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如何形容英國西敏斯特大教堂

如何形容英國西敏斯特大教堂

發布時間:2022-05-05 23:34:47

A. 英國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地下室里有一塊碑,看看上面講的是什麼

在英國威斯敏教堂的地下室里有一塊墓碑,上面寫著這樣一段話:
在我年輕的時候我曾夢想改變這個世界,可當我成熟以後我發現,我不能夠改變這個世界:
於是我將目光縮短一些,那我就改變我的國家吧!可當我到了暮年的時候我發現,我根本沒有能力改變的我國家:
於是我最大的願望僅僅是改變我的家庭,可是這個也是不可能的;
當我在床上行將就木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如果當初我僅僅是從改變自己開始也許我就能改變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幫助鼓勵下,也許我就能為我的國家做一點事情,然後誰知道呢!說不定我能改變世界。

B. 英國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伊麗莎白塔,舊稱大本鍾,威斯敏斯特宮鍾塔,位於倫敦。是坐落在泰晤士河的一座鍾樓,也是倫敦的標准性建築物之一。

C. 英國標志性建築是什麼

英國有白金漢宮、倫敦塔橋、大本鍾、倫敦眼、威斯敏斯特教堂等標志性建築。

1、白金漢宮:

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是英國君主在倫敦的主要寢宮及辦公處,坐落於威斯敏斯特,是英國國家慶典和王室歡迎禮舉行場地之一,也是一處重要的旅遊景點。

D. 有誰去過英國的威斯敏斯特教堂

確實是有一塊很普通的墓碑,粗糙的花崗石質地,造型也很一般,
同周圍那些質地上乘、做工優良的亨利三世到喬治二世等20多位英國前國王墓碑,
以及牛頓、達爾文、狄更斯等名人的墓碑比較起來,它顯得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並且它沒有姓名,沒有生卒年月,甚至上面連墓主的介紹文字也沒有。
但是,就是這樣一塊無名氏墓碑,卻成為名揚全球的著名墓碑。
每一個到過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的人,他們可以不去拜謁那些曾經顯赫一世的英國前國王們,
可以不去拜謁那諸如狄更斯、達爾文等世界名人們,但他們卻沒有人不來拜謁這一塊普通的墓碑,
他們都被這塊墓碑深深地震撼著,准確地說,他們被這塊墓碑上的碑文深深地震撼著。

E.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西敏寺)簡介

後來,此地也因教堂而命名為威斯敏斯特市,現在是組成倫敦市中心的兩個市級區之一。教堂在英國享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是英國王室專屬禮拜堂、1066年以來幾乎所有國王加冕、王室婚禮,及一切重大儀式都在這里舉行。在16-18世紀,威斯敏斯特是與牛津、劍橋齊名的學...更多威斯敏斯特教堂通稱威斯敏斯特修道院(Westminster Abbey,意譯為「西敏寺」),本義是西部修道院的意思,因為這座教堂所在的位置在當時倫敦的西部。後來,此地也因教堂而命名為威斯敏斯特市,現在是組成倫敦市中心的兩個市級區之一。教堂在英國享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是英國王室專屬禮拜堂、1066年以來幾乎所有國王加冕、王室婚禮,及一切重大儀式都在這里舉行。在16-18世紀,威斯敏斯特是與牛津、劍橋齊名的學術中心,英文版的《聖經》就是在這里翻譯完成。教堂墓地中埋葬著英國歷代國王和歷史上各個領域中最傑出的偉人,因此威斯敏斯特教堂也被稱為「榮譽的塔尖」。1987年,威斯敏斯特教堂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建築風格:總體來看,這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築,廊柱高大凝重,雕刻精緻優美,彩色玻璃華美絢麗,高聳的尖頂、鍾樓顯得巍峨挺拔,被認為是英國哥特式建築中的傑作。但經過13-16世紀歷代國王的不斷改建、擴建,實際上已經成了各種建築風格的大雜燴。在19世紀的最後一次修整中,設計師大膽拆除了一些非哥特式的構件和藝術作品,使得教堂部分恢復了哥特風格的原貌。主要看點:愛德華一世加冕寶座:寶座高踞在教堂祭壇前的高台上,從1301年開始,除愛德華五世和愛德華八世外歷代的英國國王都是坐在這把椅子上加冕的。寶座下原有一塊被稱為「命運之石」 (Scone)的聖石,它原是蘇格蘭國王傳統的加冕座位,是其權力的象徵。1297 年,愛德華一世將它帶到了倫敦。現在這塊石頭已送返蘇格蘭。亨利七世禮拜堂:位於教堂的後端,建於16世紀,是英國中世紀建築的代表作品,裝飾華麗,其巨大的扇形垂飾和拱頂設計異常大膽和巧妙。周圍還有其它很多獻給故去國王的禮拜堂,如英國著名的朝聖地聖愛德華禮拜堂、雕飾繁復的亨利五世禮拜堂等。教堂墓地:有20多位英國國王埋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墓地。後來貴族和教堂執事人員也允許被埋葬在這里。由於英國歷史上有很多偉人都被封為貴族,所以這座教堂墓地後來實際埋葬了眾多的政治家、科學家、文學家、軍事家,如牛頓、納爾遜、丘吉爾、達爾文等,成為名副其實的偉人之墓。在暢銷小說《達芬奇密碼》中,主人公就是在牛頓墓前獲得了重要啟示。詩人角:是教堂墓地的一部分。首先被埋葬在這里的文學家是喬叟。喬叟實際上是以王室官員而非作家的身份獲得被埋葬在威斯敏斯特的殊榮,並且他生前也是住在教堂中的。1599年斯賓塞被埋葬在喬叟身邊,開創了著名文學家埋葬在喬叟周圍的傳統,並為那些沒有埋葬在這里的詩人設立紀念碑,最終形成了這處最受遊客青睞的憑吊之地。埋葬在這里的文學家有狄更斯、勃朗寧、吉卜林等,莎士比亞則擁有自己的紀念碑。在這里幾乎可以找到英國文學史上所有巨匠的名字。無名英雄墓:在教堂西大門內甬道的正中,埋葬著一位一戰中犧牲的無名戰士,黑色大理石的墓碑上鐫刻著著名的墓誌銘:無名者最有名。皇家空軍禮拜堂:是為紀念二戰中犧牲於不列顛空戰中的空軍英雄而設立的禮拜堂,禮拜堂的彩色玻璃鑲嵌出參戰的68個空軍中隊的徽章。教堂博物館:位於修道院的地下禮拜堂中,主要展出歷代國王和貴族去世後供憑吊用的雕像。其中最古老的一座是1377年的愛德華三世雕像。聖徒雕塑:在教堂西門廊上有十幅浮雕人像,是20世紀的10位基督教聖徒,其中包括在奧斯威辛集中營中代人赴難的聖科爾伯,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等。教堂歷史:早在8世紀這里就有一座修道院。1045年英格蘭國王「懺悔者」愛德華答應教皇去聖地朝聖卻沒有去,為了「贖罪」,他應教皇要求在此興建新的教堂獻給聖彼得,因此威斯敏斯特教堂的真正名稱應該是「聖彼得教堂」。1066年教堂建成,和修道院一起供天主教本篤會使用。教堂建成後不久,愛德華就去世了,沒有留下王位繼承人。他的表弟、諾曼底公爵威廉渡海而來,擊敗貴族推選的國王奪取了英國王位,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諾曼征服」。為了顯示自己繼承王位的合法性,威廉決定在愛德華興建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從那以後,幾乎所有的英國國王都在此加冕。1220年至1517年間,歷代的英國國王不斷對教堂進行擴建和重修,竭盡所能地使它看起來更輝煌壯觀。但在1540年,英國與羅馬教廷決裂,威斯敏斯特教堂也被關閉。1579年伊麗莎白一世重開教堂,但徹底清除了天主教勢力,把管轄權收歸王室,由國王直接任命的教長進行管理,並在這里將《聖經》翻譯成英語。威斯敏斯特教堂成為英國新教的傳播和研究中心。鏈接:世界著名教堂巴黎聖母院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伊斯坦布爾聖索非亞大教堂莫斯科瓦西里大教堂巴塞羅那聖家大教堂佛羅倫薩花之聖母教堂隱藏

F. 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建築特色

宏偉壯觀的威斯敏斯特教堂是英國的聖地,在英國眾多的教堂中地位顯赫,可以說是英國地位最高的教堂。除了王室成員,英國許多領域的偉大人物也埋葬在此。英國人因此把威斯敏斯特教堂稱為「榮譽的寶塔尖」,認為死後能在這里占據一席之地,是至高無上的光榮。其中著名的「詩人角」就位於教堂中央往南的甬道上。在這兒長眠著許多著名的詩人和小說家。如英國14世紀的「詩聖」喬叟,就安葬於此。陵墓周圍還有一扇專門的「紀念窗」,上面描繪著他的名作《坎特伯雷故事集》里的情景。伴他長眠的有丁尼生和布朗寧,他倆都是名噪一時的大詩人。著名的小說家哈代和1907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吉卜林也葬在這里。「詩人角」中央,並排埋葬著德國著名的作曲家亨德爾和19世紀最傑出的現實主義作家狄更斯。還有些文學家死後雖葬身別處,但在這里仍為他們豎碑立傳,如著名的《失樂園》的作者彌爾頓和蘇格蘭詩人彭斯,就享受著這種榮耀。 在教堂的北廊里,還佇立著許多音樂家和科學家的紀念碑。其中最著名的是牛頓,他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獲得國葬的自然科學家。他的墓地位於威斯敏斯特教堂正面大廳的中央,墓地上方聳立著一尊牛頓的雕像,旁邊還有一個巨大的地球造型以紀念他在科學上的功績。此外,進化文化的奠基人、生物學家達爾文,天王星的發現者、天文學家赫謝爾等許多科學家都葬於此地。在物理與化學領域均做出傑出貢獻的法拉第在去世後本來也有機會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下葬,但因他信仰的教派不屬當時統領英格蘭的國教聖公會,威斯敏斯特教堂正是聖公會的御用教堂,因此拒不接受他在教堂內受饗。
雪萊和拜倫這兩位舉世聞名的大詩人也因為驚世駭俗的言行被教堂拒之門外。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內還安置著英國著名的政治家丘吉爾、張伯倫等許多知名人士的遺骸。後來因場地有限,部分偉人的墳墓被遷移至聖保祿大教堂。此外,兩次世界大戰中陣亡的英國官兵的花名冊也保存在教堂內。在教堂大院正中還設有無名英雄墓,供人們在此地駐足停留、憑吊緬懷。這座古老的教堂結構宏偉,裝飾輝煌,外觀是依拉丁風格建造的十字形。教堂正門向西,由兩座全石結構的方形塔樓組成,這是聖保羅教堂的設計者雷恩的學生在18世紀設計的,雙塔聳立,非常壯觀。教堂主體部分長達156米,寬22米。本堂兩邊各有一道側廊,上面設有寬敞的廊台。本堂寬11.6米,上部拱頂高達31米,是英國最高的哥特式拱頂,這樣的結構顯得本堂比例狹高頎長,巍峨挺拔。耳堂總長為62米,與本堂交會處有4個尺寸很大的柱墩,用以承托上部穹頂。穹頂以西是唱詩班的席位,以東是祭壇。而鍾樓高達68.5米,高聳壯麗。整個建築古典庄嚴,高大古樸,弓形的石雕精美細致,挺拔的立柱直指蒼穹。教堂最上端林立著由彩色玻璃嵌飾的尖頂,巍峨地沖向天際,如雕似刻,精巧絕倫。抬頭仰望會有一種天堂般高遠莫測的玄妙和神秘感。教堂四周高處的窗戶都是用五顏六色的彩色玻璃裝飾而成,它們使以灰色為主調的教堂在庄嚴中增加了幾分典雅和華麗的情調。威斯敏斯特的柱廊恢弘凝重,拱門鏤刻優美,屏飾裝潢精緻,玻璃色彩絢麗,雙塔嵯峨高聳,整座建築既金碧輝煌,又靜謐肅穆,其精美豪華、富麗堂皇為英國教堂之冠,不愧是英國哥特式建築中的傑作。 在教堂內還有許多象亨利七世禮拜堂這樣的獻給死去君主的建築,使人不由得不驚嘆西敏寺教堂內別有洞天。如祭壇東端的聖·愛德華禮拜堂,其中央的愛德華祠墓建於1269 年,是世界各地香客的朝聖之處。主祠周圍還有亨利三世及其他國王祠墓,形成了各個時代的雕刻博物館,尤其是東端的亨利五世墓堂更以雕飾華美著稱。建築西敏寺的初衷並非作為英國國王的墓地,然而事實上,從亨利三世到喬治二世的20 多位國王都葬在了這里。在聖·愛德華禮拜堂西側有著名的愛德華一世加冕寶座,它高踞於祭壇前面的高台之上,寶座下有一塊稱之為「斯庫恩」的聖石,它原是蘇格蘭國王傳統的加冕座位,是其權力的象徵,1297 年,愛德華一世將它帶到了倫敦。
在教堂的祭壇前面的尖背靠椅,是歷代帝王在加冕時坐的,據說那是件700年以前一直使用至今的古董。 椅子坐板下有一塊大石頭,被稱為「命運之石」(Scone),它是愛德華一世在13世紀掠奪來的。原來,這是蘇格蘭王登基用的,據說現今蘇格蘭人中,還有人發起要把這塊石頭取回去的運動。於1996年,這塊蘇格蘭人的至寶又回到了它的家鄉。
教堂內,還有一座特殊的小禮拜堂。說它特殊是因為這座小禮拜堂不是獻給君主,而是獻給勇赴國難者——犧牲於「不列顛之戰」(1940 年秋季發生的英德空軍之戰)的皇家空軍戰士的。小禮拜堂的彩色玻璃上繪有當年參戰的68 個空軍中隊的隊徽。這為滿目的皇家奢華中注入了一股剛健悲壯之氣。 西敏寺主要由教堂及修道院兩大部分組成。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主體部分長達156 米,本堂兩邊各有側廊一道,上面設有寬敞的廊台。本堂寬僅11.6 米,然而上部拱頂高達31 米,是英國哥特式拱頂高度之冠,故而本堂總體顯得比例狹高,巍峨挺拔。耳堂總長62 米,與本堂交會處的4 個柱墩尺寸很大,用以承托上部穹頂。穹頂以西是歌唱班的席位,以東是祭壇。教堂西部的雙塔(l735~1740 年)高達68.6 米。平衡本堂拱頂水平推力的飛拱橫跨側廊和修道院圍廊,形成復雜的支撐體系。

G. 每年有好多人去威斯敏斯特教堂

在倫敦聞名世界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地下室的墓碑林中,有一塊名揚世界的墓碑。

其實這只是一塊很普通的墓碑,粗糙的花崗石質地,造型也很一般,同周圍那些質地上乘、做工優良的亨利三世到喬治二世等二十多位英國前國王墓碑,以及牛頓、達爾文、狄更斯等名人的墓碑比較起來,它顯得微不足道,不值一提。並且它沒有姓名,沒有生卒年月,甚至上面連墓主的介紹文字也沒有。

但是,就是這樣一塊無名氏墓碑,卻成為名揚全球的著名墓碑。每一個到過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的人,他們可以不去拜謁那些曾經顯赫一世的英國前國王們,可以不去拜謁那諸如狄更斯、達爾文等世界名人們,但他們卻沒有人不來拜謁這一塊普通的墓碑,他們都被這塊墓碑深深地震撼著,准確地說,他們被這塊墓碑上的碑文深深地震撼著。在這塊墓碑上,刻著這樣的一段話:

When I was young and free and my imagination had no limits,I dreamed of changing theworld.

As I grew older and wiser, I discovered the world would not change, so I shortened my sights somewhat and decided to change only my country. But it, too, seemed immovable.

As I grewinto my twilight years, in one last desperate attempt, I settled for changing only my family, those closest to me, but alas, they would have none of it.

And now, as Ilie on my death bed, I suddenly realize:

If I had only changed myself first, then by example I would have changed my family.From their in spiration and encouragement, I would then have been able to better my country,and who knows, I may have even changed the world.

譯文是:

當我年輕的時候,我的想像力從沒有受到過限制,我夢想改變這個世界。

當我成熟以後,我發現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我將目光縮短了些,決定只改變我的國家。

當我進入暮年後,我發現我不能改變我的國家,我的最後願望僅僅是改變一下我的家庭。但是,這也不可能。

當我躺在床上,行將就木時,我突然意識到: 如果一開始我僅僅去改變我自己,然後作為一個榜樣,我可能改變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幫助和鼓勵下,我可能為國家做一些事情。然後誰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變這個世界。

據說,許多世界政要和名人看到這塊碑文時都感慨不已。有人說這是一篇人生的教義,有人說這是靈魂的一種自省。

當年輕的曼德拉看到這篇碑文時,頓然有醍醐灌頂之感,聲稱自己從中找到了改變南非甚至整個世界的金鑰匙。回到南非後,這個志向遠大、原本贊同以暴治暴填平種族歧視鴻溝的黑人青年,一下子改變的自己的思想和處世風格,他從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家庭和親朋好友著手,經歷了幾十年,終於改變了他的國家。

人在做天在看,冥冥中自有因果在安排,永遠懷著一顆善良的心,持續做對的事。時刻提醒自己,改變自己,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1、別低估任何人。

————收斂自己的脾氣,經常要保持沉默,因為沖動會做下讓自己無法挽回的事情。

2、你沒那麼多觀眾,別那麼累。

————做一個簡單的人,踏實而務實。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擾。

3、溫和對人對事。不隨意發脾氣,誰都不欠你的,這個世界沒有"應該"二字。

————保持頭腦清醒,明白自己渺小,切忌自我陶醉。炮打出頭鳥,凡事不要強出頭,因為你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強!

4、痛苦只是一陣子,過後回頭看看,其實那都不算什麼。

————學會放下,拽的越緊,越是無法自拔。學會感恩、隨順的同時,也要堅持自己最基本的因果原則。

5、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真的沒有誰離開誰就活不下去的情況。

————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體中的力量,因為當你選擇離開時,就會發現即使沒有你,太陽照常升起!

6、學會寬恕傷害自己的人,因為他們也很可憐,被壓力推動,不由自主。

————要知道別人光鮮的背後有著太多不為人知的痛苦,自己不喜歡的人,報之以微笑,默默為他祝福;對喜歡的人,真情流露、真誠相待就好。

H. 英國王室御用教堂

西敏寺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The Collegiate Church of St Peter at Westminster),通稱威斯敏斯特修道院(Westminster Abbey,意譯為西敏寺),坐落在倫敦泰晤士河北岸,原是一座天主教本篤會隱修院,始建於公元960 年,1045年進行了擴建,1065年建成,1220年至1517年進行了重建。威斯敏斯特教堂在1540年英王創建聖公會之前,它一直是天主教本篤會(天主教的隱修院修會之一)教堂。

1540年之後,成為聖公會教堂。

I. 烏爾姆敏斯特大教堂的介紹

教堂位於德國巴登-符騰堡州(Baden-Wuerttemberg)烏爾姆市(Ulm)。烏爾姆(Ulm)位於德國南部,一座11萬人口的現代化城市。整個城市布局圍繞著市中心的敏斯特教堂(Ulm Minster)展開。 這座教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築,高度為世界第一。這座磚石結構的教堂從設計到建成經歷了近600年人世滄桑.凝結了數代工匠的智慧和血汗。

閱讀全文

與如何形容英國西敏斯特大教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3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5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5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6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2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3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3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3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89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2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1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5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2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7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5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