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多少年沒有降息了

英國多少年沒有降息了

發布時間:2022-05-12 03:52:11

『壹』 8.4號,英國央行降息對英國經濟和世界經濟又什麼影響

英國央行降息可能能夠緩解退歐帶來的沖擊。退歐給未來數年的經濟前景帶來不確定性,因為英國需與主要貿易夥伴重新確定貿易關系。如果英國央行真的降息,該措施應當會使英鎊繼續遭遇賣壓,同時風險資產受到買盤支持。
眾所周知,利率的升降,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經濟狀況。經濟蓬勃發展時期,加息意味著經濟快速增長,投資回報率高,對英鎊有利。若英國央行決定降息,那麼將打壓英鎊,美元升值,進而打壓以美元計價的黃金等貴金屬資產,反之金銀則獲得提振。
利息降低後,銀行的存款會減少,貸款增加,從而刺激消費,從側面增大內需,增加貨幣流通量,即減緩經濟衰退。

如果一國利率的上升,會使該國的金融資產對本國和外國的投資者來說更有吸引力,從而導致資本內流,匯率升值.當然這里也要考慮一國利率與別國利率的相對差異。一國利率變化對匯率的影響還可通過貿易項目發生作用.當該國利率提高時,意味著國內居民消費的機會成本提高,導致消費需求下降,同時也意味資金利用成本上升,國內投資需求也下降,這樣,國內有效需求總水平下降會使出口擴大,進口縮減,從而增加該國的外匯供給,減少其外匯需求,使其貨幣匯率升值,貸款成本降低,且吸引外資,即曾加投資。反之亦然。

『貳』 英鎊今後的走勢

技術面分析:從交叉盤看,英鎊在2005年兌日元從189.49升 212.78,歐元/英鎊從0.7106下跌到0.6599,英鎊/加元從2.4063下跌到1.9963,瑞朗/英鎊從0.4346下跌至0.4644。總體而言,英鎊兌歐元與日元均為走強。兌美元、加元與瑞朗均為走弱。兌加元下跌的根本原因是加元作為商品貨幣受到其它各個國家的追捧,即使美國都出於緩解自身的貿易赤字的壓力而主動推高加元。從英鎊/美元看,在2005年從1.9534下跌至1.7066下跌10.2%,從周線上看,英鎊在2005年在一個下跌通道內運行,而從月線圖看,又處於從2001年中開始到2004年10月的上升通道的回調周期,在那個上升通道中,英鎊/美元從1.3693一直升到了1.9539。

從經濟因素分析:在2005年英國11月份經常賬赤字為69億,比前值49億英鎊又有所提高,11月政府收支短差為91.3億英鎊,比預期的87億英鎊高,英國11月的房價出現了15個月以來的首次增長,11月抵押貸款增長至16個月以來的最高點51億英鎊。英國的第三季度私人與公共製造業投資減少2.2%,服務業投資提高了1.2%,商業投資提高了0.3%,有了溫和上升。但第三季度的貿易赤字比上季度的147億擴大到169.86億英鎊,服務貿易盈餘從50億縮減至19億,受此影響第三季度經常帳赤字擴大到102億,佔GDP的4.3%,是195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種種跡象表明,英國的經濟總體狀況是:工業與製造業產出與銷售低迷,貿易與財政赤字家大,投資信心低迷,消費熱情低落。

從利率因素分析:高油價提高了人們生活與企業運營的成本,但人們的工資水平並沒有出現相應的上升,這會導致在支出方面會更謹慎,更謹慎的支出。這又跟拉動內需增強消費信心有了矛盾。英國經濟的復甦更大程度上應該來自通過降息來拉動內需,增強消費信心,而不是將原本就不充虞的資金投向海外,並通過出口增長來創匯,正所謂自強不息。同時通過增加收入、降低利率的方式來吸引更多的企業投資與市場消費的行為,並以此來拉動股市與債券的價格。

盡管繼續降息已經是眾所周知的,央行的保持貨幣政策的基礎已經從根本上動搖,但英國已經習慣於該利率政策,從1955年到現在的利息就沒有低於3.5%,當2003年7月降息到3.5%之後,立刻又在11月開始了加息周期,並連續加息五次到達4.75%,平均每三個月加息一次,如果沒有2005年7月的地鐵爆炸等恐怖行動,恐怕也不會在2005年8月降息,而從那次降息到現在又有連續五個月保持現有的利率了。在2006年一月的工資談判中將有更大的可能達到增加工資水平的結果。

政治因素:沙龍的病情對巴以乃至中東局勢是一種危害,一旦出現巴勒斯坦跟以色列之間由沙龍所導致的爭端升級,會給恐怖組織對和平社會反撲之機,而美國也會利用剿滅恐怖份子的復甦苗頭而與伊朗關系惡化,一旦起了爭端,雖然緊隨美國的布萊爾即將卸任,英國很難做到不追隨美國的思路。

順便提一句,由於英鎊在貿易加權方式計算的美元指數中,英鎊佔有11.9%,因此,美元在2006年度的下跌恐怕不會帶來英鎊的大幅增值。

『叄』 英國降息利多美元嗎在歐債危機的情況下!歐元區降息利多歐元嗎在歐債危機的情況下!

無論哪國降息,都是利空本國貨幣。比如歐元區和英國降息,那麼歐元和英鎊將紛紛貶值,這種情況是利好美元的(無論是在哪種情況下,只是現在歐元區及英國想要刺激消費)。這種狀況下,美國為了使得美元在一定程度上貶值(刺激出口和投資,增加就業),那麼接下來就很有可能推出QE3(第三次量化寬松)。
本次利率決議,歐元區降息,英國沒有降息,但是,英國央行同時公布了500億的經濟刺激計劃,目的也是想讓經濟進行回暖以迎接即將到來的奧運會(奧運會前夕,英國各工商會紛紛舉行罷工來要求英國政府提高福利待遇)。

『肆』 英國201212月MPC宣布,官方銀行利率和QE規模維持不變 ,是什麼樣宏觀經濟和金融環境促使MPC做出這個決定。

央行為了做到公開透明一般都會在月初的政策會議後公布會議紀要……也就是說MPC會議在討論神馬。12月的會議紀要還要等到本月中旬公布。

不過大致可以猜測是什麼。一般MPC都會列出以下理由:

1,奧運會剛剛結束,英國宏觀經濟環境尚可

2,英國央行FLS操作正在起效,央行認為這一操作對目前信貸市場的調節能力依然很高,所以沒有必要通過降息繼續放鬆信貸環境。

3,QE效果評估仍然在進行,經濟學有個叫邊際效益遞減的東西,因為英國央行不知道繼續擴大QE對經濟是否會造成正面影響,所以要對QE進行評估。

4,這個原因英國央行不會說,因為英國央行行長金恩在明年中期要離任,所以現在央行主要是做交接事宜,而不是政策事宜

『伍』 英國史上所有的經濟危機包括現在的

1、經濟危機 1788年

繁榮期 1788—1792年

英國紡織業發展 銀行貸款使籌集資金更主容易,工業投資迅猛增長,投資品需求旺盛,生產能力迅速擴大,出口不斷增加

2、經濟危機 1793年

1792年末,物價開始下降,破產事件開始增加。1793年英國對法國宣戰,英國對法國及歐洲大陸的出口嚴重萎縮,物價急劇下跌, 到1794年,工商業的狀況開始好轉。

繁榮期 1795年

3、經濟危機 1797年

1794年到1795年,英國農業歉收,糧價飛漲,工業品的需求下降。

繁榮期 1798年—1800年 1806年—1809年

好景持續了12年

4、經濟危機 1847年—1850年

1847年秋,鐵路投機終告破產,英國第九次經濟危機開始了。許多線路停目鋪設,干線鐵路的工程進展大大放慢。恰在鐵路危機爆發之際,又出現英國和中歐、南歐地區農業嚴重歉收。

繁榮期 1851年—1854年 1855年—1856年

5、經濟危機 1857年—1858年

1857年12 月英國的工業產值下降了一半,但存貨卻增加了。紡織工業、冶金工業、煤炭工業都大規模停工、減產,物價急劇回落。美國的冶金工業和紡織工業減產20%-30%,鐵路建設工程量縮減一半,許多煤礦關閉,煤價大幅度下跌。

6、經濟危機 1867年—1868年

事實上,早在1864年,英國鐵路建設規模就縮減了40%,造船業也在1864年達到生產的最高峰並開始收縮。英印貿易逆差在1864年高達3200萬英鎊,黃金外流嚴重,1867年春,英國棉花紡織工業生產縮減20%-25%,絲織品輸出減少23%。

毛紡織業出口1868年比1866年下降30%。生產下降幅度最大的是英國的重工業。1867年鐵路建設比 1866年下降30%。1866年中,蘇格蘭地區137座煉鐵爐大半停止生產。造船業從1865年到1867年下降達40%。

『陸』 英國經濟怎麼樣呢

英國經濟:年底有望走出谷底
自去年經濟危機發生後,英國經濟受到很大沖擊,出現嚴重衰退,英國政府適時採取多種刺激措施防止經濟進一步下滑,目前已出現一些積極跡象。英國德勤會計師事務所首席經濟學家伊恩·斯圖爾特認為,英國經濟可能會在今年年底走出谷底並從明年開始有所增長,但整體經濟復甦仍需較長一段時間。

60年來最嚴重衰退

英國是歐盟中受經濟危機影響較早且程度較深的國家之一,統計數據顯示,英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在2008年第四季度環比下降了1.6%,2009年的第一季度繼續收縮1.9%,為30年來最大降幅,製造業與商業服務業的衰退均創歷來最高。據英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字,今年4月份新增失業人數57100人,使失業人數升至220萬人,創12年來最高水平。英國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CEBR)指出,繼去年流失2.8萬個工作機會後,倫敦銀行與保險業者今年可能裁員近2.9萬人。英國房價和頂峰時期相比,也將近下跌28%。英國破產服務局宣布,英國第一季度申請個人破產人數上升到2.98萬人,刷新該統計最高紀錄。英國財政大臣達林早前表示,英國經濟正遭遇自二戰結束以來最為嚴峻的危機。

多項措施刺激經濟

面對嚴重的經濟危機,2008年11月,英國政府宣布一項200億英鎊經濟刺激計劃,買入多家銀行股份,為銀行提供擔保以緩解信貸緊縮。去年10月至今年3月5日期間,英格蘭銀行連續6次降息,將基準利率從5.0%降至0.5%,創英國央行自1694年創立以來新低。隨後,又實行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並在今年4月宣布將通過購買政府債券和企業債券,向市場注資750億英鎊。5月7日,英格蘭銀行宣布再向市場注入500億英鎊資金,使其「定量寬松」貨幣政策規模擴大到1250億英鎊。

在今年4月22日公布的2009至2010年度財政預算案中,英國政府提出通過削減公共開支和提高稅收來恢復財政收支平衡,使得2009年英國政府公共部門借款為1750億英鎊,佔GDP的12.4%,這份財政預算案為今後幾年英國財政政策定下了基調。該預算案還預測2009年英國經濟可能出現3.5%的負增長,而明年將有1.25%的增長。

盡管英國經濟仍處於衰退階段,但也出現一些積極跡象:金融市場利好消息不斷,英國股市FTSE-100指數持續走高,整體市值有所增加;英鎊對美元匯率漲至5個月來新高;消費者信心指數和就業指數都有上升跡象;英國房地產價格指數連續4個月上升,創200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據英國零售業協會的數據,自今年2月開始英國零售業銷售額大幅回升;英國國家經濟社會研究院的預測認為,雖然英國經濟在2009年將萎縮4.3%,但在2010年則增長0.9%。

『柒』 請詳細介紹一下92年的英鎊危機

"《金融風暴》—1992年歐洲貨幣危機

《金融風暴》—1992年歐洲貨幣危機

歐洲貨幣體系的建立及其矛盾

歐洲貨幣體系於1978年12月5日歐洲理事會決定創建,1979年3月13日正式成立,其實質是一個固定的可調整的匯率制度。它的運行機制有二個基本要素:一是貨幣藍子——歐洲貨幣單位(ECU);二是格子體系——匯率制度。歐洲貨幣單位是當時歐共體12個成員國貨幣共同組成的一籃子貨幣,各成員國貨幣在其中所佔的比重大小是由他們各自的經濟實力決定的。歐洲貨幣體系的匯率制度以歐洲貨幣單位為中心,讓成員國的貨幣與歐洲貨幣單位掛鉤,然後再通過歐洲貨幣單位使成員國的貨幣確定雙邊固定匯率。這種匯率制度被稱之為格子體系,或平價網。

歐洲貨幣單位確定的本身就孕育著一定的矛盾。歐共體成員國的實力不是固定不變的,一旦變化到一定程度,就要求對各成員國貨幣的權數進行調整。雖規定每隔五年權數變動一次,但若未能及時發現實力的變化或者發現了未能及時發現實力的變化或者發現了未能及時調整,通過市場自發地進行調整就會使歐洲貨幣體系爆發危機。1992年9月中旬在歐洲貨幣市場上發生的一場自二戰後最嚴重的貨幣危機,其根本原因就是德國實力的增強打破了歐共體內部力量的均衡。當時德國經濟實力因東西德統一而大大增強,盡管德國馬克在歐洲貨幣單位中用馬克表示的份額不交,但由於馬克對美元匯率升高,馬克在歐洲貨幣單位中的相對份額也不斷提高。因為歐洲貨幣單位是歐共體成員國商品勞務交往和資本流動的記帳單位,馬克價值的變化或者說德國貨幣政策不僅能左右德國的宏觀經濟,而且對歐共體其它成員的宏觀經濟也會產生更大的影響。而英國和義大利經濟則一直不景氣,增長緩慢,失業增加,他們需要實行低利率政策,以降低企業借款成本,讓企業增加投資,擴大就業,增加產量,並刺激居民消費以振作經濟。但當時德國在東西德統一後,財政上出現了巨額赤字,政府擔心由此引發通貨膨脹,引起習慣於低通膨脹的德國人不滿,爆發政治和社會問題。因此,通貨膨脹率僅為3.5%的德國非但拒絕上次七國首腦會議要求其降息的要求,反而在92年7月把貼現率升為8.75%。這樣,過高的德國利息率引起了外匯市場出現拋售英鎊、里拉而搶購馬克的風潮,致使里拉和英鎊匯率大跌,這是92年歐洲貨幣危機的直接原因。

對德國昨率提高首先作出反應的是北歐的芬蘭。芬蘭馬克與德國馬克自動掛鉤,德國提高利率後,芬蘭人紛紛把芬蘭馬克換成德國馬克,到九月芬蘭馬克對德國馬克的匯率持續下跌。芬蘭央行為維持比價不得不拋售德國馬克購買芬蘭馬克,但芬蘭馬克仍不瀉不,芬蘭央行的德國馬克有限,在9月8日芬蘭政府突然宣布芬蘭馬克德國馬克脫鉤,自由浮動。

芬蘭馬克與德國馬克的脫鉤成為這場貨幣危機的導火索

當時英法政府就深感問題的嚴重性而向德政府建議降低利率,但德國認為芬蘭馬克脫鉤微不足道,拒絕了英法政府的建議,德國央行行長施萊辛格在9月11日公開宣布,德國絕不會降低利率。貨幣市場的投機者獲得這個消息後就把投機的目標肆無忌憚地轉向不斷堅挺的德國馬克。9月12日,歐洲貨幣體系內一直是軟貨幣的義大利里拉告急,匯率一路下挫,跌到了歐洲貨幣體系匯率機制中里拉對馬克匯率的最大下限。在這種情況下,雖然意政府曾在7日和9日先後2次提高銀行貼現率,從12%提高到15%,同時還向外匯市場拋售馬克和法郎,但也未能使局外緩和。9月13日意政府不得不宣布里拉貶值,將其比價下調3.5%,而歐洲貨幣體系的另外10種貨幣將升值3.5%,這是自1987年1月12日以來歐洲貨幣體系比價的第一次調整。

到了此時,德國政府才出於維持歐洲貨幣體系的運行而作出細微的讓步,於9月14日正式宣布貼現率降低半個百分點,由8.75%降到8.25%,這是德國五年來的第一次降息。德國的這一舉運受到美英法的高贊賞,但為時過晚,一場更大的風暴在英國的外匯市場上颳起。就在德國宣布降息的第二天,英鎊匯率一路下跌,英鎊與馬克的比價沖破了三道防線達到1英鎊等於2.78馬克。英鎊的狂跌使英國政府亂了陣腳,於16日清晨宣布提高銀行利率2個百分點,幾小時後又宣布提高3個百分點,把利率由10%提高到15%。一天2次提高利率在英國近代史上是絕無僅有的。英國作出這種反常之舉的目的是要吸引國外短期資本流入,增加對英鎊的需求以穩定英鎊的匯率。但是,市場的變化是微妙的,一旦信心動搖,大勢已成,匯率變動趨勢就難以遏阻了。

英鎊狂跌,宣布退出歐洲貨幣體系

從1992年9月15日到16日,各國央行注入上百億英鎊的資金支持英鎊,但也無濟於事。16日英鎊與馬克的比價又由前一天的1英鎊等於2.78馬克跌至1英鎊等於2.64馬克,英鎊與美元的比價也跌到1英鎊等於1.738美元的最低水平。在一切機關用盡之後,9月16日晚上,英國財政大臣拉蒙特宣布英國退出歐洲貨幣體系並降低利息率3個百分點,17日上午又把利率降低2個百分點,恢復到原來10%的水平。

義大利里拉在13日貶值之後,僅隔了3天又一次在外匯市場上處於危機,馬克對里拉的比價再次超過了重新調整後的匯率下浮的界限,意政府為了挽救里拉下跌花了價值為40萬億里拉的外匯儲備終未奏效,只好宣布里拉退出歐洲貨幣體系,讓其自由浮動。

歐共體財政官員召開了長達六小時的緊急會議後宣布同意英意兩國暫時脫離歐洲貨幣體系,西班牙比賽塔貶值5%。從1987年1月到1992年9月,五年多時間內歐洲貨幣體系的匯率只進行過一次調整,而在92年9月13日至16日,三天之內就進行了二次調整,可見這次歐洲貨幣危機的嚴重性。

直到1992年9月20,法國公民投票通過了其中心思想是把在文化政治上仍有很大差別的國家建立成一個近似歐洲合眾國的政治實體,其成員國不僅要使用同一種貨幣,而且還得奉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馬斯特赫條約》,才使歐洲貨幣風暴暫時平息下來,英鎊、里拉趨向貶值後的均衡的狀態。

歐洲貨幣危機的教訓

這場貨幣危機有不少深刻的教訓,僅就確保香港金融市場穩定而言,也有重要的啟示,這就是要加強國際貨幣金融政策的協調和配合。西歐金融九月風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歐共體主要工業國家貨幣金融政策的不協調。當時德國在其經濟實力不斷增強,馬克堅挺的情形下,還偏執於本國利益,不顧英意兩國經濟一直不景氣,而為了他們本國經濟發展要降低利率的要求,不僅拒絕了七國首腦會議要求其降息的呼籲,反而提高利率。在芬蘭馬克被迫與德國馬克脫鉤的情況下,還意識不到維持歐洲貨幣體系運行機制的迫切性,甚至公然宣布其絕不會降低利息率。等到外匯市場風暴驟起,才宣布將其貼現率降低半個百分點,但這只能給外匯市場上的投機者以這樣的預期,即他們認為德國過去提高利率是為了抑制通貨膨脹,現在降低利率僅僅是對通貨膨脹的讓步。當然,這場危機的過錯不能全部歸罪於德國,不過,需要強調的是,在經濟一體化、全球化的今天,盡管各國間各種經濟矛盾日益加劇,但任何國家都不能一意孤行,各國只能在合作與協調中才能求得穩定的發展。世界正在朝著國際合作與政策協調的方向發展,這一趨勢現在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潮流。所謂政策協調就是要對某些宏觀經濟政策進行共同的調整,對相互間的經濟關系和經濟活動進行聯合的干預,以達到互助互利的目的。這主要是由於各國經濟政策的溢出效應(spill-overeffect),即一國所採取的政策往往會影響其它國家的經濟運行。由此,各國採取協調的經濟政策就會促進世界經濟的發展,而各行其是,往往會產生不利的後果。

閱讀全文

與英國多少年沒有降息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炸魚薯條多少錢 瀏覽:647
英國總共有多少運輸機 瀏覽:477
美國海運到中國港口需要多久 瀏覽:372
美國給中國轉錢怎麼辦 瀏覽:938
人在英國怎麼玩微博 瀏覽:701
英國留學回國有什麼補貼 瀏覽:180
伊朗人的祖先是什麼種族 瀏覽:509
目前英國女王管轄多少國家 瀏覽:738
注銷中國電信寬頻怎麼辦理 瀏覽:27
越南人怎麼養雞 瀏覽:810
哪個國家的第一條路是中國人修的 瀏覽:46
義大利家居品牌有哪些品牌 瀏覽:341
印度為什麼要租借俄核潛艇 瀏覽:541
伊朗是什麼運河 瀏覽:873
中國向義大利提供了什麼幫助 瀏覽:379
普頓在印尼什麼地方 瀏覽:113
印度相當於中國哪個省 瀏覽:832
14萬越南幣人民幣是多少錢 瀏覽:442
如何去中國地理雜志上班 瀏覽:922
怎麼投訴中國石油 瀏覽: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