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戒指為什麼可以用來詮釋婚姻
羅馬時代的傳統習俗,是以一枚象徵生命與永恆的戒指,作為男女公開宣布結婚盟約的信物。後來基督徒採用古羅馬禮俗,婚戒遂成為西方婚禮中的重要信物。及至15世紀,鑽石婚戒才成為永恆婚約盟誓的象徵。數百年來,各個民族對鑽石的意義也各有其解釋,當鑽石首次在印度被發現時,印度人們視其具有驅邪的法力。
從文藝復興時期鑽石胚所發出柔和的光輝開始,及至20世紀人們以精湛的打磨技術為鑽石開發出更耀眼的光芒,鑽石戒指一直擁有其獨特的魅力,被視為代表男女互表忠貞的最佳訂情信物及婚姻盟約的最佳承諾。鑽石(Diamond)之名沿自希臘文ademas,意謂不可征服。既然鑽石具有火、鋼鐵不侵的特質,又被視為所向無敵,試問有什麼能比鑽石更能象徵天長地久的愛情呢?
鑽石車工的第一步
1477年,當馬克西米連大公(Archke Maximillian)與法國勃艮地的瑪利公主(Mary of Burgundy)訂婚前,接到一封信寫道:「訂親之日,夫人必須戴上鑲有鑽石的黃金指環」。當時,鑽石戒指皆以鑽石天然結晶體鑲成,以八面體的原貌出現,好象兩個底部相連的金字塔,其意義也與埃及金字塔同樣的象徵,就是將邪惡藏於地下,其形狀與比例皆相同。
15世紀末,鑽石切割技術有一項真正的突破,即檯面車工(Table-top cut),備受世人注目,這種車工就是將鑽石的金字塔尖頂以鑽石粉磨平,使成為一個平面,讓其隱藏的火光得以發揮,這是鑽石步向現代化切割的第一步。
皇室的鑽石婚戒
鑽石深遠的含意與其玲瓏剔透的外表,令它成為皇室訂情及婚禮儀式中不可或缺的信物。德國南部巴伐利亞的亞爾伯特公爵五世(Duke Albrecht V of Ba varia)就擁有一顆鑲滿16粒細鑽的薔薇形結婚戒指,是16世紀珠寶工藝的傲人成就。對16世紀的金匠師傅來說,鑲制一隻罕有的鑽石戒指,是一項極具挑戰的工作。由於皇室的支持,使當時的珠寶工藝更臻完美。文藝復興期間,金匠師傅發明製造了一種新穎的雙環婚戒,手工精巧、意義十足,受到皇室的喜愛。
17世紀的鑽戒款式
除了婚約的象徵意義之外,鑽石也被人們用作書寫工具。貴族們喜歡戴者鑲了尖銳鑽石的戒指,在玻璃上書寫奇想。伊莉莎白一世就曾經在玻璃窗上,以文字與著名的詩人兼政治家饒列(Sir Walter Raleigh)互訴衷情。
公元1600年,雙環戒指又多了特殊的象徵,以緊握的雙手代表信心。後來又在中間多加了一顆心,代表互相心連心的結合。進入17世紀的歐洲,戒指的款式有不同的變化,有的狀如燃燒的心、有的插著愛神的箭,皆以玫瑰及檯面車工的鑽石鑲成。
盡管17世紀鑽戒具有朴實無華的光彩,那一叢叢鑲滿檯面或玫瑰切割的鑽石,配上黑色或藍色內耀的琺琅設計,擁有溫婉尊貴的質感,讓這個時期的訂情鑽戒顯得格外迷人。
18世紀的浪漫婚戒
由於18世紀在巴西發現鑽石礦,使鑽石的供應突然增加,也使鑽飾成為珠寶商的生產主線。同時為了滿足人們對閃光之追求,鑽石的打磨技術也有改進,工匠以圓形車工代替玫瑰形車工,並且將鑲嵌的金屬的金屬部份縮小范圍,以顯露更多的鑽石面。有的工匠甚至將鑽石鑲在銀底上,以增強白色的光芒,同樣的技籌集資金也用在其它的寶石,如紅藍寶、祖母綠之上。自1760年開始,戒指的底部才採用黃金鑲襯,藉以防止配戴時寶石因摩擦而失去光澤。
18世紀中葉,繁復花俏的裝飾成為流行的設計,鑽飾亦然。當時流行以鑽石拼成愛情的詩句,或是友誼的文句、戀人的姓名,鑲在戒指上或刻在雙環戒圈的內測。用以保護主鑽的守護戒指開始大行其道,是今日永恆鑽戒的先驅。沙羅特皇後(Queen Charlotte)為了保護其結婚戒指,就戴了一支守護戒在婚戒之外,這支守護戒如今存放在英國溫莎堡內。
鑽飾平民化
19世紀的工業革命使許多人致富,珠寶遂成為顯耀財富的途徑之一。同時,由於1870年非洲鑽石礦的發現,使鑽石更為普遍化,愈來愈多的年輕愛侶選擇鑽戒作為訂婚戒指,其中以單顆鑽石或碎鑽鑲成的戒指最為普遍。
在此時期的新娘已可期待擁有兩枚戒指,一枚是鑲寶石的訂婚戒,另一枚則是真正的結婚戒指。在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結婚戒指僅是一枚細致的黃金戒圍而已,價錢從2英鎊起價。在鑽戒的款式方面,主要採用圓形車工的單顆鑽石。一位威尼斯的切割師斐路契(Peruzzi)更發明了58面車工的第一個版本;不過鑽石的璀燦光耀新頁,卻是19世紀以後的事了。
在這繁榮富裕的19世紀,沒有人比維多利亞女王更懂得珍藏更頂級的珠寶。她耗資大量金錢,向宮廷珠寶商加勒德(Garrard)購買首飾。1850年,東印度公司送她一顆當時全世界最大的鑽石——珍貴光明之星(Koh-I-Noor),成為女王最珍貴的收藏品。而在所有的收藏品中,女王最心愛的還是夫婿亞伯特王子(Prince Albert)於婚前送她的鑽石琺琅戒指。
19世紀的珠寶設計突飛猛進,當時有一位紐約的珠寶商第凡內(Tiffany)發明了一種鑽石鑲嵌法,是以六爪細小突出於戒圍之上的白金爪子將鑽石牢牢地抓住。這種鑲法使鑽石的光芒大大增加,且顯露出整個鑽石的顏色、凈度、車工,成為優質鑽石的真正考驗。
永恆的世紀婚戒
1900年間,世界各地已開始使用鉑金(Pt),由於其性質硬度高、不易磨損且具閃耀的白色金屬光輝,因此擁有「天堂金屬」的美譽,更受到珠寶業的歡迎。也由於鉑金的使用,使鑽石飾品的樣式得以簡化,用最少的金屬來襯托鑽石的美麗。
1905年,南非Cullinan發現全世界最大的鑽石,被獻給當時的英王愛德華七世,並在1908年二月在荷蘭進行切割。如果這顆巨大的鑽石原石被切成九顆大鑽石,皆成為如今英國王室的收藏品,也是當時大英帝國全盛時期的光榮象徵。
20世紀的珠寶設計師運用豐富的技巧為情侶們帶來浪漫的鑽石設計。1981年德國Niessing公司發明了利用金屬的彈性張力,將鑽石懸空夾在戒環的中間,這種鑲嵌法稱為「張力鑲法」(Tension Setting)。
無論珠寶的潮流如何演變,鑽石戒指依然是20世紀新婚情侶的最愛。「富貴不常,美麗不恆久,但信誓旦旦的愛情,至死不渝。」代表永恆的鑽石,也決不會消失在21世紀的愛情史上...。
㈡ 英國女王有哪些王室傳世的項鏈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生擁有了很多讓人羨慕的珠寶,其中以收藏的項鏈最為出名。作為一個妥妥的「珠寶收藏家」,她的項鏈同樣是如數家珍,樣樣都是不可多見的寶貝。三層珍珠項鏈是女王最標志性的項鏈之一,因為是女王的父親在結婚二十五周年紀念的時候,送給女王的禮物,這是女王9歲時收到的第一件正式的配飾禮物,一直到了90歲還在佩戴。
卡達項鏈,1979年,伊麗莎白女王去卡達進行國事訪問,卡達的國家總統送給了女王一條珍珠項鏈。這條珍珠項鏈由六圈珍珠組成,每兩串珍珠中間會用鑽石點綴,英國女王喜歡用這條項鏈搭配相應的珍珠耳環。
㈢ 英國王室眾多珠寶中,為何Koh-i-Noor鑽石最特殊最珍貴
英國王室成員多次穿著華麗的服裝,並佩戴奢華的家族珠寶,光彩熠熠地參加各種活動。伊麗莎白女王是英國王室目前擁有珠寶最多的人,很多梅根公爵夫人和凱特王妃佩戴的首飾都是從女王那裡借出的。
梅根·馬克爾和哈里王子結婚時,她佩戴了皇冠,並在晚上的婚禮招待會上帶上了黛安娜王妃的海藍色寶石戒指,凱特王妃自2011年和威廉王子結婚以來,也在眾多的王室珠寶系列中選取了各種作品佩戴。
1849年,隨著王朝的吞並,這塊石頭變成英國女王維多利亞的財產,並被放在一個鐵質的保險箱里。從印度到英國的旅途中,這枚寶石帶來了很大的混亂,因為運送鑽石的船隻發生了霍亂。更糟糕的是,因為它沒有離開港口,所以當地人希望燒毀這艘船,避免霍亂蔓延。
在經歷了一場大風暴之後,船和鑽石的命運都被摧毀了,因為一個僕人認為這個鑽石看起來像玻璃,所以它放在了自己的大衣口袋裡,最終挽救了這枚寶石。當它最終回到英國王室手上時,Koh-i-Noor鑽石並沒有漂亮的外觀,維多利亞女王對鑽石進行了重新的打磨和拋光,最後只剩下105克拉。
㈣ 英國王室都收藏了哪些頂級珠寶
有人說鑽石是當今最大的謊言。因為鑽石,就是碳元素。卻因為鑽石的存在與銷售,向平民推銷,最終形成了如今高度壟斷和高端的鑽石市場。
不過這是一家之言。正是因為它獨特的光彩和烈度,尤其是天然的鑽石,有著勇敢權力的象徵,成為了英國王室最愛收藏的藏品。
所以也就沒有什麼好羨慕的啦。原來黛安娜王妃頭上戴的皇冠,最終還是要回歸王室和國庫。
我打算買一個假王冠。就算是低頭跌落,那也是俺自己的!
㈤ 威廉王子為什麼喜歡凱特
2001年 邂逅
聖安德魯斯大學第一年
王室成員向來都是就讀牛津或者劍橋,而威廉王子卻打破了延續一百五十多年的古老傳統。他選擇了蘇格蘭最古老的大學,愛丁堡以北50英里的聖安德魯斯大學。他的父親,他的叔叔愛德華,他的曾祖父喬治六世都畢業於劍橋大學,但聖安德魯斯四年制的藝術史課程吸引了威廉。他不僅對藝術史感興趣,更熱衷於盡可能地推遲皇室婚約。
2001年9月23日的上午,空氣微涼,威廉在聖安德魯斯大學的聖薩爾瓦托爾宿舍入住了。這里,便是他接下來一年的家。雖然起初小鎮上的16000多居民對這位王子很好奇,但很快他們便習慣了。威廉希望像普通學生一樣生活,在聖安德魯斯他得到了。媒體和王室達成協議:王子在入學當天接受世界媒體的簡短采訪和拍照,接下來,他們便不再打擾他。他可以隨意地在街上走動,也可以去當地雜貨店購物。
王子很快便開始交朋友。聖薩爾瓦托爾是聖安魯斯的11個學生宿舍之一。這里分為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他下樓時經常遇見同一個黑發女生,她恰好和他同一個系。他一到這里便注意到了她。這不奇怪。凱特·米德爾頓在新學期開始一周後便被評為聖薩爾瓦托的「舍花」。她比其他女孩更害羞,也更安靜。這正是威廉所喜歡的,他總是期待著他們的相遇。凱特通常會在早餐前跑步,在早餐快要結束時到達食堂。幾個星期後,威廉終於有勇氣邀請她和自己一起坐。每天早上,他和他的朋友都會坐在同一個地方,旁邊便是院長和舍監們的專座。這間位於一樓的餐廳掛著蘇格蘭哲學家的油畫肖像,還有美麗彩繪玻璃窗,並供應各種各樣的早餐。威廉和父親一樣重視健康,他總會選擇燕麥片和水果,凱特也一樣。
他們很快發現兩人有很多共同點。凱特是一個熱愛運動的鄉村女孩,尤其喜歡游泳,威廉也一樣。她還是一個不錯的滑雪者。和威廉一樣,她在上大學之前也花了一年時間周遊世界。凱特在佛羅倫薩呆了幾個月,她和威廉聊起他們將要學習的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和接下來計劃選修的課程。如果威廉的時間安排有沖突,凱特會幫他備注。一天結束時,他們會在公共休息室喝飲料、聊天,那裡大大的落地窗剛好能看到外面整潔的花園。
威廉很低調。他參加了水球隊,大多數早上他都和凱特在老球場度假酒店(Old Course Hotel)的豪華游泳池一起度過。他喜歡騎著自行車在北海邊漫遊,晚上偶爾會到學生聯合會打上一局檯球。事實上,他甚至被認為是一個冷漠且無聊的人。那些不惜花血本購置新裝,流連於聖安德魯斯最時髦的酒吧,希望能「偶遇」王子的大學女生們對此大失所望。
這年的聖誕節,威廉回到家中,並宣布下學期他不想回學校了。他抱怨他的課程很無聊,聖安德魯斯又那麼遠。查爾斯王儲耐心地聽著。他知道威廉有些善變。他建議威廉再呆一個學期,如果實在痛苦,他可以離開。通過與威廉的院長坦誠討論,他們達成了一項協議。
「如果王子在這里只呆了一個學期便離開,這對聖安德魯斯來說是一個公關災難,我們非常努力地想留住他。」聖安德魯斯大學前任校長安德魯·尼爾說,「我們給他關懷,當他表示想學習地理專業,我們確保一切都順利安排。」
威廉第二學期回到學校時,認識了很多朋友,他在那裡過得很快樂,所有人都對他呵護有加。換到地理系後,他快樂了很多。有時,他仍然會憂郁,因為離家太遠。
2002年—2003年 同居
絕不在公共場合牽手
2002年3月27日,這是威廉在聖安德魯斯的第二個學期,他的心又一次被俘獲。這天是聖安德魯斯一年一度的慈善時裝表演,當凱特沿著伸展台緩緩走出時,威廉忍不住轉過頭來,對他的朋友弗格斯·博伊德耳語:「哇,凱特太性感了。」為了能一睹佳人風采,他花200英鎊買到了前排位置。而當凱特穿著黑色胸衣和透視裝出現時,威廉幾乎不知該往哪看。
在表演過後的派對上,威廉決定採取行動。在宿舍大廳中,一屋子的年輕人在美妙的音樂聲中喝著自製雞尾酒。威廉和凱特擠在一個安靜的角落聊天。當他們舉杯慶祝凱特的成功時,威廉想要親吻她。凱特立刻推開了他,她被他的大膽驚呆了。當時她正在和一個名叫魯珀特·芬奇的大四學生約會,但威廉似乎並不關心。一位當天在場的朋友回憶道:「很顯然,威廉對凱特一見鍾情,他告訴她那個晚上她有多麼迷人,凱特臉紅了。他倆之間有絕對的化學反應。她表現得很冷靜,當威廉似乎想要吻她時,她把他推開了。她不想留下錯誤的印象,或讓威廉太容易得手。」
自凱特在時裝表演中令人印象深刻的首次亮相後,關於威廉和凱特的傳聞就沒有停止過。威廉在2003年6月21日的21歲生日采訪中曾堅持說他是單身,但事實是,他愛上了他的漂亮女同學。
威廉開出的留在聖安德魯斯的條件之一是,在學校呆滿一年後,他可以遷出宿舍和朋友一起住。因此,從2002年9月開始,威廉搬到了鎮中心的一幢兩層公寓。那裡的豪華是此前任何一位王子都沒有享受過的,那而也正是威廉夢寐以求的。出於安全考慮,整幢房子裝有防彈窗、防彈前門以及最先進的激光安全系統。
威廉決定和凱特,還有自己的朋友弗格斯以及奧利維亞·布利斯戴爾一起搬進去,每人每星期支付100英鎊的租金。「他們會舉行宴會,輪流去買菜購物。」他們的一個朋友回憶說,「威廉熱愛宴會,他經常去雜貨店買東西,女孩們經常守在雜貨店希望能見到他。」
威廉和凱特決定對他們羽翼未豐的愛情保密。為了盡可能久地保持他們的地下戀情,他們在不同時間出門,各自赴宴,並訂下協議:絕不在公共場合牽手。
到第二學年末,他們的關系已經非常親密。2003年6月,威廉參加了凱特的21歲生日派對,凱特含情脈脈地望著自己的王子。不過,在同月威廉的21歲生日派對上,凱特卻沒能得到同樣的待遇。他的整個身心似乎都撲在一位名叫傑卡·克雷格的漂亮姑娘身上。
花心的威廉王子
威廉第一次見到傑卡是在肯亞。1988年,威廉在學校假期時去了肯亞。傑卡是英國生態環境保護者伊恩·克雷格和他的妻子簡的女兒。伊恩在肯亞擁有一塊面積55000英畝的禁獵區。威廉瘋狂地愛上了非洲,在進入大學前的游學期,他又回到了這里,和克雷格一家一起呆了幾個星期。很顯然,自第一次見到傑卡後,他便開始暗戀她。她很漂亮,一頭長長的金發,深藍色的眼睛,像羚羊一般的腿。但是,當英國小報報道,兩人在威廉回到英國前進行了一場模擬訂婚儀式,向對方承諾自己的愛時,王子指示他的助手否認了此事。然而,他的否認並沒有讓流言終止,而當凱特舉起酒杯慶祝王子的生日時(派對的主題巧妙地命名為「走出非洲」),榮幸地和王子一起坐在貴賓桌的是傑卡。
然而,到夏天結束時,威廉與凱特的關系似乎回到了正軌。這很快成為聖安德魯斯一個公開的秘密,威廉和凱特迫切地想擁有一些隱私。他們搬到了距離市中心不遠的一幢龐大的私人住宅中。這幢房子屬於王子的遠房親戚,一個富裕的地主——亨利·奇普。這里比他們從前的公寓私密得多。沒有標志的警車在街道上巡邏,威廉的保鏢住在外屋。和其他所有的房子一樣,這里也非常安全。威廉和凱特喜歡宴請賓客,一搬進去,威廉便配置了一個香檳酒冰箱,凱特則用漂亮的紅白相間棉布窗簾裝飾了廚房。他們在這里度過了很多甜蜜時光。而且他們的甜蜜完全不被打擾,那時記者還不知道他們的關系,但平靜很快便被打破了。
2004年 公開
全世界都想了解這個女孩
2004年4月1日,威廉深情地望著凱特的照片刊登在英國《太陽報》上,背景是白雪皚皚的阿爾卑斯山。「威廉終於有了女朋友」,這並不是一個愚人節的玩笑,流傳了數個月的傳聞被證實:威廉和凱特絕對不僅僅是朋友。很顯然,威廉沒有試圖掩蓋他對凱特的感情,但王室憤怒了,他們譴責《太陽報》違反了「王子在大學期間不被打擾的約定」。但《太陽報》可不想放過這樣一個獨家新聞。突然,閘門被打開,整個世界都想要了解這個靦腆、漂亮、不擺架子的女孩的一切。
雖然一些王室成員認為凱特的血統不夠高貴,配不上威廉王子,但對威廉來說,她擁有比血統更重要的品質。她對成天追逐著她的攝影師非常禮貌,她很快學會了王室禮儀,她還堅持讓她的家人從不討論她與威廉的關系。和黛安娜王妃一樣,凱特不得不迅速適應在聚光燈下的生活,但她很快便適應了王室生活的一切。
甜蜜中的危機
2004年夏天,威廉和凱特的愛情經歷了第一次嚴峻考驗。還有一年他們就要畢業了,22歲的王子需要一些空間——他告訴他的朋友,他時常有一種「幽閉恐懼症。」雖然他們選擇不討論畢業後的事情,但這是一個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威廉決定利用這次休假認真思考一番。他計劃了一個只有男性朋友參加的希臘航海旅行。凱特收拾了行李回到家,和家人一起度過夏天。
很多事情困擾著凱特,她迫切地想得到他的承諾——雖然她並沒有提出來。威廉通過朋友介紹在愛丁堡大學認識了一位名叫安娜·斯隆的美國女孩。安娜的父親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去世,共有的失去親人的痛苦讓他們的關系更密切。威廉接受安娜的邀請,在去希臘之前陪她和一群朋友到田納西去度假,這深深地傷害了凱特。然而,據安娜的朋友說,安娜對威廉並沒有興趣,他們之間僅只是友誼而已。
此外,還有一個人也讓凱特感到不安,伊莎貝拉·安斯特拉瑟·高夫·卡爾索普。如果說凱特的美是「鄰家女孩」,那伊莎貝拉的美則是「大家閨秀」。那年夏天,為了見到伊莎貝拉,威廉特意去拜訪了她在切爾西的家。伊莎貝拉是一位富有的女繼承人,當時也是單身。不幸的是,她沒有和威廉約會的願望——盡管威廉主動示愛。
11月,威廉和凱特回到聖安德魯斯。私下裡,威廉再次向朋友抱怨他感覺到窒息。聽從了母親的建議,凱特決定給威廉一些自由空間。於是,每到周末,凱特便不再留在聖安德魯斯,而是回到家中和父母一起度過。這恰恰正是威廉需要的。到了聖誕節,他們又和好了。然而,威廉拜訪伊莎貝拉的消息傳到了凱特的耳中,凱特堅持,威廉不能再和她聯系。隨著畢業在即,兩人同意將一切放緩。
[attachment=68689]
2006年12月,凱特和她的父母一同看望在皇家軍事學院的威廉
2005年—2006年 小別
威廉進入軍校接受訓練
2005年6月23日,威廉畢業。畢業後,他去了紐西蘭,在那裡他代表女王出席了紀念二戰勝利60周年的紀念活動。接著,他去了肯亞探望傑卡,但這次他帶去了凱特。他希望凱特能體驗非洲的原生態美,同時也是為了消除她的疑慮——她不用擔心他和傑卡之間會有什麼。在那裡他們度過了愉快的兩周。
很快,新年便到了。王子即將進入桑德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學習。威廉知道,自己將有很長時間見不到凱特。他聽從弟弟哈里的建議,在新年慶祝活動過後,和凱特一起去了瑞士度假。
2006年1月8日,威廉進入軍校開始接受訓練。接下來的44個星期,他都將在那裡度過。11月,就在威廉從桑赫斯特畢業前,凱特被邀請到桑德靈厄姆參加王室的傳統聖誕午餐,這是她第一次受到這樣的邀請——雖然此前,凱特堅持說,只有當她的手上戴著戒指時,她才會去桑德靈厄姆。12月15日,凱特高興地參加了威廉在桑赫斯特的畢業典禮。她坐在前排的位置,當威廉的目光穿越人群看見她時,她笑了。在過去那些日子,雖然他們很少見面,但凱特給了他很大的支持。
現在,一切很清楚,這不再只是一場大學戀情。王室助手們突然開始關注這個中產階層的女孩。大家一致認為,應該讓凱特盡早地適應皇室生活。在威廉的建議下,凱特開始學習如何應對媒體。他下定決心,不能讓她遭受他的母親黛安娜曾經遭受過的孤獨或孤立。即使沒有戒指,凱特也已成為世界上出鏡率最高的女性之一,她所展現出來的自信令人驚訝。她的著裝總是無可挑剔,她以沉著的微笑面對各種鏡頭。
[attachment=68690]
2008年4月,威廉王子加入英國皇家空軍訓練,凱特陪同出席典禮
2007年-2010年 等待
「胸襲」丑聞惹怒凱特
2007年3月份,威廉和凱特的關系開始緊張。威廉被拍到在夜總會合影時「胸襲」18歲的巴西女學生。並且當天晚上,他一直在與一個名叫麗莎·艾拉的當地女孩共舞,有照片為證。這觸動了凱特最後的底線,她發出了最後通牒:要麼訂婚,要麼分手。然而,凱特的願望並沒有達成,威廉告訴她,他們需要緩一緩,於是,二人再次同意分開一段時間。
2008年9月15日,威廉宣布他希望加入英國皇家空軍並成為搜救飛行員的消息。這一消息讓凱特驚呆了。對威廉來說,這個決定意味著一個激動人心的新的職業生涯的開始,而對凱特來說,這將意味著一個漫長的等待。上一次威廉決定以職業為重時,這對情侶分手了。威廉告訴她,如果這一次他們能挺過去,他們就能克服一切。
為期18個月的訓練開始了。威廉進展順利,他甚至沒有時間考慮結婚的事。到2010年伊始,他還有八個多月的訓練時間。凱特已經別無選擇,只有等待。威廉向她保證過,她就是他要娶的人,但任性的王子明確表示,他不會匆忙結婚。
10月,威廉帶著凱特重返肯亞。而凱特不知道威廉隨身帶著一件意義非凡的物品——已故戴妃在19歲時與王儲查爾斯的訂婚鑽戒。在肯亞的萊瓦野生犀牛保護區,凱特終於得到了她等待已久的承諾。雖然討厭「望夫凱特」這個綽號,但凱特證明了自己是最忠實的伴侶,而且,她無需再等待。
[attachment=68691]
2009年5月,這對情侶出入公共場合時親密無間
2010年11月 宣布婚訊
29歲出嫁成「王室最老新娘」
當地時間11月16日晚,滿面春風的凱特挽著威廉的手臂出現在聖詹姆斯宮正式宣布婚訊。28歲的威廉王子將於明年春夏迎娶相戀8年的同齡女友。凱特左手無名指佩戴的訂婚戒指,正是近30年前威廉之母、黛安娜王妃訂婚時戴的藍寶石鑽戒。
1981年,黛安娜與查爾斯訂婚時,在王室珠寶商Garrard of Mayfair提供的珠寶中,唯獨鍾情這枚藍寶石戒指。這枚戒指由18K白金鑲嵌14顆鑽石,中心是12克拉的錫蘭藍寶石,猶如眾星拱月,當時的價值是 2.85萬英鎊。現在這枚戒指的估價已經超過25萬英鎊(約合265萬元人民幣)。
在聖詹姆斯宮正式宣布婚訊之前,威廉與凱特在克拉倫斯宮接受了英國獨立電視台一次時長約15分鍾的專訪,威廉承認,他是在與凱特於肯亞國家公園度假時求婚的,他還奉上了母親黛安娜的訂婚戒指。凱特則表示,這次求婚「非常浪漫以及私人化」。「我沒有想到,我太開心了。」
威廉透露,求婚之前,他把這枚貴重的藍寶石鑽戒在自己的帆布包里放了三個星期,由於怕弄丟一直隨身攜帶。「如果丟了,我的麻煩就大了。」他開玩笑說。不過,威廉拒不回答他是否是單膝下跪求的婚:「讓它成為一個永遠的秘密好了。」
凱特說:「這對我們而言都是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完全不見英媒之前嘲諷其為「望夫凱特」時的陰影。英國媒體評論,這次求婚讓凱特「守得雲開見月明」,她將以29歲的年齡嫁入王室,是有史以來嫁給王位繼承人的最老新娘——因為英國史上只有兩個繼承人的夫人出嫁時年紀大於凱特,但她們都是離婚婦女,其中一個就是威廉的繼母卡米拉。
㈥ 何伊諾爾的人類歷史上最珍貴的八顆鑽石
「黑王子紅寶石」是一塊紅色尖晶石,重約170克拉。寶石已被拋光,但是仍保留了大致的原始形態。產地不太詳細。
黑王子是英王愛德華三世之子,他從該寶石的原持有者堂·皮德羅手中得到寶石,因此命名為「黑王子紅寶石」。
英王亨利五世在一次對法作戰中,頭部受到法國奧倫康的重擊,由於頭上有頭盔的保護才未受到傷害,鑲在頭盔上的「黑王子紅寶石」也沒有破碎。年,在克倫威爾統治期間,以「大紅玫瑰尖晶石紅寶石」的名字准備將它出售,標價40萬英磅。1660年,在英王查理二世統治時期,寶石又重新回到皇冠前面中心最顯眼的地方。至今,「黑王子「紅寶石」仍然是英國皇冠上的主要寶石之一,保存在英國王室內。 「非洲之星第1」,也叫做「庫利南第1」。因為它是由世界上最大的寶石金剛石「庫利南」切割而來的。「庫利南」總重量3106克拉(公制),共被琢磨成 105粒鑽石,共重1063.65克拉,其中「非洲之星第1」最大,形狀似水滴,重530.2克拉。非洲之星第1」外型為水滴型,共74個面。
1961年英王查理二世舉行加冕時製成英王權杖。1910年,在權杖上端鑲嵌了世界最大的鑽石「非洲之星第1」。 世紀鑽石,重273克拉,僅次於克利蘭一號及二號。1980年在南非發現,原石重599克拉。經過專業的切磨師耗用三年的時間,精心研究琢磨,這顆毫無瑕疵的巨鑽終於展露萬丈光芒!
戴比爾斯鑽石公司成立於1888年,在其成立100周年之際,即1988年3月11日,在南非著名的盛產寶石級寶石級大金剛石的「普列米爾」 (Premier)金伯利岩管發現了一顆重599.00克拉的特優質寶石級金剛石,被命名為「百年」。這顆金剛石純潔無暇,顏色極佳,呈淡玫瑰色,異常美觀,是難得的稀世珍寶。
「百年」金剛石,經過高級專業切磨師耗用三年的時間,精心研究設計,被切割、加工和琢磨成一顆重273.85克拉的巨鑽,被命名為「世紀」(The centenary diamond)鑽石。該鑽石頂部有75個面,底部有89個面,腰部有83個面,總計有247個面,致使這顆毫無瑕疵的巨鑽終於展露萬丈光芒。按重量來說,「世紀」鑽石僅小於Cullinan-1鑽石(530.20克拉)和Cullinan-2鑽石(317.40克拉),居世界第三位。目前「世紀」鑽石由戴比爾斯收藏,估計價值1億美元。 金綠寶石的英文名稱為Chrysoberyl,源於希臘語的Chrysos(金)和Beryuos(綠寶石),意思是「金色綠寶石」。金綠寶石在珠寶界亦稱「金綠玉」、「金綠鈹」,屬尖晶石族中的一種礦物。
金綠寶石具有貓眼效應的變種叫貓眼石;具有變色效應的變種叫變石,二者都屬於高檔寶石的品種,都是極為罕見和貴重的。在所有寶石中,具有貓眼效應的寶石品種很多,但在國家標准中只有具有貓眼效應的金綠寶石才能直接稱為貓眼,其它具有貓眼效應的寶石都不能直接稱為貓眼。
金綠貓眼產量稀少,堅固耐久,靈活美觀而顯得特別珍貴,是高貴的寶石。在東南亞一帶,貓眼石常被認為是好運氣的象徵,人們相信它會保護主人健康長壽,免於貧困。貓眼石常被人們稱為高貴的寶石。它和變石一起屬於世界五大珍貴高檔寶石之一。貓眼石主要產於氣成熱液型礦床和偉晶岩岩脈中。世界上最著名的貓眼石產地為斯里蘭卡西南部的特拉納布拉和高爾等地,巴西和俄羅斯等國也發現有貓眼石,但是非常稀少。 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鑽石。原石890克拉,切磨出407.48克拉的梨型鑽,在1988年拍賣會中以1250萬美元成交。
㈦ '珠寶首飾設計創意,到底起源於哪裡
珍珠首飾的起源
人類使用珍珠作為裝飾品的歷史遠比普通人所了解的久遠的多。在中國,使用珍珠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多年前。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已有將珍珠作為珍貴禮品互送往來的記載,秦漢以後有關珍珠的傳說、典故的文字記載更是比比皆是。中國歷代王朝視珍珠為國寶,從清朝慈禧死後所陪葬珍珠的數量,就可略見一斑。據《愛月軒筆記》記載,慈禧棺內鋪墊的金絲錦褥上鑲嵌的珍珠就有12604顆,遺體蓋的絲褥上鋪有一錢重的珍珠2400顆,價值132萬兩白銀;遺體頭戴的珍珠鳳冠頂上鑲嵌的一顆珍珠重達4兩,大如雞卵,價值2000萬兩白銀,而棺中鋪墊的珍珠尚有幾千顆,僅遺體上的一張珍珠網被就有珍珠6000顆。古時採珠多為潛水撈貝,每採到一顆珍珠都非常艱辛,明史中就有許多關於珠民為完成「派珠」任務而致傷殘,甚至葬身魚腹的「以人易珠」的記載。由於天然珍珠產量有限,採集困難,因而珍珠被視作奇珍異寶,與璧玉並重,其價格遠在金銀首飾之上。
Oh ? g Xb1R珍珠首飾也是歐洲貴族們最為推崇的裝飾品。珍珠是在中世紀十字軍東征後從東方帶入歐洲的。在此後的幾個世紀中,珍珠在歐洲盛行一時。貴族階層的窈窕淑女非常珍視優雅的 珍珠飾品。而驍勇善戰的騎士經常佩戴珍珠沖向戰場。他們相信,這種光彩奕奕的珠寶所具有的魔力將保護他們免受傷害。當時的威尼斯共和國甚至頒布了一系列有關珍珠的法令,禁止大多數平民佩戴珍珠首飾。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就是珍珠的狂熱愛好者,從英國皇室的肖像上可以看到她的衣著和首飾上都鑲滿了晶瑩圓潤的珍珠。而在英國王室的權杖和皇冠上也都裝飾著作為帝王標志的珍珠。
Y\2g y7Y1p g.ww珍珠在人們心中象徵著貞潔、老實、和平與美好。西方傳說中,珍珠是月神的寶石,是月神的眼淚滴到蚌殼內而生成了珍珠。在印度神話中,珍珠具有強大的守護力量。珍珠在古人心中具有避免難護身的作用。而西方人認為愛神維納斯誕生於貝殼中,她沐浴滴落的水珠就凝聚成了珍珠。
E q py5q y4ba}5]時至今日,珍珠首飾更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無論是英國前首相撒切兒夫人,還是前美國第一夫人南希女士,或是令世上扼腕嘆息的黛安娜王妃,無不對珍珠的尊貴與優雅的氣質青睞有加。珠寶北京:pY0{-v |(@H
由於十九世紀開始波斯灣的珍珠產量銳減,天然珍珠的產量已經越來越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而在此時巴西發現的鑽石礦不失時機地出現在人們眼前,才使得作為「寶石之王」的鑽石逐漸走向前台。而隨著珍珠的人工養殖技術的推廣與深入,養殖珍珠的產量與日俱增,終於使得珍珠這「舊時王榭堂前燕」,能夠「飛入平常百姓家」,成為珠寶首飾界的新寵。珠寶北京x9L~ |r
㈧ 歐美明星為什麼喜愛佩戴藍寶石
說到藍寶石,再說到歐洲,那你肯定跟米姐一樣,會先想到凱特王妃的那一枚藍寶石戒指,這確實是一枚有故事的戒指。藍寶石要戴出貴族氣質很難,跟著米姐來來看看明星貴族們是如何演繹藍寶石曼妙風情的吧。
藍寶石具有淡藍色暈彩,能防止水腫等疾病,可以緩解太陽輪引起的痛苦可以讓人更清楚的看清自己,對女人的內分泌系統有平衡效果也可提高生育能力,緩解生理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生理期就不要佩戴了。
㈨ 伊麗莎白二世有哪些絕美的珠寶
巴西海藍寶石項鏈,這條海藍寶石項鏈是在女王結婚時,從巴西人民那裡收到的禮物。據說這條項鏈在製作的時候花費了一年才找齊寶石,女王非常喜歡,後來又製作了與其相配的頭飾。這條海藍寶項鏈在女王的項鏈中也算是一股清流。
㈩ 英國女王都愛戴皇冠,原因是什麼
因為皇冠是英國王室地位的象徵,同時也表示著國家的富強的含義,同時也是一種無與倫比的裝飾品。我們知道英國的女王或是王妃們都喜歡戴各式各樣的皇冠,不管是出席什麼樣的場合,隆重的或是普通的場合,她們總是頭戴一頂閃閃發光的皇冠,這也讓許多女孩子都羨慕不已。
因為皇冠本身是非常寶貴的東西,鑲嵌著數不盡的珠寶鑽石,在普通人眼裡簡直就是一輩子都無法得到的,所以這樣佩戴彰顯了國家的實力與地位。其三,不管是王室還是平民,都無法抵抗來自皇冠的魅力,它們大都出自名家之手,設計和雕刻炫彩奪目,十分迷人,所以將它作為頭飾也會讓人的心情非常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