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王室孩子上什麼學校

英國王室孩子上什麼學校

發布時間:2022-05-12 22:10:08

㈠ 那些王室的公主王子們,不用上學嗎是請私人家教的

得要看那個國家的開放和民主程度,如阿拉伯王國,雖然現在是君主立憲國家,但同時也是政教合一的國家,國王仍有很大的權力,那麼他的孩子自然也是請家教的,上公立學校不利於王室的威嚴。而英國王室現在正處於保存和下台的浪口中,只有上公學才能顯示王室與人民平等的,不是凌駕於人民頭上,那麼王室也才能延續下去。

㈡ 英國伊頓公學憑什麼這么牛

首要的先決條件就是Eton College(伊頓公學)是一個全寄宿制學校,它會提供給學生一個全面的、全天候的教育學習環境,不論是從學術,還是從生活起居、行為習慣、思維模式等等都是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其次伊頓培養的學生都是全面發展,這也是為什麼伊頓是英國產出首相最多的公學。他們不僅有數學、科學等基礎的學科,還會有Design Technology設計手工課、Morden Languages現代語言、Classic古典語言、Food and Technology食品與技術課程、Religion Study宗教學等等,課程可謂包羅萬象,所以從Eton畢業的學生首先從思維層面上來說就已經比普通的孩子要寬泛許多了,而在知識面和知識深度的打拚上,則會更勝一籌。

而除了在具體的專業知識上,伊頓還會更加註重培養孩子的性格和意志等個人品質,伊頓培養孩子向Leader的方向發展,所謂Ledaer的品質,便是讓一個孩子更加的Positive,更加的Proctive,所謂的領導型人才,必定具備著超乎常人意志力,以及才思泉涌的口才,還有強大的執行力。

伊頓公學要求學生在學習上和工作中的態度要積極,不要別人推著,而是自己要、自己想,所以在學習方式方法上也比較推崇自我探索和自我追求。

學術上的高標准和學生性格的積極培養便是伊頓的制勝法寶,也是為什麼伊頓如此厲害的秘密。

㈢ 英國王室的擇校標准,是什麼樣子的

英國的學校一直是大家關注的重點,而英國王室是接受什麼樣的教育也一直受到大家的關注,對於英國王室學校的選擇,很多人都有好奇心,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對此進行過了解,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英國王室的學校是怎樣進行選擇的,英國王室的孩子們又最經常在哪一所學校上學。

如何看待現在的教育標准

西方的教育標准與中國的教育標准其實有非常大的差別的,這也是因為兩者的國情不一樣。並不是說哪一種教育標准更好,而是說哪一種教育標准更能符合國家和社會的具體情況。只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同時也要正確的看待孩子在教育過程當中遇到的任何問題。

㈣ 為什麼英國皇室成員很少有從劍橋、牛津這種名校畢業的呢

只能這么說,他們的學識還達不到劍橋、牛津大學這種水平。劍橋大學,創建1209年,是一所公立大學,也是世界上英語里第二古老的大學,劍橋和牛津,都是英國的兩所最優秀的大學。就比如中國的清華和北大,不是,那麼容易進去的。劍橋大學也是誕生最多諾貝爾獎得主的高等學府,在世界上排名,劍橋大學排第五。


英國還有一所大學,紐卡斯爾大學,位於蘇格蘭東北部的一所一流大學,創建於1834年,長久以來被認為是英國最好的20所大學之一,擁有歐洲最頂尖的醫學院著稱,在科學人文等方面都相當有名。尤金妮公主,是英國王位,第8號繼承人,她在紐卡斯爾大學,獲得了英國文學和美術學史學位。

㈤ 英國公立,私立學校知多少

先說公立學校,因為公立學校都是免費的,面向英國國籍的學生。而國際學生只能去私立學校。
公立學校主要就是看學區,按照家離學校的距離錄取,越近越好。倫敦有些超級熱門的公立學校的catchment area 去年的公布是120-130米,也就是說你家窗戶打開看不到校門口就沒戲了。公立中學有grammar school 文法學校,相當於我們的重點中學。這是公立學校說的11+考試入學的。考試首先也是按地區報名,不是說你住很遠可以跨十萬八千里去考,但是范圍一般還是比較大。考試是千人考,一個學校幾千個人收120左右。英格蘭有163所文法學校,平均一年收100-150人,總數大概2萬人。而去年六年級的應屆畢業生有大概69萬人,可以想像慘烈程度。好的文法學校高中畢業成績幾乎可以和頂級私立媲美。但是畢竟是免費的啊,很多家長為了能進文法學校也是拼盡全力。

私立學校是由傳統公學開始的,因為頂級私立基本都是數百年歷史的學校,他們創辦初期就是男校,那個時代沒有女校存在,所以保留下來現在還是男校。有的學校在近代改成的混校,也有的學校改成了部分混校,就是在高中部分16-18歲收女生,13-16還是男校。女性可以上學也就是近百來年的事情,所以最古老的女校也就100多年歷史。

私立學校因為財政獨立,學費收費高昂。所以有著相對公立學校碾壓式的更好的硬體設施,更高的師生比,更多的教學資源支持學生。

私立學校的優質可以用下面一段數據來驗證:只有 7% 的英國人接受私立學校教育,但是有 50% 的牛津劍橋學生來自於私立學校,80% 的政府要職人員畢業於私立學校, 38% 的倫敦奧運會英國獎牌得主出自私立學校。

㈥ 女王年輕時在家讀私塾,到了喬治王子就上混合學校,王室教育有何參考意義

時代不同了,英國王室的教育也在發生著巨大的改變。女王年輕的時候在家裡面讀私塾,喬治王子上混合學校,這是為了更好的接地氣,讓孩子感受到更多元化的教育,英國王室也是費勁了心思。

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當年上的是私塾,威廉和哈里上的只是男校,到了威廉的孩子喬治王子,上了全日制的男女混合學校,這更加凸顯了英國王室與平民之間的接觸,更加地接著地氣。最主要的是從孩子的成長角度而言,這才是有利身心的行為和選擇。

㈦ 英國王室都想上的伊頓哈羅,中國家庭怎樣才能進

申請伊頓的國際生所提交的材料大致需要:小孩在小學至少5-6年級的學術成績單、在小學的一些比較突出的課外經歷、家長的存款證明(畢竟是一年學費3萬3千英鎊(約合32萬元人民幣)的「貴」族學校,5年學費的存款還是必須要有的)。這些是普通公辦學校小學生的要求。
近年來,申請讓孩子上伊頓公學的中國家長不少,但自2000年來被錄取的也就10人左右

㈧ 英國貴族學校如何培養精神貴族

如今在中國,越來越多經濟條件不錯家長想把孩子送到英國貴族中學留學讀書,在貴族中學里留學究竟會有怎樣的體驗呢?能學到什麼呢?下面一位畢業於英國貴族女校的LSE在讀女生為我們講述了自己接受的「貴族」教育。 即使上的是貴族女校,我們也睡硬板床,吃粗茶淡飯,每天還要接受非常嚴格的管理,甚至比平民學校的學生還要苦。就好像我們校長說的那樣,西方所崇尚的貴族精神不是爆發戶精神,它不意味著養尊處優,悠閑奢華的生活,而是一種以榮譽、責任、勇氣、自律等一系列價值為核心的先鋒精神。我想我從之前的教育得到最大的收獲,也就是領悟到了真正的貴族精神,應該有三個重要的支柱: 一是文化的教養,抵禦物慾主義的誘惑,不以享樂為人生目的,培育高貴的道德情操與文化精神。 二是社會的擔當,作為社會精英,嚴於自律,珍惜榮譽,扶助弱勢群體,擔當起社區與國家的責任。 三是自由的靈魂,有獨立的意志,在權力與金錢面前敢於說不。而且具有知性與道德的自主性,能夠超越時尚與潮流,不為政治強權與多數人的意見所奴役。 富與貴不是一回事 世界著名的貴族學校要實行嚴格的管理和艱苦的訓練,目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自律精神。 我們每天早上都要早起,著正裝去教堂,以端莊的形象迎接一天的開始,冬天也要在寒風中晨跑。 真正的貴族一定是富於自製力,一定是有強大精神力量的,而這種精神力量需要從小加以培養。或許我在一定程度上以偏概全,但是不難發現,現在有相當一部分中國人所理解的貴族生活不是住別墅、買賓利車、打高爾夫,就是揮金如土、花天酒地,就是對人呼之即來,揮之即去。實際上,這不是貴族精神,這是暴發戶精神。 在很多中國人的意識里,富與貴是一樣的,沒有什麼區別。但事實上這是兩回事兒。富是物質的,貴是精神的。 英國威廉和哈里王子也被王室送到陸軍軍官學校去進行學習。畢業後,哈里王子還被派到阿富汗前線,做一名機槍手。英國王室知道哈里王子身份的高貴,也知道前線的危險。但是他們公認為國家奉獻自己、承擔風險是貴族的本職,或者說是本分所在,是理所當然的。可見,貴族精神,首先就意味著這個人要自製,要克己,要奉獻自己,服務國家。 貴族精神當中的低調 我所有的同學都需要支付每年相當高的學費,但是很多人都是自己燙裙子,自己縫鈕扣,不隨便到外面看電影,把每一筆開支都記在小本子上。這些人看起來很節約,但是並不小氣,因為在面向社會進行捐贈的時候,她們都非常慷慨。 我有好多同學在畢業後都捐助巨額英鎊來支持女校的教育發展。這種精神,從一個角度來看是慷慨,從另外一個角度去解讀,也可以說是一種擔當精神,一種社會責任感。所以在今天西方社會的主流意識當中,最讓我們感動的就是這種無處不在的擔當精神。 貴族代表了尊嚴和品行 西方直到18世紀,貴族依然是主流社會,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直到今天,英國仍然保留著貴族的爵位、封號。當西方的貴族社會轉入到平民社會之後,資產階級並沒有掀起否定、批判貴族文化的精神浪潮,相反的,把自己的子女送到貴族學校去學習,買貴族的徽章,買貴族的頭銜,想全方位繼承貴族的衣缽。一種普遍的看法認為,貴族精神代表了一種尊嚴,一種高超的品行。 一個下崗的三輪車夫,靠自己蹬三輪車的微薄收入,養活了幾十個孤兒,一個一個送他們去上學,我們也可以說,這個人具有一定的貴族精神。所以說,貴族精神說離我們遠也遠,說離我們近也很近,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精神貴族。 「貴族精神」並不必然地為「貴族」所壟斷,我等平民只要不斷努力學習堅持塑造自己的人格狀態,同樣是具有「貴族精神」的貴族,我們所要強調的是「精神的貴族化」。 時下,「再窮也要富孩子」成了不少國內家長的通病,哪怕家境平平,節衣縮食,也要把孩子送入「貴族學校」、「天價學校」,美其名曰「從小給孩子創造高層次的圈子」。 然而,在許多世界聞名的「貴族學校」,卻積極創造貧富混合的學生交際環境。近日在廣州舉辦的第六屆全國學校品牌管理高級論壇上,專家們妙論連珠,請來他山之「玉」,專攻自身之「石」。 專設獎助學金引進「窮學生」 培養出20位英國首相,英國王子威廉和哈里的母校,每年畢業生三成多進入牛津、劍橋,七成進入世界名校;學位需在七年前預定,每年學費高達兩萬多英鎊的學費……英國伊頓公學可謂世界最著名的「貴族學校」。 然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處長喬玉全的演講,卻揭示了伊頓不太為中國大眾所知的另一面。 「伊頓的英才教育,目的是打造開放的社會中堅分子。因此特別歡迎來自不同背景、信仰和國家的學生。每年有20%伊頓學生享有獎學金或助學金,創造貧富學生混合的社交環境。讓學生理解和欣賞個體之間的差異,個性和成就在寬松的環境被認同。」 氣質和習慣比知識更重要 喬玉全引用了伊頓的一位大師威廉·考利:「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知識大部分被遺忘了,而所剩下的才是真正能夠讓我們明辨是非的。然而,在我們的一生中,優秀的氣質和良好的習慣比知識本身更重要,具有了這些氣質和習慣,我們將暢通無阻地獲得知識。」 在伊頓的五項教育准則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學習、研究的優良習慣排在首位。「知識重要,但對知識的熱情和探索精神更是偉大品質。」伊頓教學的風格是鼓勵學生拓展個人能力的極限,把重點放在討論、研究和利用資源鼓勵獨立思考上。 「反觀我們自己,對知識的重視很大程度蓋過了對能力的培養。」喬玉全說,「現在從小學到高中12年教育,至少有兩三年是白白浪費的,都用於死記各種知識點應付升學考試。」 貴族教育更需「苦其心志」 目前大多中國家庭對獨生子女視若珍寶,不容一點閃失,而學校也因為怕擔責任,往往減少甚至取消一些可能引發學生受傷的戶外活動。 能讓孩子上伊頓的家庭既富且貴,但學校對這些名門子弟卻一點不手軟。比如一年級學生入學,校方的第一個措施是,家長前三周一律不準探望,要把嬌生慣養的公子哥「扳」過來!學校還把各種娛樂、體育和業餘生活等安排得滿滿的,每天男孩們還沒來得及想家,就已疲倦得呼呼大睡。 伊頓學生幾乎每天下午都有體育運動,「伊頓五人」、牆賽、田野遊戲賽等伊頓的特有運動勇猛粗魯。男孩們不僅鍛煉體魄,而且能形成同學之間的互相尊重、團結、合作、集體責任感和榮譽感。 「伊頓培養出的是這樣的學生。」喬玉全總結,「自信但不傲慢,儒雅但不缺乏熱情,寬容但有個人見解……這些都應該為我們所借鑒。」

㈨ 英國王室成員的學習成績有著怎樣的排名

英國王室成員的學習成績有著怎樣的排名?

查爾斯王儲

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甚至沒有上過大學,可她的言行談吐明明是高級知識分子。不過畢竟人家是王室,有錢可以請私人教師,曾經給她上過課的老師肯定不是凡人啦。

閱讀全文

與英國王室孩子上什麼學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生蚝海鮮義大利面怎麼做 瀏覽:875
印度的雞肉怎麼去皮 瀏覽:492
義大利的比薩斜塔是什麼樣子的 瀏覽:380
伊朗駐歐佩克代表什麼 瀏覽:833
中國男籃奧運落選賽哪裡看 瀏覽:709
東京奧運會中國運動員穿的衣服叫什麼 瀏覽:118
綠茶在英國怎麼說 瀏覽:394
越南人自己怎麼做水泥 瀏覽:724
中國哪個省種櫻桃 瀏覽:630
印尼晚上可以做什麼兼職 瀏覽:41
英國炸魚薯條多少錢 瀏覽:647
英國總共有多少運輸機 瀏覽:477
美國海運到中國港口需要多久 瀏覽:372
美國給中國轉錢怎麼辦 瀏覽:938
人在英國怎麼玩微博 瀏覽:701
英國留學回國有什麼補貼 瀏覽:181
伊朗人的祖先是什麼種族 瀏覽:509
目前英國女王管轄多少國家 瀏覽:738
注銷中國電信寬頻怎麼辦理 瀏覽:27
越南人怎麼養雞 瀏覽: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