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鴉片戰爭英國為什麼干打清朝

鴉片戰爭英國為什麼干打清朝

發布時間:2022-05-13 01:43:10

A. 英國為什麼要發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

一、英國發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的原因:

1、鴉片戰爭是歐美資本主義向外擴張.開拓殖民地和海外市場的必然產物.英國是19世紀上半期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充當了侵略中國的急先鋒.這是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

2、中國的禁煙運動沉重打擊了英國的鴉片走私活動.為維護可趾的鴉片貿易.打開中國大門.英國發動了侵華戰爭.這是鴉片戰爭爆發的直接原因。

二、鴉片戰爭:

第一次鴉片戰爭:

第一次鴉片戰爭(First Opium War)英國經常稱第一次英中戰爭(First Anglo-Chinese War)或「通商戰爭」,是1840到1842年英國對中國發動的一場戰爭,也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閉關鎖國後的清朝逐步落後於世界大潮,但是在外貿中,一直處於貿易順差地位。 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英國開始向中國走私毒品鴉片,獲取暴利。

1838年(道光十八年)冬,道光帝派湖廣總督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林則徐到任後,嚴行查繳鴉片2萬余箱,並於虎門海口悉數銷毀。為打開中國市場大門,英國政府以此為借口,決定派出遠征軍侵華,英國國會也通過對華戰爭的撥款案。1840年6月,英軍艦船47艘、陸軍4000人在海軍少將懿律(Anthony Blaxland Stransham)、駐華商務監督義律(Charles Elliott)率領下,陸續抵達廣東珠江口外,封鎖海口,鴉片戰爭開始 。雖然這場戰爭只是鴉片戰爭的一部分,但有時也經常把它稱作鴉片戰爭。這場戰爭一直是斷斷續續進行,其間的一系列戰斗和軍事行動相互之間並無關聯。

戰爭前期中國軍民奮起抵抗,沉重打擊英國侵略者,但是腐朽的封建制度抵抗不住英國的侵略,戰爭以中國失敗並賠款割地告終。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中國開始向外國割地、賠款、商定關稅,嚴重危害中國主權。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並促進了自然經濟的解體。同時揭開了近代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歷史新篇章。

第二次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聯合發動的侵華戰爭。是英國與法國趁中國太平天國運動之際,以亞羅號事件及馬神甫事件為借口,聯手進攻清朝政府的戰爭,所以被英國人稱為「亞羅號戰爭」(The Arrow War)。又稱「英法聯軍之役」(Anglo-French expedition to China)或「第二次中英戰爭」(Second Anglo-Chinese War)。

因為這場戰爭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延續,所以也稱「第二次鴉片戰爭」。戰爭中沙俄出兵後以「調停有功」自居,並脅迫清政府割讓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至今,從而成為最大的贏家。

第二次鴉片戰爭迫使清政府先後簽訂《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中俄《璦琿條約》等和約,列強侵略更加深入。中國因此而喪失了東北及西北共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戰爭結束後清政府得以集中力量鎮壓了太平天國,維持統治。

B. 當時清朝也是世界主要強國,英國憑什麼敢向清朝宣戰

和很多人想像中不同的是,一鴉戰爭前,英國對清朝其實並不了解。

我們知道,一鴉戰爭前,清朝不了解英國。



有些人總是說,太平天國禍國殃民,義和團禍國殃民。只有自己的偶像是在做人事。

那您們倒是說說,您們的偶像,當年是怎麼保家衛國的?

要是您們的偶像真給力,真能保家衛國,至於會產生太平天國和義和團嗎?

老百姓放著土地不種,放著老婆孩子熱炕頭不要,至於要干誅九族,掉腦袋的事嗎?

對太平天國和義和團的批判。實際上只是一些人為了掩蓋自己無能,推卸責任罷了。

要我說,有些人應該慶幸。至少歷史上還有太平天國和義和團。因為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才讓您們偶像的一條底褲沒被扒掉。

C. 英國為什麼能在鴉片戰爭中取勝

因為當時清朝沒有打下去的決心,以當時英國的武器和後勤補給的難度,以及3000的兵力,只要清廷決定打,比如類似打太平天國出動數十萬以上的大軍,至少在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時候是能勝利的,而事實上,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並非在所有的戰斗中都取得了優勢。
還有一點,就是當時的清廷根本沒有把英國當成是有巨大威脅的敵人,故而以至於鴉片戰爭都開始了,有的地方的百姓和官員都不清楚是怎麼回事,沒做全面的戰爭動員。

D. 鴉片戰爭中為什麼四千英軍就能幹翻擁兵百萬的滿清

為什麼四千英軍就能幹翻擁兵百萬的滿清?

可是為什麼清朝不那麼干呢?
原因說出來,你可能都不相信,竟是因為清朝比英國人更拖不起。
為什麼這么說呢?
一個少數民族建立的朝代,這個朝代是靠血腥的屠殺,高壓的政策來維持其統治的。
在鴉片戰爭爆發前不久,中國就爆發了長達數十年的白蓮教起義,這已經動搖了清朝的統治,削弱了清朝的統治力量,清朝已經由盛入衰了。

說白了就是,清朝已經對官員貪污腐敗、貪贓枉法、肆意勒索視而不見的地步,只要不激起民變,大清朝的官吏可以隨意盤剝百姓,勒索商戶
但是這種高壓強迫政策,註定是不可能持久的。

英國人對當時中國人的冷漠、缺乏人道主義關懷和公共觀念也大為驚愕。使團的船經過運河時,一夥看熱鬧的人壓翻了河中的一艘小船,許多人掉進河中,「雖然這一帶有不少船隻在行駛,卻沒有一艘船前去救援在河裡掙扎的人」。最後,英國人勸說自己船上的人開過去救援也得不到響應。

清朝是一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他們生怕有任何外來力量,點燃漢人百姓的憤怒,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清朝政府不敢打,為什麼呢?他們好不容易架起了一個「大個子」,在漢人面前豎起了不可戰勝的形象,真要打起來,已經腐敗不堪的八旗兵就露陷了,漢人就要起來反抗了。

E. 英國為什麼向清政府發動鴉片戰爭

英國在與清政府對外貿易中長期處於逆差地位。清朝前期的對外貿易,中國長期出超,傳統產品茶葉、生絲、土布、瓷器在歐洲市場上很受歡迎,銷路日益增大,而西方國家除了把印度棉花轉販到中國,不能提供其他適當商品。英國的機制棉毛織品在中國市場上滯銷虧損,只能把大量白銀輸入中國,以平衡貿易逆差。

當時,英國不甘心於對華貿易的長期逆差,為扭轉局面、開辟市場,作了種種努力。乾隆五十八年(1793)英國派馬戛爾尼使團到北京,要求開放貿易口岸,割讓舟山某個小島,作為英國存放貨物、居留商人的地方,允許英人自由來往廣州,以及頒定稅率,禁止額外加征。其中一些侵略性條款當然是不能接受的,但清政府並未認真談判,即一概拒絕,馬戛爾尼使團在承德、北京停留一個半月,未獲結果而回國。嘉慶二十一年(1816),英國又派阿美士德使團來華,但在覲見皇帝的禮節問題上,雙方各執己見。清政府要求行跪拜禮,阿美士德堅決拒絕,形成僵局,竟因此未能進行對話,英國使團被遣送出境。

英國資產階級後來終於找到了可以改變對華貿易不利局面的途徑,即向中國輸入大量鴉片,以抵消貿易逆差。鴉片最初是以葯品輸入中國的,數量很少。18世紀末,輸入量逐年增加,每年達四千箱。清政府覺察到鴉片的危害,於嘉慶五年禁止鴉片進口,以後又不斷重申禁令,採取各種禁煙措施。但英國鴉片販子通過賄賂和走私,使鴉片輸入不但沒有減少,反而連年激增,到鴉片戰爭前夕,每年輸入高達四萬箱,其價值超過了中國出口的茶絲布匹全部價值的總和。中國的對外貿易從出超變成入超,每年為抵償貿易逆差,外流的白銀達一千萬兩。

罪惡的鴉片貿易為英國商人和英國印度政府帶來了巨大的利益,而給中國社會、中國人民造成了嚴重的災難。清政府三令五申,嚴禁鴉片,但並無效果。有一些和鴉片利益有聯系的官吏,阻撓和反對禁煙。道光帝也主張禁煙,召見林則徐,派他為欽差大臣,往廣州查辦鴉片。林則徐奉命為欽差大臣往廣州禁煙,收繳並焚毀了二百三十七萬斤鴉片。英國鴉片販子和英國政府因不肯放棄這項具有大利可圖的貿易,悍然發動戰爭。

F.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為什麼敢打離自己那麼遠的大國清朝

當時的大英帝國如日中天,號稱」日不落帝國「。雖然其本土距離大清很遠,到要知道印度可是英國的殖民地,從印度出發到大清是很近的。

G. 清帝國為什麼會在第一次鴉片戰爭被英國打敗

鴉片戰爭是中國抗擊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的第1次戰爭。英軍以較少的兵力、較小的代價戰勝了中國。究其原 道光皇帝
因,除了在客觀上敵人兵器佔有優勢,戰略戰術運用得當,能集中大部兵力轉沿海城市,佔領經濟命脈之地,戰斗中常以正面攻擊與側翼包抄相結合之外,在主觀上主要是清政府的腐敗無能。
政治腐敗中國封建社會制度到了19世紀30年代,更加沒落腐朽,不僅經濟停滯,十分落後,削弱了戰爭賴以取勝的經濟基礎,而且整個統治集團內部,彌漫著享樂苟安,貪污腐化氣息。
隨著鴉片的輸入,統治集團中的大部分人越來越依賴這種毒品來消磨荒淫無度的寄生生活。他們既接受內外煙販的收買,又依賴這種毒品的走私,從中取得利益。有些走私船,公然插著兩廣總督或粵海關監督的旗號,威風十足地從伶仃洋駛進廣州。清廷的貴族大臣,則從廣東和沿海官吏那裡,獲得豐厚的賄賂。甚至皇帝也收取大量的西洋奇珍,成為這種「通商」關系裡最大的受益者。
因此,在禁煙與反禁煙、戰與和的問題上,他們始終搖擺不定,在整個戰爭中,始終沒有堅定的方針。從皇帝到將軍、督、撫,戰守無策,沒有切合實際的作戰方法。當戰爭受挫時,他們立刻求和;和議不成,又空喊作戰。當議和投降比打仗有利於維系搖搖欲墜的反動統治時,他們就屈辱投降。
政治上的反動和腐朽,帶來了軍事上的無能和腐敗遼闊綿長的中國海岸線,長期疏於戰備,有邊無防。以八旗、綠營為主力的清軍,長時期養尊處優,懶於訓練,軍心渙散,紀律鬆弛;將帥素質低下,軍事思想保守落後,不會組織、指揮打仗。鴉片戰爭爆發後,許多將領不諳敵情,株守建築落後的營壘要塞,一線防禦,不顧縱深側後;許多地區的守軍,遠遠看見敵軍即開炮轟擊,未等敵軍靠近,便一鬨而散,逃之夭夭,甚至舉起白旗投降。寧波、餘姚、慈溪、奉化、上海等地,竟不戰自棄。而以林則徐、鄧廷楨為首的抵抗派在反抗英國侵略者的斗爭中雖有決心,有成果,但他們最終受到投降派的排擠打擊,「徒有救國之志,而無尺寸之權」(詩人陸嵩語)。任用投降主義分子耆英、伊裡布等去抵抗侵略者,無疑是緣木求魚。
脫離人民、反對人民甚至鎮壓人民起來反抗侵略者 在民族自衛戰爭中,清朝反動政府不廣泛動員、組織民眾,單靠有限的軍力在漫長的海岸線上到處分兵把口,本來是敵寡我眾的形勢,但在實際戰場上卻成了敵眾我寡的形勢。甚至當中國人民自發地起來抗擊侵略者時,他們卻怕得要死,荒唐地指責他們「潛相煽惑」、「為害甚大」,橫加反對、破壞、鎮壓,直至墮落到去勾結外國侵略者,鎮壓愛國人民的抗侵斗爭。這樣的反動、腐朽的政府,是根本不可能取得反侵略戰爭勝利的。這成了主要原因。

H. 英國為什麼要發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

英國發動鴉片戰爭原因是隨著工業革命的開展,英國為了擴大原料產地、商品市場,迫切要求打開中國的大門。
第一次鴉片戰爭(First Opium War)英國經常稱第一次英中戰爭(First Anglo-Chinese War)或「通商戰爭」,是1840年至1842年英國對中國發動的一場戰爭,也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閉關鎖國後的清朝逐步落後於世界大潮,但是在外貿中,一直處於貿易順差地位。 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英國開始向中國走私毒品鴉片,獲取暴利。
1838年(道光十八年)冬,道光帝派湖廣總督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林則徐到任後,嚴行查繳鴉片2萬余箱,並於虎門海口悉數銷毀。為打開中國市場大門,英國政府以此為借口,決定派出遠征軍侵華,英國國會也通過對華戰爭的撥款案。1840年6月,英軍艦船47艘、陸軍4000人在海軍少將懿律(Anthony Blaxland Stransham)、駐華商務監督義律(Charles Elliott)率領下,陸續抵達廣東珠江口外,封鎖海口,鴉片戰爭開始。 雖然這場戰爭只是鴉片戰爭的一部分,但有時也經常把它稱作鴉片戰爭。這場戰爭一直是斷斷續續進行,其間的一系列戰斗和軍事行動相互之間並無關聯。
戰爭前期中國軍民奮起抵抗,沉重打擊英國侵略者,但是腐朽的封建制度抵抗不住英國的侵略,戰爭以中國失敗並賠款割地告終。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中國開始向外國割地、賠款、商定關稅,嚴重危害中國主權。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並促進了自然經濟的解體。同時揭開了近代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歷史新篇章。

I. 清朝實行閉關鎖國,英國殖民者為啥發動鴉片戰爭

眾所周知,我國清朝時期實行著閉關鎖國的政策,在鴉片戰爭之前,中國是一個以自然經濟為主體的封建社會。自然經濟的特點是,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緊密結合,一家一戶在一小塊土地上辛勤勞作,自給自足。

那麼既然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而且很多東西都可以靠自己供給的,為何英國殖民者卻還要發動鴉片戰爭呢?當初,自然經濟自發地抵禦著外國商品的入侵。為了防止自然經濟遭到破壞,清政府設立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說只允許廣州作為對外開放的貿易串口,不準外國人在廣州過冬等。

J. 為什麼鴉片戰爭英國要千里迢迢來打中國

原因是這樣的,主要是經濟因素,當時英國國內貿易入不夠出,處於赤字,當時的清朝出口茶、瓷器、絲綢等,則處於貿易盈餘,但清朝政府卻又不肯開放貿易,以便讓國外的好東西通暢的進來,這讓英政府很無奈,所以戰爭是撬開清朝大門的唯一和最好辦法,只不過沒想到清朝如此不堪一擊,結果你也看到了,割地、賠款,恥辱啊。

閱讀全文

與鴉片戰爭英國為什麼干打清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生蚝海鮮義大利面怎麼做 瀏覽:875
印度的雞肉怎麼去皮 瀏覽:492
義大利的比薩斜塔是什麼樣子的 瀏覽:380
伊朗駐歐佩克代表什麼 瀏覽:833
中國男籃奧運落選賽哪裡看 瀏覽:709
東京奧運會中國運動員穿的衣服叫什麼 瀏覽:118
綠茶在英國怎麼說 瀏覽:394
越南人自己怎麼做水泥 瀏覽:724
中國哪個省種櫻桃 瀏覽:630
印尼晚上可以做什麼兼職 瀏覽:41
英國炸魚薯條多少錢 瀏覽:647
英國總共有多少運輸機 瀏覽:477
美國海運到中國港口需要多久 瀏覽:372
美國給中國轉錢怎麼辦 瀏覽:938
人在英國怎麼玩微博 瀏覽:701
英國留學回國有什麼補貼 瀏覽:182
伊朗人的祖先是什麼種族 瀏覽:511
目前英國女王管轄多少國家 瀏覽:739
注銷中國電信寬頻怎麼辦理 瀏覽:29
越南人怎麼養雞 瀏覽: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