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如何殖民

英國如何殖民

發布時間:2022-05-06 05:17:28

1. 英國殖民印度的全過程。

1757年的普拉西之戰,是英國東印度公司征服印度的第 1次重要戰役。R.克萊武利用孟加拉封建主集團的內訌,事先收買孟加拉王公西拉吉-烏德-道拉的軍事長官米爾·加法爾。

1757年6月23日,孟加拉軍隊同公司軍隊在普拉西決戰。由於米爾·加法爾率領的孟加拉主力軍按兵不動,使得克萊武指揮的3000名軍隊在決戰中得以打敗孟加拉王公的18000名紀律鬆弛的軍隊。普拉西戰役以後,英國侵佔孟加拉,並以它為侵略其他地區的基地。

1763年,孟加拉王公米爾·卡西姆不甘心做英國傀儡,起來反抗殖民者。以後,奧德王公和莫卧兒皇帝沙·阿拉姆二世(1759~1806在位)的抗英聯軍,於1764年在布克薩爾同英軍決戰,抗英聯軍戰敗。英國殖民者侵佔恆河下游遼闊富庶的土地。

18世紀下半期,英國對南印度的邁索爾發動 4次侵略戰爭。

1767年,英軍侵入邁索爾,在昌加馬和特里諾馬利遇到海德爾·阿里的頑強抵抗。英軍一度佔領邁索爾的 1/3的領土。海德爾·阿里不僅收復失地,而且挺進到馬德拉斯近郊,迫使侵略者求和。

1781年,侵略者在波多諾伏戰役中擊潰海德爾·阿里的大軍。

1782年12月7日,海德爾·阿里病死在軍營中。蒂普蘇丹繼承父業,繼續抗英。

1790年,侵略者發動新的戰爭。蒂普蘇丹在抵抗失敗後同英國簽訂和約。

1799年,英軍第4次大舉入侵邁索爾。蒂普蘇丹最後在塞林伽巴丹城下陣亡。英軍官兵劫掠城市、洗劫國庫。

戰爭結束後,英殖民者把邁索爾中部地區交給邁索爾前印度王公。其餘地區被英國、馬拉特、海得拉巴瓜分凈盡。

(1)英國如何殖民擴展閱讀:

英國殖民開始於1868年,鼎盛時在除南極洲以外的各大洲都有英國的殖民地。

殖民地是指由宗主國統治,沒有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方面的獨立權利,完全受宗主國控制的地區。廣義的殖民地包括雖然擁有行政機關、軍隊等國家機器;

但經濟、軍事、外交等一方面或多方面被別國控制的半殖民地國家和保護國,以及委任統治地、託管地,還有殖民主義國家在這些地區設置的「海外領地」、「附屬地」、「海外省」等。

從殖民地的性質上來說,大致可分為拓殖型殖民地、資源掠奪型殖民地和商業殖民地三種主要類型,這三種殖民地都是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進程而順次出現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上大多數殖民地獲得獨立,舊的世界殖民體系也不復存在。

2. 英國的殖民活動有哪些

1588年英國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後,開始了對北美洲的殖民,建立了哈得孫灣公司和新英格蘭殖民地。1600年英國商人建立了英國東印度公司,隨後開始了在印度的擴張。荷蘭在16世紀末獨立後,迅速發展為世界最大的航海和商業國家,於1602年設立荷蘭東印度公司,逐漸壟斷了與中國、印度、日本、錫蘭和香料群島的貿易。

3. 在歷史發展過程中,英國是如何在澳大利亞建立殖民區的

在1770年的時候,英國的航海家,名字叫做庫克船長,意外的發現了澳大利亞的東海,後來就將這個地方命名為新南威爾士,宣布這片土地變成了英國的殖民地。英國打敗了西班牙的無敵戰隊之後變成了霸權,國家開始向海外殖民地擴張,在1840年的時候佔領了紐西蘭。

4. 英國殖民擴張的手段有哪些

開始讓牧師傳教,之後讓間諜商人滲入,最後軍隊征服,隨之大量英國人介入。

5. 英國殖民擴張的方式是什麼

英國的殖民擴張的方式:
①1588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走上殖民擴張道路
②成立壟斷性貿易公司,發展海外貿易,在印度和北美拓展殖民地.
③三次英荷戰爭
A.《航海條例》的頒布
B.性質:爭奪商業霸權和殖民霸權
C.結果:英國奪得新尼德蘭,荷蘭失去了海上殖民霸權
④英法七年戰爭(1756-1763)
A. 性質:爭奪歐洲霸權和世界殖民霸權
B. 結果:英國奪得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東的
新法蘭西,還在印度迅速擴大殖民勢力.
3、結果:18世紀中期確立了世界殖民霸權
4、殖民擴張的方式
①搶劫和掠奪財富
②種族滅絕
③販賣黑人奴隸
5、殖民擴張的影響:西方國家早期的殖民擴張的評價: 一分為二、分清主次
(一)對殖民國家而言
1 從殖民地掠奪了大量的財富,轉化為資本,歐洲資本主義發展.
2 打破世界相對孤立狀態,使世界日益成為相互影響、聯系緊密的整體,促進了世界一體化的進程.
(二)對殖民地而言
1 殖民主義是災難和禍害,造成了亞非拉地區的落後.
2 殖民主義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促進了殖民地歷史的發展和進步.

6. 英國殖民地的統治方式

英國對殖民地的統治方式與法國、葡萄牙、西班牙、德意志帝國和比利時等殖民國家不同。法、葡、西等國採取直接統治的方式,盡力將殖民地在政治和經濟上與宗主國結為一體,大力灌輸宗主國的文化與生活方式,以便同化盡可能多的非洲人,或者至少也要使被統治民族對統治民族緊密產生密切的認同感。當地的社會制度和風俗習慣幾乎得不到保存,當地語言在教育系統中很少應用。這些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使殖民地國家的受教育階層(通常是當地的上等富有階層)感到自己的命運與宗主國休戚相關,並擯棄土著生活方式。這種做法導致殖民地人民出現分化,獨立後往往不能保持政治上的穩定。
英國在北美獨立之後的殖民政策則與之相反,採取「間接統治」的方式,設法令殖民地在政治上與經濟上達到自立。在非洲和印度,英國仍保留了許多原有的土邦國(如印度的海得拉巴國、克什米爾國,非洲的布干達王國、巴蘇陀王國、桑給巴爾蘇丹國,中東及東南亞的一些酋長國和蘇丹國)。在被劃為英皇直轄殖民地的地區,也保留了原有的部落、鄉村等行政機構(比較極端的例子是,英國征服德蘭士瓦和奧蘭治自由邦之後,保留了兩國原來實行的種族隔離制度,以作為對兩國原來的布爾人統治集團的讓步),並任用當地人為次級地方官員。當地的語言和文化也得以保留和傳授。有觀點認為,與法葡等國的統治方式相比,英國的統治方法無疑更加有利於長久保持對殖民地的控制,並使其在獨立之後仍願意與英國保持政治和經濟上的聯系。[11]
值得注意的是兩個從未實現的殖民地體系——日本的「大東亞共榮圈」與納粹德國的殖民地管理方式。兩者有別於傳統的殖民地統治方式。在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理論中,所謂「大東亞共榮圈」將日本、華北與滿州國作為「凝結不散的核心」,以東京為其中心,在其四周圍繞著一群衛星國家、附屬國、保護國和殖民地,會有一些屬國被日本用特殊的政治和經濟協定束縛手足,其安全受日本的「保護」,其外交政策受日本的指揮,如泰國和越南。日本這種體系為現代殖民地制度與古代封建關系的混合物:日本成為各附庸國的主人,各屬國將貢獻物品與服務,而日本以其陸海軍「保護」它們。這個「大東亞」當然不僅是一個政治的聯合帝國,並且是一個「共榮圈」,即一個經濟配成整體的區域,其物源的開發與使用受日本人的支配,並為日本人謀利益[12]。納粹的殖民地問題專家則宣稱,在納粹德國殖民地制度下,德國統治者只是當地各部族與各組織所構成的等級體系中的最高一層,德國總督只是各酋長與小酋長的行政金字塔體系之頂端而已。納粹德國將來決不強迫土著人民信仰基督教,也絕不向其宣講非洲人與歐洲人是平等的。德國將不許非洲人在任何理由下離開殖民地而到歐洲去。土著不得成為德國公民。德國的種族法律將施行於各殖民地。土著學校不得講授任何「歐洲事件」,否則當地人會「視歐洲為文化發展的最高峰,而喪失他們對於自己能力的自信心」。土著不得入高級學校與大學受教育,德國將專為土著設立特種劇院,電影場,及其他游戲與娛樂場所。顯然這兩種統治方式仍不過是傳統的殖民地統治方式的變種而已。

7. 英國是如何成為世界頭號殖民帝國的

新航路開辟以後,英國也走上了對外殖民擴張的行列,先後打敗荷蘭,法國等.18世紀後半期英國成為世界頭號殖民帝國,號稱「日不落帝國」。

英國最初試圖經過俄羅斯打通東方貿易路線,為此於1533年成立了莫斯科公司,不久之後發現俄國與東方沒有直接商業往來,於是轉而尋找西北航線,試圖經北美洲北部前往東方。

1588年英國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後,開始了對北美洲的殖民,建立了哈得孫灣公司和新英格蘭殖民地。1600年英國商人建立了英國東印度公司,隨後開始了在印度的擴張。

(7)英國如何殖民擴展閱讀

1688年,英國通過光榮革命推翻了本國的封建統治,隨著1689年《權利法案》的頒布,英國正式以法律的形式,對王權進行了明確的制約,並確立了資產階級執政的君主立憲制。

可以說,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為英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產力,最終,使得英國在經濟、軍事、科技、文化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同時,也標志著英國的崛起。

8. 以英國為例,談英國殖民帝國形成過程

英國殖民帝國形成過程:在英荷戰爭和七年戰爭中,打敗最強勁的對手荷蘭和法國,確立了海上霸權。1815年英國在拿破崙戰爭中的勝利,又進一步鞏固了它在國際政治、軍事強權地位,工業革命更讓英國取得了無可爭辯的經濟強權。19世紀是大英帝國的全盛時期,1914年佔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國,自稱「日不落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開始衰敗。

(8)英國如何殖民擴展閱讀:

在漫長的中世紀和近代初期,英國一直是歐洲的一個主要國家,曾經歷了多次的輝煌。但奇怪的是,英國的國運呈現出清晰的波浪型趨勢,它在每一次輝煌之後總會跌入衰落的低谷,淪為二流國家。在大陸國家竭力爭奪歐洲霸權(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戰爭」)的時候,英國正忙於內部的爭斗,幾乎被其他國家忽略不計,正如1640年威尼斯大使稱,「在世界各國的眼中,英國只不過是一個毫不起眼的民族,因而無足輕重」。

9. 荷蘭,英國 是怎樣進行殖民擴張的

1:
英國

16世紀英國海外活動的特點:
海盜式的搶劫、販賣黑人奴隸同一般的商業結合。1588年打敗頭號殖民國家---西班牙的無敵艦隊,開始樹立海上霸權並由此開始在海外積極進行殖民擴張。18世紀下半葉確立世界霸主地位。
海上霸主地位的動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取得了與英國同等的海上權力。
英國的擴張在北美:
到18世紀30年代,英國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共建立了13個殖民地,還在西印度群島奪取了許多島嶼如牙買加等、馬薩諸塞、倫敦公司在17世紀初向北美移民,1607年建立第一塊殖民地、英國在北美的13個殖民地。
在印度:
1600年英國商人組成東印度公司。
主要方式:
(1)海外掠奪;
(2)商業戰爭;
(3)殖民地的商業活動和掠奪;
(4)黑奴貿易。
荷蘭
1.荷蘭的殖民擴張,幾乎和英國同時。
2.在亞洲(印尼的爪哇島,馬六甲,錫蘭,台灣,日本)
3.在非洲(好望角)
4.在北美(哈得孫河流域,建立新尼德蘭殖民地)
5.對外擴張的工具:壟斷性貿易公司(荷蘭東印度公司)

閱讀全文

與英國如何殖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3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5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5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6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2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3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3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3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89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2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1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5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2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7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5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