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英國人為何偏愛大衣
英國人偏好大衣,有著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大衣相較於其他的衣服相對正式,適合多種場合。眾所周知,英國人對於服裝的要求相對較高,在多各種場合偏好穿著正式,優雅,不喜歡穿著過於隨意。但是又不能時時刻刻穿著西裝禮服,那樣對於日常活動而言10分不方便,並且許多西裝禮服,材質都較薄長時間穿著也很冷,那麼就需要另一種衣服來代替。
最後大衣作為一種服裝的款式,對於男生而言是10分帥氣的。英國人對大衣的偏愛延續到了現在,在當今英國,大衣也備受推崇。包括王室在內的種種社會名流,都喜愛在各種場合穿著大衣。尤其是一些非常有魅力的英國男演員更是大衣不離身,並且都十分帥氣。自上而下的推崇導致大衣幾乎成了英國人手必備的一種服飾,也成了英國穿衣風格的顯著代表。
⑵ 英國人的著裝禮儀有何特點
英國人一向注意服裝的得體與美觀。男要肩平,女要束腰,衣服平整,褲線筆挺。即要突出健美的線條,還要掩蓋身體的缺陷。在某些特定的正式場合,英國人還保留不少傳統服裝。法院正式開庭時,法官仍然頭戴假發,身穿黑袍。教堂做禮拜時,牧師要穿上長袍。每屆國會開幕,女王前往致詞時,更是頭戴珠光閃爍的王冠,隨行的王宮女侍都身著白色的長裙禮服;王宮衛士身穿鮮紅的短外衣、黃扣黃束腰,頭戴高筒黑皮帽。倫敦塔樓的衛士黑帽、黑衣、上綉紅色王冠及紅色邊線。近衛騎兵是黑衣、白馬褲、黑長靴、白手套,頭戴銀盔,上面飄著高高的紅穗。
總體而言,相較於英國人來說,美國人平時的穿著打扮不太講究。崇尚自然,偏愛寬松,講究著裝體現個性,是美國人穿著打扮的基本特徵。喜歡T恤裝、運動裝以及其他風格的休閑裝。要想從服裝看出一個美國人的身份地位是很不容易的,衣冠楚楚的美國人在實際生活中也不是沒有。但是,要想見到身穿禮服或套裝的美國人,大約是在音樂廳、宴會廳或者大公司的寫字樓內,才比較容易。雖然說美國人穿著比較隨便,但並不等於說他們穿衣不講究。英國人平時談吐語言中,「請」與「謝謝」非常普遍,即使家庭中也是如此。父母子女同桌吃飯時,父親叫兒子把桌子上那瓶鹽、醬油或其他東西拿過來,也得說聲:「請把鹽拿給我。」當兒子把父親所要的東西拿過來後,作父親的一定要說聲:「謝謝」。夫妻、母女等之間也然。如若孩子在飯桌上向母親要一片麵包時,說「給我一塊麵包,」母親會回答他:「什麼,給我一塊麵包!?」孩子得重新說:「請給我一塊麵包。」這些生活用語在英國是非常嚴格的。
⑶ 英國人的文化習俗
http://www.21abroad.net/life/uk_life.html
英國生活習俗
現在英國人更加註重生活質量,追求精神享受。重要場合穿著很正規,平時追求簡單、舒適的服飾。飲食式樣簡單,注重營養。英氣候溫和、濕潤,英國人喜愛陽光。平時喜歡自己動手做家務,酷愛運動,喜歡外出旅遊度假。另外英國人非常愛好文化活動,如閱讀書刊、寫文章、聽音樂會、看戲等,還喜歡養寵物。
英倫生活面面觀
一、生活中的數字
在英國,成人平均每周22小時從事全日工作或全日教育,並以相同數量的時間用於家務勞動。而從事家務勞動的人的性別仍以婦女為最高。但婦女參加工作的越來越多。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婦女參加工作的比例45%。在非體力工作部門,婦女佔一半。而在服務行業,婦女則佔一半多,可謂"半邊天"!
英國家庭的消費額1990年至1997年間增長了75%(含通貨膨脹率)。而1998年二季度又比1997年上漲了2.8%。其消費格局也發生了很大變化。1997年,居民用於娛樂和教育支出耐用品的消費增加了10%。其支出內容為購買收音機、電視機、電話、電腦和其它耐用品。這部分消費還用於租錄像機和音樂磁帶,購買文體用品,以及教育投資。1997年一般商品成本價上漲了4.4%,但個別商品如食品、酒精、燃料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比例最高的當屬香煙。
由此可見,現在英國人的生活方式,更加註重生活質量,追求精神享受,並漸漸擺脫不良的生活習慣,如吸煙、酗酒。
二、追求簡單、舒適的生活
西服仍稱得上是英國的國服,但是,雖然上班族西裝革履,甚至在重要場合,男士著燕尾服,女士著低胸晚禮服,但是,很多老百姓日常喜歡穿休閑服,式樣簡單、舒服合體。
英國人的飲食習慣亦式樣簡單,注重營養。早餐通常是麥片粥沖牛奶或一杯果汁,塗上黃油的烤麵包片,熏鹹肉或煎香腸、雞蛋。中午,孩子們在學校吃午餐,大人的午餐就在工作地點附近買上一份三明治,就一杯咖啡,打發了事。只有到周末,英國人的飯桌上才會豐盛一番。通常主菜是肉類,如烤雞肉、烤牛肉、烤魚等。蔬菜品種繁多,象捲心菜、新鮮豌豆、土豆、胡蘿卜等。蔬菜一般都不再加工,裝在盤里,澆上從超市買回的現成調料便食用。主菜之後總有一道易消化的甜食,如燒煮水果、果料布丁、乳酪、冰激凌等。
三、公園與綠地
英國氣候溫和、濕潤。一年四季適合各種花草樹木的生長。政府在制定市區規劃時,幾乎在每一個生活小區都專門規劃出一大塊綠地或公園,供人們休息或散步,為孩子們嬉戲提供空間。
由於冬季陰雨多霧,使夏天的太陽對英國人來說變的特別寶貴。在陽光燦爛的周末,假日,公園里,沙灘上到處躺滿了享受太陽浴的人們。更有英國人以把自己的皮膚曬成棕色發亮為時髦。
四、自己動手做
英國人喜歡在周末假日里自己動手修繕房屋,製作傢具,裝修房間,修整花園。甚至自己製作陶瓷工藝品,幾乎無所不能。這不僅僅出於經濟考慮,而是把此看作是培養個人技能,陶冶個人情操,也是休閑的生活方式之一。通過自己動手做,能使自己的居室更加舒適,更具個性化。
五、酷愛運動
據英國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在1996至1997年間,有占總人口72%的男公民和57%的女公民,在4周之內,至少參加一體育運動。青少年參加校外體育活動的比例更高。
在眾多的體育運動項目中,騎自行車、踢足球、打司諾克球、打網球、游泳和滑旱冰鞋,是眾多男女共同愛好的項目。而每天散步兩英里或更長的距離,一直是流行的運動。
六、豐富多彩的假日
每年外出旅遊度假對大多數英國百姓來說,無論時間長短,國內或國外,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據英國旅遊機構調查,1996年,英國居民度過4夜或4夜以上假期的人共計5,900萬,超過了英國人口的總數,而1997年英國居民離家度假超過一夜的人達7,080萬。
除旅遊外,英國人在周末、銀行節、復活節等五花八門的假日中的娛樂和消遣節目更是豐富多采:環境優雅的電影院、音樂廳、歌劇院和夏季露天音樂會更為不同階層、不同年齡和不同口味的人們准備了各式各樣的節目。數目眾多的博物館、名勝古跡更為人們提供了最佳休閑去處。
七、如飢似渴的讀者
在英國242,500平方公里的國土上,遍布圖書館和閱覽室約5,000所(包括專業圖書館、院校圖書館300多所)。無論白天或晚上,圖書館內常常是座無虛席。借書、查閱資料、瀏覽報紙、寫文章的人有學生、老人、公司雇員,乃至工人。很多圖書館和閱覽室提供IT。
八、"卡"的世界
現代英國人的生活中離不開卡:£信用卡、記帳卡、商店購物卡、汽車加油卡、安全門磁卡、電話卡等等,形形色色、五花八門。
據不完全統計,1997年,英國發行了約3,800萬張信用卡,約3,700萬張記帳卡並設ATM提款機(到1997年底累計達23,200個)。如此驚人的數字表明支票和現金日趨被"卡"所取代。1998年7月,英國主要大銀行宣布,將於1999年開始使用信息更多、功能更齊全且更安全的新卡,並逐步取代現行的信用卡和記帳卡。
除此之外,各大超級自選商場、大百貨公司、專賣店還發行"有獎購物卡",即當顧客消費累計到一定金額後,就可得到商家不同形式的獎勵:如免費提供度假機票、贈送購物券、定期郵寄商品廣告及降價消息。這種有獎促銷方式吸引了居民:通常,居民們手持"有獎購物卡"購買日常用品及流行服裝。日積月累,這種購物卡還真使消費者得到了一些實惠。
九、寵物的天堂
英國人很喜愛在家裡飼養一種甚至多種寵物。據官方最新統計,全英國有一半家庭中飼養著720萬只貓、660萬只狗、140萬只兔子、60萬只豚鼠和3,000萬條觀賞魚。
十、發達的網路
2000年,根據英國貿工部所作的2000年國際基準研究報告(,2000)顯示:到2000年第4季度,英國在線的中小企業數已達170萬家,比1999年的110萬家,增長了54%,提前兩年實現了政府規定的"2002年在線中小企業應達到150萬家"的目標。
如今,在英國共有300多家網路服務供應商(InternetServiceProviders,ISP),其中最大的一家為Freeserver。Freeserver1998年由Dixons公司創立,共有130萬個網路用戶。目前,在全英范圍內,網路用戶達1,300萬個,占人口總數的22%,這一比例大大高出其他歐洲主要國家。1999年,在歐洲主要國家中,英國網際網路的年增長率為280%,丹麥為220%,法國為215%,荷蘭為210%,德國和挪威為200%,西班牙為185%,瑞典為170%,芬蘭160%,義大利145%。英國人常說,英國的經濟已成為以網路為導向的網路經濟。事實上,網路早已滲透到了英國經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與歐美主要國家相比,全英中學在線率為90%,小學在線率為68%。截至到1999年底,英國成人的在線率為45%,其中20%的人因工作關系在單位上網,另有14%的人在家上網。1999年,英國消費者在網上購物方面的花費高達7億美元,2000年達8億美元。
目前,在歐洲國家裡中小企業在線率達53%,而英國中小企業的在線率卻高達68%。如今,英國公司的網路連通率已達世界一流水平:與1999年相比,今年英國在線企業總數達81%,年增長率為63%。
在歐盟國家當中,各國IT產品和服務平均占各國GDP的2.26%;而英國IT產品和服務卻占其GDP的3.24%.
===
生活習俗
旅遊娛樂
生活習俗
社會福利
英國打工
英國概況
英國國民體系
英國交通
現在英國人更加註重生活質量,追求精神享受。重要場合穿著很正規,平時追求簡單、舒適的服飾。飲食式樣簡單,注重營養。英國氣候溫和、濕潤,英國人很喜愛陽光。平時喜歡自己動手做家務,酷愛運動,喜歡外出旅遊度假。另外英國人非常愛好文化活動,如閱讀書刊、寫文章、聽音樂會、看戲等,還喜歡養寵物。
一、生活中的改變
在英國,成人平均每周22小時從事全日工作或全日教育,並以相同數量的時間用於家務勞動。而從事家務勞動的人的性別仍以婦女為最高,但婦女參加工作的也越來越多。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婦女參加工作的比例45%。在非體力工作部門,婦女佔一半,而在服務行業,婦女則佔一半多。
近幾年來,英國家庭的消費格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居民用於娛樂和教育的消費不斷增加。其支出內容為購買收音機、電視機、電話、電腦和其它耐用品。同時,這部分消費還用於租錄像機和音樂磁帶,購買文體用品,以及教育投資等。也就是說,現在英國人的生活方式,更加註重生活質量,追求精神享受,並漸漸擺脫不良的生活習慣,如吸煙、酗酒等。
二、追求簡單、舒適的生活
西服可以稱得上是英國的國服,但是,雖然上班族西裝革履,甚至在重要場合,男士身著燕尾服,女士身著低胸晚禮服,但是,很多老百姓日常喜歡穿休閑服,式樣簡單、舒服合體。
英國人的飲食習慣亦式樣簡單,注重營養。早餐通常是麥片粥沖牛奶或一杯果汁,塗上黃油的烤麵包片,熏鹹肉或煎香腸、雞蛋。中午,孩子們在學校吃午餐,大人的午餐就在工作地點附近買上一份三明治,就一杯咖啡,打發了事。只有到周末,英國人的飯桌上才會豐盛一番。通常主菜是肉類,如烤雞肉、烤牛肉、烤魚等。蔬菜品種繁多,像捲心菜、新鮮豌豆、土豆、胡蘿卜等。蔬菜一般都不再加工,裝在盤里,澆上從超市買回的現成調料便食用。主菜之後總有一道易消化的甜食,如燒煮水果、果料布丁、乳酪、冰激凌等。
三、公園與綠地
英國氣候溫和、濕潤,一年四季適合各種花草樹木的生長。政府在制定市區規劃時,幾乎在每一個生活小區都專門規劃出一大塊綠地或公園,供人們休息或散步,為孩子們嬉戲提供空間。由於冬季陰雨多霧,因此夏天的太陽對英國人來說特別寶貴。在陽光燦爛的周末、假日,公園里、沙灘上到處躺滿了享受太陽浴的人們,更有英國人以把自己的皮膚曬成棕色發亮為時髦。
四、自己動手做
英國人喜歡在周末假日里自己動手修繕房屋,製作傢具,裝修房間,修整花園,甚至自己製作陶瓷工藝品,幾乎無所不能。這不僅僅出於經濟考慮,而是把此看作是培養個人技能,陶冶個人情操,及休閑的生活方式之一。通過自己動手做,能使自己的居室更加舒適,更具個性化。
五、酷愛運動
據英國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有占總人口72%的男公民和57%的女公民,在4周之內,至少參加一項體育運動。青少年參加校外體育活動的比例更高。在眾多的體育運動項目中,騎自行車、踢足球、打網球、游泳和滑旱冰鞋,是眾多男女共同愛好的項目,而每天散步兩英里或更長的距離,一直是流行的運動。
六、豐富多彩的假日
每年外出旅遊度假對大多數英國百姓來說,無論時間長短,國內或國外,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除旅遊外,英國人在周末、銀行節、復活節等五花八門的假日中的娛樂和消遣節目更是豐富多彩。環境優雅的電影院、音樂廳、歌劇院和夏季露天音樂會更為不同階層、不同年齡和不同口味的人們准備了各式各樣的節目。數目眾多的博物館、名勝古跡更為人們提供了最佳的休閑去處。
七、如飢似渴的讀者
在英國242,500平方公里的國土上,遍布圖書館和閱覽室約5,000所(包括專業圖書館、院校圖書館300多所)。無論白天或晚上,圖書館內常常是座無虛席。借書、查閱資料、瀏覽報紙、寫文章的人有學生、老人、公司雇員,乃至工人。
八、「卡」的世界
現代英國人的生活中離不開卡:信用卡、記賬卡、商店購物卡、汽車加油卡、安全門磁卡、電話卡等等,形形色色、五花八門。
九、發達的網路
如今,在英國共有300多家網路服務供應商,在全英范圍內,網路用戶達1,300萬個,占人口總數的22%,這一比例大大高出其他歐洲主要國家。2003年,在歐洲主要國家中,英國網際網路的年增長率為280%,丹麥為220%,法國為215%,荷蘭為210%,德國和挪威為200%,西班牙為185%,瑞典為170%,芬蘭160%,義大利145%。英國人常說,英國的經濟已成為以網路為導向的網路經濟。事實上,網路早已滲透到了英國經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與歐美主要國家相比,英國中學在線率為90%,小學在線率為68%。目前,在歐洲國家裡中小企業在線率達53%,而英國中小企業的在線率卻高達68%。如今,英國公司的網路連通率已達世界一流水平。
⑷ 英國人穿衣風格有什麼特點
英國人注意服裝,穿著要因時而異。他們往往以貌取人,儀容態度尤須注意。英國人講究穿戴,只要一出家門,就得衣冠楚楚。雖然英國人已無昔日的雄風,可是自負心特別強。中、上層的人士由於過著舒適的生活,因此,養成了一種傳統的"紳士"、"淑女"風度。
按英國商務禮俗,隨時宜穿三件套式西裝,打傳統保守式的領帶,但是勿打條紋領帶,因為英國人會聯想到那是舊"軍團"或老學校的制服領帶。英國人的時間觀念很強,拜會或洽談生意,訪前必須預先約會,准時很重要,最好提前幾分鍾到達為好。他們相處之道是嚴守時間,遵守諾言。
英國人的衣服彷彿永遠離不開格子,尤其是那種土色格子。格子服裝穿在身上會顯得非常出眾,卻不張揚,而無論它有多少優點亦或缺點,格子也早已成了英倫風格的象徵。
英國女孩非常喜歡穿雪紡類的女襯衫,雖然同為襯衫,但雪紡襯衫穿起來比較「哆利多嗦」,比較飄逸,因此不會顯得死板。
英國人對鞋子的做功非常講究,通常,他們穿的鞋子並沒有中國那樣花哨,這里加朵花,那裡加幾顆大鑽的現象很少會看到。英國的鞋子就像那裡的天氣,沉寂而低調,但若是自己觀察,你會喜歡並著迷於那樣的風格。
(4)英國人為什麼那麼喜歡穿西服擴展閱讀:
英國人的穿衣藝術:
英國人體現的穿衣質感來自於衣服本身的品質,很多英國的面料和服裝製造品牌都有近200年的歷史,都知道英國進行了兩次工業革命。那時候最知名的便是紡織業,也有很多面料加工品牌是那時候就有的,例如垂直羊毛加工廠,成立於1837年,也就是維多利亞女王繼位的那一年。
歷史中走來的英國服裝設計和製作,自然有些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厚度,結合當代人的喜愛風格。把皇室元素融進現代感,製作工藝上也十分講究,一個顏色有多種可能性,就連染色用的水也是深層地下水,這樣做出來的衣服才能更加柔軟,顏色也能更加持久。
英國人的衣服少不了袖扣,這是紳士的一種體現,也能增添人的自信。袖扣的選擇也大有講究,可以選擇配合衣服顏色,也可以選擇和領帶的同色系。
除了袖口,英國人對襪子也很講究,英國人的紳士感體現在方方面面,襪子要想紳士感一定要長一點,即使坐下來也不可以讓人看到腳踝,顏色選擇上可以盡量豐富。
英國人的穿衣藝術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就像英國女王和王妃每次出場的衣著都會引起熱烈討論,但在英國不僅是王室有如此講究的穿衣習慣,每一個英國人他們的衣著都很講究,這是歷史原因和民族習慣形成的一種藝術風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英國人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出國可不要亂穿衣
⑸ 為什麼西裝在外國人身上更加好看呢
西裝是一個典型的“舶來品”,它是發源於西方,西裝通常是公司職員或者是政府機關相關的人員非常喜歡穿著的一種服飾。一般都是在很正式的場合去穿著的。當然,現在的西裝也發展出了很多種的類型,比如休閑西裝、皮革西裝等等,不管是樣式、版型還是面料都趨於多元化。西方人有一種獨有的氣質,國人缺乏的恰恰是這種氣質,所以在西裝的穿著上就沒有西方人穿的好看。
⑹ 為什麼外國人那麼喜歡穿正裝
有去過國外的話,你會發現一個現象,就是外國的上班族都很喜歡穿正裝,無論是什麼時候,都是西裝革履的,尤其是日本,即使是七八月份的天氣,即使熱得滿頭大汗,也依然是西裝筆挺的。那麼我們就以日本為例,來說說他們為什麼都喜歡穿正裝吧。
3,為了展示自己的個人形象
在日本,是很注重一個人的妝容和服飾的,如果你去面試,不能隨便的穿,除了要穿正裝以外,連鞋子和包包都是有講究的,鞋子必須是純黑,而且是啞光的面料,不能是亮光的,挎包的材質與鞋子差不多,大小跟A4紙差不多大,要能裝下A4紙張。還有眼鏡,也要求最好是黑色的。
你看,一個小小的面試,就有這么多的講究, 都是為了展示自己的個人形象,學生在面試之前,學校也都會讓學生們去選購合適的西裝,為面試做好准備。
⑺ 菲利普親王是怎麼穿西服的有什麼借鑒之處
在菲利普親王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很會穿搭了。他穿西服是很具有他自己獨特魅力風格的,在他年輕的時候比較偏休閑風格的西服穿搭,非常自信且整體讓人覺得很舒適。曾經在英媒報道他,菲利普親王是為英倫紳士的時尚品味的標桿。是那時候時期的時髦之王!當然了,每個人對穿搭風格都有不一樣的眼光見解,我覺得我們借鑒的不單是他的穿衣風格,更加應該借鑒的是菲利普親王有內而外散發的自信感,只要自身有一個自信的氣場,無論穿搭任何風格衣服都會顯得有自己的獨特魅力。
而菲利普親王靠著獨特的魅力,加上一套整潔穿搭西服外表,讓人看起來非常的有氣場。在當時的女王伊麗莎白追求者當中 菲利普親王也是體現出最英俊瀟灑的,他也是以自身獨特魅力穩穩的征服了她的心。所以男人一定要有一套西服,不管是在追求女孩子還是在自身的事業發展,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⑻ 西服風靡全球,關於西服的歷史文化知識有哪些
1、單排扣西服可以把衣襟敞開而不扣;雙排扣西服則在稍正式場合都應把鈕扣扣上。總體來說,單排一粒扣,較隨意,可扣可不扣;二粒扣時,只扣上面一粒或全扣上;三粒扣時,只扣中間一粒或扣上面兩粒,同時也可三粒扣全扣上,顯得古典些;四粒扣時,則綜合上面的方法。
2、選擇合適的西服,不宜太寬松,一般是按自己的胸圍放鬆10~12cm左右。西服的長度大約是肩部位到足跟的一半,不超過臀下線;西服袖子的長度至手腕關節,要使襯衫袖子多出1-2cm,並且襯衣領也要高於西服領1cm。西服馬甲扣上扣子後以貼身緊湊為合適。褲襠太大,顯得拖沓;
3、西服的做工質量主要體現在領、肩和前胸幾個位置。首先衣領應十分平整,不能有皺或鼓襯。領口形狀應對稱挺括。袖口長度應在腕與虎口之間,手平伸時能露出襯袖3cm。上裝應略顯緊束,手臂上舉時腋部應稍有拘緊感。
4、正規場合首選深色套裝(如黑、藏青、深灰),其次是中灰、褐色和隱條等。青年人或想輕松、休閑一些的人,可考慮選擇顏色淡些,如米色、淡灰、條子、格紋或單件上衣搭配;即使是深色套裝,只要配飾適當也可表現輕松氣氛。
5、襯衫——一般首選國際化的白色、淡藍、中藍等單色襯衫。較輕松一些的選取白底條紋、格子襯衫,商務感較強;深色襯衫和花紋襯衫一般不適合正規活動和高級商務活動。只有在較輕松、休閑的氣氛中以及和年輕人聯歡會時才能選用此類襯衫;襯衫的八字領領型較大氣,尖領則較秀氣,但要看當時流行何領型;夏天短袖襯衫適合中下階層穿用,中上層人則始終選擇長袖襯衫。
6、領帶——首先的忠告是:從事領導和商務活動的人應始終打領帶,因為領帶是"尊重、信任、有文化"的象徵。其次應得體地選購領帶。領帶的長度、寬度有一定講究:領帶尖不應低於皮帶頭,但也不要高於它。而材料和顏色、花樣是最重要的。較正規和高級的商務活動切忌戴化纖和做工粗糙、用料單薄的領帶;領帶的一般配色原則應與外衣同色系或有同色成份,這樣較和諧、得體、莊重;也可與外衣形成對比色,感覺年輕、活潑一些;更應注重襯衫、外套、領帶有聯系的配飾。
7、皮鞋和襪子——較常規的皮鞋應是黑色和棕色的。不要在正式、隆重的場合穿著非黑色皮鞋,即使它被擦拭得十分體面,也會顯得你本人不懂體面。式樣根據用途氣氛選擇;襪子一般應與褲子同色系,作為禮儀場合應穿黑襪,一般應避免白襪子(除非是白褲子、白皮鞋)。
整體來看,男西服要平、直、挺。邊角拐彎處le做得要精細,熨燙後衣服有力度。通過以上的介紹,希望能應對日常西服知識有所了解,從而穿出西裝的品位瀟灑來!
西服搭配
西服與襯衫:穿西服時,襯衫袖應比西服袖長出1-2厘米,襯衫領應高出西服領1厘米左右。襯衫下擺必須扎進褲內。若不系領帶,襯衫的領口應敞開。在正式交際場合,襯衫的顏色最好是白色的。
西服與領帶:領帶是西服的靈魂。凡是參加正式交際活動,穿西服就應系領帶。領帶長度以到皮帶扣處為宜。如穿馬甲或毛衣時,領帶應放在它們後面。領帶夾一般夾在襯衫的第四五個鈕扣之間。
西服與鞋襪:穿西服時不宜穿布鞋、涼鞋或旅遊鞋。莊重的西服要配深褐色或黑色的皮鞋。襪子的顏色應比西服深一些,花色要盡可能樸素大方。
西服怎麼洗
1.西裝的洗滌很有講究,第一是不能經常洗滌,衣服的清洗期最好3—4個月清洗一次,效果較好,對面料也沒有損壞,
2.好西服是指用好面料經高工藝手法縫制而成的西服,其版型和各個部位都很精細,為了不破壞西服本身的型,所以不能水洗。
3.一件西服不宜連續穿得太久,西裝穿後會因局部受力變形,穿過一段時間後應先把兜中的物品取出,使面料恢復原狀。放在衣櫃內保存時,口袋內應放入除蟲劑,套上罩袋,並經常能夠通風,同時應放在溫度較低的地方,相對濕度一般 35-40度較為適宜。
⑼ 英國傳統的服裝文化
在英國,民族服飾很有特點。
首先是帽子,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英國紳士的圓頂硬禮帽——「波樂帽」(bowler*hat),它是一種硬胎圓頂呢帽,通常是黑色。傳統上英國要人、名流顯貴都要戴上這種禮帽,文藝作品中一提到B.H,讀者可以立即聯想到一位英國紳士。現在在各大城市的大街上,這種波樂帽已不多見,但並未消失。
其次是蘇格蘭人的「基爾特」(kilt),這是一種用花格子呢料製作的從腰部到膝蓋的短裙,它形成於中世紀,是男子專用的裙子。當今蘇格蘭的男子日常生活中已經不穿,但遇到傳統節日場合,男子就會重新啟用。
再次是英國人的各種傳統的工作服裝和服飾,包括:法院開庭時法官穿的黑袍、戴的假發,教堂禮拜時牧師所披的長袍,歷屆國會開會時女王所穿的白色長裙禮服、戴的王冠(其間坐在前排的「司法貴族」穿戴黑袍假發,「宗教貴族」著翻領紅袍),還有王宮衛士所穿的鮮艷的短外衣、黃束腰、高筒黑皮帽,倫敦塔樓衛士的黑帽、黑衣,近衛騎士的黑衣、白馬褲、黑長靴等等。
⑽ 英國服飾文化介紹200字
1、英國人講究服飾禮儀,認為合理、優雅的服飾,能夠給人良好的第一印象,英國人非常重視服飾禮儀,認為儀態的優雅,彰顯個人的品位與素質,英國人注重服裝,穿著要因時而異,他們依據穿戴判定階層,養成了傳統的「紳士」、「淑女」之風。
2、男要肩平、女要束腰,衣服平整、褲線筆挺,既要突出健美的線條,也要掩蓋身體的缺陷。
3、在某些特定的正式場合,英國人還保留不少傳統服裝,法院正式開庭時,法官仍然頭戴假發,身穿黑袍,教堂做禮拜時。牧師要穿上長袍。
4、國會開幕,女王前往致詞時,必須頭戴珠光閃爍的王冠,王宮女侍著白色長裙禮服,參加宴會時,要穿燕尾服,頭戴高帽,手持文明棍,女士穿深色套裙或素雅的連衣裙,男士著英國傳統服飾「基爾特」
5.在英倫的貴族服飾禮儀中,有四個禁忌:
1) 打帶條紋式的領帶;
2) 系長襯衫袖口的扣子;
3) 正式場合穿涼鞋;
4) 淺色皮鞋配深色西服。