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英國的兵力一共有多少
陸軍:英國陸軍的數量40個營.人員總數仍保持在11.7萬。軍隊部署快、行動靈活、戰鬥力和應變能力強。 空軍:英國以龍卷風式空優戰機為主力,約有300架,對地攻擊機有美州虎50架,獵鷹式垂直起降戰機60架,鷹式攻擊戰機150架,英國海軍則有40架獵鷹式垂直起降戰機,總計在600架以上,與德、西聯合開發「歐洲聯合戰機」EFA英國將引進250架左右。
海軍:以航空母艦為核心,驅逐艦護航,有核潛艇或者潛艇,稱為全球存在海軍(大洋海軍)(以上數據位2004年狀況).
㈡ 英國有多少軍隊
我理解,樓主想問的是各國軍隊有多少人?
1、美軍
冷戰結束以來,美國多次裁減軍隊數量,從1991年至1997年,美軍現役總兵力已從200.26萬人減至143.9萬人。
2、俄羅斯
現役人員為102.7萬人,其中陸軍36萬人,空軍16萬人,海軍14.2萬人。
3、中國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人民解放軍圓滿完成軍隊體制編制調整改革方案確定的任務,如期裁減員額20萬,其中全軍精簡幹部17萬,軍隊總員額下降為230萬,陸軍部隊佔全軍總員額的比例已下降至歷史最低點。
4、德國
德國國防部將陸、海、空三軍的規模從28萬人縮編為25萬人。
5、英國
陸軍:英國陸軍的數量40個營.人員總數仍保持在11.7萬。軍隊部署快、行動靈活、戰鬥力和應變能力強。空軍:英國以龍卷風式空優戰機為主力,約有300架,對地攻擊機有美州虎50架,獵鷹式垂直起降戰機60架,鷹式攻擊戰機150架,英國海軍則有40架獵鷹式垂直起降戰機,總計在600架以上,最進與德、西聯合開發「歐洲聯合戰機」EFA英國將引進250架左右。海軍:以航空母艦為核心,驅逐艦護航,有核潛艇或者潛艇,稱為全球存在海軍(大洋海軍)。
並列第5 法國
法國軍隊組織大致包含法國陸軍、法國海軍、法國空軍和法國國家憲兵隊。法國總統是三軍統帥,軍隊主要任務是防衛法國領土,第二是保衛親法國海外勢力,第三是維持世界穩定。公開資料中軍隊總人數是779,450(2006年資料,其中259,050 常備兵,419,000 預備役,101,400國家憲兵隊),法軍人數上是歐洲最大軍隊暨世界第13大軍隊。
陸軍: 其中陸軍作戰部隊的人數17萬人,而機動作戰兵力則9.3萬人。陸軍組建了9.3萬人的機動戰役力量,包括裝甲坦克兵、機械化新型兵團. 空軍:第一線戰機有650架,其中幻象戰機約有500架,Mirage2000各型最新銳佔200架,其餘以F1 居多,而其六百五十架戰機都能執行空優及對地攻擊雙重任務,而真正據對地攻擊任務為150架美州虎對地攻擊機。法國海軍尚有12架美製A-7攻擊機及38架超級軍旗式艦載機,另外尚有作支持戰機的阿爾發噴射教練攻擊機150架,合計總術800餘架,法國空軍除目前加強更新F1戰機為Mirage-2000N等各型外,新式的飆風型戰機已研發成功進入量產中,台灣對達騷公司的飆風型戰機充滿興趣. 海軍:海軍的「力量投送」部隊由一個航母戰斗大隊和一支核攻擊潛艇部隊組成。是以航空母艦為核心,驅逐艦護航,有核潛艇或者潛艇,稱為全球存在海軍(大洋海軍)。
6、日本
陸上自衛隊其中軍人約25.9萬人,文職2.4萬人,實有兵員24萬餘人。
7、印度
印度兵力現役部隊130.3萬人。 陸軍110萬人。
8、朝鮮
2006年資料顯示:朝鮮綜合軍事實力在世界排名已位居第10位.目前,朝鮮人民軍有現役部隊約117.8萬人,其中陸軍105.5萬人,海軍4.3萬人,空軍8萬人.另外,朝鮮還有安全部隊和邊防部隊2萬人民兵350萬人,預備役部隊約80萬人(陸軍預備役75萬人,海軍預備役4萬人).。朝鮮軍人117.8萬人..朝鮮總人口約2230萬人。
9、以色列
兵力 現役部隊17.25萬人。
10、韓國
武裝兵力 現役部隊68.3萬人。
㈢ 世界各國的兵力排名
第六名:法國
法國是北約集團成員國,但於1966年7月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組織,推行獨立防務政策和軍事戰略。冷戰結束後,國際形勢特別是歐洲地區形勢發生了一系列戰後以來最為深刻的變化,法國安全環境已大大改善。
第五名:英國
陸軍:英國陸軍數量40個營。人員總數仍保持在11.7萬。軍隊部署快、行動靈活、戰鬥力和應變能力強。空軍:英國以龍卷風式空優戰機為主力,約有300架,對地攻擊機有美州虎50架,獵鷹式垂直起降戰機60架,鷹式攻擊戰機150架,英國海軍則有40架獵鷹式垂直起降戰機,總計在600架以上,最近與德、西聯合開發「歐洲聯合戰機」EFA英國將引進250架左右。海軍:以航空母艦為核心,驅逐艦護航,有核潛艇或者潛艇,稱為全球存在海軍(大洋海軍)。
第四名:印度
沒有哪個國家能靠進口武器來成為超級大國或地區大國,印度輿論認為應該學習中國武器設備生產本土化,否則印度一直會雄踞武器進口國家名單榜首。2014年5月莫迪上任總理後已開始力推「印度製造」計劃,希望改變目前印度大國夢里的一些尷尬。
印度武裝力量由正規軍、准軍事部隊和後備力量組成,現役部隊分陸、海、空和海岸警衛隊四個部分,現役兵力132.5萬,目前其軍費排名世界第九。印度空軍擁有200架現役蘇-30MI戰斗機,這些一直被全國上下視為榮耀的第三代戰斗機自1997年陸續服役,目前仍然是裝備數量最多的機型。不過這些被寄予厚望的戰斗機長期問題不斷。
然而印度海軍力量相對較弱,其只擁有184艘艦艇,包括2艘航母、15艘護衛艦、11艘驅逐艦、24艘輕型護衛艦、17艘潛艇、32艘岸防艦艇和7艘掃雷艦。
第三名:中國
在科技與軍事領域,中國已經迎來歷史最好的時期,會有爆發式成長。這將是未來10年中國最好的消息。現代社會,科技對國家發展具有最基礎的重要性,所以這是最重要、最關鍵的事。軍事實力爆發勢頭在幾年前已初現端倪。2011年初四代機J-20橫空出世,是一個特別振奮的標志性事件。之後航母、艦載機、大運輸機、高超音速飛行器等先進武器不斷亮相。和之前困難局面相比,軍工領域可以說氣勢如虹,好消息不斷。未來10年延續並擴大這個好勢頭,軍事實力爆發式成長是可以預期的。軍事實力爆發,關鍵是在先進武器研發上與美國堂堂正正地正面較量。中國財力物力遠比過去強得多,完成關鍵研發,許多武器裝備數量可在短期內迅速增長。種島這樣的動作也比其它國家要快得多。但有些國之重器,航母、核潛艇的建造受到更復雜條件限制,不可能實現「下餃子」盛況,在10年內仍將與美國有較大差距。即使如此,以強大物質生產能力為基礎,如果與美國進行軍備競賽,中國也不會居於劣勢,這和過去蘇聯軍事發展模式根本不同。美國維持性軍費開支過於龐大,一年五六千億美元,接近世界其它國家總和。相比之下中國軍費超常規發展是以整體實力增長為基礎的,佔GDP比例基本穩定在1.5%附近,規模可控,更為有利。中國跟美國進行軍備競賽,被拖死的將是美國。美國軍費開支佔GDP比例高達4%,遠高於中國,已經對經濟構成沉重負擔,這是軍工利益集團綁架國家的典型表現。
第二名:俄羅斯
俄用強大軍力告訴中國:美國人為何不敢惹俄羅斯。俄羅斯是軍事超級大國,其核武器僅次於美國,這「僅次於」並不像中國僅次於俄羅斯。而且俄繼承了蘇聯80%的軍事技術,一些軍事力量甚至強過美國。不要以為蘇聯解體這20年,美國軍事力量就高速發展了,正是因為蘇聯解體,才使得美國沒有了真正的競爭對手,進而軍事技術發展緩慢。可以說:美國是在用錢壓著俄羅斯,一旦美國逼得太急的話,俄也不怕來個魚死網破!
第一名:美國
美國是世界第一軍事大國。美利堅的武裝力量為現今世界上總體實力最為強大的軍隊。美國軍隊由美國陸軍、美國海軍、美國空軍、美國海軍陸戰隊以及美國海岸警衛隊所構成。美軍現役部隊人數146.093萬人,其中陸軍50萬人,海軍和空軍各35萬人,海軍陸戰隊18萬人。
㈣ 朝鮮戰場英國派了多少兵力
據資料顯示,英國共派遣陸軍3個旅和部分海軍參戰,陸軍番號分別為第27,28,29旅,共計14500人,另外英皇家海軍共32艘艦艇參戰,包括5艘航母,6艘巡洋艦,7艘驅逐艦以及14艘護衛艦。此外,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屬英聯邦國家,也都派軍參戰,在此不作統計。
㈤ 英國有多少現役軍人
兵力現役部隊21.245萬人
陸軍
11.395萬人(其中女兵6380人)。編有1個地面部隊司令部,3個軍區,3個師部,1個裝甲師,1個機械化師,1個空中攻擊旅,14個步兵旅群。
坦克:「挑戰者Ⅱ」192輛「挑戰者」410輛,「酋長」14輛,「蠍」式輕型坦克11輛。
裝甲偵察車:「短彎刀」332輛,「佩刀」138輛,「狐狸」11輛。裝甲輸送車:AFV-432型748輛,「斯巴達人」FV-130型529輛,「薩克森」609輛,「薩拉遜」2輛。
牽引炮:105毫米214門,155毫米44門。
自行炮:155毫米AS-90型179門。
迫擊炮:81毫米543門。
反坦克導彈:「米蘭」755具,「陶式」60具。
地空導彈:「星光」147部,「標槍」374部,「輕劍」105部。
攻擊直升機:269架。
海軍
4.377萬人(其中女兵3330名)。編有1個艦隊,5個分艦隊,8個海軍基地。
航母:「常勝」級反潛航母3艘。
戰略攻擊潛艇:4艘。
戰術攻擊潛艇:「特拉法爾加」級7艘,「快速」級5艘。
驅逐艦:「伯明翰」級11艘。
護衛艦:「康沃爾」級4艘,「大刀」級2艘,「諾福克」級14艘。
巡邏艇:23艘。掃雷艇:21艘。
兩棲登陸艦:6艘。各型支援艦:24艘。
海軍航空兵 6740人(其中女兵330名)。裝備作戰飛機34架,武裝直升機120架。
海軍陸戰隊 6740人。裝備有「米蘭」反坦克導彈,「標槍」、「吹管」地空導彈,直升機9架。各型登陸艦艇24艘。
空軍
5.473萬人(其中女兵5350名)。編有5個飛行大隊、45個中隊:5個戰斗轟炸機中隊、5個對地攻擊中隊、6個殲擊機中隊、4個偵察機中隊、3個海上反潛巡邏機中隊、2個電子預警機中隊、1個電子對抗/情報搜集中隊、3個空中加油機中隊、4個運輸機中隊、1個聯絡通信中隊、9個直升機中隊,2個搜索與救援中隊。作戰飛機429架。
戰斗機:「旋風GR-4/4A」型63架,「旋風GR-1/1A/lB」型58架,F-3型93架,「美洲虎」53架,「鷂」64架(GR-7型53架、T-10型11架),「隼」125架(另儲存16架),「堪培拉」7架,「獵人」26架,「哨兵」E-3D型7架,「三星」9架,VC-10型21架,「大力士」C-130型51架。
直升機:173架。
各種教練機共約268架。
戰略力量
1900人。戰略導彈核潛艇4艘,每艘攜帶16枚「三叉戟」135型彈道導彈和48個核彈頭。
預備役部隊
30.285萬人
部署
陸軍主要部署在德國和英國境內。海軍重點部署在英吉利海峽沿岸一線及直布羅陀海峽。空軍集中在德國和英國。有主要海、空軍基地約40個。
兵役制度
實行志願兵役制,土兵的服役期為3、6、9、12、15年不等。各級軍官最高服役年限:元帥和上將為60歲、中將59歲、少將57歲、准將至少校55歲;尉官從授予軍銜起,16年內不能晉升至少校軍銜的就必須退役。此外,英軍的預備役分為兩種:一種為正規預備役;另一種為志願與輔助預備役。
軍銜
分8等19級:元帥1級(只在戰時授予),將官3級(上將,中將,少將),准將1級,校官3級(上校、中校、少校),尉官3級(上尉、中尉、少尉),准尉2級(一級准尉、二級准尉),軍士3級(上士、中士、下士),兵3級(一等兵、二等兵、新兵)。
駐外兵力
海外駐軍約6.7萬人,主要分布在德國(2.061萬人)塞普勒斯(3200人)、直布羅陀(330人)、福克蘭群島(1650人)、尼泊爾(90人)、汶萊(約1050人)等國家和地區。在30個國家派有軍事顧問455人。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波黑2700人,塞普勒斯312人、剛果6人、東帝汶4人、喬治亞7人、伊拉克/科威科311人、沙烏地阿拉伯569人、義大利350人、塞拉里昂18人、土耳其160人,南斯拉夫科索沃3500人。
㈥ 英國現在有多少軍隊
英國皇家海軍起源於都鐸王朝,陸軍起源於英國內戰,這兩者是現在英國軍隊的前身。從那時到現在500多年,除了北美獨立戰爭外,英國軍隊總是勝利的一方,是世界上勝率保持最長久的軍隊。極盛時期,英格蘭以世界千分之一的陸地面積統治了世界1/4的區域,如今的大英帝國雖然自我解體,英國國土僅限於不列顛島和北愛爾蘭,但英國軍隊的綜合實力仍然是世界五強之一,擁有最新的武器和核裝置,能夠在全球執行警察任務。
1歷史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面積24.41萬平方千米,人口5864.4萬人。1997年國內生產總值13000億美元,1998年國防預算372億美元。
英國軍隊曾經是一頭雄獅。嚴格古板的步伐,象徵著數百年間形成的軍事傳統。1640 年的資產階級革命,喚醒了英國人的擴張精神,從查理大帝之後便已休眠的獅心,開始有力地跳動起來。他們不再安於困守不列顛島的現狀,而是把目光投向了茫茫海洋。第一個擄獲物是荷蘭。英國海軍在1652 年戰爭開始後的兩年時間里,從荷蘭人那裡奪得了1700 艘商船作為戰利品。信奉基督教的英國人真應該感謝上帝。在他們遇上勁敵法國人之前,擁有了瓦特的蒸氣機,並由此開始了工業革命。1805 年的特拉法爾加大海戰,霍雷肖·納爾遜用堅船利炮打敗了法國艦隊,使英國成為時逾百年的海上霸王。隨後,威靈頓指揮英國陸軍在滑鐵盧擊垮了拿破崙的軍隊,這標志著當時的世界已經沒有什麼力量可以抵擋這頭雄獅的利爪。從此二百年後,整個世界成了它的狩獵場。
英國軍隊
英國軍隊
歐洲、非洲、亞洲、大洋洲和美洲,世界的第一處都有英國的殖民地。 從大西洋、印度洋到太平洋,隨時可以看到米字旗象獅鬃一般在風中抖動。巔峰時期,英國殖民地的面積竟超過本土110 倍,當斜陽映在倫敦白金漢宮的窗欞上的時候,晨曦正照耀在澳大利亞總督升起的米字旗上。這就是日不落帝國的極盛景象。
帝國的秩序主要靠英國軍隊來維護。英國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坦克部隊,並最先將其用於戰爭,英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立空軍的國家。英國還是世界上第三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它不僅在軍事技術上長期領先於世,而且還提供了一種現代軍隊的典型,產生了象富勒、利德爾·哈特這樣出色的軍事思想家,涌現了斯利姆等一代名將。
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國力受到極大削弱。殖民地一塊接一塊地獨立,英帝國處於收斂狀態,逐漸成為空懷全球抱負卻只有地區實力的二流國家。英國軍隊強調要貫徹「少而精」的原則,1997年英國正規軍不過25 萬人,必須依靠北約盟國來保衛英國的利益和安全。馬島之戰是英國為殖民地而打的最後一仗,盡管英國取得了戰場勝利,但其實已是強弩之末 。
現英軍擁有全球其中一支有權威、高科技、及無所不包的軍隊。世界上第三的軍費開支。並兼為全球第二大軍事科學、工程及科技的開銷國。英國國家戰略的核心是:積極參與世界事務,維護英國的國際地位;依靠和藉助北約集體防務力量來保衛歐洲和英國本土的安全,並擴大英國在歐洲的影響;積極加強與英聯邦國家的聯系,保護其廣泛的海外利益。
英軍事工業發達,武器裝備的現代水平居世界先進行列。軍事工業規模可觀、種類齊全,技術力量雄厚,具有獨立研製包括戰略核武器在內的各種大型武器裝備的能力,某些技術和裝備居世界一流水平。英是世界武器出口大國,主要出口類別包括軍用飛機、戰術導彈、作戰艦艇和軍事電子設備。
陸軍:英國陸軍的數量40個營.人員總數仍保持在11.7萬。軍隊部署快、行動靈活、戰鬥力和應變能力強。
英國軍人
英國軍人
空軍:英國以龍卷風式空優戰機為主力,約有300架,對地攻擊機有美州虎50架,獵鷹式垂直起降戰機60架,鷹式攻擊戰機150架,英國海軍則有40架獵鷹式垂直起降戰機,總計在600架以上,與德、西聯合開發「歐洲聯合戰機」EFA英國將引進250架左右。
海軍:以航空母艦為核心,驅逐艦護航,有核潛艇或者潛艇,稱為全球存在海軍(大洋海軍)(以上數據位2004年狀況).
2軍種
陸軍部隊
擲彈兵衛隊第1營(輕步兵),隸屬第4師倫敦警備區
冷流衛隊第1營(機械化步兵),隸屬第3師第12機械化旅
蘇格蘭衛隊第1營(輕步兵),隸屬第4師倫敦警備區
愛爾蘭衛隊第1營(裝甲步兵),隸屬第1裝甲師第4裝甲旅
威爾士衛隊第1營(輕步兵),隸屬第5師第160旅
皇家直布羅陀團[本土軍],隸屬英軍駐直布羅陀總部
第21特別空勤團[本土軍],英軍特種部隊
第22特別空勤團,英軍特種部隊
第23特別空降團,英軍特種部隊
說明:步兵是英國陸軍最大的兵種,番號也豐富多彩,體現了英國歷史。英軍步兵營大致相當於美軍步兵營級別,但許多當代的步兵團並沒有營編制,團本身只有營規模。裝甲步兵=武士步兵戰車,機械化步兵=薩克迅輪式裝甲車,輕步兵=徒步步兵,傘兵=空中突擊
英國陸軍現有5個師建制,但只有第1裝甲師和第3(機械化)師是常備作戰部隊,第2、4、5師平時為行政單位,其中第4師還承擔倫敦警備任務
英國陸軍
兵力為11.39萬人,編有1個地面部隊司令部、3個軍區、1個裝甲師、1個機械化師、1個空中機動師、14個步兵旅部。
挑戰者坦克
挑戰者坦克
主戰坦克:「挑戰者」386輛。
裝甲偵察車:「大彎刀」315輛、「佩刀」127輛、「狐狸」11輛。
步兵戰車:「勇士」575輛、「拉登」11輛。
裝甲輸送車:AFV-432型693、「薩拉遜」5輛、「斯巴達人」526輛、「薩克森」657輛。
牽引炮:105毫米217門、140毫米1門、155毫米47門。
自行炮:155毫米179門。
火箭炮:227毫米63門。
迫擊炮:81毫米543門。
反坦克導彈:「米蘭」793具、「旋火」48具、「陶」式若干具。
地空導彈:「輕劍」24部、「星光」56部、「標槍」約298部。
飛機:7架。
直升機:299架。WAH-64阿帕奇67架,「支奴干」運輸直升機,「美洲獅」直升機,「松鼠」直升機,「大山貓」直升機,「默林」EH-101直升機,「島民」觀測通訊機,「不死鳥"無人機
陸軍步兵
皇家蘇格蘭團/皇家團第1營(輕步兵),隸屬第2師第52步兵旅
第52低地團[本土軍],隸屬第2師第51旅
威爾士親王皇家團/女王皇家漢密爾郡團第1營(裝甲步兵),隸屬第3師第1機械化旅
威爾士親王皇家團/女王皇家漢密爾郡團第2營(輕步兵),隸屬第4師第3步兵旅
威爾士親王皇家團/女王皇家漢密爾郡團第3營[本土軍],隸屬第4師倫敦警備區
皇家步兵志願營[本土軍],隸屬第4師第145旅
倫敦團[本土軍],隸屬第4師倫敦警備區
國王皇家邊防團第1營(輕步兵),隸屬英軍駐塞普勒斯總部
蘭開夏郡與坎布萊恩志願團[本土軍],隸屬第2師第42旅
皇家火槍團第1營(裝甲步兵),隸屬第1裝甲師第7裝甲旅
皇家火槍團第2營(輕步兵),隸屬英軍駐北愛爾蘭總部第39步兵旅
廷尼蒂斯團[本土軍],隸屬第2師第15旅
西米德蘭團[本土軍],隸屬第5師第143旅
國王團第1營(裝甲步兵),隸屬第3師第19機械化旅
國王切斯郡團[本土軍],隸屬第2師第42旅
皇家阿爾及利亞團第1營(機械化步兵),隸屬第3師第12機械化旅
皇家阿爾及利亞團第2營(輕步兵),隸屬第5師第160旅
東英格蘭團[本土軍],隸屬第4師第49旅
戴文郡與多塞特團第1營(輕步兵),隸屬英軍駐北愛爾蘭總部第3步兵旅
步兵志願團[本土軍],隸屬第4師第43旅
輕裝步兵團第1營(裝甲步兵),隸屬第1裝甲師第20裝甲旅
輕裝步兵團第2營(輕步兵),隸屬英軍駐塞普勒斯總部
東西萊丁團[本土軍],隸屬第2師第15旅
威爾士親王約克郡團第1營(輕步兵),隸屬英軍駐北愛爾蘭總部第8步兵旅
綠色愛德華團/亞利山德拉與威爾士親王約克郡團第1營(輕步兵),隸屬英軍駐北愛爾蘭總部第8步兵旅
皇家蘇格蘭高地人火槍團/瑪格麗特公主格拉斯格與艾爾郡團第1營(輕步兵),隸屬英軍駐北愛爾蘭總部第3步兵旅
切斯郡團第1營(機械化步兵),隸屬第3師第1機械化旅
皇家韋爾奇火搶團第1營(機械化步兵),隸屬第3師第12機械化旅
皇家威爾士團/第24與第41步兵團第1營(裝甲步兵),隸屬第1裝甲師第20裝甲旅
國王蘇格蘭邊防衛隊第1營(機械化步兵),隸屬第3師第19機械化旅
皇家愛爾蘭團/第27、83、87與北愛爾蘭防衛團第1營(機械化步兵),隸屬第3師第19機械化旅
皇家愛爾蘭團/第27、83、87與北愛爾蘭防衛團第2營(輕步兵),隸屬英軍駐北愛爾蘭總部第39步兵旅
皇家愛爾蘭團/第27、83、87與北愛爾蘭防衛團第3營(輕步兵),隸屬英軍駐北愛爾蘭總部第3步兵旅
皇家愛爾蘭團/第27、83、87與北愛爾蘭防衛團第4營(輕步兵),隸屬英軍駐北愛爾蘭總部第8步兵旅
皇家愛爾蘭游騎兵團,隸屬第5師第107旅
皇家廓爾喀團第1營(輕步兵)
皇家廓爾喀團第2營(輕步兵),隸屬第4師第2步兵旅
皇家綠衣團第1營(輕步兵),隸屬第2師第52步兵旅
皇家綠衣團第2營(輕步兵),隸屬第2師第52步兵旅
皇家
皇家王室
親衛隊(裝甲偵察),隸屬第4師
藍色皇家衛隊/皇家騎兵衛隊與第1龍騎兵團,隸屬第4師
第1女王龍騎衛隊(裝甲偵察),隸屬第3師
皇家蘇格蘭龍騎衛隊(裝甲),隸屬第1裝甲師第7裝甲旅
皇家龍騎兵衛隊(裝甲),隸屬第1裝甲師第4裝甲旅
女王皇家匈牙利衛兵團/女王親衛隊與皇家愛爾蘭團(裝甲),隸屬第1裝甲師第20裝甲旅
第9與第12皇家槍騎兵團/威爾士親王衛隊(裝甲偵察),隸屬第1裝甲師
國王皇家匈牙利衛兵團(裝甲),隸屬第3師第12機械化旅
輕型龍騎兵團(裝甲偵察),隸屬第1裝甲偵察旅
女王皇家槍騎兵團(裝甲),隸屬第1裝甲師第4裝甲旅
第1皇家坦克團(核生化偵察)
第2皇家坦克團(裝甲),隸屬第1裝甲師第7裝甲旅
說明:皇家裝甲兵團大致相當於美國陸軍裝甲營/騎兵中隊級別,裝甲=裝備挑戰者-2主戰坦克,裝甲偵察=彎刀裝甲偵察車,核生化防禦=德制狐狸核生化偵察車
皇家工兵
皇家蒙矛斯郡義勇工兵團,隸屬第29工兵旅
皇家工兵學校第1團
皇家工兵學校第2團
第21工兵團,隸屬第1裝甲師
第22工兵團,隸屬第3師第1機械化旅
第23工兵團,隸屬第16空中突擊旅
第25工兵團,隸屬英軍駐北愛爾蘭總部
第26工兵團,隸屬第3師
第28工兵團,隸屬第1裝甲師
第32突擊工兵團,隸屬第1裝甲師
第33彈葯銷毀工兵團,隸屬第29工兵旅
第35工兵團,隸屬第1裝甲師
第36工兵團,隸屬第3師
第38工兵團,隸屬第3師
第39空中支援工兵團,隸屬第12工兵旅
第42地質工兵團
第71蘇格蘭志願工兵團,隸屬第12工兵旅
第73空中支援工兵團,隸屬第12工兵旅
第75工兵團,隸屬第29工兵旅
第101彈葯銷毀工兵團,隸屬第29工兵旅
第59獨立突擊工兵中隊,隸屬皇家海軍陸戰隊第3突擊旅
第101獨立突擊工兵中隊,隸屬皇家海軍陸戰隊第3突擊旅
第62塞普勒斯工兵支援中隊,隸屬英軍駐塞普勒斯總部
說明:皇家炮兵團大致相當於美軍工兵營級別,皇家工兵中隊相當於美軍工兵連級別
皇家電子與機械工兵序列
第1裝甲師第1營
第1裝甲師第2營
第1裝甲師第3維修營
第3師第4營
第3師第5營
第3師第6營
第16空中突擊旅第7直升機支援營
第5師第101志願營
第2師第102志願營
第4師第103志願營
說明:皇家電子與機械工兵是英國陸軍的勤務支援兵種,大致相當於美國陸軍彈葯兵.
陸軍航空
第1陸航團,隸屬第1裝甲師,裝備大山貓突擊直升機和小羚羊偵察直升機,目前正在換裝美製長弓-阿帕奇武裝直升機。
第2陸航團(訓練)。
第3陸航團,第4陸航團,隸屬第16空中突擊旅,裝備大山貓突擊(武裝)直升機和小羚羊偵察直升機。
第5陸航團,隸屬英軍駐北愛爾蘭總部,裝備大山貓突擊直升機和島人多用途飛機。
第7陸航團,隸屬第4師,裝備大山貓突擊(武裝)直升機和小羚羊偵察直升機。
說明:英陸航團大致相當於美陸航營級別
皇家炮兵
皇家炮兵第1團(自行式),隸屬第3師炮兵隊
皇家炮兵第3團/利物浦與曼切斯特炮兵團(自行式),隸屬第1裝甲師炮兵隊
皇家炮兵第4團(自行式),隸屬第1裝甲師炮兵隊
皇家炮兵第5團(目標索取校正),隸屬第1炮兵旅
皇家炮兵第7團/空降炮兵團(牽引式),隸屬第16空中突擊旅
皇家炮兵第12團(防空炮兵),隸屬第1裝甲師炮兵隊
皇家炮兵第14團(訓練)
皇家炮兵第16團/倫敦與肯特炮兵團(防空炮兵),隸屬第7防空旅
皇家炮兵第19團/蘇格蘭高地人炮兵團(自行式),隸屬第3師炮兵隊
皇家炮兵第22團/威爾士炮兵團(防空炮兵),隸屬第7防空旅
皇家炮兵第26團/西米德蘭炮兵團(自行式),隸屬第1裝甲師炮兵隊
皇家炮兵第29突擊團(牽引式),隸屬皇家海軍陸戰隊第3突擊旅
皇家炮兵第32團(火箭炮),隸屬第1炮兵旅
皇家炮兵第39團/杜翰與諾森伯蘭炮兵團(火箭炮),隸屬第1炮兵旅
皇家炮兵第40團/低地炮兵團(自行式),隸屬第3師炮兵隊
皇家炮兵第47團/漢密爾郡與薩克斯炮兵團(防空炮兵),隸屬第3師炮兵隊
皇家炮兵第100團[本土軍](牽引式),隸屬第1炮兵旅
皇家炮兵第101團[本土軍](火箭炮),隸屬第1炮兵旅
皇家炮兵第103團[本土軍](防空炮兵),隸屬第5師
皇家炮兵第103團[本土軍](防空炮兵),隸屬第7防空旅
皇家炮兵第105團[本土軍](防空炮兵),隸屬第7防空旅
皇家炮兵第106團[本土軍](防空炮兵),隸屬第7防空旅
說明:皇家炮兵團大致相當於美野戰炮兵/防空炮兵營級別,自行式=155毫米AS90自行榴彈炮,牽引式=105毫米L118牽引榴彈炮,防空炮兵=星光攜帶型防空導彈或輕劍野戰防空系統,火箭炮=美製MLRS自行火箭炮。本土軍是英軍的預備部隊,大致相當於美陸軍國民衛隊。
傘兵團
傘兵團第1營,隸屬第16空中突擊旅
傘兵團第2營,隸屬第16空中突擊旅
傘兵團第3營,隸屬第16空中突擊旅
傘兵團第4營,隸屬第16空中突擊旅
路易斯親王蘇格蘭高地人團第1營,隸屬英軍駐北愛爾蘭總部第39步兵旅
西福斯、戈登與卡梅倫高地人團第1營(輕步兵),隸屬第2師第52步兵旅
第51高地人團[本土軍],隸屬第2步兵師第51步兵旅
黑表團/皇家高地團第1營(裝甲步兵),隸屬第1裝甲師第7裝甲旅
威爾士親王史丹福郡團第1營(裝甲步兵),隸屬第3師第12機械化旅
威靈頓公爵團第1營(裝甲步兵),隸屬第1裝甲師第4裝甲旅
女王蘭開夏郡團第1營(機械化步兵),隸屬第3師第19機械化旅
伍斯特郡與舍伍德林兵團/第29與第45步兵團第1營(輕步兵),隸屬第2師第52步兵旅
皇家格斯特郡、伯克郡與威爾特郡團第1營,隸屬第4師倫敦警備區。
傳統影響
英國陸軍至今延續保留了傳統番號,特別是步兵和皇家裝甲兵,因為這些兵種起源很早(皇家裝甲兵雖然
英國衛兵
英國衛兵
誕生晚,但它是由皇家騎兵演變而
英國軍樂隊
英國軍樂隊
來,繼承了後者的傳統),而後來發展的新兵種,如陸航和通信兵,缺乏傳統,所以大多採用數字序列編號,與其他國家陸軍無異。從各部隊的番號可以猜其歷史,如果帶有"皇家"、"國王"、"女王"等字眼,是起源於英國王室,歷代國王和女王組建的親軍部隊,如果帶有某某郡或蘇格蘭、愛爾蘭等字眼,是起源於地方,由歷代地方貴族召集組建的部隊。英國的海軍和空軍都帶"皇家"頭銜,而陸軍卻沒有,是因為光榮革命後英國王室將陸軍視為叛徒。這種情況出現與中世紀英國的封建制度有關。以前許多歐洲國家陸軍都類似英國陸軍,如普魯士陸軍和一戰時的德國陸軍,番號五花八門,都可以追溯其歷史和地方色彩,後來這些國家廢除了君主制度,也就逐漸消失了。
海軍
英國皇家海軍兵力為4.45萬人,編有1個艦隊、5個分艦隊。
航母:「伊麗莎白女王」級2艘:「伊麗莎白女王」號、「威爾士親王」號(均在建)
「無敵」級:3艘:「無敵」號、「卓越」號、「皇家方舟」號(均已退役);
兩棲攻擊艦:「海洋」級1艘:「海洋」號
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
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
潛艇:「前衛」級戰略導彈核潛艇4艘、
「特拉法爾加」級攻擊核潛艇7艘、
「快速」級攻擊核潛艇2艘
「機敏」級攻擊核潛艇4艘(部分服役)。
驅逐艦:「勇敢」級45型驅逐艦6艘(部分服役)、
「謝菲爾德」級42型導彈驅逐艦8艘。
護衛艦:「公爵」級23型護衛艦13艘
「佩刀」級22型導彈護衛艦4艘
45型驅逐艦
45型驅逐艦
船塢登陸艦:「海洋之子」級2艘:「海洋之子」號、「堡壘」號
輔助船塢登陸艦:「海灣」級4艘
兩棲登陸艦:「貝迪維爾爵士」級1艘
綜合補給艦:「海浪騎士」級2艘
「維多利亞堡」級2艘
「喬治堡」級2艘
油料補給艦:「漂泊者」級2艘
「葉」級4艘
調查船:「哥斯拉」號
機敏級核潛艇
機敏級核潛艇
「回聲」級2艘
「羅巴克」號
「格蘭勒」號
巡邏艇:26艘。
掃雷艦艇:「狩獵」級8艘
「桑當」級8艘。
各種支援艦船:「百眼巨人」號、「勤勉」號等21艘。
海軍航空兵:6790人。裝備有作戰飛機33架,武裝直升機109架。
海軍陸戰隊:6500人。裝備有「米蘭」反坦克導彈,「標槍」、「吹管」地空導彈,「小羚羊」直升機9架,各型登陸艦艇29艘。
空軍
英國空軍兵力為5.254萬人,編有5個飛行大隊、45個中隊:6個戰斗/轟炸機中隊(可進行核攻擊)、5個對地攻擊機中隊、6個殲擊機中隊、4個偵察機中隊、3個海上巡邏機中隊、2個電子預警機中隊、1個電子對抗/情報搜集中隊、3個空中加油機中隊、4個運輸機中隊、1個聯絡通信中隊、10個直升機中隊。作戰飛機450架(另儲存105架)。
戰斗轟炸機:「旋風」GR-1型142架。
戰斗機:「旋風」F-3型106架(另儲存43架)、「美洲虎」54架、「鷂」式69架(另儲存22架)、「隼」式98架(其中僅有54架具有作戰能力。另儲存22架)。
偵察機:「堪培拉」7架。
海上巡邏機:MR-2型28架。
英軍戰機
英軍戰機
電子預警機:E-3D型7架。
運輸機:「三星」9架、VC-10型24架、「大力士」55架。
加油機:15架。
直升機:161架。
教練機:206架。
參考來自網路
㈦ 1945年二戰結束時英國及英聯邦陸軍有多少人
美國:參戰兵力1400萬人
英國:參戰兵力1200萬人
前蘇聯:參戰兵力2200萬人
德國:參戰兵力1700萬人
日本:參戰兵力970萬
義大利:參戰兵力650000
當然比蘇聯多
㈧ 鴉片戰爭英國有多少人
第一次定海之戰(1840年7月5日)
是第一次鴉片戰爭初期,英國遠征軍為攻打定海與清軍發生的一場戰役。這場戰事最終以定海陷落英軍獲勝而告終,定海總兵張朝發,知縣姚懷祥等先後殉職。定海之戰為鴉片戰爭期間英軍攻佔的第一座城池,也是近代史上西方軍隊第一次佔領中國領土的戰斗。清軍投入戰船21艘,船炮170位,兵丁940名。岸上兵丁600名,炮20位。英軍投入白人兵2300人,印度兵650人。損失:清軍戰死14人,受傷13人。英軍無傷亡。
沙角大角之戰(1841 年1月 7日)
英軍乘清欽差大臣琦善裁撤海防和對外妥協的時機,向穿鼻洋的沙角、大角炮台進攻。守將陳連升率軍堅決抵抗,因援兵不至,英勇戰死,炮台陷落。清軍總兵力8000人,沙角大角兩炮台共計炮91位,英軍登陸兵力1461人。損失:清軍戰死277人,受重傷而死5人,受傷462。英軍無死亡,受傷38人。
虎門之戰(1841年2月26日)
英國艦隊向廣東虎門進逼。清軍提督關天培向總督琦善請求增兵,琦善不允。23 日英艦向虎門一帶進攻。關天培率領所屬部隊固守橫擋、永安、靖遠、鎮遠各炮台。25 日英軍從橫擋登陸,次日攻破各炮台,關天培在靖遠炮台率兵抵抗,負傷數十處,仍與英軍搏鬥,英勇戰死。虎門陷落後,英軍侵入珠江。清軍一線兵勇8500人,炮377位。全部兵力1萬余,炮450位以上。英軍登陸兵力約2000人。損失:清軍死傷500人,被俘1300人。英軍5名士兵輕傷。
黃埔烏涌之戰(1841年2月27日)
2月26日,英國侵略軍攻陷虎門,2月27日,英軍戰艦加略普號、先鋒號、阿里耶打號、硫磺號、摩底士底號及汽船復仇神號、馬達加斯號共七艘,溯珠江水道而上,於當日中午到達頭道灘,向烏涌炮台發動猛烈的攻勢,最後沈占鱉、洪達科及湖南鎮軍祥福所部的大部分官兵均壯烈犧牲。清軍投入廣東廣西兵700人,湖南兵900人。47門岸炮,10門船炮。英軍登陸兵力180人。損失:僅湖南兵就戰死31名軍官,415名士兵。英軍1人戰死,8人受傷。
廣州之戰(1841年3月21日至25日)
英軍佔領虎門要塞後,溯江而上,連陷烏涌等炮台,兵臨廣州城下。清軍投入陸師2。5萬人,算上水師和後勤人員為4萬。戰船100餘只,炮200餘位。英軍投入3200人,其中陸軍2223人。損失:清軍陣亡1000餘人,受傷3000餘人,損失火炮182位。英軍
㈨ 英國共有多少人參軍
現英軍擁有全球其中一支有權威、高科技、及無所不包的軍隊。世界上第三的軍費開支。並兼為全球第二大軍事科學、工程及科技的開銷國。英國國家戰略的核心是:積極參與世界事務,維護英國的國際地位;依靠和藉助北約集體防務力量來保衛歐洲和英國本土的安全,並擴大英國在歐洲的影響;積極加強與英聯邦國家的聯系,保護其廣泛的海外利益。
陸軍:英國陸軍的數量40個營.人員總數仍保持在11.7萬。英國皇家海軍兵力為4.45萬人,編有1個艦隊、5個分艦隊。英國空軍兵力為5.254萬人,編有5個飛行大隊、45個中隊。——軍事知識篇。
㈩ 阿萊曼戰役中德、意軍隊和英國軍隊分別有多少兵力
德、意非洲集團軍擁有4個德國師、8個義大利師,其中包括4個裝甲師和2個摩托化師。裝備坦克489輛、火炮1219門、飛機675架,總計約10萬人(德軍5萬人)。其兵力部署如下:德、意軍混合編成的6個步兵師堅守主防線;德軍裝甲部隊主力第21裝甲師和第15裝甲師各率一個義大利師(「利托里奧」師和「艾里特」師),分別防守戰線南、北兩端;德軍第90輕裝師作為預備隊部署在北段後方海岸附近。為了支撐裝備低劣、士氣不振的義大利部隊,隆美爾將德、意軍混合編制,交叉部署,取得了預期效果,但同時也妨礙了隆美爾在危急關頭對德軍部隊的集中使用。
英國第8集團軍轄3個軍(第10、第13和第30軍),共11個師和6個獨立旅,其中包括4個裝甲師和2個裝甲旅;裝備坦克1200輛、火炮2311門、飛機750架,總兵力達19.5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