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1982年的馬島戰爭,擁有航母的阿根廷為何打不過英國
其實這個問題也很簡單。英國雖然日薄西山,但它依然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作為曾經的日不落帝國,英國本身的底蘊,還有他的裝備各方面都是比阿根廷要更好的。雖然阿根廷算是占盡了天時地利,但是英國畢竟是常任理事國之一,畢竟還是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再加上他們打的還是海戰海戰對於英國來說那簡直就是如魚得水。
由於英國距離馬島太遠,二戰之後又元氣大傷,因此對馬島的管轄也比較鬆散。於是,阿根廷出動航母艦載機、巡洋艦等猛攻馬島,很快便在1982年佔領了只有200多名英兵駐守的馬島。加爾鐵里認定英國不會跨越大半個地球來和阿根廷爭馬島,再加上阿根廷已經擁有航母,武器裝備發達,自己的勝利似乎已近在咫尺。
可惜,加爾鐵里料錯了。1982年,英國時任首相是撒切爾夫人。這位行事果斷、毫不退讓的「鐵娘子」,在得知福卡蘭群島被佔領的消息後,毫不猶豫地宣布戰斗,並迅速派遣了一支特混艦隊遠征南半球。
馬島戰爭開始了。由於「二戰」後的英國長期處於低迷狀態,這次的鐵血宣戰使得英國士氣大增,全都鬥志昂揚地想要收回福卡蘭群島。甚至連伊麗莎白女王的次子安德魯王子也加入了這場戰役。他作為無敵號航空母艦上「海王」直升機的一名駕駛員,負責巡邏、協助疏散、運送、搜救等行動。
盡管整體實力已經大不如前,但英國畢竟是從各種大風大浪中挺過來的,擁有完備的軍工業,作戰經驗豐富。在馬島戰爭中,英國出動了僅有的兩個航母戰斗群和剛服役不久的鷂式垂直起降戰斗機,還組織了皇家空軍、皇家海軍、陸軍等奔赴戰場,與此同時,分散在全球各地的商船等也都迅速形成了完善的後勤體系。
❷ 馬島面積與人口是多少
馬島面積11800平方公里,人口約2000人。
馬爾維納斯群島(簡稱馬島)由346個島礁組成,面積11800平方公里,馬島人口約3398,大部分是英國軍人及家屬。人均GDP約為9.7萬美元(2013年),排世界前幾位,主要靠捕魚業。
馬島的發現:
馬島原本是企鵝、海豹、信天翁的棲身之地。1690年,一位名叫約翰·斯特朗的英國船長在太平洋遇到一場颶風,僥幸沒有葬身魚腹,船偏離航線到達一處由兩個島形成的一條海峽。隨後船長以英國海軍大臣福克蘭的名字命名了這個海峽,這就為以後的爭端埋下了伏筆。
1764年,法國人捷足先登,在島上建起了居民點,命名為馬爾維納斯。第二年英國也不甘落後,向這里移民和駐軍。法國人狡猾地賣了一個人情,將這塊不屬於自己的土地送給了西班牙人。1774年,西班牙的海軍趕走了英國軍艦,成了馬島的主人。
1816年,阿根廷擺脫西班牙的統治,贏得了國家獨立,從西班牙手中繼承了馬島,並向馬島派出了管理者總督。英國對此拒不承認。1833年1月,英國以最早發現該島為由派兵強占馬島,趕走阿根廷總督,確立對馬島的主權。
❸ 英阿馬島爭端的來龍去脈是怎樣的呢
說起馬島,人們一定還記得發生在1982年的英阿馬島戰爭。當時英國的首相撒切爾夫人打贏了這場戰爭,而且借著這場戰爭勝利的餘威,在與中國就香港前途問題談判也是志在必得、信心滿滿,玩起了「主權牌」,但鄧小平老人家回懟:主權問題不容談判,在1997年中國一定要收回香港。而且在離開人民大會堂時撒切爾夫人在台階上不慎摔了一跤。
雖然就這么一個環節模糊,卻致使馬島的歸屬權出現了爭議。至於1774年英國的主動撤離究竟怎麼算?誰也拿不出有力的證據,即使英國當時就是放棄了,可後來它又不承認了,對它又能怎樣呢?
所以,對這種各說其理的事情,最終的解決方法,就是看誰的拳頭大了。所以,英國的福克蘭群島也好,阿根廷的馬爾維納斯群島也罷,反正現在是英國的掌控之下。
❹ 馬島離英國有多遠
馬島離英國有13000公里,馬島離阿根廷是600公里。
❺ 為什麼英國當初願意歸還香港,不願意放棄馬島呢你知道原因嗎
英國當初寧願把繁榮的香港歸還給中中國,也不願意放棄馬爾維納斯群島,這其中的原因可以從地理位置,歷史原因還有政治原因來說,馬爾維納斯群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位於南美洲南端,是南美洲商路的必經之路。歷史原因是馬爾維納斯群島是英國人發現的,主權理應歸屬英國,政治原因就是,和英國人爭奪馬爾維納斯群島的是阿根廷,而香港背後是強大的中國,權衡一下就能得出這個結果,英國人放棄香港是明智的選擇。
總的來說,英國放棄香港這個富得流油的地方而保留了馬島,就是因為中國實力已經不可小覷,而阿根廷相比就顯得弱小很多,而且馬島確實是屬於英國的,而香港一直都是中國領土,不想發生戰爭就必須把香港歸還給中國,所以英國不放棄馬島而歸還了香港!
❻ 馬島的地理位置是怎樣的
馬島位於阿根廷東南,距阿根廷海岸最近處約510公里,距英國本土約1.3萬余公里。該群島由索萊達島和大馬爾維納島等346個島礁組成。總面積約1.58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000人,其中絕大多數是英國移民的後裔。位於馬島以東1000餘公里的南喬治亞群島和南桑德韋奇群島是馬島的附屬島嶼。馬島雖然人口稀少,但戰略地位非常重要。
它位於大西洋通往太平洋的海上交通要道,成為過往麥哲倫海峽和好恩角的船隻的必經之地,特別是當巴拿馬運河被封閉或停航時,經麥哲倫海峽或繞道好恩角的航線將成為溝通兩洋的唯一海上通道。馬島海岸線曲折漫長,港灣較多,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都是英國在南美的重要立足地和它在大西洋南部的唯一海軍基地。戰後,馬島又成為開發南極的前進基地和補給點。
❼ 馬爾維納斯群島的地理位置
1。南緯51°40′—53°00′、西經57°40′—62°00′,位於阿根廷南端以東的南大西洋水域,西距阿根廷500多公里。在南美洲南端的東北方約480公里(300哩),距麥哲倫海峽(Strait of Magellan)東亦約同等距離。
2。 1965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一項決議邀請英阿舉行會談以尋求一個和平解決紛爭的辦法。這種曠日持久的討論到1982年2月還在進行,此後不久阿根廷軍政府於1982年4月2日入侵福克蘭群島,從而爆發了福克蘭群島戰爭(Falkland Islands War)。10星期後,戰爭結束,阿根廷部隊在史坦利向英軍投降,英軍強行重新佔領群島。英國繼續將軍隊駐扎在島上,並且強行實施軍事專區和捕魚保護區,後者離岸邊延伸相當一段距離。人口約2,379(2001,駐扎該島的英國駐軍除外)。
3。 荷蘭。1592年「渴望號」上的英國航海家戴維斯(John Davis)可能是第一個看到福克蘭群島的人。但是荷蘭人威爾德(Sebald de Weerdt)卻無可爭議地於1600年左右看到它們。法國航海家布干維爾(Louis-Antoine de Bougainville)於1764年首先在東福克蘭島建立居民點。
4。英國
5。馬爾維納斯群島(Islas Malvinas),英國稱福克蘭群島(Falkland Islands) 代碼FK。
6。主權、領土,後來又有石油
7。1982年4月2日,阿政府派兵佔領馬島,英國宣布與阿斷交並派出特遣艦隊,馬島戰爭爆發。
8。6月14日,英軍攻佔馬島首府,駐島阿軍宣布投降。
9。沒有
10。約11839.8公里
11。西距阿根廷500多公里。
12。人口約2,379(2001,駐扎該島的英國駐軍除外)。
13。兩個主要島嶼東福克蘭和西福克蘭以及200個左右的小島構成總計12,200平方公里(4,700平方哩)的陸地面積。
❽ 馬島的佔地面積有多大
馬島位於阿根廷東南,距阿根廷海岸最近處約510公里,距英國本上約1.3萬余公里。該群島由索萊達島和大馬爾維納島等346個島礁組成。總面積約1.58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000人,其中絕大多數是英國移民的後裔。位於馬島以東1000餘公里的南喬治亞群島和南桑德韋奇群島是馬島的附屬島嶼。
❾ 馬島戰爭中阿根廷為什麼會被英國打敗呢
馬爾維納斯群島位於南美洲的東南角,靠近南極圈,英國稱福克蘭群島,距離阿根廷500多公里,距英國1萬多公里,是英國的殖民地,而阿根廷認為自己對馬島擁有主權,歷來主張收回。
英軍取得了制海制空權以後,立即對馬島上的阿根廷守軍發起了進攻。島上的阿軍外無援軍,內缺糧草,士氣低落,1萬多守軍不戰而降。
總結:英軍集三軍之優勢兵力,聯合作戰,各個擊破,勝利在情理之中;阿軍以個體對體系,單打獨斗,焉能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