,打來的水是吉祥之水。
英國人在除夕的深夜,常帶上糕點和酒出去拜訪,他們不敲門,就徑直走進親友家去。按英國人的風俗,除夕夜過後,朝屋裡邁進第一隻腳的人,預示著新的一年的運氣。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黑發的男人,或是個快樂、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將全年吉利走好運。
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淺黃頭發的女人,或是個憂傷、貧窮、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將遭霉運,會遇上困難和災禍。除夕在親友家做客的人,在未交談前,要先去撥弄壁爐的火,祝福主人「開門大吉」。
在英國中部的一些地區,新年早上出門時,不管熟識還是陌生,都會互送銅錢,他們認為這樣做,不但對方一年有財氣,同時也會給自己帶來幸運。
(6)英國飛往哪裡過年擴展閱讀
其他國家過新年的習俗:
1、比利時:在比利時,元旦的早上,農村中的第一件事便是向畜拜年。人們走到牛、馬、羊、狗、貓等動物身邊,煞有介事地向這些生靈通明:新年快樂!
2、德國:德國人在元旦期間,家家戶戶都要擺上一棵樅樹和橫樹,樹葉間系滿絹花,表示繁花似錦,春滿人間。他們在除夕午夜新年光臨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鍾聲一響,他們就跳下椅子,並將一重物拋向椅背後,以示甩去禍患,跳入新年。在德國的農村還流傳著一種「爬樹比賽」的過新年風俗,以示步步高升。
3、法國:以酒來慶祝新年,人們從除夕起開始狂歡痛飲,直到1月3日才終止。法國人認為元旦這一天的天氣預示著新的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們就上街看風向來占卜:刮南風,預兆風調雨順,這一年會是平安而炎熱;刮西風,有一個捕魚和擠奶的豐收年;刮東風,水果將高產;刮北風,則是歉收年。
⑦ 英國什麼時候過年
英國人沒有「春節"這個概念的
他們過新年,公歷的1月1日,也就是大部分商店不開門或者早下班,官方一般是沒有什麼特別活動的,但是英國皇室,女皇啊一家人什麼的估計要一起吃個飯,新聞會有相關的報道。
英國人把聖誕節很看重的,大概相當於中國的春節的概念。
會大家都放假,學生和老師會有4周的假期,其他的人估計也都有3周的假期。12月24,25,26三天是連超市都會關門的。24號大家都待在家裡過平安夜,彼此送禮物。25號會有party什麼的,因人而異啊。
至於樓上說的商店大減價,這邊是叫sale的,一般是聖誕節之後才開始,一直持續到1月下旬。
⑧ 從英國回國過年買機票算淡季嗎什麼時候訂會比較劃算
肯定不是淡季 一般提前45天能預定到最低折扣的促銷機票 詳細的情況 您可單獨咨詢
我是做機票銷售的 可以幫你辦理~ 嘿嘿 ~
⑨ 英國怎麼過新年的
1、人們爭著打井水,深夜開門迎親友。在英國,新年似乎沒有聖誕節那麼隆重,但是根據傳統,家家戶戶都會吃一頓豐盛的除夕宴。
2、待到午夜降臨,人們就開始了傳統的大拜年活動,每個家庭都把大門打開,拿出早已經准備好的小黑麵包招待來賓。
3、英國人新年一早出門時,總會帶上一大把銅錢,不管遇到熟悉的朋友還是陌生人,都會互相贈送。他們認為這樣不但令對方一年有財氣,也會給自己帶來幸運。
英國的傳統節日:
1、St. Valentine's Day(情人節)
這個日子其實本來是教會中的一個聖人的紀念日,紀念聖瓦倫丁(St Valentine)。這位聖人據信是一個公元3世紀的人物,他後來在羅馬殉道。有傳說說,他生前曾經極力協助一些有情人成眷屬,因此他的紀念日被用作所謂的情人節。
英國人非常喜歡用賀卡來表示自己的情感,無論各種節日、紀念日、感謝等都是賀卡來表達的。因此不少英國人都會在這一天發情人卡給心上人。
2、Easter(復活節)
復活節是紀念耶穌基督復活的節日,在春分之後第一次滿月之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根據《聖經》記載,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第三天身體復活,復活節因此而得名。復活節中最有代表性的事物就是復活彩蛋和兔子啦,世人使用蛋代表重生和豐盛的生命。
3、Christmas Day(聖誕節)
聖誕節是為了紀念耶穌的誕生,而聖誕老人是來自於一個叫尼古拉斯的人,尼古拉斯出生在小亞細亞巴大拉城,家庭富有,父母親是非常熱心的天主教友,不幸他的父母早逝。
尼古拉斯長大以後,便把豐富的財產,全部捐送給貧苦可憐的人,自己則出家修道,獻身教會,終生為社會服務。他死後被尊為聖徒,是一位身穿紅袍、頭戴紅帽的白鬍子老頭。
4、Halloween(萬聖節)
萬聖節又叫諸聖節,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而萬聖節前夜的10月31日是這個節日最熱鬧的時刻。那一天,要舉行的彌撒儀式(Mass)是慶祝在天的全體聖人(Hallow)。
⑩ 英國他們的怎麼過春節的啊
英國新年
40萬人集體狂歡。2005年12月31日晚,英國倫敦特拉法爾角廣場將舉行盛大狂歡,人們身著節日盛裝,從四面八方匯到燈光輝煌的舞場,在美妙的樂聲中翩翩起舞,成千上萬的人群,還雲集到各個廣場,圍繞著廣場中心的噴泉和厄洛斯神象,載歌載舞,盡情狂歡。
英國人在2005年12月31日深夜,常帶上糕點和酒出去拜訪,他們不敲門,就徑直走進親友家。按英國人風俗,除夕千夜過後,朝屋裡邁進第一隻腳的人,預示著新的一年的運氣。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黑發男人,或是個快樂、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將全年吉利走好運。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淺黃頭發的女人,或是個憂傷、貧窮、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將遭霉運。除夕在親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談前,要先去撥弄壁爐的火,祝福主人「開門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