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英國歷史上被入侵過幾次,分別是誰入侵
英國在歷史上一共被入侵過4次,分別是羅馬軍團入侵,日耳曼人入侵,丹麥人入侵和諾曼底入侵。
1、羅馬軍團的入侵
公元前55和前54年,G.J.凱撒兩度率羅馬軍團入侵不列顛,然而很不幸的是均被不列顛人擊退。看來此時的不列顛人還是很頑強的,兩次入侵不列顛都沒有成功,羅馬皇帝還是不死心。於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狄一世親率大軍成功入侵不列顛,將不列顛劃入羅馬帝國的版圖來管轄。
在羅馬人統治的英國東南地區,羅馬人和凱爾特人上層貴族搶占部落的土地,建立起奴隸制田莊,把凱爾特人和戰俘變成奴隸,並強迫他們從事勞作。更為悲慘的是奴隸販子還把奴隸販賣到歐洲大陸。
此時的不列顛人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被當做牲口販賣,這也激起了不列顛人的反抗意識,經過300多年的反抗斗爭才把羅馬人趕跑。
2、日耳曼人入侵
羅馬人被趕跑後,盎格魯撒克遜人等日耳曼部落從5世紀中葉起陸續侵入不列顛。他們洗劫了城鎮和鄉村,有的不列顛人被殺戮或淪為奴隸,有的被驅趕到偏遠山區,或被入侵者同化,形成後來的英吉利人。強盜是走了一波,又來了一波,而且虐待不列顛人一次比一次更狠。
3、丹麥人入侵(維京海盜入侵)
從8世紀末開始,維京海盜屢屢入侵英國。到9世紀末,維京海盜已在大不列顛島上建立大片居留地。為抗擊維京海盜,威塞克斯王國國王埃格伯特於827年統一不列顛島上的七國,建立統一的英吉利王國。
然而,英吉利王國的實力還不能完全趕走丹麥的維京海盜,在879年,阿爾弗烈德大王和丹麥人訂立屈辱的割地條約,將英吉利東北部割讓給丹麥管轄,稱為"丹麥區"。雖然後來阿爾弗烈德大王的後繼者逐漸收復丹麥區,但是11世紀初丹麥人卷土重來,丹麥國王克努特大帝率軍佔領英國並自任為英國國王。
丹麥是維京海盜的庇護國,維京海盜向丹麥國王納貢,並替國王到處搶佔地盤。歷史上臭名昭著的維京海盜,到處燒殺搶掠,所到之處包括北歐國家、波羅東海沿岸、地中海沿岸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成為當時歐洲國家的噩夢,近在咫尺的不列顛當然也不會放過。
丹麥人佔領期間,由於戰爭頻繁,課稅繁重,特別是沉重的"丹麥金",使自由農民紛紛破產,淪為依附農。國王以詔書的形式把土地冊封給教俗貴族,並給教俗地主以"特恩權",即對領地內的依附農民實行政治、經濟、法律等全面統治的權力,這些措施加速農民的農奴化。
4、諾曼底入侵
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丹麥維京人後裔)於1066年率軍入侵,同年10月進入倫敦,加冕為英王威廉一世,史稱"征服者威廉",諾曼王朝由此建立。從此英國變得強大,逐漸從偏居一隅的歐洲小國成為歐洲的中心,避免了被歐洲其他民族的繼續入侵。
英國被入侵都能成功的原因有三點:
第一點是地理原因,因為英國沿海地區多為平坦無險可守的地形,可以為入侵者入侵提供極大的幫助;
第二點是國家凝聚力原因,當時英格蘭島內沒有統一的政權,多為小國並立,沒有辦法組織起團結統一強大的隊伍去對抗侵略者,並且當時英國沒有統一的國家,沒有辦法集中財力物力構建一個統一團結的海軍進行抵抗;
第三點原因是階級原因,這點和第二點很像,當時的英國屬於荒野之地,而島外的世界已經發展的非常強大,
⑵ 擁有合法繼承權的威廉一世,為何最終成了征服者威廉
英國歷史上,估計諾曼征服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歷史事件。這是英國本土被外來入侵最嚴重的一次,但是現在如果好好審視這段歷史,其實這次征服運動可以完全被避免掉,只是因為部分人的操作不當,而導致最為嚴重的後果。
由此威廉一世建立起英國歷史上的諾曼王朝。英法國家關系因為這一次征服,而變得相當微妙,直至今日,兩國復雜多變的關系都可以追溯到這一層。
威廉一世在英國做了很多事情,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確立了國王對本國主教的任命權,這一點實際上抵制了教皇的勢力擴張。我們看到後續的英國國教進行了宗教改革,其受到的壓力也是最小,這一點和威廉一世這一次的動作也有關聯。
⑶ 明明是侵略者,卻被英國人尊為開國元勛,威廉一世如何征服英格蘭
威廉一世一直被英國人視為是與伊麗莎白、維多利亞等人同等重要的歷史人物。直到今天,關於他的歷史考證與傳說辨疑仍然沒有停止。他究竟做過什麼,能讓歷史如此銘記?
一、諾曼人、丹麥人、英格蘭人的三族融合
如果說日耳曼人是羅馬人之後歐洲的第一波外來者,那諾曼人則是當之無愧的繼任者。早在8世紀末,來自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諾曼人就開始遷徙到歐洲各處,位於法國北部的諾曼底,便是法王賜給他們的第一個大陸領地。911年,諾曼首領羅洛同法王達成協議,獲得了在諾曼底一帶的定居權。諾曼底從此成為了北歐人向歐陸遷徙擴散的第一中心。
裝束頗具法國貴族風情的威廉
傳統英格蘭貴族與北歐交往密切,各地教會與羅馬教廷的結合緊密,這些趨勢都在威廉征服之後發生轉向。此後的英格蘭更加深了與西歐王室的交往,並第一次產生了「海外拓殖」的需要。英國王室將其觸手伸向法國西北部、德意志西部等地,後來又與義大利等發生了聯系,英國從此成為了一個對外政策統一的國家,這為其發展提供了不小的便利。
⑷ 諾曼底公爵威廉當時去入侵英格蘭的時候法王知道嗎
諾曼底公爵威廉,即征服者威廉一世,是諾曼底公爵羅貝爾一世的兒子,同時也是英格蘭王後愛瑪的侄孫,他在七歲即位諾曼底公爵後,諾曼貴族們企圖謀篡,威廉在得到法王亨利一世的支持和原著後,擊敗了叛亂的諾曼貴族,同時受羅馬教會支持,「神聖休戰」,鞏固了諾曼底的統治。所以,這一時期觀察這一時期威廉和法王關系,他們還站在同一戰線。
到1066年時,腓力一世才十四歲,還由其母親安娜和叔叔攝博杜安攝政,國內比較混亂,諸侯們爭斗,法王未樹立起至高權威,所以目測腓力一世雖然知道威廉想要征服英格蘭的想法,不過沒有精力和實力去干涉。反而法王可能會希望如此,畢竟隔著一個海峽,去到英格蘭後的威廉便無法分身在法國統治,其在法國的封地和勢力必然會有所下降,對於法王來說可能不是威脅而是好事。
⑸ 雙獅翼護下的玫瑰,威廉的擴張對英格蘭發展的影響有多大
威廉在征服英格蘭之前,英格蘭一直都是處在被侵略的階段,等到威廉佔領英格蘭後,因為諾曼人的驍勇好戰以及骨子裡不服輸的性格,從而導致英格蘭成為侵略的國家,對英格蘭的歷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同時,後來在地理大時代甚至取代了西班牙,一躍成為日不落帝國,而這其中,威廉占據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威廉一世在征服英格蘭之前,當時的英格蘭一直受到維京人的騷擾,同時也因為戰鬥力的不足,所以英格蘭一直都是其他國家嘴邊的一塊肉。後來因為威廉一世對英格蘭的繼任者並不滿意,於是便爆發了戰爭,而英格蘭的繼任者也在這場戰爭中去世,隨後王位便被威廉一世拿去。
威廉一世作為諾曼人,一直都是好戰的。因此在接手英格蘭後,威廉一世便將原本一直被侵略的英格蘭發展成為侵略的國家,最後甚至成為日不落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